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表示憤怒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憤怒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鰲憤龍愁】:如鼉憤怒,如龍憂愁。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
【悲憤填膺】:膺:胸。悲痛和憤怒充滿胸中。
【不勝其怒】:不勝:無法忍受。形容憤怒已甚。
【藏怒宿怨】:藏、宿:存留。把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裡。指心懷怨恨,久久難消。
【嗔目切齒】:嗔目:發怒時睜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極端憤怒的樣子。
【瞋目扼腕】:形容憤怒、勇敢的樣子。
【瞋目裂眥】:憤怒地睜大眼睛,顯出盛怒的模樣。
【瞋目切齒】:瞋目:發怒時睜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極端憤怒的樣子。
【瞋目豎眉】:瞋目:瞪大眼睛。瞪大眼睛,豎起眉毛。形容極其憤怒的樣子。
【懲忿窒慾】:懲:懲戒;忿:憤怒;窒:抑止;欲:嗜欲。剋制憤怒,抑制嗜欲。
【沖冠發怒】:形容極為憤怒。
【沖冠怒發】:形容極為憤怒。
【沖冠眥裂】:形容憤怒到極點。眥裂,睜裂眼眶。
【大肆咆哮】:大肆:毫無顧忌;咆哮:憤怒叫喊。指憤怒地大喊大叫。
【發怒穿冠】:毛發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發踴沖冠】:毛發豎起貌。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發植穿冠】: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發指眥裂】:發指:頭發直豎;眥裂:眼眶裂開。頭發向上豎,眼瞼全張開。形容非常憤怒。
【發怒沖冠】: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發上沖冠】:猶言發上指冠。形容極度憤怒。
【發上指冠】:毛發豎起貌。形容極度憤怒。
【忿然作色】:由於憤怒而變了臉色。
【憤氣填胸】:形容憤怒之情充滿胸中。
【憤氣填膺】:填:填塞;膺:胸。憤怒之氣充滿胸膛。形容十分氣憤。
【怫然而怒】:怫然:憤怒的樣子。指突然發怒。
【怫然不悅】:怫然:憂愁或憤怒的樣子;悅:愉快,高興。憤怒,很不愉快。
【怫然作色】:怫然:憤怒的樣子。臉上現出憤怒之色。
【敢怒不敢言】:敢:膽量大;言:說。內心憤怒但不敢說出來。
【敢怒而不敢言】:心裡憤怒而嘴上不敢說。指懾於威脅,胸中憤怒不敢吐露。
【敢怒敢言】:敢於憤怒,又敢於說出來。
【橫眉冷目】:憤怒、輕蔑的樣子。同「橫眉冷眼」。
【橫眉冷眼】:憤怒、輕蔑的樣子。
【火冒三尺】:形容憤怒到極點。同「火冒三丈」。
【火冒三丈】:冒:往上升。形容憤怒到極點。
【火上加油】: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憤怒或助長事態的發展。
【火上澆油】: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憤怒或使情況更加嚴重。
【火上添油】:比喻使人更加憤怒或使情況更加嚴重。同「火上澆油」。
【積羞成怒】:猶惱羞成怒。指羞愧至極,轉生憤怒。
【戟指嚼舌】: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頭。形容憤怒之極。
【渴驥怒猊】:驥:駿馬;猊:狻猊,即獅子。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雷霆之怒】:雷霆:霹靂。象霹靂一樣的盛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撩火加油】:猶言火上加油。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憤怒或助長事態的發展。
【裂眥嚼齒】:眥:眼眶。瞪眼欲裂,緊咬牙齒。形容憤怒到極點。
【令人發豎】:發豎:頭發豎起來,形容極為憤怒。使人頭發都豎起來了。形容使人極度憤怒。
【令人發指】:發指:頭發豎起來,形容極為憤怒。使人頭發都豎起來了。形容使人極度憤怒。
【滿腔悲憤】:滿腔:充滿心中。心中充滿悲痛憤怒。
【滿腔怒火】:滿腔:充滿心中;怒火:形容極大的憤怒。心裡充滿著極大的憤怒。
【滿腔義憤】:滿腔:充滿心中。心中充滿對不合理的事情的憤怒。
【毛發倒豎】:形容憤怒的樣子。
【毛發盡豎】:豎:直立。汗毛和頭發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毛發森豎】:豎:直立。汗毛和頭發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民怨神怒】:百姓怨恨,天神憤怒。形容作惡太甚,引進極大憤怒。
【目光如電】:目光:眼光。目光發亮像閃電。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見識遠大。
【目光如炬】:目光發亮象火炬。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見識遠大。
