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80年代流行的連衣裙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說服裝是穿在身上的歷史,改革開放30年的輝煌成就,可以透過不同時代人們的穿衣變化來尋找到最為直接、細微的答案。因為服裝是我們這個時代變遷的重要符號,它就像一個多棱鏡,通過堆紅疊翠的衣著折射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30年是多長時間?30年前我們是什麼樣子?從1978到2008年,30年間中國經歷了社會的巨變,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70年代:一個大變革的時代 「一群藍螞蟻」--當時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人就是這樣的。把穿著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國人形容為螞蟻。 20世紀70年代,一群剛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幾乎都穿著那個時代流行的藍色服裝。 30年前,綠、藍、黑、灰等幾種顏色的衣服占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服飾顏色單一,樣式簡單。從50、60年代實行計劃經濟以來,布料要憑布票買,買鞋也要憑鞋票。在那清一色的年代,沒有人講究服飾衣著。也許一件鮮艷一點的衣服就代表了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那個年代人們對穿衣的普遍認識,那一代年輕人似乎並不是把美把裝飾穿在身上,而是把革命、熱情和理想這樣一些簡單而崇高的理念穿在身上。 80年代:色彩繽紛的時代 在很多人看來,中國服飾發展的春天與中國人時尚觀念的復甦開始於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1978年。人們看到了喇叭褲、蝙蝠衫、健美褲還有連衣裙。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對外開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時尚迅速進入中國,向年輕一代傳遞著最新的潮流信息。而這樣的變化,直接體現到80年代。 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喇叭褲幾乎就是時尚的代名詞 80年代初,喇叭褲是一種所向披靡的時尚,它的轟動效應不亞於現在的裸奔。當時有一首流行歌曲《艷粉街》唱道:「有一天一個長頭發的大哥哥在艷粉街中走過,他的喇叭褲時髦又特別,他因此惹上了禍,被街道的大媽押送他遊街……」盡管如此,卻似乎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喇叭褲在中國的冒險。 喇叭褲作為一種怪現象出現,但是它卻打破了之前中國服裝(000902,股吧)的統一制,也逐被大眾所接受。同時像體型褲、港褲等各種新潮的服裝也開始相續涌現,凡是女生無論年齡大小幾乎都穿過。 後來一部叫做《霹靂舞》的歌舞片成了當代青年的流行風向標,劇中人身著蝙蝠衫,頭上裹著布,腳踩高幫運動鞋,一遍遍模擬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的樣子,成為當時年輕人的追逐,於是蝙蝠衫成了那個年代的流行裝,蝙蝠衫寬寬大大的袖子一改傳統服裝的樣式,讓人們耳目一新。 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 80年代流行一部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反映的是紡織廠的女勞模與漂亮裙子之間的矛盾沖突,誰也沒有預料到,這部影片會成為那個年代中國人服裝革命的寫照。 銀幕上的「紅裙子」是中國女性從單一刻板的服裝樣式中解放出來、開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點的服裝色彩和樣式的一個標志性道具,一個多樣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裝時代正式到來。 