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班幼兒語言課小酷穿衣服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平日生活中大人包辦的又太多,在幼兒園中集中表現為部分幼兒中午起床後不會穿衣穿鞋,經常要老師幫忙,為此,我們有意識的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在娃娃家中提供一些小衣服,讓幼兒給娃娃穿衣服,每天午睡起床後,都要提醒幼兒,先穿毛衣,再穿褲子,最後是外套和鞋子,我們還請家長配合,在家裡也堅持讓幼兒自己穿衣服。我們還打算舉行一個幼兒穿衣服比賽,一段時間下來,大部分幼兒都學會了穿衣服。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穿衣服的方法,使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
2、通過引導幼兒討論、嘗試各種穿衣服的方法,鍛煉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幼兒的小肌肉。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鼓勵幼兒嘗試自己穿衣服,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自信心。
活動准備
1、玩具娃娃、毛衣、外套、褲子、襪子、鞋子。2、教學圖片。3、布置娃娃家。
活動過程
1、出示娃娃表演引出課題:
〈1〉表演內容:我是紅紅,今天天氣真好,太陽公公出來了,我也起床了,「媽媽!媽媽!媽媽去哪裡了呢?我還沒穿衣服呢!嗚嗚嗚!媽媽快來!媽媽,快來幫我穿衣服!」
〈2〉結合表演引導幼兒分析討論:紅紅做得對嗎?應該怎樣做?
2、看圖片並啟發幼兒討論講述:我們應該怎麼樣穿衣服?
3、讓幼兒練習正確穿衣服:〈1〉娃娃穿衣服。〈2〉給同伴穿衣服。
〈3〉自己穿衣服。
四、各領域中的滲透:
1、在音樂活動中學習《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在美術活動中學習塗色:《漂亮的衣服》。
五、生活中的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兒學習穿脫衣服。
六、境中的滲透:在「娃娃家」中提供娃娃及娃娃衣服給幼兒練習穿脫衣服。
七、家庭中的滲透:家長平時要鼓勵幼兒學習自己穿脫衣服。
八、教育活動設計評價結果。
教學反思
我覺得除了課堂上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鍛煉。什麼是生活課程?生活課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機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資源,要在組織一日生活活動中滲透教育的因素,同時要挖掘生活的價值。像這類教育內容要體現生活的特點,它是一種日復一日的重復活動,不僅要依靠老師,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動地學。如果我們穿衣服只是在課堂上學習了,生活中不去要求和積累的話,那麼小朋友再過幾天他還會自己穿嗎?所以教師要隨機地自然地在相應的生活環節中開展一些生活課程。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這不僅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可以抓住這個關鍵期,鼓勵引導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飯、穿衣、疊被、系鞋帶、整理圖書等,注意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的能力,培養他的責任意識,而不是一味的包辦代替。
『貳』 幼兒園穿脫衣物健康教案
活動目標:
1.能有序的穿、脫衣褲,初步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體驗自理能力給自身帶來的舒適、愉快與自信。
活動准備:
學習包《健康/社會 我會做2》;幼兒、教師的一件套頭衣服、開襟衣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示範穿衣導入1.出示套頭衣一件,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穿衣。請其他幼兒說說其穿衣順序是否正確。
2.引導幼兒討論穿衣的順序。再請個別幼兒說說穿衣服的順序。
3.教師示範正確的穿套頭衣的方法。
4.幼兒自己操作,請有穿套頭衣的幼兒將外套脫下自己進行穿衣操作。
二、引導幼兒學習穿開襟衣、褲子的順序引導幼兒自由交談穿、脫衣褲的方法。
請個別幼兒進行示範。
幼兒邊年兒歌邊穿衣衣褲。
兒歌抓領子,蓋房子(把衣服頂在頭上),小老鼠,出洞口(把兩手伸出袖子);穿毛衣,要留心,先套大洞洞,再套中洞洞(領口),最後小手鑽出小洞洞(袖口)。
活動延伸:
1.周一至周五下午起床後引導幼兒進行穿、脫衣褲比賽。
2.請家長在家裡引導幼兒自己穿脫衣服。
『叄』 哪些啟發思考,耐人尋味的童話故事值得一看
伊索寓言里的《狼和羊》的故事,就是講一個狼找了各種理由要吃掉一隻羊,即使這些借口毫無道理,比如你在上游喝水弄臟了我喝的水所以我要吃你,你爸爸去年罵過我所以我要吃你。這個故事說明壞人干壞事是不需要理由的,總能找到各種借口。所以用這個故事告訴孩子,有同學老師欺負你的時候,不要相信什麼,一個巴掌拍不響,為什麼他們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這種鬼話,他們欺負你不是你的錯,是他們自己心眼壞喜歡欺負人,你要堅決維護自己的權利。
『肆』 上幼兒園的繪本有哪些
《我愛幼兒園》
★編輯推薦
法國著名童書畫家、多項國際童書獎得主塞爾日•布洛克經典作品
幼兒園入學心理准備必讀繪本,常年穩居法國圖書暢銷榜前列
★內容提要
和我們身邊許多小朋友們一樣,主人公小萊昂在開學的那天根本不願意起床。前一天夜裡,他起來了好幾次,一會兒要喝杯水,一會兒要媽媽抱抱,一會兒要聽磁帶,一會兒要爸爸親親……而來到幼兒園之後,他覺得幼兒園「真是恐怖」,認為自己就要被賣掉,上完第一天還以為再也不用去了……但最後,他愛上了幼兒園,因為那裡有他的老師和朋友,在集體生活中,學會了運動、分享、照顧自己和許許多多的事情…… 最後小萊昂大呼:我長大了!
