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
。。。。。。。。。。我手機里有
在www.txtxz.com上下的
2. 弗雷家書,名人傳,的摘抄~~要多的速度~
《傅雷家書》
一、傅雷的愛子情深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 每天清早六七點鍾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裡,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前面的語句摘自《傅雷家書》,是傅雷老師寫給他兒子傅聰的。從上面的語句,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傅雷的愛子情深。對於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後不至於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二、傅雷對兒子的鼓勵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tonecolour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獎你幾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窪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峰頂。」
這是傅雷老師,聽過兒子傅聰的錄音後,對兒子所講評的。這裡麵包括了,傅老師對兒子的錄音,精細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贊賞。並且在後面提到了對兒子的希望。這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肯定,讓其有努力拚搏的決心,以及會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給孩子指明了前進的路線,發展的方向。而我們當子女的,也應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經驗,取長補短發展自己的新道路。
三、傅雷的囑咐
「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准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後,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
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兒子面臨社會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兒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徑。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訓,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後的生活更加輕松、快樂。
四、母親的關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對於你的感情問題,我向來不參加任何意見,覺得你各方面都在進步,你是聰明人,自會覺悟的。我既是你媽媽,我們是體戚相關的骨肉,不得不要嘮叨幾句,加以規勸。」
要說還是母親的心細,父親在兒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親在最細微的地方——兒子的感情問題著手,給兒子一明確的道路方向。告訴他如何處理自己的感情與事業的問題,讓兒子明白著重點是那裡。我們也應接受傅雷妻子的教訓,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重點,明白自己的任務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把握住方向的分寸。這樣有助於我們成功。
五、傅雷愛子心切
「孩子,我謔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你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老師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裡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么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啊!
1、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的創傷,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的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
這句話意在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對於感情的創傷,要「當做心靈的灰燼看」,就「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憑弔古戰場時,烈火硝煙散盡,只余斷壁殘垣,金戈鐵馬、血肉廝殺都已被歲月的黃沙掩埋。只餘下萬千感慨,蒼涼而平靜,沉鬱而超然。這就是我們對待往事應有的心態。
2、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
赤子之心是最純潔的,它剔除私心雜念,遠離慾望紛爭,只容納人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感情,所以「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現實生活也許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邊的世界讓他孤獨;但人類最純潔最美好的感情與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將成為他的知音和朋友。就是這些心靈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為赤子創造的博大寬廣的精神世界。
《名人傳》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的:
「用痛苦換來的歡樂。」序中的句子(我推薦一下,很經典):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貝多芬
