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泰姬陵的故事
泰姬陵於1631年開始動工,歷時22年,每天動用2萬役工。除了匯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築師和工匠,還聘請了中東、伊斯蘭地區的建築師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國庫(共耗費4000萬盧比),這導致莫卧爾王朝的衰落。更多資料如下
『貳』 泰姬陵的傳說
泰姬陵傳說
「逆子」讓老父不能圓夢
據史料記載,馬克巴拉陵建於1679年,與泰姬陵前後相隔僅25年。建墓之人則是印度歷史上罵名不斷的帝王,一個讓泰姬陵兩位主人公無法美夢成真的不孝之子。眾所周知,泰姬陵是莫卧兒王朝帝王沙賈漢為紀念愛妃泰姬·馬哈爾建造的,前後花費數千萬盧比,用了22年。國王本想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與愛妃相對而眠。誰知泰姬陵完工不久,其子奧朗則布就弒兄殺弟篡位,害得老父在被囚禁8年後鬱郁而終。
奧朗則布當政49年間,統治殘暴,致使全國戰亂不斷,昔日強大的帝國日漸衰落。臨時遷都奧蘭加巴德後,奧朗則布打算為亡妻建陵墓。雖說「逆子」不孝,但他對父親為母親修的泰姬陵還是仰慕不已,可王朝已無力負擔第二個泰姬陵的浩大工程,奧朗則布於是下令,陵墓只要大體像泰姬陵就行,一切選材從簡。雖說「小泰姬陵」工期只有6年,但工程量依然浩大。一位法國傳教士在其印度游記中記載,當年曾親眼目睹300頭馱運大理石板的牛車浩浩盪盪向墓地進發的場景。
僥幸躲過劫難
奧朗則布死後,莫卧爾王朝控制范圍不斷縮小。與王朝的衰敗命運相似,「小泰姬陵」也經歷了幾多坎坷。1803年,印度南部海得拉巴地區的大公吞並奧蘭加巴德,一眼看中「小泰姬陵」,下令將陵墓全部拆掉,運往海得拉巴重建。還未等開工,不少預言家就警告,若破壞這座建築,會惹怒神靈,遭到懲罰。驚恐之下,大公才罷手,「小泰姬陵」逃過了「大卸八塊」的劫難。
泰姬陵是莫卧兒王朝帝王沙賈漢為愛妃泰吉·馬哈爾所造。據傳當年沙賈漢聽聞愛妃先他而去的消息後,竟一夜白頭。為紀念泰吉,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國王傾舉國之力,耗無數錢財,用了22年時間修建了這座晶瑩剔透的泰姬陵。國王本想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中間用半邊白色、半邊黑色的大理石橋連接,與愛妃相對而眠。誰知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就弒兄殺弟篡位,他也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此後整整8年的時間,沙賈漢每天只能透過小窗,凄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裡浮動的泰姬陵倒影,直至病死。
泰姬陵因愛情而生,這段愛情的生命又因它的光彩被後世續寫。當地總有人說,盡管300多年來泰姬陵的兩側一直威嚴地矗立著兩座暗紅色清真寺為它保駕,盡管現在每天總有來自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遊人相伴,但泰姬陵還是孤獨、寂寞的,就像一位形單影只的絕代佳人在潺潺的朱木拿河邊痴痴企盼著愛侶歸來。
『叄』 泰姬陵的介紹
1983年根據文化遺產評選標准C (I)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7屆會議報告。是北京時間2007年7月8日凌晨公布的「新七大奇跡」之一。
從數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外形被作為飯店的標志、酸辣醬和調味品的商標,實際上它被用在隨便什麼地方,人們看到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盡管如此,很少有人看了泰姬陵感到失望的。