★讀後分享
這是一本看的最長時間的入園繪本,盡管剛給娃讀的時候他才兩歲多。書以時間為線索,講到了小朋友在幼兒園一天生活的基本內容,這些真實生活場景能讓孩子們提前知道在幼兒園都會做些什麼,比如萊昂看到好多小朋友都在哭,這個是提前讓孩子知道會和大人分開,減少他們對幼兒園的陌生感。同時,整本書是通過小萊昂自述,天真的口吻,古怪的念頭完全符合這個年齡的小朋友。作者用「我」第一稱謂來寫,容易喚起同齡孩子們的心理共鳴,撫慰他們焦慮的內心,釋放他們對幼兒園的抵觸情緒。
我們最喜歡書中琳娜老師教的七首兒歌,《小烏龜一家》和《手指敲敲,手指交叉》他已經背的很熟練了。有次朋友的女兒來家裡做客,Yo就拿這本書給她看,還會翻到有老師和小夥伴排排站的那頁,告訴她:這個是院長,拿話筒的是音樂老師,大班老師是安娜......言語中,不乏對自己上幼兒園的一絲憧憬和期待。
《我好擔心》
★編輯推薦
本書曾榮獲:美國ABBY獲獎作品,美國圖書館協會知名圖書,美國童書藍絲帶協會核心公告書目,美國《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童書,美國《號角書》著重推薦的獲獎書目,美國《學校圖書館雜志》年度最佳童書,美國《書單編輯人精選》/青少年讀物排行榜榜首作品。
★內容提要
故事的主角是一隻叫小莉的老鼠。小莉平時總是很多莫名地擔心,無論大小事情,不分晝夜、無時無刻地擔心:在家裡,他擔心爸媽會不會突然不見了,自己會不會變小在澡盆里淹死,院子里的樹會不會倒下來,客廳牆壁上的裂縫會不會跑出個怪物;去游樂場,開始擔上鞦韆的鏈子,滑滑梯上面的螺絲釘,還有那些鐵杠子會不會傷害她;她也擔心自己心愛的布娃娃小花瓣,怕它受委屈,怕它永遠不見了;連過生日過節日她還擔心……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她更是擔心:如果討厭點心怎麼辦,如果忍不住哭了怎麼辦,如果找不到廁所怎麼辦......這樣的情緒也牽引得全家人跟著她擔心……
『伍』 小班能人秀,我會穿衣服 和 我會穿褲子的游戲規則,詳細一點,急急
我想了下~望採納~
抽簽分組,之後以小組的形式上台先亮相~然後小組比賽,比如一組5個人,5個人當中要淘汰2~3個(這是初賽,淘汰數目你們定,全程以計票的方式優勝劣汰)
每個小組比賽完,淘汰的所有人再次比賽,這次比賽就不用再抽簽什麼的了,再次選出一定的人數。(叫做復活賽)
最後,初賽的勝利者和復活賽的勝利者,一起比賽,就是決賽,直接評出一二三名。
(因為是小班,老師要給每個人准備禮物或者加分之類的,不然小孩子最愛哭了,如果您覺得復雜,也可以不要復活賽,或者刪改)
謝謝
『陸』 家長進課堂教孩子做什麼呢
在家裡幾乎每天都給孩子讀繪本的媽媽來回答一哈。
現在很多媽媽都很重視親子閱讀,在給孩子讀繪本期間也算是或多或少有點經驗,這么擅長的事情,假如用在這個小活動上,會不會也算人盡其才呢^_^
當然啦,為了讓寶寶以及班上的小朋友都成為你的小粉絲,提前做點功課是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自然是要選擇一到幾本合適的繪本啦。小班的小盆友多在三四歲左右,太長的繪本故事會讓他們走神,選情節相對簡單、趣味足的故事會更吸引人。
個人建議繪本:《好餓的毛毛蟲》,《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打瞌睡的房子》,《母雞蘿絲去散步》,《阿立會穿褲子了》,《在森林裡》等等。
第二,搜索一下視頻和音頻,學習一下怎麼朗讀繪本會更有感染力。
要想擄獲小朋友的芳心,不下點功夫怎麼行?好在現在網路上的資源十分豐富,善於講繪本的爸爸媽媽也特別多,咱稍微學習一下,夠用就行。
再次,如果經濟寬裕不差錢,可以以獎勵的形式,給班上再送幾本繪本。這可是在小朋友的心裡撒播愛閱讀的種子呀,收獲想必會讓人喜出望外的。
贊同4
暫無評論
『柒』 小班社會教案穿褲子也不是很難嗎
<
1.鑽研大綱、教材,確定教學目的
在鑽研大綱、教材的基礎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廣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目的一般應包括知識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課時教學目的要訂得具體、明確、便於執行和檢查.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制定教學目的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內容、學生素質、教學手段等實際情況為出發點,考慮其可能性.