……
「人生是艱苦的。在不甘於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之的斗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斗爭。貧窮,日常的煩慮,沉重與愚蠢的勞作,壓在他們身上,無益地消耗著他們的精力,沒有希望,沒有一道歡樂之光,大多數還彼此隔離著,連對患難中的弟兄們一援手的安慰都沒有,他們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們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時連最強的人都不免在苦難中磋跌。
……
我稱為英雄的,並非是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好似他們之中最偉大的一個,就是我們要敘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說的:「除了仁慈之外,我不承認還有什麼優越的標記。」沒有偉大的人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虛的偶像,匹配下賤的群眾的;時間會把他們一齊摧毀。成敗又有什麼相干?主要是成為偉大,而非顯得偉大。——BY 作者羅曼.羅蘭
以下是《貝多芬傳》中的: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貝多芬
……
「艱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般享受過家庭的溫情。一開始,人生於他就顯得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斗爭。」
……
特.波恩哈德夫人和葛林克說他很高傲,舉止粗野,態度陰郁,帶著非常強烈的內地口音。但他知道藏在這驕傲的笨拙之下的慈悲,惟有幾個親密的朋友知道。
……
這種悲劇式的痛苦,在當時的一些作品裡有所表現,例如……奇怪的是並非所有的作品都帶憂郁的情緒,如……都反映著一種年青人的天真。無疑的,要使心靈愁苦也得相當的時間。它是那樣的需要歡樂,當它實際沒有快樂時就自己來創造。當「現在」太殘酷時,它就在「過去」中生活。往昔美妙的歲月,一下子是消滅不了的;它們不復存在時,光芒還會持久地照耀。
……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D大調彌撒曲》和《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獲得空前的成功。情況之熱烈,幾乎含有暴動的性質。當貝多芬出場時,受到群眾五次鼓掌的歡迎;在此講究禮節的國家,對皇族的出場,習慣也只有三次的鼓掌禮。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可是勝利是暫時的,對貝多芬毫無盈利。音樂會不曾給他掙什麼錢。物質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貧病交迫,孤獨無依,可是戰勝了:—戰勝了人類的平庸,戰勝了他自己的命運(此時他已耳聾),戰勝了他的痛苦。
……
貝多芬是偉大的自由之聲。他自己也感到。他時常提起,他的責任是把他的藝術來奉獻於「可憐的人類」,「將來的人類」,為他們造福利,給他們勇氣,喚醒他們的迷夢,斥責他們的怯懦。他寫信給他的侄子說:「我們的時代,需要有力的心靈來把這些可憐的人群加以鞭策。」
親愛的貝多芬!多少人已頌贊過他藝術上的偉大。但他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藝術的最英勇的力。對於一般受苦而奮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當我們對著世界的劫難感到憂傷時,他就會到我們身旁來,好似坐在一個穿著喪服的母親旁邊,一言不發,在琴上唱著他隱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當我們對德與善的庸俗,斗爭到疲憊的辰光,到此意志與信仰的海洋中浸潤一下,將獲得無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贈我們的是一股勇氣,一種奮斗的歡樂,一種感到與神同在的醉意。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個明凈如水的早晨。僅僅有幾陣懶懶的微風。但在靜止的空氣中,已經有隱隱的威脅,沉重的預感。然後,突然之間巨大的陰影卷過,悲壯的雷吼,充滿著聲響的可怖的靜默,一陣復一陣的狂風。然而白日的清純之氣尚未受到損害。歡樂依然是歡樂,悲哀永遠保存著一縷希望。但自一八一零年後,心靈的均衡喪失了。日光變得異樣。最清楚的思想,也看來似乎水汽一般在升華: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們的又凄涼又古怪的騷動,罩住了心;往往樂思在薄霧之中浮沉了一兩次以後,完全消失了,淹沒了,直到曲終才在一陣狂飆中重新出現。
黃昏將臨,雷雨也隨之醞釀。隨後是沉重的雲,飽蓄著閃電,給黑夜染成烏黑,挾帶著大風雨,那是《第九交響曲》的開始。—突然,當風狂雨驟之際,黑暗裂了縫,夜在天空被趕走,由於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還給我們。
什麼勝利可以和這場勝利相比?哪天的陽光,曾達到這種超人的努力的光榮?曾獲得這種心靈從未獲得的凱旋?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的:
「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1.「……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貝多芬真是可憐已極。得知道我的最高貴的一部分,我的聽覺,大大地衰退了。當我們同在一起時,我已覺得許多病象,我瞞著,但從此越來越惡化……還會痊癒嗎?我當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這一類的病是無葯可治的。我得過著凄涼的生活,避免我心愛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這個如此可憐、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傷心的隱忍中找棲身!固然我曾發願要超臨這些禍害,但又如何可能?」
