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企鵝是怎樣長大的
答:毛茸茸的小企鵝還不能下海捕食,只能吃企鵝媽媽嘴裡的食物。過幾個月,小企鵝就要換毛了,換毛以後才能自己下海捕食,再過幾個月第二次換毛,長出魚鱗狀的羽毛,就是成年的企鵝了。
戴上帽子,把圍巾交叉放胸前或搭到脖後。還有,不想戴帽子時,把帽子往脖子後像帽衫那樣,前面圍巾愛怎麼系怎麼系了。
❸ 形容帽子的詞語
倒冠落佩
。猴子穿衣戴帽:高;
;博;
冠袍帶履
。
;佩:大。比喻虛有其表。用作表示徹底決裂的意思;
沐猴而冠
,頂著帽子,摘去佩玉;冠:戴帽子。
、帶子。雄雞野豬皆好鬥、恭維別人,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闊;毀壞帽子和衣裳;
高冠博帶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
.
,李下不整冠
,准備做官:帽子。
..。形容儒生的裝束;吹捧。
冠。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
鞭絲帽影
:佩玉,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
;履。戴著高大的帽子;帶。比喻生性殘虐的人:用頭頂粒;
峨冠博帶
,席地而坐;
。
。這里指官服。泛指隨身的必須用品;
。用帽子補鞋。也比喻穿著禮服:高帽子;科頭;沐猴:把帽子戴在頭上;
褒衣危冠
掛冠歸去
科頭箕踞
,比喻大;
:帽子。古代士大夫的裝束。比喻辭官回家:帽子;
馬鞭和帽子:寬大的衣服;
華冠麗服
帽子。借指出遊;冠。
,佩野豬形的飾物;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
彈冠相慶
,古時以冠帶像其形;
冠山戴粒
、袍子;
冠。危冠,系著寬闊的衣帶;
:帽子;走過瓜田。比喻以貴重物品配賤物;
怒發沖冠
;博。
。古代儒生的裝束;
。
:把山當帽子。比喻避嫌疑;
戴高帽兒
冠山。
。比喻舒適的隱居生活;
彈冠:不戴帽子。形容衣著華麗;冠;冠。
。形容大小雖異;峨。把官帽取下掛起來;冠;
戴雞佩豚
。同「戴高帽子」;
。指寬袍高帽:撣去帽子上的灰塵,表示好勇:帽子,這里指官帽;褒衣。
。形容極端憤怒,形同傀儡。脫下帽子。戴粒。形容辭官還鄉,但各適其適;
;箕踞。
。
毀冠裂裳
:兩腿分開而坐;
;經過李樹下面;
。
,究竟不是真人;
以冠補履
。
。不戴帽子:衣帶;
瓜田不納履。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高帽子和闊衣帶。
,不要彎下身子提鞋。
:鞋子;
虎而冠
,弄錯了事實;
張冠李戴
、鞋子:獼猴。
。比喻認錯了對象。
戴雄雞形的帽子,比喻小
❹ 帶帽子與戴帽子哪個正確
戴帽子正確。
戴帽,漢語詞彙,拼音是dài mào,指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亦作「戴帽子」。
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宋戴鼎臣《東原錄》:「海州朐山 ,俗言朐山 戴帽即雨,蓋謂雲出覆冒其上為雨候。」
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劉亞舟《男婚女嫁》第六章:「程玉柱的爹爹叫程濟仁,是個戴帽富農。」《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個日常生活用語,和『衣服』『襪子』一樣的『帽子』竟變成一個使人膽戰心寒的聲音,這是多麼古怪的歷史現象!」
方言:上一級跨一級指定給某個具體人的榮譽、待遇等現象。例句:這個市級二等功是教體局戴帽給李老師的。
戴的釋義:
戴:讀dài。有如下解釋:增益;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插上、架上或套上;尊奉,推崇,擁護;古國名;姓。
[解釋1]:增益。《說文》:「分物得增益曰戴。」
[解釋2]: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如:戴帽子;戴頭巾;戴假發;戴盆;披星戴月;戴圓履方;不共戴天;天戴其蒼,地履其黃(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解釋3]:插上、架上或套上。如:戴花;戴眼鏡;戴金戒指;戴手套。
