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瑤族帽子的描寫

瑤族帽子的描寫

發布時間:2021-07-01 17:27:48

⑴ 瑤族服裝

瑤族過去因其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特點不同,曾有「過山瑤」、「紅頭瑤」、 「大板瑤」、「平頭瑤」、「藍靛瑤」、「沙瑤」、「白頭瑤」等自稱和他稱。在風俗習慣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傳統特點,尤其在男女衣著上更為明顯。瑤族婦女善於刺綉,在衣襟、袖口、褲腳鑲邊處都綉有精美的圖案花紋。發結細辮繞於頭頂,圍以五色細珠,衣襟的頸部至胸前綉有花彩紋飾。男子則喜歡蓄發盤髻,並以紅布或青布包頭,穿無領對襟長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著大褲腳長褲。 瑤族男女長到十五、六歲要換掉花帽改包頭帕,標志著身體已經發育成熟了。
具體特點:
白褲瑤與紅瑤
瑤族支系眾多,分布廣闊,各支系服飾也不盡相同。所以,過去瑤族曾因服飾的顏色、褲子的式樣、頭飾的裝扮不同而得各種族稱。廣西南丹瑤族男子穿交領上衣,下著白色大襠緊腿齊膝短褲,因而得"白褲瑤"之稱;龍勝的瑤族由於穿紅色綉花衣而得"紅瑤"之稱,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瑤族服飾的色彩、款式之豐富。
多彩多姿的頭飾
瑤族頭飾頗具有特色,她們創造了多姿多彩的頭飾:有"龍盤"形、"A"字形、"月牙"形、"飛燕"形等;有的戴竹箭,有的豎頂板,有的戴尖帽,有的戴竹殼。廣西賀縣的瑤族婦女戴十餘層的塔形帽子,頗為壯觀。湖南瑤族的女子以蜂蠟塗發,椎髻於頂,無論寒暑,均以花帕包裹呈梯形,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面,避風遮陽,清秀大方,猶如"學士帽",又似宮妃綉冠,婚後則取下蛾冠,表示已成家立業,開始新的生活。
精湛的藍靛印染
瑤族婦女精於藍靛印染,至今仍保留著一套完整的印染技術。她們將自己種植的藍草經過浸泡加工後,提取藍靛,加入白酒,經草木灰過濾、發酵呈黃色後便可染布。在染布過程中經過數次浸染、晾乾,直到布料呈深藍帶暗紅色為止。為了使布堅挺耐用、顏色深重,還把已染好的布放入燉縮的牛皮溶液或豬血溶液里,進行蒸曬。
綉上多神的服飾
瑤族服飾美還是集中地反映在挑花的構圖上。挑花圖案以及服飾的特徵在某種程度上是宗教的反映。廣西西林縣瑤族保留著一件已有數百年的"師公"(宗教)服飾,上面綉有許多天神、山神、雷神、日神等,表達了瑤族人民多種崇拜的心理特徵。

⑵ 瑤族服飾名稱

瑤族婦女善於刺綉,在衣襟、袖口、褲腳鑲邊處都綉有精美的圖案花紋。發結細辮繞於頭頂,圍以五色細珠,衣襟的頸部至胸前綉有花彩紋飾。男子則喜歡蓄發盤髻,並以紅布或青布包頭,穿無領對襟長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著大褲腳長褲。 瑤族男女長到十五、六歲要換掉花帽改包頭帕。
瑤族頭飾頗具有特色,她們創造了多姿多彩的頭飾:有「龍盤」形、「A」字形、「月牙」形、「飛燕」形等;有的戴竹箭,有的豎頂板,有的戴尖帽,有的戴竹殼。廣西賀縣的瑤族婦女戴十餘層的塔形帽子,頗為壯觀。湖南瑤族的女子以蜂蠟塗發,椎髻於頂,無論寒暑,均以花帕包裹呈梯形,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面,避風遮陽,清秀大方,猶如「學士帽」,又似宮妃綉冠,婚後則取下蛾冠,表示已成家立業,開始新的生活。

⑶ 隆回縣花瑤美女頭上戴的美麗帽子,很大,像草帽,舞頂蓋,紅黃相間,很漂亮,請問叫什麼名字

盤瑤
瑤族過去因其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特點不同,曾有「 「過山瑤」、「紅頭瑤」、 「大板瑤」、「平頭瑤」、「藍靛瑤」、「沙瑤」、「白頭瑤」等自稱和他稱。過山瑤」、「紅頭瑤」、 「大板瑤」、「平頭瑤」、「藍靛瑤」、「沙瑤」、「白頭瑤」等自稱和他稱。