2.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在鑽研整個教材的基礎上,明確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及重點和難點.所謂重點,是指關鍵性的知識,學生理解了它,其它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說教材重點才重要,其它知識就不重要.所謂難點是相對的,是指學生常常容易誤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難點.寫教案時,主要考慮這樣幾類知識常常是學習的難點:①概念抽象學生又缺乏感性認識的知識.②思維定勢帶來的負遷移.③現象復雜、文字概括性強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闡述的知識.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識.⑥數學知識運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難的知識.
3.組織教材,選擇教法
根據教學原則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校設備條件來組織教材考慮教法,初步構思整個教學過程.教材的組織是多種多樣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組織結構.但不論是那一種結構都必須圍繞中心內容,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貫穿重點,確定講解的層次和步驟.同時,在選擇教法上,還必須充分重視考慮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4.設計數學程序及時間安排
對於上課時如何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題;新授課的內容如何展開;強調哪些重點內容;如何講解難點;最後的鞏固小結應如何進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時間問題,都應在編寫教案前給予充分的考慮.
5.設計好板書、板畫
板書、板畫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編寫教案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板書的設計可以從鑽研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入手,也可以從分析學生的認知規律入手.
『捌』 教案 《穿衣服的安全》
活動設計背景
美國兒科權威專家詹姆斯博士曾說:「依賴本身就滋生懶惰,精神鬆懈,懶於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替孩子包辦代替,這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這句話耐人尋味.
我們有些孩子的自理能力還需要加強,於是我就這個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我會穿衣服》這節課
活動目標
1.學習如何穿好衣服。
2.知道自己有一雙勤勞的手,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穿衣服,褲子,鞋.
難點:1、紐扣扣得是否正確。
2、穿褲子分清反正。
3、能分清左右鞋、系好鞋帶。
活動准備
兒童上衣(紐扣式)、褲子、鞋(系帶式)若干。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做手指操,穩定幼兒的情緒。
基本部分:
一、談話
1.師:你們已經是學前班的小朋友了,你們覺得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
2.師生共同總結:我們可以自己穿(脫)衣服、褲子、鞋。
二、學習自己做事情
1.學習穿(脫)衣服、褲子、鞋的方法。
(1)請幾個幼兒到前面穿上衣(或褲子、鞋),要求其他幼兒仔細觀察,並說說:他們是怎麼穿的?誰的方法好?為什麼?
