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小班穿褲子口訣
1.套衫:一件衣服三個洞,先把腦袋伸進大洞, 再把手臂伸進兩邊小洞洞,拉直衣服就完工。
2.開衫:抓住領口翻衣往背披,抓住衣袖伸手臂, 整好衣領扣好扣,穿著整齊多神氣。
3.褲子:穿褲子,要注意,兩腿叉開伸進去。 穿上褲腿先別急,穿上鞋子再起來,兩手抓住褲子腰,一直拉好蓋上小肚皮。
『貳』 幼兒一日生活流程
入園、晨檢
對幼兒的要求:
(一)衣著整潔,愉快入園,有禮貌地和老師、小朋友見面。
(二)有禮貌地和家長告別。
(三)(中、大班幼兒)學會告訴老師自己的身體有無不舒服的感覺。
(四)將外衣、帽子等疊整齊,放在固定地方。
(五)進行簡單勞動:
會搬自己的椅子(小班)
擦個人桌椅,擺放玩具等簡單勞動(中班)
在完成自己的事情的基礎上可以建立值日生制度,培養孩子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大班)
給自然角的動植物澆水、餵食及清潔工作 (中、大班) 。
對保教人員的要求:
(一)幼兒入園前做好活動室內外清潔工作及開窗通氣。
(二)以熱情、親切的態度接待幼兒,並向家長詢問幼兒在家的情況,聽取家長的意見和要求,做好個別幼兒葯物的交接工作。
(三)晨間檢查:按晨檢常規規定項目進行。
一般要求:對幼兒的臉色、皮膚、眼神、咽喉、精神逐個觀察,並詢問家長。
認真做好一摸:是否發燒;二看:喉部、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 情況;四查:仔細觀察幼兒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組織晨間活動:准備好玩具、材料和活動器械,引導幼兒參加自己喜歡的各種活動。
教育活動
對幼兒的要求:
(一)活動前,逐漸轉入安靜狀態。
(二)在老師的指導啟發下,逐漸養成動腦、動手和手腦並用的習慣。大班幼兒能對自己進行簡單的自我評價。
(三)在活動過程中,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或提問。
(四)坐姿自然端正,不幹擾別人,不插嘴,不告狀,養成傾聽的習慣。
對保教人員的要求:
(一)做好教育活動前的准備工作
1、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材,准備好教育活動計劃。文字材料能背誦,示範動作要熟練、准確。(教育活動計劃要提前寫好)。
2、活動前提醒幼兒收拾玩具、入廁,做好活動的身心准備。
3、教具和學習材料:實物、圖片、模型、教具實驗用品、玩具或其它材料應於前一天准備好,用品數量要多於幼兒數。
(二)保證教育質量
1、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靈活運用多種教育形式和方法,重點突出,解決難點,具有創造性。
2、要注意觀察了解幼兒,有不同層次的要求和指導。
3、能以幼兒為主體,面向全體幼兒,讓幼兒充分運用感官,動腦、動口、動手、啟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4.要注意教育過程中的啟發性指導和隨機教育、個別教育。
5.教態和語言:
(1)教態親切自然、情感真摯。
(2)使用普通話,語言清晰、簡練、准確、規范、生動形象。
6、注意衛生保健要求,培養幼兒正確的坐、立、行姿勢和握筆姿勢,保護幼兒的視力和嗓子。
喝 水
對幼兒的要求:
(一)用自己口杯喝水,喝水時不說笑,杯子用後放回原處。
(二)拿住杯子把,不玩杯子,不把手伸進杯口。
(三)能接適量的水,不過多,不過少,不把水灑在地上。
(四)接了水離開接水區喝水,排隊的小朋友耐心等候,不推、不擠。
對保教人員的要求:
(一)口杯要在幼兒使用之前消毒,指導每個幼兒將口杯放入口杯櫃中固定的地方。
(二)幼兒需要喝水時,應隨時給水喝。應保證班上隨時有溫開水,並及時提醒幼兒喝水。
盥洗
對幼兒的要求:
(一)盥洗時不擁擠。
(二)學習掌握洗手的一定順序方法。
1、卷好袖口,小班幼兒由老師幫助,中班幼兒互相幫助,大班幼兒會獨立操作。
2、先把手淋濕,搓上肥皂。
3、按手心、手背、手指、手腕順序洗手,再沖洗肥皂沫,抖掉水珠,用自己的毛巾擦乾手,掛好毛巾,放下衣袖。
(三)自覺遵守盥洗規則、方法,動作迅速、認真。不玩水,不浸濕衣服和地面。
(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洗澡。
2、不吮手指,不咬手指,不用臟手擦眼睛。