⑷ 家鄉民族風作文(瑤族)

白雲如一朵朵開放的花朵它展示著自己的身姿展開自己優美,而又柔軟的舞姿在天空隨風飄動幾朵雲像帆船一樣在湛藍的天空自由遨遊它們都聚在一起形成另外我們大家所看到的美好景象啊!白雲你為藍天增添了一番色彩鳥兒們成為了你們的朋友藍天也顯示出了自己最美好得微笑

名師點評:小作者在文中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手法,把白雲描寫得很生動,給我們以畫面感。小作者以詩歌的形式為我們描寫介紹了雲朵的美麗姿態,給人一種可愛生動的感覺。詩歌的形式使得作文看起來很整齊,結構清晰,很不錯,繼續努力!

⑸ 1000~1500的描寫瑤族的作文。要連接著的,文章結構要緊湊,文筆要好,得是六年級的。可以寫住的

我們都坐著,老師,您卻站著。看見您,我們就看見了秋天的收獲。
我們都坐著,老師,您卻站著。看見您,我們就看見了奉獻的甜蜜。
我們都坐著,老師,您卻站著。看見您,我們就看見了人生的希望。
老師,您站著。站成一尊最壯麗、最神聖的雕像,在豐收的永恆記憶中揮灑甜蜜,成為一座巍峨的山峰,讓我們從這里攀登。寬敞的教室里,整整齊齊排列著的全是學生的位置。老師,您的位置呢?您的位置在哪兒呢?是沒有嗎?還是教室的空間不夠大?還是建造者忽略了您位置的存在?不,老師,您不是沒有位置,只是您的位置與眾不同,您的位置在我們渴求的目光里,在我們激情燃燒的內心裡,在我們永恆的記憶里,顯得那麼高大、那麼磅礴、那麼雄壯、那麼不可磨滅……
您,總是這樣默默無聞地站著,黎明的第一縷陽光還沒照進教室,您就已經站在教室門口,帶領我們一起邁進知識的殿堂;深夜的最後的一盞電燈早已熄滅,您卻還站在學生宿舍樓下守望著,直到我們全都進入了夢鄉。每天您總是這樣站著,您已把40分鍾站成了一年、十年、一輩子……好象「站」就成了您一生最重要的任務、最神聖的工作,「站」已經滲透了您的血液、侵蝕了您的靈魂,忘記了腰的酸、背的痛、腳的麻……也許您早已疲倦,也許您早已睏乏,也許您早已想躺下來好好休息一會兒,但是,您沒有,您仍然像松柏一樣挺拔,像白楊一樣偉岸,像一尊永不倒掉的雕像,站成了一道永恆的風景!
寒風起,大雪飛,老師,您卻巍巍如泰山!
下海潮,敗金熱,老師,您卻巍然不動!
有人說,您站得很穩,很穩,有人說,您那三尺講台下埋有您深深的信念。
黑板上擦不完您金色的智慧,記憶中忘不掉您美麗的容顏。
腦海里激盪著您親切的話語,心靈中抹不去您慈祥的身影。
也許有一天,當您再也不能站在講台上對我們微笑時,我相信那時的我們都已經站起來了,站成一排排堅忍不拔的大樹,站成一條條翻山越嶺的綠蔭大道。而您,將永遠站在我們的心中!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您總是在站著。
而今,在您的身後,我們站成了另一道風景!

