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休閑服飾 > 苗族麻布裙子誰發明的

苗族麻布裙子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3-12-16 19:25:32

Ⅰ 關於苗族服飾的資料

苗族服飾簡介 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 0 公分左右,製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 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 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實際上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後繪圖綉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綉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關於苗族的資料 苗族現在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739. 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語族苗語支。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飛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手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
苗族「跳花節」。「跳花節」
是以吹蘆笙伴歌舞為主要特色
的文化盛會,同時也是苗族服飾精彩展示的大好時機。
苗族過去盛行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較大的節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後舉行一次。鬥牛(牛鬥牛)是苗族人民喜愛的一項活動,每年正月、端陽、火把、中秋等佳節都要舉行鬥牛活動。
苗族的禮儀有: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有的地方還要在寨前擺酒迎接。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還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興。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絢麗多姿的苗族服飾
苗族自治地區
建國後,先後成立有: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2年7月1日)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1952年11月26日)
貴州威寧彝族 *** 苗族自治縣(1954年11月11日)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1956年11月30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3年9月11日)
貴州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66年2月11日)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12月31日)
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7日)
四川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11日)
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0日)
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3日)
雲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1985年)
雲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985年)
兩位苗族婦女正在製作彩色皮紙。貴州省
丹寨縣石橋堡的白皮紙製作工藝已有1000
多年歷史。1000多年來,當地苗族群眾借
鑒漢族的造紙技術,以當地豐富的樹皮、
杉根來製作白皮紙,其造紙工藝與明代宋
應星著的《天工開物》記載的造紙法大體
相似,保持了中國古代生產皮紙的傳統。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多先把稻穀曬干(或炕干)倒入碓中舂去米糠......>>

苗族的資料 苗族現在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739. 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語族苗語支。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飛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
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綉、織錦、蠟染、剪紙、手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
苗族「跳花節」。「跳花節」
是以吹蘆笙伴歌舞為主要特色
的文化盛會,同時也是苗族服飾精彩展示的大好時機。
苗族過去盛行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較大的節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後舉行一次。鬥牛(牛鬥牛)是苗族人民喜愛的一項活動,每年正月、端陽、火把、中秋等佳節都要舉行鬥牛活動。
苗族的禮儀有: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有的地方還要在寨前擺酒迎接。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還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興。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絢麗多姿的苗族服飾
苗族自治地區
建國後,先後成立有: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2年7月1日)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1952年11月26日)
貴州威寧彝族 *** 苗族自治縣(1954年11月11日)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1956年11月30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63年9月11日)
貴州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1966年2月11日)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1981年12月31日)
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7日)
四川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3年11月11日)
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0日)
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3日)
雲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1985年)
雲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1985年)
兩位苗族婦女正在製作彩色皮紙。貴州省
丹寨縣石橋堡的白皮紙製作工藝已有1000
多年歷史。1000多年來,當地苗族群眾借
鑒漢族的造紙技術,以當地豐富的樹皮、
杉根來製作白皮紙,其造紙工藝與明代宋
應星著的《天工開物》記載的造紙法大體
相似,保持了中國古代生產皮紙的傳統。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多先把稻穀曬干(或炕干)倒入碓中舂去米糠......>>

苗族服飾的特點 苗族少女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
這也是苗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網路全書的原因。
苗家的姑娘最愛穿百褶裙,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00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後繪圖綉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綉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說到「服」,不得不想到「飾」。
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鏈、銀花梳、銀耳環、銀童帽飾。
伐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製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蝴蝶探花、丹鳳朝陽、百鳥朝鳳、游魚戲水苗族銀飾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族服飾(要圖和介紹)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後漢書・南蠻傳》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雲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苗族服飾是一種原始苗族人民的符號和象徵,是一種規則和歷史的存根,一種無字的歷書,一種無聲語言和標志。
苗族服飾由於性別、年齡、婚否等情況而不同,並且有地區差別,但都保持一種從古至今的傳統款式。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綉花邊,系一幅綉花圍腰,再加少許精緻銀飾襯托。苗族百褶裙,圖案花紋色彩斑斕,多刺綉、織錦、蠟染、挑花裝飾。衣裙顏色以紅、藍、黃、白、黑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的傳統。服飾用料則以居住地出產的原料為主,多以棉、麻、毛等經過家庭手工作坊精編細織而成。苗族男子的裝束則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我們所說的苗族服裝的款式多樣,主要是指苗族女性的節日盛裝或者叫禮服。苗族服裝按地域可分為五種型制:黔東南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型五種。
黔東南苗族服飾:流傳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16個縣市和都勻、荔波、三都、興仁、安順,廣西融水、三江等區域。上衣有大領對襟或右衽半身。百褶裙長短不一,佩戴各式圍腰和綁腿。發髻也有較大差異。黔東南苗族服飾大約有30多種款式。
黔中南苗族服飾:主要流行於貴陽、龍里、貴定、惠水、平壩、安順、平塘、羅甸,雲南的丘北、文山、麻栗和廣西隆林等地。其特點是以黑、白、藍色線綉衣裙或蠟染。大領對襟開,百褶裙,包頭帕或頭巾,髻發。黔中南苗族服飾有5種款式。
川黔滇苗族服飾:主要在川南、黔西、黔西北和滇東北、桂西北以及雲南昭通、威信、楚雄、金沙等地。衣料主要是麻布,服飾色彩較淺,蠟染工藝普遍。服飾和發型多種多樣。
湘西苗族服飾: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貴州松桃、四川秀山、酉陽、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有多彩頭帕和變型式樣,服飾亦有8種。
海南苗族服飾:由於海南苗族受當地黎族服飾的影響,苗女穿右偏襟長及膝部的長衫,僅一扣,無領,蠟染短裙,以黑、紅色為主,花紋較少,束發,包一綉圖案花紋的頭巾,外面再蓋一條綉有花邊的尖角頭帕,套上一條紅帶子垂在背後,顯出與其他地區的苗族服飾的非常不同。

苗族沒有文字,她把服飾作為載體,因而苗族服裝不僅具有實用價值、很高的美感或觀賞價值、很深的文化內涵,它還有很高的製作工藝水平。苗族的蠟染和刺綉藝術就代表了苗族服裝的製作藝術。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一般的苗族蠟染是先在整塊的布上繪制各種圖案,然後再進行染制。苗族刺綉技法多樣,圖案豐富。據統計,苗綉技法多達十二種,有平綉、挑花、鎖綉、堆花、貼布、打籽綉、釘線綉、辮綉、縐綉、錫綉、馬尾綉等;色調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紅色調,一種是紫色調,底部基本上都是黑色;圖案也是極為豐富的,有各種花卉、稻穀、魚、鳥、龍、鳳,自然界里有的都能用來作為圖案綉在衣服上,還有很多刺綉圖案把傳說故事都用在里邊。苗族刺綉的使用主要是作為苗族服裝中頭巾、衣領、衽襟、袖腰、袖口、衣肩、衣背、衣擺、腰帶、圍腰、裙子、裙片、裹腿布巾、鞋子等部位的裝飾。
苗族服飾的圖案,是穿在身上的一部民族史書:褶裙上的彩色線條,是一條條河流,一條條山路;背牌上的回環式方形紋,是曾經擁有的城市,有街道、城牆、角樓;那披肩......>>