泰姬陵百看不厭,它仍舊能使人驚訝。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自然光線中顯現出不同的特色。雖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卻沒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間浮動。它的和諧對稱、花園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令無數參觀者驚嘆不已的奇跡。估計有2萬名工匠參與了泰姬陵的建造,歷時22年才完成。據說一位法國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參與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沒有一位建築師被記錄肯定參與了陵墓的建造——這對這個建築物是很適宜的,因為建造它的本意在於讓人們只記住在陵墓里的人。
朝霞升起時分,初升的一輪紅日伴著朱木拿河裊裊的晨霧,彷彿要將泰姬陵從睡夢中喚醒,此時的它顯得靜靜的。中午時分,泰姬陵頭頂藍天白雲,腳踏碧水綠樹,在南亞一向耀眼的陽光映襯下,更出落得玲瓏剔透,光彩奪目。傍晚,泰姬陵迎來了它一天中最嫵媚的時刻,斜陽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開始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淡青色,隨著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終回歸成銀白色。在月色朦朧中,泰姬陵顯得格外高雅別致和皎潔迷人,猶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據稱,泰姬陵最美麗的時候,是朗月當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寢,在月光映照下會發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塵,美得彷彿下凡的仙女。
泰姬陵於1631年(另一資料:1632年)開始動工,歷時22年(另一資料:18年),每天動用2萬役工。除了匯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築師和工匠,還聘請了中東、伊期蘭地區的建築師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國庫(共耗費4000萬盧比),這導致莫卧爾王朝的衰落。沙·賈汗國王本原計劃在河對面再為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中間用半邊白色、半邊黑色的大理石橋連接,與愛妃相對而眠。但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其子奧朗則布(Aurangzeb)弒兄殺弟篡位成功,沙·賈汗國王本人也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宮內。此後整整8年的時間,沙·賈汗每天只能透過小窗,凄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裡浮動的泰姬陵倒影,後來視力惡化,僅借著一顆寶石的折射,來觀看泰姬陵,直至最終憂郁而死(病死)。但有幸的是,沙·賈汗死後被合葬於泰姬陵內他的愛妃泰姬的身旁。
泰姬陵是用從322公里外的採石場運來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卻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種純白色建築。成千上萬的寶石和半寶石鑲嵌在大理石在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從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圍欄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藝。陽光照射在圍欄上時,它投下變化紛呈的影子。