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裙子都是各個年齡階段女人必備的,哪些「裙子」該穿,哪些不該穿
不管在什麼年紀,有魅力的女人,都能夠做到勤於收拾自己。不論是對於自己的外貌,還是對於自己內在的修養,她都可以做到自律和克己。一個女人並不一定要美艷動人,但至少應該讓人看著覺得舒心,覺得干凈。
在任何的裙子樣式中,碎花裙屬於每一年都很風靡的時尚服裝,但並非是全部碎花圖案設計方案的裙子都合適中年女人挑選。中年女人在選擇碎花裙子時,大家裙子的顏色及其紋路不能過於輕挑花里胡哨,不然不但會泄露大家身型上的不夠,還會繼續使我們全部人看上去很顯老。
這一款乳白色碎花裙色調較淺,與此同時黃色及其藍紫色的印花圖片顏色過艷,中年女人穿上以後,會給人一種生硬的不和諧覺得。
的這一款黃色碎花裙就顯著合適很多,黃色的碎花裙顏色色度略低,對比度較高,可以當然襯托出中年女人面部皮膚顏色的嫩白光澤度。整個黃色碎花裙在裙的身上設計方案有乳白色的小碎花圖案,造型設計精美細致又溫婉別具一格。那樣的碎花裙,中年女人穿上以後,會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穿衣服清爽藝術美,溫婉恬靜。
㈡ 戲衣裙子怎麼做
找度娘要教程吧。估計是有難度的。
㈢ 製作一步裙的步驟
1、選好自己喜歡的布用粉筆畫好樣,接著用剪刀裁剪下來。
㈣ 怎樣設計製作漂亮的裙子
設計本身就融入了不同人的思維 而漂亮與否也是由人說了算 所以你應該自己就對此有一個概念 有的人說漂亮也一定會有人說不漂亮 這都是相對的 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有一個把握 我們的想法未必就是正確的 因此設計製作最好還是自力更生
㈤ 怎樣設計一件衣服
一 原型的立體裁剪
(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簡單的紙樣,是一切款式的基礎。立體裁剪原型是衣身立體裁剪的基礎。操作步驟如下:
1 將確定好前中心線、胸圍線和基準線布料覆於人台上與人台上的同名線條符合,在前中心和B.P點處用大頭針固定在人台上。
2 將胸圍線以下多餘的量推到B.P點下面,形成腰省量並用大頭針固定腰省,同時確定側縫線的位置並固定。
3 將胸圍線以上的餘量推向肩部,在領口處需打剪口,以消除領口處的牽扯力,根據領圍、肩部、袖窿的基礎線在布料上作出點影線。
4 後片的操作方法與前片相同。
(二)原型寬放量的設計:主要有兩種方法:
1 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寬處推出一定的松量,並用大頭針臨時固定。
2 放置法:在立體裁剪完成之後,直接在側縫處加放鬆量。
3 衣身的修正:由於立體裁剪的技術難度角度較大,裁剪部位較難保證精確,因此,對於左右對稱服裝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則根據右衣身進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1)將布樣從人台上取下,置於平台上,用熨斗熨平;
(2)用打樣尺重新描順領窩、袖窿弧線以及側縫、肩縫等;
(3)檢查相關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據右衣身剪裁左衣身;
(4)將左右衣身用手針連接起來並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關部位如口袋、紐扣均按實樣裁剪並置於相應的部位,以檢查服裝的整體造型是否完善。
二 立體裁剪中省的運用
