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幫助摘掉貧困戶帽子

幫助摘掉貧困戶帽子

發布時間:2022-05-27 21:26:18

怎樣才能幫助我省這50萬貧困人口擺脫貧困

農村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農民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搞起了種植養殖,或外出經商,或進廠做工,他們依靠自己的勤勞、智慧和科技,紛紛走上了富裕之路。然而,目前農村尚有少數農戶仍難以擺脫貧困的束縛,生活依然十分拮據。在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胡錦濤同志強調指出:「一定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有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還有農村絕對貧困人口2820萬,初步解決溫飽但還不穩定,還有可能返貧的農村低收入人口5825萬。切實解快農村貧困問題,必須首先弄清其致貧因素,並據此採取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一、當前農村出現的致貧因素2004年伊始,筆者有幸成為安徽省第二批選派到貧困、後進村任職的6000名幹部中的一員,在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七嶺村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上任前後,我以一名選派幹部的身份,對農村貧困戶進行了調查,這些農戶難以脫貧致富,大致有以下十個方面的原因:一、天災人禍自然災害和飛來的橫禍是農村人口絕對貧困和返貧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國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條件相當惡劣、交通極為不便、自然災害頻發的偏遠地區。由於農業對氣候的依賴性較強,乾旱、洪澇、冰雹、霜凍、颶風、泥石流都可能造成莊稼減產和顆粒無收,甚至毀滅村莊。另外,車禍、安全事故等飛來的橫禍,造成農民家庭成員殘疾、主勞動力死亡等,使一個好好端端家庭陷入困境。二、子女上學隨著教育產業化的加速推進,學費日益昂貴,成為多數農民的沉重負擔。我國已經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但高中和大學教育費用更讓普通農民家庭難以承受。農民要供養一個大學生,往往從其上學甚至直到畢業的前幾年,家庭生活都受到嚴重影響。但如果農民不能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則在更大規模和更深程度上積累貧困,陷入家庭收入低——沒錢投資教育——子女教育水平低——子女就業機會少——子女收入低——新一代低收入者這樣一種貧困代際傳遞而難以自拔的境地。如果貧困家庭中幾個孩子都上學,對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會導致家庭的貧困。如果孩子考上大學,在教育體制實行改革的今天,一個大學生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至少要一萬元左右,對一個貧困家庭更是無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學,只有依靠借債,那麼,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貧困的境地。可以說,一個大學生就能導致一個中等收入的農村家庭陷入貧困狀態。正因為如此,相當一些農民子弟在日益抬高的教育門檻前止步,農村輟學現象日益嚴重。三、疾病農民收入本來就少,農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負擔,一年中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病稍大一點,一般農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貧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農民在平時不注意預防疾病,農民家庭成員中,如果有人生大一點的病,就會給貧困的家庭帶來更加貧困,一旦得了重病,整個家庭甚至家族將面臨沉重的經濟壓力。家庭成員中主要勞動力積勞成疾,整個家庭會立即陷入貧困。生病無錢醫治,不管不問的貧困戶在農村比較常見,「小病拖,大病扛,扛不過去見閻王」的情況屢有發生。另外家庭成中有殘疾,也是導致家庭貧困的根源。