苗族服飾圖片 男子服飾為黑色無領,肥身對襟衣,紐扣為金屬製品,下裝已改著漢族裝。剃光頭或以長頭巾纏頭

苗族服飾都有什麼象徵意義? 苗族服飾象徵意義有:
[苗族歷史] 解讀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其現行的每件款式和飾物幾乎都隱藏有極為古老的文化內涵。一定的服飾符號系統與相應的史詩、神話、傳說、習俗解釋所構成的全面闡釋系統,起著沿襲傳統,追根憶祖、記述往事、儲存文化信息的巨大作用。在少數民族服飾的百花園中,苗族服飾最能系統地體現祖源與戰爭遷徙這類歷史意識。苗族服飾的相當部分,都可說是歷史意識的符號載體,而祖源與戰爭遷徙,亦可說是苗族服飾千年不輟的母題。
黔東北松桃和湘西苗族的「駿馬飛渡」、「江訶波濤」圖案;黔西北威寧、赫章和滇東北彝良苗族「天地」、「山川」、」田園」、「江河」、「城池」圖案;川南苗族的「黃河」、「長江」、「城池」圖案;貴陽市郊高坡苗族「蚩尤印」圖案;黔東南凱里、黃平、施秉、台江一帶苗族的「媼仿」
(黃河)、「媼育」 (長江)、「蓋霞」 (軍旗)圖案等,就是其歷史傳統在服飾上綻開的奇葩。它們是苗族婦女盛裝諸圖案的母本,含有「媽媽花」的意思。即主體圖案「母花」。圖案的構思、設計、造型不僅凝聚著苗家婦女勞動智慧的結晶:還表現出苗族人民對歷史祖先故土、戰爭、遷徙的回憶與緬懷之情.凝聚著巨大的心理容量和強烈感 *** 彩的諸多原型。它是一種社會歷史意義沉澱,一種深厚的符號積累。
「駿馬飛渡」
圖案是鳳凰、古丈、松桃一帶苗族的花邊、花帶最流行的圖案。其特點是色調古樸,素雅大方。造型是:首先出現一條洪水滔滔的大河。苗語叫做「埋邁埋清」,即「渾水河」
之意。苗族婦女是根據花邊帶底色來說的。花邊圖案是由無數個像「馬」的花紋組成的,相互連成一串橫貫河水中間,表示萬馬飛渡黃河,馳騁中原。苗語謂之「大邁檔務」
或「大邁長務」.意為「駿馬飛渡大河」。「大邁」即「飛馬」的形象,有「邁單」一直足馬、「邁勾」一變足馬之分,
比較抽象。只有從名稱上才能聯想到它們相似於直立的馬鬃和或彎或直的馬足,其造型與漢字的「馬」的原始型態接近.構圖雖然簡單但富有騰空起飛之猛勢,它包含勇猛頑強的意義。
的兩邊是由無數個形似三角形的或像花塔式的山疊著山相間排列,苗語稱之「高本高介」
和「畢高」。意為「金山銀山」
(苗族古歌中則有洋洋千言的一篇描述「運金運銀」的活動場面).表示崇山峻嶺.五顏六色。編織這些圖案(山塔)時.均採用紅、綠、藍、黃、橙、紫各種顏色絲線挑綉而成.給人以一種懸崖深谷意境的感覺。
「駿馬飛渡」
圖案的兩邊用一條像鐵軌式的圖案鑲嵌著順水流方向延伸,苗語叫「乃勾阿登」,漢意就是「大路上的腳印」 (此圖案在中部方言黔東南苗族婦女服飾刺綉中使用頻率頗高。當地苗語謂之「絞歐」,即「江河的意思」;海南島苗族蠟染中此「江河」
圖案也相當普遍)。
位於花帶上的「江河波濤」圖案的花紋更加明顯,呈現兩條白色橫帶,帶中由一些細小的星點組成,花紋隱約可見。苗族說是表示黃河、長江同向奔流,苗家婦女管它叫「歐多民務」。北岸是些較小的土山坡,婦女稱之「秀高刃」。兩條大河的南面,是一朵朵既像花又像樹,又像人乘船等形狀組成立形花簇象徵劃渡式的圖案,婦女們說它代表「洞庭湖」。這些圖案腳下再次出現水波浪式花紋。苗語謂之「昂務乃本」,漢意就是「經過大水大浪的媽媽花」。南岸有一條小路和一排松樹.象徵苗族經過千辛萬苦來到林青茂密的西南山區。
「江河波濤」
母題在「蘭娟衣」
中也有生動展現。據說,黔東北苗族婦女穿的「蘭娟衣」(一種沒有衣領的女裝)的來歷,是一位叫「蘭娟」的苗族女首領,帶領苗族同胞南遷時,為了記住南遷的歷程.就想了一個用綵線記事的辦法。離開黃河時,她在自己的左手袖子上用黃線縫上一根黃線;渡過長江時,她在右......>>