⑹ 瑤族過年有哪些習俗

瑤人過年
「二十一打主意,二十二買蛋去,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過小年,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殺肉豬,二十七殺現雞,二十八殺水鴨,二十九種種有,三十夜晚團圓酒。」
這是一乎描述瑤人過年的民謠。其實,早在臘月二十前的上半年就已開始「打主意」了,即使是春播一粒種,也是為的能過個好年,夏天采擷的黃花,秋天收獲的瓜子,都要留著過年才吃。不過,真正有過年氣氛的,當然是臘月二十一以後。那時節,平時看不見幾個人影的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就會充滿歡聲笑語。等雞唱頭遍後,出山趕墟選購年貨的山民們便高舉著松明火把,火龍般行進在趕墟的路上。天將黃昏,家中的人還得沿途去接。趕墟的人一天往返百來里也不知疲倦。
留在家中的人便忙著磨豆腐,炸果子,包荷葉,清掃房前屋後,在門口貼上「凈掃寒門迎賓客,滿斟熱酒賀新朋」之類的春聯等待三十夜晚的來臨。
除夕是瑤人最隆重的節日,這天晚上的餐桌上擺滿了老鼠、鹿子、野豬、山雞、青蛙、墨魚、螃蟹、泥鰍等做的美味佳餚,還有荷包肉、釀豆腐、香菇雞等瑤家風味的食品,最後一道菜是門前小溪里的鰱拐魚。有些人家裡太窮,做不出三、五道菜,但也要千方百計地做一道叫「魚」的菜,意為連年有餘。酒為紅薯酒或米酒。瑤人不善飲用白酒,也不飲啤酒,認為啤酒象馬尿。主食是不夾一粒苞米的紅米飯。
然後,隆重地請長輩坐在上席,三通鼓響,點燃了鞭炮,祭奠了天地國君師和列祖列宗後便開懷享用辛苦一年後的甘甜。席間免不了回顧一年來的種種酸甜苦辣和記掛著遠嫁他鄉和出門在外工作的親人。
晚餐過後,全家人就圍坐在灶前守歲,老人擺古,灶里燃燒著專門供除夕夜晚燒的桐樹或棕櫚樹。有串門的來了,便殷勤邀人用茶,品嘗自製的南瓜籽,葵花籽,毛粟和糯米果子,偶爾也抽上幾口竹筒水煙,當然,如今富裕了,抽希爾頓、大中華也不是什麼希奇事。
正月初一是農歷的春節,雖然瑤人只興過年,不興過春節,但初一這一天卻是個極其重要的大喜日子。天剛蒙蒙亮,人們便爭先恐後地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叫做「出行」。只要有一家的鞭炮響了,整個寨子都一呼百應,噼里啪拉地放起炮竹來。頓時,山谷震憾,群鳥驚飛。天亮後,便會看到家家的門上都插有一枝象徵吉祥如意、春到人間的白臘樹枝。小孩子們便挨家挨戶地去說些恭禧發財的吉利話。
早餐一律繼續享用昨晚的殘湯剩菜,不得另起鍋台,重做佳餚,這大概也是寓意連年有餘的意思吧。
飯後,新的一年便算重新開始了,老人便出「一隻母雞孵小雞,從去年臘月三十孵到今天正月初一,一共孵了多久?」之類的算術謎語給小孩們猜,大人便去走親戚。除了女婿、女兒先回娘家婆家外,其他的親戚倒也沒什麼貴*親疏之分。
走親戚也就是去探望親朋。出門的人手提肩挑一些竹籃子,裡面裝上幾份豬肉、雞蛋、大米、黃糖、糯米粑粑之類的禮物,然後翻山越嶺地往親戚家去。
如果是帶著未滿五歲的孩子出門,遇到過橋時,還得一邊過橋,一邊禱告:「仔古啊,跟來跟去喲!仔古喲,跟來跟去啊!」生怕孩子的魂魄不敢過橋。
到了親戚家附近,便偷偷地點上香火或香煙,快到門口時,就點燃一串鞭炮報喜。這樣,主人聞聲而出,也趕忙點燃一串鞭炮將客人迎進正堂。於是噓寒問暖,互道相思,敬茶敬煙,燙腳洗塵,忙個不亦樂乎。帶有孩子的大人還得將孩子領到神龕前禱告一番,求神靈護佑,莫要驚嚇了孩子。
於是乎,一住便是三、五天,每日里主人傾其珍藏用上好食品殷勤款待。瑤人喜愛猜枚子,六六順、七巧媒地熱鬧一番,往往是早、中、晚餐連在一起,一醉方休。
雖說瑤人是勤勞的,但他們也是最會玩的。有一首民謠叫做「耍正月,玩二月,做工就看三四月。」反正山高水冷,正月里無事可干,何樂而不為?
正月里,更是年青人相親相愛的大好時光,他們利用走親訪友的機會尋覓自己未來的伴侶,每當寨子里來了年輕客人,夜間的火塘邊便圍滿了人,情歌唱了幾大籮,個個賣弄聰明才智,試圖博取客人的青睞。
有一年,我便被一群瑤女堵在一個火塘角落,唱著「我的爹來我的娘,還不幫我找情郎,別人仔女雙對雙,我的情郎在哪方?」的山歌,弄得我被柴煙熏得焦頭爛額,只好唱了一首「莫見笑,*軀瘦小不能連……」的山歌回敬她們。

