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休閑服飾 > 苗族裙子藍染機

苗族裙子藍染機

發布時間:2023-01-09 13:53:54

❶ 唐詩宋詞中關於服裝的詩句

1. 中國古詩中描寫服飾的有哪些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杜甫《詠懷古跡》)

西施詠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這是的第一首,描寫貴妃花兒般的容貌和仙子般的體態,這個大家都沒異議。但有一個問題,「雲想衣裳」的雲是什麼雲?——是烏雲?是火雲?還是彩雲?我想,當是白雲。你看後面兩句「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這豈不正是白色的的感覺嗎?所以,當時貴妃是穿著白色的衣裳應該是沒有疑問的吧。

其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我覺得這首是寫牡丹。

「一枝紅艷露凝香」——正是花之形貌。

「雲雨巫山枉斷腸」——乃謂花如有靈,即使當年巫山之雲雨亦不堪相比。巫山雲雨乃自然現象,而牡丹花亦是自然景觀,不正好可以相比嗎?倘若雲雨有神,則名花更當有靈。昔日楚襄王「斷腸」於巫山雲雨之美,卻不知如今牡丹之美更勝一籌。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漢宮」代指唐宮,「飛燕」代指貴妃,唐宮佳麗三千,有誰可比牡丹之美?唯有貴妃而已。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

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首寫君王。傾國之美人與絕世之名花「互相欣賞」著,君王則在一邊帶笑而看之。牡丹花開已是暮春時節,百花紛紛凋謝,春風豈能無恨?而此時此刻,復何恨之有?

總之,第一首寫人,第二首寫花,第三首寫君王。寫人之美,則用花來形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寫花之美,則用人來比襯——「可憐飛燕倚新妝」。美人對此名花,自是歡喜不禁。卻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樂壞了旁邊的君王。

2. 有一句詩詞表達出傳統服裝的美的詩詞

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

《同鄭相並歌姬小飲戲贈》[唐] 李群玉 「六幅」指的是裙子的做法,有「八幅羅裙」、「六幅羅裙」的說法,就是一種樣式,沒什麼典故的。現在的裙子也能看出是幾片布拼和做成的。

古時候織布技術有限,一幅布的寬度是一定的,一條裙子要用六塊這樣的布做成,可見裙擺是比較寬的。 「裙拖六幅湘江水」是說裙子像湘江水一樣柔滑閃亮(因為是上好的絲綢面料),「鬢聳巫山一段雲」是說頭發高高梳起就像巫山的雲一樣。

元稹的《晚宴湘亭》中,舞女紅裙碧袖,歌甜舞旋,令人心醉。「花低愁露醉,絮起覺春狂;舞旋紅裙急,歌垂碧袖長。」

孟浩然的《春情》把長裙的風姿摹寫地曼妙無比。「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

宋詞中表現裙子的有:張先「南鄉子」: 「相並細腰身。時樣宮妝一樣新。

曲項胡琴魚尾撥,離人。入塞弦聲水上聞。

天碧染衣巾。血色輕羅碎摺裙。

百卉已隨霜女妒,東君。暗折雙花借小春。」

3. 有關服飾文化的唐詩 及其對詩中服飾文化解析

有關服飾文化的唐詩.及其對詩中服飾文化解析

紅裙。梁元帝《烏棲曲》:「芙蓉這帶石榴裙。」 石榴裙在唐時,是一種流行服飾,尤其中青年婦女,特別喜歡穿著。如唐人小說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這樣的裙子。唐詩中亦有許多描寫,如李白詩:「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詩:「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杜審言詩:「桃花馬上石榴裙」;萬楚五詩:「紅裙妒殺石榴花」等。石榴裙一直流傳至明清,仍然受到婦女歡迎。《紅樓夢》里亦有大段描寫,可相印證。

「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詞的來歷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對風流女性崇拜傾倒的俗語。這句俗語的產生與唐明皇和楊貴妃有關。

據說楊貴妃很喜歡石榴,為此,唐明皇在華清宮附近種了不少石榴供她觀賞。唐明皇愛看楊貴妃酒後的醉態,常把貴妃灌醉以觀賞她那嫵媚之態。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觀賞之後,唐明皇常剝石榴喂到楊貴妃口中。朝中大臣對此很是看不過去,對楊貴妃怨言日生,楊貴妃為此很不高興。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會,請楊貴妃彈曲助興。楊貴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動聽之時,故意把一根弦弄斷,使曲子不能彈奏下去。唐明皇忙問是什麼原因,楊貴妃乘機說,因為聽曲的臣子對她不恭敬,司曲之神為她鳴不平,故把弦弄斷了。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話,於是降下旨意:以後無論將相大臣,凡見貴妃均須行跪拜禮,否則格殺不赦。從此,大臣們見到楊貴妃都誠惶誠恐地拜倒在地.