在原型的立體裁剪中我們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現出兩中基本狀態:寬松式與合體式。寬松式表現為面料與人體是一種離體狀態,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而合體式則是面料與人體的符合,呈現出貼體狀態,這種貼體狀態的產生關鍵就在於省的運用。
1 省的概念與意義
省是服裝製作中對餘量部分的一種處理形式,省的產生源自於將二維的布料置於三維的人體上,由於人體的凹凸起伏、圍度的落差比、寬松度的大小以及適體程度的到低,決定了面料在人體的許多部位呈現出鬆散狀態,將這些鬆散量以一種集約式的形式處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產生使服裝造型由傳統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義上的立體造型。
2 省的轉移及其運用
省的轉移是省道技術運用的拓展,使適體裝的設計走向多樣化,立體裁剪中省道轉移的原理實際上遵循的就是凸點射線的原理,即以凸點為中心進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圍繞胸高點的設計可以引發出無數條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領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圍繞著突點部位即胸高點對餘缺處部位進行的處理形式——省的表現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結合設計進行省道轉移。
3 幾種省形的立體裁剪操作
(1)腰省——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種形式,將全部餘量轉至胸點下方。
(2)肩省+前中心省——這是將全部餘量分成兩部分分別轉移推移到設計的位置,這與平面結構中所講的省的分解與轉移是同一概念。
(3)人字省——省形表現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於以上省形的對稱特點,它表現為不對稱,同時還表現為子母省的特點,這類的省還包括Y形、T形等。
4 立體裁剪中省與分割
分割是繼省的之後的又一種裁剪技巧,當兩個省都指向胸高點時,我們可以將這兩省連接起來,形成一條分割線,這就是平面結構中所講的連省成縫的結構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體服裝在結構設計上又增加了一種表現手段,同時也使服裝設計語言更加豐富。
(1) 縱向分割——將肩省與胸腰省結合起來形成一條縱向分割線,如經典的公主線。除此之外,領口省與腰省、袖窿省與腰省等都是縱向分割。
(2) 橫向分割——主要體現為一種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線,如將袖窿省與前中心省連接形成橫向分割,將肩胛省轉移至袖窿處,連接兩省形成後片的水平分割。
(3) 斜向分割——界於水平與垂直之間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種不對稱的分割,如將右衣身的肩省與左衣身的側縫省連接,形成貫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線。
(4) 直線分割與曲線分割——在服裝結分割設計中其成型後的線形主要表現為直線分割與曲線分割兩種基本形式,其餘皆是在此基礎上的變體。直線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現形式,而曲線分割是對分割設計的豐富,但應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藝難度也就越大。