苗族服飾歷史背景 (一)解放前的苗族服飾
苗族歷史上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用服飾記載歷史、傳承文化是可以理解的。在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我們祖先曾度過了赤身裸體的時代,那時「未有火化」,人們吃的是「草木之實」、「鳥獸之肉」,身上赤條條沒有什麼可以遮掩的東西。正如《莊子》言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天積存下柴草,冬天用來燒火取暖,叫做「知生之民」。由此推知其他民族亦然。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意識也逐漸增強,為了獲得禦寒、遮羞、裝飾的服飾意識,他們遂以最原始的天然材料如樹葉、草葉或獸皮等裹身,從而形成了最古老、最原始的服飾樣式和服飾意識。《禮記禮運篇》:「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菅窟;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考古學家也認為,「最早的服裝是原始人把樹葉、草葉纏裹在身上,或用石器把獸皮稍加分割後披在身上或掩於 *** 。」 《滇書》卷上稱我國古代苗族「楫木葉以為衣服」,此亦印證。而到神農、伯余(黃帝臣子)、黃帝時期已被織造麻、絲布帛和垂衣裳的習俗所取代。(《禮記禮運篇》):「後聖有作……治其麻絲,以為布帛」;(《莊子盜跖》):「神農之世……耕而食,織而衣」;(《淮南子汜論》):「伯余之初作衣也,糹炎麻索屨,手經指掛,其成猶網羅,後世為之機杼勝復,以領其用,而民得以掩形禦寒」;(《周易系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又此可以想像,服飾的創造和演變是一個曲折而痛苦的過程。
(二)解放後到90年代服飾
此時期的服飾縱橫交錯,既有傳統的,又有改進的,類別繁多,交叉混雜,有關專家學者對此時期的服飾描述達六七種,筆者只選取比較典型的其中兩種。
第一種描述見李廷貴教授等主編的《苗族歷史與文化》第217頁到218頁:畢節北部的燕子口一帶,穿綉花欄乾的大襟短衣,外穿白麻布大領對襟長衫,無系也無扣,衣襟纏於腰間,衣背、兩肩都綴有桃花錦件,衣領也挑花紋,當地漢族稱「花褡褡」。其無袖無衿無扣,穿後敞胸。穿在裡面的大襟衣,右邊的綉花欄干均外露。著多截百褶國長裙,上端約一半為青色,其餘一半依次為白、黑、灰色,裙腳為白色。前束一張挑花裙圍,頭摻假發盤於頂上,發外以大綹紅毛線束緊,腳以白布裹緊,男人多穿漢裝。
第二種描述見吳仕忠等編著的《中國苗族服飾圖志》第38頁:少女綰髻於頭頂,用紅頭繩挽頭一圈扎緊,包青布頭帕,帕尾上翹。上穿對襟無扣長衣,兩袖綴彩色布和刺綉圖案。外套挑花披肩綴有蠟畫,系蠟染絲綉長圍腰,圍腰邊緣綉有花紋圖案,數條重疊,露出圍腰花紋,系白麻布腰帶,包白色綁腿,便裝為右衽衣,襟邊。衣袖飾有挑花,刺綉花邊。男人漢服裝扮。
(三)2000年後的服飾
據筆者現場調查:婦女盤發於頭頂,無髻,外用挑花帶裹飾,外緣垂珠串及綵線流梳,腦後用鋁條花布珠串等做成的兩角像兔子耳朵向上翹起,後腦帽沿下縫上一塊青色刺綉花帕遮於後面,直達頸部。上衣低領右衽,是綉花欄乾的大襟短衣,衣肩圍有一塊半圓形的綉片貽飾,周邊垂纓絡,衣袖,衣身均用挑花或刺綉裝飾,紋樣豐富多彩,有桃花形,棱形等。下裝為蠟染的白褶裙,裙長膝蓋頭,從裙頭到裙腳,依次交叉以蠟染,織錦裝飾,形成若乾花包飾段。前系一與裙同長的挑花圍腰,兩端上各系有挑花飄帶,繞腰一周系於身後。飄帶末端以纓穗裝飾。綁腿一種是百麻布裹腿,一種是長方形挑花巾,纏裹時花紋外露,也有用挑花布做成裹腿樣式。內裝海綿,套於腿上時,用按扣或拉鏈。腳穿現代皮鞋。服飾所用布料多為集市上最好的布料或上等絲織品。男裝以現代漢服為主,但為展現民族風采,弘揚......>>

苗族服裝圖片

Ⅱ 裙子是誰發明的

裙子是女皇武則天發明的。裙子指一種圍在腰部以下沒有褲腿的服裝。也是下裝的基本形式之一。廣義的裙子還包括連衣裙、半身裙、襯裙、短裙、褲裙、腰裙。裙一般由裙腰和裙體構成,有的只有裙體而無裙腰。

它是人類最早的服裝。因其通風散熱性能好,穿著方便,行動自如,美觀,樣式變化多端諸多優點而為人們所廣泛接受,日常生活中以女性穿著較為多見,但依然有男款設計。按裙腰在腰節線的位置區分,有中腰裙、低腰裙、高腰裙;按裙長區分,有長裙(裙擺至脛中以下)、中裙(裙擺至膝以下、脛中以上)、短裙(裙擺至膝以上)和超短裙(裙擺僅及大腿中部);按裙體外形輪廓區分,大致可分為統裙、斜裙、纏繞裙三大類。

紅色的靚麗,最適合的顏色搭配是黑色。紅色的燈籠短袖連衣裙,跟緊身的黑色打底衫搭配,用黑色的成穩,彰顯紅色的熱情。搭配上黑色緊身打底褲。配上黑色的高跟鞋,在做些細節的小裝飾。紅色的燈籠短袖連衣裙穿出了時尚並透著一絲可愛。