⑺ 有誰知道各少數民族的帽子,圖片和文字介紹,謝了

中國各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以及節慶禮儀場合穿用的民族服裝。中國55個少數民族的著裝,由於地理環境、氣候、風俗習慣、經濟、文化等原因,經過長期的發展,從而形成不同風格,五彩繽紛,絢麗多姿,並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

看中國少數民族服裝圖片,這兩個網站不錯,數量多,清晰度也不錯.而且很有生活味兒.直接在畫面上點,就可以滾到下一張,方便閱覽,不錯不錯. http://www.6lu.cn/id06/a02/html/image1.html
http://list.china.alibaba.com/buyer/offerlist/1034227-p10.html

簡單解說我國少數民族服裝:

阿昌族 女子穿統裙,以青布包頭;未婚者穿長褲,盤辮簪花。男子著黑衣褲,背通帕(掛袋)、阿昌刀。阿昌刀屬長刀類,為滇緬邊境各民族所喜愛。

白族 女子穿白上衣、藍褲、黑紫絲絨背心,扎綉花圍腰,用花包頭、銀首飾,著百節鞋(翹頭綉花鞋)。男子為白衣褲、黑背心、白或藍布包頭,綉花掛包;高寒地區常穿羊皮披肩。

保安族 女穿高領大襟花短衣、鑲花邊長背心,罩蓋頭,穿雙梁鞋。蓋頭還是回、東鄉、撒拉等族的女子頭飾,通常披垂及腰,婚前用綠色、婚後黑色、老年白色。男子冬季穿斜襟皮襖、春夏為白襯衫,黑背心,白布便帽,掛保安刀。保安刀掛於腰左邊,刀把疊嵌「十樣景」圖案。

布朗族 女穿黑色或紅綠紋相間的統裙,扎大包頭。男穿無領上衣、黑色寬大長褲,黑或白布包頭。

布依族 女穿大襟上衣、長褲、綉花圍腰,或蠟染百褶長裙;黔南地區穿傳統欄干服。欄干服是衣褲套裝,衣襟、領口、衣袖、褲腳均鑲花邊。男子為對襟衣或大襟長衫,藍或白地藍方格頭巾。

朝鮮族 尚素白,有「白衣民族」之稱。女子穿傳統的襦裙套裝,上襦稱則高利,為小燈籠袖斜襟短衣,以花結襻帶系合;下裙稱契瑪,是高腰長裙,少女為統裙式,婚後纏裙式;配穿鞋頭尖翹的船形鞋。男子穿無紐扣上衣、深色背心、燈籠褲(稱佩吉),戴漆紗圍檐圓頂高帽。

達斡爾族 女穿藍袍、綉花鞋、白布襪,胸佩銀飾。男子穿高領袍、皮靴(稱奇卡米)、白布包頭。節日多穿各色綢袍。

傣族 西雙版納地區女子為窄袖對襟短衣、統裙、銀腰帶;德宏地區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長褲、小圍腰,婚後是對襟短衫,黑統裙;新平、元江一帶,女上衣的腰際處和裙腰處常綉花、飾銀泡銀穗,故有「花腰傣」之稱。男子一般為小袖短衫、長褲,白或青布包頭,冷天習慣披毛毯。

德昂族 女子上為對襟短衣,下著飾橫條圖案的長統裙,並裝飾藤腰箍。男子穿圓領大襟衣和肥短褲,打裹腿,男女均用白或黑布包頭、男子還飾絨球。

東鄉族 女子穿大襟衣、綉花背心、長褲,罩蓋頭。男子穿長袍,束帶,佩小刀等;或穿對襟衣、黑背心;戴黑或白色平頂軟帽。

侗族 女子為無袖上衣、寬腳褲或百褶統裙,佩帶銀飾。男子為無領短衣、統褲、侗帕(大頭帕)。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

獨龍族 穿用披毯:將麻布毯披於衣外,由腋下抄向胸前結角(男左結、女右結)。此外,女子用頭巾,男子佩砍刀和箭包。

俄羅斯族 女子穿布拉吉(連衣裙)或褶裙,戴艷麗的頭巾。男子穿西裝和白色綉花邊的套頭衫。

鄂倫春族 穿皮袍:大襟,開二衩或四衩,領、袖、襟處鑲異色皮邊,衩處補綉團花圖案。此外,女子戴氈頂皮帽;男子為狍頭皮帽、皮褲、皮靴。

鄂溫克族 女穿大翻領連衣裙,或大襟連衣裙式長袍。男為深藍長袍、圓錐形帽、皮靴。冬季習慣穿獸皮衣。

高山族 女子一般為對襟長袖上衣或大襟窄袖上衣,各式裙,黑或紅布包頭。男子通常上穿對襟長袖衫和長短不一的背心,下著纏腰裙或前裙。高山族在節日里注重裝飾,並穿貝珠衣(以貝殼、珍珠編織的貝衣、珠裙)。

