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士帽怎麼戴
1、學士帽為方型黑色,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平線平衡。
2、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
3、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士帽的右前側中部。
4、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長、院長、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5、校長、院長、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導師及已獲得學位者,流蘇均垂在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學位服穿戴指南:
1、學位袍
校長袍為全紅色,導師袍為紅、黑兩色,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學士學位袍為黑色,穿著學位袍,應自然得體。學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
2、垂布
垂布為套頭三色兜型,飾邊處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標為粉、灰、黃、綠、白、紅顏色。垂布佩戴在學位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扣絆扣在學位袍最上面的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垂布按授予學位的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佩戴。
B. 博士服是黃領吧碩士是什麼顏色學士是什麼顏色
1、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流蘇為紅色。
2、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流蘇為深藍色。
3、學士服顏色按文學(含經管類、文學、法學、哲學、教育學)為粉色,理學為灰色,工學為黃色,農學為綠色,醫學為白色,軍事學為紅色,共六大類,採用不同的六種飾邊顏色區分。每套學士服由學士帽、流蘇、學士袍、垂布四部分組成。學位帽為方形黑色。
(2)碩士帽子戴法擴展閱讀:
學位服著裝規范
戴學位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獲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穿著學位服時,學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垂布為套頭三角兜型,佩戴在學位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扣絆扣在學位抱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按授予學位的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佩戴。
C. 碩士帽撥穗應從哪邊到哪邊
撥穗禮:把頭上學士帽/碩士帽的流蘇從右邊換到左邊的動作。
D. ~~~博士帽子標準的戴法
博士帽是紅穗,紅衣服
碩士是藍穗,藍衣服
據《學位服眷裝規范》,學位帽為方形黑色,博士帽流蘇為紅色,碩士帽流蘇為深藍色,校長帽流蘇為黃色。博士袍為黑、紅兩色,碩士袍為藍、深藍兩色,校長袍為紅、黑兩色。由於我國暫不推薦使用學士服,故學士服尚無統一標准,大多數參照國外高校的樣式,有「牛津版」、「劍橋版」等幾種樣式,一般學士帽的流蘇為黃色、學士袍為黑、紅兩色。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由校長、院系領導或嘉賓將學位獲得者位於右前側的流蘇隨帽檐移至左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流蘇由右而左這一撥弄,表明校方准允這個學生走出師門。
E. 學士帽流蘇放哪邊
學士帽的流蘇在沒有被老師撥穗之前是在帽子的右邊,撥穗後流蘇則在左邊,這樣撥穗的過程代表學校準許畢業,授予畢業證,可以走出校門了。
相關說明
在學位級別的劃分上,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學士流蘇為黑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這種色彩的界定,與學位袍是交相呼應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佩戴方法:
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流蘇的方向放在帽子的左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學士帽
F. 博士、碩士和博士後、學士的衣服帽子怎樣區別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 ,校長服為紅、黑兩色
每套學士服由學士帽、流蘇、學士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學士服作為專用服裝。著裝應符合下列規范:
★一、學士帽
學士帽為方型黑色。
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二、流蘇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士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三、學士袍