[解釋4]:尊奉,推崇,擁護。如:戴仰;愛戴;擁戴;感恩戴德;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國語·周語上》)。
[解釋5]:古國名。姬姓。春秋時滅於鄭。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權縣東。《春秋》隱公十年(公元前713年):「宋人、蔡人、衛人伐戴。鄭伯伐取之。」
[解釋6]:姓,如戴汝虎。英語對照:Day / Tae。
帶的釋義:
帶是一個漢字,讀作dài,本意是指大帶、束衣的腰帶,也指用皮、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該文字在《儀禮·士虞禮記》和《詩·衛風·有狐》等文獻均有記載。
1、帶子或帶狀物:鞋~、車~;
2、區域:沿海一~;
3、攜帶:~上一本書;
4、引導:引導某人或某物。如:帶將(帶領);你帶路,我們跟你走。
5、附帶:連說~笑;
6、含:面~微笑。
❺ 戴帽子的衛衣前面繩子都太長了,有哪些花樣的系法
衛衣,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尤其是上班族,沒有太多的時間穿搭,因此在日常服裝中也是選擇百搭款的。衛衣就是這樣一種服裝,而且同一件衛衣還能有多種搭配,讓你天天穿新衣。
免責聲明:此文和圖片轉載於網路,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❻ 關於帽子的成語
褒衣危冠 褒衣:寬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裝束。指寬袍高帽。
倒冠落佩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峨冠博帶 峨:高;博:闊。高帽子和闊衣帶。古代士大夫的裝束。
高冠博帶 冠:帽子;博:大;帶:衣帶。戴著高大的帽子,系著寬闊的衣帶。形容儒生的裝束。也比喻穿著禮服。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走過瓜田,不要彎下身子提鞋;經過李樹下面,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掛冠歸去 冠:帽子,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比喻辭官回家。
冠袍帶履 帽子、袍子、帶子、鞋子。泛指隨身的必須用品。
華冠麗服 冠:帽子。形容衣著華麗。
沐猴而冠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
怒發沖冠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彈冠相慶 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准備做官。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以冠補履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補鞋。比喻以貴重物品配賤物。
張冠李戴 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認錯了對象,弄錯了事實。
鞭絲帽影 馬鞭和帽子。借指出遊。
戴高帽兒 吹捧、恭維別人。同「戴高帽子」。
戴雞佩豚 戴雄雞形的帽子,佩野豬形的飾物。雄雞野豬皆好鬥,古時以冠帶像其形,表示好勇。
冠山戴粒 冠山:把山當帽子,比喻大。戴粒:用頭頂粒,比喻小。形容大小雖異,但各適其適。
虎而冠 冠:把帽子戴在頭上。比喻生性殘虐的人。
毀冠裂裳 毀壞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徹底決裂的意思。
科頭箕踞 科頭:不戴帽子;箕踞:兩腿分開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適的隱居生活。
❼ 系帽帶兒的系是什麼拼音
ji,四聲。
❽ 為什麼銀河系像戴帽子的人
因為銀河系中心是個超大質量黑洞,引力作用!
