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休閑服飾 > 扭秧歌穿的裙子

扭秧歌穿的裙子

發布時間:2023-04-29 09:44:32

❶ 黃陵老秧歌的舞蹈內容

黃陵作為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所在地,不僅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鄉情勤儉,民風淳樸,而且蘊藏著最古老、最樸素的民間文化藝術,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廣場表演中的秧歌舞,人們稱「老秧歌」,她的表演形式及表演內容特別豐富多彩,主要包括有裙子舞(黃陵俗稱提裙子),啞鈴舞、竹板舞、碟碟舞、蠟燭舞、,霸王鞭(黃陵俗稱渾身響)、跑竹馬。小節目有:跑旱船、八寶連環燈、小老鼠嫁女、二禿子打架、舞龍燈、耍獅子、耍老虎、鶴蚌相爭等等,在表演過程中結合變化的鼓點、優美的樂曲、動聽的唱詞,更增加了她的視覺、感觀的沖擊力,她的表演場面宏大,動作優美,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令在場的觀眾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下面一一介紹:

一、裙子舞
黃陵裙子舞的起源和其它舞蹈一樣,也是作為上古祭祀樂舞的「巫」和「武」,是先民敬畏於天地神靈而創造出來的,用於對天地神靈的祭祀活動中,同樣也用於對始祖軒轅黃帝的祭祀活動中。久而久之,隨著歷史的進一步發展,又著重在新春佳節之際用於恭賀新春,予祈豐年,主要活動於城鄉和鄰里、親朋之間。官民同樂,朝野共慶,演義吉祥,粉飾太平。展示技藝與才智,張揚財力和民風,促進交流、推動團結、聯結友誼、綿續歷史,舞步扭動乾坤、歌聲震撼千秋,在延續中完善,在實踐中定式,逐漸形成了既定的程式。
傳說至明代時,黃陵縣城東南約十里地的橋溝村劉景,曾供職於宮廷樂府,官拜御史,黃陵人傳說中稱劉公公,在朝以給宮娥彩女們排練歌舞為主。卸職回鄉後,在黃陵祭祀舞蹈的基礎上又將宮庭舞蹈融匯貫穿其中,提高和豐富了演出技巧和曲目唱詞,使其注入了宮廷舞蹈的風彩,黃陵裙子舞有了更完備的飛躍,明顯地區別於其它地方秧歌。故黃陵的秧歌是舞而不是扭。
古代表演裙子舞其服裝、道具、化妝都很簡朴,女角都是男扮女妝:頭頂一條絲織黑紗代替秀發直至後腳跟,額前飾以用彩色紙褶成孔雀開屏式的頭花,頭頂一朵用紅綢子褶成的堆花,兩邊剩餘的長條順兩耳後搭肩直下至胸前,上身著新娘的貼身小紅襖,下身著彩裙、彩褲,胸前緊束白色扎裙,前邊兩角縫有小布環套在中指上。該裙子舞的表演技巧主要就在於女角舞動扎裙的技巧,所以又稱「提裙子」。
該女角在「打雜」(男角)的引導下舞動扎裙,碎步緊追,其動之若蟬、舞之如蝶、如水上飄、似雲中游、阿娜逸美、翩躚飛舞、輕塵拂動,纏腰繞膝。夜間表演時,在打雜(男角)左手所執的蓮花燈光下若霧中之仙,忽明忽暗,似夢似幻,謂之曰:
「鳳凰單閃翅」、「鳳凰雙閃翅」、「孔雀三點頭」、「飛蛾撲燈式」等。羞羞答答、嬌嬌滴滴、文靜雅稚、純朴祥和。著實表現出了陝北南部黃土高原女性的嬌柔美,這是裙子舞中的主流。秧歌隊中的幾個頑童,其頭頂扎兩個直立的小辮子,小丑打扮,肩掛一條驢脖子上常掛的串鈴,在場合中無拘無束,活蹦亂跳,直使得驢串鈴叮叮當當亂響。秧歌隊中所扮的老太婆,丑角打扮,腳蹬一雙木質假小腳,外穿綉花小腳鞋,寬長褲腿。將真腳蓋著,用爆竹或紅辣椒角作耳墜,用驢安眼作奶罩,手執大棒槌或農家婦女常用之物,紅臉蛋、白眼窩,丑態能出盡出,惹人捧腹大笑。
在隊列表演中,還貫穿有前邊所述的許多雜耍,直捧得場面熱烈歡快、風趣滑稽。
表演隊形變化有白龍馬分鬃、鳳凰戲牡丹、二龍戲明珠、蠍子倒顛尾,並蒂蓮花開等諸多名堂。遊走自如、變化多端,如游龍、似翔鳳、演北斗、布南宮、二議四方、八卦九宮、隱含人文理念,藏寓妙意玄機。
在緊鑼密鼓的鼓樂聲中,經過一輪舞蹈之後,由嗓音嘹亮者演唱一段黃陵秧歌(民歌),立即鼓聲再起,又進入熱烈的表演中。裙子舞表演完畢退場後,激烈的鑼鼓聲又將其它民間舞蹈、旱船、雜耍等送入場地接著表演。
二、渾身響
黃陵民間流傳的「霸王鞭」是以有節律的碰打花棍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表演者右手緊握一長約八十公分,直徑約為三公分的空芯竹桿,為了有響聲在兩端垂直方向各打一至三個小眼,用細鐵絲在內腔穿上五六個銅錢或一個小鈴,竹桿表面塗上各種顏色或油漆,再用五顏六色的紙或布條每隔三五公分纏一圈,兩端繫上用麻絲作的紅纓子,其形狀和楚霸王項羽的鋼鞭相像,故民間稱為「霸王鞭」,也稱花棍。演員身著古裝彩服,肩膀、膝蓋、手腕、鞋上都縫有小鈴,表演時按照音樂節奏,手抓花棍中心敲打著自己四肢或他人花棍,不斷地發出嗆啷、嗆啷的聲音,和著民歌,載歌載舞,據說公元前前110年(元封元年)10月,漢武帝北征朔方歸來在中部(今黃陵縣)祭奠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時,命百餘軍士手執鋼鞭舞之,以祭祀先祖,從此,「霸王鞭」便在民間流傳開來。又因「霸王鞭」兩端有多處空槽,槽內裝有可活動的銅錢片數枚,稍將鞭身晃動擊打,則會發出「刷啦啦」的銅錢聲,節奏明快,鏗鏘有力。舞者時而以手擊鞭,時而以腳踢鞭,時而又以鞭觸身,從上到下,肩、背、腰、腿、腳無處不到,每次碰撞都發出悅耳的聲響,故又稱「渾身響」。
「霸王鞭」在黃陵縣流傳已久,由於其形式自由,道具簡單,舞姿秀美,則群眾喜聞樂見,易於傳播普及。目前在黃陵流傳的霸王鞭是在借鑒傳統霸王鞭的基礎上,經通文藝工作者的加工而成的。在舞蹈動感、造型美感上,作了重點渲染,使動作誇張化、動態力度化、細節突出化,布局和調度方式豐富多變,場景大起大落,動靜反差較強,從而形成獨特的地域風格。
「霸王鞭」根據其動作可分為低手鞭、高手鞭和騰空鞭;根據其速度可分為靜止鞭、行進鞭;根據其場地大小可分為廣場鞭、舞台鞭,廣場鞭人數可達百人,舞台鞭可達十幾人,形式靈活,易於變化。
三、跑竹馬
黃陵跑竹馬是表演傳說中古時的某次戰爭場面,將戰馬做成中間有大洞的假馬,即用泥作成模具,外表糊上多層麻紙,脫模後分別塗上紅、白、黑、黃等各種顏色;紮上鬃毛、耳朵、眼睛等。演員上場時,從中間的大洞鑽進去掛在肩膀上,身著古代將軍服裝(戲裝即可),戲劇臉譜化妝,野雞毛作翎子。插上六至八面彩色三角背旗,戰袍將雙腿蓋著,按照各自角色手執長矛或長柄大刀等武器。
人物以具體的故事確定大將人數,每一員大將配一馬牌或稱旗手,著武士服裝,手執大旗,旗中心書有該大將的姓氏,四邊四角有花紋圖案裝飾,行在大將前邊,揮舞大旗;每員大將還配一馬童,要求稍有武功要會打車軲轆(虎跳)、翻跟斗(小翻)、栽立固樁(拿頂)、行在該大將之後,屬牽馬趕馬角色。
表演時有激烈的鑼鼓聲和呼哨聲(口哨)助威助興,其場面熱烈壯觀、氣勢宏偉,表演一段、唱一段。
四、啞鈴舞
啞鈴舞是表演者雙手各執直徑約為八公分,長約三十公分的空芯木棒(啞鈴),表演時演員自己雙手緊握啞鈴,時而在胸前,時而在背後或在頭頂,或叉開雙腿在腿中間,讓兩個啞鈴頂端相互碰擊,按照音樂節奏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同時伴唱著節奏輕快明朗的秧歌(民歌),剛柔合一,可以自身單打,也可以和別人對打。人數不限,男女各半。
五、竹板舞
竹板舞是男角左手拿一表演快板用的竹板,右手拿一根帶鋸齒的竹板,長約三十公分,寬約二公分,女角雙手各執長約四十公分,寬約三公分的兩片竹板,手握有柄的一端,食指夾在兩個竹板之間,男女角按照音樂節奏敲打著各自的竹板。秧歌伴唱,變換位置,作各種舞蹈動作,人數不限,男女各半。
六、碟碟舞
碟碟舞是男女角雙手各執一個瓷質菜碟,用無名指和小指抓著菜碟邊緣,碟底緊貼手掌、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一雙竹筷子,按照音樂節奏敲擊菜碟正面中心,發出清脆悅耳的滴水聲音。變換位置作各種舞蹈動作,邊舞邊唱秧歌。人數不限,男女各半。形式新穎,場面雅緻。
七、蠟燭舞
蠟燭舞是男女角雙手各執一很小的菜碟,小碟內中心栽一根高約八公分點亮的蠟燭,揮舞雙臂,因蠟燭只可直立,不可傾斜,所以表演時其動作美似在打太極拳。並且有抒情悠揚的秧歌伴唱。人數不限,男女各半。
八、雜耍
1、八寶連環燈:是用兩個大蓮花燈籠,其中間和下部都有木輪,下邊的木輪著地驅動蓮花燈,跟在秧歌隊後邊一個正轉一個反轉助興。
2、小老鼠嫁女:由迎親的、送親的、吹嗩吶的、敲鑼打鼓的、打旗的儀仗隊、抬轎的、坐轎的新娘、騎假馬的新郎等人扮演的老鼠組成的秧歌隊,其風趣滑稽幽默。
3、二禿子打架:就是將兩個葫蘆作成兩個光頭人頭,由表演者背著,雙臂穿一條褲子,手上穿著鞋爬在地上,兩個葫蘆頭正好朝上像兩個人頭,作兩個假臂和假手,相互抱在一起,表演者雙臂雙腿前後左右做著不同的動作。看起來好象兩個禿子在打架,也可多人表演。
4、鶴蚌相爭:鶴是男角扮的,其頭戴一頂極高的帽子,帽頂作成鶴頭形,中部細長,下部作成鶴脖子戴在演員頭上,身穿鶴毛衣,雙臂穿鶴翅,雙腿作成鶴腿。越細越好,腳作成鶴爪。蚌是由演員妝扮成俊俏秀氣的古妝少女。背著兩個能包住人的大蚌殼。表演時蚌一張一合不停地閃動雙殼,前後左右舞動著,引誘挑逗遠方的鶴。當鶴要叨蚌時,蚌又立即將殼合攏企圖夾住鶴嘴,鶴又立即倒退躲避。如此反復多變地戲鬧,風趣幽默,滑稽感人,直至鶴叨住蚌,蚌夾住鶴嘴,誰也無法擺脫時結束。此乃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典故。
5、跑旱船:黃陵的跑旱船與外地的大不相同。外地人所做的旱船僅用四條紅綢子扎在船頂四角,分別吊上一朵綢子作的大紅花。而黃陵人所做的旱船是很講究的。分別將剪紙、紙扎、繪畫等民間工藝美術品很細致地裝扮在旱船的各個部位,使其雅緻華麗。外地人跑旱船僅是用兩手提著旱船扭秧歌,而黃陵人跑旱船才是真正地表演。要求船身真的像是在水上漂著,還要把遇到風浪、漩渦、急流、淺灘時的情景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
據老人們講:黃陵老秧歌主要是在元霄節(正月十五)晚上進行演出,縣城分為下城、東窪、西窪三個自發組成的秧歌社,各社都有秧歌隊和秧歌服裝、道具、樂器等設備,每年的組織者稱為「慌頭,」在春節前由慌頭去各家募集費用,排練成熟後,初八、九就開始演出。十五晚更熱鬧,演出時還有來自店頭、隆坊、田莊等鄉鎮下屬的十里八鄉的秧歌隊,秧歌隊有的年頭元宵夜能多達100多支,從元宵節晚上直到第二天天亮,可以想像地當時的條件下,如此龐大眾多的隊伍,如此寵大的場面,如此高漲的熱情,而且都是自發、自覺、自願的,可想而知當時黃陵老秧歌的廣泛性和普遍性。