(5) 操作要求——無論是哪種方法哪種形式,它們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人台上確定分割部位,並用表示線標識出來,然後按照立體裁剪原型的操作方法與步驟分片完成。
三 立體裁剪中的抽褶藝術
抽褶是服裝設計中運用較多的設計語言,它使服裝顯得更有內涵、更生動活潑,尤其是在少女裝的設計中,抽褶是主要運用的一種表現形式。褶分為規律褶和自由褶兩種基本形式。
1 規律褶——主要體現為褶與褶之間表現為一種規律性,如褶的大小、間隔、長短是相同或相似的。規律褶表現的是一種成熟與端莊,活潑之中不失穩重的風格。
2 自由褶——與規律褶相反,自由褶表現了一種隨意性,在褶的大小、間隔等方面都表現出了一種隨意的感覺,體現了活潑大方、怡然自得、無拘無束的服裝風格。
3 操作要求——由於立體裁剪不同與平面裁剪能夠很精確地計算出用料的多少,所以在布料的裁剪上首先應留有充分的餘量,再根據需要來設定褶量的大小,並用筆做上記號。
㈥ 如何自己製作睡裙
兒童睡裙所需材料:對於3至6歲兒童的睡裙,布料1.4米,松緊帶寬0.5厘米、長54厘米。
兒童睡裙布料裁剪:布料左右對折,再上下對折,然後放上紙樣,如圖,裁剪出裙子布料2片(裙子前、後片),袖子布料2片(左、右袖子)。剩餘的布料用來裁剪裝飾布3片,寬度6.5厘米,長度分別為30厘米、38厘米、45厘米。
兒童睡裙製作步驟:
1)分別把三條裝飾布的其中一邊做三折鎖邊處理,縫份0.5厘米。
2)鎖邊後的三條裝飾布從距離裙子前片頂部15厘米處,依次往上縫合固定在裙子前片上。
3)裙子前、後片的頂部三折縫合,形成松緊帶的穿孔通道。
4)用Z字針跡對裙子前、後片的下擺進行鎖邊縫。
5)對袖子布料的袖口做三折鎖邊縫,縫份0.5厘米。袖窿也三折,縫製成能穿松緊帶的孔道
6)把松緊帶剪成2根13厘米和2根14厘米的短松緊帶。
7)2根13厘米的松緊帶分別穿入裙子前後片頂部,縫合固定。2根14厘米的松緊帶則穿入左右袖窿,縫合固定。
8)把2片裙子和2片袖子圍在一起,珠針固定後縫合。
9)裙子沿著肩線對折,縫合兩側。
10)修剪毛邊,把裙子下擺內折0.5厘米,再內折3厘米,縫合一圈,完成這條兒童睡裙的製作。
㈦ 裁短裙有公式嗎 我的腰圍是68厘米 想裁一個45度裙擺的裙子
1,各結構部位的尺寸標准要准確、清晰、和諧、統一。 2,圖中線條的粗、細、曲直。重直相交必須呈90度角,曲直相交要吻合、順暢,曲曲相交要圓順,吻合不出「茬口」。 3,各種制圖數據,對衣料的縮水量、縫制工藝的縮水量,省、褶、襇安排的擴放量都要打足。 4,經、緯、斜、條、格、光方向要標明確,標清楚。 5,主、輔件、零部件要齊全、合理。 6,凈樣變毛樣的縫份、貼邊等放量要准確,符合工藝規定。 7,圖樣和成衣實物樣的縮比,要按照1:400,1:500,1:600````````比例繪制,並標明圖樣比例。 8,整個圖樣、圖紙要正確、規范、清晰、干凈、美觀。 9,制圖尺寸單位一律用國家法定尺寸單位:CM(厘米),當然了有的廠也有用英寸的。 10,制圖的術語、符號要統一、標准。
互聯網會議PPT資料大全
技術大會 產品經理大會 網路營銷大會 交互體驗大會
一、裙子紙樣設計的依據 服裝紙樣設計的依據是人體的生理結構和運動機能,對於裙子紙樣的設計同樣遵循這一規律。裙子是覆蓋人體下身的服裝,因此分析人體腰圍線以下的體型特徵是裙子紙樣設計的基礎。 女性人體腰圍線以下的體型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臀圍線以上腰圍細,臀圍粗,總體近似呈圓台體,前有腹凸,後有臀凸,且腹凸的位置高於臀凸的位置,見圖5—1。這一部分的運動狀態主要是腰部的運動狀態,見表5-1。 2.在臀圍線以下主要是下肢結構,圍度逐漸減小,應該更多考慮運動狀態。這一部分的運動狀態包括臀部運動和人體行走的尺度,見表5-2和表5-3。 表5-2 腰部變化尺度 單位:CM