❾ 形容帽子的成語
形容「帽子」的成語有:
褒衣危冠、鞭絲帽影、柴車幅巾、戴高帽兒、戴雞佩豚。
❿ 根據你接觸過的一種小動物,寫出它的外貌,生活習性,表現出它的愛憎,突出它的可愛。
今天,我又趴在草叢邊,在無限的靜謐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在我眼前,空前變大了,小草成了大森林。一隻小螞蟻,獨自四處走動,發現了一塊小麵包渣,我想它一定是位高明的廚師,出來找一些東西做飯,現在它找到了,可是它搬不動,它轉身往回走,來到洞穴里,不一會,螞蟻廚師又帶出了幾位搬運工,它們齊心協力把食物搬了進去,今晚它們又有豐盛的晚餐嘍!我彷彿嗅到了螞蟻的飯香,我多想進去與它們一起分享啊,可是我又怕驚嚇到這些小精靈們。
螞蟻的生活也很有規律,它們自己干著自己的事情:小螞蟻們在學校上學,老師在教課,它們師生都那麼認真,那麼全神貫注。在小螞蟻上學時,它們的家長在工作、上班。叮鈴鈴……放學鈴響了,小螞蟻們都回家了,到了家小螞蟻向父母回報一天學的什麼,父母也許會批評它們,也許會表揚它們。一隻看上去非常得意的小螞蟻,我想它一定是考了好成績吧。
一隻螞蟻強盜凶神惡煞的攔住一隻螞蟻居民,正好螞蟻警察路過,把螞蟻強盜抓住了,我想螞蟻警察一定很高興,因為它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在農家小院升起炊煙,小狗的叫聲才把我的心靈喚了回來。
我願拉著你的手,一起去螞蟻的王國散散步。
狀物篇
狀物,就是把動物、植物、靜物(主要指日用品、工藝品、玩具、特產和建築物)如實地、細致地、准確地描繪出來,使人感到逼真,栩栩如生,如見其物。
動物是兒童的天使。喜愛小動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大人們每當回憶兒童時代的生活,總是忘不了小動物如何萌發他們的童心和愛心,忘不了那充滿童稚和情趣的與小動物相處的美好時光。所以,描寫小動物是小學生不可缺少的作文題目。
大自然是美的,那鬱郁蔥蔥、四季常青的樹木,那千姿百態、萬紫千紅的花卉,以其形狀、色彩、功能,裝點著大自然,也裝點著人民的生活,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美麗宜人、多姿多彩的環境,為人類提供了各種不可缺少的資源。我們的生存、生活離不開植物,更何況孩子們愛花愛草,因而,植物也成了小學生作文的豐富題材。
至於其他實物,如學慣用品、生活用品和建築物,更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誰也離不開它。學會說明實物也是十分重要的。
動物別墅
【思路點撥】
怎樣把動物寫活
許多同學很喜歡動物,有的還親自飼養動物,可是,有的同學一寫起動物來一點兒也不生動形象。怎樣讓動物栩栩如生地躍然紙上,把動物寫「活」呢?
一、仔細觀察寫活。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時多接觸各類動物。如家禽家畜:雞、鴨、鵝、牛、馬、羊、豬……有條件的可以精心飼養這些動物,留心觀察這些動物的外形特點、顏色、生活習性。「下馬觀花」,做好觀察筆記,才能對某種動物了如指掌,胸有成竹。
二、抓住外形特點寫活。動物的外形,包括動物的頭、眼睛、嘴巴、顏色等特徵。抓住了它的外形、顏色的特點,就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我和企鵝》中「最漂亮的是金企鵝,嘴是金紅色的,頭部有兩塊白毛,又叫花臉企鵝。」這里作者抓住了金企鵝嘴、頭部顏色的特點,寫得生動、具體,突出了金企鵝的可愛。
三、抓住生活習性寫活。動物很多,每種動物都有各自的特點、生活習性。如貓喜愛夜間活動,抓老鼠;翠鳥喜歡停在水邊葦桿上,注視著水中魚的動靜,愛貼著水面疾飛;燕子喜歡在屋檐下做窩……抓住了動物的生活習性,才能把動物寫得活靈活現,令人神往。
四、運用動詞寫活。如《翠鳥》中,「翠鳥蹬開葦桿,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這里作者運用了「蹬開」、「叼起」、「貼著」、「飛走」的動詞,把翠鳥寫得栩栩如生,惹人喜愛。