❷ 關曉彤、孟美岐在節目中一起扭秧歌,現場的反響如何

現場的反應當然是很高興了,很熱烈,同時也是比較意外的,因為大家沒想到女神這么接地氣塌森罩。完全沒有偶像包袱,真的就在綜藝節目上面,兩個人扭起了秧歌,感覺還是挺有意思的。現場觀眾的反應也是比較給力的,因為大家也確實覺得很有意思。不過現場觀眾的反應還是很好的,大家普遍認為她們兩個人的性格很好,也很熱鬧,能夠放得開來,給現場帶來另一種比較歡快的氣氛團鬧吧。所以觀眾們也是比較嗨的,也很高興,這個節目效果還是挺好的。

❸ 山東的三大秧歌

鼓子秧歌、海陽秧歌、膠州秧歌。

1、鼓子秧歌:流傳在黃河下游的濟陽、商河、陽信、惠民、無棣等縣,在風格上可說與黃河中游陝西、甘肅、山西的鑼鼓一脈相承。參加舞蹈使用的道具分別為綢傘、圓形純鬧鼓、雙棒、綢巾。

2、海陽秧歌:流行於膠東半島的納蘆海陽、萊陽、乳山等縣市,以海陽市最盛,幾乎村村都有秧歌隊。海陽秧歌角色眾多,整個舞隊由單人舞,雙人舞,多人舞組成。

3、膠州秧歌:起源於膠州城北部的東小屯村。當年,村裡有馬、趙兩姓人家,因生活所迫,每逢農閑共同到周圍地方演出,年久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多在大年正月表演。

(3)扭秧歌穿的裙子擴展閱讀

山東秧歌的影響意義:

1、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

2、秧歌在色彩的運用上,體現了鮮明的民族風格洞褲帶。扭秧歌時人們所穿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有紅藍黃綠。

3、大家在鑼鼓的伴奏聲中,邊歌邊舞,以此抒發愉悅的心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東秧歌