90年代:這個世界變化快 90年代是中國女性服裝變化最快的一年,一種潮流還沒有形成幾乎就面臨著過時的尷尬。1998年,某時尚雜志上有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大意是:假如昨天在米蘭或巴黎的發布的一種時裝款式今天出現在北京或上海一位女性的身上,你千萬不用奇怪。 90年代,中國服裝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經實現了與世界的同步。奢侈、豪華、昂貴不再是用來批判西方生活方式的專用詞,而成為人們理直氣壯地追求的生活目標,對名牌的崇拜成為高尚品位的表現。 在過去二十年中,「LV」幾乎是每個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夢想的、也是首選的奢侈體驗。 除了對品牌的追寵外,服裝的大膽尺度也開始挑戰中國人的眼球。內衣外穿、露臍裝、哈韓服等都站到了流行前沿。當露臍裝、吊帶裝最早在中國出現時,讓很多人的眼光無所適從。 天寒地凍的嚴冬季節,你能看到穿著單薄的美女掠過你的視線,保暖內衣的熱銷、私人汽車的普遍、辦公條件的優越足以使更多的女性把夏天的輕衫薄裙一直穿到雪花紛飛。 21世紀:個性才是硬道理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人對著裝的追求已經轉向個性化、多元化。服裝的主要作用已經不再是禦寒,而是一種個性魅力的展現。 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世界服裝時尚進入中國、給中國人的服裝注入新鮮活力的同時,世界服裝藝術中的中國元素也開始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體現。唐裝走俏全球、旗袍熱遍世界,中國服裝作為一種文化潮流和商業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
❷ 服飾歷史的演變
新中國成立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西裝和旗袍被看做資產階級情調,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
中山裝和列寧裝成為人民的普遍選擇。
男性穿中山裝,顯得莊重、精神。
中山裝: 上身左右各有兩個帶蓋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長褲,由孫中山提倡而得名。
中山裝是在廣泛吸收歐服飾優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孫中山綜合了西式服裝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設計出的一種直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定名為中山裝。
此後,又出現了青年裝、學生裝、軍便裝等中山裝系列。
加之毛主席喜歡灰色的中山裝,就將小領改為闊而長的新型尖領等的毛式服裝。
這些都成為當時的主流款式。
列寧裝:文革時期的服裝,以軍裝和藍、黑、灰、黃的單色調為主流。
本是男裝上衣,卻在當時的中國演變出女裝,並成為革命「時裝」。
它的外觀是西服領、雙排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
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既樸素干練又英姿颯爽。
所以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鮮明特點,屬於中西合璧的產物。
布拉吉:是俄語(платье)的音譯,在俄語中布拉吉就是連衣裙的意思,但是由於俄羅斯的連衣裙有其特有的特色,所以中國就直接將這種俄羅斯風格的連衣裙叫做布拉吉。
它一方面具有「進步」的政治意義,另一方面又能夠顯示女性的身體,它便捷、輕盈、活潑、經濟,上至中央級的大演員,下至幼兒園的小女孩,都能穿,愛穿。
工裝褲:背帶的式樣,胸前有一口袋。
新中國剛剛成立,人人參加勞動。
需要耐磨耐臟的日常服裝。
工裝與軍裝的灰藍綠自然成了最實際的流行色。
60年代的服裝有人戲稱為「集體撞衫」,不過人們的衣服顏色單一,款式相同卻是真實的。