四、人多地少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要是沒有耕地,也就無法生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首先在農村推進改革,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其普遍意義在於實現了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重新確立了家庭經營的基礎地位,恢復了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其結果是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使糧棉等主要農產品產量高速增長,農民收入持續大幅度增加,農村不少家庭擺脫了貧困,現在剩下的一些貧困戶基本是比較難以脫貧的貧困戶,大都是分布在偏遠的山區,有些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耕地、水資源少或耕地質量差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原因。如我所下派的村人均耕地也只有0.76畝,低於「聯合國人口對耕地0.8畝的生存保障線」,這么少的耕地,加上貧困地區農民文化素質差,不能適時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從種植業獲得的收入自然就少。五、文化素質低下中國有12億多人口,農民占絕大多數,而廣大農民的整體文化素質嚴重偏低。缺文化必然導致觀念的落後,觀念落後是貧困的根源。貧困地區不少農民對商品經濟至今還很不習慣,他們一貫視農為本,寧願守著土地受窮,也不願冒險出外經營工商業;許多農民聽天由命,消極悲觀,缺乏信心和勇氣,把希望寄於「老天爺」風調雨順;依靠國家支援,救濟的「等靠要」思想非常嚴重,視吃救濟、拿補貼為理所當然;觀念保守,不願接受新技術,甘願受窮。文化水平低,科學知識貧乏,不但導致了生產力水平低下,而且導致了愚昧和迷信活動的泛濫,給社會平添許多不安定因素。也有個別農民人窮志短,種田怕苦,務工怕累,守在田園,不勤勞作,承包田裡雜草叢生,成熟的莊稼無人收獲。家裡窮得叮當響,是村裡統籌款的欠款大戶,雖已到了「而立」之年,但整天東游西逛,到處滋生鬧事。六、超計劃生育在中國的人口問題中,貧困地區的人口問題更加突出。貧困地區即使生產有很大發展,但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人口,貧困的帽子是難以摘掉的。在我們調查中,由於社會養老體制還不夠完善,仍以家庭養老為主,使貧困農村部分人視「生兒子」為人生頭等大事,為生兒子不惜整天東躲西藏四處逃避計劃生育。多個子女並不能「多福」,而是「多債」,增加了家庭負擔。剛剛解決溫飽的家庭,因無心經營生產,家裡田地荒蕪,靠打零工、親戚朋友接濟度日。加上孩子多,花銷大,導致生活貧困不堪,而且因違反了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超生、棄女嬰等招致數額不等的罰款,陷入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困境。少數貧困戶受傳宗接代等傳統觀念影響,不顧優生優育,人口素質越差,痴呆現象較多,如我所下派村中,就見到好幾例痴呆,勞力少,造成貧困。七、因建房致貧有的農戶家境並不富裕,但總喜歡「打腫臉、充胖子」,建造樓房,一些特別貧困的家庭,由於生存問題,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後,家庭就會更加貧困。因建房致貧的,除了極度貧困戶外,還有一部分是返貧戶,這一部分家庭先是脫貧了,可能建房時借了一些債,後因種種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債又需要償還,導致生活水平下降。調查中這部分人因此把貧困原因歸功於建房。八、市場意識低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生產的農產品,除一部分用於自己消費外,其餘部分只有通過流通才能轉化為貨幣收入。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廣大農民紛紛開辟致富門路,而有的農戶看到人家搞某個項目發了財,便跟著「依樣畫葫蘆」,誰知待到產品銷售時,其產品在市場上早已「門庭冷落」,連投資也難以收回。近幾年農業生產持續發展,農產品不斷豐富,形成農產品買方市場。所以雖然物價指數下降,但農業生產經營成本非但沒有下降,反而直線上升,導致農業生產經營效益持續下滑,甚至造成農民生產性虧損。近年來農副產品價格的大幅度下跌,導致許多剛脫貧的貧困戶返貧。同時,農村相對閉塞,信息渠道窄,很多農民尚未意識到市場中蘊藏的巨大機遇和挑戰,難以及時把握市場經濟帶來的發展機遇。在選擇農作物品種、種植方法以及調整產品結構等各個環節具有盲目性,往往出現一窩蜂現象,導致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有的血本無歸,陷入困境。在銷售方面,由於缺乏有效的市場信息指導,參與流通的組織化程度低,流通渠道少,即使獲得了好收成,也難以實現產品價值,導致豐產不豐收。九、因婚返貧貧困地區青年娶妻難是一個普遍問題。由於貧困地區一般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女青年一般不願嫁到此處。有些農戶為了給兒子娶媳婦,不惜滿足女方越來越高的彩禮要求,少則幾千,多則幾萬。