仡佬族 女子穿套頭式無袖袍,前短後長並綉花;穿三段式統裙,中段為紅色羊毛織物,上下段為青白相間條紋圖案的麻織物;纏包頭,同時纏3條長帕,後垂6穗,飾海貝;穿勾尖鞋。男子為無領琵琶襟衣、長褲,青布包頭。

哈尼族 女子穿無領上衣、銀胸飾,著長褲或裙,系圍腰(以不同顏色標識未婚已婚),戴小帽,飾銀泡;節日穿綉花尖鞋。男子用黑或白布纏頭(節日插羽毛),系綉花腰帶。尚黑色,多用自織自染的棉、麻布。

哈薩克族 女子穿連衣裙、綉花背心、綉花套褲,戴吐麻克或白布蓋頭,並加大披巾。吐麻克是一種小圓帽,飾有貓頭鷹毛。男子穿不掛布面的翻領皮大衣,扎鑲花皮腰帶,佩小刀,戴三葉帽(夏天為三角布頭巾);春夏穿袷袢。袷袢是無領對襟袍,無紐扣而系腰纏(腰帶),維吾爾、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也穿用。

赫哲族 習慣以魚、獸皮製衣,冬季穿套褲,傳統穿袍。女袍類似旗袍,採用鑲緄工藝,並綴貝、幣或銅鈴;男袍為右大襟、前開衩。此外,女子穿綉花鞋或皮靴,男子穿靰鞡。靰鞡為布靿、皮幫底的納褶防寒靴,內絮烏拉草。

回族 女子穿大襟短衣,戴蓋頭。男子穿白色對襟衫、黑背心,戴白或黑小圓帽。散居各地的回族穿漢族服裝。

基諾族 女子穿無領無扣短褂、鑲七色紋飾,佩綉花兜胸,著黑白相間的短裙,戴白底彩條尖頂風兜帽。男子為棉布上衣(無領、對襟、無扣、背後綉太陽花)、白棉布大褲,裹腿,藍布包頭。男女均戴耳環。

京族 女子為無領對襟短上衣、菱形遮胸布、黑色大褲、旗袍式白色長外衣,戴斗笠。男子為及膝窄袖袒胸衣、大褲,束帶。

景頗族 女子穿黑色短上衣、棗紅色自織羊毛花圍裙,使用腰箍、護腿及各種銀飾物。男子為黑色衣褲或白衣黑褲,白布包頭上綉花並綴絨球,佩長腰刀,背掛包。

柯爾克孜族 女子穿連衣裙、黑背心,戴頭巾;青年戴紅絲絨圓頂小帽或大紅色水獺皮帽,綴羽毛或纓穗。男子穿袷袢、綉花圓領襯衫、燈芯絨大褲,束皮帶、左佩小刀,戴高頂卷檐氈帽或護耳式帽。

拉祜族 女子為高開衩長衣(鑲嵌彩色幾何紋布塊),黑布頭巾(長3m以上,中端垂及腰際)。男子為無領大襟衫、寬腳長褲、黑頭巾或分瓣小帽(綴彩布條)。

黎族 女子穿青色開襟上衣、及膝織綉花統裙,盛裝時佩帶大耳環等首飾。男子穿無領對襟衣,纏包頭、插雉尾,有的戴耳環。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棉、麻布。

僳僳族 女子穿短衫、黑背心、多褶長裙,戴花包頭或歐勒(珠珠帽,以紅、白色珠或貝殼串成);青年女子佩拉白里底(佩帶於胸前的瑪瑙、海貝或銀幣串)。男子為長衫、及膝褲、黑包頭,佩砍刀、弓弩。

珞巴族 女子穿短上衣、毛呢及膝統裙,腰懸綴成球狀的白色貝殼(以數量標識財富);盛裝時披紅披肩,佩多串項珠。男子穿氆氌長袍、羊毛氈套頭背心,披野牛皮,戴藤條圓盔,套熊皮圈。

滿族 女子穿旗袍、高底花鞋(稱花盆底)。男子穿箭袖開衩袍褂,束腰帶。

毛南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緄邊褲,戴頂卡花。頂卡花是一種斗笠,以竹篾編織精緻圖案。男子穿藍、青色對襟衣、衣褲。