Ⅲ 苗族服飾歷史背景

(一)解放前的苗族服飾
苗族歷史上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用服飾記載歷史、傳承文化是可以理解的。在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我們祖先曾度過了赤身裸體的時代,那時「未有火化」,人們吃的是「草木之實」、「鳥獸之肉」,身上赤條條沒有什麼可以遮掩的東西。正如《莊子》言 ,「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天積存下柴草,冬天用來燒火取暖,叫做「知生之民」。由此推知其他民族亦然。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意識也逐漸增強,為了獲得禦寒、遮羞、裝飾的服飾意識,他們遂以最原始的天然材料如樹葉、草葉或獸皮等裹身,從而形成了最古老、最原始的服飾樣式和服飾意識。《禮記"禮運篇》:「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菅窟;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考古學家也認為,「最早的服裝是原始人把樹葉、草葉纏裹在身上,或用石器把獸皮稍加分割後披在身上或掩於下體。」 《滇書》卷上稱我國古代苗族「楫木葉以為衣服」,此亦印證。而到神農、伯余(黃帝臣子)、黃帝時期已被織造麻、絲布帛和垂衣裳的習俗所取代。(《禮記"禮運篇》):「後聖有作……治其麻絲,以為布帛」;(《莊子"盜跖》):「神農之世……耕而食,織而衣」;(《淮南子"汜論》):「伯余之初作衣也,糹炎麻索屨,手經指掛,其成猶網羅,後世為之機杼勝復,以領其用,而民得以掩形禦寒」;(《周易"系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又此可以想像,服飾的創造和演變是一個曲折而痛苦的過程。
(二)解放後到90年代服飾
此時期的服飾縱橫交錯,既有傳統的,又有改進的,類別繁多,交叉混雜,有關專家學者對此時期的服飾描述達六七種,筆者只選取比較典型的其中兩種。
第一種描述見李廷貴教授等主編的《苗族歷史與文化》第217頁到218頁:畢節北部的燕子口一帶,穿綉花欄乾的大襟短衣,外穿白麻布大領對襟長衫,無系也無扣,衣襟纏於腰間,衣背、兩肩都綴有桃花錦件,衣領也挑花紋,當地漢族稱「花褡褡」。其無袖無衿無扣,穿後敞胸。穿在裡面的大襟衣,右邊的綉花欄干均外露。著多截百褶國長裙,上端約一半為青色,其餘一半依次為白、黑、灰色,裙腳為白色。前束一張挑花裙圍,頭摻假發盤於頂上,發外以大綹紅毛線束緊,腳以白布裹緊,男人多穿漢裝。
第二種描述見吳仕忠等編著的《中國苗族服飾圖志》第38頁:少女綰髻於頭頂,用紅頭繩挽頭一圈扎緊,包青布頭帕,帕尾上翹。上穿對襟無扣長衣,兩袖綴彩色布和刺綉圖案。外套挑花披肩綴有蠟畫,系蠟染絲綉長圍腰,圍腰邊緣綉有花紋圖案,數條重疊,露出圍腰花紋,系白麻布腰帶,包白色綁腿,便裝為右衽衣,襟邊。衣袖飾有挑花,刺綉花邊。男人漢服裝扮。
(三)2000年後的服飾
據筆者現場調查:婦女盤發於頭頂,無髻,外用挑花帶裹飾,外緣垂珠串及綵線流梳,腦後用鋁條花布珠串等做成的兩角像兔子耳朵向上翹起,後腦帽沿下縫上一塊青色刺綉花帕遮於後面,直達頸部。上衣低領右衽,是綉花欄乾的大襟短衣,衣肩圍有一塊半圓形的綉片貽飾,周邊垂纓絡,衣袖,衣身均用挑花或刺綉裝飾,紋樣豐富多彩,有桃花形,棱形等。下裝為蠟染的白褶裙,裙長膝蓋頭,從裙頭到裙腳,依次交叉以蠟染,織錦裝飾,形成若乾花包飾段。前系一與裙同長的挑花圍腰,兩端上各系有挑花飄帶,繞腰一周系於身後。飄帶末端以纓穗裝飾。綁腿一種是百麻布裹腿,一種是長方形挑花巾,纏裹時花紋外露,也有用挑花布做成裹腿樣式。內裝海綿,套於腿上時,用按扣或拉鏈。腳穿現代皮鞋。服飾所用布料多為集市上最好的布料或上等絲織品。男裝以現代漢服為主,但為展現民族風采,弘揚民族文化,在節日、演出和結婚儀式上,近期推出男裝新款式。上衣是對襟大領,短小緊身。頸部有一圓形綉花圖案,從後圍到前胸綴於衣上,胸前有兩行平行對稱的刺綉圖案,接上端綉花圖案直達底端,胸部有拉鏈或按扣。兩衣袖也綴有花飾,顏色比女裝淺。腰帶約長五六尺,也是挑花刺綉,褲子用現代布料,褲襠寬大,褲腿挑花點綴。

Ⅳ 求苗族的歷史、傳說、服飾資料

苗族,是中國一個古老而優秀的民族。早在五六千年前,其先民蚩尤九黎和三苗部落,即同炎帝、黃帝部落「逐鹿中原」,共同開發了黃河平原和大江南北,為中華文明奠下了最初的基石。在以後的歷史歲月中,雖被迫輾轉遷徙,進入條件惡劣的南部山區和西南高原,但勤勞、勇敢的苗族人民,生生不息,奮斗不絕,又為祖國的中南和西南地區的開拓和中華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關於苗族族源,與早在四千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的被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有聯系。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與苗族有親緣關系。有人認為古代三苗與苗族有淵源關系。有人則認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此外,還有驩兜說、夜郎說、巴郡南郡蠻說、盤瓠蠻說、武陵蠻說等。
近年來,有人提出傳說時代的蚩尤、唐虞夏時代的三苗、殷周時代的髳、春秋戰國時代的荊蠻、秦漢時代的黔中蠻或武陵蠻,都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內,是苗族先民在歷史上不同時代的不同名稱。
總之,根據史籍記載和傳說,苗族先民殷周時代已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帶生息。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荊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動。秦漢時,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區定居,小部分繼續遷徙到黔東南都柳江流域。嗣後,由於戰爭、飢饉、疾病流行、生育繁密、農田丟荒等原因而不斷遷徙。
相傳在很古的時候,苗家人的寨子在東方,在一片水汪汪的大河邊。開始時苗家人沒有現在的衣裳穿,只拿些寬樹葉來掩體避寒。過了很多年之後,在一個叫尤公(蚩尤)的頭領的帶領下,苗家才種了綿花,紡了紗,織了布,先制出圍腰以後製成裙、褲子、衣服、鞋,但是也很不好看。有一天,一個名叫榜往尤的苗家姑娘和男友牛里九來到村邊的大楓樹下遊方。阿榜姑娘看到周圍有各種各樣漂亮的花草蝶蟲,天生愛美的她就想:要是能讓我們的衣服也變得像那些翠鳥和五顏六色的花朵、蝴蝶一樣漂亮該多好啊!於是她把這個想法對阿牛哥講了。還故意撒嬌說:你若不趕緊想出好辦法讓我早日穿上漂亮的衣裳,那我倆就不能成親。這一下可急壞了身強力壯的阿牛,他冥思苦想了8天,才想出用一些能變色的樹葉、果實和黃土、黑土把棉線染上顏色。心靈手巧的阿榜姑娘發動姐妹們一齊動手,用這些五顏六色的線在幾天內綉出了美麗的圍腰、裙子、衣服來,自己也終於穿上這些漂亮的新衣和阿牛成親了。整個苗寨都沸騰了,男女老少都以萬分喜悅的心情來慶賀。從此,經過苗族婦女們一代一代的動腦筋,不斷改進,才有了今天這樣漂亮的服飾綉品。
紛繁復雜的苗族服飾分為湘西型、黔東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類別和若干款式。
湘西型,流行於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帶。古代男女蓄發椎髻的習俗已消失。今女我穿圓領大襟短衣,盤肩、袖口等處有少許綉花;寬腳褲,褲筒邊緣多飾花邊;包紮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頭帕,戴銀飾。黔東型,流行於黔東南。男裝多為青色土布衣褲,包青頭帕。女裝以交領上衣和百褶裙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為料,花飾滿身,圖案多為平綉的各種龍、鳳、鳥、魚及花卉。雷公山一帶女裝獨特,百初裙甚短,長者30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上衣花飾用綵線挑以各種幾何圖案。婦女盛裝銀飾繁多。
川黔滇型,流行於川、黔、滇、桂等省區講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區。女裝上為麻布衣,下為蠟染麻布花裙。色調較淺,花飾不多,銀飾亦少。黔西北和滇東北一帶,不論男女皆綴以織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
黔中南型,流行於貴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處。女裝上衣多披領、背帕等,下裝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蠟染裙。以挑花為主,兼用蠟染。貴陽、安順、安龍等地的花溪式女裝,其披領酷似一面旗幟,俗稱「旗幟服」,花飾也多。海南型,流行於海南省。女裝多為右偏襟青布長衫,蠟染布筒裙,花飾少。