3、會正確使用紙巾,會擤鼻涕。
4、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
5、不把物品放進口、鼻中。
6、會使用垃圾桶,會將廢物扔進垃圾袋內。
7、保持桌面、牆面清潔,特別上美術課不用蠟筆、水彩畫桌面。
8、會放好玩具、用品,不把玩具丟地上,不咬、玩學具。
對保教人員的要求:
(一)做好盥洗前的准備工作,搓好毛巾,放好肥皂、為幼兒准備好流水洗手。
(二)根據用具設備,指導幼兒分批進行盥洗。
(三)教給幼兒或提醒幼兒洗手的順序和方法。
(四)提醒幼兒遵守盥洗規則。
(五)定期檢查幼兒的衛生,督促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進 餐
對幼兒的要求:
(一)愉快、安靜地進餐,逐步掌握獨立進餐的技能。
(二)進餐時不大聲講話,不隨便說笑打鬧。
(三)正確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扶住碗,喝湯時兩手端著碗。
(四)干稀(湯)搭配吃,菜與飯就著吃,不吃湯泡飯。
(五)逐漸養成進餐的文明行為、習慣。
1.進餐時要細嚼慢咽,不慌不忙,不咂嘴。
2.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剩飯菜,不弄臟桌面,地面和衣服,不東張西望。骨頭、殘渣放在指定的地方,不要將自己不吃的飯菜挑在別人碗里。
3.咽下最後一口飯再站起來,輕放椅子,離開飯桌,送回餐具。
4.飯後漱口、擦嘴、洗手。
對保教人員的要求:
(一)進餐前安排幼兒安靜地活動。
(二)進餐前提醒幼兒收拾玩具,放好椅子,做好盥洗,准備進餐。
(三)指導值日生工作,擦凈餐桌,准備餐具。
(四)領取和分發食物。掌握與登記每日主餐、副食的領取量,幼兒實際進食量和剩餘量。
(五)組織洗凈手的幼兒進餐。創造愉快、安靜的進餐氣氛,不處理幼兒的問題,不引起哭泣,使幼兒情緒安定,積極進餐。
(六)進餐時,保教人員要精力集中,注意觀察,精心照顧幼兒,輕聲地、和藹地指導和幫助幼兒掌握進餐的技能。進餐時,不拖地、不掃地。
(七)及時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掃地面。對擦嘴毛巾、漱口杯進行消毒。
(八)午餐後組織幼兒進行10分鍾自由散步。飯後是一個輕松自由的時間,老師可以與幼兒個別談話等,以了解孩子增進師生感情。
午 睡
對幼兒的要求:
(一)午餐後散步、入廁,保持安靜情緒,不高聲講話或嘻笑喧鬧,腳步放輕,進入寢室。
(二)中大班幼兒自己擺好枕頭,按順序脫去外衣褲:先解開上衣扣子,再解開鞋帶(小班幼兒由老師幫助),脫鞋、襪子、褲子、最後脫上衣,並折疊整齊放固定地方,鞋放在床下。
(三)不帶小玩物上床,迅速蓋好被子,不東張西望,閉上眼睛,安靜入睡。
(四)早醒幼兒可進行安靜活動,不出聲響,不影響別人。
對保教人員要求:
(一)幼兒就寢前半小時,開窗通氣。在冬季、幼兒入室就寢時應關閉窗戶。
(二)小班幼兒由老師幫助放好枕頭,拉開被子,脫疊衣物。
(三)午飯後組織幼兒進行安靜散步及入廁,努力避免新異刺激導致興奮,影響入睡禁止高聲談笑、喧鬧現象,創造安靜氣氛。
(四)及時、細致地為每一位幼兒蓋好被子,糾正不良睡姿,培養幼兒右側卧或仰卧,不蒙頭睡覺的好習慣。夏天酷熱時,用柔軟毛巾為幼兒請輕輕地擦去汗水。
(五)不斷巡視,發現幼兒神色異常應及時報告與處理。
(六)值班人員利用幼兒睡眠時間,做好值班記錄。不能以任何借口離開寢室做自己私活、看書、睡覺等。
(七)隨時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天暖無風時可打開窗戶,拉上窗簾,但應避免對流風在幼兒身上。
起 床
對幼兒的要求:
(一)按時起床,掀開被子,按順序穿衣服。
穿衣順序:上衣—襪子—褲子—鞋。
穿衣方法:先將上披肩上,捏好襯衣袖口,再伸進衣袖翻好衣領,拉衣襟,再扣衣扣(從小班起就開始學習先從最上一顆紐扣扣起)。 穿褲子:先將褲子前片朝上放好後,兩腳同時伸進褲筒,褲腰往上提,把襯衣放入褲腰內,拉展弄平整,系好褲帶。穿襪子:襪底放平,襪尖向前,兩手將襪筒捏到襪後跟,再往腳上穿。先穿腳尖,蹬上腳跟,拉上襪筒。(小班在老師幫助下,逐步學習)。穿鞋:先分清左右鞋,穿好系好活扣鞋帶。(小班由老師幫助系好)。
(二)學習整理床鋪
疊被時先將兩邊往中間折,再從兩頭折起來,放置床的固定一頭,枕頭放在被子上面,鋪好,把床單拉平整(小中班由老師幫助,先做些輔助工作,大班要求獨立做好)。
對保教人員的要求:
(一)按時請小朋友起床。認真詢問幼兒的睡眠情況(可讓先醒來的幼兒起床)。
