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休閑服飾 > 幼兒自理課教案穿褲子

幼兒自理課教案穿褲子

發布時間:2022-08-08 05:43:28

① 幼兒園小班生活自理能力教案的活動延伸怎麼

動目標:1、學習並掌握簡單的穿、脫衣服的方法和初步的生活技能。

2、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

活動准備:

1、請家長給幼兒帶一件和幼兒身上所穿不同款式的衣服來幼兒園。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教師:喔喔喔,太陽出來啦。睡醒了,要起床了,我們要做些什麼事情呢?

教師:起床以後我們要先穿好衣服,鞋襪,然後刷牙,洗臉,女孩子還要梳頭發,現在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的琴聲一起來做動作吧。

二、基本部分。

(引導幼兒發現衣服的不同樣式,學習衣服的不同穿、脫的方法。)

教師:剛才我們在做游戲的時候,是用什麼動作表示穿衣服的?原來剛才穿的是一件需要紐扣的衣服啊。其實在生活中有著各式各樣的衣服,你們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再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不同的衣服是需要不同的方法來穿的。

教師:紐扣衣服先穿兩只袖子,然後將衣服穿到身上,從下往上扣扣子。

教師:套頭衣服先穿兩只袖子,在套頭。

教師:後面有拉鏈的衣服先按套頭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請老師或者是好朋友幫忙拉後面的拉鏈。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長大了,所以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穿,明白嗎?

三、幼兒判別對錯。

教師:現在老師講一個故事,小朋友們說說他們做的對不對?小剛早上起床,看見媽媽正在做早飯,他就自己將外套、褲子穿好了,不要媽媽幫忙:紅紅的爸爸早上喊了好幾次紅紅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床,最後紅紅終於起床了,但是他要爸爸幫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腳亂的。

教師:你們覺得誰做的對呢?為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教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我們要早點起床,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還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② 教案 《穿衣服的安全》