❹ 黃陵老秧歌的相關信息

一、黃陵老秧歌主要樂器
黃陵民間打擊樂器常見的有抬鼓、大鼓、花鼓、大鑼、京鑼、馬鑼、鐃鈸、鉸子。購買打擊樂器時也應注意挑選音調,一般以「F」調為准,大件的音低小件的音高,應在「F」高調中的5、1、3、5、1范圍。
黃陵秧歌舞對打擊樂器的用法有兩種,在泥區河溝以北的各村表演秧歌舞時多用小樂器伴奏。即:參與的樂器是馬鑼、餃子、花鼓三樣。只有馬鑼的聲音最突出。泥區河溝以南的各村多用大件樂器伴奏。即:抬鼓、大鼓、大鑼、鐃鈸,但不排除小樂器的參與,該兩種形式的樂譜是相同的,混合在一起演奏時還可以產生配器的效果。
二、黃陵裙子舞基本要領
黃陵秧歌大致有兩種形式,以泥區河溝以北的南村、北村、奎張村為主的形式是一個耍雜(男角),一個包頭(女角)、一個打花鼓或餃子或馬鑼的三人為一小組,由多個小組組成。表演時耍雜在前,包頭在後,小擊樂隨之。在場內跳躍打擊伴奏。大鼓、鐃鈸、大鑼等在場外,只在入場、退場,踏小場時伴奏,烘托氣氛。
以泥區河溝以南的馬家塬村、梨園村、縣城內為主的是以二至四支小分隊組成,每支分隊由一個耍雜領頭,後隨多個包頭不定人數、包頭後邊還有俊老頭、丑老婆,或有醫生、先生、商人等社會雜角。還有三、五個小頑童。打擊樂隊大鼓、大鑼、鐃鈸為主。除了唱以外,一直把秧歌隊敲的送進場,又送出場。但以上兩種形式的服裝、化妝、道具、打擊樂譜是相同的。
1、頭飾、服裝和化妝
(1)耍雜
頭飾:舊時耍雜的帽子是用草帽圈褶疊成前邊低後邊高的樣子。也可以用下面方法製作作袼褙之法:取(1×2)米的木工板或類似的面板作案子或用現成的案子,再取一些干凈的布塊,新舊都可,浸濕擰干:先將大塊的最好和案子相同大的一塊平鋪在案子上;取糨子一小桶攪勻;用毛刷涮到這塊布上,再取一小塊布鋪到上面粘實摸平如此各處共粘五層左右,最後一層應選用蘭色、綠色或淺綠色的新布封面,干透後摺下來待用,俗稱袼褙。作耍雜帽子時取一決袼褙先剪成直徑約56公分的大圓片,再在中間圓心剪去直徑為歷18.3公分的圓,所剩的材料就和草帽相似了,然後再進行褶疊,作上帶子縫好就成了。
服裝:上下身均為黑、蘭、灰色中式便衣統傳布紐扣,腰系下墜感好、柔軟、稍重的布料作成裙子,白色為宜,出場時將右邊一角提起別於腰間,腳穿牛鼻子布鞋(腳背到腳頭有兩道布梁梁)。白色中式布襪子,將褲腿上裝在襪子口內,用白布帶綁緊。
化妝:丑角化妝,只在兩眼和鼻子之間的三角區劃一白色棱形豆腐塊,帶三撮小黑鬍子。
道具:左手執30公分球形的花燈,一般都是蓮花燈籠,以備夜間照明表演時用,右手執蠅甩。
(2)包頭
包頭在舊時都是男扮女妝,因受封建社會約束,一般女人不扭秧歌。
其所用的頭花、假發、頂花、服裝、扎裙等製作極為考究,在此不一一敘述。
(3)雜角
老太婆:丑角打扮;假大肚子;穿作飯用的圍裙;用爆竹或紅辣椒作耳墜;驢安眼(驢拉石磨磨面時遮擋眼睛的兩個草帽殼)作奶罩,手執大棒槌或擀麵杖等,紅臉蛋,白眼圈;表演時丑態百出。
小頑童:頭頂兩個直立的小辮子,肩掛一條驢串鈴,其形如佩帶(寬約四公分,舊時是用牛皮作的,可用上述的袼褙作成上系五至八個直徑約五分分大的銅鈴),小醜化妝。
其他社會條角的服裝、化妝隨意
2、基本動作
(1)為了便於介紹和理解,特作以下注釋
①以下將演員自己的上下、前後、左右仍稱上下、前後、左右,將身體各部位仍稱手指、手掌、手背、手腕、小臂、肘、大臂、腰、小腿、大腿、膝蓋。只將腳心的前端稱腳掌,後端稱腳跟。
②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將左腳向前動次邁出的第一步稱一中蹺(半步),兩蹺才算一步,以下無論左右腳只要向前邁一次者皆稱一步,則左右腳都向前邁了一次對稱兩步。
③繞廣場正轉或繞他人正轉均屬逆時針旋轉,反之是順時針旋轉。同理掏他人逆時針繞過為正掏,反之為反掏。
(2)甩蠅甩和甩扎裙法
①蠅甩大甩∞字:是耍雜在第一小節強拍的同時將蠅甩從自己的右上方再甩到自己的左下方,又由左下方拉起到左上方,再由左上方甩到自己的右下方再拉起來。正好在空中劃了一個橫向的∞宇。要求八拍完成一個∞字。
②蠅甩小甩和大甩∞字:不同的是耍雜在身體前邊,腰的下半部甩,甩的輻度很小,每兩拍完成一個∞字,強拍由右向左,弱拍由左向右。
③甩扎裙:是包頭的重點動作,因扎裙的的前角都有小布環套在中指上,甩時先要將手向所甩的反方向從下邊擺過一點,然後由下而上,乘著勢能,用上勁兒,先向外再向上豁出去。要求甩得展開順風飄起,然後高舉繞過頭頂。
(3)步法
①雲步
a、單碾雲步
b、雙碾雲步
②碎步
③走步
④舞法
a、貨郎閃擔曲
b、孔雀三點頭
c、鳳凰單閃翅
d、輕松舞動式
e、飛蛾撲燈式
f、鳳凰雙閃翅
以上飛蛾撲燈和鳳凰雙閃翅都是黃陵秧歌舞的要求,必須認真做好、使之能產生動之若蟬、舞之如蝶,如水上浮,似雲中飄的藝術效果。
3、表情要求
黃陵秧歌舞主要是表現了地處黃土高原黃陵之民情民意、風俗習慣和拙中見巧,丑中現美的民間藝術特色,表現其身強力壯的漢子除了陽剛之氣外,也有幾分秀美,而黃陵秧歌舞中的女角(包頭)主要要表現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女性含情不露、羞羞答答、嬌嬌滴滴,文靜雅稚,純朴善良的嬌柔美。
所以耍雜應以風趣、幽默、滑稽不斷挑逗包頭的表情出現,包頭應以既羞羞答答、不敢面對耍雜,又嬌嬌滴滴地偷眼斜視耍雜。既想躲開耍雜卻不由自主地緊隨耍雜的矛盾心理表情為主。
4 、樂隊組成
按中型百人秧歌舞應有擂鼓兩抬、大鼓兩個、鐃鈸八付、大鑼一面、京鑼兩面、花鼓四件、馬鑼六件、餃子六付,統一應為「F」調,按大小件以5、1、3、5、i為宜,還須「F」調,嗩吶六至八支。
5、基本的廣場表演
前邊已經提到黃陵的秧歌舞,南北兩地形式不同,就村和村之間也大同小異,在這里只能將各種形式取長補短結合一起,按照以下結構形式為例介紹。
秧歌隊中共16個打小鑼鼓的(8鑼、4釵、4鼓),以下統稱小鼓。大鼓和大釵在場外伴奏統一簡稱大鼓。8個耍雜的,按順序為1、2、3、4、5、6、7、8組,48個包頭(女角),老夫、老婦、雜角可隨意增減。共80餘人,設一個總領頭的。男角按身高分別依耍雜、小鑼、小釵、小鑼、小鼓的順序排列呈單行,每一個男角包括小擊樂的按女角的身高所排成的單行隊分別引兩個並排的女角,共為8組,依次排列,呈花插一路隊形。即一男引二女呈三角形依次排列。
入場:(先輕後急式)嗩吶、小鼓伴黃陵民歌、耍雜貨即閃擔式、女角鳳凰單閃翅和孔雀三點頭式總領頭引成一路,慢步扭過場,打圓場子、待觀眾圍起來之後,起大鼓、加速度、小收點之後,所有男角側身面對女角碎步倒退,蠅甩大甩正圓形,引女角正轉,女角右手高舉扎裙,左手拿平,低著頭,背著觀眾側身面里,碎步緊追男角。(注意:要鑼鼓急,步子緊、揚起風、女角右手之扎裙要像彩旗一樣隨風飄動。當轉完一圈之後,總領並沒有一個飛腳,返身轉向隊列右側高舉蠅甩在空中甩正圓形,指揮第一個耍雜、左轉變領隊伍再向左反轉一圈,又一個飛腳轉向隊列右側高舉蠅穗在空中大甩正圓形,指揮隊伍向左進入正轉)。隨即總領頭口哨第三響的同時,所有要雜蠅甩大甩8字形,女角立即舞動扎裙變為飛蛾撲燈式,再轉兩三圈。(注意:要求男角的蠅甩、擺向哪邊,女角所提扎裙就撲向哪裡,相互對面照應)。
(一)游龍戲戀鳳(熱烈式)
(二)並蒂蓮花開(先輕後急式)
(三)四禧樂平安(輕盈式)
(四)八寶蓮花燈(熱烈式)
(五)龍鳳呈吉祥(熱烈式)
(六)鴛鴦鬧春波(先輕後急式)
(七)白龍馬分鬃(熱烈式)
(八)蠍子倒顛尾(熱烈式)
(九)日月同光輝(輕盈式)
(十)二龍戲明珠(熱烈式)
(十一)丹鳳朝陽開(輕盈式)
(十二)新春鬧元宵(熱烈式)
(十三)盤龍興中華(熱烈式)
三、黃陵霸王鞭基本要領
「霸王鞭」,又稱花棍,因服裝多處都系有小鈴,花棍打到哪裡哪裡就響,則該舞蹈又稱「渾身響」,所以稱道具為「花棍」,稱節目為「渾身響」。
(一)由於花棍本身就要發出響聲,則需要用空蕊的材料製作,在舊時只能用竹桿製作,以直徑3公分、長度80公分為准,兩頭垂直方向各打三個小眼打透,共6個。要能穿過細鐵絲。眼與眼與端頭之間的距離宜2.5公分左右,再用細麻繩在管腔內穿上適當數量的銅線做小墊圈,要求舞動時能發出聲音,再用淡黃色油漆塗刷兩遍,干透後再用各種顏色的彩紙每隔三至五公分,用糨糊纏繞在花棍上。再在兩端繫上麻絲或毛線作的彩色纓子。長度約20公分。花棍就作成了。
(二)服裝或化妝
由於渾身響是古代流傳而來的,又因其動作類似武打,所以黃陵人打花棍一般都模仿戲劇武士的服裝和化妝,女的都模仿武旦的服裝和化妝。則男的頭包大方巾。上下身都著緊衣緊袖彩色服裝系腰帶。女的基本和男的相同,不同的是顏色應以暖色為主。肩披苫肩,腰間系綉花短裙。無論男女肩上,袖口、鞋上都系有小鈴,才能渾身都響。
(三)樂隊
舊時的渾身響一般都是演員自己唱著民歌打著花棍,載歌載舞的形式,現代人如果表演渾身響可以有樂隊。在廣場表演時宜以民樂嗩吶、笙為主。視人數而定嗩吶數,只需很少量的小鼓、小釵、小鑼之類的小擊樂輕打節奏。並應有場外伴唱者。在舞台表演中,應以弦樂為主,碰鈴之類打節奏,也有伴唱的。歌曲宜選擇旋律明快順暢,節奏強勁有力的民歌。
(四)基本動作
渾身響和其它舞蹈相同,其基本動作編導的創作設計後是可能千變萬化,這里只介紹黃陵民間流傳的幾種最基本的動作。
(1)行進式
(2)跳躍式
(3)單打式
(4)對打式
若將以上四種基本打法理解以後,很容易得知,渾身響的表演也同樣不是一個固定的模式,經過具體編導的設計,能夠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動作。
(五)渾身響的表演
表演渾身響的人數可多可少,為了便於介紹以下以6男6婦女共12人為例,並分別按大小個,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為代號排成單行隊,演員在後場處於預備狀態。單號為男,雙號為女。並設指揮一名在場外發信號。
(1)廣場表演時樂隊和伴唱在場外,這里稱後場,當樂隊奏響歌曲之前奏曲時演員在後場處於預備狀態。當發出第一拍時,①號領隊員單行以行進式入場正方向(逆時針)繞場一至二周。
(2)當相互距離拉開約三米多,且形成無斷條無缺口的圖形,指揮員發信號(嗩吶等)四拍後全場同時變成跳躍式,三、兩圈後指揮員發號四拍後同時恢復進行式,且雙號向內到出走成內雙號外單號兩個圓形。
(3)指揮發號四拍後,單號立即反復反身旋轉,則外圈反轉內圈正轉,發號四拍後同時作單打動作,則外圈的單號側身面里雙手舉起花棍作抬架動作,內圈的雙號按照速度和節拍遇到哪一位打哪一位的花棍中段,稍轉一合,發號四拍後恢復行進式,單號在外圈繼續反轉。此時待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⑦和⑧、⑨和⑩、⑾和⑿號面對面對齊時,且要前後照應首尾相進圓形,不得有斷條,不得有缺口,間隔距離保持在3.5米左右時。原地行進式。
(4)發號四拍後。全場先打跳躍式前四拍,且單號和雙號呈面對面狀,從節拍開始內外同時都起步從所對隊員之右這穿過去完成了八拍後立即又轉過身原地打前四拍後又從第五拍開始起步從所面對的隊員之右邊穿過,完成八拍後立即又轉過身面對著。如此反復幾次,待雙號進入內圈時,發號四拍後恢復進行式。外圈仍然反轉,內圈正轉,並保持相互交替對齊隊形。
(5)指揮發號四拍後,全場開始對打式,邊轉邊打。外圈側身面里,里圈側身面外,遇見誰和誰打,數次後,發號恢復行進式退場。
四、黃陵跑竹馬教程
跑竹馬是黃陵縣特有的一種民間舞蹈,表演對其鑼鼓聲、嗩吶聲、呼哨聲助陣,場面熱烈壯觀,陣勢雄壯宏偉。只在五十年代中期出現過,參與過的人如果在世,也已九十有餘了。對跑竹馬了解的人也就相對不多了,現在只能根據蘇孝先和吳百順先生的回憶進行整理,現介紹如下:
(一)道具、照裝、化妝和樂隊
主要道具是竹馬,其製作是模仿馬偽形狀用竹楣子將馬的上半部綁紮成框架,再用多層麻紙糊成馬的外形,根據具體節目所需要的數量作成後,分別塗上紅、白、黑各種顏色,紮上鬃毛、耳朵,安上眼睛等,將麻絲塗上顏料做馬尾,背部應留一大洞,表演前從人的頭頂或腳下穿過,掛到腰間,再給馬脖子掛上串鈴,給馬頭頂繫上紅纓子,要求非工精緻逼真。其它服裝、化妝和導具及古典戲劇相似。樂器以大鼓、大釵、大鑼為主。
(二)人物角色
跑竹馬是表演傳說中古代某次戰爭的演義場面,以下以三戰呂布為例介紹:
(1)馬介大將和戰馬總稱馬介,大將是劉備、關公、張飛、呂布,戴頭盔、著戰袍、插背旗、按照戲劇臉譜化妝,頭盔上插著用野雞毛作的翎子,手執大刀或長予,騎不同顏色的假戰馬。馬介以下稱劉馬介、關馬介、張馬介、呂馬介。
(2)旗手也稱馬牌。每一個馬介需配一名旗手。同時期人四名,武士服飾和化妝。手執一約一米見方的大旗,四邊有圖案裝飾,三個邊有火焰牙形,中間兩邊都有所屬大將的姓氏。其它服裝和化妝及古裝戲劇相似行在馬介前邊。
(3)馬童,每個馬介還需設一名馬童,則共四名馬童,戲劇古裝武童打扮,著小卒或兵字的馬夾,執馬鞭屬趕馬揮馬的角色。大都在所屬大將馬介後面跟隨。
(4)定樁,丑角武夫打扮,有武功,屬全場最活躍的角色,也是表演總指揮。全場共一名。
以上僅以三戰呂布為例所以只有劉、吳、張、四組人馬,如果表演其它戰事,人物可能就很多了。但每一馬介只配前後兩名副手。
以上的角色只有馬介的動作簡單,表演時只須跑著跳著表
現馬在奔跑的動作就可以了。其它角色不同,應有一定的武功,起馬要合翻有力斗(小翻)打車軲轆(以下簡稱打車輪)栽立谷樁。以下稱拿頂。
(三)廣場表演
為了便於介紹和理解,以下將演員出場的場內之處稱後場,廣場的中部稱中場,後場的對面接近觀眾的地方稱前場。
(1)入場
(2)白馬分鬃
(3)二馬分鬃
(4)四馬分鬃
(5)退場