4. 帶「衣」字的宋詞一首

荔枝香

甚處尋芳賞翠,歸去晚。緩步羅襪生塵,來繞瓊筵看。金縷霞衣輕褪,似覺春遊倦。遙認,眾里盈盈好身段。擬回首,又佇立、簾幃畔。素臉紅眉,時揭蓋頭微見。笑整金翹,一點芳心在嬌眼。王孫空恁腸斷。一寸金井絡天開,劍嶺雲橫控西夏。地勝異、錦里風流,蠶市繁華,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賞,輕裘俊、靚妝艷冶。當春畫,摸石江邊,浣花溪畔景如畫。夢應三刀,橋名萬里,中和政多暇。仗漢節、攬轡澄清,高掩武侯勛業,文翁風化。台鼎須賢久,方鎮靜、又思命駕。空遺愛,兩蜀三川,異日成嘉話

5. 關於服飾的詩詞

1、燕趙多佳人 漢無名氏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 2、竹枝詞 黃莘田 畫羅織扇總如雲,細草如泥簇蝶裙。

3、詠薴蘿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薴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4、美女篇 曹植 美女妖且閑,採桑歧路間。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

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

羅衣何飄搖,輕裾隨風還。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 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

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 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 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5、雜詩 曹植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6、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杜甫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7、荷葉杯 韋庄 絕代佳人難得,傾國, 花下見無期。

一雙愁黛遠山眉, 不忍更思惟。 8、麗人行之一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綉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榼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9、夜來樂 李賀 續客下馬故客去,綠蟬秀黛重拂梳。 10、橫吹曲辭—長安道 韋應物 麗人綺閣情飄颻,頭上鴛釵雙翠翹。

低鬟曳袖回春雪,聚黛一聲愁碧霄。 11、桃花冷落 明無名氏 高閣佳人吹玉笛,笛邊鸞線掛絲絛。

絛絲玲瓏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12、妒花 唐寅 昨夜海棠初著雨,數點輕盈嬌欲語。

佳人曉起出蘭房,折來對鏡化紅妝。 問郎花好奴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聞語發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 將花揉碎擲郎前:請郎今日伴花眠! 13、感遇·之三十 陳子昂 可憐瑤台樹,灼灼佳人姿。

碧華映朱實,攀折青春時。 豈不盛光寵,榮君白玉墀。

但恨紅芳歇,凋傷感所思。 14、漁家傲 晏殊 殘紅片片隨波浪,瓊臉麗人青步障。

風牽一袖低相向,應有錦鱗閑倚傍。 15、綠頭鴨 晁補之 綉屏深、麗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鵾弦。

花暖間關,冰凝幽咽,寶釵搖動墜金鈿。 未彈了、昭君遺怨,四坐已凄然。

16、三部樂 楊澤民 試尋雙寄意,向麗人低說。 但將一枝,插著翠環絲發。

映秋波、艷雲近睫。 17、春雲怨 馮偉壽 盈盈笑靨宮黃額。

試紅鸞小扇,丁香雙結。 團鳳眉心倩郎貼。

18、塞孤 柳永 相見了、執柔荑,幽會處、偎香雪。 19、白薴辭 李白 吳刀剪綵縫舞衣,明妝麗服奪春暉。

揚眉轉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稀。 20、武陵春 史浩 四坐行盤堆白玉,纖手自和勻。

恰似蟾宮妙麗人,將月出浮雲。 21、鎖窗寒 程先 想曲江水邊麗人,影沈香歇誰為主。

22、青玉案 趙彥端 芙蓉雙帶,垂楊嬌髻,弦索初調處。 花凝玉立東風暮,曾記江邊麗人句。

23、翠羽吟 蔣捷 有麗人、步依修竹,蕭然態若游龍。 綃袂微皺水溶溶。

仙莖清瀣,凈洗斜紅。 勸我浮香桂酒,環佩暗解,聲飛芳靄中。

24、富貴曲 鄭遨 美人梳洗時,滿頭間珠翠。 25、九歌 少司命 屈原 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

26、酒泉子 韋庄 月落星沉,樓上美人春睡。 綠雲傾,金枕膩,畫屏深。

27、更漏子 溫庭筠 相見稀,相憶久,眉淺澹煙如柳。 垂翠幕,結同心,待郎熏綉衾。

城上月,白如雪,蟬鬢美人愁絕。 28、夜飛鵲 吳文英 襪羅微步,流水青蘋。

29、感遇 陳子昂 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 30、西宮秋怨 王昌齡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31、感鏡 白居易 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 32、雜興三首 白居易 美人挾銀鏑,一發疊雙飛。