「頭三年趕上嚴重的自然災害,全國物資奇缺,人人勒緊褲腰帶,什麼都要 *** 供應,買布料當然也得憑布票。」60年代初期,是新中國歷史上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三年自然災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減產,棉布定量為每人21尺。
人們買服裝、棉布和日用紡織品都要憑布票,為了盡可能地節約,購買服裝的標準是耐磨和耐臟,灰、黑、藍色成為街頭流行色,千篇一律、季節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裝樣式也更通行了。
一位漫畫家曾經形象地描繪出「人人一身藍」的情景。
所有的花衣裳、旗袍都成了「封、資、修」的象徵,當革命革掉了旗袍等資產階級的尾巴,剩下的只有解放裝、青年裝、中山裝、對襟衫。
我們從一些反映這個時期的照片中看到,一群中學生隊列整齊服裝統一,猛一看以為是部隊戰士的隊列,清一色的學生裝。
處在那個年代他們沒有權利選擇服裝款式,也沒有什麼款式可以挑選。
中國女性服飾在60年代中後期以後實際進入了虛無狀態,留下的是一片空白。
雷鋒帽:本是中國人民解放軍55式冬常服中的棉帽,因雷鋒而聞名中華,也成為了雷鋒的象徵之一 海魂衫:是指各國水兵們穿的內衣,通常為白藍相間的條紋衫,俗稱海軍衫,又稱海魂衫。
海魂衫的寓意為廣闊的大海與藍天,水兵們穿上海魂衫更顯得精神抖擻。
在60年代中期,走到大街上放眼一望,年輕人和孩子們幾乎都穿海魂衫。
軍便裝:是中國20世紀70年代最流行的服飾。
青少年喜歡穿一身草綠色的軍便裝,頭戴草綠色軍帽,肩挎草綠色書包。
擁有一套「軍便裝」是那個年代無數年輕人的理想。
70年代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處在「十億人民十億兵」的十年「文革」時期,這一時期,服裝的等級意識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階級意識。
在原有的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思想風尚中,又增添了濃烈的革命化、軍事化色彩。
因此,這一時期的著裝繼續延續著60年代末期的一些特點。
艱苦樸素還是那時最主流的時尚。
為了表現自己的艱苦樸素,有人甚至將新買的衣服在水中做舊,或者在並未被損壞的衣服上打上幾個補丁。
這種今人看來相當可笑的行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時。
四個兜軍裝:是解放軍廢除和恢復軍銜制年間的產物。
當時人民解放軍軍裝的一種特殊標志,只有排級以上的軍官上衣才有四個兜,而一般的戰士軍服只有上面的兩個兜,在軍裝成為最時髦服裝時代,「四個兜」顯得尤為珍貴。
「的確良」:又作「的確涼」,由英文「dacron」或「terylene」音譯過來。
的確良」,其實就是滌綸。
當年,滌綸中加了棉(卡其),就叫「滌卡」,意即「滌綸加卡其」。
「的確良」面世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風行於七十年代。
它挺刮、滑爽,尤其是印染出的鮮亮,對熟悉了粗布、粗衣或者是洋布、洋衫的單一灰暗的國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一次巨大的視覺沖擊。
那時,擁有一件「的確良」襯衫,如果算不上時髦,起碼也是一個洋氣的必不可少的砝碼。
而且,更的是,它很耐用,非常很省布票。
假領子:又叫節約領、經濟領,穿在外衣裡面,以假亂真,露出的衣領部分完全與襯衣 黑布鞋:是個永遠和母親聯系在一起的名詞。
那種慈母一針一線釘出來的鞋,黑色洗得舊舊的,略顯灰白,以前鞋底是由布底合起,後來是塑膠底的,穿著很硬 1980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穿著越來越豐富,色彩也從單一的藍色灰色變得五顏六色。
喇叭褲:指褲腿成喇叭形的西部褲。
在結構設計方面,是在西褲的基礎上,立襠稍短,臀圍放鬆量適當減小,使臀部及中襠(膝蓋附近)部位合身合體,從膝蓋下根據需要放大褲口。
按褲口放大的程度分為大喇叭褲和小喇叭褲及微型喇叭褲。
喇叭褲的長度多為覆蓋鞋面的長度。
喇叭褲,在今天看來是一種極其普通的褲子,商場里、馬路上也隨處可見。
可是在1978年,誰要是穿一條喇叭褲上街,肯定會被周圍的人指指點點,成為眾人口中「不正經的人」 紅裙子:80年代,《街上流行紅裙子》大受追捧,銀幕上的「紅裙子」使中國女性從單一刻板的服裝樣式中解放出來,開始追求服裝色彩和式樣的變化。
一時間,色彩鮮艷的裙子成為大街小巷的女性追求時尚的標志。
