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折頁機輸紙走斜了,怎麼調,求大神幫忙
在吸風輪和第一站柵欄之間有一個輸紙過橋,在這個過橋處,可以調節紙張外斜
B. 折頁機,吸嘴不靈活吸紙 ,就是走幾張紙後,吸嘴就上去不下來在吸,怎麼回事,
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1.吸嘴吸紙不及時
(1)吸嘴內彈簧失效。更換彈簧。
(2)吸嘴氣路阻塞。用氣泵吹風吹通。
(3)吸嘴吸力不夠。加大氣泵吸氣量t恤印刷,調節吸嘴與吸紙輪的分配量。
(4)分紙彈簧(毛刷)壓紙過長。調節適度。
(5)紙堆後沿堆放不齊。上紙整齊。
(6)吸嘴內氣墊密封不好或老化。更換氣墊。
(7)壓紙桿距紙堆太近,表面7~10張未分開,提升不好。壓紙桿向兩邊調節。
2.走紙不暢
(1)吸嘴吸力大於吸紙輪吸力。調節吸氣閥或去掉吸嘴膠皮。印刷
(2)吸嘴上針閥未打開。調低碰撞螺釘。
(3)吸氣輪端面與進氣口間隙太大。將間隙調到0.2mm。
(4)電磁閥吸氣時間太短或過長、工作不良、同步檢測電感器未工作。調節脈沖,控制吸氣時間,換電磁閥廣州名片印刷,調節同步器。
(5)吸氣輪離紙堆太遠或風輪套磨損。使吸氣輪與紙堆間距在5~10mm,換風輪套。
(6)進柵欄邊紙堆色塊為黑色標居中時,紙張不出。用白紙擋住快升光電開關,用紙堆上接近開關控制高度。
(7)吸輪下擋紙片偏高。使之距吸輪3~5mm。
(8)吸輪的吸點不是最下方。調節到最下方。
(9)主吹風太小,紙張未貼近吸輪。加大氣泵吹風或調節吹風閥。
(10)紙堆離拉規太近印刷體,撞紙。使紙堆與拉規有5~8mm間距。
(11)雙張控制器過低。使1張紙順利通過,雙張停機。
(12)壓球排布與使用不當。減少壓球,重新排列。
(13)走紙輸送帶運動不靈活。查看相關零件,防止軸承損壞等。
(14)走紙歪斜、紙張有折角和破碎,雙張或多張。對症排除。
3.不進柵欄或進不到位
(1)紙張質量不好印刷廠報價,不平整,纖維方向不正確或帶靜電。對症解決。
(2)油墨未乾或紙張潮濕。烘乾或去濕。七彩印刷
(3)柵欄板位置、角度不對或柵欄內有異物,螺釘松動等。對症解決。
(4)柵欄的托紙桿與壓紙桿變形,過紙位置間隙過小。校直托紙桿與壓紙桿,使過紙位置間隙一致。
(5)進紙過橋與折輥中心線不相吻合。對好中心線。
(6)折輥膠套老化或變形、發黏等。加工折輥。
4.紙張碰折刀
(1)紙張定位時間偏長hp印刷,折刀抬升過慢。調節同步開關,使紙張定位時間適當。
(2)紙距不均勻。查電磁閥工作性能,間隙是否一致,更換磨損的傳動無級變速帶。調節吸輪外側的小帶輪,使吸輪與輸紙速度同步。
5.頁碼忽正忽歪
(1)防退壓球不到位。使其到位。
(2)後側擋規撞紙不到位。應向中心線靠攏。
(3)壓痕刀或打孔刀片不鋒利或安裝不當。刀台與承受環的間隙按所折紙張厚度調整。
(4)折刀下降過深印刷廠,兩端不平直,或不在兩折輥的中心位置。折刀在最低位置時,折輥夾住印刷頁,折刀校平直,無摩擦聲。
(5)傳送帶松緊不一。保證同樣張緊度。
6.折疊邊底腳不齊
(1)折刀下降過深西安印刷廠,與折輥不平行或折刀下降過快,紙張定位時間短或撞刀。折刀下降深淺合適,兩端一致,並與折輥相平行。調同步器,使時間合適。
(2)折輥兩端間隙不一。按所折紙張調整間隙。
(3)壓球與防退毛刷(壓球)輕重不一。按紙張厚度排列壓球凸版印刷,安好防退毛刷(壓球)。
(4)側擋紙規調整不當,離紙邊太近。擋紙規與折頁邊距離適當,防止撞頁。
(5)打孔刀安裝不當。刀台與承位環間隙調整合適。
(6)折輥上有油墨等雜質堆積。用汽油和干抹布擦乾凈油墨、紙毛。
(7)摺痕位與折刀位不重合。移動紙堆使其重合。
7.柵欄折頁誤差大
(1)折輥間隙不均勻,壓力不一致。按紙張厚度調節折輥壓力。
(2)壓球排布不合理,輸紙不好。按紙張定量排列走紙拉規壓球平版印刷工,使輸紙順利。
(3)柵欄間隙不均勻。調節左右間隙一致。
(4)過橋側規與柵欄不垂直。使其垂直。
(5)紙堆距側接規定位邊太遠。調到相距5~8mm。
(6)柵欄下唇板位置偏高或前擋規過於傾斜。按要求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