(二)指導與幫助幼兒掌握穿衣、整理床鋪等一系列的常規和要求(小、中、大班應有區別。小班照顧多,中班幫助多,大班指導多)。
(三)注意觀察幼兒外部表現:精神、皮膚、呼吸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與醫務人員聯系。
(四)逐個檢查幼兒服裝,床鋪是否整齊。提醒收拾整齊的幼兒入廁解便。
(五)做好交接班工作。
游戲與體育活動
對幼兒的要求:
(一)興趣濃厚,活潑愉快。
(二)和老師共同做好活動前的准備工作。
(三)在老師指定的場地內游戲,游戲時不亂跑,不喊叫;在室內說話、動作輕;使用場地要協商,互相照顧;選擇一種游戲後要認真地玩,可以變換游戲,但不能妨礙他人,不經同意不得插手他人的游戲。
(四)會正確使用玩具,愛護玩具,會收放玩具。
(五)在游戲中對同伴友愛,謙讓,能合作,互相幫助。
(六)遵守游戲規則,在游戲中遇到問題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著手解決。充分發揮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七)在體育活動中,注意力集中,遵守規則,鞏固和提高動作的技能,能積極主動的參加體育活動。
(八)活動結束能主動的收拾玩具、材料。
(小班在老師的帶領下收拾玩具;中班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獨立收拾玩具;大班獨立收拾玩具)。
對保教人員的要求:
(一)保證不佔用幼兒游戲和戶外活動時間。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二小時,(戶外活動中,體育活動不得少於一小時)。
(二)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提供必要的場地、玩具、材料,保證游戲與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對幼兒游戲和活動的組織指導。
1.各種游戲與活動安排在逐日計劃中,注意動靜和室內外活動交替,面向全體,注意個別差異。
2.在游戲與活動中,認真仔細地觀察幼兒的活動和表現,深入了解幼兒,便於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和訓練,但不能幹擾幼兒的游戲活動。
3.在游戲與活動中要體現全面發展教育的任務與要求,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4.注意幼兒安全。
離園
對幼兒的要求:
愉快地離園回家,帶好回家用品,有禮貌地同老師、小朋友告別。
對保教人員的要求:
(一)離園前,老師與幼兒進行簡短談話,同他們一起回顧一天生活,表揚好人好事;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和禮貌教育,提醒他們回家的注意事項。
(二)離園前檢查幼兒儀表是否整潔,提醒幼兒帶好回家的用品。
(三)離園時,家長接孩子,可進行與家長的聯系工作,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情況,對未及時接走的孩子應組織適應活動等待家長來接。
(四)離園時間,要防止幼兒走失或被不認識的人帶走。
(五)幼兒離園後,要做好活動室的清潔衛生、關好門窗。
『叄』 如何培養中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培養幼兒能安靜地進餐,學會使用餐具,進餐時坐姿自然,保持桌面的干凈,並能夠基本做到不挑食。應該說吃飯對於幼兒來說都很困難,他們喜歡吃的飯菜簡直太少了,這與他們平時吃零食有直接的關系。作為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幼兒正確的進餐習慣,飯菜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吃或不吃,可以用鼓勵的語言激勵他們:「寶寶真棒,今天吃了這么多的食物,一定長大個,不生病。」對於寶寶挑食,家長最頭痛了,只要耐心地變換口味給孩子做飯菜,並隨時採取講故事、說兒歌等方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相信一定會有好的效果。
