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十軍棍人還能走嗎
二十軍棍是指用棍子打人,打二十棍子。打人二十棍子是否還能走路取決於被打者的身體狀況、棍子的重量和打人的力度等多種因素。
如果被打者的身體狀況良好,並且棍子的重量較輕,打人的力度較小,那麼被打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感到疼痛和不適,但通常不會對行走造成太大的影響。
然而,如果被打者的身體狀況較差,或者棍子的重量較重,打人的力度較大,那麼被打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嚴重的疼痛和不適,甚至可能導致骨折等嚴重傷害,從而影響行走。
因此,打人二十棍子是否還能走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如果被打者出現嚴重疼痛和不適,應該及時就醫檢查和治療。
㈡ 路易·艾黎人物性格
路易·艾黎在中國的一生,沒有婚娶,卻擁有4個養子,即「聶家老大到老四」,但實際上,艾黎僅實際撫養了兩人,除了段士謀,還有一個名叫黎雪。盡管如此,聶家的4個孩子長大後,仍稱呼艾黎為「父親」。在山丹的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現任館長宋昌援引培校老校友楊春林的話說:「在我們的心裡,艾黎不是一個偉人,他是我們的父親。」每一個培校學生都能講述艾黎的「慈父形象」,他與學生間的故事溫暖而生動。
馬西元在入校時僅11歲,成為了艾黎的小「跟班」一年多後,才正式成為學員。艾黎中午不休息,帶著學生去壩灣游泳,西北的孩子大多不識水性,艾黎見學生不下水,便親自將他們推下水,看到學生嗆水,自己下水將他們撈上來,在一旁呵呵地笑。除了游泳,艾黎還讓孩子們躺在沙灘上曬太陽或做俯卧撐,他認為這樣對身體有益。艾黎總是以和善的態度對待學生,很少動手打學生,即便學生犯錯,處罰時也從不打臉打頭,而是打屁股,這種處罰多帶著玩笑性質,甚至會扒掉褲子打,學生雖會生氣,但事後也會將其當作樂子。
解放後,艾黎去北京開會,發現兩名學生因破壞公物受處分,學校領導不讓他們上課,只罰搞衛生,並在他們的背上貼上「愛護公共財物」的紙條,艾黎回來後大為光火,嚴厲批評了那位校領導,指責其「嚴重侮辱人格」。艾黎不準學生留長發,擔心生虱子,他親自給學生理發,有些學生不願,他就使用「艾黎式的幽默」——從學生的腦袋正中理上一刀,然後說:「就這樣,很好看啦,去吧!」學生哭笑不得,只好請求剃成光頭。
1947年是培黎學校最困難的一年,艾黎為了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不得不忍痛賣掉汽車。不僅如此,看到學生們吃不飽,他動用了母親的1萬美金退休金,全部購置了生活用品。
艾黎不畏強權。1946年,培校的兩個學生在拉東西時被士兵攔下,士兵要徵用車輛,學生強調用車需得到艾校長同意,士兵不聽還動手打學生。艾黎接到報告後極為憤怒,率領學生到駐軍營部理論,迫使營長列隊讓學生指認扣車士兵,最後打了扣車士兵四十軍棍,並向學校賠禮道歉。山丹解放前夕,國民黨殘兵橫行,艾黎組織學生進行「演習」,帶著車隊到野外「拉練」,給外界造成校內「全副武裝」的假象,阻止了散兵游勇進入校門,保護了山丹的這片樂土。
路易·艾黎,紐西蘭人,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國,與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建設事業奮鬥了整整60年。20世紀30年代,路易·艾黎積極參加了在上海的國際性的馬列主義學習小組,並向國外撰寫了大量宣傳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文章。抗日戰爭時期,他積極參加並發起組織了工業合作社運動,成為失業工人和難民生產自救、支援抗戰而興起的一支獨特的經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