幼兒自由討論並回答以上問題。
(2)教師演示穿(脫)衣服、褲子、鞋的基本要領:
穿衣服,注意紐扣要扣得正確。衣襟對齊後再扣,這樣就不會出現衣襟一長一短的現象。
褲子,首先穿之前要分清反正面,把正面朝上再穿,不要兩條腿穿一個褲筒里。
鞋,先分清左右腳的鞋,不要穿反鞋。穿上後學系鞋帶,不要系死扣。
(3)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從新穿衣服(穿紐扣式衣服的)
鼓勵孩子以後要經常自己動手穿,因為我們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並且我們長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
三、課程拓展,進一步學習生活自理的一些基本技能
教師示範整理物品的方法,講解整理物品的正確方法和基本要領。如書包的整理方法,教師拿幼兒的書包做例子,從新整理。
讓全班幼兒自己從新整理書包。
結束部分:引導幼兒在家裡幫父母做能做的事情
教學反思
在這節《我會穿衣服》 的課程中,教師為孩子提供了充足的道具,便於幼兒動手操作活動的開展,教師在每個環節中都注意向孩子講述注意事項,如穿衣服、褲子、鞋子前要分清反正;學習整理書包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難的方面在於幼兒系鞋帶的方法,教師給每個孩子一根鞋帶來練習,並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了一點點的進步就要表揚他,要和他們成為好朋友。
總之,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教師要言傳身教,多開展自理能力培養的活動,並多與自理能力較差幼兒的家長溝通,指導他們在家裡做一些配合學校活動的做法.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孩子更好、更快的形成良好習慣,具有一定自理能力,也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玖』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穿衣服》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穿衣服》,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掌握穿開襟衣服的方法。
2、能利用兒歌來邊說邊穿衣服。
3、願意自己穿衣服,體驗自我服務的快樂。
4、培養觀察,比較衣服的能力。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活動准備:
小兔頭飾、男、女孩上衣各一件(全是帶拉鏈的)大人衣服一件,幼兒每人一件帶拉鏈的上衣。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情景表演:一陣哭聲引起幼兒注意「咦!什麼聲音呀?(哭聲)是誰在哭呢?讓老師來找找看。」。帶小兔子出場,
教師:小兔,你為什麼哭呀?
小兔:我不會穿衣服,心裡很著急!
教師:哦!原來是這樣呀!(教師轉身問小朋友)小朋友們,你們願意幫助小兔嗎?
二、基本過程
1、請一名幼兒上前來向大家展示他的穿衣服方法。
教師:你穿的真好!真棒!還有沒有誰和他的方法不一樣呢?
2、再次請一名幼兒來示範。
教師:小兔,你覺得他們的方法怎麼樣?你學會了嗎?
小兔:他們的.方法都很好,可是我還是想學一個更簡單好記的方法,你們好有沒有呢?
教師請幼兒們再嘗試想想不同的方法,並進行表演。(如果幼兒願意表演,就請表演,沒有回應的話教師直接介紹說自己有一個好辦法)
3、邊說兒歌邊穿衣服:
教師:老師這里有一個辦法,你們想看嗎?
教師邊說兒歌邊穿衣服:抓領子,蓋房子。
小老鼠,出洞子。
小拉鏈,插進去,
手兒輕輕向上拉。
教師:你們看清楚了嗎?我是怎麼穿上衣服的呢?在穿的時候我還說了什麼?衣服應該怎麼擺放呢?(將衣服打開,里子向外)小手抓在哪裡?(領口)
4、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說兒歌。
教師:大家都學會了說兒歌,你們想來試試邊說兒歌邊穿衣服嗎?(幼兒回答)先請一個能力較弱的幼兒來試一試,請大家看看那,說一說他穿的過程中有沒有問題,如果有,在哪裡?該怎麼該呢?再請一名幼兒來試一試。
教師:剛才我們看了兩個小朋友的穿衣過程,現在咱們大家也來一次體驗吧!看,老師給你們准備了帶拉鏈的衣服,咱們就來試試看這個方法吧!
5、體驗活動
(1)請幼兒發給幼兒衣服,先請幼兒拿到以後,先不要著急穿,先找出衣服的領子,再將衣服的里子打開。
(2)請幼兒邊說兒歌邊穿衣服。教師巡迴指導個別幼兒,並給予幫助。
(3)女孩子說兒歌,男孩子穿衣服。
(4)男孩子說兒歌,女孩子穿衣服。
6、小兔:你們穿的真好,我也學會了。我給你們表演一下,看看我穿的對不對!不過,我想讓你們來給我說兒歌,我來穿。你們願意嗎?
