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休閑服飾 > 裙子裡面的訶子

裙子裡面的訶子

發布時間:2025-02-23 12:18:32

㈠ 訶子裙是哪個朝代

訶子為中國古代女性的內衣之一,流行於唐朝、宋朝、明朝。相傳為楊玉環發明。《事物紀源》中載:「貴妃私安祿山,指爪傷胸乳之間,遂作訶子飾之。」唐代以前的內衣肩部都綴有帶子,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

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點所決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與今天所倡異的「內衣外穿」頗為相似。

為配合這樣的穿著習慣,內衣需為無帶的。「訶子」常用的面料為:「織成」,挺括略有彈性,手感厚實。穿時在胸下扎束兩根帶子即可,「織成」保證「訶子」胸上部分達到挺立的效果。

按照現存的唐朝繪畫(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圖》),訶子應為無帶的胸衣。可能是連在裙子的上半部,拉過胸後在胸下扎帶子固定。

唐朝服飾變革

唐朝服飾唐代服飾之所以絢麗多彩,有諸多因素,首先是在隋代奠定了基礎。隋王朝統治年代雖短,但絲織業有長足的發展。

文獻中記隋煬帝「盛冠服以飾其奸」,他不僅使臣下嬪妃著華麗衣冠,甚至連出遊運河時大船纖繩均傳為絲綢所制,兩岸樹木以綠絲飾其柳,以彩絲綢扎其花,足以見絲綢產量之驚人。

至唐代,絲織品產地遍及全國,無論產量、質量均超過前代,從而為唐代服飾的新穎富麗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加之與各國人民廣泛交往,對各國文化採取廣收博採的態度,使之與本國服裝融會貫通,因而得以推出無數新奇美妙的冠服。

唐代服飾,特別是女子裝束,不光為當時人們所崇尚,甚至於今日人們觀賞唐代服飾,亦覺興奮異常。這里沒有矯揉造作之態,也沒有扭捏矜持之姿。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充滿朝氣,令人振奮又使人心醉的服飾。

其色彩也非濃艷不取,各種鮮麗的顏色爭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銀雜之,愈顯炫人眼目。其裝飾圖案,無不鳥獸成雙,花團錦簇,祥光四射,生趣盎然,真可謂一派大唐盛景。

㈡ 襦裙胸前的帶子叫什麼

1. 襦裙胸前的帶子,在古代漢服中有著特定的名稱,稱作訶子。它還有其他稱呼,如「襪胸」、「襕裙」、「合歡襕裙」和「抹胸」等。這種帶子是漢族女性傳統服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作為胸衣使用,穿時從後向前圍束,下方有線可用於同時系束裙腰。在清朝,訶子又被稱為肚兜。
2. 齊胸襦裙是漢服的一種,它源自隋唐五代時期,特指那種裙腰束得較高的女子襦裙裝。這種裝束在當時是一種時尚,與現代人對它的稱呼「高腰襦裙」相似。根據現代的研究,人們通常將這種裝束稱為齊胸襦裙。
3. 穿著齊胸襦裙時,可以將裙子的後片帶子繞至胸前,打結系住。前片提起遮住胸前並覆蓋後片帶子,然後將前片帶子繞至後背交叉,擰成麻花狀固定即可。
4. 漢服前面的帶子系法多樣,主要有兩種常見的系法。第一種是將兩根帶子分別打結系好,如果服裝風格偏可愛或想要增添裝飾感,可以選擇打蝴蝶結。第二種系法是系雙耳結,最後留出兩條小結,既飄逸又可愛。這些系法並沒有固定規定,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服裝款式來選擇。

與裙子裡面的訶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這兩天在南京看到好多姑娘穿裙子 瀏覽:356
3分鍾了解only女裝品牌 瀏覽:206
安踏女裝一體沖鋒衣 瀏覽:785
黃岩帽子哪裡買 瀏覽:620
速干襯衫尺碼24冬季 瀏覽:7
睡袍和服睡衣 瀏覽:609
女裝如何墊胸 瀏覽:87
褲子里的絲襪英文怎麼說 瀏覽:704
上衣扎裙子里 瀏覽:558
開童裝淘寶店 瀏覽:307
許魏洲為什麼要織衣 瀏覽:789
女純棉童裝 瀏覽:789
和尚帽子上的字念什麼意思 瀏覽:655
紅色校服的動漫 瀏覽:718
長款衣搭配格子大衣 瀏覽:335
穿綠色校服的惹不起 瀏覽:871
什麼帽子一個人騎馬 瀏覽:705
帽子上的膠怎麼去掉 瀏覽:673
粉色風衣配什麼顏色內搭圖片 瀏覽:425
發動機皮帶介輪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