門巴族 傳統穿紅氆氌袍,佩砍刀。此外,女子穿白氆氌統裙,披犢皮,頸飾彩色串珠。男子扎赭色腰帶,戴拔耳甲。拔耳甲為山字形小帽,褐頂、橘黃邊,前檐留缺口。

蒙古族 男女老幼皆穿用蒙古袍,有紅、黃、紫、深藍等色,傳統式樣為身寬袖長、下擺不開衩、襟和擺採用鑲緄裝飾,束彩腰帶。此外,女子纏紅、藍頭巾,穿皮靴,盛裝時戴冠、綴銀飾;男子纏紅、黃頭巾或戴藍、黑、褐色帽,穿高靿皮靴。

苗族 女子穿大領對襟短衣、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為大襟短衣、寬腳褲、圍腰,採用多姿多採的頭飾;節日盛裝,常採用刺綉、蠟染等工藝裝飾服裝,以及多種傳統銀飾,如項圈、手釧、銀衣(銀飾釘於衣上)。男子為短衣長褲,或穿對襟麻布長衫、披羊毛氈(上有幾何圖案)。

仫佬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長褲或統裙,束圍腰(上有幾何圖案)。男子穿無領琵琶襟衣或唐裝(類似漢族的衫、襖、褲)。尚青色。

納西族 女子穿黑、藍、白色大褂,背心,長褲,多褶圍裙,披七星羊皮披肩(上綉日月、下綴七星圖案,俗稱「披星戴月」,象徵勤勞),戴圓的紗頭帕或藍頭巾;寧蒗等地為短衫、百褶長裙,束腰帶,藍、黑布包頭。男子穿大襟長衫,圍羊皮兜腰,披羊皮披肩,打裹腿。

怒族 女子穿背心、多褶長裙,習慣以竹管穿耳,珊瑚、貝殼飾胸,藤環纏頭、腰、踝;貢山地區以麻布片為前後裙。男子穿長衣短褲,纏包頭,腰左佩砍刀、右肩背弓箭。

普米族 女子穿大襟衣、百褶長裙,束寬大的彩腰帶,披羊皮,纏大包頭,飾銀環耳墜。男子穿麻布短衣、大褲、白羊皮背心,打裹腿,佩腰刀。

羌族 傳統穿用皮褂褂,即罩於麻布長衫外的羊皮背心。此外,女子用綉花圍腰、頭帕及耳環、手鐲、銀牌等飾物,穿勾尖綉花鞋。男子纏包頭,束腰帶,裹腿。

撒拉族 女子穿對襟衣或大襟袍、花背心、綉花布鞋、布襪,罩蓋頭,飾長耳墜。男子為白色對襟衣、黑背心、白或黑色平頂圓帽;冬季穿皮襖或褐子(羊毛織成的衣服)。

畲族 女子穿大襟緄邊上衣、短褲,打裹腿,以紅絨線束頂髻,戴細篾斗笠;結婚時戴鳳冠銀簪。男子為對襟上衣(老年大襟)、長褲。習慣用青、藍色自織麻布。

水族 女子穿無領大襟半長衫、綉花圍兜,纏包頭(少女戴纏繞紅線的頭圈),佩銀首飾。男子為無領大襟寬袖長衫(青年對襟長衫)、青布包頭。尚青藍兩色。

塔吉克族 女子穿無領長袖衣和曳地長裙,或穿連衣裙,戴圓頂綉花帽(綴後簾)、加白黃紅色頭巾。男子穿袷袢,戴黑絨圓高帽。男女皆習慣穿野羊皮高靿靴和氈襪。

塔塔爾族 女子穿連衣裙、深色背心,戴鑲珠小花帽,披紗巾,著花靴(上綉動物圖案)。男子為綉花白襯衫、黑色背心或對襟長衫、黑褲,戴綉花或黑色小帽,著長靴。

土族 女子穿鑲花邊的大襟袍(配五色布拼成的袖套),鑲花邊的背心,束綉花寬腰帶,佩掛手帕、錢袋、荷包、小鈴。男子為小領大襟長袍、大襠褲、黑或紅色背心,上黑下白的裹腿,雲紋布鞋;冬季穿大領白板皮襖。男女都戴翻檐氈帽或禮帽。

土家族 女子傳統的服裝為左開襟大袖緄邊短衣、八幅羅裙,現一般為右開襟上衣、鑲邊統褲,青布包頭,綉花鞋,銀飾品。男子為對襟或琵琶襟短衫、長褲,青布包頭。多用溪布、峒布,即自織自紡青、藍色土布或麻布。