2.「君主與公卿盡可造就教授與機要參贊,盡可賞賜他們頭銜與勛章;但他們不可能造就偉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臨庸俗社會的心靈……而當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當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的皇族。我們遠遠里就已看見。歌德掙脫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對他說盡我所有的話,不能使他再走一步。於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望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道爾夫對我脫帽;皇後先對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見,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裡。事後我大大地教訓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
3.「親愛的貝多芬!多少人已贊頌過他藝術上的偉大,但他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藝術的最英勇的力。對於一切受苦而奮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當我們對著世界的劫難感到憂傷時,他會到我們身旁來,好似坐在一個穿著喪服的母親旁邊,一言不發,在琴上唱著他隱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當我們對德與惡的庸俗斗爭到疲憊的辰光,到此意志與信仰的海洋中浸潤一下,將獲得無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贈我們的是一股勇氣,一種奮斗的歡樂……」
【點評】第一段是貝多芬寫給友人阿芒達牧師的信。耳聾對於音樂家來說是無法彌補的災難,不但影響工作,而且使他從此過著孤獨凄涼的生活,還可能受到敵人的污衊。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由於耳聾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體會到世界的可憐和自私。
第二段是貝多芬在書信中寫到與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親國戚時的情景。其中「背著手」和「撞」等十分傳神的描寫,活靈活現地寫出了他對皇親國戚滿不在乎的態度,最集中地表現了貝多芬的叛逆性格。當然貝多芬和歌德的處境不同,對他們進行比較時要全面分析。
第三段是《貝多芬傳》的最後一段,是這一部分的總結。貝多芬的偉大不僅在於他是最傑出的音樂家,而是因為他的音樂是為苦難的人們而寫的。他隱忍自己的痛苦,卻用他以痛苦換來的歡樂來安慰人們,給人們勇氣和力量。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的音樂的本質。
「我的體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增無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剛剛開始。我已經隱隱約約看到目標在前,雖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擺脫這種疾病,我一定能擁抱整個世界!……除了睡眠,我不知道有其他的休息。可惜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睡覺。但願我能擺脫疾病,哪怕一半也好,那時侯!……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永遠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貝多芬傳》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國古典主義最偉大的音樂家,是這樣一個不幸而堅強的人:在青年時期就開始耳聾了。對於一個以音樂為生命的人,還有什麼比這更不幸的呢?誰又能想像他在漫長的酷刑中的心情和痛苦?上帝真是殘忍,把最美的音樂賦予了貝多芬卻剝奪了他欣賞音樂的權利,他聽不到自己的音樂,人們都在盡情享受他的音樂帶來的歡愉的同時,他卻必須獨自忍受無聲的折磨!而就是這個人,寫出了那樣大量的樂曲,而且往往是歡樂的樂曲——從天國發出的,傳播到人們內心的歡樂!他扼住了命運的喉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苦鬥的成果,是勝利的標志。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的:「惟其痛苦,才能歡樂!」
「他是孤獨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愛人,但無人愛他。人們對他既欽佩,又懼怕。最終他在人們心中引起了一種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駕於他的時代。於是,他稍稍平靜了一些。他從高處看人,而人們則從低處看他。他始終是單身。他從不休息,連最卑賤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溫柔他也嘗不到,他一生中連一分鍾都不曾在另一個人的溫柔懷抱里入眠。他從未得到過女人的愛。在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維多利亞科洛納的友情,曾閃過一道純潔而冷峻的星光。周圍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熾熱的思想流星——他的慾望和瘋狂的夢境——飛馳而過。貝多芬從未經歷過這樣的黑夜。因為這黑夜就在米開朗基羅的內心。貝多芬的悲憤是社會的過錯,他本人卻天性快活,且渴望快樂。米開朗基羅則憂郁成性,令人害怕,使人本能地躲開他。他在自己周圍造成了一片空虛。」——《米開朗基羅傳》
3. 羅曼羅蘭前期代表作是 長篇小說《——————》
《約翰·克利斯朵夫》
希望對你有幫助
4. 求(暗黑秘石)的攻略!
這個方法可以在戒指上打孔,最多打7個呢!但要下載一個暗黑修改器---暗黑通,你上網路一查就能查到!那麽就一起來分享一下這個方法吧!
《分享》項煉和戒指的打洞方法教學
項煉和戒指也可以打洞, 最多也可放入七顆寶石或符文, 這已經是被確認的了.
方法如下:
1. 開啟暗黑通
2. 先選擇一個可以打三個洞的物品(例如頭盔)
3. 選擇好物品以後, 將該物品設定為暗金的頭盔(因為暗金物品默認有一個洞)
4. 選定頭盔--->按添加--->物品特性--->194:加入凹槽--->加入--->將值0改為6
5. 將頭盔取下--->物品類別--->項煉符與戒指--->項煉符--->放下到項煉的位置
6. 打洞成功了! 將滑鼠移到項煉上你可以--看到凹槽:0/7, 虛線下面加入凹槽:6
7. 儲存成人物檔! (例如: kuma-TESTxj.d2s)
**戒指的打洞方法同上.
等等! 還沒完成! 請繼續往下看:
1. 打開UDieTools 1.10.011單機存檔修改軟體
2. 選擇你儲存的人物檔
3. 將你要鑲入凹槽的寶石或符文放入 (有效數是七顆, 多了好像會出錯)
4. Save!
5. 完成!
