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休閑服飾 > 小班孩子自己學會拎褲子啦

小班孩子自己學會拎褲子啦

發布時間:2022-06-23 14:46:23

如何提高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利用兒歌,使幼兒願意自己動手來做事
小班幼兒年齡小,各種能力本來就弱,再加上在家裡事事都有別人為他們包辦代替,失去了許多做事的機會,小朋友們也養成了習慣,根本不願意動手做事情。每當上完廁所的時候,許多小朋友們就會喊:「老師、老師,幫我提褲子」。特別是午睡後起床的時候,更是喊聲一片,「老師、老師幫我穿衣服。」「老師、老師幫我穿鞋子」……有的小朋友本來是還可以動手的,聽見別的小朋友再叫,也不願意動手了,就坐在床上等老師來幫他。可是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邊讀邊做事,因此我們利用了這一特徵,為了讓幼兒願意自己動手做事,我們就編了一些好聽的兒歌,上完廁所後,就教幼兒念「毛衣捲起來,秋衣塞進褲子里,前面塞一塞,後面塞一塞,左面塞一塞,右面塞一塞,小褲子提一提,毛衣放下來.」幼兒邊念兒歌邊自己動手提褲子,一周下來,幼兒基本上都會提褲子了。比如穿衣時,我們先讓幼兒認識衣領、衣袖、衣襟,再教他們穿衣:衣服後面向著自己,兩手握住衣領,喊一聲「刮大風啰!」將衣服甩在身後,搭在身上;接著繼續說、做:「風來我不怕,露出小腦袋,將手伸到袖筒里」。讓幼兒手裡拿著衣服喊著、笑著、做著,非常開心。我們讓幼兒在提褲子、洗手、進餐、脫衣服、穿衣服、穿鞋子時都非常開心的念著兒歌,通過一個月的練習,大部分幼兒都非常樂意自己動手做事了,還學會了許多的本領。
二、利用各種游戲,讓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就設計各種游戲,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在區角活動中我們設計了「給小動物餵食」,讓幼兒再給動物餵食使不僅鍛煉了小肌肉的發展,還學會了使用勺子的方法,還設計了「芭比時裝秀」,讓幼兒在給芭比娃娃換衣服時,學會了穿衣服、扣扣子的方法。當發現很多孩子不能區分鞋子的左右時,我們進行了「給鞋寶寶找朋友」這一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如何區分鞋子的左右。在親子活動中,我們設計了親子游戲「我為爸爸媽媽系圍巾」,幼兒和父母一起邊玩邊學會了系圍巾的方法。總之,我們設計了許多有趣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操作中,得到生活體驗,得到生活能力鍛煉。
三、利用一日活動,讓幼兒進行生活技能的操作練習
為了使幼兒熟練掌握生活技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創造條件讓幼兒反復練習。我們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為幼兒提供學習途徑。比如來園自己擺放自帶物品、上午喝牛奶自己插吸管、有鼻涕了自己去拿面巾紙擦乾凈、中午吃飯是自己動手吃完飯和菜……所有的環節和活動在這種「家」的情景中展開,以不同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參與、動手實踐,從而多維立體的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四、家園共育,達成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家園之間要及時溝通信息,交流看法,確定教育策略,協調實施針對性的教育。老師與家長加強日常聯系,達成一致目標,為此,我們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孩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希望家長在家中為幼兒創設自己動手的條件,讓孩子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並傳授給家長們一些教學技巧。在家園聯系欄里,我們定期向家長宣傳生活活動指導要點,還向家長介紹一些有關的常識,如「怎麼教幼兒自己穿脫衣」等。我們還把每月的培養目標,寫在家園聯系欄里,交待內容,讓家長了解。家長明確了活動意義,在家裡不僅督促幼兒,還教會幼兒一些掌握技能的竅門,並時常和教師商討教育的方法,談一談自己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使我們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學會生活自理是幼兒的必須要掌握的,在生活自理的過程中幼兒也會得到許多快樂,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也能促進了幼兒其他方面的發展,家庭幼兒園,社會都應該重視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如果我們在家庭與幼兒園一日活動中,能給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創設一個鍛煉的環境,挖掘一個鍛煉的空間,那麼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就能不失所望。這對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肯定是有益的,因此我認為在幼兒園和家庭中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必要。