❺ 扭秧歌可以穿黑色的衣服嗎

扭秧歌可以穿拍培黑色的衣服。根據查詢相關公游消開信息顯示東北的大秧歌頭殼都是黑衣服,白要襲磨唯的,這樣比較能夠吸引觀眾。扭秧歌,是我國北方漢族民間喜聞樂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是我國第一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之一。

❻ 扭秧歌為啥為啥要穿那麼漂亮

在我國的傳統民間游藝中,扭秧歌蔽友侍可以說是最深受百姓喜愛的一種活動了。那麼扭秧歌這項活動是不是在古代就有了呢?它又有著哪些傳說和風俗呢?
秧歌的由來: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
在民間,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近代所稱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高蹺秧歌

秧歌歷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介紹的民間舞隊中就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錫麟的《新年雜詠抄》中明文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村田樂"的源流關系。
在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di'yang'ge

風格特色
1.秧歌的表演形式:
現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隊為主要形態,舞隊人數少則十告燃數人,多時達上百人扭秧歌,既有集體舞,也有雙人舞、三人舞等多種表演形式,根據角色的需要手持相應的手絹、傘、棒、鼓、錢鞭等道具,在鑼鼓、嗩吶等吹打樂器的伴奏下盡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動作和風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渾,有的柔美俏麗,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2.秧歌的構成:
漢族民間主要流傳著唱秧歌、扭秧歌、戲曲秧歌、戲劇秧歌四種型式。
3.秧歌的種類:
東北秧歌 東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蹺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
華北秧歌 關於華北秧歌,李炳衛等《民社北平指南》所記北京"鞅哥會":"全班角色皆彩扮成戲,並踩高蹺,超出人群之上。 其中角色更分十部:陀頭和尚、傻公子、老作子、小二格、柴翁、漁翁、賣膏葯、漁婆、俊鑼、丑鼓。以上十部,因鑼鼓作對,共為十二單個組成。各角色滑稽逗笑,鼓舞合奏,極盡貢獻藝術之天職。
陝西秧歌 陝北傘頭秧歌地區把燈節活動稱作"鬧秧歌",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傘頭"帶領下,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跑"大場"(群舞)、演"小場"(雙人、三人舞),並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賀新春,祈豐年。 領舞的傘頭要善於領唱傳統的歌詞以及因地制宜即興編唱新詞,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後舞,演唱時,眾隊員宏吵重復他所唱的最後一句。燈節期間,當地還要設置名為"九曲黃河燈"(俗稱"轉九曲")的燈陣。
秧歌的種類還有許多,例如:湖北秧歌,西北秧歌,河南秧歌等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秧歌還曾獲得過許多榮譽,例如:
1983年,北京舞蹈學院把海陽大秧歌正式列為中國漢族民間舞蹈必修課程。
1994年9月應邀參加了第四屆"中國沈陽國際民間(秧歌)舞蹈節",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質朴豪放的風格和精湛的技藝,在數十個國內外強隊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了大賽最高獎--金玫瑰獎。
1994年12月又榮獲了全國"群星獎"銀獎。並奉調加了山東省第五屆文化藝術節幕式的演出,受到趙志浩、李春亭等省五大班子領導的新切接見和贊揚。
1995年10月,在'95金華中國優秀民間廣場舞蹈展演中,榮獲最高獎--優秀表演獎。
1996年12月在山東省首屆農民藝術節舞蹈比賽中榮獲金獎,96、97年連續二年參加了山東省春節聯歡晚會的拍攝演出。
1997年海陽市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