活動設計背景
美國兒科權威專家詹姆斯博士曾說:「依賴本身就滋生懶惰,精神鬆懈,懶於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替孩子包辦代替,這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這句話耐人尋味.
我們有些孩子的自理能力還需要加強,於是我就這個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我會穿衣服》這節課
活動目標
1.學習如何穿好衣服。
2.知道自己有一雙勤勞的手,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穿衣服,褲子,鞋.
難點:1、紐扣扣得是否正確。
2、穿褲子分清反正。
3、能分清左右鞋、系好鞋帶。
活動准備
兒童上衣(紐扣式)、褲子、鞋(系帶式)若干。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做手指操,穩定幼兒的情緒。
基本部分:
一、談話
1.師:你們已經是學前班的小朋友了,你們覺得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
2.師生共同總結:我們可以自己穿(脫)衣服、褲子、鞋。
二、學習自己做事情
1.學習穿(脫)衣服、褲子、鞋的方法。
(1)請幾個幼兒到前面穿上衣(或褲子、鞋),要求其他幼兒仔細觀察,並說說:他們是怎麼穿的?誰的方法好?為什麼?
幼兒自由討論並回答以上問題。
(2)教師演示穿(脫)衣服、褲子、鞋的基本要領:
穿衣服,注意紐扣要扣得正確。衣襟對齊後再扣,這樣就不會出現衣襟一長一短的現象。
褲子,首先穿之前要分清反正面,把正面朝上再穿,不要兩條腿穿一個褲筒里。
鞋,先分清左右腳的鞋,不要穿反鞋。穿上後學系鞋帶,不要系死扣。
(3)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從新穿衣服(穿紐扣式衣服的)
鼓勵孩子以後要經常自己動手穿,因為我們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並且我們長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
三、課程拓展,進一步學習生活自理的一些基本技能
教師示範整理物品的方法,講解整理物品的正確方法和基本要領。如書包的整理方法,教師拿幼兒的書包做例子,從新整理。
讓全班幼兒自己從新整理書包。
結束部分:引導幼兒在家裡幫父母做能做的事情
教學反思
在這節《我會穿衣服》 的課程中,教師為孩子提供了充足的道具,便於幼兒動手操作活動的開展,教師在每個環節中都注意向孩子講述注意事項,如穿衣服、褲子、鞋子前要分清反正;學習整理書包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難的方面在於幼兒系鞋帶的方法,教師給每個孩子一根鞋帶來練習,並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了一點點的進步就要表揚他,要和他們成為好朋友。
總之,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教師要言傳身教,多開展自理能力培養的活動,並多與自理能力較差幼兒的家長溝通,指導他們在家裡做一些配合學校活動的做法.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孩子更好、更快的形成良好習慣,具有一定自理能力,也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③ 小班幼兒語言課小酷穿衣服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平日生活中大人包辦的又太多,在幼兒園中集中表現為部分幼兒中午起床後不會穿衣穿鞋,經常要老師幫忙,為此,我們有意識的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在娃娃家中提供一些小衣服,讓幼兒給娃娃穿衣服,每天午睡起床後,都要提醒幼兒,先穿毛衣,再穿褲子,最後是外套和鞋子,我們還請家長配合,在家裡也堅持讓幼兒自己穿衣服。我們還打算舉行一個幼兒穿衣服比賽,一段時間下來,大部分幼兒都學會了穿衣服。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穿衣服的方法,使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
2、通過引導幼兒討論、嘗試各種穿衣服的方法,鍛煉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幼兒的小肌肉。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鼓勵幼兒嘗試自己穿衣服,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自信心。
活動准備
1、玩具娃娃、毛衣、外套、褲子、襪子、鞋子。2、教學圖片。3、布置娃娃家。
活動過程
1、出示娃娃表演引出課題:
〈1〉表演內容:我是紅紅,今天天氣真好,太陽公公出來了,我也起床了,「媽媽!媽媽!媽媽去哪裡了呢?我還沒穿衣服呢!嗚嗚嗚!媽媽快來!媽媽,快來幫我穿衣服!」
〈2〉結合表演引導幼兒分析討論:紅紅做得對嗎?應該怎樣做?
2、看圖片並啟發幼兒討論講述:我們應該怎麼樣穿衣服?
3、讓幼兒練習正確穿衣服:〈1〉娃娃穿衣服。〈2〉給同伴穿衣服。
〈3〉自己穿衣服。
四、各領域中的滲透:
1、在音樂活動中學習《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在美術活動中學習塗色:《漂亮的衣服》。
五、生活中的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兒學習穿脫衣服。
六、境中的滲透:在「娃娃家」中提供娃娃及娃娃衣服給幼兒練習穿脫衣服。
七、家庭中的滲透:家長平時要鼓勵幼兒學習自己穿脫衣服。
八、教育活動設計評價結果。
教學反思
我覺得除了課堂上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鍛煉。什麼是生活課程?生活課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機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資源,要在組織一日生活活動中滲透教育的因素,同時要挖掘生活的價值。像這類教育內容要體現生活的特點,它是一種日復一日的重復活動,不僅要依靠老師,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動地學。如果我們穿衣服只是在課堂上學習了,生活中不去要求和積累的話,那麼小朋友再過幾天他還會自己穿嗎?所以教師要隨機地自然地在相應的生活環節中開展一些生活課程。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這不僅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可以抓住這個關鍵期,鼓勵引導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飯、穿衣、疊被、系鞋帶、整理圖書等,注意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的能力,培養他的責任意識,而不是一味的包辦代替。