② 為培養寶寶獨立性,老師讓寶寶自己提褲子,家長怎麼看

我家女兒三周歲兩個月,還是一名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幼兒園老師提倡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剛開始老師會幫助照顧小朋友的吃喝拉撒,後來一點點鍛煉讓他們自己解決這些個問題。於是我們就經常看見寶寶一些難以入眼的狀況。

先說說洗臉洗手吧,白天在幼兒園有一日三餐,寶寶自己吃飯,老師讓孩子們自己排隊去衛生間洗臉,好幾次我都看見花貓一樣的女兒撲進我懷里。

然後說上廁所自己提褲子,冬天了,寶寶穿的多,老師不像剛入園的時候事無巨細都幫寶寶做好,現在是就看著寶寶的褲子沒提好都不想給提正了,我給女兒盡量穿寬松的好提的褲子。

因為前幾天我給女兒穿了條貼身的棉褲,想著回暖和一些,可是沒想到,女兒不會提緊身的棉褲,棉褲腰在大腿上卡著,只把外面的褲子給提上了。我回來一給寶寶脫衣服,看見大腿上被棉褲腰勒了深深的紅印子。

我的心裡是不痛快的,覺得老師不管孩子,雖然我知道這是對寶寶有好處的,可能回讓她盡快的獨立吧,看是真的挺讓人難過的,自己的女兒自己疼啊,別人真的不管了呢。

我看見女兒在室內穿的鞋子經常是反著的,我就覺得老師是不是欠缺了一個步驟,就是你鍛煉完孩子的獨立性以後是不是應該讓孩子回歸她應有的樣子,不說和早上送去的時候一模一樣,但是至少別讓我們心裡落差太大。

③ 小班觀察記錄:如何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能夠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的增強,並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幼兒教育作為人生教育的起始站,我們非常注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幼兒能否學會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我們對完成此項任務的困難和可能性進行了分析。 一、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原因分析 第一、家長過度愛護,許多應該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長習慣包辦代替,親歷親為。 第二、認為孩子小、能力差,以後學習也不晚。 第三、怕麻煩,嫌孩子動作慢,或吃得臟 。 二、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幼兒階段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通過幼兒的學習參與、訓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利於他們動作的發展。幼兒階段又是能力培養的最佳期,良好的生活能力將使其終身受益。因此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必需明確: (一)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是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需要。 幼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置身到一個新的天地,擴大了生活圈,新的環境,好玩的玩具,強烈地吸引著他們的好奇心,他們喜歡在幼兒園學習、生活。但不會洗手,不會吃飯,不會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問題,使他們不能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二)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促進了幼兒的大小肌肉群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 著名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動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練習的課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其責任感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將促進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發展,和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如吃飯,幼兒不僅學會手喂飯的動作技能,還發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靈活性及手眼協調性。所以孩子每學一項動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動作協調性也將得到相應的發展。 (三)培養幼兒自理能力有助於培養孩子形成獨立自信,不依賴成人的性格。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要學會獨立用勺吃飯,拿杯子喝水,會洗手,會穿脫簡單的衣褲等,然而剛開始時孩子不會穿衣服,袖子伸不進,鈕扣扣不好,在家裡都由成人幫助。上幼兒園該自己學著穿了,鈕扣洞對不齊,硬是對上一遍,二遍,直到對齊,褲子拉不上,硬是哎喲,哎喲用力拉,直到穿上為止。在孩子學習自理能力技能過程中,老師給予適當的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勇於面對困難,敢於克服困難,去爭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獨立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這種堅強、獨立、自信,正是適應未來社會的高素質人才的良好個性品質。 (四)把生活能力的培養與家長工作聯系起來。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要做好小朋友的培養和訓練,離不開家長積極的配合,讓我們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總之,在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陳鶴琴先生十分重視幼兒的習慣的培養,認為「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終身受其罪。」培養幼兒的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能為其一生奠定基礎。

