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學習走路的時候,會發現孩子總是會容易出現拉褲子的情況。而寶媽在想要訓練孩子上廁所的行為習慣時,首先家長要意識到,因為孩子只有一歲多的年齡。在給孩子穿褲子的時候盡量的讓孩子穿開襠褲,只有讓孩子穿了開襠褲以後,孩子在有尿的情況時,就會直接把尿尿在地上。從而減少孩子出現拉褲子的情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孩子出現了拉褲子的情況。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的給孩子更換褲子,就會容易造成孩子出現感冒的情況。
當孩子在學會走路以後,家長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獨自上廁所的習慣。家長在培養孩子上廁所時,可以考慮單獨給孩子買一個小一點的馬桶。讓孩子每一次上廁所時就直接坐在自己專屬的馬桶上,這樣會更好的訓練孩子上廁所。
Ⅱ 2周歲半孩子天天大便拉褲子怎麼辦
需要這么做:
1、停止威脅式指導。
2、及時提醒寶寶大小便。要學做天線寶寶里的喇叭!「寶寶,該尿尿了!快來快來!」這樣才能幫助寶寶不斷積累不尿在身上的愉快經驗,而不是馬後炮,等咱寶寶都尿身上了,再去教訓她。還有,寶寶訓練是需要時間的。
對於孩子要教導,不是責罵,蹲下和他講,如果拉到褲子里,是不衛生而且是不對的,告訴他怎麼做,感覺有大便的時候,就及時通知爸爸媽媽,然後像尿尿一樣蹲下來。如果孩子做對一次,要給孩子獎勵,誇贊孩子,促使寶寶進步。
其實,大小便對嬰兒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大便是他身體的一部分,排出大便相當於做出「貢獻」或獻出「禮物」,而且,通過排便,他可以表達自己對環境的積極服從,而憋著時則表達的是自己不肯屈服。因此,從主客體關系地性質來看,大便在某種意義上變成了孩子與父母或成年人保持關系的某種工具,孩子們感受到他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周圍的人和環境——這種影響就是價值,就是寶寶們要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
一是因為:沒有得到正確的訓練,本來從1歲左右就要接受大小便的訓練了;二是因為:寶寶這時正處於精神結構發展的第二個時期——肛欲期(約2~4歲),這個時期,寶寶對大小便能否控制的這個生理反應,更是反應出其心理上的自主性成長——寶寶可以還是不可以?寶寶願意服從這個環境還是不願意。當她在嘗試著學習的過程中,沒控制住拉著身上,就被打股。寶寶的潛意識里就形成了——「我是一個無法控制大小便的人!」這就麻煩了,因為一旦有了這個潛意識的暗示,她就成了習慣了,習慣成自然。
通常寶寶會尿褲子,都由於以下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解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Ⅲ 七歲孩子老是拉褲子怎麼回事有什麼原因導致
嬰兒發生尿褲子的狀況,這也是常規的個人行為。可是要是把尿褲子這一個人行為放到一個已經有獨立小便觀念的七歲的孩子的身上得話,便會引起許多父母的憂慮。由於假如按人正常的發育成長階段,已經具備自主意識的孩子一般不可能產生習慣性尿褲子的事兒。那麼,七歲男孩習慣性尿褲子是怎麼回事呢?七歲男孩習慣性尿褲子,假如是以中樞神經系統的方面而言,這是由於男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所致使的,便是膀光已經充實了,而中樞神經系統都還沒完全反應回來,反射弧都沒有都還沒傳遞要小便的信息內容。
那樣的孩子通常「瘦、弱」,因營養成分消化吸收不全。也是有可能是孩子「代謝糸統」的要素所屬,「肛門口肌腱鬆弛」。孩子發育生長發育期內,人體每個糸統和人體器官並沒有發育發展完善,因此孩子大便狀況會發生分階段出現異常。假如胃腸糸統工作中正常的,結腸沒有生理學變病,則不可能有以上情況產生。待孩子再生長發育發育一、二年,也應恢復過來情況。自然,清除食品類不環境衛生,生冷食物少吃,冷食戒除,飲食搭配規律性。再無其他原因而致,孩子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也是父母們的期待,必須和每一個家裡都應高度重視的問題。
Ⅳ 孩子總是拉褲子怎麼辦
孩子總是拉褲子怎麼辦
孩子總是拉褲子怎麼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的精心護理,而很多孩子由於控制不好自己,經常會拉褲子,而這個問題也需要家長注意,下面為大家分享孩子總是拉褲子怎麼辦,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孩子總是拉褲子這種現象,要看孩子是在哪個年齡段,如果是孩子已經長大,那麼首先要帶孩子上醫院去檢查,最好的就是查糞便和血常規檢查,檢查是為了確定孩子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因為在孩子具備自控能力的時候,總是拉褲子是不正常的一種現象,如果不行建議可以去看一下心理醫生。