牛仔褲:英文名為「Jeans」,是用一種靛藍色粗斜紋布裁製的直襠褲、褲腿窄,縮水後穿著緊包臀部的長褲。
風行世界100多年,上世紀80年代登陸中國,伴隨著打工潮,牛仔褲在年輕人中迅速流行。
那時候在年輕人中間流傳著一句調皮的口頭禪——「牛仔褲,省錢又省布!」而牛仔褲也因其緊臀、窄腿的造型而一度被當成頹廢、叛逆的象徵。
如今牛仔褲已成為男女老少喜愛的休閑服裝。
西裝:又稱「西服」、「洋裝」。
西裝是一種「舶來文化」,在中國,人們多把有翻領和駁頭,三個衣兜,衣長在臀圍線以下的上衣稱作「西服」,這顯然是中國人民對於來自西方的服裝的稱謂。
新中國成立以後,占服飾主導地位的一直是中山裝。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思想的解放,經濟的騰飛,以西裝為代表的西方服飾以不可阻擋的國際化趨勢又一次涌進中國,人們不再討論它是否曾被什麼階級穿用過,不再理會它那說不清的象徵和含義,欲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中國人似乎以一種挑戰的心理來主動接受這種並不陌生但又感到新鮮的服飾文化。
於是,一股「西裝熱」席捲中華大地,中國人對西裝表現出比西方人更高的熱情,穿西裝打領帶漸漸成為一種時尚。
幸子衫:1982年,日本電視連續劇《血疑》在中國大陸播出,面孔青春靚麗的山口百惠飾演的幸子嘟著嘴,貌美如春日的鈴蘭,而讓中國女性眼前一亮的是幸子那件代表著服飾新潮的短上衣,時髦女青年愛屋及烏,稱之為「幸子衫」。
據當時的一家報紙報道,在電視劇《血疑》上映期間,有個針織廠積極組織生產一大批「幸子衫」,迎合一些青年人的弄潮心理,結果所產商品,搶購一空。
所以在當時,滿大街「幸子衫」,「幸子頭」、「光夫衫」、「大島茂包」不僅讓個體戶賺個缽滿盆滿,也讓中國大眾第一次明白了什麼叫「名人效應」。
蛤蟆鏡:其實就是太陽鏡的一種,由於其誇張的造型而被人形象地戲謔為蛤蟆鏡。
改革開放初期,國門打開,復甦的社會,中國人的生活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變化。
蛤蟆鏡等裝扮動搖了中國人數十年的整齊劃一和單調乏味,成了年輕人流行文化里最初的冒險,「引領時代新潮流」。
1984年,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美國洛杉機奧運會上實現「三連冠」的時候,北京流行起了運動裝。
色彩鮮艷的運動裝成為愛美的人們首選服裝。
人們幾乎隨時隨地地穿著運動服,甚至還成為了學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廠服。
由此,也引發人們對運動休閑的趨之若鶩,古老的中華大地上一時間出現了外穿運動裝的時尚。
寬松,舒適,健康風尚使得運動裝不再是競技場上的專利,而成為健康養生,陶冶情操,調劑生活的一種服飾,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90年代,人們的生活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更為開放。
眾多國際時尚品牌開始大舉進入中國。
1990年,卡地亞以「拓荒者」身份率先進入中國市場。
1992年,路易·威登進駐中國,那時如果你不知道「LV」這個名字,只能說明你跟時尚無緣。
隨後,「巴寶莉」、「香奈兒」、「古姿」、「愛瑪仕」、「喬治·阿瑪尼」、「范思哲」紛至沓來,成為國人追求時尚潮流的風向標。
百姓衣著服飾一改過去「從眾」和「趨同」的心理,變得色彩斑斕,令人目不暇接。
吊帶衫、迷你裙、松糕鞋、透明裝、露背裝、露臍裝、乞丐服……人們的服飾日益多樣,穿著日益優雅,表情日益生動,顯示出一種開放的精神與心態。
一位來中國訪問的波蘭記者撰文寫道:「幾年或十幾年前,北京是一個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稱它為『世界的農村』,人們的穿著既單調又一律……如今大街上到處可見穿著入時、歐式打扮的姑娘,有一種令人應接不暇的特殊美感。」 健美褲:也叫踏腳褲,流行於20世紀80、90年代的一種服飾,因地域不同,多有腳蹬褲、踩腳褲的別稱。
一般以黑色為主,由絲質的材料和適當的人造纖維混紡而成,有很大彈性,類似於舞蹈褲,上寬下窄,褲腳下連著一條帶子或直接設計成環狀,以便踩在腳下,穿上後,產生一種拉伸感,襯托出腿部的修長,體現出一種線條美。
踩腳褲讓當時的女人們共同發燒,凡女性莫不人腿一褲,再後來,集貿市場賣菜的大媽、嫂子與小姑娘也都「踩腳而褲」。
糕鞋:是一種新形式的高跟鞋,世界各國非常的流行這種新式高跟鞋。