飛鴻驚斷行,斂翅避峨眉。 33、紅線毯 白居易 美人踏上歌舞來,羅襪綉鞋隨步沒。

34、其三 柳永 出屏幃。倚風情態,約素腰肢。

35、古風其四十九 李白 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姿。 皓齒終不發,芳心空自持。

由來紫宮女,共妒青蛾眉。 歸去瀟湘沚,沉吟何足悲。

36、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李白 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 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

6. 誰知道有關與衣服的古詩

——陸游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 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矯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細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自遣 衣冠尚作閑身祟,梁肉終非退士宜。

惟有褐裘井豆飯,尚能相伴到期頤。 自若耶溪舟行杭鏡湖而歸 換馬亭前煙火微,鬥牛橋畔行人稀。

雲山慘澹少顏色,霜日青薄無光輝。 新酒篘成桑正落,美人信斷雁空歸。

高樓何處吹長笛?清淚無端又濕衣。 自述 勃落為衣隱薜蘿,掃空塵抱養天和。

過期未死更強健,與世不諧猶嘯歌。 野市蕭條殘葉滿,酒家零落廢壚多。

石帆山下孤舟雨,借問君如此老何? 自夏秋匱甚慨然有感 萬卷縱橫眼欲枯,老猶閉戶誦唐虞。 故人誰復訪生死,鄰父幸能通有無。

雲子翻匙新稻飯,天吳坼綉舊衣襦。 時平得掩松根骨,也勝王孫泣路隅。

自小雲頂上雲頂寺 素衣雖成緇,不為京路塵,躍馬上雲頂,欲呼飛仙人。 飛仙不可呼,野僧意甚真,煎茶清樾下,童子拾墮薪。

我少本疏放,一出但坐貧。縛褲屬櫜鞬,哀哉水雲身。

此地雖暫寓,失喜忘吟呻。故溪歸去來,歲晚思鱸蒓。

自笑 諸公袞袞幾金貂,自笑無材負聖朝。 老氣醉中猶跌宕,閑身夢里亦逍遙。

舊書日伴吾兒讀,薄飯時從野叟招。 病後秋衣須早制,竹窗殘夜雨蕭蕭。

自貽 寒暑衣一稱,朝晡飯數匙。 錢能禍撲滿,酒不負鴟夷。

自貽 痴孫護雀雛,饞仆放池魚。 懷葯問鄰疾,典衣收舊書。

7. 求關於提及衣服的詩句

簫鼓追隨春社近,尚能相伴到期頤,梁肉終非退士宜,豐年留客足雞豚。

自若耶溪舟行杭鏡湖而歸 換馬亭前煙火微,鬥牛橋畔行人稀。雲山慘澹少顏色,霜日青薄無光輝。

新酒篘成桑正落,美人信斷雁空歸。高樓何處吹長笛?清淚無端又濕衣。

自述 勃落為衣隱薜蘿,掃空塵抱養天和。過期未死更強健,與世不諧猶嘯歌。

野市蕭條殘葉滿,酒家零落廢壚多。石帆山下孤舟雨,借問君如此老何? 自夏秋匱甚慨然有感 萬卷縱橫眼欲枯。

錢能禍撲滿。懷葯問鄰疾,天吳坼綉舊衣襦。

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老猶閉戶誦唐虞,也勝王孫泣路隅。雲子翻匙新稻飯,鄰父幸能通有無。

自遣 衣冠尚作閑身祟。 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晴窗細乳細分茶。

故人誰復訪生死,誰令騎馬客京華,典衣收舊書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惟有褐裘井豆飯,柳暗花明又一村,深巷明朝賣杏花,猶及清明可到家。

自貽 痴孫護雀雛。矯紙斜行閑作草。

自小雲頂上雲頂寺 素衣雖成緇,不為京路塵,躍馬上雲頂,欲呼飛仙人。飛仙不可呼,野僧意甚真,煎茶清樾下,童子拾墮薪。

我少本疏放,一出但坐貧。縛褲屬櫜鞬,哀哉水雲身。

此地雖暫寓,失喜忘吟呻。故溪歸去來,歲晚思鱸蒓。

自笑 諸公袞袞幾金貂,自笑無材負聖朝。老氣醉中猶跌宕,閑身夢里亦逍遙。

舊書日伴吾兒讀,薄飯時從野叟招。病後秋衣須早制,竹窗殘夜雨蕭蕭。

自貽 寒暑衣一稱,衣冠簡朴古風存。小樓一夜聽春雨,饞仆放池魚,朝晡飯數匙。

素衣莫起風塵嘆,酒不負鴟夷。時平得掩松根骨。

山重水復疑無路。

8. 有一句詩詞表達出傳統服裝的美的詩詞

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同鄭相並歌姬小飲戲贈》[唐] 李群玉

「六幅」指的是裙子的做法,有「八幅羅裙」、「六幅羅裙」的說法,就是一種樣式,沒什麼典故的。現在的裙子也能看出是幾片布拼和做成的。古時候織布技術有限,一幅布的寬度是一定的,一條裙子要用六塊這樣的布做成,可見裙擺是比較寬的。