Ⅳ 苗族服飾簡介

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後有圍腰。苗族服飾是我國所有民族服飾中最為華麗的服飾,既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歷史文化的瑰寶。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而西部方言區苗族服飾則少銀飾。銀飾、苗綉、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

黔東南境內苗族男女便裝均較為簡朴。男上裝一般為左衽上衣和對襟上衣以及左衽長衫三類,以對襟上衣為最普遍。下裝一般為褲腳寬盈尺許的大腳長褲。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衣和圓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褲和長褲。

Ⅵ 誰有關於苗族的綉花鞋和百褶裙的一些詳細資料

綉花鞋
在鞋類大家庭中,鞋文化與刺綉藝術完美結合的中國綉花鞋是華夏民族獨創的手工藝品,這種根植於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實用品被世人譽稱「中國鞋」。在華夏古老的大地上自從由母系社會轉成父系社會後,便形成了男耕女織的社會分工,歷代婦女一代一代傳承著古老的綉花鞋技藝,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她們一針一線地述說著各個朝代的審美觀念、文化傳統、倫理道德與時尚價值。綉花鞋的刺綉修飾手法沿襲了東方裝飾唯美的審美風尚,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幫的鋪陳,並配以鞋口、鞋底的工藝飾條。應用彩色絲線從鞋頭到鞋跟甚至鞋底和鞋墊上都綉上繁縟華麗的紋樣。綉花鞋綉紋主題來源於生活,主旋律是民間文化和民俗風情,基本參案有花鳥草蟲、飛禽走獸、爪蒂花果、山川風物、戲劇人物等。吉祥參案有蓮生貴子、榴開百子、雙蝶戀花、龍飛鳳舞等,寓意著生命的贊歌和美滿的人生。踏遍大江南北的綉花鞋最早起源於何時何地?從當前所遺留下的傳世品已無從考證。廣泛流傳在山西晉南的「晉國鞋」的傳說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迪。兩千六百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當時位於山西的晉國是個小國,在公元前六百六十年晉獻公當了國君後竭盡拓疆,一舉吞並了十個諸侯小國,開始稱王稱霸。為了讓全國百姓永遠記住他的文治武功,他命令宮中所有女子的鞋面上必須綉上石榴花、桃花、佛手、葡萄等欽定的十種花果紋樣,同時還下令全國平民女子出嫁時必須以這種綉了紋樣的「十果鞋」作為大婚禮鞋,以便世世代代都不忘晉獻公的赫赫戰績。當時稱此種圖案的綉花女鞋為「晉國鞋」。從此晉國的刺綉工藝便以綉花鞋延伸到綉花衣以及其他用品上。三百年後即公元前三百一十三年,中國古代大哲學家荀子出生在綉花鞋的故鄉。荀子十分重視當地的刺綉業,他的名著《荀子》一書中的一篇文章記錄了推廣用鐵針刺綉的綉花工藝,並以哲學家的角度贊揚了綉花針,認為鐵針不僅能在鞋上綉花還能「下覆百姓、上飾帝王」,為社會經濟繁榮與穩定作出貢獻。直到近代該地區的絲織與綉花的聞名遠近,當地女子從童年起開始鞋上綉花的生涯,她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用十幾年的時間為出嫁含辛茹苦地綉鞋,將少女純真的愛針針線線綉到鞋面上,表達對愛情的忠貞,對幸福的追求。歷史的變革使綉花鞋的製作與刺綉水平成為當地評價一個姑娘心靈手巧的先決條件。她們從自己的婚嫁喜日到孩子的滿月周歲,從家人的華誕大壽到老人的喪事冥日,凡是人生大事之際都用一雙雙綉花鞋表現自己的才能智慧和藝術魅力。無獨有偶,在少數民族地區尋找綉花鞋的行蹤時也有類似「十果鞋」的傳說: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大河家一帶的保安族,至今還保留穿綉花鞋的民族傳統,這個民族地區流傳下來的古老詩歌藝術「花兒」中這樣唱道「青緞與鞋面斜截上,十樣錦花草綉上……尕妹是牡丹我接哩,阿哥是綠葉配哩」。經初步考察,我國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把綉花鞋作為本民族的穿著特色。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綉花鞋已成為全民族共同的文化財富,綉花鞋為名符其實的「中國鞋」。

曾經

代文人筆下所形容的仕女,走起路來婀娜多姿,尤其蓮步挪移間,裙擺下不經意露出的鞋尖,上頭可能是一朵嬌艷欲滴的牡丹、一隻顧盼生姿的美麗孔雀,千嬌百媚盡在足下綻放,既惹人憐愛,也引人遐想,難怪千百年來,女性從不放棄在綉花鞋上爭相競艷,為了增添足下風姿而努力。

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皮製靴子已出現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舞台,而後隨著時代及地域的不同,陸續發展出不同材質及樣式的鞋類。如鞋尖往上翹的翹頭履,鞋底裝有雙齒、還系有鞋帶的木屐,只限於朝覲、祭祀時穿著的舄,高度在腳踝以上的皮製長統靴,以及清朝時期滿族婦女所穿的花盆底鞋等等,都是不同時代衍生的鞋類。而也因為材質和樣式繁多,所以自古以來鞋的稱法很多,如足衣、履、屐、靴、舄等指的都是鞋子。

五四運動以後,纏足陋習漸漸廢除,婦女重新擁有腳的自主權,也穿起正常尺寸的綉花鞋。不過由於綉花鞋是用昂貴的綢緞做鞋面,再以絲線刺綉花鳥等圖案而成,是屬於富家太太和千金的專利品。而在上海,名媛淑女出入社交場合頻繁,莫不爭妍斗艷,遂造就了綉花鞋專業街的出現,北京、上海等地的專業作坊都有百餘家之多,而櫥窗內陳列的綉花鞋繽紛多彩,將街道點綴得猶如百花盛開。

上世紀40年代,顯貴人士仍是穿著綉花鞋的主要族群,服務方式採取訂做,也就是量好顧客腳的尺寸,並由顧客挑選顏色及刺綉花樣後,先交付專人畫圖樣,再由刺綉女工依圖樣綉出花樣,接著將花樣剪裁下,將其縫製成鞋幫,最後再將皮革削出鞋底形狀,墊上一層層布底,然後將鞋幫及鞋底縫合,就是一雙手工扎實的綉花鞋。