在90年代的中國,松糕鞋一度風靡,所有時尚女性都人「腳」一雙。
它最吸引女人的地方,毫無疑問就是厚度。
松糕鞋的鞋底高度從5-10厘米不等,有的甚至高十幾厘米。
試想一位身高一米六的女孩子,穿上十厘米高的鞋子,視覺效果頓時修長很多,也難怪松糕鞋在日本被稱為矮子樂。
愛美的年輕女士們穿上這種鞋底像發糕一樣厚的鞋,感覺頗為良好。
但是最近英國、日本研究機構的調查發現,穿這種鞋的女士容易受傷 蘿卜褲:是一種高腰、寬松、收腳、褲筒似蘿卜的褲子。
自80年代後期,「小虎隊」席捲而來,三個翩翩美少年穿著蘿卜褲與白襯衫,跳著輕快的舞步。
很快,校園里的男生全都穿起了蘿卜褲,雙手插在褲兜里,如果用白色的蘿卜褲搭配白色上衣,更覺得自己就是「白馬王子」。
蝙蝠衫:是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流行的一種服裝。
當時,一部名叫《霹靂舞》的美國歌舞片成了青年人的「流行風尚標」,影片里的演員身上穿著蝙蝠衫,一遍遍模擬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動作的情景,成為了當時年輕人追逐的偶像。
那袖子大得出奇誇張,跟衣服側面連在一起,張開雙臂,形似蝙蝠的蝙蝠衫,一時間,成了那個年代頗具代表性的流行服裝,並且引發了後來一系列肥大衣服的流行。
迷你裙:也叫超短裙,是一種長度只及膝蓋以上(通常是20厘米或以上)的裙子。
迷你裙1995年,正是這年,喜愛日本卡通的年青一代開始喜歡充分展示上身線條的緊身T恤,也開始把裙子改短,迷你風逐漸露出了苗頭。
文化衫:也就是t-shirt(音譯「T恤」),但是一種特別的T恤!一般是指在服裝上設計一些具有特定意義的文字或圖案的短袖圓領襯衫。
中國在1992~1993年開始流行印有被稱為「不健康文字」的圓領衫:「掙錢累,沒錢苦」、「累不累啊」、「別理我,煩著呢」等等。
21世紀:有個性就是流行,最時髦字眼:唐裝旗袍、復古裝、環保、中性、.... ....
麻煩採納,謝謝!
❸ 八十年代流行的紅裙子,嗽叭褲,幸子衫,牛仔褲的起源是什麼
起源於中國的改革開放。
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大眾陸續趕上這股潮流,服飾的堅冰消融了。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時代一天天改變,國門打開、觀念變更,大家開始重新打量自己的穿著,紅裙子,嗽叭褲,幸子衫,牛仔褲也就成為了那個年代人們的時尚代表。
喇叭褲最初是法國巴黎服裝設計師們參照英國的海軍服設計製作的。它的特點是褲襠淺、臀部緊、膝部窄、褲腳寬大。它的造型在膝部以上著重於暴露人體線條,膝部以下誇張。由於它的形式奇特,一度吸引了西方不少好獵奇的青年。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在巴黎流行。
❹ 中國60.70.80.90年代服裝變化
1、60年代和70年代,國人的服裝色彩與款式十分單調,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的綠軍裝、灰色中山裝、藍色解放裝,被形容為「藍色的海洋」。
(4)中國80年代裙子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之初,因為當時物資緊缺,商品供應匱乏。這種服飾上的統一,也倒映著當時的社會文化。當時的社會,集體主義與艱苦奮斗氛圍濃重,強調犧牲個人利益為集體服務。因此,那種標榜個性、明媚艷麗的服飾,在那個時代並不為社會主流思想所認可。
時間來到90年代,時尚風潮一夜吹起。年輕人紛紛以追求「個性」為自己的服飾指導原則。不僅服裝上有了更多「奇怪」的選擇,染發、耳釘、文身等配飾亞文化也開始興起。人們對時尚的追求越來越個性化,不再隨波逐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達,網路購物的便利,各種自主搭配、私人定製的服裝悄然興起。彼此不同的風格之間,也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這是因為,更加發達的經濟讓人們擁有更多的消費選擇,更為分散的互聯網信息環境,讓人們培養出更加獨立的審美旨趣。在互相碰撞中,不同聲音之間也逐漸學會了尊重和包容。
❺ 裙子長度的演變,讓時尚有據可依,你喜歡什麼長度的裙子呢
很多人說女子的裙長基本能概括一個時代的經濟,自19世紀起至如今,裙子由長到短的演變,倒是反映出女性們對於自我與 時尚 的追求。面對重返潮流的復古風,你是否知曉裙子也有獨特的 歷史 呢?