④ 幼兒園巜我會扎褲子的組織策略

我會塞褲子 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天氣轉冷了,要塞好褲子。 2、養成幼兒將褲子塞好的習慣 二、活動重點與難點 讓幼兒懂得保護自己。 三、材料准備及環境創設 午睡室 四、設計思路: 現在的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在這種天氣下幼兒很容易受涼導致感冒等疾病。只有讓幼兒自己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使自己不受涼。才能真正做好保暖工作,預防各種疾病。塞褲子對於做好保暖工作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我設計這次的課讓幼兒塞好褲子,使小肚子不露在外,能注意保暖。 五、活動流程 提醒幼兒——幼兒操作——相互檢查 六、活動過程 1、 提醒幼兒 幼兒起床後,提醒幼兒要塞好褲子,使小肚子不露在外,注意保暖。 2、 引導幼兒塞好褲子 引導幼兒將最裡面的一件衣服塞在褲子里 3、 游戲:照鏡子 讓幼兒相互檢查,是否塞好褲子

⑤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 我會扎褲子

教育教學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褲子,並能分清前後。
2.學習自己穿褲子,拉整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准備
娃娃兩個,兩個娃娃穿的褲子各一條。
活動過程
1.認識褲子,了解褲子的正反面。
出示兩條娃娃的褲子,引導幼兒觀察,然後提問:
這是什麼?褲子上面有什麼?為什麼要有這些漂亮的圖案呢?這么小的褲子是給誰穿的呢?
2.給娃娃穿褲子。
神秘的抱出娃娃,激勵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娃娃穿褲子吧!」幼兒說著,教師操作。
先確定褲子的正反面,兩手抓住褲子上面,往裡伸小腿,兩條小腿都找到家之後,用力往上拉褲子,露出小腳丫,然後站起來,提好小褲子,把外衣翻出來。
教師用兒歌的形式小結穿褲子的方法步驟:
兩手抓褲腰,
用力往上拉,
露出小腳丫,
站起提褲子,
褲子提整齊,
上衣翻出來。
3.幼兒嘗試自己穿褲子。
★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褲子,了解自己褲子前面有什麼樣的花紋,進而確定正反面。
★帶幼兒到寢室,脫下自己的褲子,然後和老師一邊說著兒歌一邊把褲子穿上。
4.大家來說一說:穿褲子的時候哪裡不舒服?
教師將自己剛才觀察到的較有代表性的問題提出來,引起幼兒的關註:
「兩條褲腿是誰的家?如果兩條腿都進了一個家,另一個家空著會怎麼樣?」
「當小腳丫還沒露出來的時候你能站起來嗎?」
5.午睡時鼓勵幼兒自己穿脫褲子,提醒他注意在上午活動中發現的問題。

