平滑扣皮帶的扣法:
1、皮帶平滑扣扣頭有一個突起小柱子;
2. 買了個系褲子的腰帶 沒有打孔器怎麼辦啊 求一個不用打孔器的方法
腰帶 沒有打孔器,有以下方法可以解決:
a. 尖銳的物體(如麻花鑽、釘子、剪刀、尖刀、螺絲刀)鑽孔:b. 釘子沖孔;c.用皮帶沖:d. 剪短一截。
上述方法中,a.是最容易被想到和使用的,但是不能得到光滑圓潤的孔,破壞了皮帶的整體感觀,甚至皮帶針進出不順暢,影響使用;而b~d.能夠得到比較理想的帶孔,故只講後面三種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b. 釘子沖孔:將比原有帶孔稍粗的水泥釘一端磨平(不留尖和斜面)墊在木頭上(最好是橫斷面,例如桌椅的腿底面)定好位置敲打即可。遇到長園形帶孔,可以將釘子打磨成為相應的形狀;其它類似材料也是可以的,比如鐵絲、鐵釘、金屬細管(筆芯)等等,關鍵是埠平齊。在釘子和木頭的夾擊下,皮帶的纖維組織被切斷,就能得到光滑整齊的帶孔,如果木頭較軟,又是順紋,就不容易整齊切斷纖維,因此成孔的質量就較差。
c. 五金店購買皮帶沖(約人民幣2~5元)墊在木頭(塑料、銅板)上打孔。在打孔器沒有發明出來時,皮帶沖已經伴隨鐵器時代的到來為人類服務幾千年了,打孔器只是將六隻不同尺寸的皮帶沖組合在一起,方便使用而已。
d. 將皮帶扣一端退出,剪短一截,使正常情況能夠用到已有帶孔的倒數2~3孔即可,遇到需要打孔才能安裝皮帶扣的,按照上面兩種方法處理。
不論是哪種方法,建議事先用廢腰帶練習一下,才能做出完美的帶孔。
3. 一個魔術:用紙做的環從中間裁開,會變成一個紙環。請問這個環叫什麼名字
麥比烏斯紙環
公元1858年,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Mobius,1790~1868)發現:把一個扭轉180°後再兩頭粘接起來的紙條,具有魔術般的性質。
因為,普通紙帶具有兩個面(即雙側曲面),一個正面,一個反面,兩個面可以塗成不同的顏色;而這樣的紙帶只有一個面(即單側曲面),一隻小蟲可以爬遍整個曲面而不必跨過它的邊緣!
我們把這種由莫比烏斯發現的神奇的單面紙帶,稱為「莫比烏斯帶」。
拿一張白的長紙條,把一面塗成黑色,然後把其中一端翻一個身,如同上頁圖那樣粘成一個莫比烏斯帶。現在像圖中那樣用剪刀沿紙帶的中央把它剪開。你就會驚奇地發現,紙帶不僅沒有一分為二,反而像圖中那樣剪出一個兩倍長的紙圈!
有趣的是:新得到的這個較長的紙圈,本身卻是一個雙側曲面,它的兩條邊界自身雖不打結,但卻相互套在一起!為了讓讀者直觀地看到這一不太容易想像出來的事實,我們可以把上述紙圈,再一次沿中線剪開,這回可真的一分為二了!得到的是兩條互相套著的紙圈,而原先的兩條邊界,則分別包含於兩條紙圈之中,只是每條紙圈本身並不打結罷了。
莫比烏斯帶還有更為奇異的特性。一些在平面上無法解決的問題,卻不可思議地在莫比烏斯帶上獲得了解決!
比如在普通空間無法實現的「手套易位問題:人左右兩手的手套雖然極為相像,但卻有著本質的不同。我們不可能把左手的手套貼切地戴到右手上去;也不能把右手的手套貼切地戴到左手上來。無論你怎麼扭來轉去,左手套永遠是左手套,右手套也永遠是右手套!不過,倘若自你把它搬到莫比烏斯帶上來,那麼解決起來就易如反掌了。
在自然界有許多物體也類似於手套那樣,它們本身具備完全相像的對稱部分,但一個是左手系的,另一個是右手系的,它們之間有著極大的不同。
「莫比烏斯帶」在生活和生產中已經有了一些用途。例如,用皮帶傳送的動力機械的皮帶就可以做成「莫比烏斯帶」狀,這樣皮帶就不會只磨損一面了。如果把錄音機的磁帶做成「莫比烏斯帶」狀,就不存在正反兩面的問題了,磁帶就只有一個面了。
莫比烏斯帶是一種拓撲圖形,什麼是拓撲呢?拓撲所研究的是幾何圖形的一些性質,它們在圖形被彎曲、拉大、縮小或任意的變形下保持不變,只要在變形過程中不使原來不同的點重合為同一個點,又不產生新點。換句話說,這種變換的條件是:在原來圖形的點與變換了圖形的點之間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並且鄰近的點還是鄰近的點。這樣的變換叫做拓撲變換。拓撲有一個形象說法——橡皮幾何學。因為如果圖形都是用橡皮做成的,就能把許多圖形進行拓撲變換。例如一個橡皮圈能變形成一個圓圈或一個方圈。但是一個橡皮圈不能由拓撲變換成為一個阿拉伯數字8。因為不把圈上的兩個點重合在一起,圈就不會變成8,「莫比烏斯帶」正好滿足了上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