|||—①—|||
00年代裙長:及地
19世紀末,懸殊的身份地位與不同 社會 階層都有著各自的時裝標志。裙子的及地長度配以廓形的設計,束身的制約反應著當時對於 時尚 一詞的嚴謹。
受於時代的影響,繁瑣累贅的裙撐慢慢淘汰,緊接著S曲線的設計走進視線。露著酥胸頂著誇張的頭飾成為潮流。
|||—②—|||
10年代裙長:及踝
20世紀10年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服裝革命從此變得光明。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做出了輕便及踝的長裙,讓女人漸漸結束了束胸的年代。
這位傑出的設計師引領女性們脫離束縛的著裝,走向絢麗繽紛的時裝世界。也為後來的潮流趨向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睡袍式的裙裝直至今日還是十分流行,不得不說 時尚 是個輪回的趨勢。
|||—③—|||
20年代裙長:過膝
那是一個經濟飛速增長的年代,也將女權思潮帶入了女性世界。於是前所未有的過膝裙風靡起來。
20年代沒落了保羅·波烈的設計風格,閃亮登場的是香奈兒。在當時做出的第一條小黑裙便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針織水手裙也非常暢銷。
|||—④—|||
30年代裙長:中長與及踝
中長與及踝的裙裝重返潮流,更好的詮釋了時代的經典輪回。可可·香奈兒30年代的裙裝,流暢的過膝中長款真正演繹了優雅的職業女性。
當時的及踝晚裝禮服也是非常的流行,女神裙便是那一期有名的代表。它展示了女性柔美細膩的一面,工作之餘穿起晚裝享受時光。
|||—⑤—|||
40年代裙長:過膝
二戰的經濟蕭條,女性們的裙裝也變得樸素與簡單起來。經常能看見老時的電影,一身簡潔的軍裝式過膝裙穿出帥氣與干練。
1947年後,DiorNewLook解救了 時尚 廢墟里的女人們,將曼妙的收腰設計與大裙擺相結合,讓女性散發獨特的迷人身姿。
|||—⑥—|||
50年代裙長:中長花瓶
DiorNewLook的奢侈裙擺設計猶如花瓶一般綻放。雖受到困窘經濟的限制,但在美國一樣受到追捧,那個優雅的服裝年代一直影響久遠。
蓬蓬裙擺的造型與束腰相結合,彷彿又回到了19世紀。中長的款式又以明朗的形象完美展現女性的自我與獨立。
|||—⑦—|||
60年代裙長:迷你裙
迷你裙的出現是服裝史上前所未有的,以輕松簡便的造型與 時尚 元素相結合,體現年輕女性的灑脫氣質。受各種新思潮的影響,流行模式也愈發豐富。
60年代的主要潮流思想便是解放女人的雙腿,當時也正值搖滾風潮,所以女孩們輕巧的穿著迷你裙歡快的追逐夢想。
|||—⑧—|||
70年代裙長:及地長裙與朋克短裙
那是個嬉皮與街頭風的年代,浪漫的及地長裙與朋克短裙的風靡幾乎承載了整個潮流。那是個崇尚自由不再約束的年代!