【目眥盡裂】:目眥:眼眶。眼眶都瞪裂了。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努目撐眉】:努目:怒目。豎眉瞪眼。形容憤怒、生氣的樣子。
【努牙突嘴】:努:凸出。形容憤怒的樣子。
【怒不可遏】:遏:止。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怒從心起】:憤怒從心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怒從心起,惡向膽生】:惡:凶暴。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怒從心上起】:憤怒從心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怒從心生】:憤怒從心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怒發沖冠】: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怒火沖天】:形容憤怒之極,無法抑制。
【怒火中燒】: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心中懷著極大的憤怒。
【怒目相視】:彼此憤怒地看著對方。
【怒目相向】:彼此憤怒地看著對方。
【怒猊抉石,渴驥奔泉】:猊:狻猊,即獅子;抉:踢開;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踢開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怒猊渴驥】: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怒氣沖天】:怒氣沖上天空。形容憤怒到極點。
【怒氣沖霄】: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怒氣填胸】:胸中充滿了憤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怒形於色】:形:顯露;色:臉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氣憤填胸】:形容憤怒之情充滿胸中。
【氣憤填膺】:膺:胸。形容憤怒之情充滿胸中。亦作「憤氣填膺」、「憤氣填胸」、「激憤填膺」。
【氣殺鍾馗】:氣:氣惱。比喻因憤怒而臉色難看。
【切齒憤盈】:切齒:齒相磨切,憤恨。緊咬牙齒十分憤怒。形容非常憤怒。
【攘袂切齒】:攘袂:捋起衣袖;切齒:咬緊牙齒。形容憤怒、激動的樣子。
【人怨天怒】: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為害作惡非常嚴重,引起普遍的憤怒。
【神怒鬼怨】:作惡多端,使鬼神都為之憤怒。
【神怒民叛】:天神憤怒,百姓背叛。形容作惡太甚,引進極大憤怒。
【神怒人怨】:指人人怨恨憤怒。
【天怒民怨】: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為害作惡非常嚴重,引起普遍的憤怒。
【天怒人怨】: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為害作惡非常嚴重,引起普遍的憤怒。
【同仇敵愾】: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鼉憤龍愁】:鼉:揚子鱷。如鼉憤怒,如龍憂愁。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
【萬目睚眥】:睚:眼角;眥:眼框;睚眥:瞪眼睛。眾人瞪目表示憤怒。
【嘻笑怒罵】:①指嬉戲、歡笑、憤怒、詈罵等不同的情緒表現。②指不拘守規格,率情任意地發揮表現。③嘲弄辱罵。
【眾怒難犯】:犯:觸犯、冒犯。群眾的憤怒不可觸犯。表示不可以做群眾不滿意的事情。
【眾怒難任】:指眾人的憤怒難以抵當。
【眾怒如水火】:眾人的憤怒如同水火一樣無情。形容百姓的意願不可冒犯。
【眥裂發指】:眼角裂開,頭發上豎。形容憤怒到極點。
㈡ 怒發沖冠的故事
戰國時,秦昭襄王聽說趙國有一塊很珍貴的國寶一一和氏璧,就寫信給趙惠王,說願意用十五座城與之交換。趙王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
藺相如把璧獻給秦王後,發現秦王根本就沒有交付十五座城池的意思,於是就假說璧上有點小毛病要指給秦王看,趁機從秦王手中收回璧。
這時藺相如靠近殿柱,憤怒得頭發都豎直了,把帽子都頂起來了。他告訴秦王:如果你逼迫我,我的頭就和這璧玉一起碰碎在這柱子上!後來,藺相如終於使和氏璧完整地歸還了趙國。
(2)怒火沖上帽子擴展閱讀:
怒發沖冠是一個成語,讀音是nù fà chōng guān,意思是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出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示例:沙汀《闖關》:「他怒發沖冠,他咬牙切齒,而他顯然還沒有盡情發作。」
怒發沖冠的近義詞:
1、大發雷霆
大發雷霆是成語,拼音dà fā léi tíng,暴怒,發泄出強烈的怒氣。例句:對這種少有的拖延,他大發雷霆;大發脾氣,高聲訓斥。