④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目的
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種最基本的能力,幼兒初入幼兒園是人生比較重要的時期,所以對於剛踏入校園的幼兒來說,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至關重要,因為只有通過對幼兒的引導、學習、參與、訓練等,才能有利於他們身心發展得到更多更好的鍛煉,使其大腦發育得到開發,動作靈敏性得到發展。加之幼兒剛上小班又是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良好的生活能力將使其終身受益。因此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必需能夠利用此次機會明確培養幼兒的方法與作用。
自理能力可以促進大腦發展,提升幼兒的智力需求。
現如今是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充滿競爭、機遇和挑戰,孩子們需要依靠自身的本領去打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創造未來的生活。有位日本學者曾說過:「如果想培養出智力開闊、頭腦聰明的孩子,那就必須經常鍛煉其手指的活動能力,由於手指的活動而刺激腦髓中的手指運動中樞,就能促進孩子全部智能的提高。」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幼兒的智力發展應當同時體現在手指的操作、語言的表達和用腦的思考上,動手、動口與動腦三者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系。從小給孩子一雙靈巧的小手,是促進孩子思維發展、豐富其語匯、增強其自信心的基礎和前提。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意義深遠。
盡快學會自理,更快適應集體生活
孩子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置身到一個新的天地,新的環境,好玩的玩具,強烈地吸引著他們的好奇心,也擴大了他們的生活圈,他們喜歡在幼兒園學習、生活。但不會洗手,不會吃飯,不會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問題,使他們不能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為了使幼兒在學校、生活中得到更好的鍛煉,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習中多加入一些游戲、舞蹈等等來讓幼兒參與其中,在入廁、吃飯、洗手等環節設計口令、兒歌、音樂等加強幼兒的記憶能力,讓幼兒懂得什麼時間該干什麼事情,這樣不僅僅讓幼兒學到了知識,更多的是讓幼兒得到了鍛煉。 還能促進幼兒與其他小朋友相處融洽,很快適應集體的生活,找到學習的樂趣。
通過培養幼兒的獨立性,體驗從不會到會的滿足感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要學會獨立用勺吃飯,拿杯子喝水,會洗手,會穿脫簡單的衣褲等,對小班幼兒來說動手能力很薄弱,剛開始時孩子不會穿衣服,袖子伸不進,鈕扣扣不好,在家裡都由大人包辦代替。而進入幼兒園該自己學著穿。扣洞對不齊,硬著頭皮自己學,一、二遍直到對齊,褲子拉不上,硬是哎喲,哎喲用力拉,直到穿上為止。在孩子學習自理能力技能過程中,老師要利用集體氛圍,設下誘餌讓他們試著自理,並給予適當的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勇於面對困難,敢於克服困難,去爭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獨立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多方合作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要做好幼兒的培養和訓練,離不開家長的配合。為此,我們把每月的培養目標,通過校訓通,交待內容,讓家長了解。同時請家長為孩子提供方便,衣裝輕便,便於孩子操作,並要求家長在家裡進行同步培養。我園特意利用家長座談會,向家長宣傳孩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談談培養方法和孩子們的進步等,並傳授一些教學技巧,我們還特地為每個孩子設計了一個紅花園地。這里有很多漂亮的小紅花,小紅花中粘貼有孩子的照片,當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能力達到要求或有所提高時,即在他的小紅花上貼上相應的顏色的花瓣,比比誰的小花最漂亮。這樣即注重了孩子的個體差異,又為孩子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家長對孩子的發展情況一目瞭然,並能督促家長積極地與老師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總之,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一日常規活動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不僅要做好幼兒的教育教學工作,更要做好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只有在自身能力得到提升的情況下,再來做其他事情,我相信每一位幼兒都會成為我們未來的希望。在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培養幼兒的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能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⑤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