運動姿勢 動作 腰圍增加量 裙子紙樣作用點 正常直立姿勢 45°前屈 1.1 腰圍加放量 正常直立姿勢 90°前屈 1.8 腰圍加放量 坐 著 正 坐 1.5~1.6 腰圍加放量 坐 著 90°前屈 2.7~2.9 腰圍加放量 表5-2 臀部變化尺度 單位:CM
運動姿勢 動作 腰圍增加量 裙子紙樣作用點 正常直立姿勢 45°前屈 0.6 腰圍加放量 正常直立姿勢 90°前屈 1.3 腰圍加放量 坐 著 正 坐 2.6~2.9 腰圍加放量
坐 著 90°前屈 3.5~4.0 腰圍加放量 表5-3 人體行走尺度 單位:CM 動 作 距 離 兩 膝 圍 度 裙子紙樣作用點 行 走 65~73 82~112 裙擺松度 登 高 20~40 98~128 裙擺松度 裙子紙樣設計主要是從幾個方面來符合這一體型特徵的。 1.因為腰臀圍度存在差異,所以比較合體的裙子紙樣必須設計省。 2.腰圍和臀圍之間的體型近似圓台體而且腹凸和臀凸不是一個凸點,是一個范圍,這些特徵決定裙子省位的設計相對上衣而言比較靈活,可以在腰圍線上相對平行移動。臀凸的突起范圍小於腹凸的突起范圍,因此前片裙省相對於後片裙省更靈活。 3.裙子腰圍和臀圍必須設計加放量必須滿足人體腰部和臀部運動的需要。
4.人體行走尺度是裙擺大小設計的依據。 二、裙子的分類 裙子的種類繁多,款式各異,長短不一。但是概括起來主要有兩種分類方法: 1.按裙子廓型的變化分類:緊身裙、A型裙、斜裙、半圓裙和整圓裙。 2.按裙子的長短分類:超短裙、短裙、及膝裙、中長裙和長裙。 在以上變化的基礎之上再加以分割、收褶、腰位以及裙擺形狀的變化就可以設計各種各樣的裙子,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要。 三、規格設計 1.腰圍:在表5-1中可以查到腰圍變化的范圍是0~3CM,從服裝壓力舒適性的角度考慮,人體在腰圍尺寸縮小2CM時不會感到不舒服,另外由於女性穿著裙子時一般不會束皮帶,基於這兩點考慮裙子腰圍加放量比較小,在0~2CM之間。如果面料是彈性面料,加放量可以取零。 2.臀圍:臀圍變化的范圍是0~4CM,對於一般面料而言臀圍加放量的最小值為4CM,彈性面料加放量可以取得小一些,但一般不會小於臀圍,彈性很大的針織面料除外。臀圍加放量的設計與裙子的款式有關,緊身裙的加放量在4~6,A型裙的加放量為6~8CM,其他裙型的加放量在8CM以上。彈性面料可適當減少。 3.長度:裙子長度的設計主要決定於款式。長度設計可以參考表5-4。 4.裙擺圍:裙擺圍度的大小與款式和裙長有關,當裙擺小於正常行走的尺度時可以考慮採用其他的方法增強裙子的功能性,例如緊身裙在裙長超過40CM時一般會設計開衩或褶襇,不然行走會受到影響。 表5-4 裙子長度設計參考表 單位:CM
種類 參考公式 超短裙 0.3*身高-常數 短 裙 0.4*身高-常數 及膝裙 0.4*身高 中長裙 0.5*身高-常數 長 裙 0.5*身高+常數 第二節 裙子廓型變化規律 裙子廓型的設計是服裝整體外觀造型的設計,對於裙子而言可以看作是服裝局部外觀造型設計,主要是H型和A型兩種造型。H型的裙子紙樣為長方形,A
型裙子的紙樣為圓型或扇型。下面分別介紹各種廓型裙子的紙樣設計,從中我們可以得到裙子廓型變化的規律和裙子紙樣設計的一些規律。 一、緊身裙 緊身裙是比較合體的裙子,包括西服裙、一步裙等,緊身裙的特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腰部和臀部比較合體,二是裙擺圍度較小。它的結構基本上是在原型裙子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功能上的設計,為穿脫方便在裙子的上端設計拉鏈,為行走方便裙子下擺設計開衩或褶。圖5-2是緊身裙的紙樣設計圖。 二、半緊身裙 半緊身群裙也稱A型裙。與緊身裙相比,A型裙裙擺圍度增大,臀圍增加。A型裙的紙樣設計可以直接作圖,也可以利用原型裙合並省道下擺展開的方法。