在如今的 時尚 街頭,不乏看見嬉皮式短裙,簡單的造型配上流蘇將率性與自我進行到底。這是復古的又一輪回波!
|||—⑨—|||
80年代裙長:及膝
那正是我出生的年代,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個大墊肩了,配上優雅的鉛筆裙造型,感覺還是挺英氣逼人的。
當然,這樣的弧形墊肩還是很個性的,配上及膝裙才能展現的更有魅力。不難在秀場或者街拍中看見80年代的衣著風格,趨勢必然。
|||—⑩—|||
90年代裙長:超短
瞬息萬變的潮流里90年代的超短裙一經出世,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風勢。女性們穿裙子的長短再也不受傳統文化的受制。
極簡主義的盛行與超模時代的誕生,將 時尚 造就出新一輪的傳奇。各類女性的超短裙已然成為衣櫥的必備之物。
到如今的21世紀,女性們對於裙子的長短選擇更是豐富多彩,踩在 時尚 前沿又時刻回顧復古年代,不得不說十年一個輪回的潮流趨勢將我們變得更有自己的風格。身為一名繁榮時代的女性,一起穿上裙子展現美麗吧!
❻ 80、90年代的服裝特點
80年代改革開放,港台的服裝進入內地,年輕人開始引領新潮流,勇於追求時髦,緊身衣、牛仔褲、紅裙子、超短裙、長絲襪及高跟鞋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深埋幾十年的愛美之心,開始在服飾上得以釋放。老百姓服飾的春天開始於1978年改革開放。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對外開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時尚迅速進入老百姓的生活,向年輕一代傳遞著最新的潮流信息。而這樣的變化,直接體現到上個世紀80年代的小青年身上。當年最搶眼的就是大街上橫掃而過的大喇叭褲。
隨著革命開放的進程,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改善,逐漸開放,對服裝的要求追求「個性化,成衣化,高檔化」。
90年代,到了90年代後期,時裝就花樣翻新地抖出各種賣點:閃亮,斜肩,花卉以及荷葉邊。那其中軟軟垂下的荷葉邊幾乎無處不在,似乎成了女人心愛之物。而那些穿著荷葉邊的女子,也好像平添了一份溫柔,一份嫵媚。
1993年至1994年夏季流行過一陣貝貝裙,無領無袖,腰節線以下有一圈細密的折襇,腰帶束於身後,在女裝中女性化元素流行了幾年之後,貝貝裙在1998年夏季成了女性裙子的首選,哈韓族,迷你,松糕鞋等詞開始流行。
(6)中國80年代裙子擴展閱讀:
服裝有保健、裝飾和工業用途三方面作用:
一、保健
服裝能保護人體,維持人體的熱平衡,以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服裝在穿著中要使人有舒適感,影響舒適的因素主要是用料中纖維性質、美容規格、坯布組織結構、厚度以及縫制技術等。
二、裝飾
最開始出現的服裝主要以遮羞為目的,經過時間的發展轉向了功能性(實用性)繼而更注重服裝的美觀性,滿足人們精神上美的享受。影響美觀性的主要因素是紡織品的質地、色彩、花紋圖案、坯布組織、形態保持性、懸垂性、彈性、防皺性、服裝款式等。
三、工業用途
防靜電服裝是防止衣服的靜電積聚,用防靜電織物為面料而縫制的,適用於對靜電敏感場所或火災或爆炸危險場所穿用。
使用的防靜電織物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在紡織時,大致等間隔或均勻地混入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屬或有機物的導電材料製成的防靜電纖維或防靜電合成纖維,或者兩者混合交織而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服裝
❼ 80、90年代的服裝特點
80年代:80年代改革開放,港台的服裝進入內地,年輕人開始引領新潮流,勇於追求時髦,緊身衣、牛仔褲、紅裙子、超短裙、長絲襪及高跟鞋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深埋幾十年的愛美之心,開始在服飾上得以釋放。老百姓服飾的春天開始於1978年改革開放。
