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休閑服飾 > 古代中褲子

古代中褲子

發布時間:2022-09-10 22:33:33

1. 褲子在古代被稱為什麼

褲」字古代寫作絝、袴。《說文》:「絝,脛衣也。」《釋名》:「袴,跨也。兩股(大腿)各跨別也。」

2. 唐朝的褲子叫什麼

古代人們只是把褲子作為內衣來穿。當時的褲子與今天的大不相同,都是開襠褲,有的褲子只是穿在小腿上的套筒,叫作脛衣。趙武靈王改革服飾後,有襠的褲子被引進到中原,人們這才有了可以外穿的褲子。

3. 關於中國人褲子的歷史和發展,你了解多少




到了90年代,寬松的褲子成為潮流。進入21世紀,人們對於褲子的詮釋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特點是將時尚與健康結合到一起。偏愛裙子的女性紛紛選擇褲子(展示腿部的優美曲線,擁有美腿的女孩穿上修長、貼體的褲子會顯得高挑,長腿的女孩穿上寬松、飄逸的褲子顯得氣質高雅。褲子成為個性化的標志。)如今,褲子的設計,在時尚、漂亮的前提下,以健康為人們的首要選擇,面料也開始考慮透氣性。總之,不管褲子樣式怎麼變,健康、舒適是不變的潮流。

4. 古代穿在最里邊的褲子叫什麼褲

褻褲就是內褲或稱底褲
其實褻褲確切的指古人裡面穿的小褲,那時候可沒有現在這樣的內褲

5. 春秋戰國時期的褲子是什麼樣的

《禮記》曰:"衣不帛襦袴。"這是因為襦和袴都是內衣,儒家崇尚儉朴,認為不應該用絲綢來裁製內衣。而到了六朝時,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絲綢來做褲子,所以被稱為"紈絝子弟"。
古代的褲子通常都沒有褲襠,只有兩只褲腳管,上端連在一起,用帶系在腰間,所以叫做袴。《釋名》曰:跨也。兩股各跨別也。"袴是內衣,不能外露的,袴的外面一定還要穿裙或深衣。平民勞作時穿短衣,則袴內要系一兜襠布,就像日本大相撲運動員的裝束。
在宋初的《盤車圖》中,還能見到這種穿法。連襠的短褲,叫做褌。褌短如牛鼻,俗稱犢鼻褲。

衍生:春秋戰國時期的服裝特點
由於連年戰爭,戰國時期各種禮儀逐漸廢除不用。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各諸侯國的服飾,由於風土所限,相應地產生一些變化。從近年來湖南長沙出土的戰國楚墓中的彩繪木俑身上,可以看到當時很有代表性的服飾特點。這時候的服飾以沿寬邊的下身纏繞式的肥大衣服。其纏繞是將前襟向後身圍裹,即採取橫線與斜線的空間互補,獲得靜中有動和動中有靜的裝飾效果。因為衣料比較輕薄,為了防止薄衣纏身,所以採用平挺的錦類織物鑲邊,邊上再裝飾雲紋圖案,即"衣作綉,錦為沿",將實用與審美巧妙地結合。這些構思與製作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古人設計的智慧與聰敏。戰國時期男子著裝,衣長不過膝,以連續矩紋和條紋作裝飾,此種圖案與當時的漆器器皿邊飾十分相似。
男裝以交叉領、窄袖、腰間束帶為基本樣式。戰國時期的帶鉤質地多為金、銀、銅、鐵、玉,在帶鉤上刻有花紋,有時也鑲上綠松石,顯示尊貴富有。還有一種金銀錯的手工工藝,對金石進行加工後,其外觀更加精緻華貴。戰國時期的冶鐵業比較興旺,可以製做男人身上懸掛的銅刀;工藝也屬上乘,如一種二十五公分長的小彎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紋,當時廣為人們喜愛和佩帶,名為"容刀"。這時的掛刀,已不完全為實用,很大程度上裝飾取代了實用。