這里先利用原型變化A型裙,以得出A型裙變化的規律,見圖5-3。通過觀察其結構可以發現是腰圍線彎曲程度增大,引起下擺圍度的變化,而不是單純的裙擺圍度和臀圍的增加。 二、半緊身裙 半緊身群裙也稱A型裙。與緊身裙相比,A型裙裙擺圍度增大,臀圍增加。A型裙的紙樣設計可以直接作圖,也可以利用原型裙合並省道下擺展開的方法。這里先利用原型變化A型裙,以得出A型裙變化的規律,見圖5-3。通過觀察其結構可以發現是腰圍線彎曲程度增大,引起下擺圍度的變化,而不是單純的裙擺圍度和臀圍的增加。 二、半緊身裙 半緊身群裙也稱A型裙。與緊身裙相比,A型裙裙擺圍度增大,臀圍增加。A型裙的紙樣設計可以直接作圖,也可以利用原型裙合並省道下擺展開的方法。這里先利用原型變化A型裙,以得出A型裙變化的規律,見圖5-3。通過觀察其結構可以發現是腰圍線彎曲程度增大,引起下擺圍度的變化,而不是單純的裙擺圍度和臀圍的增加。 圖5-4是不利用原型畫A型裙的方法,與緊身裙作圖比較可以發現側縫起翹量增加,從而引起腰圍彎曲程度增加,進一步導致臀圍和裙擺圍度的增加。 三、斜裙 斜裙是腰圍彎曲程度進一步增加,臀圍增大,裙擺圍度增大,這時裙子體現的造型只是腰部合體,其他部位則是比較寬松飄逸的風格,因為在臀部不合體,因此為適合人體而彎曲的側縫線可以轉化為直線。可以利用原型加寬擺量,將原型的兩個省道合並轉移至下擺,同時將側縫改成直線。見圖5-5。 四、半圓裙和整圓裙
半圓裙是指裙擺圍度正好是整圓的一半,整圓裙則是裙擺圍度恰好是一個整圓,整圓裙是裙子整體結構設計的極限。這兩種款式的裙子臀圍加放更多,裙擺更大,充分體現了裙子飄逸的風格,在這種情況下省道的作用消失,側逢為直線,而腰圍的彎曲程度更大。 半圓裙和整圓裙可以利用原型合並省道得到,具體方法是將兩個省道合並裙擺展開得到斜裙,然後將斜裙的裙擺均勻展開,直到半圓裙的每個裙片是1/8圓,整圓裙的每個裙片是1/4圓,最後將側逢線修順為直線。這種方法從理論上比較容易理解,但是作圖比較煩瑣,我們在理解上可以參照上述的作圖方法來理解,實際作圖時一般採用直接作圖的方法。圖5-6是半圓裙和整圓裙的紙樣設計圖。在設計半圓裙和整圓裙的紙樣時,我們經常利用面料的一個角,即圓心角度為90º,如果設腰圍尺寸為W,腰圍圓周半徑為R,則半圓裙的腰圍半徑R=W/π,整圓裙的腰圍半徑為R=W/2π。在實際操作時,為運算簡單,半圓裙的經驗公式可以取R=W/3-1,整圓裙的腰圍半徑的經驗公式為R=W/6-0.5。在圖5-6中半圓裙是1/2片,整圓裙是1/4片。另外在設計這兩種裙型的紙樣時,涉及到了45º斜絲面料的運用,斜絲面料長度很容易拉長,為了保證裙擺處於同一水平位置,在斜絲方向上裙長適當減少2-4CM。 整圓裙 半圓裙 通過觀察分析上述幾種不同廓型裙子的紙樣設計方法,可以得到一些廓型裙子紙樣設計的基本規律。 一、隨著裙擺由緊身轉化為寬松,腰口線逐漸由直線變為曲線,腰口線彎曲程度越大,裙擺越寬松,即腰口線是制約廓型裙裙擺的關鍵因素。 二、省道的設計。省道的設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省的位置和省量的大小。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省道位置設計比較靈活,一般如果1/4片設計兩個省道,可以將1/4片的腰口線三等分,如果1/4片設計一個省道,1/4片兩等分,長度不會超過腰長的2/3。省量的大小與裙子的合體程度及人體的體型有關,一般來講,單片裙子紙樣中一個省量不會超過3.5CM。越合體的裙子省量越大。 側縫線在合體裙子的紙樣設計中起到收省的作用,當裙子在臀部逐漸變得寬松時,收省的作用消失,側縫由曲線變為直線。
㈧ 省的定義
省是顙道(顙道sǎngdào)的簡寫(發音為sǎng,經常被學生誤讀成shěng),英文為dart。專指為適合人體或造型需要,服裝技術中通過捏進和折疊面料邊緣,讓面料形成隆起或者凹進的特殊立體效果的結構設計。