從前曾有銀制的門,裡面有金制欄桿和一大塊用珍珠穿成的布蓋在皇後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實際埋葬地之上)。竊賊們偷去了這些珍貴的東西,許多人曾企圖挖取鑲嵌在大理石欄上的寶石,但泰姬陵的雄偉壯麗仍使人為之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個風景區內,庄嚴雄偉的門道象徵著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圓頂的亭閣。原先這兒曾有一扇純銀的門,上面鑲嵌著幾百個銀釘。這些東西都已被劫走,現在的門是銅制的。
關於沙賈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邊為自己建一座同樣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傳說似乎沒有太多的真實性。他的兒子奧朗則布於1658年宣布為帝,並把他的父親軟禁在阿格拉一個城堡內達9年之久,一直到他去世。沙賈汗能從城堡遠遠眺望泰姬陵。後來他也被葬在泰姬陵。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兒建築成就的高峰。這種風格的陵墓豎立在一個底座上,上面飾有光塔,人們對它懷有和對清真寺同樣的崇敬的心情。這種風格的紀念陵墓在印度北部發展並隨之消失。
侯邁因在德里的陵墓於1564年動工,它是泰姬陵的雛形,牢固、威嚴而不是精緻、黃雅。17世紀70年代奧朗則布在奧芝加巴德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沒有泰姬陵的魅力與和諧。德里的另一陵墓賽夫達賈之墓於1753年動工,被稱為是「莫臣兒建築最後的閃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們盡力設法要運河看的建築物。這些紀念陵墓都有一個標準的模式——一個大的洋蔥形狀的拱頂、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這些東西融化在一起,創造出一座無與倫比的建築。與孟加拉的總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劃的陰謀相比,泰姬陵內珍貴財寶的失竊可謂微不足道。19世紀30年代,他謀劃拆除當時疏於管理、雜草叢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運往倫敦出售。只是因為從德里紅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買主,這個計劃才作罷。後來,在1900年當了印度總督的柯曾重新修復了泰姬陵。
毫無疑問,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藝術的典範。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築毫無瑕庇,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她不僅表達了沙賈汗對愛妻的深切紀念,也是他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令世人贊嘆的經典傑作之一。
這座世界七大建築奇跡背後其實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歷史,了解它的歷史的背景,確能增加觀賞泰姬陵的趣味。17世紀莫卧兒帝國皇帝沙傑漢為紀念其愛妃慕塔芝瑪,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致令人叫絕。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六十二米,令人嘆為觀止。四周有四座高約四十一米的尖塔,塔與塔之間聳立了鑲滿三十五種不同類型的半寶石的墓碑。陵園佔地十七公頃,為一略呈長形的圈子,四周圍以紅沙石牆,進口大門也用紅岩砌建,大約兩層高,門頂的背面各有十一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大門一直通往沙傑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則擺放了他們的石棺,壯嚴肅穆。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條清澄水道,水道兩旁種植有果樹和柏樹,分別象徵生命和死亡。