更有甚者,乾脆從人販子手中買一個媳婦,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是不牢固的,結果往往是人去財空。所以貧困地區農戶為娶兒媳婦盡管是省吃儉用,到兒子成親時也免不了東挪西借,待家裡娶進了新人,生活水準也重新滑到貧困線以下。十、其它原因致貧目前農村越演越烈的人情風,也嚴重製約著貧困農村經濟的發展。結婚、生子、喬遷新居、升學、參軍、拜壽、送葬、做風水等盲目攀比,大操大,均需"湊份子"。受「人情大於債」等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貧困農戶背著沉重的人情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有的參與封建迷信、逢年過節的大肆鋪張浪費,結果債台高築,陷進貧困的泥坑。此外,農村的文化生活普遍比較貧乏,賭博在不少鄉村已成為公開的「娛樂節目」。有些農民一有空閑,便聚在一起「築方城」,個別農民陷於「賭場」而難以自拔,輸得個傾家盪產。當前,在貧困中徘徊的農戶,雖然在農村中所佔比例不大,但這對於農村經濟和健康發展,特別是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效應,應當引起農村各級黨政領導,特別是基層幹部的充分關注與重視。如何幫助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筆者以為,應當注意正面引導,幫助貧困農戶增強勞動致富的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消費觀和生育觀,破除盲目攀比、鋪張浪費等陳規陋俗,堅持艱苦奮斗、勤儉持家,開創致富門路,同時,要從政策、信息、技術、資金等方面給他們必要的扶持,,促使他們早日走上富裕之路。首先,從抓村組班子建設做起。俗話說,「富不富,看支部」,新時期農村黨組織的先進性、戰鬥力,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的重要體現就是個人有能力致富,也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目前,農民最缺的就是結構調整的信息,最需要的是幹部身體力行地參與農業結構調整。村支兩委幹部熟悉農村、有一定的農業生產經營經驗、接觸的產銷信息比較多,應該成為參與農業結構調整的生力軍,各級組織要鼓勵村支兩委幹部參與農業開發,引導和幫助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村支兩委幹部要從習慣於安排農業生產、指導農業結構調整向參與農業結構調整、帶領農民增收轉變。其次,扶貧不扶懶。因為我們是扶貧,不是養貧,更不是獎貧。不能助長少數人的懶惰思想,使之越扶越懶惰。給錢給物,解決燃眉之急,只是治標;扶人扶志,啟動內在活力,才是治本。如何扶人治本?一是扶人的精神,即培養自力更生、依靠自身脫貧致富的鬥志和精神;二是扶科技能人和能工巧匠,讓農村人才脫穎而出,再以此為示範帶動大家致富;三是重在教會捕漁,而不是單純送魚,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教會農民技術、教會農民發家致富的方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發家致富的方法問題,引導其變苦熬為苦乾和巧幹,最終擺脫貧困。第三,改造貧困,不如走出貧困。農村貧困人口擁有的最為重要的資產就是他們自己的勞動力,這是他們的比較優勢所在。對於農村貧困人口來說,除了自己的勞動力外他們幾乎沒有其他可以用來創造收入的資產。我們只有使他們擁有的勞動力在農村變得相對稀缺,因而具有相對高的價值,否則就不可能提高農村貧困人口的收入和地位,即通過「移動人」的法將農村一部分貧困人口轉移到城鎮或非農產業行業中來,這樣農村總人數減少,而當地雖然土地、資源如故,但可相應提高「人均收入」。同時,當務農勞動力變為非農勞動力,他們就由農產品的供給者變為農產品的需求者,導致農產品的供給曲線內移而需求曲線外移,農產品的價格隨之上升,務農的勞動力的邊際產值和工資也會相應上升,這樣農村勞動者的收入也就可以隨著農村勞力的不斷減少而不斷上升。當然減少農村人口和勞動力還必須使流動出來的勞動力在城鎮能夠找到工作,否則,只是把農村貧困人口變為城市無業的貧困人口。第四、消除貧困,教育是根本。在實際工作中,教育應當分成兩類:一類是針對未成年人的基礎性教育,未成年人是農村的未來,是希望之所在,必須無條件地抓好農村義務教育工作。另一類則是針對現有農村勞動力的再教育。再教育工作應以難度不大的實用技術培訓為主,現學現用。在農村文化建設方面,今後的工作重點應放在軟體的配套上。第五、為盡快鏟除貧困發生的社會根源,醫療衛生工作應當放到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農村醫療保險與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研究與探索力度,尋求合適的突破口,逐步形成並完善農村醫療保障機制。目前,沼氣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沼氣建設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可以作為扶貧的一個具體項目,加快推廣。

