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如廁是不得不重視的一個環節,它既能反應幼兒最近的身體狀況中的消化系統是否良好,又能體現幼兒的自理能力及衛生習慣;如廁是小班幼兒生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剛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在如廁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諸多問題我們採取了不同的措施,因題而解,因人而異。
一、幼兒小便遇到的問題及措施
(一)面對不會使用蹲便幼兒的幫助措施
幼兒入園前,尤其是女孩,小便或大便的時候都是採取坐便,還有一少部分的幼兒是由大人抱在懷里蹲著把便的,為此幼兒很少能接觸到蹲便。在幼兒園由於班級設施的特點,幼兒不得不開始適應蹲便這樣的如廁方式,初步接觸時就會遇到問題:
由於有的幼兒在家中長時間使用坐便,沒有蹲過小便,面對蹲式的小便器有恐懼心理,不敢自己踏上去,甚至老師幫助也拒絕使用,面對這樣堅決拒絕的幼兒,我們採取這樣的措施,首先,帶領幼兒一同參觀幼兒園的衛生間,觀察牆壁上的小動物開心如廁,溫馨、整潔的環境能夠舒緩幼兒如廁的緊張感。利用故事時間滲透如廁的好處及如廁技能,使在付諸實踐時做鋪墊。接著,當幼兒要如廁的時候,隨時有老師陪同幼兒去衛生間,在踏上廁所台階的時候牽著幼兒的小手,或幫助幼兒脫褲子、塞褲子,還有年齡更小或能力稍弱的幼兒可先像媽媽一樣把著幼兒小便。在老師的細心照料下,大部分的幼兒能夠適應這樣的如廁方式。但由於幼兒的個體差異可能還會有無法接受的幼兒,面對這樣的幼兒時,可以先使用「小尿盆」進行過渡,但由於女孩的生理結構比較特殊,所以,需在尿盆的清洗、消毒上多加註意。
(二)因人而異,幫助幼兒解決尿褲難題
由於近幾年班級內設施的優化,大部分男孩小便池都已改成感應式沖水裝置,幼兒在小便前、小便後,小便器都會自動沖一次水,有些膽小的小男孩就會害怕這種裝置,為此不敢去小便。
小玉就是一個這樣的小朋友,幼兒在幼兒園的飲水量較大,所以需要上廁所的次數就很多,但經常會尿濕褲子,有時明明已經進了衛生間,還是會把褲子尿濕,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觀察他,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經常尿褲子,
有一次我看到小玉跟小朋友們一起進到了衛生間,開始在男孩小便池那裡排隊,可是輪到他的時候就開始往後面走,讓他後面的小朋友先去,往後推了幾個小朋友後,小玉憋不住了,尿了褲子,之後我在睡眠室給他換褲子的時候問他,為什麼排隊了但不去小便,小玉說:「因為我一過去那個燈就亮了,就會沖水,我怕水流到我的身上」。知道了原因之後問題就比較好解決了,首先,我帶小玉在別的小朋友上廁所時觀察沖水裝置的水流,是否能沖到身上,接著,我陪在他身邊去小便,有了一次、兩次的體驗後,他覺得這也沒什麼,就不再恐懼男孩的自動沖水小便池了,尿褲子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還有個小女孩,小朵總是把自己的左褲腿尿濕,因為性格較靦腆、敏感,有幾次早上入園的時候小朵都是哭著說不想來幼兒園,在跟家長交談後,了解到原來是因為小朵最近總是尿濕褲腿,經常換褲子,讓她感覺到非常自卑。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班級的三位老師進行了協商,再給小朵換褲子的時候去到沒有其他幼兒的睡眠室,尊重幼兒。接著我開始尋找小朵尿褲子的原因,在她去小便的時候我觀察到小朵蹲下、把褲子的姿勢十分標准,那為什麼還是會尿到褲腿上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原來是小朵在冬天的時候還穿了小內褲、秋褲、三保暖、外褲,因為小內褲不好提上去,又卡在腿上,所以,小朵尿出來就比較歪,特別容易把褲腿尿濕。我把我獲取的信息告訴了小朵的媽媽,第二天小朵就不穿內褲了,這樣一試果然沒有再尿到褲子上,這樣的結果讓小朵很高興,讓小朵的媽媽也鬆了一口氣。所以,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就要不斷的觀察,問題總會解決。
二、針對幼兒大便遇到問題的教育措施
小班的幼兒,尤其是小班初期,較少的幼兒能夠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全班的幼兒也僅有幾個能夠每天早晨或晚上進行排便,所以,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當中,幼兒隨時都會有大便的可能性,相對於小便來說,大便不僅多了需要擦屁股這一環節,還出於男孩的生理特點,特別容易把褲子尿濕,甚至還有心理成熟較早的幼兒因為羞澀而不敢在幼兒園大便的一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一一做出解決的辦法,首先,我們通過講故事,告知幼兒,大便是每個人都必須的做的事情,如果你在幼兒園有大便了就告訴老師,大便之後告知老師,老師會及時的幫助。同時我們班級里的老師也相互達成共識,隨喊隨到。對於男生生理原因,會尿濕褲子這樣的問題,老師會讓男孩在拉大便之前先去小便,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男孩尿褲的幾率。
