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在T恤上的頭戴帽子,帽上有顆紅心,長發外國人的頭像,那個人叫什麼名字
切,格瓦拉
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人物,被很多年輕人視為偶像
⑵ 經常看到T恤上印了一個人的頭像.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生於阿根廷羅薩里奧省。他畢業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醫學系。身為受過良好教育的阿根廷人的格瓦拉,本來可以選擇穩定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卻拋棄了這一切,投入了拉丁美洲的革命烽火。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流亡時與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羅結識,從此加入了古巴的革命斗爭。革命勝利後,曾擔任古巴國家銀行行長、工業部長。為了把古巴建設成為一個沒有貧窮、沒有剝削的新國家,格瓦拉多次出訪國外,成了古巴著名的國務活動家。但是,1965年3月,在他出訪亞、非國家回到哈瓦那後,古巴政壇上再未出現格瓦拉的身影。原來,這位天生的革命家已經辭去了古巴黨、政、軍的一切職務,去其他國家繼續進行反帝斗爭。這一切連他最敬愛的母親都不知曉。
格瓦拉在給卡斯特羅的告別信中說:「哪裡有帝國主義,就在哪裡同它斗爭;這一切足以鼓舞人心,治癒任何創傷。」而在他看來,非洲無疑是遭受帝國主義壓迫最嚴重的地區。切·格瓦拉先在剛果東部金沙薩領導游擊戰爭,1966年返回拉丁美洲,深入玻利維亞叢林開展「游擊中心」的革命活動。1967年10月7日,格瓦拉的游擊隊伍被玻利維亞政府軍包圍,格瓦拉被俘。1967年10月9日,他被玻利維亞當局殺害,時年39歲。
格瓦拉是個滿懷激情的革命家,是一個為正義,為真理獻身的理想主義者。他寫信給子女:「你們應當永遠對於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非正義的事情,都能產生最強烈的反感。這是一個革命者的最寶貴的品質。」身為阿根廷人,為了正義,他投身於古巴的革命事業;作為古巴國家的開創者,為了真理,他放棄了已有的一切,深入玻利維亞叢林,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繼續反帝的游擊戰爭。他是一個「堂·吉訶德」式的傳奇人物,總是不經意間給世人以驚奇,用自己的生命書寫著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的悲壯歷史。
作為個人,格瓦拉是堅強、剛毅的。在兩歲時,他患上了哮喘病。與疾病的長期斗爭磨練了他超人的意志和信心。在茂密的叢林,方臉、白皙、劍眉、大鬍子、頭戴圓形軟帽、右手握著沖鋒槍、嘴裡叼著雪茄的格瓦拉鎮定自若,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游擊戰爭,他被親切地稱為「紅色羅賓漢」。臨刑前,格瓦拉麵對敵人的槍口,毫不退縮,「開槍吧,膽小鬼!你要打死的是一個男子漢!」這是一個英雄的聲音,是一聲為了真理而不屈的怒吼!
