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尿素袋子是什麼梗
尿素袋子是一種白色的化學纖維,被稱作尼龍。有人說把這種袋子染黑可以做褲子,而且很結實。於是,很多機關幹部不約而同地悄悄穿起了這種不用布票而且很便宜的尿素褲。
其流行於大江南北的主因,是當時布、棉供應的嚴重不足,這涉及到一個漫長的歷史背景。70年代中日關系正常化之後,出現尿素褲。
尿素的定義
尿素是一種高濃度氮肥,屬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於生產多種復合肥料,在造粒中溫度過高會產生少量縮二脲,又稱雙縮脲,對作物有抑製作用,在土壤中不殘留任何有害物質,長期施用沒有不良影響。
畜牧業可用作反芻動物的飼料。尿素經過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銨或碳酸氫銨後,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得繁茂。
⑵ 中國解放後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1952到到1978年經濟佔世界的比例居然從5.0%降到5.2%,低於世界平均發展水平,真還叫什麼巨大經濟成就?人均GDP更是在1978年跌到世界倒數,跟索馬里、尚比亞等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為伍。
2從民生方面。
經過那二十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居然是百姓大部分吃不飽,穿不暖,以穿日本尿素袋做成的衣服為時髦。很多農村青年甚至結婚時還要借一條新褲子。
這樣的「重大成就」可能只有在中國(1949-1978)跟現在的朝鮮才能出現!
3對外貿易方面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出口結構主要是為石油、煤炭等工業原料和農作物。
如果70年代有發達的工業,怎麼拿不出象樣的工業品出口呢?
如果說當時全國建設需求量巨大,為什麼偏偏農作物出口還占那麼多比例?要知道當時中國人還在解決大部分人的溫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