㈡ 農村有錢人幫村子裡建檔立卡貧困戶摘掉貧窮帽,是給錢還是給物

扶貧不是直接給錢或是給物就能解決的。這種簡化的方式有利於扶貧工作的推進,但也存在信息不對稱導致項目供給與農民需求脫節、多部門難以形成扶貧合力、農民缺乏積極性、容易滋生農民「等待、依賴、需求」心態、項目實施績效差、返貧率高等缺陷。解決建議:

首先,貧困是一種多維現象,涉及物質匱乏、能力不足、社會地位低下和貧困文化的代際傳遞。因此,扶貧措施應該是多維的。除了通過各種項目提供經濟支持外,還應作出社會安排,改善醫療保健、教育、住房、信息接收渠道以及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勞動是第一生產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㈢ 可以永久享受低保戶和貧困戶待遇嗎你怎麼

不可以永久享受低保和貧困戶待遇,還是要分情況來看。

我們先來討論低保可不可以永久享受。醫保作為一項過渡性政策,主要是用於因家裡發生重大疾病和重大事故,導致家庭的支出遠遠大於收入農戶的一項兜底性政策。就是幫助這部分農戶度過困難時期。所以從這方面來看,低保並不是可以永久享受。低保也可以分為很多種低保,而且現在的政策都要求低保戶按照家庭實際情況進行半年和一年的清退期。

國家的政策給予了脫貧戶很大的幫助。讓他們擺脫貧窮的煩惱,摘掉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所以貧困戶的政策也不是永久享受,其他政策是可以一直享受的。在的脫貧戶和我們一般貨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當時他們作為貧困戶,有一些政策是傾向於他們他們的政策,在某一方面對一般戶來說有一點點優勢,但也不是永久的。

㈣ 減貧摘帽什麼意思

減貧,就是減少貧困戶;摘帽,就是摘掉那些貧困村、貧困鄉、貧困縣的帽子。「減貧摘帽」是一項政策。

㈤ 海南臨高水產市場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7

㈥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理解是什麼

1、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困境的鬥志和勇氣;

2、扶智就是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幫助和指導貧困群眾著力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

如果扶貧不扶志,扶貧的目的就難以達到,即使一度脫貧,也可能會再度返貧。如果扶貧不扶智,就會知識匱乏、智力不足、身無長物,甚至造成貧困的代際傳遞。要從根本上擺脫貧困,必須智隨志走、志以智強,實施「志智雙扶」,才能激發活力,形成合力,從根本上鏟除滋生貧窮的土壤。

(6)幫助摘掉貧困戶帽子擴展閱讀

1、「志智雙扶」首先要激勵貧困群眾立志氣。貧困群眾是脫貧攻堅的主體力量,只有幫助他們「扶」起脫貧的志氣、挺起脫貧的腰板,才能真正激發出持久的脫貧致富動力。

沒有脫貧志向,再多扶貧資金也只能管一時,不能管長久。因此,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就是要幫助貧困群眾提高認識、更新觀念、自立自強,喚起貧困群眾自我脫貧的鬥志和決心。

2、「志智雙扶」核心是教育貧困群眾賣力氣。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這一著名論斷。

人們常把「安貧樂道」「窮自在」「等靠要」等思想歸結成一個「懶」字,這在現實中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對於這類貧困戶幫扶的核心就在於教育他們樹立起「勤勞光榮、懶惰可恥」的思想觀念,讓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摘掉貧困帽子,創造幸福生活。

3、「志智雙扶」關鍵在於幫助貧困群眾強底氣。貧窮和愚昧往往具有共生關系,尤其是現階段的大多數貧困問題,表面看是物質性貧困,但究其根源在於缺乏「人窮志不窮」的精神和改變貧困現狀的知識、能力和手段。

因此,要捨得投入資金,積極為困難群眾搭台清障,提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堅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鼓舞鬥志,增強「自我造血」功能。