格瓦拉犧牲以後,世界各國人們紀念他,出版了各種語言的傳記、影視作品,懷念他、贊揚他。在世人眼中,切·格瓦拉已經超越了革命者的身份,成為追求真理、正義的理想主義者的象徵,成為拯救人類於苦難的精神偶像。
⑶ 紅軍帽為什麼是八個角,有什麼寓意
八角帽和紅五星,是紅軍的象徵,也是紅軍軍裝佩飾最顯眼的部分之一。關於紅軍八角帽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其中流傳較廣的至少有四種。
第一種說法,前面提到過,1929年3月,紅四軍打下長汀後。趕制了4000套新軍裝,軍服款式仿照蘇聯紅軍的軍裝(中山裝式,下有兩個口袋)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
第二種說法,是尹德明設計的。尹德明,1909年7月7日出生於湖南茶陵縣火田鄉麻芙村,只上過半年學,9歲起跟叔叔學裁縫。 3年後出師,憑著超群的手藝獲得「尹一剪」的名號。 1929年,尹德明跟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編入譚余保(當時湘贛游擊隊司令員)的游擊隊。那時游擊戰士們沒有統一的著裝,戴的是「老帽」(即當時的學生帽)。 1930年2月,當時的湘贛游擊隊司令員譚余保專門召開軍容整肅會議,主要精神就是怎樣讓隊伍成為 「正規軍」,並將製作標志性制服的任務交給了尹德明。 3天內,尹德明從工農革命軍有8個縱隊,當地有八角樓等得到啟發,很快裁出第一頂紅軍八角帽。譚余保拿著帽子愛不釋手,連聲稱:「棒!棒!真棒! 」兩個月後,全縣兩千多名戰士戴上八角帽。一年內,中國工農革命軍全部戴上他設計的八角帽。
第三種說法,是趙品三設計的。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後,在紅都瑞金成立了紅軍學校。 1932年初,劉伯承調入紅校任校長。他到任後,看到在出操或集合時,從各部隊抽調來的學員著裝五花八門,隊列很不整齊,就把學校俱樂部主任趙品三找來說:「學員的著裝太亂了,現在已經立國了,可以有條件製作統一的校服了,聽說你多才多藝,還是個能工巧匠,你就負責給設計一套校服吧! 」
趙品三領命後,經仔細琢磨,覺得還是參照蘇聯紅軍的軍裝比較好,衣服採用套頭緊口。帽子嘛,考慮布瓊尼式的軍帽不適合我國南方氣候,其他軍帽多是白軍的,不便參照。部分學員戴的那種大八角帽帽型太大,不適合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型。他考慮來考慮去,畫了許多張草圖,覺得還是要採用八角式,以示紅軍是工農的武裝。不過將帽型大大縮小,改變成小八角,這樣看起來與中國人的身材和臉型比較般配。衣服制好後,找來學員試穿,穿後覺得緊口套頭不方便,也不適合我國南方的氣候,於是就又改成開襟敞口。最後,做了幾套讓學員穿上請劉伯承校長來審定。劉伯承看後非常滿意,立即指示就照此樣子給全校教員、學員每人做一套。紅軍學校學員的新式軍裝整齊劃一,威武雄壯,很快引起了總部首長和各部隊的注意。於是中央蘇區各部隊紛紛效法紅軍學校,穿上了同樣制式的小八角帽新式軍裝。
第四種說法,紅軍的八角帽是馮玉祥贈的。馮玉祥在1930年爆發的中原大戰中失敗下野,所部被蔣介石收編。馮玉祥被迫出國「考察」。臨行前他悄悄將自己原本打算重振旗鼓的數十萬套軍服全部捐給了紅軍。從此,紅軍有了自己的軍裝,這就是以八角帽為標志的紅軍軍服。
這么多種說法,到底以哪個為准?可以肯定地說,八角帽列寧確實戴過。馮玉祥的國民軍也戴過,這從照片上都可以看到。因此,實事求是地講,八角帽不是紅軍首創,應該是借鑒或仿製的,也不完全是哪一個人設計的。 1929年紅四軍的八角帽和1930年尹德明的八角帽都是大八角帽,1931年趙品三的八角帽是小八角帽。
但不管怎麼說,灰色的八角帽成了紅軍的特殊標記。據說,有一次紅軍打了白軍一個埋伏。天黑了,紅軍就都散到溝里、坡上去抓俘虜,跟敵人混在一起了。天黑,看不清人,怎麼抓俘虜呢?唯一可以識別的記號,就是敵人的軍帽和紅軍的不同:敵人的軍帽帽檐又短又硬,紅軍的八角帽帽檐長,是軟布做的,帽檐邊上還撐了一條篾片。因此,紅軍戰士碰到了人就往往攔腰二抱,摸到對方是硬布短帽檐,就把他的槍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