省道即顙道,發音為sǎngdào。就是把布捏進一個量,形成凸起或者凹進的立體效果。 (1)釘子省:即釘子顙(dīng zi sǎng),顙形類似釘子形狀,顙上部較平行,下部成尖形。這種顙道常用於表達肩部和胸部等復雜形態的曲面,如肩顙,袖肘顙等。
(2)錐形省:即錐形顙(zhuī xíng sǎng),顙形類似於錐形,是從衣片邊緣向內收進的長三角形狀。常用於製作圓錐形曲面,如腰顙、腋下顙、袖肘顙等。
(3)橄欖省:即橄欖顙(gǎn lǎn sǎng),也叫柳葉顙、菱形顙,顙道兩端尖、中間寬,因其形似橄欖、柳葉或菱角而得名。這種顙通常應用在人體的凹凸相互轉換的部位,如上裝或連衣裙的腰顙。
(4)弧形省:即弧形顙(hú xíng sǎng),這種顙道的形態不是常見的直線形態,而是弧形,顙道從上部至下部都均勻變小這是一種裝飾性與功能性兼備的顙道,這類顙常用在極度合體的服裝設計中,如文胸等內衣類。
(5)開花省:即開花顙(kāi huā sǎng),一端為尖形,另一端為非固定形,或兩端都是非固定的平頭的顙道稱之為開花顙,是一種裝飾性與功能性兼備的顙道。 (1)肩省:即肩顙(jiān sǎng),顙根設在肩縫部位的顙道,常作釘子形,且左右兩側形狀相同。分為前肩顙和後肩顙,前肩顙是作出胸部隆起狀態及收去前中線處需要撇去的浮起餘量;後肩顙是作出背部隆起的狀態。
(2)領省:即領顙(lǐng sǎng),顙根設在領窩部位的顙道,常作釘子形。作用是作出胸部和背部的隆起狀態,用於連衣領的結構設計,有隱蔽的優點,常代替肩顙。
(3)袖窿省:即袖窿顙(xiùlóngsǎng),顙根設在袖窿部位的顙道,常作成錐形。分為前袖窿顙和後袖窿顙,前袖窿顙是作出胸部隆起的狀態;後袖窿顙是作出背部隆起的狀態。
(4)側縫省:即側縫顙(cè fèng sǎng),顙根設在側縫部位的顙縫,常作成錐形。主要使用於前衣身,作用是作出胸部隆起的狀態。
(5)腰省:即腰顙(yāo sǎng),顙根設在腰部的顙道,常作成錐形或釘子形,上下連體類可以作柳葉形。作用是使服裝卡腰呈現和再塑人體曲線美。
(6)肋下省:即肋下顙(lèi xià sǎng),顙根設在肋下部位的顙道。作用是使服裝卡腰呈現人體曲線美。
(7)肚省:即肚顙(dù sǎng),前衣身腹部的顙道。作用是為符合腹部凸起的狀態。
(8)肘省:即肘顙(zhǒu sǎng),袖子肘部的顙道,作用是適當形成肘部的凸起和袖型的彎曲。
(9)胸省:即胸顙(xiōng sǎng),側縫顙、前肩顙等部位的顙,作用都是起到胸部隆起的作用,因此統稱為胸顙。 在服裝市場多樣化的進程中,服裝設計領域和服裝樣板技術領域也迅速發展變化。尋求設計領域中的線條設計和樣板領域中的省道隱藏技術的契合,是適應服裝市場多樣化進程的重要方式。
服裝款式千變萬化,最終還要受到人體的局限,服裝是以人體為基礎進行造型的,通常被人們稱為是「人的第二層皮膚」。服裝設計在滿足實用功能的基礎上應密切結合人體的形態特徵。線條是服裝契合人體的主要表現手段之一,在服裝的形態美構成中有著非凡的創造力和表現力;而省道是服裝結構設計中的一個首要環節,也是服裝造型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把服裝中的省道隱藏到服裝的線條當中是本文要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服裝中的線條包括造型線、裝飾線和結構線。造型線主要是指廓形的塑造線條,是服裝零部件廓形及外輪廓造型的主要手段,如我們常說的V字領、圓領、方領等,還有服裝外輪廓中常提到的A型、H形、X形、O形等,都是局部及整體廓形線塑造的說法。裝飾線則在服裝中起著裝飾和美化服裝的作用,不影響服裝的結構和造型,包括褶皺裝飾線條、分割裝飾線條、服裝中的圖案線條等等。在設計過程中,巧妙改變裝飾線的長度、粗細、濃淡等比例關系,將產生出豐富多彩的構成形態。結構線是服裝塑形的主要手段,有時候同時也起著裝飾服裝的作用,結構線的微妙變化會給服裝帶來完全不同的塑形結果,主要包括省道線、分割線、褶皺線等。