6. 古代人民男生穿的褲子是什麼

類似綁腿的兩個套腿,兩個管在外面長衣裡面,在外面看不見。

7. 褲子到底是怎麼來的古人的褲子是什麼樣的

據史料記載,中原地區的古人穿上有襠褲子是從戰國時期才開始的。當時趙國趙武靈王在邯鄲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此後,中原人才穿褲子。到了漢代,漢昭帝時才把有襠的褲叫做「褲」。古褲有二:一為褲;一為惲(褌)。《說文》無袴而有絝,曰:「絝,脛衣也,從系誇聲(苦故切)。」惲,《說文》:「惲,重厚也,從心軍聲(古渾切)惲或從衣。」音義全異。袴絝音義形皆同。《詩經·秦風·無衣》「與子同澤」之澤,為此襗字。《說文》又曰:「褰,絝也,從衣寒省聲,《春秋傳》曰征褰與襦(去虔切)」,所以袴絝襗褰四字,音形或同或否。但為脛衣則一。袴(褲),《釋名》曰:「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急就篇》顏注曰:「袴,謂脛衣也,大者謂之倒頓,小者謂之校口。」褲之兩股曰襱。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袴,謂為「今所謂套袴也」,殊誤。按褲為脛衣無檔,古服上衣下裳,或衣裳相連,長可及肘,最短如襦亦及膝,皆可蔽下,著脛衣已足,無須著有襠之褲。今之著套褲另有裹褲,古之著褲則無,不能混為一談。有檔之褲,或以為惲,一作褌,亦有問題。褌,《釋名》曰:「褌,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急就篇》顏注曰:「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段注說文,褌字,亦曰:「今之滿襠褲,古之褌也,自其渾合近身言,曰惲,自其兩襱孔穴言,曰惚,方言,無桐之褲,謂之犢。郭雲:即犢鼻褌。」皆以褌為合檔,與古褲異,今褲同。其實顏以褌為合檔,段且謂褌即犢鼻褌,為合檔,皆屬臆說,難以遽信。(參考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褲子是人們下體所穿的主要服飾。原寫作「絝」、「袴」。從出土文物及傳世文獻來看,早在春秋時期,人們的下體己穿著褲,不過那時的褲子不分男女,都只有兩只褲管,其形制和後世的套褲相似,無腰無襠,穿時套在脛上,即膝蓋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這種褲子又被稱為「脛衣」。左右各一,分衣兩脛。因其只有兩只褲管,所以褲的計數與鞋襪相同,都用「兩」字來計,居延漢簡中就有這樣的情況。穿著這種褲子,其目的是為了遮護脛部,尤其在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至於膝蓋以上部分則無遮護。

8. 古代有沒有褲子,古人是如何為腿部禦寒的呢

看古裝劇的朋友會發現一個問題,古代人的服裝大多都為裙袍,這就不僅讓人感到疑惑,也會產生一個疑問:古人究竟有沒有褲子,如果沒有,古人裙袍下面又穿著什麼呢?

眾所周知,中國處於溫帶地區,四季分明。如若夏天不穿褲子,那倒還有幾分涼爽。但是到了冬天,如果古代人依舊只穿裙袍,他們又是依靠什麼來禦寒的呢?當冬日的寒流來襲之時,當代人都有棉衣、羽絨服來取暖,古代百姓到底是依靠什麼衣物來禦寒呢?

大口褲

不過用狐裘、貂皮動物皮毛所製成的這些褲子,可謂是千金難求,也只有貴族富人穿的起。很多時候窮苦人家穿的都是用粗麻製成的褲子,保暖性確實很差。

到了唐宋年間,隨著棉花種植的普及,人們開始將棉花填充到褲子中進行保暖,其實這就是棉褲的雛形。其實現代人所穿的衣物,是古人幾千年智慧的結晶,古代並不是沒有褲子,只是各個時期叫法不同罷了。

9. "褲子起源於何時宋、明、清三代的""膝褲""有何不同"

在現在這個時代,褲子的款式多種多樣,市面上新奇的褲子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褲子是怎樣產生的,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褲子的發展越來越成熟,你都知道了嗎。

與古代中褲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縛少年花子君中的校服 瀏覽:952
搭配裙子也是不錯 瀏覽:452
男裝褲子上什麼顏色搭配 瀏覽:22
正時皮帶為什麼有齒數限制 瀏覽:685
齊一分校校服 瀏覽:356
俄羅斯的裙子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746
速干襯衫尺碼160防曬指數upf40 瀏覽:510
兩個小人的童裝品牌 瀏覽:751
天貓依人旗袍長款 瀏覽:751
杭州昆龍童裝城喜雛童裝店 瀏覽:264
采購針織衫開衫批發 瀏覽:417
潮牌衛衣品牌品牌有哪些 瀏覽:439
上海過路人風衣目前哪裡有打折 瀏覽:317
龍血玄黃鞋子和褲子兩件套怎麼樣 瀏覽:644
大碼女風衣胖mm200斤多少錢 瀏覽:861
林志穎戴的帽子 瀏覽:274
女白色羽絨服搭配圖片大全 瀏覽:292
菲拉格慕腰帶皮帶孔裂紋 瀏覽:788
校服毀了中國人的青春 瀏覽:757
男生黑色襖配什麼顏色褲子好看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