首先要愛幼兒,與他們建立起良好的師幼關系。
自從帶了小班之後,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師對孩子的愛。小班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比如:大小便時不會脫褲子,提褲子,我就不厭其煩地幫助他們一個個脫,一個個提。甚至,有的幼兒把大小便弄在身上,我還是毫不嫌棄地幫助他們清理。吃飯的時候,有的幼兒不會正確用餐,我就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緒不穩定的幼兒,還要想盡辦法哄他開心。這樣使教師和幼兒之間形成一種深厚的感情基礎,有了這種感情基礎,就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
第二、巧用兒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小班幼兒年齡小,喜歡接受老師親切、易懂的語言。因此我經常使用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培養他們的生活行為習慣。
在培養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時,我就一邊走一邊說兒歌:「小朋友,走呀走,跟著老師往前走,不回頭不掉隊,一個跟著一個走」。幼兒邊學說兒歌邊走,經過幾次練習,他們就能做到一個跟著一個走了。在飯前便後洗手時我教幼兒一邊洗一邊說兒歌:「挽起衣袖,打濕小手,香香肥皂,擦擦小手,搓搓手心,搓搓手背,小手開滿朵朵白花,清清水兒,流過手心,一二三,甩三下,小手洗得真干凈。」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之中根據兒歌引導的步驟完成了洗手。在幼兒用餐時,也利用兒歌激發他們進餐的慾望。
第三、在游戲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因此,我利用游戲的方式對幼兒進行生活習慣培養。讓幼兒在看看做做中主動、自覺地學習。
在幼兒剛入園時,我組織他們玩「找朋友」的游戲,引導認識自己的標記,並能找出自己的標記朋友,這就讓幼兒很快地記住了自己的標記,學會找自己的杯子和毛巾等物品。我們還通過智力游戲「猜猜我是誰」,來加深幼兒對班上老師的認識,對小朋友的認識,增進與老師、小朋友的感情。另外,幼兒在玩玩具後容易亂扔、亂放,如果我們老師替他們收拾玩具,一手包辦代替,那幼兒的好習慣是很難培養的。所以我採用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戲進行其培養。當幼兒在收拾玩具的時候我就說:「玩具寶寶累了,我們送玩具回家休息吧。」如果有些孩子動作較慢,或者還想玩時,我就以玩具的口吻說:「我的寶寶怎麼還沒有回家呢?」這時幼兒就會很快地將玩具送回來。通過這樣反復的游戲,幼兒知道什麼玩具該送什麼地方,逐步培養幼兒玩具哪裡拿哪裡放的好習慣。
第四、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方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班幼兒在吃飯時,弄得桌上、地上全是飯粒,這一直是不好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在幼兒吃飯時經常表揚那些吃飯較干凈、講究衛生的幼兒。「欣欣小朋友吃飯吃得真干凈,桌上、地上一個飯粒也沒有,她吃得多香啊!今天我們來請吃飯干凈的小朋友當老師的小幫手。」這時,幼兒們都一口口慢慢地吃著,生怕飯粒掉在桌上、地上。吃完飯的幼兒還主動跑過來跟我講:「老師!我吃得可干凈了,沒有把飯掉到桌上。」在教學活動中,有的幼兒不認真聽講,這時我會鼓勵和稱贊他,「奇奇小朋友真棒,坐的那麼好」,其他小朋友一聽也跟著坐好了。通過這些方法,多數幼兒有了相當大的進步。
第五、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我們小班,有的幼兒在家裡一個樣兒,在幼兒園又是一個樣兒,這樣,對他們的身心發展是不利的。因此,作為老師要向家長們及時了解幼兒在家的情況,並對家長提出有關教養幼兒的具體要求,比如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習慣等,讓家長在家中也要培養幼兒飯前洗手、飯後漱口、擦嘴、洗手等習慣。只有家園共同配合,做到目標一致,才能讓幼兒好習慣的養成得到持續發展。
總之,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需要教師有長久的耐性、堅實的態度、和藹的言語,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怎樣教小班孩子上廁所提拉好褲子