『肆』 泰姬陵的簡介
泰姬陵是印度北方邦亞格拉市郊的著名古陵墓。在印度北方邦亞格拉市郊區,西北距新德里195km。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是莫卧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為其愛妻泰姬·瑪哈爾修建的,故名。世界七大建築奇跡之一。歷時22年築成。
陵園呈長方形,佔地17萬平方米,以自南面大門至北面陵墓的直長甬道對稱排列,四周圍以紅砂石牆。甬道兩旁為人行道,中間有一「十」字形噴泉水池。
陵墓概況
宏偉的陵墓呈白色,外觀為八角形的陵壁,上覆高聳飽滿的穹窿頂,高67米,建在邊長95米、高7米的正方形基座上。基座四角各有一座高40米、稍向外傾的圓塔。泰姬和沙賈漢的大理石棺置放在陵墓中央室。
結構嚴謹,方、圓、三角等圖形配合巧妙,直線與曲線、單純與復雜、勻齊與參差揉合恰當,紅砂石附屬建築烘托著白色大理石主體建築,表現出極美的旋律。
『伍』 出差印度-泰姬陵
考慮了一下,我覺的泰姬陵應該做為一個單獨的文章來寫比較好。因為它的篇幅會比較長,大多都是我的吐槽。[酷拽]
我們是周日的航班,所以周五任務完成之後,周六可以自由支配。我和李哥都比較喜歡 歷史 和各種博物館,景點,所以當提到去泰姬陵的時候,我倆一拍即合。其他兩個人打算去購物,對泰姬陵不感興趣。
泰姬陵在印度的Agra市,距離新德里大概200多公里。我們提前咨詢了酒店,酒店告訴我們包車,坐火車或者找旅行團都可以。我們找了一個朋友介紹的在印度開酒店的華人,他們酒店有車可以租給我們,帶司機,司機會簡單的英文溝通。租一天的費用是RMB 1400。考慮了一下安全性,便捷性,於是就敲定了這個。
第二天7點半,司機按時等在了我們酒店門口,我們一出門,就看到一輛嶄新的7座的商務車,很是寬敞。司機坐前面,我和李哥在後面可以把座位放下平躺。錢花的值。
司機開車速度非常快,李哥說他做為20年老司機都有點緊張。上了高速,車很少,也就沒那麼擔心了。沿途風景不錯,一望無際的綠色,突然有種駕車馳騁在 非洲 熱帶草原上的感覺。開了大概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車子開進了一片貌似小鎮的地方,然後過村莊,穿農田。從路標能看出來快到了。
從泰姬陵的停車場到泰姬陵景區大門還有一段距離,需要坐景區的公交車。停車場廁所是收費的,但是公交車免費。 公交車很老,很擠。還好就幾分鍾左右就到了。
泰姬陵門票,外國人1000盧比(幾年前的價格,不知道現在是否漲了), 印度 人多少錢我記不太清了。總之,比外國人便宜很多就是了。據說多年前,國內的景點, 比如 故宮也是這樣,外國遊客的門票價格比 中國 人貴,不過近些年 中國 經濟發展起來了,也不在乎這點兒外匯收益了,所以門票價格也就沒有中外之分了。
買票期間,一直有一個人來和我們搭話,給我們帶路。買完票,說他是工作人員,可以帶我們進去,不需要排隊,但是讓他帶進去需要給他1000盧比的小費,我們拒絕了。
排隊的人很多,男女分開兩條長長的隊伍。我和李哥走到各自的隊尾,安分排隊。剛站了一會兒,一個工作人員對我說,你可以不用排隊,直接去前面就能進了,並沒有提錢的事情。我有點狐疑,叫了李哥過來,正要再問,又有一個自稱工作人員的人過來,說他可以帶我們,需要1500盧比[驚呆],是的,比第一個人貴了500盧比。 於是我倆認為這第二個人也一樣要我們掏錢,也就沒再問。回到各自的隊伍繼續排隊。男士的隊伍本來就短點兒,過安檢的速度也快,所以慢慢的,李哥和我的距離就拉開了。 期間我看見有幾個 中國 人,女孩兒看看女士的隊伍太長,不管不顧的排到了男士的隊伍里,他的男伴還提醒她,要去女士的隊伍,女孩說了一句「我才不去,就在這」。所以, 中國 人不守規矩的還是太多了。或許是我不懂變通,死腦筋呢?總之,我不想在外國讓人家抓到任何可以詆毀中國人的把柄。