在此之後,綉花鞋慢慢轉換成用楦頭做固定尺寸的成鞋販賣;此外,隨著塑料及強力膠的出現,鞋底由皮革改為便宜的塑料底,並可用強力膠將鞋幫及鞋底黏合,節省了製作工時,價格慢慢往下降,只要愛美的女性都可穿上這種輕巧、舒適又秀氣的鞋子,綉花鞋成為當時最火紅的時尚。

到了上個世紀中葉,運動鞋、休閑鞋和新穎時髦的高跟鞋,已成為士紳淑女追求時尚的流行指標,綉花鞋業面臨生存危機。上世紀九十年代吹起的復古風,又將已沉寂20年的綉花鞋,重新推迴流行的風潮上,形成只要貨一上架就賣光的盛況。而業者也看準綉花鞋須在傳統中創新,才能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心,於是花樣不再固定於花鳥,配色也更加大膽,如過去忌諱的黑色、白色和牛仔布料也運用到鞋面,連楦頭也出現尖頭或方頭樣式,鞋跟也兼具平底和高跟。

近幾年綉花鞋業又跌入谷底,何時流行的風潮會再轉向綉花鞋,誰也說不準。但隨著刺綉女工難覓,手工刺綉已逐漸被電子綉代替,未來要找到用手工一針針刺綉出的綉花鞋勢必愈來愈難。套用一個老闆的話說:「除了老太太還懂得刺綉好壞,年輕人根本分不清電子綉和手工綉的差異。」

是啊,再經過一世紀的輪替,年輕人可能早已弄不清楚綉花鞋曾是火紅超過千年的鞋類,誰還會在乎電子綉和手工綉的差異呢?

現在在慶陽還保留著大量人工綉制綉花鞋的技藝!

各地綉花鞋

水族綉花鞋

水族自稱"雖"(Sui³³ ),稱為"水家"、"水家苗"等,其現行族名"水"系由自稱"雖"轉音得來。水族主要聚居在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荔波、獨山、都勻、凱里等縣市,少數散居在廣西、雲南等省。

水族的鞋飾同雲貴地區的苗、瑤、壯、侗等民族有許多共同性特點,喜愛穿用"勾頭"的綉花鞋。水族綉花鞋製作工藝非常講究,先用干竹筍葉剪出鞋底模型,用舊布依樣層層加厚,做成"千層底";再將剪好的鞋面罩上絨布綉花,圖案各式各樣,多為禽鳥花卉,有時在鞋頭綴毛線絨球;最後是將幫與底縫合。 一般而言,製作一雙綉花鞋,熟練的婦女大概需2-3周時間,普通婦女則需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鞋底為布制千層底,部面的頭部為紅色布料,鞋後跟部為藍色布料。鞋尖呈尖形往上翻翹,鞋幫上先用絲線刺綉成底色圖案,然後再採用"馬尾綉"的方法,捲曲成各種幾何圖案拼鑲在鞋幫上,圖案為花卉、雲朵等紋樣。刺綉精美,做工講究。水族婦女多在莊重的場合或走親戚時穿,並配上百褶裙和銀扣上衣,十分典雅華貴。

侗族的女涼鞋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廣西、湖南等地。由於所處地區氣候潮熱,服飾多以透氣性好的裙子、綁腿、涼鞋等為主。這里展出的就是深受侗族婦女喜愛的綉花涼鞋。該鞋為布料手工縫制,鞋底為麻線納成的布底,工藝十分講究。該鞋的造型亦很別致,只要後部有鞋幫,鞋頭以細長布條與鞋尾相連,既簡單明快,又堅固耐用。在細布條、尾幫等處綉有花卉,間以金屬片點綴,凸顯了侗族刺綉一絲不苟的風格,表現了侗族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這樣的鞋飾穿著不僅涼爽實用,而且美觀大方。

侗族綉花鞋

侗族自稱"更"、"君"或"金",漢族稱之為"侗家"或"侗人"。主要從事稻作,素有"水稻民族"之稱。您所見到的是侗族女子穿用的綉花鞋,該鞋為千層底,用棉線納成,鞋頭為雙梁尖頭,整個鞋面由藍布和紅布拼接而成,在鞋的前部綉有抽象幾何紋,並在中間綴有亮片;鞋後跟用槳過的黑布縫成勾雲紋。

壯族「回頭」綉花鞋

「回頭」綉花鞋為婦女常穿用。鞋頭有鉤,象龍船。分有後跟和無後跟兩種,鞋底較厚,多用砂紙作成。針法有齊針、拖針、混針、盤針、堆綉、壓綉等。在色彩上,年青人喜用亮底起白花,有石榴紅、深紅、青、黃、綠等色彩,紋樣有龍紋、雙獅滾球、蝶花、喜鵲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淺紅、深紅等色,紋樣有雲、龍、天地、獅獸等。這里展出的是壯族家居「回頭」女綉花鞋。鞋尖呈三角錐狀,尖部呈「回頭」狀。鞋面為藍布,上有用黃、紅、綠線綉成花草圖案。鞋底為用麻線納的千層底,針腳細密,堅固耐穿。

"另類"客家綉花鞋子
在江西贛州客家博物館里,有一批特殊的綉花鞋,就格外引人注目。這些綉花鞋相對於舊時傳統的三寸金蓮的標准大一些。這就是客家女性出嫁時穿的綉花鞋,因為她們從不纏足,所以鞋子都很大。

在中國歷史上,客家女性是漢族婦女中僅有的沒有纏足陋習的一個群體。為什麼客家女子沒有纏足?

專家認為:客家婦女和男人一樣參加生產勞動,甚至大多數犁田、砍柴等粗重的體力活都由婦女完成。生活和家庭的責任讓客家婦女必須要有一雙大腳來承擔,這是客家婦女不纏足的重要原因。當然,這不是唯一的原因。客家女性不纏足也和當時客家人的生活狀態有關。因為生活在山區,客家人遠離朝廷禮教的約束,她們的生活習俗往往因此而定格在南遷而來的那種狀態,並以相對封閉的形式延續下 。

「在江西贛州客家博物館里,珍藏著一批風格奇異的客家傳統綉花女鞋。這些鞋概括起來有三個共同特點:一是鞋頭尖銳上翹,形如鳳嘴。」

二是鞋幫均用青色或黑色土布製作,幫面上還用五綵線分別綉上了牡丹、菊花、石榴或鳳鳥、蝴蝶等吉祥圖案。幫口及幫的正緣均鑲著一條彩色滾邊,使整個鞋看起來既色彩艷麗、層次分明而又不失其莊重。三是鞋的後跟與幫面被分割為兩個不同的個體,即在製作鞋幫時先預留後跟位置,再用麻線聯結鞋幫左右兩端,交織成網,形成後跟。用這種方法製作的鞋,與一般鞋相比較,後跟顯得十分松軟,既可穿著,又可當拖鞋使用。