5. 醜女無敵中的「無雙」她的照片
這可以不
6. 台灣作家羅蘭的資料
羅蘭,原名靳佩芬,1919年出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台鎮,河北省立女子師范學院師范部畢業。1948年去台灣,1959年至1991年,在台灣「警廣」主持音樂及教育節目,長達32年。出版作品除《羅蘭小語》外,還包括散文、小說、游記、詩歌、詩論等。2003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終身成就獎」。1988年深圳海天出版社首次向中國內地讀者推介台灣作家羅蘭和她的作品,其後陸續出版了《羅蘭小語》、《羅蘭散文》以及部分書信體文集和論文集,獲得極大反響,在中國內地迅即形成「羅蘭熱」。其中《羅蘭小語》曾經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年熱衷的「勵志書」。《羅蘭小語》、《羅蘭信箱》等作品,是她在廣播電台做主持人向廣大青少年進行教誨、或交流心得體會談心式的作品。由於它充滿關愛,充滿對人生哲理的思索和概括,因而不僅廣受台灣青少年的喜愛,而且經過歲月沉澱之後,又在大陸青少年中掀起一股熱潮。由於出生於中國傳統的書香世家。她的作品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的底蘊,含蓄、雋永;洋溢著中國式的哲思,睿智、通達;體現著作家對現代社會的深層思考,深刻、清醒。
7. 《格林童話》的目錄有哪些
《格林童話》的目錄有:青蛙王子、貓和老鼠、聖母的孩子、傻小子學害怕、狼和七隻小山
忠實的約翰、好交易、令人叫絕的樂、十二兄弟、漢賽爾與格萊
小弟弟和小姐、萵苣姑娘、森林中的三個紡紗女、弗雷德里克和
三片蛇葉、白蛇、麥草、煤塊和漁夫和他的妻、勇敢的小裁縫
灰姑娘、謎語、老鼠、小鳥和霍勒大媽、七隻烏鴉、小紅帽
當音樂家去、會唱歌的白骨、魔鬼的三根金、虱子和跳蚤
沒有手的姑娘、稱心如意的漢、三種語言、聰明的愛爾莎
桌子、金驢和大拇指湯姆、狐狸太太的婚、十二個懶漢、強盜新郎 、海爾·柯貝斯
教父、特魯得太太、死神教父、大拇哥游記 、費切爾的怪鳥、檜樹、老蘇丹
六隻天鵝、玫瑰公主、鳥棄兒、畫眉嘴國王、白雪公主、背囊、帽子和愛人羅蘭
侏儒妖、金鳥、狗和麻雀、兩兄弟 。
創作背景:
1、時代背景
格林兄弟生活和創作的命運同德國文學的浪漫主義時期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由法國大革命(1789—1794)催生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在18—19世紀之交席捲全歐,最先在德國這片混亂、落後的土地上開花結果。
2、創作過程
俗稱為格林童話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在1812年第1卷出版之前,經歷了長達6年的收集工作。而從1812年初版至1857年終版,其間更經歷了將近半個世紀的修訂再版,以及數個不同版本。
《格林童話》內容廣泛,體裁多樣,除了童話外,還有民間故事、笑話、寓言等。其中故事大致分三類:
一是神魔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玫瑰公主》、《青蛙王子》、《小矮人與老鞋匠》、《玻璃瓶中的妖怪》等,這些故事情節曲折、驚險奇異、變幻莫測。
二是以動物為主人公的擬人童話,如《貓和老鼠》、《狼與七隻小山羊》、《金鳥》等,這些故事中的動物既富有人情,又具有動物特點,生動可愛。