耐心的教他,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強的,

⑦ 小班的幼兒不能自己整理衣褲怎麼辦

天氣漸漸轉涼,孩子們穿的衣服多了,每天進了教室都會換上薄棉襖,脫下大棉襖,讓孩子們脫衣服後把自己的衣服疊好,可聽到的都是:「老師,我不會。」或者就是直接扔在邊上,所以我覺得教會孩子們折衣服是很迫切的,於是就設計了這次活動。幼兒不知道如何疊衣服,就談不上把衣服疊整齊;幼兒不知把玩具放到哪裡,就談不上把玩具物歸原處……也就是說,即使幼兒有了自理意識,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們針對幼兒需要什麼,就教給幼兒什麼,讓課程生活化,讓幼兒學會具體的生活自理方法,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韻律活動「會跳舞的衣服」和紙工活動「疊衣服」,感知疊衣服的順序。 2.通過疊衣服活動,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3.活動中能自己找個空地活動,不與同伴擁擠,學會與他人交往。 活動准備 知識經驗的准備: 認識衣服的袖子、領口、里、外等概念。 請家長予以配合,鼓勵幼兒在家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午睡時鼓勵幼兒自己疊衣服,整理褲子 物質材料的准備: 1.事先讓幼兒為勾好線的「衣服」塗色,並按樣剪下分放在每組的操作盒裡。 2.生活模仿動作的音樂磁帶。 3.每人穿一件帶紐扣或有拉鏈的外套。 環境資源的准備: 事先在活動室打開空調,調節好室溫,以免幼兒脫下外套受涼。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會跳舞的衣服 1、聽音樂(第一遍)。(讓幼兒邊聽音樂邊沉浸在想像中) 2、聽音樂(第二遍)。師:多好聽的音樂呀,我們身上的衣服也想跳舞了。那就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吧~ (幼兒聽音樂後一定非常想嘗試,會興奮地做著各種動作。我的引導使幼兒很容易進入角色,他們幻想自己也穿了一件會跳舞的衣服,時而動動手,時而動動頭,時而彎彎腰,我會適時捕捉孩子的動作,及時整理,創編出韻律活動,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讓孩子體會成功感)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3、將整理出的動作,創編出一段完整的韻律活動,幼兒共同學習。幼兒教育網 (在活動中可以輔助自編的兒歌:「衣服扣扣好,我們來跳舞,彎左手,彎右手,點頭再彎腰,變成小枕頭。」這樣有助於幼兒形象地記憶動作。在活動中還要提醒幼兒找個空地,不和其他同伴擁擠。)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二、紙工活動:小枕頭 1.師:「這里有一些裝飾好的衣服,我們按照剛才兒歌里說的做,就可以把它們變成小枕頭了,請你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邊念兒歌邊折紙。 三、紙工活動「疊衣服」 (出示幼兒原先裝飾好的「衣服」)師:前幾天我們還畫了好多漂亮的衣服,他們都安靜地躺在簍子里,他們也想跳舞,你能讓他跳舞嗎?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一個問題激發了幼兒折紙的興趣,幼兒邊念兒歌邊動手摺折衣服,沒有任何教的痕跡,幼兒很自然地從韻律活動過渡到紙工活動中,並且在兒歌的提示下自己學會了疊「衣服」。) 四、實踐操作:疊疊我的小衣服 師:衣服們都累了,我們把衣服脫下來把它變成小枕頭,讓它睡覺吧! 教師示範步驟: (這里用擬人的口吻激發了孩子的同情心,幼兒脫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根據剛才韻律活動和紙工活動的鋪墊,幼兒會很快掌握疊衣服的技巧。本活動也就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實現了目標!) 兒歌: 小衣服,要放平。左門關,右門關。 活動延伸 創設各種相關的區域,如「娃娃家」「寵物領養區」「整理衣帽間」等,讓幼兒練習疊衣服、圍巾等。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活動反思 本班的孩子在家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由於父母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勞動,只重視對孩子的智力投資,輕視了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致使孩子進入集體生活後,很多幼兒手忙腳亂,很不適應,要讓幼兒學會生活自理,首先應讓其學會生活自理的方法。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因此我們認為: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一)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是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需要。 小班幼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置身到一個新的天地,不會洗手,不會吃飯,不會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問題,使他們不能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一些幼兒出現了哭鬧甚至厭學現象。因此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是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需要。(二)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促進了幼兒的大小肌肉群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 著名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動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練習的課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其責任感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將促進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發展,和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如疊衣服,幼兒不僅學會疊衣服的的動作技能,還發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靈活性及手眼協調性。所以孩子每學一項動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動作協調性也將得到相應的發展。 (三)培養幼兒自理能力有助於培養孩子成獨立自信,不依賴成人的性格。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要學會獨立用勺吃飯,拿杯子喝水,會洗手,會穿脫簡單的衣褲等,然而剛開始時孩子不會疊衣服,袖子拉不好,鈕扣扣不好,甚至連衣服正反都搞不清,我們在一遍遍的探索中給孩子適當的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勇於面對困難,敢於克服困難,去爭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獨立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這種堅強、獨立、自信,正是適應未來社會的高素質人才的良好個性品質 由此看出,教學不一定是單一教孩子,也可以從各種生活小事讓孩子學到很多。而兒歌正以獨特的魅力發揮巨大的作用。家長和我們老師一定要注意觀察,並善於觀察,從孩子反應中敏銳的捕捉他們的興趣,了解孩子內在發展需要,及時創設適宜的環境條件,以主動、積極、內容豐富的活動為基礎。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求知慾,為孩子展現自我提供寬松自由的空間,給予孩子自我發展的機會,讓孩子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滿足,促進孩子最大程度的發展。 :幼兒園的教育功能是多樣的,其中一項便是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活動內容的組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與生活,游戲之中。」因此,幼兒園教育應從現實生活中挖掘教育資源,把各種教育內容與幼兒現實的生活聯系起來,把教育活動同幼兒現實結合起來。這也需要家長共同協助才能完成的。

