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沙特產有什麼可以帶
1、長沙臭豆腐
長沙臭豆腐是湖南長沙傳統的特色名吃,長沙當地人又稱臭乾子。色墨黑,外焦里嫩,鮮而香辣。 焦脆而不糊、細嫩而不膩、初聞臭氣撲鼻,細嗅濃香誘人。
2、長沙口味蝦
長沙口味蝦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地方風味小吃,主要製作食材是小龍蝦,配料是干辣椒、食鹽、胡椒粉,通過大火燒制而成。
3、湘綉
湘綉,湖南省長沙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湘綉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綉產品的總稱,它起源於湖南的民間刺綉,吸取了蘇綉和粵綉的優點而發展起來,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
4、長沙棕編
長沙棕編是以棕葉編制而成的小工藝品,被譽為「江南一絕」。 長沙棕編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願其發揚光大,以歷史和現代的題材,編制出豐富多彩的工藝品,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為增強民族的凝聚力,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5、溈山毛尖
溈山毛尖是長沙寧鄉特產,也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於湖南省寧鄉縣水溈山的溈山鄉。溈山為高山盆地,自然環境優越,茂林修竹,奇峰峻嶺,溪河環繞,蘆花瀑布一瀉千丈,常年雲霧飄渺,罕見天日,素有「千山萬山朝溈山,人到溈山不見山」之說。
2. 描寫花草樹木品質的作文字數400字
古人有句話說得好:「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之所以香氣襲人,是因為他不畏寒冷,以頑強的生命使自己在冬季得以生存,而冬季的花都已凋謝,只有梅花綻放顯得格外香。
梅花是我們中國有名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它卻不一樣。他的花開在冬天,愈是寒冷,花開的愈精神,愈秀氣。他不管經歷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這種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就連歐美的友人也開始接受梅花精神,盛贊梅花的香氣是冬天的甜蜜。
我愛冬天,更愛冬天裡的梅花。它非常美,朵朵冷艷,縷縷幽芳,別具一格。它不光美,他的精神還很值得人敬佩!在寒風刺骨冬天,穿著大棉襖的我還冷得直打哆嗦,更何況是一枝梅花,它沒有暖和的棉襖,也沒有溫暖的火爐,竟在寒風刺骨的冬天中堅強勇敢的生存了下去,卻開的那麼美,那麼鮮艷。
我們也要有梅花一樣堅韌不拔、不屈不饒、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可貴精神。一個中國人,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我愛梅花,不僅僅在冬天…
3. 關於湖州
湖州有許多獨具特色的小吃,如周生記的餛飩,那是在紅旗路和衣裳街的路口.諸老大的豆沙棕,紅旗路上有專賣店.丁蓮芳的千張包,也是在紅旗路上,就是湖州飯店的對面.還有震遠同的冷飲,紅旗路上有有的賣.那都是很有名的啊.