小男孩多大開始穿內褲合適
一般來說,家長們應該在男孩會走路的時候就開始穿內褲,最好是選擇小男孩小男孩不穿紙尿褲的時候就開始穿貼身的內褲,因為小男孩這時候已經會走路,內褲也不會影響到小男孩的生殖發育。而且很多小男孩的生殖器官是直接露在外面的',所以很脆弱,特別容易受到外力撞擊劇烈摩擦等。
孩子拉褲子如何處理
1、平靜的將寶寶褲子換下
寶寶在剛學會脫褲子上廁所的時候,都會出現憋尿或者憋大便,然後把大便或者小便解在褲子里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以後,家長千萬不要責備,笑話寶寶,不要把寶寶拉褲子作為全家人的談資。這樣就會加重寶寶的心理壓力,導致寶寶在上廁所的時候更加緊張。
2、儲備完善
家長要帶孩子出去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多裝一條褲子,以備不時之需。更小的寶寶在出門的時候可以穿上紙尿褲。這樣有了准備,到時候家長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3、告訴寶寶上廁所的時候要告訴自己或者老師
有的寶寶由於年齡太小了,一著急就會大便在褲子里。這就需要家長積極進行引導,告訴寶寶上廁所的時候要告訴自己和老師。
4、不要打斷寶寶憋大便
如果家長發現寶寶在憋大便,千萬不要打斷這一過程,憋大便其實是寶寶在練習對糞便的排出和控制。這時候家長應該告訴寶寶:大便要及時排出,否則對身體是非常不好的。大小便不能到處塗抹,大小便裡面有細菌,如果沒有洗干凈的話,很容易生病。上完廁所以後,家長要幫助寶寶把手洗干凈。
Ⅳ 幼兒園寶寶拉褲子了怎麼解決
許多小孩子都很喜歡憋大便,因此老是拉屎在褲子里。出現這樣的情況以後,家長千萬不要責罵孩子,應當告訴孩子如果想大便應當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家長應當及時和老師溝通,在書包里給孩子多帶一條褲子,幫助孩子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
許多家長發現,即使寶寶已經學會脫褲子上廁所了,還會老把大便拉在褲子里。出現這樣的情況以後,家長就會感覺到特別尷尬。有的家長還會打罵孩子,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孩老是拉屎在褲子里該怎麼辦。
小孩老是拉屎在褲子里的原因
許多寶寶在學會脫褲子上廁所以後都會出現老是拉屎在褲子里的情況,這是很正常的。老師和家長也經常會看到有的寶寶神情特別緊張,臉發紅,腿夾緊,滿頭大汗,一動不動地呆著。老師和家長一問才知道寶寶原因是在憋大便。家長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以後發現寶寶的身體特別健康,沒有任何問題。於是感覺特別疑惑。小孩子憋大便其實是在反復體驗尿道括約肌的收縮過程,從而學會控制大便。這樣就很容易大便在褲子里。出現這種情況以後,家長千萬不要粗暴的打斷孩子,應當正確的進行引導。
小孩老是拉屎在褲子里該怎麼辦
1、小孩拉屎在褲子里以後,家長應當平靜地幫寶寶把褲子換下來,並且平和地告訴寶寶這並不是什麼問題,然後給寶寶換上一條干凈的褲子。
2、小孩拉屎在褲子里以後,家長千萬不要嘲笑寶寶,也不要把這件事情作為一家人的談資,這樣會導致寶寶排便的時候出現緊張情緒。
3、如果小孩老是拉屎在褲子里的話,家長應該積極和老師溝通,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多帶一條褲子。
如果小孩老是拉屎在褲子里的話,家長應當耐心的引導孩子,告訴寶寶不要憋大便。想大便應當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應當多給孩子帶一條褲子。孩子拉褲子以後,家長不要責罵和嘲笑孩子,否則可能導致寶寶排便障礙。
Ⅵ 四歲半的孩子老是拉褲子
孩子的肛欲期一般經歷兩個月左右就會結束,肛欲期的結束,標志著孩子的性心理向著下一個階段——生殖器期邁進。這兩個月中,如果成年人對孩子大小便的訓練太嚴厲,孩子就會感覺緊張,心理壓力大,會擾亂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自然節律,孩子將大小便解在褲子里的次數就越多,肛欲期拖延的時間也就越長。有的孩子幾個月甚至半年多都不結束肛欲期,孩子的性發展就出現了停滯狀態。 由於父母不懂得兒童肛欲期的表現,對於孩子出現尿濕褲子或將大便解在褲襠里的現象非常生氣,認為是孩子不聽話,故意搗蛋或貪玩不願意上衛生間引起的,於是開始打罵孩子,企圖讓孩子結束這樣的情況。但是,父母的打罵卻招致孩子變本加厲的「報復」——更加頻繁地尿濕褲子,或將大便解在褲襠里。當孩子承受不了父母給他的壓力時,就會出現退縮的狀態,比如故事中的女孩整天叫「我是小BB」,躺在地上要媽媽抱,吃飯要坐在媽媽懷里,還要媽媽喂,這是孩子在尋求自我保護的方法,她希望自己回到小的時候,那時她尿褲子媽媽不會打罵她。孩子的退縮和反抗行為都是孩子承受不了壓力、內心在掙扎的反應。 當孩子出現了肛欲期的表現時,父母最明智的做法是平靜溫和地告訴孩子:寶貝,這不是什麼問題,媽媽給你換上干凈的褲子。家庭里的所有成員都必須持這樣的態度:不可以羞辱、恥笑和責罵孩子,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議論,不可以將孩子尿濕褲子作為家人的談資。