⑥ 怎麼教寶寶自己穿脫衣服 其中有技巧

一、教給幼兒正確的穿脫衣服的方法,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的發展
1.首先,先讓孩子學習認識衣服的前後和正反。教幼兒認識衣服的前後、正反最好的方法是看衣服上的某個標志,教孩子記住這些標志。如:衣服前面有好看的花紋,後面沒有。褲子的前面有口袋,後面沒有,男孩子的褲子前面有小洞洞等。
2.用簡單易學的兒歌,讓幼兒有興趣學習穿脫衣服。教會幼兒一些簡短有趣的兒歌,如,脫衣服:縮縮手,拉出你的小袖口,縮縮頭,拉拉你的烏龜殼。穿衣服:(1)開衫:抓住小領子,蓋好小房子,小老鼠來鑽洞洞,鑽好洞洞扣扣子。(2)套頭衫:鑽進大洞洞,鑽出小洞洞,兩列小火車一一出洞洞。疊衣服:衣服放放平,關好兩扇門,兩只手臂抱起來,低頭向下掬個躬。通過這些生動有趣、朗朗上口的兒歌,幼兒有興趣的邊說邊做,漸漸地就對學習穿脫衣服感興趣了。
3.耐心的教,逐漸提要求。小班的幼兒自己穿脫衣服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不能一下子教許多。當然,每個孩子可能都有自己穿脫衣服的辦法,只要孩子穿得快,穿得好,不必限於一種模式。
二、適時鼓勵,在比賽中培養孩子自己穿脫衣服
讓孩子學習穿脫衣服,是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一個重要內容。剛開始,孩子可能穿不好,褲子穿反了或兩條腿伸到一條褲腿里。有時孩子著急,穿一次沒穿好就沒興趣穿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先幫孩子穿脫衣服,用語言鼓勵他們(如:「相信你一定行的」、「你會穿好的」、「穿不好我們重穿」等)。讓他們覺得穿衣服其實不難,建立他們的自信。可以只幫他們穿脫一個衣袖和扣紐扣留一個袖子讓他自己穿,並告訴他:「你會穿袖子了。」(給予及時的鼓勵)還可以讓孩子們找自己的好朋友幫忙,互相合作完成。
孩子都有好勝的心理,抓住孩子的這一特點,有目的地去培養,讓孩子不知不覺中「上當」,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自讓而然的提高了。比如:午睡時幼兒脫衣服,來個脫衣服比賽。告訴他們脫得快、衣服疊得整齊的可以得到老師獎勵的好看的貼畫(跟平時不一樣的),知道幫助別人的還可以得一張。就這樣,就連平時穿的慢的靖靖小朋友,也在這樣的比賽中變得快了。還很自信的說:「老師,今天我也穿的快了!」利用這種比賽的方法讓孩子成為優勝者,孩子不僅自理能力得到發展,而且孩子找到了成就感。也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三、家園合作,見成效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長輩們都比較寵愛,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像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得到家長們的支持。為此,我們跟家長必須同步教育,共同重視這一問題。通過和家長交流、探討,讓家長知道學習穿脫衣服的好處:(1)可以保護自己,減少著涼感冒。(2)鍛煉孩子的手部肌肉,孩子的動作會變得越來越靈活,還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3)增加和同伴之間的交流,取得同伴的仰慕,交到更多的好朋友。(4).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性。為此,我們還把在幼兒園穿脫衣服的方法和家長分享、交流。有了家長的共同合作和支持,孩子的穿脫衣服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的。

⑦ 幼兒園穿脫衣物健康教案

活動目標:
1.能有序的穿、脫衣褲,初步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體驗自理能力給自身帶來的舒適、愉快與自信。
活動准備:
學習包《健康/社會 我會做2》;幼兒、教師的一件套頭衣服、開襟衣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示範穿衣導入1.出示套頭衣一件,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穿衣。請其他幼兒說說其穿衣順序是否正確。
2.引導幼兒討論穿衣的順序。再請個別幼兒說說穿衣服的順序。
3.教師示範正確的穿套頭衣的方法。
4.幼兒自己操作,請有穿套頭衣的幼兒將外套脫下自己進行穿衣操作。
二、引導幼兒學習穿開襟衣、褲子的順序引導幼兒自由交談穿、脫衣褲的方法。
請個別幼兒進行示範。
幼兒邊年兒歌邊穿衣衣褲。
兒歌抓領子,蓋房子(把衣服頂在頭上),小老鼠,出洞口(把兩手伸出袖子);穿毛衣,要留心,先套大洞洞,再套中洞洞(領口),最後小手鑽出小洞洞(袖口)。
活動延伸:
1.周一至周五下午起床後引導幼兒進行穿、脫衣褲比賽。
2.請家長在家裡引導幼兒自己穿脫衣服。

⑧ 怎樣教幼兒穿衣幼兒教案

活動名稱:穿衣服

教學目標:

1、在聽聽、念念、做做的過程中,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嘗試用正確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務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熟悉兒歌,了解穿衣服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正確的方法穿衣服

教學准備:

1、幼兒已掌握領子、袖子、拉鏈等各部分的名稱。

2、每位幼兒都穿均前襟對開、有拉鏈有領子的衣服,事先請大班的兩個孩子幼兒作好准備

3、穿衣的步驟圖片4張(分別為兒歌中穿衣服的4個動作)

教學課時:1課時

教育理論依據(設計思路):