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8日,山西省太谷縣秧歌劇團和朔州市大秧歌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2008年8月,受邀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之前的暖場演出。

秧歌是中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娛性的,自娛娛人,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
秧歌是中國農村流行的一種漢族民間舞蹈。它在色彩的運用上,體現了鮮明的民族風格。扭秧歌時人們所穿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有紅藍黃綠。大家在鑼鼓的伴奏聲中,邊歌邊舞,以此抒發愉悅的心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❼ 穿扭秧歌的褲子怎麼穿呢

扭秧歌的褲子一般是寬松款式的褲子,穿著舒適並方便活困或動。穿褲子時應脊坦將腰圍松緊帶松開,先將一條腿穿入褲管,再將另一條腿穿入,櫻尺桐最後調整好腰圍松緊帶。為了方便扭秧歌的舞蹈動作,褲子寬松的部分要放在膝蓋下方,褲腳則應緊貼小腿,不能過長或過短。同時,褲子的顏色和花紋也是可以根據不同的喜好和風格來搭配的。

❽ 你了解秧歌的哪些情況

秧歌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明清之際達到了鼎盛期。清代吳錫麟《新年雜詠抄》載:「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秧歌」的起源,漢族民間有一種說法是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的另一種傳說是「秧歌」起源於抗洪斗爭。古代黃河岸邊的百姓,為了生存,奮力抗洪,最後,取得勝利,大家高興地拿起抗洪的工具當道具,唱起來,跳起來,抒發高興的心情,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多,有了舞蹈動作和舞蹈組合,逐漸就形成了秧歌。民間第三種說法根據《延安府志》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閣可見秧歌可能源於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
中國廣泛流傳且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主要在傳統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於廣場表演。這個猜鄭春舞蹈與農業勞動密切相關。由勞動的步法,作為舞蹈步法的基礎,在藝術上加工,並且使群眾的隊舞整齊化,形成了完整的秧歌舞,其後逐漸成為祝賀性、娛樂性的新年社火隊舞,表演內容多為漢族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秧歌舞在清代就已盛行,清朝學者吳錫麒在其《新年雜詠抄》一書中認為宋朝流行的漢族民間舞蹈《村田樂》是秧歌舞前身。[2]
清黃濬《紅山碎葉》稱:「紅山燈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作『姎』,謂女子之歌。按古書姎字乃渠帥之稱,似有未協。」說秧歌是「女子之歌」的說法,非常值得注意。
民國劉文海《西行見聞記》:「新疆纏民婦女,確實嬌艷嫵媚,遇者魂銷。……有某好事者,曾作央哥詞。央哥,即纏民婦女之謂。」又記新疆民謠:「吐魯番葡萄哈密瓜,庫車央哥子(纏回稱婦女之謂)一枝花。」
秧歌
清祁韻士輯《西陲要略》卷四記新疆方言:「呼婦人為鴦哥。」據此,可以肯定地說:姎哥、央哥、羊高、鴦哥均為一聲之轉,系維語對女性的稱謂。而且,這女性,主要當指少女,至少是少婦。難以想像,中年以上還會被稱為「一枝花」。
謝曉鍾《新疆游記》記「群召姎哥偎郎」,既有少男少女以歌舞調情,又有簡單情節的戲劇表演,與漢族的秧歌極相似。其主要「角色」,均由姎哥(少女)扮演。漢族的「秧歌」之名,或即由此而起。
「姎哥」曾是角色名,東北有「秧歌角色」的說法。此外清雍正、乾隆間有嚴禁「秧歌腳、墮民婆」游唱的法令,今冀東秧歌在集體舞蹈之後,「由一民歌藝人出場(或秧歌角兼任)演唱秧歌調」。
民國李駿亞《湟中元宵社火》,記錄了青海東南部一帶元宵社火的演出情況:化裝舞隊中有高蹺姐、拉花姐兒、花梆子、老揚高(又寫作「老羊哥」)、偽火神、報子、花鼓子、拉葯姐兒、花和尚、啞巴、膀姑等角色。這與一般的秧歌表演基本相同,而領隊的「揚高」(羊哥),當即庫車的「羊高」、「姎哥」,亦即漢族的「秧歌腳」或「秧歌角」。後來便以領隊之名稱呼整個舞隊。

風格特色
編輯

表演形式
扭秧歌
現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隊為主要形態,舞隊人數少則十數人,多時達上百人,既有集體舞,也有雙人舞、三人舞等多種表演形式,根據角色的需要手持相應的手絹、傘、棒、鼓、錢鞭等道具,在鑼鼓、嗩吶等吹打樂器的伴奏下盡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動作和風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渾,有的柔美俏麗,千姿百態,美不勝收。[1]

構成
秧歌是載歌載舞的綜合藝術,是一種用鑼鼓等伴奏,將舞蹈,歌唱等融為一體的漢族民間藝術。漢族民間主要流傳著唱秧歌、扭秧歌、戲曲秧歌、戲劇秧歌四種型式。[3]

種類
東北秧歌
秧歌
東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蹺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東北秧歌有悠久的歷史,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它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穗耐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
秧歌隊的服裝色彩豐富,多以戲劇服裝為主。從裝束上即可判斷人物角色,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許仙,還有包拯、陳世美、秦香蓮等,伴著鑼、鼓、鑔、嗩吶奏出曲調。各種舞蹈中尤以踩高蹺、舞龍、舞獅、跑旱船最為著名。
華北秧歌
關於華北秧歌,李炳衛等《民社北平指南》所記北京「鞅哥會」:「全班角色皆彩扮成戲,並踩高蹺,超出人群之上。其中角色更分十部:陀頭和尚、傻公子、老作子、小二格、柴翁、漁翁、賣膏葯、漁婆、俊鑼、丑鼓。以上十部,因鑼鼓作對,共為十二單個組成。各角色滑稽逗笑,鼓舞合奏,極盡貢獻藝術之天職。叢絕」所謂「傻公子」,即東北秧歌中的「沙公子」,或即《滄縣志》中的「公子」。
河南秧歌
河南地區的秧歌有「回民秧歌」,「軍庄秧歌」,「大營秧歌」等。「回民秧歌」是河南省為數不多的回族民間舞蹈,風格與漢族傳統秧歌有區別。回民秧歌分布在周口項城的南頓集。相傳唐朝時期國家發生大亂,唐王派大將郭子儀(據說郭也是回民)帶三千回兵平亂。戰亂平息後,郭子儀帶兵士駐扎南頓,為了安頓軍心民心,號召回族兵士們唱歌跳舞,活躍生活。據秧歌老藝人馬仁傑(已去世)所述,回民秧歌在南頓代代流傳,到他這一代,僅馬姓家族也有七八代了,有記憶的流傳時間約為200多年。而「軍庄秧歌」源於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4年),是一種集歌、舞、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
高平秧歌
高平秧歌淵源於高平市東南鄉,流行於高平全境及晉城、陵川等鄰近縣份。演唱時只有梆子擊節、鑼鼓伴奏,故又稱「千板秧歌」。由坐攤說唱發展為一個獨立劇種。演員行當齊全,板式有十字腔(三三四)、夾四腔(三四三)、倒板、垛子、雙名倒(三三七)、站板、落板、數板、選板等。代表劇目有《打捧捶》、《打酸棗》。秧歌劇針砭時弊。清同治六年官府明令禁唱。作家趙樹理十分喜愛秧歌劇,60年代曾編寫秧歌劇本《開渠》。
西北秧歌
西北地區的秧歌表演,有所謂「白髯、花面、紅纓帽,白皮短褂反穿,手執傘燈領隊」者,相當於東北秧歌中「反穿皮褂」的前導者、華北秧歌中「長袍短褂、皂靴羽纓、持紅羅傘者」。所謂「浪子」與「娼妓」,大概相當於華北秧歌中的「公子」和「美女」。
傘頭秧歌
在晉西和陝北,流行著一種「傘頭秧歌」,秧歌隊中有一舉足輕重的歌手,左手搖響環,右手執花傘,俗稱傘頭。是一支秧歌隊的統領,其主要職責是指揮全局、編派節目,帶領秧歌隊排街、走院、掏場子,並代表秧歌隊即興編唱秧歌答謝致意。
陝西秧歌
傘頭秧歌
陝北地區把燈節活動稱作「鬧秧歌」,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傘頭」帶領下,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跑「大場」(群舞)、演「小場」(雙人、三人舞),並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賀新春,祈豐年。領舞的傘頭要善於領唱傳統的歌詞以及因地制宜即興編唱新詞,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後舞,演唱時,眾隊員重復他所唱的最後一句。燈節期間,當地還要設置名為「九曲黃河燈」(俗稱「轉九曲」)的燈陣。
陝西榆林保寧堡鄉和米脂縣郭辛庄的老秧歌,稱「神會秧歌」,「每年春節活動前,秧歌隊在神會會長率領下進行敬神謁廟,第二天才開始挨戶依門的進院入戶拜年,群眾稱為『沿門子』,以求消災免難、吉祥平安」。
湖北秧歌
湖北房縣元宵上演的秧歌燈,雲南姚安花燈戲十百為群,民國湖南《嘉禾縣圖志》:「秧歌,一謂之『花燈』,飾童男女相對唱跳,金鼓喇叭與身手相湊,類於衡州馬燈矣。其風至十五日止,謂之『耍元宵』。」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所記江蘇儀征的「花鼓燈」,是典型的秧歌。廣東普寧、潮安流行的英歌,也寫作鶯歌、秧歌、因歌,保留了北方秧歌的某些表演特徵,也保留了秧歌的名稱。