穿著學士袍,應自然合體。學士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確定為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與此相應的飾邊顏色為粉、灰、黃、綠、白、紅六種顏色。
★四、垂布垂布佩戴在學士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 扣絆扣在學士袍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 垂布按授予學位的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佩戴。
★五、附屬著裝
內衣:應著白或淺色襯衫。男士系領帶,女士可扎領結。
褲子:男士著深色褲子,女士著深色褲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應著深色皮鞋。
G. 本科碩士博士帽子區別圖解
流蘇顏色不同。
本科生畢業獲得學士學位,戴的帽子是學士帽,碩士研究生畢業戴碩士帽,博士研究生畢業戴博士帽,雖然這些帽子的形狀都是一樣的,但是流蘇顏色不同,學士帽為黃色,博士帽為紅色,碩士帽為深藍黑色。
H. 博士、碩士和學士,他們帽子上的穗各是什麼顏色
學位帽為方型黑色,碩士帽博士帽流蘇為紅色。
不同學科的學士服的區別主要在於飾邊的顏色,碩士學位袍為藍黑、碩士,並呈自然下垂狀,各種學位的人都可以戴、博士的衣服是一樣的、紅兩色、垂布等四部分組成,但是細節上有不同、學士袍為黑。
I. 知道本科和碩士的畢業服裝有什麼不同嗎
一、學位帽不同
學士學位帽為方形黑色;碩士學位帽流蘇為深藍色。在戴學位帽時,帽子的開口部位置於腦後的正中位置,帽頂須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二、流蘇不同
碩士學位流蘇為深藍色,學士學位流蘇為黑色。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獲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三、學位袍不同
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學士學位袍為黑色,穿著學位袍,應自然得體。學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學位服
J. 學士、碩士、博士的畢業服有什麼區別
學士服、碩士服、博士服的區別&學位服的式樣和意義
學位服介紹
①:學位服分為:校長服、校長(導師)服、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五種;
②:每套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③: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④:流蘇分為:校長(導師)流蘇、博士流蘇、碩士流蘇、學士流蘇。
學位服著裝規范學位服是學位的有形的、可見的標志之一。實行學位服,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學位制度,有利於全社會進一步尊重知識和人才,有利於激發攻讀學位者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加強學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和國際交流。
實行學位服,是一件嚴肅認真的工作。學位服只限於學位獲得者、攻讀學位者及學位授予單位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導師)在學位論文答辯會、學位授予儀式、名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畢業典禮及校(院、所)慶慶典等場合穿著使用,不得濫用。
學位服作為專用服裝。著裝應符合下列規范:
一、學位帽
學位帽為方型黑色。
戴學位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二、流蘇
博士學位流蘇為紅色,碩士學位流蘇為深藍色,校( 院、所)長帽流蘇為黃色。
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 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三、學位袍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 ,校長服為紅、黑兩色。
穿著學位袍,應自然合體。學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
四、垂布
垂布為套頭三角兜型,飾邊處按文、理、工、農、醫、 軍事六大類分別標為粉、灰、黃、綠、白、紅顏色。
垂布佩戴在學位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 扣絆扣在學位袍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 垂布按授予學位的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佩戴。
五、附屬著裝
內衣:應著白或淺色襯衫。男士系領帶,女士可扎領結。
褲子:男士著深色褲子,女士著深色褲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應著深色皮鞋。
現代意義的學位服在中國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但由於社會、政治等的因素,學位服在中國消失並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伴隨著新中國學位制的建立和中國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展,學位服開始在大學校園中出現,並逐漸成為一道亮麗的校園風景線。與此同時,有關學位服的研究工作也開始了。