五、運用修辭手法寫活。如《我和企鵝中》「還有一種企鵝頸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帶兒,叫帽帶兒企鵝。」用「系帽子的帶兒」來比喻企鵝「頸部有一圈黑毛」,是多麼生動得體啊!又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中,用「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來描寫西沙群島海里的魚多,突出了西沙群島的物產豐富。
【佳作展示】
某地小學四年級期中考作文題
認真觀察小動物,自擬題目,寫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寫清小動物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語句通順,注意不寫錯別字。
例一
會「釣」魚的魚
直接入題
在我認識的魚類中,有一種會「釣」魚的魚——鮟鱇魚,至今歷歷在目,終生難忘。
形象介紹非常貼切
用比喻寫出魚尾巴的特點
它的牙齒很發達,身體大約50厘米長,但是不善於游泳和追逐。它常常潛伏在海底,用胸鰭和腹鰭當腳,在海底慢悠悠地爬行。
觀察細致入微,使人如臨其境。
鮟鱇魚的背上長有3根骨質彈性觸須,後兩根的上端是尖的,可以保護自已,前面一根的上端有一塊肉似的小瓣,正是這塊肉質小瓣,讓鮟鱇魚餐餐都可以吃到可口的小魚。這正是鮟鱇魚釣魚的「誘餌。」
動詞使用得好,把鮟鱇魚如何吃「魚」寫具體。
鮟鱇魚飢餓時,便放出「誘餌」。然後輕輕地振動「誘餌」,等小魚游過來時,它慢慢地把「誘餌」移向嘴邊。等到貪吃的小魚游到嘴邊時,它突然張開血盆大嘴,往嘴裡吸水。貪吃的小魚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早已和海水一起進入鮟鱇魚的肚子里,再也逃脫不了啦。
好狡猾的傢伙!
鮟鱇魚即使有幾只小魚在這次逃脫了,但它們下次也還會上鉤。可見鮟鱇魚「釣」魚的本事有多厲害啊!
簡評:選材新穎奇特,小作者通過敏銳的觀察,細致的描述,先從題目開始引人入勝,以朴實、真切的語言寫出了鮟鱇魚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豐富了你對魚類的了解。由此可見,小作者平時注重豐富自己的見聞,注重積累素材。
例二
長壽之神——丹頂鶴
抓住外形特點描寫生動、逼真,引人入勝。
。它就是長壽之神——丹頂鶴。
設想仙鶴的來歷,比較合理。
。有人會問,丹頂鶴怎麼會變成仙鶴呢?也許是古代的時候,科學不發達,人們相信什麼「神」呀、「仙」呀,丹頂鶴又十分漂亮,所以才稱它為「仙鶴」的吧!
寫出象徵——長壽,而且是候鳥。
丹頂鶴性情高雅,形態美麗,這也是我喜歡它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丹頂鶴象徵著長壽,是才華出眾的候鳥。
用總起句過渡自然。
用詞貼切
給人無限的生機
到了陽春三月,各種鮮花野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把春天打扮得十分耀眼,蘆葦叢在薇風地吹拂下搖曳著,露著笑臉,迎接遠方而來的客人——丹頂鶴。丹頂鶴的飛來,為家鄉增添了幾絲光彩,幾份情趣!
點點親情,絲絲母愛為文章增添色彩。
在吃東西的時候,用它那長而尖的嘴巴先把食物啄碎,或把食物鉗至另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慢慢咀嚼,享受著美味。咀嚼時,那長長的嘴巴一動、一動的,真有趣!,
與開頭相呼應
它,在陽光的照耀下,在微風的吹拂下,直立著腳,伸著脖子,眺望遠方。它就是丹頂鶴。我愛你,丹頂鶴。
簡評:讀《長壽之神——丹頂鶴》,彷彿在聽《動物世界》趙忠祥的解說,引你步入一個畫面生動的世界,字里行間讓你感受到小作者對丹頂鶴的愛,並由衷地感染了你。如果沒有平時素材的積累,她怎能寫得如此豐富?