面對較羞澀不敢大便的幼兒,我們通過講故事、讓他無意中看別人在幼兒園大便,及通過家長跟他做工作,慢慢地,幼兒也接受了在幼兒園排便的習慣。
因為大便可以判斷幼兒最近的基本飲食、健康狀況,所以家長對幼兒是否排便也高度關注。我們在班級主題牆上設計了「我拉臭臭啦!」的小貓喂魚的記錄表,誰拉大便了就在自己的小貓筐里插一條小魚,小貓可愛的卡通形象特別受幼兒喜愛,所以,對幼兒在幼兒園大便有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晚上家長來接幼兒的時候還會用游戲的口吻詢問:「今天有沒有得到小魚呢?」
剛開始的時候每天有八九個幼兒在幼兒園大便,可是後來人數漸漸減少,一般為五個左右,而且出現了固定化的趨向,是哪名幼兒,在哪個時間排便,教師心裡就更有數了。
如廁對幼兒的智力、情感、獨立性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教師與家長都要重視。培養小班幼兒如廁習慣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但我願意做一名善於發現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的老師,在培養幼兒良好如廁習慣的同時,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㈡ 寶寶上幼兒園拉屎在褲子上怎麼辦啊
這個年齡段的幼兒無法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腦神經對肛門括約肌的控制逐漸加強,寶貝會通過大小便體驗到掌握自己身體的快樂,這對於處於構建自我敏感期的兒童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體驗。對於能夠憋著大便或小便所體驗到的生理和心理的快樂,遠遠勝於去衛生間上廁所的成就感。所以,這個階段的寶貝,很有可能會經常尿褲子或拉褲子。
然而,並非所有的家長都能夠認知到這個階段的兒童特點,並且能做到接納寶貝的行為,和自然地引導。同樣,大部分幼兒園的老師對兒童這樣的特點也不一定完全能認知和接納。那麼,這個正常的生理問題,就可能會轉化為心理問題。當寶貝感到自己這樣的需求不被接納的時候,會覺得自己不好,價值感低,可是生命內在的體驗需求又使得TA必須經歷這樣的階段。那麼,TA內心可能會向兩個方向發展:1.大人要求我不許拉褲子,但我自己真的很難控制,於是糾結,不知道該聽哪個聲音。這樣的寶貝會經常有情緒,比如哭泣。2.放棄內在需求,聽大人的聲音,經常要求上廁所,即便上不出來,也總要去廁所,唯恐再拉褲子。這樣的寶貝不一定會有太多情緒了,因為他們已經做了決定,要放棄自己的需求。
而如果這個現象又恰好發生在剛剛入園的階段,對於入園適應狀態並不順暢的寶貝又會抓住這根「稻草」,下意識地增加拉褲子的頻率,以便得到見到媽媽的機會,或者甚至有離開幼兒園回到家裡的機會。
解決辦法:
1.入園適應階段,每天拿出一段時間什麼也不做,跟寶貝一起玩,傾聽她的情緒,讓她有機會表達她的思念、焦慮或者恐懼,也表達她在幼兒園的快樂、新奇和新鮮,給寶貝創造出一個可以自由流淌情緒的渠道。
2.嘗試與幼兒園老師積極溝通寶貝拉褲子的問題,爭取得到老師的認同。當今時代,對兒童教育深刻理解的幼兒園也越來越多,能夠充分接納兒童的老師也越來越多。如果能夠家園達成一致,對寶貝而言是最理想的情況。如果老師確實對寶貝如廁能力有較高要求,與其您和寶貝都煎熬,不如考慮先在家待一段時間,等寶貝的如廁問題解決了再入園。
專家觀點: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於能夠憋著大便或小便所體驗到的生理和心理的快樂,遠遠勝於去衛生間上廁所的成就感,所以很有可能會經常尿褲子或拉褲子。
㈢ 幼兒園老師怎樣教孩子扎褲子
幼兒園的孩子能學會自己扎辮子的比較少,因為很多時候孩子胳膊沒那麼長根本夠不到後面的頭發
㈣ 幼兒園小孩子尿褲子應該怎麼處理
給孩子准備易穿脫的褲子
不給孩子穿得里三層外三成,讓他行動不便,又急又慌必定自控不好。杜絕好看卻難脫難解的背帶褲,松緊褲是最佳選擇。
尋求老師的幫助
讓老師在午睡前或活動前提醒並陪伴孩子上廁所,老師溫和的態度和鼓勵的神情會讓孩子慢慢放鬆心情。
讓孩子正視自己的問題
不妨與老師溝通,讓寶寶自己將尿濕的被褥、衣物放到洗衣籃或塑料袋裡帶回家,甚至可以鼓勵寶寶參與到家長洗刷衣物被子的過程中來,讓他正視自己的「問題」,並明白為何自己要管好大小便——「為了讓爸爸媽媽有更多時間陪寶寶玩」!