佤族 女子穿黑色無領短衣、黑紅條紋相間的統裙,頭、頸、腰、臂、脛用箍飾物。男子為無領對襟短衣,紅、黑、白布包頭,以黑、紅線穗作耳飾。

維吾爾族 女子穿艾得麗斯綢連衣裙、襯裙,深色綉花背心,系鮮艷的頭巾(老年白紗巾或大幅白蓋頭)。男子穿袷袢(以方巾束腰),套頭大襯衫。男女老少喜戴尕巴(四棱綉花小帽),著高靿靴(女子內著長統襪)、加套鞋。

烏孜別克族 女子穿魁納克(寬大多褶的連衣裙),戴各式小花帽,著綉花靴。男子穿托恩(對襟袍,類似袷袢,以方巾束腰),綉圖案的襯衫,戴小花帽,著皮靴、淺幫套鞋。

錫伯族 女子穿袍(青年的袍腰部打褶象連衣裙)、背心、肥褲(扎褲腳)。男子穿箭袖前開衩長袍,或短襖、長褲。東北地區錫伯族著當地漢族服裝。

瑤族 女子服裝注重綉花、蠟染,通常穿琵琶襟或大襟上衣、長褲、短百褶裙,打裹腿,採用多種樣式的頭巾、帽及銀飾。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衫、長褲或過膝短褲;廣西南丹一帶沿用白色褲,褲腳綉花;廣西連南一帶纏紅布包頭,插雉尾。多用青、藍土布。

彝族 大小涼山男女老幼四季披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線織成的擦爾瓦(即披風),上織有花紋,有的下端密集長流蘇。擦爾瓦始用於漢、晉;白天御風雪,夜可作被。此外,女子穿大襟上衣(綉花或緄邊)、多節多色的曳地百褶裙或長褲、圍腰,著瓦式方頭帕或青布包頭;雲南少女戴雞冠帽、綴銀泡,在賽裝會、插花節上穿刺綉服裝。男子為大襟或對襟衣、多褶褲(褲腳寬窄不一,寬者1m),青或藍布帕包頭(右前方突出細長錐形「英雄結」),左耳戴大耳珠、綴絲穗;老年穿長袍,戴瓜皮帽。

裕固族 女子穿高領長袍,束紅、紫、綠色腰帶,戴喇叭形紅纓帽(未婚加一圈綠珠穗),掛頭面,戴胸飾「寄命鎖」,穿長靴。頭面是標識婦女已婚的帶形飾物,佩在發辮上,共3條,一條垂胸前、兩條垂背後,上鑲銀牌、珊瑚、瑪瑙、珠貝等。男子為高領左大襟箭袖袍,束紅、藍色腰帶,掛腰刀和煙袋,圓平頂翻檐白氈帽或禮帽,左耳飾大耳環,穿皮靴。

藏族 傳統穿用藏袍,是敞領口、右大襟、系腰帶的大袍,用氆氌、毛皮及其他面料製作;牧區羊皮袍不掛袍面,以腰帶系結底襟可作被袋用;農區婦女夏秋為無袖袍;男子穿袍時習慣褪右袖以便活動;女袍的內衣襟短袖長,前系邦單(又稱邦墊,為飾有橫彩條的氆氌圍裙);配穿靴,男子戴禮帽或皮帽。此外,西藏山南一帶女子穿背夏,是一種對襟無扣長背心,多用黑氆氌製作。