在服裝結構設計中,要使服裝裁剪合身貼體,體現完美的體形就必須處理好服裝中的結構線。在服裝的線條設計中,造型線可以從視覺的錯覺上改變人體的缺陷,裝飾線可以讓服裝在人體著裝後更加豐富多彩,結構線可以塑造挺拔優美的身姿。 (1)衣身基本省道的凸點射線。
服裝中的省道是指為了符合人體的凹凸起伏而採取的收取多餘量的方法,是一項從平面到立體的技術。省道在女裝中應用比較普遍,故以下以女裝為例。在衣身的結構中,省道無論怎樣改變位置,省的指向都是乳凸點,如果按照凸點結構線的作用范圍,只要省尖的指向固定,可以引出無數條結構線,這就是所謂的省道凸點射線原理。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就可以實現省道的隱藏變化了。
(2)衣身基型省道的變化。
一是省道變化的方法。服裝的款式豐富多變,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省道的變化,要實現省道的變化,就要掌握其方法。省道變化的方法主要有旋轉法、剪開折疊法、移動法。旋轉法是以乳凸點為中心,旋轉直至省量隱藏。剪開折疊法是從收省的地方朝乳凸點剪開,然後折疊腰省,這樣剪開的地方就會張開,從而獲得省道量。移動法與旋轉法不同,它不轉動基本形,只是以乳凸點為中心,將側縫前後差移入側縫處事先設定的位置。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但它只能用於同一側位置的省道隱藏。
二是省道變化的應用。如果把省道的變化應用到服裝當中就可以產生款式的多種變化,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省道位置的變化,即通過省道變化的三種方法來實現省道位置的隱藏;省道的分散,即省道可以由一個分散成若干個;省道的合並,即把若干個省道合並成一個或者是兩個。省道的合並主要是用來加大省量、實現裝飾的效果,較多地運用於褶皺服裝當中,當然,在很多時候為了加強褶皺的裝飾效果,也往往通過剪開、展開的方式加大褶皺量。 省道與線條的關系在服裝中表現為以下兩種形式:一是線條與省道分離;二是線條與省道結合。前者主要針對輪廓線和裝飾線而言;後者則主要針對結構線而言。顯而易見,本文研究的是第二種形式。
(1)省道與結構分割線的關系。服裝中的分割線主要有縱向分割、橫向分割、斜向分割、直線分割及曲線分割等等。縱向分割線有經典的將肩省與胸腰省結合起來的公主線省、領口省與腰省的連接等。橫向分割線主要體現為一種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線,有將袖窿省與前中心省連接形成,將肩胛省隱藏至袖窿處、連接兩省形成後片的水平分割線等。
斜向分割線是界於水平與垂直之間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種不對稱的分割線。無論是哪一種分割線,我們都可以根據分割線的特點和人體的凹凸起伏把省道隱藏在其中。
(2)省道與褶皺線的關系。抽褶是服裝設計中運用較多的設計語言,它使服裝顯得更有內涵、更生動活潑,尤其是在女裝的設計中,抽褶是主要運用的一種表現形式。省道和褶皺的關系主要表現形式為:省道隱藏在規律褶皺中,省道隱藏在自由褶皺中。規律褶的大小、間隔、長短是相同或相似的,故在省道隱藏的過程中,可以把省量均勻地隱藏到褶皺線條中。