在一日生活中發現,目前大部分的孩子穿衣存在著問題,午睡起床有的穿衣不會穿、有的穿衣動作慢,還有的常常會出現反穿、倒穿的現象,離不開老師和阿姨的幫助,雖然教師一直鼓勵孩子自己穿衣服,可效果不大。要讓孩子做到生活自理,必須讓其明確生活自理的方法。《剛要》指出「有獨立做事的願望,學習正確洗手、穿脫衣服。」小班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已經逐漸增強了。因此學習正確的穿衣方法,對孩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活動,通過兒歌激發孩子學習的慾望,在聽聽、念念兒歌的過程中了解穿衣服的正確方法,並在比比誰穿的好的`游戲過程中讓孩子們通過自主穿衣服,鞏固提高穿衣服的方法,提高自我服務的能力,同時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引發興趣

1、觀看大班和小班幼兒穿衣比賽

師:今天請來了大班的小朋友,他要和我們小(1)班的弟弟妹妹進行穿衣服的比賽,我們小朋友來當裁判員,看看誰得第一名

2、討論:為什麼他穿衣服的動作這么快?(方法不一樣)

3、請大班的幼兒再次演示,邊穿衣服邊念兒歌

師:我們請大班的姐姐再給我們表演一遍(邊穿邊念)原來他是按照兒歌里的順序穿衣服的,所以這么快。

二、感受交流

1、集體欣賞兒歌(出示圖片)

師:剛剛姐姐穿衣服的時候還配上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穿衣服》那我們再來聽聽《穿衣服》的兒歌是怎麼樣的?

2、變念兒歌變根據兒歌內容出現相應的圖片(出示圖片:捉領子、蓋房子、小老鼠鑽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討論交流

師:一共有幾張圖片呢?那我們一張一張看,到底怎麼穿呢?謝老師也想學,你們一起幫我看看到底怎樣穿衣服?

4、重點交流:

(1)第一張圖片捉領子,師:怎麼捉領子,領子朝上,兩只小手抓住領子,我們一起來捉領子

(2)第二張圖片蓋房子,師:蓋房子,怎麼蓋呢?蓋那裡?(肩膀上),我來試試翻個跟頭蓋在頭上,就像蓋房子一樣

(3)第三張圖片小老鼠出洞子,師:小老鼠在哪兒呢?(小朋友的小手就是小老鼠)手伸進袖洞,這個動作象什麼呀?(小手象小老鼠,袖洞象老鼠洞)

(4)第三張圖片吱扭吱扭上房子,師:怎麼上呢?(讓小嘴巴閉緊,鼻子往下拉;做朋友,抱一抱,抱得緊緊的,就做了好朋友,這樣就吱扭吱扭上房子)

5、鼓勵幼兒根據圖片內容一起變做動作邊念兒歌(重復幾次)

三、游戲體驗

1、鼓勵幼兒看步驟邊念兒歌邊穿衣服,比比誰穿的又快又好

重點引導

2、個別指導 教師及時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孩子

四、延伸活動

午睡起床幼兒穿衣服時引導他們要按照兒歌里的穿衣順序進行

教學評析:

教學方法使用得當,將枯燥的穿衣方法通過兒歌的形式,藉助穿衣的四個步驟圖片,將孩推在前面,通過圖片引導幼兒自主發現穿衣的方法,教師形象化地語言激起幼兒主動學習穿衣服的慾望,如「拉拉鏈」這一步的兒歌「吱扭吱扭上房子」拉拉鏈是四個步驟中最難的,幼兒很難掌握這個動作,通過形象化的語言使幼兒積極嘗試拉拉鏈的動作,如「耳朵豎起嘴巴閉緊,聽見了沒有?」幼兒邊說邊積極嘗試拉拉鏈的動作。

幼兒在邊念兒歌邊操作,了解了穿衣服的正確方法,每個小朋友都積極嘗試,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穿衣的積極性。