傳承現狀
編輯

現狀
昌黎地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北省昌黎縣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盧龍、撫寧、樂亭、灤縣等地。它最早產生於元代,一直流傳至今。
昌黎地秧歌從形式到內容都有鮮明的個性。它形式上分為排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兩種,內容上除「平秧歌」無固定情節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的行當分為「妞」、「丑」、「」、「公子」幾種,表演各具特色。昌黎地秧歌產生之初,各行當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結構、服飾上受蒙古族文化影響,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纓子帽」就是從蒙古族服飾發展而來的。昌黎地秧歌與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有密切聯系,表現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呈現出角色化、行當化的藝術特徵,能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豐富細膩地表達動作意圖,這在民間舞蹈中顯得十分突出。昌黎地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小戲有《撲蝴蝶》、《鋸缸》、《王二小趕腳》、《傻柱子接媳婦》、《跑驢》等。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強調身體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扭動靈活,表現詼諧有趣。以著名民間藝人周國寶為代表的周派、張謙為代表的張派、盧鳳春為代表的盧派等幾種地秧歌的風格流派各具魅力,家喻戶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昌黎地秧歌節目《跑驢》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獲得銀獎。1996年,昌黎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鼓子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商河縣
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東魯北平原的商河地區,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於北宋,成於明,盛於清。據當地著名老藝人說,北宋年間,商河一帶連年受災,包公從河南到此放糧,賑濟災民,並由他的屬下把鼓子秧歌傳授給當地百姓。後來每逢新春佳節人們就跑起秧歌,以示對包公的感激之情,流傳至今,相沿成俗。
鼓子秧歌在商河民間上至老者下至少兒都愛學會跳。全縣21個鄉鎮,八百多個村都能組織秧歌隊。秧歌隊伍中有傘頭、鼓子、棒槌、臘花、丑角五種角色,表演風格迥異,韻味獨特。現存鼓子秧歌主要分為「行程」和「跑場」兩部分,「行程」是舞隊在行進或進入場地前的舞蹈;「跑場」是表演的主體,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場」和「武場」。鼓子秧歌表演所跑的場子隊形極為豐富,有「牛鼻鉗」、「勾心梅」、「一街二門」、「六六大順」、「里四外八」、「八條街」、「四門斗」等百餘種。「傘頭」動作圓潤,「鼓子」動作粗獷豪放,「棒槌」動作輕巧敏捷,「臘花」動作潑辣大方,而顛顫、劃圓、蹲撲、跳竄等動作為各角色所共有。
膠州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膠州市
膠州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又稱「地秧歌」、「耍秧歌」、「蹺秧歌」、「扭斷腰」、「三道彎」等,流行於山東省膠州市東小屯村一帶。膠州秧歌起源於清咸豐年間,據清代宋觀煒所作《秧歌詞》的描述推測,的膠州秧歌舞蹈動作、行當名稱、服裝道具等與現在基本相同。
膠州秧歌有膏葯客、翠花、扇女、小、棒槌、鼓子等角色,基本動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態」等,表演程序有「開場白」、「跑場」、「小戲」三部分,跑場隊形有「十字梅」、「四門斗」、「兩扇門」、「正反挖心」、「大擺隊」、「繩子頭」等,還有《送閨女》、《三賢》、《小姑賢》、《雙推磨》等小戲。膠州秧歌中,女性舞蹈動作抬重踩輕腰身飄,行走如同風擺柳,富有韌性和曲線美,「扭斷腰」、「三道彎」為其代表動作;「棒槌」的動作輕脆灑脫;「鼓子」的動作有「丑鼓八態」,韻味奇特。其音樂由打擊樂、嗩吶牌子、民間小調三大部分組成。小戲秧歌原有72個劇目,現存135個。膠州全市現有秧歌隊一百多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關人員曾先後七次對膠州秧歌進行挖掘整理,現已將其編列為漢民族舞蹈的教材之一。1996年,小屯村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
海陽大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海陽市
海陽大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間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於山東半島南翼、黃海之濱的海陽市一帶。
海陽大秧歌是一種集歌、舞、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它遍布海陽的十餘處鄉鎮,並輻射至周邊地區。據海陽趙家莊《趙氏譜書》記載:「二世祖(趙)通,世襲(大嵩衛)指揮、鎮撫,誥封武略將軍。洪熙元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賜『七葉衍祥』金額,懸匾穀旦,諸位指揮偕縉紳光臨賜賀。樂舞生聞《韶》,率其創練之秧歌,舞唱於庭,其樂融融。」據此可知,海陽秧歌實創於明代。
海陽大秧歌表演內容豐富,隊伍結構嚴謹,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出行時排在最前列的是執事部分,其次是樂隊,隨後是舞隊。舞隊有各類角色幾十人,其中包括指揮者——葯大夫,集體表演者——花鼓、小、霸王鞭,雙人表演者——貨郎與翠花、箍漏與王大娘、丑婆與傻小子、老頭與老婆、相公與媳婦等,排在最後的是秧歌劇人物或戲曲雜扮者。秧歌隊常用陣式有「二龍吐須」、「八卦斗」、「龍擺尾」、「龍盤尾」、「二龍絞柱」、「三魚爭頭」、「眾星捧月」等。海陽秧歌舞蹈動作的突出特點是跑扭結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動,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潑大方;男性顫步晃頭、揮臂換肩,爽朗風趣。
陝北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綏德縣
陝北秧歌是流傳於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綏德可謂陝北秧歌的中心,那裡的農村至今仍保留傳統的秧歌表演程式、禮俗和風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鄉人驅儺的「神會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後才興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數十人,有的多達近百人,在傘頭的率領下,踏著鏗鏘的鑼鼓,和著嘹亮的嗩吶,作出扭、擺、走、跳、轉的動作盡情歡舞。沉浸在歡樂愉快的喜慶氣氛中的陝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紅火。秧歌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成浩浩盪盪的秧歌隊。傳統的老秧歌、神會秧歌中保存著「起場」、「謁廟」、「敬神」等祭祀禮俗,表演中還有拜門(又稱沿門子)、搭彩門、踩大場、轉九曲等活動。一個秧歌隊從數十人到上百人不等,表演中有「原地扭」、「走十字步」、「三步一跳」、「斜身步」、「抖肩步」等,陝北秧歌分為「大場」和「小場」兩種,大場隊形變化豐富,有「龍擺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龍吐水」、「十二蓮燈」等數百種排列法;小場表演包括「水船」、「跑驢」、「高蹺」、「霸王鞭」等。也可根據動作風格和內容劃分為「文場子」、「武場子」、「踢場子」、「丑場子」等;其中「踢場子」為表現男女愛情生活的雙人舞,有較高難度的舞蹈動作,需展示「軟腰」、「二起腳」、「三腳不落地」、「龍爪穿雲」、「金雞獨立」、「金鉤倒掛」等高難技巧。陝北秧歌在1942年的延安新秧歌運動中成為主角,被賦予了新的精神風貌和時代內容,並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而傳遍全國。
撫順地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撫順市
撫順地秧歌,有時也被稱為「韃子秧歌」,是一種形成年代久遠,民族性、民間性及地域特色都極為濃厚的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傳在今遼寧省撫順滿族發祥地一帶。撫順地秧歌形成於清初,一直流傳至今。它與滿族先世的民間舞蹈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據史書記載,唐代已有名為「踏錘」的舞蹈,明代有被稱為「莽式」的歌舞,它們對撫順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撫順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裝打扮的「韃子官」和僅穿皮襖、斜挎串鈴及各種生活和狩獵器具的「克里吐」(俗稱「外韃子」)。其表演動作多源自躍馬、射箭、戰斗之類滿族原始狀態的生產生活,也有的系模仿鷹、虎、熊等動作,其中多有傳統舞蹈的元素。秧歌動作中的蹲、跺、盤、擺、顫等姿態豐富、剛勁豪放,具有鮮明的漁獵生活和八旗戰斗生活的特色。其伴奏音樂借用了滿族薩滿跳神的打擊樂形式,有「老三點」、「七棒」、「快鼓點」等演奏方式,與漢族秧歌有較大區別。撫順地秧歌自清代以來一直在撫順地區流傳,深得群眾喜愛。據1986年調查,當時尚有50個秧歌隊在活動,然而目前淵源和傳承人譜系較為清楚的只有4個秧歌隊。[1]