二、培養幼兒能夠主動飲水。這里所說的「水」指的是白開水。現在,許多家長會給孩子喝很多的果汁飲料,殊不知這對幼兒的身體非常不利。我們提倡讓孩子喝白開水。當然,白開水沒有味道,孩子不喜歡喝,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喝水比賽,看看誰喝得多,告訴孩子,如果喝水喝得多,「水寶寶」便喜歡他,和他做好朋友。
三、培養幼兒主動入廁。很多家長對孩子不放心,擔心孩子自己脫褲子、擦屁股完成不了。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鍛煉,您不給他機會,孩子永遠成長不了。作為家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們是很聰明的。在教幼兒擦屁股時,家長可以先示範,然後讓幼兒自己練習,這里一定要強調孩子從前往後擦。
四、培養幼兒自己穿脫衣服、整理衣服的能力
1、用一些生動形象的兒歌來指導孩子,易於孩子接受。
策略:
①和孩子一起穿衣服。通常孩子都喜歡模仿大人的樣子,如果家長和孩子一起穿衣服,不僅可以使孩子學到正確的穿戴方法,而且也可以使學到對付繁忙生活的經驗。
②尋找適當的時間練習。早晨時間短促,並不是訓練的好時機,所以家長可以在休息天的白天找個清閑的時候,讓孩子邊念兒歌,邊練習。
③在家中建立獎勵機制,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溫馨提示:
①衣服:為寶寶准備直接套頭就能穿的、較寬松的或是V領的、肩上扣扣子的衣服。
②褲子:寶寶穿的褲子宜較寬松,褲頭不應太緊的。緊身褲或是背帶褲在幼兒活動時會有諸多不便。
③鞋子:寶寶的鞋子最好是用魔術貼由里往外拉過來一貼即可的,不需要穿過任何的小洞洞。
自己穿脫衣服並整理好一開始對小孩的幼兒來說是一件難事,但是通過家長和老師不斷地示範指導,兒歌引導,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穿脫衣服並整理好了。個別能力差的孩子家長只能助他一臂之力,不能包辦代替。
五、培養幼兒正確的洗手習慣。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在游戲中讓孩子邊聽音樂邊按節奏洗手邊念兒歌:「濕濕手,擦擦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再用水來洗一洗,一、二、三,甩三下。」幼兒較快地掌握了正確洗手的方法。
生活中還有其他的生活常規,比如漱口、擦嘴、午睡等等,都需要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細心培養,分解每個動作和細節,做給孩子看。家長要調動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幼兒喜歡的語言讓他們樂於接受。對幼兒常規培養得越早,孩子在入園前掌握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強,家長就不用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寶寶的自身能力也會得到充分發展。
溫馨提示:
1、與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統一思想認識,講究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會通過家長會、教室外的《家長之窗》、幼兒的成長檔案等途徑向大家宣傳主題活動的進展情況、每周的活動安排等內容,讓家長能夠了解。
2、請家長為孩子提供方便,衣裝輕便,便於孩子操作,並在家裡進行同步培養。比如:
3、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一起打掃房間、一起收拾碗筷。父母和孩子一起勞動可以提高孩子的勞動興趣,融洽家庭氣氛,密切親子感情,還能培養孩子的協作精神。與孩子一起勞動時,父母應以身作則,並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孩子,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正確的引導下,通過家長配合,共同努力,相信經過小班一年的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只要放開我們關愛的雙手,給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相信孩子,經過磨練他們一定會像一隻只雄鷹展翅翱翔,搏擊長空。