古人鞋子上的裝飾均具有其特殊含意,一直維持了數百年之久無多大變化。唐宋時期的刺綉已向著精緻化的方向發展。這主要由它的社會環境所決定,在男耕女織的封建社會里人所穿的鞋,秦漢之前無男女之分,但鞋頭一律要彎曲上翹。古人的鞋,鞋頭一定要做成方型彎曲上翹的樣式,以提醒穿著者行為謹慎,不左顧右盼。由於古,女孩子都要學習「女紅」,都要掌握刺綉。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於是在婦女中興起了一種新的綉花女鞋。。這種鞋與過去那種笨拙的刀鼻鞋相比較,更顯得纖巧秀麗,能充分展示婦女婷婷玉立的柔美姿態,所以在婦女中廣泛傳開,並一舉成為唐宋二代最流行的鞋式。

客家人的傳統綉花鞋與唐宋時期的「鸞尾鳳頭」鞋比較,則不難發現,二者乃有相似之處。這種一度曾在中原地區城鄉婦女中廣為流行的鞋式,在經過數百年之後,仍能在客家地區保存,這不能不嘆服客家人在繼承漢民族傳統文化方面是何等的堅貞,何等的執著。

「客家人對漢族傳統文化的繼承,並非全盤照搬,一成不變,其中亦包含著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及對本族群文化的改造。客家人的傳統綉花鞋,盡管其外觀與唐宋綉花鞋幾乎一模一樣,但究其細部,如鞋跟,兩者卻大不一樣了。」

一般的唐宋綉花鞋,鞋幫與鞋跟是連為一體的,即把鞋幫的左右兩端接縫合在一起,組成鞋跟。而客家人的綉花鞋卻是幫、跟分開製作,並以麻線編織的網作為鞋跟。據筆者研究,客家人之所以要用這種方式製作鞋跟,原因有二,一是客家婦女平時多般在田間勞動,除了過年過節,走親訪友之外,白天一般不穿鞋,只有晚上收工之後,洗完足,大家才有短暫的穿鞋機會。這時,足還是濕的,為了舒服,男人一般都穿木拖鞋。婦女受封建禮教的束縛,為達到「笑不露齒,行不出聲」的要求,只好以布鞋取而代之。而依照傳統的做鞋方法,為使鞋幫挺刮,幫內常要墊一層筍殼,這樣一來,鞋幫雖然美觀了,但穿起來極不舒服。於是客家人便改用軟質材料製作鞋根,用這種方法製作綉花鞋,不僅在贛南客家地區流行,就是在客家地區之外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偶爾也可以看到,廣西毛難族人的勾頭綉花拖鞋,便是其中的一例。二是客家婦女一旦成了家,便成了家庭中的主要勞動力。所以她們一生中所需的頭套、鞋襪大都要在結婚之前,亦即做「姑娘」的時候就要全部料理妥當。這種超前製作的鞋自然很難顧及穿著時的足碼大小,如果按照舊的傳統方法做鞋,一旦腳變胖了或者變瘦了,鞋子不合腳,就非得把鞋拆掉重做不可。而依照現在客家人所用的方法做鞋,即使以後穿起來不合腳,也只要把鞋跟的麻線抽緊或放鬆便可,不必牽動鞋幫。

「從客家人的傳統綉花鞋製作也可以看出,客家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又是何等地靈活,何等地富於創造精神。客家人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而改造並超越原有的舊文化,創造出具有獨特個性的新文化,這就是客家人對待漢民族傳統文化的態度,也是客家文化之所以能在漢民族文化中獨樹一幟的根本原因」。

現在贛南的三南(龍南、定南、全南)及尋烏、安遠等地,由於地處邊遠山區,不僅保留了大量客家圍屋,而且還有許多客家風俗文化遺存,一些客家婦女還珍藏著自己結婚時及兒女小時所穿戴的刺綉生活用品,如綉花鞋、綉花荷包、綉花童帽等,這些綉品造型獨具特色,圖案誇張變形,色彩艷麗。

百褶裙:
1、裙類名稱,這是我國傳統的名稱,現代稱「百襇裙」或「密襇裙」。就是一種折襇較多較密的裙子式樣,百褶裙的每隻襇距,約在2厘米—4厘米之間。「百褶」是形容詞,其裙折襇雖然較多,但實際上是沒有百褶的。

2、概述

百褶裙,是指裙身由許多細密、垂直的皺褶構成的裙子,少則數百褶,多則上千褶。它美觀、漂亮,但製作比較復雜。百褶裙為彝、苗、侗等族婦女常穿的一種裙子,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等地。明代該裙常用青面作成,褶多至20餘幅,腹下有五彩桃花,現代的裙子皺褶多而密,裙有長有短,長的曳地,短的及膝。侗族的百褶裙由前後兩片構成。穿時小腿裹綁腿或穿襪筒。不論寒暑、節日或外出余額都穿。四川大小涼山和雲南寧蒗彝族地區,一般用三種不同彩色的布縫綴而成。除湘西等部分地區外,其他地區的苗族婦女大都喜歡穿著。

來歷

這種裙子在我國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據《西京雜記》載:西漢成帝時,趙飛燕被立為皇後。有一次,她穿了一條雲英紫裙,與皇帝同游太液池,正當她在鼓樂聲中翩翩起舞的時候,忽然大風驟起,她好像燕子一樣被風吹了起來。成帝慌忙命侍從拉住她的裙子,飛燕得救了,但裙子卻被拉成許多皺紋。漢成帝一看,有皺紋的裙子比原來沒有皺紋時更美。於是,宮女們以後穿的裙子都喜歡折疊成許多皺紋摺痕,並把這種裙子稱為「留仙裙」。現代叫作「百褶裙」,因「百褶裙」的折縐都是很規律地向一個方向打折。

另據說苗族婦女古代多穿筒裙,後來為了使自己的服飾有別於異族,便於辨認,才在對內能夠區分的基礎上,統一採用百褶裙的方法製作裙子。流行在今黔中地區的傳說《百褶裙的來歷》說:古時候苗家穿的裙子與漢族的沒什麼區別。為了將其區分開來,一家母女倆立志要縫制一種特殊的裙子,作為苗家的標志。她們苦思冥想,後來受到山坡上五顏六色青桿菌的啟示,按著青桿菌的褶子做成了一條裙子,穿到花場上踩花。苗家姐妹們見了,個個拍手稱贊,她們也紛紛學著做來穿。於是,這種百褶裙很快就傳遍了各個苗寨,各個支系的苗族都穿起了長短不一的百褶裙。