小兔拿出自己的衣服來穿一次。
小兔:哦!太棒了,我學會嘍!謝謝你們,以後我再也不用為穿衣服發愁了!現在我穿好了衣服,我要出去玩嘍!再見吧!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和幼兒共同回憶兒歌
教師:剛才我們不光幫助小兔學會了穿衣服,就連小朋友自己也學會了兒歌和方法,你們真棒!現在我還想聽你們把這個兒歌說一遍,用好聽的聲音來說,好嗎?(加強鞏固對兒歌的掌握)
2、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一種簡單的穿衣服的方法,以後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幼兒園里,你們起床後還會不會找比人幫忙穿衣服呢?(不會)對了,我們既然學了穿衣服的方法,就應該自己動手來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能乾的小朋友。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目標:
1.通過穿褲子、鞋子比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2.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活動准備:
1.參賽幼兒褲子、鞋子,椅子5把
2.活動記錄表、紙、筆等。
3.獎狀、各班名單。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介紹
1.主持人及介紹裁判老師等。 2.介紹比賽的規則。
二、比賽過程
1.36名幼兒分成6組進行比賽,一組為6人進行比賽,聽裁判的口令比賽開始,以記時多少為准,記時最快先穿好的幼兒舉手示意表示勝利。
2.統計老師根據幼兒記時的快慢來統計結果,統計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9名。
3.比賽統一評分標准,各班維持好秩序。
三、頒獎
1.頒獎老師為獲獎的小選手們頒發獎狀,並拍照留念。
2.主持人「小班組穿褲子、鞋子比賽」活動。
有益的學習經驗:
對穿衣服產生興趣,喜歡自己穿衣服。基本能自己穿衣服。
活動准備:
上衣、褲子、襪子、鞋,娃娃及其衣服
活動與指導:
1、小朋友們一天一天地長大了,本領一天一天地增多了。今天老師再教你們一個新本領,回家後你們給爸爸媽媽表演,他們一定會誇你們的。
2、教師將上衣、褲子、襪子、鞋拿出來,請幼兒說說應該先穿什麼,後穿什麼。
3、教師告訴幼兒穿衣服的順序,先穿上衣,再穿褲子,最後穿襪子和鞋。
4、把娃娃拿出來,讓幼兒給娃娃穿衣服。請5―6名幼兒上前表演。
5、對幼兒難掌握的地方給予重點指導。
建議:
在娃娃家角提供幾個娃娃讓幼兒練習。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有趣的天空
『拾』 有沒有培養自理能力的繪本
您好,關於您的問題,結合原書內容、京東網等網站資料,推薦如下:
1、《阿立會穿褲子了》
男孩阿立不會穿褲子,他因為一隻腳穿褲子,另外一隻腳無法獨立站住而跌倒了。 於是他索性光著屁股跑到外面去,卻遭到了不同小動物的嘲笑。 後來,他看到白鶴一隻腳站著,就學白鶴想單腳獨立,結果又摔了一跤,還把屁股給弄臟了。 回到家,媽媽給阿立洗屁股,阿立發現躺著可以穿上內褲,他就想:用這樣的方法也能穿上褲子啊! 這次,阿立真的成功啦。
2、小熊寶寶系列繪本
其中有好些是關於幼童自理方面的內容,比如《收起來》 ,小熊玩完玩具就想走開,玩具們就哭了!於是,小熊就答應把他們送回家。 裡面有很多重復性的語言,鼓勵孩子更好地完成整理這項任務。
3、小快活卡由·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繪本 媽媽,我要自己來(套裝共8冊) [2-4歲]
生活化的場景,模擬真實的家庭場景和家庭內活動,喚起孩子的熟悉感,容易理解和接受。
可操作性強的教養示範,故事情節展示孩子一步步學習獨立的過程,既示範給父母,也示範給孩子。
秉承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多爾多的教育理論。倡導對孩子的行為少干涉、多試錯的鼓勵精神。讓孩子在自己行為的後果中,學會判斷,走向獨立。
例如《我會自己刷牙》
卡由每天都在媽媽的幫助下刷牙,漸漸熟悉了刷牙的步驟和過程,習慣了牙膏的味道。直到有一天,爸爸說:卡由,咱倆要不要一起刷牙?各自刷各自的?卡由說:好!他記得媽媽的做法和囑咐,他會自己刷牙,還能替玩具們刷牙!
4、做小孩不難:幼兒自理能力繪本系列(全六冊)
德國版權引進,繪畫風格獨特,貼近孩子心理,容易背孩子接受和認可。 故事以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情為主,如,幼兒園里的爭吵,講禮貌等,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讓孩子置於故事中,更好的理解故事,明白道理。本書的作者和繪畫者都是德國知名的幼兒書專家,他們創作的作品得到了全世界小朋友的喜愛。
例如《快來打掃房間吧》:蕾在周末之前必須整理好她的房間。「整潔干凈是必需的。」爸爸媽媽認為。
因為蕾對打掃房間實在是提不起興趣,所以她就給自己找借口:整潔干凈真的是必需的嗎?和朋友瑪麗一起,蕾拜訪了一些鄰居,想看看他們的房間是不是都是很整潔的。結果她不得不承認,井井有條是必需的。聰明的她想了一個非常出色的整理房間的辦法——所有人都對此滿意。
以上答案僅作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