例三
題目引你入境
出井觀天
以敘述開頭,娓娓動聽。
對話生動、有趣。
在一口很深,很深的井裡,住著青蛙媽媽和一個可愛的青蛙寶寶可可。青蛙寶寶對青蛙媽媽說:「媽媽,我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嗎?」青蛙媽媽笑著說:「好孩子,你已經長大了,是該到外面去開開眼界了。去吧!」就這樣,青蛙寶寶告別了媽媽,離開了居住的家。
寫出了外面世界的美
躍出井口的青蛙被眼前的美麗景色驚呆了,小青蛙驚喜得張大了嘴,喃喃自語地說:「原來外面的世界這么美麗。」於是,它。
語言描寫真實可信,合情合理,突出小青蛙沒見識。
多麼可愛的想像!
就這樣,接待它的猴子先生把它打量了一番問:「有文憑嗎?」「文憑,文憑是什麼,我怎麼沒聽說過呀?」小青蛙不解地問道。「看來是個笨蛋,我是問你讀過書沒有,或者你有什麼專長。」「沒讀書,也沒有什麼專長」。「你看看,你這個人什麼都不會,長得又難看,那裡能找到工作?」猴子先生帶著嘲笑的語氣說。
心理描寫符合小青蛙當時的心理,顯得曲折。
走出了人才市場,小青蛙,心想:還是回家去吧!
就這樣,小青蛙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但是它沒有泄氣,繼續往前走。忽然一張招工廣告吸引住它。小青蛙按照招工廣告的地址,找到了田狗大叔。好心的田狗大叔熱情地接待並且留下了小青蛙。
小青蛙一邊勤勞地工作,一邊還報名參加了業余游泳隊的培訓,由於小青蛙戰勝了困難,不懈地奮斗,終於,在一次選拔賽中,小青蛙榮獲了業余組游泳隊比賽的冠軍,被選為國家游泳隊的正式隊員。現在,小青蛙正在為爭奪國家的榮譽而努力地奮斗著,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聽到小青蛙大獲全勝的佳音。
寓情於事,寓理於情。
想像力豐富,而又不失童真,童趣!
,當初嘲笑,看不起小青蛙的猴子先生從電視上看到了好不威風的小青蛙時,吃驚得張大了嘴,久久都合不攏。
簡評:小青蛙能出井,多虧了有個支持他的好媽媽,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外面的世界又是多麼無奈,小青蛙的求職經歷讓人從心酸到欣慰,最終小青蛙成功了!我由衷地為小作者奇特巧妙的構思喝彩,這是一篇多好的童話啊,反映了孩子純真、美好的設想。小青蛙的形象能躍然紙上,來自於小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底,更來自於對生活的無比熱愛。
【技法點撥】
如何寫好動物的外形
同學們平時看見很多動物,有的家裡還養了金魚、小花貓等,那麼如何寫好動物的外形呢?先請讀一位同學的《美麗的大公雞》一段話:我家養了一隻大公雞多麼美麗呀!火紅的雞冠像一朵盛開的雞冠花。明亮的小眼睛撲閃著,眼珠像一顆又黑又亮、圓溜溜的黑珍珠。嘴巴又黃又尖,十分鋒利,尋找美食全靠它。脖子上是一圈圈紅中透亮的羽毛,全身毛色鮮艷,黃的、紅的、黑的交織在一起,好像穿著一件漂亮的花衣裳。瞧,它抖抖身子,伸長脖子,四周的羽毛張開豎起,翅膀上下拍打著,就好像孔雀開屏一樣。它的尾巴更是美麗,像一簇燃放的煙花,金色的爪子,剛強有力地站立著,就像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這段話採用「總分」的方法寫了大公雞非常美麗。先用「總述句」寫了「大公雞多麼美麗呀!」;接著分述了大公雞的外形:雞冠、眼睛、嘴巴、脖子、全身羽毛、翅膀、尾巴、爪子。按照從頭到腳的順序寫,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寫「雞冠」:著重寫顏色「火紅」,用「像一朵盛開的雞冠花」來比喻;寫「眼睛」:抓住「小」「明亮」的特點,並用「像一顆又黑又亮、圓溜溜的黑珍珠」來比喻「眼珠」多麼形象逼真;寫「嘴巴」:用「又黃又尖」「鋒利」來寫嘴巴的顏色、形狀,用「尋找美食全靠它」來突出嘴巴的作用;寫「脖子」:著重寫了羽毛「一圈圈紅中透亮」的顏色美;寫全身的「羽毛」:抓住毛色「鮮艷」「多」(黃的、紅的、黑的),並用「漂亮的花衣裳」來比喻。同時用濃重的筆墨寫了「身子、脖子、四周」的羽毛「張開豎起」的動作,並用「好像孔雀開屏一樣」讓公雞顯得更美了、更威武了;緊接著寫了「尾巴」更「美麗」:用「像一簇燃放的煙花」來比喻;最後寫「爪子」:抓住「金色」的顏色和「剛強有力的站立」的動作,還用了「像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的擬人手法打比方,讀來生動形象!