自由褶與規律褶相反,在褶的大小、間隔、長短等方面都表現出了一種隨意的感覺,所以,省道的量在這類線條中也表現得相對隨意一些。 服裝省道技術雖然在服裝樣板領域中也曾經出現過,但其方式、方法都比較陳舊,已不能滿足服裝領域的新要求。同時在服裝專業教材和服裝專業資料中也沒有系統的介紹,只是在小章節中穿插。而當今服裝市場中線條的設計也往往和樣板相脫離,雖然起到了一定的裝飾效果,卻沒有和塑形結合起來,這就更加需要新的技術與之相匹配。省道技術是服裝樣板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實現服裝塑形的重要手段。國內同類技術也只是停留在單純的服裝線條設計和單純的省道技術設計的階段上,很少有把省道隱藏到線條當中去,即使有也只是線條和單個省道的結合,如中國傳統的旗袍,往往是以兩個胸省來塑造東方女性的胸部造型。如果我們設計旗袍用兩種面料,在兩種面料的拼接處,把胸省、腰省都隱藏到當中,這樣既豐富了旗袍的款式特點,又同時塑造了女性胸部、腰部、臀部的曲線特點。
因此,在省道技術的基礎上研究線條設計的美觀性,使兩者結合起來,既達到了服裝的塑形效果又有了線條的裝飾效果。掌握省道隱藏技術是服裝樣板師進行自由設計的前提和基礎,而只有把藝術形式和板形設計相結合的省道隱藏技術才可以使服裝樣板師的專業技術得到出人意料的發揮。根據服裝中線條設計的特點和省道設計的特徵,線條與省道隱藏技術結合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線條的設計要根據省道位置變化
線條設計是服裝設計中最常用的一種設計手段,如果拋開省道的原理,不考慮服裝的塑形,線條可以不受約束地任意設計,但如果要把線條和省道隱藏技術結合在一起的話,線條就不是單純的線條設計了,而是把服裝中的裝飾線條和省道線吻合在同一條線上,也就是合二為一,把省量放在線條中隱藏起來。這就要求線條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根據省道的位置來變化了。首先,線條不能距離省道太遠,否則就無法把線條和省道拉近進行隱藏處理;其次,省尖點不能剛好在所設計的線條上,這樣省道的量就無法放到線條中去;再次,線條一定要從一側穿越省道的另一側,相反兩者將互相脫離,出現各顧各的現象。
(二)省道要適當加以改變
省道是服裝尤其是女裝達到塑形效果的重要工藝手段,所以,省道的形狀、大小、長短直接影響著服裝的最終著裝是否合體。省道的長短在以往的板形設計中相對來說是比較固定的,但在線條和省道隱藏技術結合中,省道要根據線條的設計做適當的調整。如根據需要把省道拉長或者縮短,這樣有利於省道量的轉移,或者根據線條和省道的實際穿插關系,適當地把少量省尖省略。
(三)線條和省道的設計不能超出特定的板形線
胸圍線、腰圍線、臀圍線是人體曲線在服裝樣板上最直接的反映,省道隱藏技術也不能脫離這三條線去設計,所以,在線條和省道隱藏技術的結合中一定要注意處理和三圍線的關系。線條和省道的結合要符合人體的體形特徵,尤其是三維線的位置,省道在拉長的過程中不能超出胸圍線和臀圍線的極限;而腰圍線是服裝縱向省道量最大的地方,所以,省道也要根據線條設計的要求把這個最大量上升或下降。
(四)線條和省道的結合要遵循一定的裝飾效果
服裝設計中線條的設計很多時候都是以裝飾的目的出現的,而在筆者所研究的線條和省道隱藏技術結合中線條要受到省道設計一定的制約,但這並不排斥理想的線條設計在省道隱藏過程中也要具備一定的裝飾性,如通過趣味性可以把一定的圖案效果加以合理改變,符號、卡通圖案等都可以放在這項技術的線條設計當中。
(五)多個省道在線條中的隱藏
以女裝中的連身裙為例,在做省道的轉移時需要先做一個母板,在這個母板中,應先把線條設計好,在這個過程中線條的走向要根據實際情況,不能超出一定的板形線,適當地延長省尖、舍取省量等等,然後,根據輔助線的位置把腰省、胸省的量祛除,最後,把各個部位連成整體的裁片製作成衣。
總之,隨著服裝市場的多樣性變化,線條與省道的結合運用已成為服裝行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運用該項技術來輔助服裝的塑造是服裝樣板師必須掌握的新技術。我們相信,線條與省道隱藏技術將為服裝樣板師的技術創新提供一定的幫助,對服裝行業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