榮譽

秧歌 (4張)
1983年,北京舞蹈學院把海陽大秧歌正式列為中國漢族民間舞蹈必修課程。

1994年9月應邀參加了第四屆「中國沈陽國際民間(秧歌)舞蹈節」,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質朴豪放的風格和精湛的技藝,在數十個國內外強隊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了大賽最高獎——金玫瑰獎。
1994年12月又榮獲了全國「群星獎」銀獎。並奉調加了山東省第五屆文化藝術節幕式的演出,受到趙志浩、李春亭等省五大班子領導的新切接見和贊揚。
1995年10月,在'95金華中國優秀民間廣場舞蹈展演中,榮獲最高獎——優秀表演獎。
1996年12月在山東省首屆農民藝術節舞蹈比賽中榮獲金獎,1996、1997年連續二年參加了山東省春節聯歡晚會的拍攝演出。
1997年海陽市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8日,山西省太谷縣秧歌劇團和朔州市大秧歌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2008年8月,受邀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之前的暖場演出。

傳承意義
編輯

傳承價值
秧歌是中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娛性的,自娛娛人,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各地均出現過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間秧歌藝人,很多民間藝人對新中國舞蹈事業的建設發揮過重要作用。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文化環境隨之發生變化的今天,能夠掌握傳統秧歌技藝和純正舞蹈風格的民間藝人已寥若晨星,保護和傳承工作亟待進行。
昌黎地秧歌是一種體現農民生活情趣、舞蹈風格鮮明獨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農業社會、農村生活的部分特徵和農民樂觀詼諧的精神風貌。但由於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藝人高齡化等原因,昌黎地秧歌的傳承面臨著嚴峻形勢,亟待搶救和保護。
鼓子秧歌舞者眾多,組織嚴密,形式完整,舞技健美,氣勢磅礴,蘊藏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富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新中國成立後,鼓子秧歌多次參加全國民間藝術大賽,屢獲大獎。1996年,商河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鼓子秧歌的繼承與發展,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研究價值。
膠州秧歌萌生於鄉土,活躍於民間,在發展中自行流變,是群眾自發參與、自由宣洩、自娛自樂的廣場民間藝術,展現了膠東農村女性特有的健美體態和情性魅力,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研究價值。
海陽大秧歌是海陽人民集體智慧和創造精神的體現,在現實中,海陽秧歌鮮明地展現了海陽農村百姓的精神風貌和性格特徵,是一方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審美價值和歷史價值,對於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海陽大秧歌現已被編列為漢民族舞蹈教材之一。1996年,海陽市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陝北秧歌表現了陝北群眾質朴、憨厚、樂觀的性格,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
撫順地秧歌在民間流傳久遠。由於環境變化、老藝人數量減少等原因,經常性的撫順地秧歌活動已難於開展,表演的走陣、動作也有逐漸被簡化的趨勢,正瀕臨消亡,需要大力扶持。[1]

社會影響
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秧歌是中國農村流行的一種漢族民間舞蹈。它在色彩的運用上,體現了鮮明的民族風格。扭秧歌時人們所穿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有紅藍黃綠。大家在鑼鼓的伴奏聲中,邊歌邊舞,以此抒發愉悅的心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不採納你是豬

❾ 撫順地區秧歌的特色

撫順地區秧歌的特色

在廣場舞未大熱之前,稱霸舞林的就是昔日的「扭秧歌」,「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簡單而隨性的節奏,左右搖擺的身軀,迷人的舞姿。那麼,你知道撫順地秧歌嗎?就跟著我一起了解吧!

撫順地秧歌,是一種形成年代久遠,民族性、民間性及地域特色都極為濃厚的中華民族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傳在遼寧省東北部的撫順市。

簡介

撫順地秧歌,也被稱為「韃子秧歌」,是一種形成年代久遠、民族性、民間性及地域特色極為濃郁的民間舞蹈形式。撫順地秧歌主要流行在遼寧省東北部的撫順。撫順市是滿族的故鄉、清王朝的發祥地。清王朝統一全國後,東北地區較為安定,滿族民間在原有民間舞蹈基礎上,不斷吸收其他民族民間舞蹈,逐漸形成了從表演形式到角色、裝扮、舞蹈動作都獨具特色的滿族秧歌。

它與滿族先世的民間舞蹈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據史書記載,唐代已有名為「踏錘」的舞蹈,明代有被稱為「莽式」的歌舞,它們對撫順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撫順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裝打扮物敏的「韃子官」和僅穿皮襖、斜挎串鈴及各種生活和狩獵器具的「克里吐」(俗稱「外韃子」)。其表演動作多源自躍馬、射箭、戰斗之類滿族原始狀態的生產生活,也有的系模仿鷹、虎、熊等動作,其中多有傳統舞蹈的元素。

秧歌動作中的蹲、跺、盤、擺、顫等姿態豐富、剛勁豪放,具有鮮明的漁獵生活和八旗戰斗生活的特色。其伴奏音樂借用了滿族薩滿跳神的打擊樂形式,有「老三點」、「七棒」、「快鼓點」等演奏方式,與漢族秧歌有較大區別。撫順地秧歌自清代以來一直在撫順地區流傳,深得群眾喜愛。據1986年調查,當時尚有50個秧歌隊在活動,然而目前淵源和傳承人譜系較為清楚的只有4個秧歌隊。

種類

撫順滿族地秧歌主要分兩種,一種源於河北,有關於內移民傳入的地秧歌;另一方面源自於滿族傳統民間舞蹈,經演變融合而形成的滿族地秧歌,又稱「太平秧歌」,俗稱「韃子秧歌」。撫順地秧歌形成於清初,一直流傳至今。據專家考證,滿族秧歌中的人物及其裝扮,不僅僅是滿族生活方式的體現,也是反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藝術體現。

歷史溯源

撫順滿族地秧歌,即撫順滿族秧歌,是在撫順所屬各縣區流傳的一種滿族民間舞蹈。撫順地秧歌形成於清初,一直流傳至今。它與滿族先世的民間舞蹈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據史書記載,唐代已有名為「踏錘」的舞蹈,明代有被稱為「莽式」的歌舞,它們對撫順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自明末努爾哈赤在撫順境內崛起,到「滿洲」族形成,滿族人繼承了由其先人女真人時期流傳下來的民間舞蹈「莽式舞」。康熙初年間漢人楊賓在東北生活過一段時間,著有《柳邊紀略》。《柳邊紀略》(卷三·十五)中記載了當時「柳條邊」(含撫順地區)流傳的「莽式舞」的舞蹈動作和表演形式:「滿洲有大宴會,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作勢,曰莽勢。」

清王朝統一全國後,東模橡北地區較為安定,滿族民間在原有民間舞蹈基礎上,不斷吸收其他民族民間舞蹈,逐漸形成了從表演形式到角色、裝扮、舞蹈動作都獨具特色的滿族秧歌。一些史料,如:《柳邊紀略》、《奉天通志》等多有對滿族秧歌的具體描述。

1936年鉛印本《興京縣志》(興京縣現為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記載:「正月十五,家家供獻元宵,通懸燈結綵,鄉人作劇曰「太平歌」,謂可驅逐邪疫」。《興京縣志》所稱的「太平歌」既是撫順滿族地秧歌,是近代地方史中對撫順滿族地秧歌最直接的記錄。上世紀八十年代,撫順滿族民間舞蹈集成調查時更是發現,撫順滿族地秧歌傳承悠久。

生於1926年的新賓滿族自治縣滿族秧歌老藝人周榮甲(已故),14歲時即拜師學習滿族秧歌。他和老藝人楊傳芳(已故)曾回憶說:「我們所知老韃秧歌約有二百多年歷史,主要是老罕王努爾哈赤在新賓赫圖阿拉登基稱汗,創建了八旗,兵民一體,打了勝仗或逢年過節,就要喝米酒,唱歌跳舞,漸漸就變成了地秧歌。鼓樂一響,由韃子官率領旦螞旁,就扭起來唱起來,這也是一種與民同樂的方式,所以說『韃子秧歌』就是滿族秧歌。」

1986年,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撫順市資料本審稿會議上,遼寧省的秧歌專家們對這種民間舞蹈進行了科學分析、鑒定,認為撫順地區的秧歌服飾上佩戴八旗旗標,表演中施「打千兒禮」、「抱腰禮」,是鮮明的滿族特徵;動作中特有的動律-揚、蹲、跺、盤、擺、顫,具有濃郁的滿族人民漁獵生活和社會活動方式之特色,可以做為撫順地區滿族人民的代表性民間舞蹈。