㈦ 村民夾道送別,柳州一駐村扶貧民警哭成淚人,這個村的現狀如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大多數人都已經脫離了貧困狀態,但仍然有極少數人沒有脫掉貧困的帽子。國家為了所有人都能摘掉貧困戶的帽子,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特地設立了扶貧辦。扶貧是指對貧困農村實施規劃,旨在幫扶改善貧困戶生活生存條件和扶助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在大家的努力下,截止至2020年11月23日,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扶貧不僅保障了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是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㈧ 年過七旬的夫婦用6年時間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你從這件事看到了什麼

在漳州長泰縣坂里鄉新春村,一對夫婦用6年時間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不僅如此。他們還替病故的兒子償還了20多萬元的債務。這對夫妻的做法令人贊賞。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責任心,看到了勤勞。

二、這件事情讓我們知道了一些老年人真的很勤奮,很有吃苦的精神。

老人為了償還那20多萬的債務,他們每天早出晚歸的工作,每天太陽還沒起來的時候就出去幹活,太陽落山的時候還繼續在天地間勞作,他們自己不捨得吃不捨得穿。從老人的行為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是勤勞的老人。他們很有吃苦的精神,他們為了完成心中的目標可以付出很多的努力,可以咽下很多的苦。

你從這件事當中看到了什麼呢?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說說您的想法!

㈨ 雲南龍陵是如何摘"貧困帽"的

雲南龍陵:國家貧困縣這樣摘「窮帽」。

改善人居環境

新和村新河下組建檔立卡戶楊家強今年又在鄰村租下了2畝多的土地,雖然離家有20多公里,但村裡的多種多補政策太「誘人」,一筆賬細算下來,掙的只會多不會少。「2017年,我把自己的土地和租來的土地全部種上了烤煙和豌豆,收成的47擔烤煙,賣了7萬多元,還有4700元的補貼款,加上豌豆和打工收入,將近掙了10萬元。」「明白人」楊家強說,靠著產業的收入,他家今年建起了230平的兩層新房,要是這個以獎代補政策繼續搞下去,自己還想擴大種植規模。

「我想了個辦法,就是在村裡發放產業補貼的時候,把大夥兒都叫來,如果還有『懶漢』,就讓他們當場看別人拿補貼,自己也紅紅臉,這招叫做『激將法』。」楊明剛說,新和村的以獎代補算是走出了一個新模式,村裡「能人」越來越多,一天能變一個樣。他總結下來說,這叫「群眾跟著黨員走,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 。

今年以來,龍陵縣已完成368戶1523人易地搬遷任務,預計9月底啟動危房改造4948戶,投入產業扶貧資金4701萬元,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3551戶。到今年6月底,縣里掛包單位和幹部職工直接投入資金741.34萬元,引進各類資金和項目支持和參與扶貧,全縣6502名幹部職工到貧困戶家中「三同」,化解了矛盾糾紛3030起,解決實際問題5521件。全縣正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向勝利沖鋒。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與幫助摘掉貧困戶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懷化圍巾批發在哪裡 瀏覽:973
桃果兒童裝 瀏覽:344
美女修身長旗袍 瀏覽:704
卡西思品牌童裝 瀏覽:403
運動會讓小朋友穿校服怎麼說 瀏覽:296
ccstory女裝尾貨批發市場 瀏覽:372
男上裝外套批發 瀏覽:888
2018新款化纖碎花淺灰色襯衫 瀏覽:283
河北皮衣批發市場辛集 瀏覽:495
阿里巴巴網店批發網醫用手套 瀏覽:393
witchery有童裝嗎 瀏覽:296
長款女襯衫裙子 瀏覽:966
我是賣童裝的取什麼名字好呢 瀏覽:245
旗袍絲襪美腿高跟鞋 瀏覽:99
真皮皮帶扣眼會裂 瀏覽:54
小紅書廣告周潔瓊裙子 瀏覽:904
比較好的夾克品牌推薦 瀏覽:754
白茶女裝在哪些商場有 瀏覽:4
粉色羊衫搭配什麼顏色外套 瀏覽:315
吳磊身穿白藍學生服校服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