女士的隊伍以蝸牛的速度前進, 天氣實在太熱,曬的人發暈。期間還有插隊的,因為插隊還有吵架的,吵的都是印度話,我又聽不懂,看熱鬧都沒心情,真是聒噪到不行[衰]。景區有在維修的地方,所以我們的隊伍旁邊是一堆石子,被人踩的滿地都是,很不好走。而且竟然還有一攤牛糞,難怪排隊的時候越往前走越覺的臭,還有蒼蠅[衰]。後來看到幾個 歐洲 人被貌似工作人員帶著,沒有排隊,直接進了安檢,我感嘆,還是錢好使,如果500盧比的話,我還是能接受這種服務的。正感嘆的時候,我後面有一個 印度 女孩用蹩腳的英文和我說,我不需要排隊,可以直接進去。然後周圍其他人也附和,我問原因,他們卻嘰嘰喳喳的說不好英文。我猶豫了一下,也是實在等的不耐煩,就想著去門口問問,不行我再回來,反正周圍人都認識我,排到原來的位置也不算插隊。到了安檢口,警察看了看我,只瞟了一眼門票,就讓我進了。過完安檢,還要開包檢查,包里的口香糖,客戶送的巧克力都不讓帶進去,只好扔在那了 [流淚] 。 李哥半個小時前就進來了,之前他給我發了條簡訊說有high value tickets,可以走快捷 通道 。可惜我沒看到這條信息。 後來我倆想,第二個工作人員說的是實話,應該是正規的工作人員,人家都沒說錢的事兒,也沒說要帶我們去。可惜由於第一個和第三個人的攪合,我倆都沒信。
外國人高價購票,是能享受優先進入的權利。可惜沒有明示,各種人員參雜其中,無人管理。泰姬陵的這個體驗非常不好。也怪我們沒有提前查攻略。再有去的朋友,可以以此為鑒。
泰姬陵是 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的愛妃子而修建的。 當我知道王妃生了14個孩子之後,我驚呆了。這個女人,一輩子不是在懷孕,就是在坐月子,然後死在了產床。
泰姬陵的主建築坐落在高高的 大理 石基座上,要上基座,需要脫鞋或者帶鞋套。通往陵墓的台階,又陡又窄。來到陵墓入口前,遠遠望去要想進到裡面,只有一個很窄的門,大概只能同時允許兩到三個人並肩進出。從我們站立的地方到門口還有一段距離,排了很多人。沒有工作人員維持秩序。所有人都擁擠前進。我和李哥,是被後面的人推著前進的。我後面是一個 印度 中年婦女,由於擁擠,挨的很緊,這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不能接受的,是她把雙手搭在我的後背,那天我穿的衣服後面領口稍低,她那雙手毫無阻隔的直接接觸到我的皮膚,黏膩,潮熱。我一直嘗試甩開她的手,但是毫無作用。[泣不成聲]
快到門口的時候,隊伍更擠,我甚至有點害怕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北京或者廣州早高峰的地鐵),這種情況是非常容易發生踩踏的,但是想擠出隊伍也不可能了。這時,我聽到有一個聲音,讓大家慢點兒,是我前面的一個歐美白人喊的,看來,他也被擠的崩潰了,一直喊「dangerous」。貌似管一點兒用。不過我也很清楚的聽到右後方有人發出嘲笑的聲音,還說了一句「welcome to India」。[黑線]
我和李哥總算被擠進了門,但是裡面貌似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至少我一點兒印象都沒有,(可能還沒從剛才的擁擠中回過神)。哦,我記得周圍豎了很多牌子寫著禁止拍照和不要喧嘩,但還是有很多人拍照,並且是開了閃光燈的,還有故意大喊大叫,大聲吹口哨的。 幾乎都是 印度 人。李哥低聲說了一句「素質太差了」。裡面不大,就繞了一小圈從後面的一個門出來了。
我們在外面又逛了逛,拍了幾張照片就打算回去了。真正參觀的時間並不多,大多數時間不是在排隊,就是在擁擠。正所謂「排隊兩小時,參觀10分鍾」。我沒問李哥的感受,至少對於我來說,來過一次也就足夠了,畢竟是享譽國際的景點之一,外景確實是美,但是也不會有再來一次的想法。這可能就是「不來後悔,來了更後悔」的真實寫照吧。
出了大門,我們沒坐景區的公交車,反正也不是很遠,打算走回停車場,順便看看周圍商店的東西。有的商販,看見我們就一直推銷,甚至有的直接說了中文「你好」[黑線]。可惜一整排的商店都沒有令人感興趣的東西。很多是泰姬陵的模型,但是不管它再漂亮,畢竟也是個陵墓,總不能把陵墓擺在家裡吧。
回程的時候感覺比去的時候要快,我和李哥都有點兒累了,李哥睡了一路,我睡不著,玩了一路的手機。原以為來回要一天時間,但是回到酒店才3點多。
泰姬陵完~~
其他景點,敬請關注。
歡迎點贊,關注和留言。