Ⅶ 寶寶兩歲多了,大小便老是拉在褲子里,怎麼辦
通常寶寶會尿褲子,都由於以下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解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寶寶整體發育比較遲緩。每個寶寶的發育過程都是個別性的,不能生搬硬套別的同齡寶寶的生長軌跡,你應該做的是,多一點理解,多一點耐心去等待寶寶以自己的速度發育到適當的階段。
2、進行排便訓練比較困難。有的寶寶確實非常抗拒排便訓練,但是要知道把尿的最佳訓練期並非越早越好。一般來說,訓練宜在寶寶兩歲到兩歲半之間進行。因為在此之前,寶寶不理解來自膀胱的刺激的含義。每個寶寶的具體情況不同,所以根本不存在一個固定的最佳時機。只有在寶寶樂意並主動配合成人時,訓練才能有好效果。
3、一些先天性的原因。比如先天性肛門肌肉調節無力和先天性尿床症等。假如你發現寶寶從一開始就難以控制自己大小便的情況下,就非常有必要帶著自己的寶寶去找這方面的專家進行咨詢,找出其中的原因,積極地進行治療。
4、本來會控制大小便的寶寶,突然出現把自己的大小便拉到褲子裡面的情況,通常因為某些心理上的原因。導致寶寶暫時性地出現這樣的「退步」現象,特別是當這些寶寶對某些事情感到極度不安的時候。在這種時候,只有從根本上消除使寶寶感到心理不安的各種因素,才能使寶寶的以上症狀得以根治。
Ⅷ 孩子大便老是拉褲子里怎麼回事
寶寶在學會脫褲子上廁所以後都會出現老是拉屎在褲子里的情況,這是很正常的。老師和家長也經常會看到有的寶寶神情特別緊張,臉發紅,腿夾緊,滿頭大汗,一動不動地呆著。老師和家長一問才知道寶寶原因是在憋大便。
家長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以後發現寶寶的身體特別健康,沒有任何問題。於是感覺特別疑惑。小孩子憋大便其實是在反復體驗尿道括約肌的收縮過程,從而學會控制大便。這樣就很容易大便在褲子里。出現這種情況以後,家長千萬不要粗暴的打斷孩子,應當正確的進行引導。
注意事項
1、小孩拉屎在褲子里以後,家長應當平靜地幫寶寶把褲子換下來,並且平和地告訴寶寶這並不是什麼問題,然後給寶寶換上一條干凈的褲子。
2、小孩拉屎在褲子里以後,家長千萬不要嘲笑寶寶,也不要把這件事情作為一家人的談資,這樣會導致寶寶排便的時候出現緊張情緒。
3、如果小孩老是拉屎在褲子里的話,家長應該積極和老師溝通,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多帶一條褲子。
Ⅸ 孩子老拉褲子里怎麼辦
11歲孩子白天拉屎是褲子里,是遺糞症。遺糞症的原因原因不很清楚。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訓練,或者在訓練中兒童過分緊長。 遺糞常弄臟衣褲,增加父母的麻煩,還會受父母的責備和打罵,造成兒童的心理緊張,產生自卑、恐懼、羞愧等不良心理。 排便訓練:培養兒童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及時糾正兒童在不適當的場合隨意大便的行為。 行為療法:對兒童排便行為進行強化和消退治療:即兒童在坐便桶或排便成功時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陽性強化),而在不能控制排便時則給予輕度懲罰,或在大便弄臟衣物之後撤除給予的鼓勵以示懲罰(消退強化)。行為療法對控制排便有一定效果。 心理治療:避免可能給兒童造成各種精神創傷的因素,減輕或消除兒童緊張、恐懼、特別不要打罵孩子,不要羞辱孩子。 治療方法:嚴重可以葯物治療,或用紙尿褲保護。遺糞後不會弄臟褲子。
Ⅹ 小孩子容易拉褲子里,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對於媽媽們來說,看到寶寶一天天進步,一天天獨立,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感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但是往往還沒得意多久,寶寶就會做出一些讓你無法理解甚至不能接受的事情,比如拉褲子。
4、 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減輕心理壓力
孩子們追求安全感,因此會依賴父母,一旦進入新環境中,會恐懼不安,比如剛上幼兒園,對新環境和新朋友不熟悉,便會產生焦慮心理,父母一定要積極和老師溝通,幫助孩子盡快融入到集體當中,消除心理問題,對肛欲期的孩子有很重要的作用。
肛欲期的寶寶是脆弱的,需要家長更用心的呵護和鼓勵,因此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恆心,一步步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尷尬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