壯族 女子傳統裝束為大襟或斜襟上衣、褶裙或寬腳褲、綉花圍腰。男子著唐裝,包頭。三月三節,著節日盛裝。

⑻ 瑤族都有什麼習俗

瑤族習俗很有民族特點,瑤族男女服裝主要用青、藍土布製作。男子喜著對襟無領的短衫,下著長褲或過膝短褲。婦女喜著無領大襟上衣,下著長褲、短裙或百褶裙。瑤族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風格別致。少女、未婚或已婚婦女從頭飾上就可以區別。瑤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紅薯等為主。日常菜餚有黃豆、辣椒和家禽家畜等。瑤族住房有竹舍、木屋、茅房和小部分泥牆瓦屋。瑤族一般不與外族通婚,招贅習俗較為普遍。男女青年婚前戀愛較為自由,利用節日、集會和農閑串村走寨的機會,通過唱歌形式,尋找配偶,雙方合意,即互相贈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徵求父母同意,請媒說合,方可結婚的。瑤族的喪葬因地區和支系不同而異。如「勉支」大都行土葬。「布努支」過去興岩葬,現行土葬等。瑤族的節日較多,有大節日、小節日之分。大節日有盤王節、春節、達努節、中元節、社王節、清明節等,小節日幾乎每月都有。瑤族的宗教信仰比較復雜,有些地區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或圖騰崇拜佔有一定地位;有些地區則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道教對瑤族影響很大,凡屬喪葬一套祭祀儀式,基本上按道教法旨進行,只是其中摻雜了一些民族原始宗教的內容。
瑤族風俗習慣很有民族特點,但因各支系的居住地區不同而產生服飾、飲食、居住的差別。近代瑤族服飾式樣多姿多彩。男子上衣有左大襟和對襟兩種。褲子長短不一,以藍黑色家機布為主。
南丹白褲瑤男子空白色燈籠褲,長至膝蓋,故稱之為"白褲瑤"。婦女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長衫長褲,有的穿短衣百褶裙。頭纏黑色或白的綉花巾,束腰帶,上衣、裙、褲、頭巾、腰帶均綉彩色花紋。飾耳環、手鐲、銀牌。
大瑤山茶山瑤婦女愛戴一斤多重的弧形銀板。靈川、融水的瑤族婦女戴一種高聳支架,上覆布巾,下垂彩色纓絡的帽子,顯得高雅獨特。
瑤族主要從事農業,少數從事林業。食物以大米、玉米、紅薯為主,喝酒吸煙比較普遍。桂北瑤族盛行"打油茶",大瑤山盤旋喜歡腌制"鳥酢"、"獸肉酢",有的瑤族腌制熏乾的豬肉和牛肉。這些都是具有獨特風味的食品。
瑤族對祖先很尊敬,習慣在進餐之前先念祖先幾輩姓名,表示祖先先嘗後子孫才能受用。尤其對豐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節日必備豬肉、雞、鴨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飯座次也有講究:老人和尊貴的客人須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熱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雞冠獻給客人。瑤族在向客人敬酒時,一般都由少女舉杯齊眉,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為客人敬酒,被視為大禮。
在達山瑤中,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習慣敬三大碗。名為"一碗疏、二碗親、三碗見真心"。瑤族老人也喜歡飲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飲料。款待客人時,雞、肉、鹽一排排地放在碗里,無論主客,必須依次夾吃,不得紊亂。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飯都由婦女代為裝飯。
鹽在瑤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瑤區不產鹽,但又不能缺少鹽。鹽在瑤族中是請道公、至親的大禮,俗叫"鹽信"。凡接到"鹽信"者,無論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丟開,按時赴約。
崇拜盤王的瑤族過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瑤族過去則禁食母豬肉和老鷹肉。湘西南辰溪縣的瑤族農歷七月五日前禁食黃瓜。絕大部分瑤族禁食貓肉和蛇肉。有的地方產婦生產後頭幾天禁食豬油。
許多瑤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機會進行擇選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雙方的家長就可通過媒人去說親,並以豬肉和酒為禮品。舉行婚禮時,都要大擺筵席,按傳統習慣,婚宴上必須要請寨老參加,新郎新娘飲交杯酒。

⑼ 李長廷節日的記憶瑤族群眾過節日是按照怎樣順序描寫的

胃腸炎節日的記憶瑤族中節日是怎樣按照順序進行的?這個應該是通過時間順序來進行描述的。

與瑤族帽子的描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下面蹭著褲子有點疼是怎麼了 瀏覽:703
褲子上面弄到防銹油漆 瀏覽:554
燈籠芯褲子好搭配嗎 瀏覽:241
國航工作服制服 瀏覽:610
大學生校服調查問卷 瀏覽:449
牛仔褲配什麼上衣黑 瀏覽:326
穿著制服乾的番號 瀏覽:182
怎樣鉤小孩的圍巾視頻 瀏覽:834
羽絨服買哪個牌子論壇 瀏覽:13
安踏童裝官網電話號碼 瀏覽:479
兔絨衣質量怎麼樣 瀏覽:204
童裝包括范圍 瀏覽:981
女裝帥哥初中的 瀏覽:592
中年人襯衫40號尺碼是多少 瀏覽:668
縫褲子怎麼縫看不到線 瀏覽:257
卡色衛衣配什麼外套 瀏覽:748
廠家直銷品牌羽絨服專賣店 瀏覽:291
秋天穿裙子如何搭配外套 瀏覽:848
坐時間長褲子潮怎麼回事 瀏覽:546
青春有你二的制服多少錢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