⑧ 為培養寶寶獨立性,老師讓寶寶自己提褲子,家長怎麼看呢

讓孩子自己提褲子,我覺得沒什麼問題的,即使是一個三歲的孩子,我覺得都是應該可以接受的。老師不是保姆,我們一定要明確。

首先,我們客觀看待這件事情。提褲子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即使做錯了也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什麼嚴重的傷害,何況老師就在邊上輔導著。除非老師是絲毫不顧及孩子,任由孩子,即使他們不穿褲子也沒什麼關系,那這個老師就是需要指責的。

其次,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有老師,說明他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級,即使是小班,也是三四歲的孩子了,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應該是一個發育很健全的孩子了,各項能力應該都是比較高的水平了,那我們就更應該讓他們嘗試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了,這不光有利於他們自己身體的發展,也滿足了他們這個年齡段渴望什麼事情都自己做的心理,只不過老師是利用了這種心理,並且有利於孩子的發展而已。

所以我覺得老師讓孩子自己提褲子,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⑨ 小班常規教育內容有哪些

小班常規教育內容:

一、來園常規 

1、來園時不哭鬧,學習向老師、同伴問好,情緒穩定時能與家長告別再見。 

2、能在成人引導下不懼晨檢。 

3、在成人幫助下,將脫掉的外衣掛(放)到指定位置。 

4、在成人幫助下,參與晨間戶外活動或室內各種活動。 

二、飲水常規 

1、認清自己的水杯標志,會自己取水杯,能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不用奶瓶等飲水用具飲水。 

2、學習正確的喝水方法;從口杯櫃中取出自己的杯子,放在自己座位的桌前方,等待老師倒水,或在老師指導下在保溫桶邊學著接水。坐在桌邊雙手端杯,一手拿杯把,一手扶著杯子,一口一口地喝水。身體坐正,不灑水,不玩水杯,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處。 