⑨ 怎樣訓練幼兒園小班的行為習慣

一、將好習慣的培養滲透到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

抓住時機,在幼兒園一日的各項活動中,如:喝水、入廁、進餐、午睡、游戲等各個環節都貫穿著行為習慣的培養。喝水時,我教育幼兒注意安全,遵守秩序,人多時要排隊,一個跟著一個接水喝。進餐前,培養幼兒飯前洗手的好習慣。我會親自示範,和幼兒一起洗手,邊洗手邊念兒歌:「吃飯之前要洗手,輕輕擰開水龍頭。先把小手淋淋濕,再用肥皂搓搓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沖沖洗洗,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凈。」這樣,剛開始孩子是跟著我在做,慢慢的,他們就養成了洗手的好習慣。午睡時,我會輕輕地摸一摸、拍一拍小朋友,讓他感到老師喜歡自己,對睡得好的小朋友及時進行表揚,其他孩子也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就會趕快閉上眼睛,安靜地入睡了。有的幼兒睡覺姿勢不正確,喜歡趴著睡覺。我們就通過健康活動《正確的睡姿》讓幼兒明白怎樣午睡才是好寶寶,使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其實,在區域活動時,每個游戲中都蘊含著不同的行為習慣培養。在美工區,我會注意幼兒衛生習慣的培養,教育幼兒不亂塗亂畫,碎紙放進紙簍里等;建築區,孩子們養成了玩具輕拿輕放的習慣;游戲結束時,教育幼兒把玩具送回家,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總之,只要我們抓住有效的時機,機智、靈活地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過繪本閱讀,培養好習慣。

進入小班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成了幼兒入園後的首要任務。幼兒要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等,每天還要獨立完成很多事情。這和他們在家裡,樣樣事情完全由大人包辦是截然不同的生活。《皮皮狗生活故事繪本》這類主題多元的繪本,剛好可以協助幼兒學習各種主題,體驗書中主角的經驗,產生對自己的認同與喜愛,鼓起勇氣嘗試新鮮事,進一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理能力。《歪歪兔行為習慣系列互動圖畫書》,精選了10個生活中最常見、最實用的培養幼兒行為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小故事,描繪了三個可愛的小主人公歪歪兔、乖乖羊和威威龍,在游戲、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發生的一系列小插曲。幼兒在閱讀繪本的同時,彷彿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小主人公們的開心和煩惱。通過這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幼兒也向可愛的歪歪兔和她的好朋友們學會了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能力。

此外,《熊笨笨的禮物》、《大衛,不可以》、《紅袋鼠》,這些都是幼兒非常喜歡的繪本故事。隨著孩子們閱讀的故事越來越多,各種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也在不經意間逐步養成了。當然,繪本教學有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但過多說教性質的繪本閱讀,又會讓孩子讀書的氣氛沉重壓抑,喪失了閱讀繪本的樂趣,這就違背了繪本作者的初衷。因此,我們要把握好繪本教學的度,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繪本的魅力。

三、利用兒歌、游戲幫助幼兒養成好習慣。

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養成的,我們要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一些適合他們心理發展的方法和措施,避免呆板的說教,讓孩子們在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逐漸鞏固各種良好生活行為習慣。

念兒歌、做游戲是小班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他們在說說唱唱中強化了養成好習慣的意識,也在做做玩玩的同時鞏固了好習慣的養成。小班幼兒自理能力弱,於是,我教幼兒學念兒歌《穿衣服》、《穿褲子》、《穿鞋》等,簡單、形象的兒歌內容幼兒非常喜歡也易於接受。幼兒在和同伴比賽穿衣服、疊衣服、整理學具筐的游戲中,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午餐前,孩子們會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吃飯歌》,「吃飯了、吃飯了,大家排隊來吃飯。自己端飯又端湯,我的小手真能幹。細細嚼慢慢咽,飯菜全部吃精光。桌面地面都干凈,我的習慣真正好。」久而久之,孩子們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通過《玩具玩具我愛你》這首兒歌,孩子們養成了玩玩具時輕拿輕放,玩好玩具送回去的好習慣。