鑒於尊重少數民族的政策,不稱其為「韃子秧歌」,正式定名為「滿族秧歌」。從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撫順滿族地秧歌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都很悠久。

藝術特點

撫順滿族地秧歌曾有兩個品種,一種是源於河北,由關內移民傳入撫順的地秧歌;一種是源於滿族傳統民間舞蹈,經演變、融合而形成的滿族秧歌。撫順地秧歌指的'就是「撫順滿族地秧歌」,又稱「太平歌」,俗稱「韃子秧歌」。

撫順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裝打扮的「韃子官」和僅穿皮襖、斜挎串鈴及各種生活和狩獵器具的「克里吐」(俗稱「外韃子」)。其表演動作多源自躍馬、射箭、戰斗之類滿族原始狀態的生產生活,也有的系模仿鷹、虎、熊等動作,其中多有傳統舞蹈的元素。秧歌動作中的蹲、跺、盤、擺、顫等姿態豐富、剛勁豪放,具有鮮明的漁獵生活和八旗戰斗生活的特色。其伴奏音樂借用了滿族薩滿跳神的打擊樂形式,有「老三點」、「七棒」、「快鼓點」等演奏方式,與漢族秧歌有較大區別。

裝扮道具

撫順滿族地秧歌的主要人物及其裝扮和道具是:

韃子官,俗稱「里韃子」、「大老爺」。舞隊領隊,一般舞隊中有兩個「韃子官」。他們頭戴纓帽,身穿箭衣、彩褲,外披黃馬褂、紅戰裙,扎腰箍,穿黑色快靴。手揮蠅帚,斜挎腰刀。

克里吐,俗稱「外韃子」、「和尚吐」。人物抹黑臉,頭戴氈帽,身反穿皮襖、褲,斜挎串鈴,手揮長鞭打場,維持秩序。

拉棍的,負責聯絡、劃場步陣,頭戴涼帽,身穿箭衣、彩褲,扎腰箍,穿快靴,手握柳樹棍。

上裝,舞隊中女性角色,人數不限,頭戴"花山",裝扮自由,用鮮艷的被面作裙子,以顏色不同區分旗屬,手持扇子、手絹。

下裝,舞隊中男性角色,人數不限,裝扮自由,身披各色包袱皮、綵帶等,以示所屬旗別。

表演程式

撫順滿族地秧歌的表演程式一般是這樣的:

秧歌舞隊一般是在指定的寬敞平坦地集合並表演。舞隊有韃子官前導領路,拉棍的跟隨其後,男左女右排成兩行,其他角色穿行其間。舞隊入場先「三拜茶桌」後,韃子官表演「見禮」,克里吐長鞭打場,韃子官率隊「走陣」,「走陣」後,上、下裝「圈場」,轉入「二人場」,這是表演的高潮部分,最後,由韃子官率隊致滿族禮,對主持人(主人)和觀賞群眾表示感謝。爾後,可以再「走陣」、「圈場」,反復多次,盡興方休。

藝術特色

撫順滿族地秧歌承襲了「踏錘」、「莽勢」等滿族先人民間舞蹈原型,吸收了漢族秧歌之長,逐漸演變發展而來,在人物、表演人數、禮節、服飾、場面、動作等方面有其自己的顯著特徵,具有火爆、矯健、粗獷、而又豪放的表演特點。撫順滿族秧歌在舞蹈動律上,可以概括為「揚、蹲、擺、顫」四個字,其風格獨特,表演生動,期中的「大場――走陣」和「小場――二人場」以及民俗風情的故事情節等形成系列秧歌,以其大擺大浪,盤旋作勢,再現了滿族先世英勇善戰騎射為本的民俗風情,常常出現十分熱烈火爆的場面。

撫順滿族地秧歌的鼓樂伴奏更富民族特色,鑼鼓點為「老三點」,這源於滿族民間祭祀跳神時所持抓鼓的打法。

滿族先人常年生活在山區,狩獵、征戰是主要生活形式。撫順滿族地秧歌舞蹈動作的民族特點正是其生活方式的動態表現。撫順滿族地秧歌以臂於前,一臂於後,大伸大展為主要特徵;以上身晃動,下身屈膝,雙腳交錯,大起大落為基本造型,這與滿族先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其舞蹈動律可概括為:揚、蹲、跺、盤、擺、顫。例如「揚」,是雙臂的動作,其特點是幅度開闊,舒展奔放,大伸大展。《清宮逸聞》中說「滿族人舞時其氣象發揚蹈厲」,意即激揚剛烈,是狩獵、征戰民族的基本特徵;再如「蹲」,是指男性下身半蹲,屈膝成九十度左右,並且隨節奏起伏移動的動作,造型穩健,是滿族人善於騎射、旌旄弓矢、躍馬蒞陣、屈身進反、仰俯疾徐的真實寫照。

舊時表演時,滿族秧歌舞隊集中後首先去「拜廟」,遇大廟進入廟內表演,遇小廟則在廟前表演。如果外村秧歌舞隊前來,當地滿族官員要立即率隊出村到村口進行迎接,開始「見禮」,然後才可開始表演。無此習俗後,「見禮」卻成為撫順滿族秧歌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內容。後來,當拜廟習俗、村口迎客隊習俗逐漸消失後,秧歌舞隊一般是在指定的寬敞平坦場地集合表演。

據專家考證,滿族秧歌中的人物及其裝扮,不僅是滿族生活方式的體現,也是反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藝術體現。

流傳在撫順地區的滿族秧歌,源於滿族舞蹈。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滿族同漢族長期雜居,滿漢經濟、文化互相融合,尤其是民間藝術交流頻繁,使滿族的民間文藝活動也具有較濃的漢族色調,但滿族秧歌的內容、形式與表演技巧仍不失滿族善於騎射,勇於征戰,勤於生產,儉於生活的基本風格。由於生活環境的特殊性,滿族秧歌在基本動律一致情況下,也有不同流派。如: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黃旗鄉(原名:馬堂溝),當地以「躍馬式」為特徵。

傳承意義

撫順滿族地秧歌運用獨特的表現形式藝術地再現了滿族人民崇尚武功的民族精神、注重禮儀的古老民風,通過人物設置、裝扮,反映八旗制度和兵民同樂傳統,是滿族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運用獨特的舞蹈動作,藝術地反映了滿族世代勞動、生活在山區,以狩獵、征戰為基本生活內容的民族風格,是滿族先民生產、生活方式的活化石。正是由於它是滿族民間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表現形式,凝聚著歷史、文化、藝術、傳承價值,所以,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

然而,撫順滿族地秧歌瀕臨生存危機。撫順滿族地秧歌的傳承,在上世紀主要是村落、社區群眾的整體繼承。也有部分家族傳承、師徒傳承。上世紀八十年代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普查時,撫順地區的滿族秧歌尚有五十餘伙。

目前,純正傳統滿族秧歌已寥寥無幾,甚至連年節都不見活動,偶爾有些慶典也都是穿著滿族服飾卻無滿族秧歌的傳統內容與藝術特色。另外,滿族秧歌老藝人先後離世,少數現存老藝人也年邁多病,滿族秧歌面臨失傳境地。特別是由於大量滿族同胞多已漢化,中青年又很少接觸滿族傳統文化,滿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滿族秧歌瀕臨消亡。

;

❿ 扭秧歌的衣服為什麼只有紅色和綠色

紅裙子在綠光的照射下,我們看著裙子是綠色的 是 因為.紅裙子只反射紅色的光,其餘顏色的光都被吸收.綠光被吸收,所以我們看見好像是黑色的裙子.這種光除了照在 白色,綠色的物體上 之外,其他的都顯黑色.因為 白色物體反

與扭秧歌穿的裙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迪奧女牛仔褲多少錢 瀏覽:389
岱高發電機皮帶怎樣辨真假 瀏覽:528
深圳校服中午學校漏出 瀏覽:876
腿粗適合的裙子 瀏覽:784
十大女式牛仔褲長褲批發貨源 瀏覽:844
美國蓋茨冷卻塔皮帶 瀏覽:381
一貝皇城旗艦店童裝 瀏覽:332
褲子上洗的都是怎麼弄 瀏覽:212
日本校服西服 瀏覽:296
旗袍美人服裝 瀏覽:206
大坪龍湖時代天街男裝在哪個館 瀏覽:638
韓國平價男裝品牌 瀏覽:425
吉林哪裡有女裝貨源 瀏覽:326
前蘇聯的女生校服是女僕裝 瀏覽:63
嬰幼童裝品牌排行榜 瀏覽:37
無托內衣文胸多少錢 瀏覽:798
糖機豆豆童裝 瀏覽:618
中老年拉絨女裝 瀏覽:792
皮夾克尖頭鞋花襯衫 瀏覽:13
無彈性的純棉褲子膝蓋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