中國中原地帶最晚在明朝開始有了百褶裙之稱。在咸豐、同治時天津一帶流行裙褶處能伸縮,展開狀如魚鱗的魚鱗百褶裙。清朝李靜山《 增補都門雜詠》詩:鳳尾如何久不聞?皮綿單袷費紛紜。而今無論何時節,都著魚鱗百褶裙。

工藝特點

苗族的百褶裙製作工藝精湛,皺褶細密、繁多,有的可達千褶以上。而且裙身縱向挺直、橫向富有彈性,上面還綉有五彩繽紛的圖案花紋。如貴州黃平地區,百褶裙一般用16至26米長的自織自染的深紫色窄幅土布製成。其製作過程是:將土布鋪置於草地或曬席上面,噴灑上白芨水汁,然後折疊成一條條寬窄一致的褶皺。之後再次噴灑白芨汁,並用棉線將其串連起來,使之定型即可。這種百褶裙由裙首、裙身、裙腳三部分組成。其中以裙腳部分最美觀而重要。裙腳從下至上由4道橫向不同的紋樣組成,第一道為「小人花」,第二道為「雀翅花」,第三道和第四道為「龍花」。第一、二道為刺綉紋樣,第三、四道為編織紋樣。

苗族的百褶裙可分為長、中、短三種。長裙及腳面,中裙過膝,短裙不及膝。雷山等地苗族女子盛裝中有一種短裙,長僅有20厘米左右,著這種百褶裙的苗族也因此被稱為「短裙苗」。

百褶裙的傳說

關於百褶裙,苗族也有一個傳說:古代,苗鄉有一個英俊、勇敢的好獵手。有一次打獵時,他捕獲了一隻美麗的錦雞,並把它送給了心愛的姑娘阿榜。阿榜為了表達自己對這位青年的深深愛意,便照著錦雞的樣子,終日織布,挑花綉朵,做出了這種花短裙,把自己打扮得象錦雞一樣美麗。後來,附近的苗家姑娘便學著她的樣子,紛紛穿起了這種五彩斑斕,富於神話色彩的綉花短裙。

後來,一隻孔雀在深山密木里,看見一個苗族姑娘,它不僅不飛走,還展翅開屏與苗族姑娘的百褶花裙比美,結果比不過,就嫉妒地飛走了。

神奇的傳說,是人們對苗家姑娘辛勤勞動的贊美。因為苗族姑娘往往把綉得最漂亮的衣裙,看作勤勞、能乾的象徵。她們對自己裙子花色圖案的構思、設計和刺綉,總是花盡心血的。如果你仔細看過她們的花裙,就會發現那一根根色線,通過靈巧的雙手,把那山間各種花卉,集中到花裙上了。苗族婦女花裙上的圖案整齊而對稱,色彩復雜而鮮艷奪目。苗家沒有不會綉花的姑娘。做母親的從生下姑娘的那天起,就注意教她認識山間的各種花卉,識別各種花卉的顏色。待到姑娘會使用針線了,就教她綉花織錦,因為不會綉花或者綉得不好的姑娘,就是長得再漂亮,也是不會引起小夥子注目的。

每年,當花山節到來的時候,就是姑娘們百褶裙爭艷的日子。姑娘們行走在野花盛開的山道路上,就象彩色蝴蝶在飛舞。這時候,如果哪個姑娘的衣裙綉得最漂亮,年老的人會贊不絕口,年輕的小夥子就會象蜜蜂彩花一樣,圍在她的身旁,把愛情的第一支歌對著她唱。

Ⅶ 苗族服飾都有什麼象徵意義

苗族服飾的象徵了苗族人的自然之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自然之美的體現,苗族人民的勤苗族服飾的象徵了苗族人的自然之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自然之美的體現,苗族人民的勤勞。

1、苗族服飾抽象的刺綉、蠟染圖案中反映和表現了她們的內心情感世界,同時表達了苗族女性對大自然的認識和了解及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苗族服飾是苗族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服飾中可看出苗族歷史的發展進程和文化沉積,集中反映了苗族在與自然的抗衡中對事物的認識和升華,在此間也就產生了苗族的審美意識。

3、苗族婦女認為,苗族服飾中包含自然之美,自然界中存在的色彩都是她們所需要的色彩素材,都應把它穿在身上,形成一種源於自然而超越自然的美。

4、苗族服飾經過種麻、收麻、績麻、紡線、漂白、織布等一系列復雜的工藝到刺綉、蠟染、裁
縫,最後成為一套精美的服裝,無不反映了苗族婦女的勤勞和耐性。

(7)苗族麻布裙子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苗族服飾有地區差別,分為黔東南型、湘西型、雲貴型:

1、黔東南型:雷山苗族服飾多姿多彩,是當今世界上最美麗、最漂亮的服飾之一。這些多姿多彩的服飾銘載著本民族歷經磨難的歷史變遷,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今來生活環境的濃縮。史學家稱之為:「穿在身上的史書。」

2、湘西型:流行於湖南湘西州及湘、黔(主要是松桃縣)、渝(秀山縣、彭水縣一帶)、鄂(恩施州)四省交界一帶。古代男女蓄發椎髻的習俗已消失。如今女性穿圓領大襟短衣,盤肩、袖口等處有少許綉花;寬腳褲,褲筒邊緣多飾花邊;包紮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頭帕,戴銀飾。

3、雲貴型:雲貴的大花苗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的昭通、楚雄、彝良,貴州六盤水、威寧、織金、普定、鎮寧、紫雲等地。大花苗族主要麻布做衣服,他們遠古的服裝都是自己種植麻,自己織布,自己做衣服。

與苗族麻布裙子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裝薄款衫哪裡買 瀏覽:408
童裝的發展圖 瀏覽:448
用地墊織圍巾怎樣織視頻 瀏覽:687
星空印花t恤 瀏覽:32
用被子做裙子怎樣好看 瀏覽:363
落肩雪紡襯衫女哪種好及排行榜 瀏覽:603
那裡童裝批發最便宜 瀏覽:115
騎行夾克自行車多少錢 瀏覽:291
廣州品牌保暖內衣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372
旗袍代加工製作 瀏覽:633
為什麼特警的制服是黑色的 瀏覽:212
童裝保暖衫批發十元以下 瀏覽:665
孔雀藍的圍巾好看 瀏覽:108
杭州睡衣牌子有哪些 瀏覽:197
喬治白校服品牌介紹 瀏覽:593
如何縫褲子上的洞還不顯針線 瀏覽:809
怎樣分別真皮衣 瀏覽:832
製作做童裝 瀏覽:782
男裝潮牌黑優服飾尺碼29 瀏覽:699
如何去除新褲子上的葯水味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