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四回:不知說了一句甚麼話,符老爺登時大發雷霆起來,把那獨腳桌子一掀。
示例:考試沒考好,爸爸大發雷霆,打了我一頓。
2、火冒三丈
火冒三丈,讀音huǒ mào sān zhàng,漢語詞語,指火勢大,也形容憤怒到極點,怒氣特別大。
出自:出自陶菊隱《籌安會六君子傳》:「章太炎以自己慘淡經營《民報》多年,一旦復刑,竟被擯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示例:她一句話把他說得跳起來,火冒三丈。
3、怒火中燒
怒火中燒,讀音是nù huǒ zhōng shāo,是一個漢語成語,釋義是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心中懷著極大的憤怒。
出自:古龍《長干行》:「這時見四個師弟非欲置自己和師父於死地,不由怒火中燒。」
示例:一見到偽劣商品,人們就怒火中燒。
4、怒形於色
怒形於色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nù xíng yú sè,解釋為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出自: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劍,左手攬桓公之袖,怒形於色。」
示例:做人不要怒形於色,以免吃虧上當。
㈢ 有個人怒火頭上有頂帽子是什麼成語
怒發沖冠
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㈣ 怒發沖冠和怒不可遏的區別
"怒發沖冠"的讀音釋義
[解釋]: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發音]:nù fà chōng guān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例句]:我的鄰居在我們的狗偷了他的報紙時怒發沖冠。
[近義]:
令人發指,沖冠發怒,沖冠怒發,勃然大怒,發上沖冠,發上指冠,發指眥裂,大發雷霆,怒不可遏
[反義]:
喜不自勝,喜形於色,欣喜若狂
"怒不可遏"的讀音釋義
[解釋]:遏:止。 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發音]:nù bù kě è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七回:「卻說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王師爺的鋪蓋;被王師爺回來從門縫里瞧見了;頓時氣憤填膺;怒不可遏。」
[例句]:這一回答使她怒不可遏,她鄙視他。
[近義]:
令人發指,大發雷霆,大肆咆哮,怒發沖冠,怒形於色,怒氣沖天,怒火萬丈,怒火中燒,怒目切齒
[反義]:
喜不自勝,喜出望外,心平氣和
㈤ 怒發沖冠的意思
怒發沖冠 ( nù fà chōng guān )
解 釋 冠:帽子。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形容極端憤怒
示 例 沙汀《闖關》:「他~,他咬牙切齒,而他顯然還沒有盡情發作。」
近義詞 大發雷霆、怒形於色、怒火中燒、 沖冠怒發
反義詞 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於色
典故
「怒發沖冠」這則成語的冠是帽子。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比喻極度憤怒。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稀世的璧玉。這塊璧是春秋時楚人卞和發現的,所以稱為和氏璧。不料,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圖仗勢把和氏璧據為己有。於是他假意寫信給趙王,表示願用15座城來換這塊璧。
趙王怕秦王有詐,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來犯。同大臣們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結果。再說,也找不到一個能隨機應變的使者,到秦國去交涉這件事。 正在這時,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說他有勇有謀,可以出使。趙王立即召見,並首先問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換15座城池。藺相如說:「秦國強,我們趙國弱,這件事不能不答應。」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又不肯把15座城給我,那怎麼辦?」
「秦王已經許了願,如趙國不答應,就理虧了;而趙國如果把璧送給秦王,他卻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無理。兩方面比較一下,寧可答應秦王的要求,讓他承擔不講道理的責任。」