自發不等於自覺。作為全國領導學位工作的最高機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密切注視著這方面的情況。199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就學位服有關問題盡快組織開展研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受命在全國展開了調研工作,並與北京服裝學院組成聯合課題組,開展了「建構中國現代學位服體系」的專題研究。
在深入研究和廣泛征詢意見的基礎上,199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定通過了新中國自己的學位服樣式,並作出決定:作為統一規范的學位服,向全國學位授予單位推薦使用,其他樣式的學位服一律廢止。
新中國有了自己的現代學位服這套統一規范的學位服,包括博士服、碩士服兩級學位服和校長服。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決定,學士服暫不納入這套學位服系列和暫不推薦使用。這套學位服既考慮了體現中國特色,符合世界慣例,利於統一規范的原則,又兼顧到學位的分級、學科的劃分、學校的特點等認同、管理因素。
這套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構成。
學位帽:
學位帽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型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在顏色上,不分學位級別和校長、導師,一律使用黑色,顯得莊重、沉穩。
流蘇:
造型酷似中國的燈籠穗,懸掛於學位帽上。採用流蘇,既為世界各國學位服所常見,合乎世界慣例,又使得學位服在莊重大方的同時,透出活潑和飄逸之感,更與學位帽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避免學位帽的禿呆之嫌,而且又通過流蘇區分出學位的級別和標志出著裝者是已獲學位還是在校生。
在學位級別的劃分上,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這種色彩的界定,與學位袍是交相呼應的。
對著學位服者是否已獲得學位的判定,是通過流蘇懸掛於學位帽的何處位置。未獲得學位時,流蘇是垂掛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的帽檐右前側中部;獲得學位後,流蘇則垂於帽檐左前側的中部。流蘇位置的移動,是由校長(或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在學位授予儀式上,頒授學位之後移動。校長的流蘇,自然是垂於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因為他早已獲得過學位(或理論上應如此)。
學位袍:
是學位服的主體,既標識出學位的級別,又體現出本國和民族特點,同時還能傳達出不同學校的信息。
一般而言,國外對中國服裝的借鑒,主要表現在服裝面料的圖案、紐扣、小立領等方面。考慮到學位服的世界慣例和整體效果等因素,現行學位服沒有採用立領造型。面料的圖案如果採用中國特色和傳統的龍、鳳、牡丹花等圖案,勢必又會增加學位服的造價成本,加重學校或學位獲得者的負擔。因此,中國學位袍在本國和民族特色方面主要體現在紐扣和袖口圖案上。學位袍的前胸紐扣,採用了中國傳統服裝的「如意扣」,既有民族特點,又將實用功能和裝飾作用巧妙地結合起來。在學位袍的袖口處,環繞綉(或印)出長城的城牆線,表現中國特色的同時,又使寬大的袍袖富於變化感。
在色彩的規定方面,博士袍選用了黑、紅兩色,黑色是主色調,飾邊為紅色;碩士袍由藍、深藍兩色構成,在藍色為主色調的同時,飾邊為深藍色。這與中國統一實行的紅色博士學位證書、藍色碩士學位證書也是相一致的。校長袍則由紅、黑兩種色調構成。不同的色彩,又區分出不同的學位級別或著裝人的身份。
學位服是統一規范的,但又要傳達出不同學校的信息。這種信息的傳達,是通過允許學校在學位袍的左前胸處綉(印或佩帶)上學校的徽記來表達。
在造型上,博士袍由於肩部的造型,使其整體上呈黃金比率的「國」字型 ,莊重,大方。寬闊的袖身使著裝的博士雍容而氣派。後片過肩處和袖山頭的規律褶襇,不僅給博士服增添了立體感,同時又富於裝飾效果,並隨著穿著者的移動而變化;碩士服在整體造型上則呈「目」字型,飄逸,灑脫。後片過肩處和袖山頭為自由的褶襇,從而使其在局部造型上與博士服明顯地區分開來。此外,袖口的上斜顯 露出穿著者的上衣,既活撥又大方,表現出穿著者的風度和與眾不同。
垂布:
垂布,又稱披肩,是由連頸帽演化而來。一方面使學位服整體上富於變化,起到特有的裝飾作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過垂布標識出所獲學位的不同學科歸屬和授予學位的學校。
垂布造型為三角兜式,面料圖案採用中國傳統的牡丹花,富貴,吉祥。
垂布的襯里用色,可由學校自主選用本單位的慣用色。不然,則使用統一的灰色。
在學科專業的劃分上,通過不同的垂布飾邊顏色來區分。中國目前是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等十二個門類授予學位。在不同門類的歸屬下,又劃分出數百種學科專業。如按學科專業標識,數量龐大,區分復雜,且學科專業的設置又是動態發展的。如按授予學位的門類標識,雖然較易區別,但門類也存在調整化的問題。因此,在門類的基礎上,又進行了適當歸並,確定為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與此相應的飾邊顏色為粉、灰、黃、綠、白、紅六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