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帶孩子上醫院去檢查,姐姐家孩子做的是查糞便和血常規檢查。檢查是為了確定孩子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因為6歲的孩子已經基本上具備了些自控能力了,老是把大便落在褲襠內也不算很正常,必要時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看是否是心理問題。 進行檢查確定孩子沒有什麼問題了。就要幫助孩子改正過來,告訴他,這是不好的行為。孩子的微量元素補充也要到位,多給孩子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及蔬菜。陪孩子聊聊,進行溝通,看是不是心理問題導致的。 此外,還要注意孩子的臀部保護工作。及時清理孩子的臀部,換下來的衣物要及時清洗干凈,消毒,暴曬。同孩子出門的時候多准備條換洗的褲子。
② 寶寶總把粑粑拉褲子里怎麼回事
寶寶在成長的初期,特別是在1歲多的時候,常常會出現拉褲子或尿褲子的現象。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階段,因為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在逐步發育中。通常,到了2歲左右,這種現象會逐漸減少。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寶寶可能會持續表現出這種行為。
如果寶寶頻繁出現將便便拉在褲子里的行為,可能有幾個原因。首先,這可能與寶寶曾經受到過的某種刺激有關,導致心理行為上的異常。然而,更常見的原因可能是寶寶的習慣問題,而非大腦神經的問題。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嘗試通過獎勵制度來鼓勵寶寶主動報告想要上廁所的意願。如果寶寶在多次教育後仍頻繁將大小便拉在褲子里,家長可以適當採取一些懲罰措施,但要注意不能採取暴力方式,例如剝奪寶寶喜歡的玩具作為暫時的懲罰。
對於寶寶尿褲子的情況,家長首先要保持放鬆的心態。由於寶寶的器官發育尚未完善,即使經過訓練能夠自行排尿,但在玩耍高興時仍可能會忘記上廁所。因此,家長不必過於責備寶寶,以免使他們感到內疚和緊張,這反而可能加重他們尿褲子的情況。此外,為寶寶選擇易於脫下的褲子也很重要。由於寶寶相對於成人來說,能夠自主控制排便的時間較短,因此當寶寶有便意時,應盡快上廁所以避免失控。
當寶寶能夠自己獨立如廁時,家長應及時給予鼓勵,並讓寶寶明白排便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正向激勵和情緒引導,寶寶會逐漸形成自行排便的好習慣。總的來說,如果寶寶在1歲半以內出現這些行為屬於正常現象。但如果1歲半以上的寶寶仍然頻繁出現類似情況,家長應首先進行自查並考慮帶寶寶進行檢查以排除潛在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