就這樣,藺相如帶了和氏璧出使秦國。秦王得知他來後,沒有按照正式的禮儀在朝廷上接見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個臨時居住的宮室里召見藺相如。他接過璧後,非常高興,看了又看,又遞給左右大臣和姬妾們傳看。 藺相如見秦王如此輕蔑無禮,早已非常憤怒,現在又見他只管傳看和氏璧,根本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這璧上還有點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
藺相如把璧拿到手後,馬上退後幾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極度憤怒,頭發直豎,頂起帽子,激昂地說:「趙王和大臣們商量後,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想用空話騙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給秦國;聽了我的意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來。今天我到這里,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璧後竟又遞給姬妾們傳觀,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來。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願把自己的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 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只得道歉,並答應齋戒五天後受璧。但藺相如預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璧送歸趙國。秦王得知後,無可奈何,只好按照禮儀送藺相如回國。
㈥ 怒火沖冠近義的成語
怒發沖冠
怒不可遏
怒氣沖天
怒火中燒
㈦ 看圖猜成語,一個人大發怒火雙手握拳頂天,頭頂帽子飛起怎麼猜
看圖猜成語,一個人大發怒火雙手握拳頂天,頭頂帽子飛起——怒發沖冠。
怒發沖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解釋】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出處】《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指激於義憤。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
【正音】發;不能讀作「fā」;沖;不能讀作「chònɡ」;冠;不能讀作「ɡuàn」。
【辨形】沖;不能寫作「忡」;冠;不能寫作「寇」。
【近義詞】大發雷霆、怒形於色、怒火中燒
【反義詞】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於色
【例句】戰士們看到班長犧牲了;一個個~;發誓為班長報仇。
【英譯】beinatoweringrage
㈧ 怒火沖冠是成語嗎
不是,正確的成語應該是「怒發沖冠」。
㈨ 怒發沖冠的意思用情景表現出來,寫一條句子。
1、他氣咻咻地站在門口,他頭上冒著熱氣,鼻子尖上綴著幾顆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氣沖沖地向上挑著,嘴卻向下咧著。
2、他怒火在胸中翻騰,如同壓力過大,馬上就要爆炸的鍋爐一樣。
3、他牙齒咬得「格格」作響,眼裡閃著一股無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頭被激怒的獅子。
4、他怒不可遏地吼叫著,這聲音像沉雷一樣滾動著,傳得很遠很遠。
5、我悄悄地瞥見她,她的氣還是沒消,皺著眉頭急促地呼吸著教室里打得烏煙瘴氣。
6、教室里打得烏煙瘴氣。毛老師氣咻咻地站在門口,他頭上冒著熱氣,鼻子尖上綴著幾顆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氣沖沖地向上挑著,嘴卻向下咧著。看見我們,他驚愕地眨了眨眼睛,臉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紋絲不動,就像電影中的「定格」。我們幾個也都像木頭一樣,釘在那裡了。
7、他在一晝夜裡積壓的怒氣如火山一樣爆發了。
㈩ 憤怒到了極點 甚至超出了憤怒的程度 四字成語怎麼說
關於憤怒的成語及解釋如下:
【鰲憤龍愁】:如鼉憤怒,如龍憂愁。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
【悲憤填膺】:膺:胸。悲痛和憤怒充滿胸中。
【不勝其怒】:不勝:無法忍受。形容憤怒已甚。
【藏怒宿怨】:藏、宿:存留。把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裡。指心懷怨恨,久久難消。
【嗔目切齒】:嗔目:發怒時睜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極端憤怒的樣子。
【瞋目扼腕】:形容憤怒、勇敢的樣子。
【瞋目裂眥】:憤怒地睜大眼睛,顯出盛怒的模樣。