在培養幼兒好習慣時,我們還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只揚善不傳惡。

陳鶴琴先生指出:「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學上指出:愉快的情緒能促使大腦皮層建立一個興奮灶,使學習保持最佳狀態。因此,我們在培養幼兒習慣的過程中要做到只揚善不傳惡。幼兒會對自己正確的行為獲得鼓勵而為之喜悅,從而使良好的行為習慣繼續保持。

二、統一要求,家園合作。

班級的兩位老師在幼兒習慣培養上要統一要求。為什麼有時候在一個班級,不同的老師帶班,幼兒的行為表現會不一樣呢?原因就是老師的要求不一樣。經常會有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不聽話,吃飯要喂,衣服、鞋子要大人穿,跟在幼兒園簡直就像兩個人。一個小寶兩個樣,其實就是家園要求不一致的結果。因此,在培養幼兒好習慣時,不僅班級的教師要統一要求,而且家長也應配合幼兒園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品行端正,以身作則。

孩子們喜歡老師,時時刻刻都會關注著老師的一舉一動。老師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都會在幼兒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對幼兒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小班幼兒善於模仿,可是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弱,因此,我們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嚴格要求自己,把做人與育人統一起來,努力做幼兒的好榜樣。

四、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幼兒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特別是小班幼兒自控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⑩ 小班社會教案穿褲子也不是很難嗎

<
1.鑽研大綱、教材,確定教學目的
在鑽研大綱、教材的基礎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廣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目的一般應包括知識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課時教學目的要訂得具體、明確、便於執行和檢查.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制定教學目的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內容、學生素質、教學手段等實際情況為出發點,考慮其可能性.
2.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在鑽研整個教材的基礎上,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及重點和難點.所謂重點,是指關鍵性的知識,學生理解了它,其它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說教材重點才重要,其它知識就不重要.所謂難點是相對的,是指學生常常容易誤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難點.寫教案時,主要考慮這樣幾類知識常常是學習的難點:①概念抽象學生又缺乏感性認識的知識.②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遷移.③現象復雜、文字概括性強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闡述的知識.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識.⑥數學知識運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難的知識.
3.組織教材,選擇教法
根據教學原則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校設備條件來組織教材考慮教法,初步構思整個教學過程.教材的組織是多種多樣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組織結構.但不論是那一種結構都必須圍繞中心內容,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貫穿重點,確定講解的層次和步驟.同時,在選擇教法上,還必須充分重視考慮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4.設計數學程序及時間安排
對於上課時如何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題;新授課的內容如何展開;強調哪些重點內容;如何講解難點;最後的鞏固小結應如何進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時間問題,都應在編寫教案前給予充分的考慮.
5.設計好板書、板畫
板書、板畫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編寫教案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板書的設計可以從鑽研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入手,也可以從分析學生的認知規律入手.

與幼兒自理課教案穿褲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特斯男裝外套價格圖片精選 瀏覽:367
韓版雜款t恤批發 瀏覽:518
玻璃塑料襯衫扣 瀏覽:486
美女的姐姐胖得穿不下裙子 瀏覽:245
大學生男裝品牌推薦 瀏覽:660
浙江批發睡衣 瀏覽:467
河北有男裝批發市場在哪 瀏覽:273
搭配同色系小裙子 瀏覽:830
高爾夫皮帶價格多少 瀏覽:260
如何編織老奶帽子視頻教程 瀏覽:262
韓國女童裝小熊標志 瀏覽:221
羽絨服內配什麼不拉拉鏈男士 瀏覽:638
怎麼訂購校服尺寸 瀏覽:153
玩著兩條裙子 瀏覽:428
唯品會品牌折扣賣女裝 瀏覽:177
深藍牛仔衣卡其色褲子 瀏覽:519
香港買的皮帶怎樣更換 瀏覽:838
韓版羽絨服配什麼鞋 瀏覽:864
怎麼把口香糖在褲子上弄掉 瀏覽:514
男士藏藍色西裝灰褲子好看 瀏覽: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