『肆』 中班孩子老師會幫忙穿褲子嗎
中班孩子老師會幫忙穿褲子。
中班老師崗位職責如下:
崗位職責:
1.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教學、教研等方面的工作;
2.承擔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任務,組織課堂討論;
3.指導學生實習、社會調查、畢業設計等工作;
4.承擔課程輔導和答疑,作業和考卷批改等工作;
5.協助實驗室的建設工作,組織和指導實驗與實習教學工作;
6.參加編寫、審議新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主持或參與教學方法研究;
7.參加學術活動撰寫學術報告;
8.參與教學改革的研究或改革試點工作,為教學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提供建議;
9.完成教學部門主任安排的其他任務。
『伍』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 我會扎褲子
教育教學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褲子,並能分清前後。
2.學習自己穿褲子,拉整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准備
娃娃兩個,兩個娃娃穿的褲子各一條。
活動過程
1.認識褲子,了解褲子的正反面。
出示兩條娃娃的褲子,引導幼兒觀察,然後提問:
這是什麼?褲子上面有什麼?為什麼要有這些漂亮的圖案呢?這么小的褲子是給誰穿的呢?
2.給娃娃穿褲子。
神秘的抱出娃娃,激勵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娃娃穿褲子吧!」幼兒說著,教師操作。
先確定褲子的正反面,兩手抓住褲子上面,往裡伸小腿,兩條小腿都找到家之後,用力往上拉褲子,露出小腳丫,然後站起來,提好小褲子,把外衣翻出來。
教師用兒歌的形式小結穿褲子的方法步驟:
兩手抓褲腰,
用力往上拉,
露出小腳丫,
站起提褲子,
褲子提整齊,
上衣翻出來。
3.幼兒嘗試自己穿褲子。
★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褲子,了解自己褲子前面有什麼樣的花紋,進而確定正反面。
★帶幼兒到寢室,脫下自己的褲子,然後和老師一邊說著兒歌一邊把褲子穿上。
4.大家來說一說:穿褲子的時候哪裡不舒服?
教師將自己剛才觀察到的較有代表性的問題提出來,引起幼兒的關註:
「兩條褲腿是誰的家?如果兩條腿都進了一個家,另一個家空著會怎麼樣?」
「當小腳丫還沒露出來的時候你能站起來嗎?」
5.午睡時鼓勵幼兒自己穿脫褲子,提醒他注意在上午活動中發現的問題。
『陸』 幼師該如何讓孩子擁有自主穿衣的能力呢
幼師在幼兒園需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但是一個班裡有好多小朋友,如果午休過後幫孩子一個一個的穿衣服根本來不及,所以要鍛煉孩子自己穿衣服的能力,那麼作為幼師該如何去鍛煉孩子自主穿衣服的能力呢?我們今天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有時候小朋友在幼兒園表現非常棒,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都能夠自己獨立完成的很好,但是家長都認為自己家的孩子不會,覺得是不可能自己獨立完成,所以回到家,把從幼兒園學來的本領一下子打回了原形,所以作為家長要和幼兒園的老師勤溝通,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如果孩子做的好,家長也要給予肯定,同時在家的時候 ,也要引導孩子繼續保持在幼兒園學來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
大家認為孩子應該學會自己穿衣吃飯嗎?都聊聊你的看法吧。
『柒』 中班教案《穿衣戴帽》怎麼寫
活動設計背景
美國兒科權威專家詹姆斯博士曾說:「依賴本身就滋生懶惰,精神鬆懈,懶於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替孩子包辦代替,這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這句話耐人尋味.