【瞋目切齒】:瞋目:發怒時睜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極端憤怒的樣子。
【瞋目豎眉】:瞋目:瞪大眼睛。瞪大眼睛,豎起眉毛。形容極其憤怒的樣子。
【懲忿窒慾】:懲:懲戒;忿:憤怒;窒:抑止;欲:嗜欲。剋制憤怒,抑制嗜欲。
【沖冠發怒】:形容極為憤怒。
【沖冠怒發】:形容極為憤怒。
【沖冠眥裂】:形容憤怒到極點。眥裂,睜裂眼眶。
【大肆咆哮】:大肆:毫無顧忌;咆哮:憤怒叫喊。指憤怒地大喊大叫。
【發怒穿冠】:毛發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發踴沖冠】:毛發豎起貌。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發植穿冠】: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發指眥裂】:發指:頭發直豎;眥裂:眼眶裂開。頭發向上豎,眼瞼全張開。形容非常憤怒。
【發怒沖冠】: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發上沖冠】:猶言發上指冠。形容極度憤怒。
【發上指冠】:毛發豎起貌。形容極度憤怒。
【忿然作色】:由於憤怒而變了臉色。
【憤氣填胸】:形容憤怒之情充滿胸中。
【憤氣填膺】:填:填塞;膺:胸。憤怒之氣充滿胸膛。形容十分氣憤。
【怫然而怒】:怫然:憤怒的樣子。指突然發怒。
【怫然不悅】:怫然:憂愁或憤怒的樣子;悅:愉快,高興。憤怒,很不愉快。
【怫然作色】:怫然:憤怒的樣子。臉上現出憤怒之色。
【敢怒不敢言】:敢:膽量大;言:說。內心憤怒但不敢說出來。
【敢怒而不敢言】:心裡憤怒而嘴上不敢說。指懾於威脅,胸中憤怒不敢吐露。
【敢怒敢言】:敢於憤怒,又敢於說出來。
【橫眉冷目】:憤怒、輕蔑的樣子。同「橫眉冷眼」。
【橫眉冷眼】:憤怒、輕蔑的樣子。
【火冒三尺】:形容憤怒到極點。同「火冒三丈」。
【火冒三丈】:冒:往上升。形容憤怒到極點。
【火上加油】: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憤怒或助長事態的發展。
【火上澆油】: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憤怒或使情況更加嚴重。
【火上添油】:比喻使人更加憤怒或使情況更加嚴重。同「火上澆油」。
【積羞成怒】:猶惱羞成怒。指羞愧至極,轉生憤怒。
【戟指嚼舌】: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頭。形容憤怒之極。
【渴驥怒猊】:驥:駿馬;猊:狻猊,即獅子。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形容書法遒勁奔放。
【雷霆之怒】:雷霆:霹靂。象霹靂一樣的盛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撩火加油】:猶言火上加油。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憤怒或助長事態的發展。
【裂眥嚼齒】:眥:眼眶。瞪眼欲裂,緊咬牙齒。形容憤怒到極點。
【令人發豎】:發豎:頭發豎起來,形容極為憤怒。使人頭發都豎起來了。形容使人極度憤怒。
【令人發指】:發指:頭發豎起來,形容極為憤怒。使人頭發都豎起來了。形容使人極度憤怒。
【滿腔悲憤】:滿腔:充滿心中。心中充滿悲痛憤怒。
【滿腔怒火】:滿腔:充滿心中;怒火:形容極大的憤怒。心裡充滿著極大的憤怒。
【滿腔義憤】:滿腔:充滿心中。心中充滿對不合理的事情的憤怒。
【毛發倒豎】:形容憤怒的樣子。
【毛發盡豎】:豎:直立。汗毛和頭發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毛發森豎】:豎:直立。汗毛和頭發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民怨神怒】:百姓怨恨,天神憤怒。形容作惡太甚,引進極大憤怒。
【目光如電】:目光:眼光。目光發亮像閃電。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見識遠大。
【目光如炬】:目光發亮象火炬。形容憤怒地注視著。也形容見識遠大。
【目眥盡裂】:目眥:眼眶。眼眶都瞪裂了。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努目撐眉】:努目:怒目。豎眉瞪眼。形容憤怒、生氣的樣子。
【努牙突嘴】:努:凸出。形容憤怒的樣子。
【怒不可遏】:遏:止。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怒從心起】:憤怒從心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怒從心起,惡向膽生】:惡:凶暴。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怒從心上起】:憤怒從心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怒從心生】:憤怒從心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麼事都幹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