謝謝閱讀~
『陸』 想知道一些。全世界成人禮和一些習俗。
【原始部落的「死亡跳」成人禮】2012年5月,46歲的倫敦攝影師史蒂夫·戴維有幸目睹了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的「死亡跳」儀式,並用相機記錄了這一驚心動魄的過程。據悉,萬那杜的部落居民在每年4、5月份都要舉辦「死亡跳」儀式。這一瘋狂的傳統是當地青年男子的成人禮,男子要從用木棍和藤條搭起的30米高架上,俯沖跳下。高架搭在坡度適中的斜坡上,跳躍者僅有的保護措施是拴在腳上的藤條,極具危險性。 【南非青年的成人禮:古老割禮儀式】南非科薩族青年在接受了稱為「ulwaluko」的古老割禮儀式以後,才算真正步入成年。手術結束之後,他們會在東開普省的村莊外面過上一段好似隱居的生活。他們裹著儀式用的毛毯,臉上塗著白粘土以示純潔。 【印度傳統少女拍賣初夜當成人禮】印度泰姬陵以西30英里,在距離拉賈斯坦邦城鎮珀勒德布爾一英里的地方,幾名18歲女郎在塵土飛揚的行車道周圍或坐或站或閑逛。一場爭奪她們的初夜權的拍賣正在舉行中。14歲少女蘇萊居住的臨時棚屋區有59個家庭棲身,全都是貝迪亞族人。當娼妓是貝迪亞族長期以來的傳統。對出生在該族的女孩來說,成為妓女是一個通向「成年」的儀式。 【肯亞馬賽族的傳統成人禮】肯亞馬賽族的傳統成人禮被稱之為「Eunoto」。在這個儀式上,年輕的馬賽族男子從普通勇士晉升為「資深勇士」,也就是地位更高的勇士,從此擁有娶妻生子的權利。 【殘忍陋習:印尼女孩割禮】這是美國知名女攝影師斯蒂芬妮辛克萊爾拍攝於2008年的獲獎作品。女性割禮是陋習,但在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依舊盛行割禮,已經成為她們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就像成人禮。『柒』 為什麼忌諱和景點的陵墓拍照
人們在享受旅遊的好時光,除了玩得開心,還要特別注意旅遊照相的相關禁忌: 1.不要與風景名勝中的陵墓為背景合影. 與陵墓為背景合影,可能會引起某種不適. 2.不要隨便與他人合影。北方某旅遊景點請一長相酷似偉人的人坐堂,不少遊客於是頻頻與他合影。後來該坐堂的人不幸過世,結果不少與他合過影者那一段時間都不少過。旅遊外出時,要特別謹慎與陌生人合影,防止自己的運勢下降。 3.踏青旅遊不要與千年老樹、百年老屋合影,道理不說自明。 4.不要在高壓線、牆角邊等拍照,否則會給自己帶來難解的煞氣。有一些朋友在野外取景時,會蹲在牆角邊拍照;有時也會將高壓線收進景框內,殊不知這是犯了忌諱。 5.謹慎與過世的家人墓地合影。清明節時去掃墓,一些朋友出於對悼念親人的緣故,與自己親人的墓碑合影,豈不知一些鏡頭包含了他人墓地,結果可能會有不妙。因此要謹慎再謹慎。 6.三人合照有講究。過去畫師會拒絕把三人畫進圖內。據說中間的合照者受到左右兩旁的朋友排擠。因此我們在旅遊拍照時,最好避開三人一起合影。如果實在不能避免,那麼最好在兩側的朋友拿衣物照相,以示還有人員要加入拍照。 7.不能在塔的正下方拍照,其實這是往往被遊客朋友忽視的。因為塔的正下方就是被壓制住的感覺,塔是用來鎮妖的。與此相關的是,如果我們到了某寺廟,切記,不要與寺廟的佛像合影。 8.女人懷孕後慎重外出旅遊。記住,旅遊不能在陰氣很重的地方照相,比如無人居住的空屋、僻靜的屋苑等。這不僅對大人不好、對胎兒更不好。 9.不要與很久年代的衣物、家居合影。一些人到故宮玩,往往趁工作人員不注意,偷偷溜進去坐在皇帝或大臣用過的椅子上拍照,甚至還想上龍床拍照。或者穿上太監穿過的衣衫拍照,如果得逞,那麼麻煩很可能隨之而來。 10.夜遊時最好不要亂照相,否則不明物體會入鏡與你合影;對於突如其來的物體,要謹慎拍攝。一些人以為是UFO,又是拍攝又是攝像,往往可能UFO沒拍到,而其他東西卻給你帶來麻煩了。 照相不僅是給我們留下一段難忘的歷程,也不僅僅是一門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正確的照相地點、時間,明白旅遊照相的禁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玩得開心、游得愉快,讓自己快快樂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