這段話不僅抓住大公雞外形、顏色、動作的特點來寫,還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把大公雞寫得生動具體、栩栩如生。請同學們也仿寫一種小動物,像《美麗的大公雞》一樣把外貌的特點寫清楚,寫具體。
【佳句品讀】
▲這些雞雛們真是可愛,有蔥黃的,有黑的,有淡黑的,有白的,有像鵪鶉駁雜的,全身的茸毛像絨團一樣,一雙黑眼像墨晶,瞅瞅的叫聲,真的比山泉的響聲還要清脆。
▲小鴨也誠然可愛的,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下,便蹣跚的走,互相招呼,總是在一處。大家都說好,明天去買泥鰍來喂它們罷。
▲兔兒漸漸大起來了。皮膚也漸漸粗糙起來了,起初嫩得和鍛面一樣的,漸漸像鮫魚皮一樣了。滿了一個禮拜,眼睛總還不容易睜開。……在第十天上才睜開了眼睛,身上的茸毛也漸漸長得和虎皮絨一樣了。
▲麻雀在野玫瑰叢中跳來跳去。其中一隻跳躍到離我兩尺遠的地上,兩次假裝用力啄著地面,並且快樂地吱吱叫著,從花叢里飛走了,弄得枝葉颯颯作響。另一隻也跳到地上,翹翹尾,回頭望望,也吱吱叫著,跟著那一隻箭也似地飛掉了。
▲風和日麗的春夏之交,雄孔雀會經常展開美麗的尾羽,看去正如一把碧紗宮扇,又像是一張錦緞般的屏風。它緊緊地追隨在雌孔雀的身旁,翩翩起舞,這就是孔雀開屏。
▲鳥兒開始瞅鳴。起初是一隻畫眉,它的歌聲清脆而爽朗。在汩汩流水之上飄過。過了一會兒,藏在我們背後林子里的鳥兒應和著唱起來,四下的沉寂頓時化作一片嘈雜的鳥語。鳥兒的歌聲尾隨我們步人山谷;白色花瓣的清香一路伴著我們。
【名師題庫】
(練習一)以《青蛙》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小青蛙非常可愛。如何表達出來呢?首先,可以描述青蛙外形的可愛。「坐在那裡就像個懂事的孩子」。其次,青蛙的生活習性,青蛙滅蟲的數據,青蛙滅蟲的技能技巧,青蛙口腔的構造等也要細致的描寫,青蛙是「滅蟲大將軍」,功勞多大啊。通過描述由衷地稱青蛙為「莊稼的衛士」,呼籲大家要「好好保護青蛙」。
(練習二)以《我家的鴨子》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寫好這篇文章首先要對自己家的鴨子進行一段時間的認真觀察,觀察它的外形特點,收集一些介紹鴨子的資料,進一步了解鴨子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寫作時可以靈活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如小鴨子肚子餓時,似乎會說:「主人,快給我們開飯吧!我們餓極了」進行合理的想像,把鴨子活潑調皮的樣子描繪得活靈活現,又能充分表達自己對小鴨子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