三是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故事,如《快樂的漢斯》、《三兄弟》等,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勤勞質朴、幽默可愛。
《格林童話》用富有象徵意義的形象來影射善與惡,將生動有趣的故事來表達善惡觀,讓兒童引發對自我的追問,形成正確的善惡觀。童話中對童話形象的設置和對話的建構,體現了格林兄弟對兒童的成長和人類自身的關注,《格林童話》遵循了兒童本位,重視JL童的內在需求,關注入的成長,幫助構建兒童正面的倫理觀善惡觀。
其著眼點在於讓兒童成長為真正的「人」,教人「揚善避惡」,進行正確的倫理選擇。對「人」的強調、關注和尊重無疑在任何時代的文學作品中都會吸引讀者的注意,引發讀者的思考。在物質文化越來越發達的現代社會,對「人」的再發現變得日益迫切,走出伊甸園太久而迷失了自我和天性的人們尋求著精神上的回歸。
8. 格林童話
《格林童話》帶有濃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富於趣味性和娛樂性,對培養兒童養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質有積極意義。
格林兄弟出生於萊茵河畔的哈瑙(Hanau),具有很高創造力,將當時民間的文學資料搜集起來,並合而為一,哥哥雅各布·格林是嚴謹的史家,弟弟威廉·格林文筆優美,最後他們共同編成《兒童與家庭童話集》(KinderundHausmärchen),亦即《格林童話》,1812年格林童話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話故事,第二集增加了70個故事,內容不斷擴充,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第七版)的故事集有200則,加上聖徒傳說多達210則,再加上補遺就有215則。其中以《灰姑娘》、《玫瑰小姐》、《受騙的青蛙》、《雪白和玫瑰紅》、《貓和老鼠交朋友》、《聰明的農家女》、《三兄弟》、《月亮》、《熊皮人》、《石竹》、《白雪公主》、《小紅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漁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隻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縫》、《不萊梅的城市樂手》、《穿靴子的貓》最為著名。
目錄
第01篇青蛙王子
第02篇貓和老鼠合夥
第03篇聖母的孩子
第04篇傻小子學害怕
第05篇狼和七隻小山羊
第06篇忠實的約翰
第07篇好交易
第08篇令人叫絕的樂師
第09篇十二兄弟
第10篇一群二流子
第11篇小弟弟和小姐姐
第12篇萵苣姑娘
第13篇森林中的三個小矮人
第14篇三個紡紗女
第15篇漢賽爾與格萊特
第16篇三片蛇葉
第17篇白蛇
第18篇麥草、煤塊和豆子
第19篇漁夫和他的妻子
第20篇勇敢的小裁縫
第21篇灰姑娘
第22篇謎語
第23篇老鼠、小鳥和香腸
第24篇霍勒大媽
第25篇七隻烏鴉
第26篇小紅帽
第27篇當音樂家去
第28篇會唱歌的白骨
第29篇魔鬼的三根金發
第30篇虱子和跳蚤
第31篇沒有手的姑娘
第32篇稱心如意的漢斯
第33篇三種語言
第34篇聰明的愛爾莎
第35篇走進天堂的裁縫
第36篇桌子、金驢和棍子
第37篇大拇指湯姆
第38篇狐狸太太的婚事
第39篇十二個懶漢
第40篇強盜新郎
第41篇海爾·柯貝斯
第42篇教父
第43篇特魯得太太
第44篇死神教父
第45篇大拇哥游記
第46篇費切爾的怪鳥
第47篇檜樹
第48篇老蘇丹
第49篇六隻天鵝
第50篇玫瑰公主
第51篇鳥棄兒
第52篇畫眉嘴國王