90年代:到了90年代後期,時裝就花樣翻新地抖出各種賣點:閃亮,斜肩,花卉以及荷葉邊。那其中軟軟垂下的荷葉邊幾乎無處不在,似乎成了女人心愛之物。而那些穿著荷葉邊的女子,也好像平添了一份溫柔,一份嫵媚。
1993年至1994年夏季流行過一陣貝貝裙,無領無袖,腰節線以下有一圈細密的折襇,腰帶束於身後,在女裝中女性化元素流行了幾年之後,貝貝裙在1998年夏季成了女性裙子的首選,哈韓族,迷你,松糕鞋等詞開始流行。
(7)中國80年代裙子擴展閱讀:
服裝行業現狀:
總體來說我國服裝行業呈上升趨勢,而隨著一些電商的加入,使得競爭更加激烈。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為用戶謀取了更多優惠和便捷。
清明小長假期間,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通知顯示,目標價格政策是在市場形成農產品價格的基礎上,通過差價補貼保護生產者利益的一項農業支持政策。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政策後,取消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
當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等因素,對試點地區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於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放補貼。具體補貼發放辦法由試點地區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衣服穿著打扮:
西方學者雅波特教授認為,在人與人的互動行為中,別人對你的觀感只有7%是注意你的談話內容,有38%是觀察你的表達方式和溝通技巧,但卻有55%是判斷你的外表是否和你的表現相稱,也就是你看起來像不像你所表現出來的那個樣子。
因此,踏入職場之後,那些慵懶隨意的學生形象或者嬌嬌女般的夢幻風格都要主動迴避。隨著年齡的增加、職位的改變,你的穿著打扮應該與之相稱,記住,衣著是你的第一張名片。
❽ 八十年代 裙子價格
八十年代初時買一條連衣裙大概需要5--8元錢啊.
❾ 80年代小碎花連衣裙什麼布料
80年代小碎花連衣裙布料叫的確良。
在80年代,有一件「的確良」的衣服或裙子那可是倍兒有面的,人穿上「的確良」面料做的服裝那可是特精神,的確良是一種純滌綸的紡織品,又或者是與棉和毛混紡的滌棉。因此80年代小碎花連衣裙布料叫的確良。
80年代指中國八十年代,是年輕、朝氣蓬勃、文藝、單純的年代。80年代是中國開始發展的年代。
❿ 80年代服裝特點
80年代初期,服裝流行與變化速度相對緩慢,到了80年代中後期,市場機制臻於成熟,服裝流行加快,這時候女性服飾開始向時裝化變化,在浪漫嬌美的基礎上,加上了成熟因素的設計風格。
造型和裝飾突出藝術性和時代風貌,強調合體廊形線和腰線,通常採用輕薄和半透明的絲綢等材料,使裝式更接近著衣者的需要,充分顯示人們享受時裝美的生活情趣。
1982年夏天,一種一開到底,釘上大扣子的布裙悄悄流行,隨後,有出現了黑色緊身踩腳褲,以及露臍短衫。運動休閑是上世紀80年代產生的概念,人們趨之若鶩,之一時期出現了外穿運動裝的時尚。
寬松,舒適,健康風尚使得運動裝不再是競技場上的專利,而成為健康養生,陶冶情操,調劑生活的一種服飾,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登山旅遊,上學上班,走親訪友,都能見到蝙蝠衫的身影。上世紀80年代初,喇叭褲是一種所向披靡的時尚。
(10)中國80年代裙子擴展閱讀:
中國民國時期的服裝特點:
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
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
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其中長期代表中國傳統服飾且受多民族服飾影響的漢服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