3、不喝生水,願意定時飲水,口渴時隨時向成人要喝水 

4、喝水時不說笑,不邊走邊喝水,不玩耍,不浪費水 

三、如廁環節 

1、知道大小便去廁所,不隨地大小便,不把大小排在池外,能分清男女廁所 

2、有大小便要求需及時告訴老師,逐漸學會自理大小便,學習自己擦屁股,自己提褲子。 

3、幼兒如廁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上下台階,小心滑倒。 

4、不在廁所逗留,玩耍,打鬧。 

四、區域活動 

1、知道各區域名稱,明確區域的空間方位,能說出自己在什麼活動區做什麼工作。 

2、學習並理解簡單的區域規則,活動時要愛護玩具材料,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取放材料。不把去域材料隨意帶到其它區域,玩完後放回原處,學習按區域材料標志歸放材料。 

3、會自選活動區的活動材料及選擇游戲夥伴,游戲內容。 

4、學習並能掌握各區域的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戶外體育活動 

1、在教師引導下,願意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 

2、願意學習體育運動中走,跑,跳,爬,攀岩,鑽等的基本動作,動作基本協調。 

3、會跟著教師做模仿操,輕器械操等,動作基本合拍,動作基本協調。 

4、會選擇不同體育器械活動,能夠掌握簡單運動器械的基本玩法。 

5、知道戶外活動時不隨意離開成人和集體,在老師指定范圍活動,不互相擁擠,玩體育器械知道注意安全。 

6、身體不適,及時告訴老師。 

7、會與成人收拾整理活動器械和體育活動玩具。

(9)小班孩子自己學會拎褲子啦擴展閱讀:

幼兒常規教育是幼兒德育內容之一。對幼兒進行正確執行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的具體制度和行為准則的教育。通過入園、晨檢、早操、上課、游戲、勞動、娛樂、散步、盥洗、進餐、午睡、喝水、入廁、穿脫衣服鞋帽和離園等各項活動。

使幼兒學會按時作息,有規律地生活,愉快、穩定、有秩序地參加活動,形成一系列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衛生習慣,掌握最基本的活動技能,保證幼兒身心健康、行為文明,並能較好地適應集體生活和符合各項活動要求。

教育中應注意:(1)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新規則;(2)講解說理與掌握技能並重,使幼兒知道執行規則的意義,掌握實行每項規則的方法和程序;(3)對執行常規有特殊困難的兒童,深入細致地進行個別教育;(4) 經常練習、檢查和督促,使幼兒的行為逐漸熟練,成為習慣。

⑩ 兒子三歲了怎麼教會兒子自己脫褲子提褲子呢

晚上睡覺前可以讓孩子練習嘛,家長可以先演示一遍,再一步一步地來教孩子。多鼓勵孩子,慢慢就會熟練的。

與小班孩子自己學會拎褲子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種環保校服面料的印染方法技術 瀏覽:360
線外套開衫帶帽子 瀏覽:933
小孩連袖衣如何織 瀏覽:530
女裝冬裝新韓版 瀏覽:842
美好生活李小冉同款褲子 瀏覽:73
黑褲子發白怎樣變黑 瀏覽:590
外國人穿旗袍被罵 瀏覽:21
ff14生產50級校服 瀏覽:897
高幫運動鞋陪什麼褲子 瀏覽:770
如何織圓領男士衣 瀏覽:297
彩條衣線搭配 瀏覽:996
童裝壓力大 瀏覽:900
校服會議匯報 瀏覽:613
ck男裝加盟費多少錢 瀏覽:344
秋款嬰幼童裝 瀏覽:564
校服製造有限公司 瀏覽:521
被雷帽子買大了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796
淘寶買女裝怎麼搜索 瀏覽:903
湖北大學學校校服 瀏覽:76
美術課童裝教案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