多備一套隔尿床單及被褥
出於減輕老師的工作量的考慮,可以和幼兒園老師商量,是否可以備一套隔尿或防水床單在幼兒園,甚至多准備一套被褥,讓清潔工作變得盡量容易些。減少老師的麻煩,老師的態度也會更柔和。
調整孩子上大號的時間
把孩子大號的時間慢慢調整到上學前或者放學後。孩子的作息規律性很強,一旦建立就會很准時,除非是有一些特殊原因。
PS:寶寶剛上幼兒園,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難免緊張,由於憋尿,尿床、尿褲子也是常見現象,媽媽不要因此指責孩子,要及時引導他,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只要幾個星期就會融入群體中去的。
㈤ 我們學校要求我們每天穿校服,校服衣要不要塞到褲子里,我看我們年級很多女生都這樣,要塞到哪裡
一般穿校服都是上學時候,不塞褲子里顯得正式點,而且夏天這么熱,塞褲子里會熱的,所以建議還是正常穿比較好。
㈥ 孩子上幼兒園冬天怎麼穿
寶寶冬季上幼兒園穿什麼衣服呢?許多家長朋友都為這個問題煩惱不已,穿多了不好,穿少了也不行,可是究竟幼兒冬天去幼兒園穿什麼衣服合適呢?如果您想知道的話,就必須看看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准備的文章。
聽聲音
1
寶寶冬季上幼兒園穿衣推薦5:室內方口鞋,室外棉靴
1、原因分析:
(1)冬天寶寶都是穿棉靴的,但是到了幼兒園室內穿棉靴就很笨拙了。
(2)屋裡也有暖氣,穿著棉靴的寶寶,腳更容易出汗,腳出汗襪子濕了沒有及時更換,反而更容易生病。
2、建議做法:
常備一雙方口鞋或者輕便運動鞋在園內,每次到校後,幫寶寶換上方口鞋,放學的時候,再換上棉靴就可以了。
聽聲音
2
寶寶冬季上幼兒園穿衣服的注意事項
1、羽絨內膽+棉衣外套。
羽絨內膽也是很多家長的選擇,輕便、保暖,也不耽誤寶寶在室內玩耍,因為伸展的開。接送寶寶的時候,外面加上一件棉衣外套或者羽絨服就可以了。
2、小班的寶寶盡量帶一條褲子備用。
小班的寶寶一般在2歲半到3歲半,冬天穿的厚,寶寶著急脫不下來的時候,很可能尿褲子,還有的玩的開心了,忘記跟老師說要尿尿了,也會尿褲子,備上一條褲子可以讓老師幫忙換一下,寶寶就不會不舒服了,如果老師打電話讓你送褲子也耽誤工作啊,所以提前准備一條很有必要。
㈦ 孩子上幼兒園拉到褲子里了,後來就不願意去了,怎麼辦
首先清理干凈換好衣服,然後打電話給老師說明情況,要老師把這個情況保密,然後再跟孩子講道理送他去。
㈧ 幼兒園巜我會扎褲子的組織策略
我會塞褲子 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天氣轉冷了,要塞好褲子。 2、養成幼兒將褲子塞好的習慣 二、活動重點與難點 讓幼兒懂得保護自己。 三、材料准備及環境創設 午睡室 四、設計思路: 現在的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在這種天氣下幼兒很容易受涼導致感冒等疾病。只有讓幼兒自己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使自己不受涼。才能真正做好保暖工作,預防各種疾病。塞褲子對於做好保暖工作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我設計這次的課讓幼兒塞好褲子,使小肚子不露在外,能注意保暖。 五、活動流程 提醒幼兒——幼兒操作——相互檢查 六、活動過程 1、 提醒幼兒 幼兒起床後,提醒幼兒要塞好褲子,使小肚子不露在外,注意保暖。 2、 引導幼兒塞好褲子 引導幼兒將最裡面的一件衣服塞在褲子里 3、 游戲:照鏡子 讓幼兒相互檢查,是否塞好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