我們有些孩子的自理能力還需要加強,於是我就這個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我會穿衣服》這節課
活動目標
1.學習如何穿好衣服。
2.知道自己有一雙勤勞的手,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穿衣服,褲子,鞋.
難點:1、紐扣扣得是否正確。
2、穿褲子分清反正。
3、能分清左右鞋、系好鞋帶。
活動准備
兒童上衣(紐扣式)、褲子、鞋(系帶式)若干。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做手指操,穩定幼兒的情緒。
基本部分:
一、談話
1.師:你們已經是學前班的小朋友了,你們覺得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
2.師生共同總結:我們可以自己穿(脫)衣服、褲子、鞋。
二、學習自己做事情
1.學習穿(脫)衣服、褲子、鞋的方法。
(1)請幾個幼兒到前面穿上衣(或褲子、鞋),要求其他幼兒仔細觀察,並說說:他們是怎麼穿的?誰的方法好?為什麼?
幼兒自由討論並回答以上問題。
(2)教師演示穿(脫)衣服、褲子、鞋的基本要領:
穿衣服,注意紐扣要扣得正確。衣襟對齊後再扣,這樣就不會出現衣襟一長一短的現象。
褲子,首先穿之前要分清反正面,把正面朝上再穿,不要兩條腿穿一個褲筒里。
鞋,先分清左右腳的鞋,不要穿反鞋。穿上後學系鞋帶,不要系死扣。
(3)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從新穿衣服(穿紐扣式衣服的)
鼓勵孩子以後要經常自己動手穿,因為我們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並且我們長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
三、課程拓展,進一步學習生活自理的一些基本技能
教師示範整理物品的方法,講解整理物品的正確方法和基本要領。如書包的整理方法,教師拿幼兒的書包做例子,從新整理。
讓全班幼兒自己從新整理書包。
結束部分:引導幼兒在家裡幫父母做能做的事情
教學反思
在這節《我會穿衣服》 的課程中,教師為孩子提供了充足的道具,便於幼兒動手操作活動的開展,教師在每個環節中都注意向孩子講述注意事項,如穿衣服、褲子、鞋子前要分清反正;學習整理書包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難的方面在於幼兒系鞋帶的方法,教師給每個孩子一根鞋帶來練習,並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了一點點的進步就要表揚他,要和他們成為好朋友。
總之,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教師要言傳身教,多開展自理能力培養的活動,並多與自理能力較差幼兒的家長溝通,指導他們在家裡做一些配合學校活動的做法.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孩子更好、更快的形成良好習慣,具有一定自理能力,也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捌』 中班健康教案按時添衣
活動目標:
1.能有序的穿、脫衣褲,初步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體驗自理能力給自身帶來的舒適、愉快與自信。
活動准備:
學習包《健康/社會 我會做2》;幼兒、教師的一件套頭衣服、開襟衣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示範穿衣導入1.出示套頭衣一件,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穿衣。請其他幼兒說說其穿衣順序是否正確。
2.引導幼兒討論穿衣的順序。再請個別幼兒說說穿衣服的順序。
3.教師示範正確的穿套頭衣的方法。
4.幼兒自己操作,請有穿套頭衣的幼兒將外套脫下自己進行穿衣操作。
二、引導幼兒學習穿開襟衣、褲子的順序引導幼兒自由交談穿、脫衣褲的方法。
請個別幼兒進行示範。
幼兒邊年兒歌邊穿衣衣褲。
兒歌抓領子,蓋房子(把衣服頂在頭上),小老鼠,出洞口(把兩手伸出袖子);穿毛衣,要留心,先套大洞洞,再套中洞洞(領口),最後小手鑽出小洞洞(袖口)。
活動延伸:
1.周一至周五下午起床後引導幼兒進行穿、脫衣褲比賽。
2.請家長在家裡引導幼兒自己穿脫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