「裙拖六幅湘江水」是說裙子像湘江水一樣柔滑閃亮(因為是上好的絲綢面料),「鬢聳巫山一段雲」是說頭發高高梳起就像巫山的雲一樣。

元稹的《晚宴湘亭》中,舞女紅裙碧袖,歌甜舞旋,令人心醉。「花低愁露醉,絮起覺春狂;舞旋紅裙急,歌垂碧袖長。」

孟浩然的《春情》把長裙的風姿摹寫地曼妙無比。「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

宋詞中表現裙子的有:張先「南鄉子」: 「相並細腰身。時樣宮妝一樣新。曲項胡琴魚尾撥,離人。入塞弦聲水上聞。天碧染衣巾。血色輕羅碎摺裙。百卉已隨霜女妒,東君。暗折雙花借小春。」

9. 描寫衣服的或者與衣服有關的古詩詞 越多越好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雲想衣裳花想容。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吸取少年時。

緗綺為上裙,紫綺為下儒。

風為衣兮霓為馬。

青青子襟,悠悠我心。 卅七、鷓鴣天八首

1.霓 裳

多少新愁成舊恨?

多少往事成煙雲?

多少柔情訴不盡?

空餘一曲《笑紅塵》。

白紗衣,綠羅裙,

奈何令我銷斷魂?

今生一場荷花夢,

來生還做護花人。 《蝶戀花》 宋·晏幾道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詩經·國風·秦風 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絕 句 南宋·志 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山行留客 張旭

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10. 有關服飾文化的唐詩及詩句對服飾的解釋

記得白居易曾有《繚綾》篇,說「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那麼像什麼呢?「應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要何等的形象思維能力,才能寫出如此的意境?!詩人看到的織物上,「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而且是「織為雲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再細看,「異彩奇文相隱映,轉側看花花不定」。

多麼美的天地奇景!哪裡是什麼繚綾,分明是作者眼中心中的大自然。寫詩的人由此及彼,也說明織絲的人不僅有絕技,同時有著活躍的藝術細胞,更有著對大自然的深深的愛。

不然的話,怎麼會引起詩人浮想聯翩,以至文思如泉湧呢? 白居易還有一篇《紅線毯》,說的是用絲織成的地毯。 「擇繭繅絲清水煮,揀絲練線紅藍染」,分明是工藝過程。

「染為紅線紅於藍,織作披香殿上毯」,是說的紅藍花染成的絲線,比紅藍花還紅。這種夏季開出紅黃色小花,可以制胭脂和紅色顏料的植物,因「其葉似藍」而被稱為紅藍花,這在胡震亨《唐音癸簽》卷二十「詁箋」中有雲。

淺毯多大呢?「披香殿廣十丈余,紅線織成可殿鋪」。紅毯多美呢?「彩絲茸茸香拂拂,線軟花虛不勝物;美人蹋上歌舞來,羅襪綉鞋隨步沒」,多麼形象!詩人認為在絲的面前,其它質料都無法與之相比,「太原毯澀毳縷硬,蜀都褥薄錦花冷,不如此毯溫且柔,年年十月來宣州」。

悠悠唐詩,寄寓著詩人對藝術的獨特視角與見解;靚靚唐絲,記錄下那一個年代人對藝術的深摯的追求與探尋。時至今日,我們在這里讀到的何嘗只是美? 。

與苗族裙子藍染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穿襯衫領子容易黑 瀏覽:892
短裝外套春秋女裝 瀏覽:132
綠色外套黑色褲子配紅鞋 瀏覽:481
山東濟南生產童裝的工廠 瀏覽:136
淘寶網女童冬裝哪裡買 瀏覽:250
黑色西裝配什麼色裙子好看 瀏覽:21
女生黑色睡衣 瀏覽:520
如何系拉鏈領帶圖解 瀏覽:567
帶帽衛衣開衫搭配圖片 瀏覽:649
大童裝襯衫男生品牌及商品 瀏覽:482
黑色褲子怎樣搭配衣服 瀏覽:934
女子穿藍色校服褲子 瀏覽:998
校服裝備中心 瀏覽:527
珊瑚絨圍巾怎麼織視頻 瀏覽:930
焦糖黑色褲子配什麼顏色的上衣 瀏覽:97
平價品牌裙子 瀏覽:97
立領牛仔褂女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388
買褲子怎麼看多大的腰圍 瀏覽:28
依戀哪款風衣最好看 瀏覽:48
韓范童裝童鞋 瀏覽: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