第53篇白雪公主
第54篇背囊、帽子和號角
第55篇愛人羅蘭
第56篇侏儒妖
第57篇金鳥
第58篇狗和麻雀
第59篇弗雷德里克和凱瑟琳
第60篇兩兄弟
第61篇小農夫
第62篇蜂王
第63篇三片羽毛
第64篇金鵝
第65篇千皮獸
第66篇兔子新娘
第67篇十二個獵人
第68篇約麗丹和約雷德爾
第69篇三個幸運兒
第70篇六個人走遍天下
第71篇狼和人
第72篇狼和狐狸
第73篇母狼高司普和狐狸
第74篇狐狸和貓
第75篇石竹花
第76篇聰明的格蕾特
第77篇祖父和孫子
第78篇女水妖
第79篇小母雞之死
第80篇拉斯廷老兄
第81篇賭鬼漢塞爾
第82篇傻瓜漢斯
第83篇漢斯成親
第84篇金娃娃
第85篇狐狸和鵝群
第86篇窮人和富人
第87篇少女和獅子
第88篇牧鵝姑娘
第89篇年輕的巨人
第90篇土地神
第91篇金山王
第92篇烏鴉
第93篇聰明的農家女
第94篇老希爾德布朗
第95篇三隻小鳥
第96篇生命之水
第97篇萬事通大夫
第98篇玻璃瓶中的妖怪
第99篇魔鬼的邋遢兄弟
第100篇熊皮人
第101篇山雀和熊
第102篇甜粥
第103篇聰明的老兄
第104篇蛤蟆的故事
第105篇窮磨房小工和貓
第106篇兩個旅行家
第107篇刺蝟漢斯
第108篇壽衣
第109篇叢林中的守財奴
第110篇技藝高超的獵人
第111篇來自天堂的連枷
第112篇兩個國王的孩子
第113篇聰明的小裁縫
第114篇清白的太陽揭露了真相
第115篇藍燈
第116篇犟孩子
第117篇三個軍醫
第118篇七個斯瓦比亞人
第119篇三個小伙計
第120篇魔鬼和他的祖母
第121篇無所畏懼的王子
第122篇魔草
第123篇森林中的老婦人
第124篇三兄弟
第125篇忠實和不忠實的費迪南
第126篇鐵爐
第127篇懶紡婦
第128篇四個聰明的兄弟
第129篇一隻眼、兩隻眼和三隻眼
第130篇美麗的卡特琳萊葉和彼夫帕夫波兒特里爾
第131篇狐狸和馬
第132篇十二個跳舞的公主
第133篇六個僕人
第134篇白新娘和黑新娘
第135篇鐵漢斯
第136篇三位黑公主
第137篇拉家常
第138篇小羊羔與小魚兒
第139篇旅行去
第140篇小毛驢
第141篇不肖之子
第142篇蘿卜
第143篇返老還童
第144篇上帝的動物和魔鬼的動物
第145篇三個懶漢
第146篇聰明的小牧童
第147篇星星銀元
第148篇兩枚硬幣
第149篇挑媳婦
第150篇扔掉的亞麻
第151篇極樂世界裡的故事
第152篇兩個神秘的小鞋匠
第153篇迪特馬斯的奇談怪論
第154篇謎語童話
第155篇白雪與紅玫
第156篇聰明的小伙計
第157篇水晶棺材
第158篇懶鬼哈利和胖婆特琳娜
第159篇怪鳥格萊弗
第160篇壯士漢斯
第161篇天堂里的農夫
第162篇瘦莉莎
第163篇林中小屋
第164篇同甘共苦
第165篇籬笆國王
第166篇鰈魚
第167篇鸕鶿和戴勝
第168篇貓頭鷹
第169篇月亮
第170篇壽命
第171篇死神的使者
第172篇鞋匠師傅
第173篇井邊的牧鵝女
第174篇夏娃的孩子們
第175篇池中水妖
第176篇小人兒的禮物
第177篇巨人和裁縫
第178篇釘子
第179篇墳中的窮少年
第180篇真新娘
第181篇野兔和刺蝟
第182篇紡錘、梭子和針
第183篇農夫與魔鬼
第184篇小海兔的故事
第185篇智者神偷
第186篇鼓手
第187篇麥穗的故事
第188篇墳
第189篇老漢倫克朗
第190篇水晶球
第191篇少女瑪琳
第192篇牛皮靴
第193篇金鑰匙
第194篇森林中的聖約瑟
第195篇十二門徒
第196篇貧窮和謙卑指引天堂之路
第197篇上帝的食物
第198篇三根綠枝
第199篇聖母的小酒杯
第200篇老媽媽
第201篇榛樹枝
第202篇穿靴子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