湖州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建城歷史2300多年,是世界絲綢文化發祥地之一,也是歷代列為「文房四寶」之首的湖筆的故鄉。湖州向以山水清遠而著稱,自然風光秀美。人傑地靈的湖州歷代人才輩出,主要有:
湖州市域總面積5817平方公里,地貌結構為「五山一水四分田」。
湖州的地形,西倚勢若奔馬的天目山脈,境內重崗復嶺,群山逶迤,異峰突起,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其中龍王山高1587米,比在臨安境內的天目山主峰還高出80米,山勢磅礴,奇峰異石與懸崖陡壁相間,有仙人橋、龍門瀑布、龍門坎等自然景觀。周圍雲霧變幻,溪谷深切,水流湍急,疊瀑壯觀,覆蓋著生態完好的原始森林。在700米以上森林呈現出黃紅相間的暖溫帶夏綠林景觀,森林面積達2063平方公里,素有「極目千里秀,林木十里深」之稱,此乃上海黃浦江之源頭。
天目山向湖州東北延伸,與杭州為鄰,有座秀麗挺拔的山峰,與廬山、北戴河、雞石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的莫干山,周圍4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20.2米,山以竹海流泉、煙嵐雲霧為勝,形成獨特的「清涼世界」。陳毅元帥曾高歌一首《莫干好》,詞曰「夾道萬桿成綠海,百尋澗底望高樓。」「飛瀑劍池滌俗慮,塔山遠景足高歌。」
天目山余脈一直延伸到湖州城西郊、太湖南岸。北宋元豐二年曾任湖州太守的著名詞人蘇軾有詩曰:「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雲峰下幽谷。」「具區吞滅三州界,浩浩盪盪納千派。」
最高峰龍王山海拔1587米。
龍王山
龍王山位於安吉縣南端,西天目山北側,浙皖兩省,安吉、臨安、寧縣三縣的交界處,主峰海拔為1587.4米,屬天目山脈的主要山峰之一比西天目山主峰遍8米,整個保護區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龍王山地勢險峻,多懸崖峭壁、山澗瀑流、河谷幽深,但整個保護區生態良好,物種豐富,氣候適度,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為90%以上,是浙北地區保護較好的植被基因之一,有「綠色寶庫」、「浙北綠色珍珠」等美稱。
龍王山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植物138科、406屬、668種,其中:蕨類植物有19科、28屬、39種;裸子植物有6科、13屬、16種;雙子葉植物有101科、315屬、542種;單子植物有12科、50屬、71種。龍王山還擁有多種稀有珍貴樹種,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銀縷梅;屬國家二、三級保護的銀杏、金錢松、鵝掌揪、杜件、天目蘭花、銀鵲樹等十三種。動物在至今發現200多種,兩面三刀棲類、爬行類、蛙類等種類均有出沒,有東方蠑螈,還有龍王山特有的「安吉小鯢」(俗稱小蛙蛙魚)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雲豹、金錢豹、黑蝶、立灰蝶等,現已採集的蝶類標本近千號,共116種。
龍王山年平均溫度為19.9度,平均濕度為78。84%。因此,是得天獨厚的清涼世界,避暑勝地。
京杭大運河和源於天目山麓的東、西苕溪縱穿橫貫湖州全境。苕溪東經由頁塘(申湖航道,稱「中國萊茵河」),流於黃浦江,北經56條溇港注入煙波浩渺的太湖。境內水系密如蛛網,交織一起,形成江南水鄉。
苕溪又名雨言溪,在浙江省北部,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東、西二苕溪組成,因兩條溪大小想仿,又稱姐妹溪。
東苕溪,又名龍溪、仇溪、余不溪,上源由南、中、北三個支流組成,在浙江省東北部,而以南苕溪為正源。源出東天目山北部平頂山南麓,山峰海拔1166.8米,南流折東流,與中、北苕溪會合後,流至瓶窖稱東苕溪。瓶窖以下至全村,左有安溪匯入,至德清縣城,左有湘溪、余英溪匯入。德清至湖州左有埭溪匯入。解放後建東苕溪導流工程,自虎墩山沿導流經橫山、鮑山,至湖州市西的杭長橋與西苕溪匯合。
東苕溪杭長橋以上有流域面積2267平方千米,幹流長165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7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5.4億立方米,自然落差524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54億立方米,可能開發裝機容量0.35萬千瓦。已建成水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0.27萬千瓦。
西苕溪,又名龍溪港,因在湖州城區以西,故名。上游有南溪、西溪兩源,西溪為正源,源於浙江安吉和安徽寧國兩縣交界的天目山北側南北龍山之間的天錦堂,山峰海拔1415米,東北流至安吉縣塘浦鄉會合南溪後始稱西苕溪。
兩源合流後,水分兩支,其中北支系西苕溪故道,清同治年間原為西苕溪幹流,後遇大水,幹流改道,逐漸淤小。1954年在南支塘浦村上游建烏象壩,故道成為該壩的灌溉總渠,沿故道已有黃金壩等8條引水灌溉堰壩。故道東北流至安城,復與南支匯合。
南支原系一小溝,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遇大水被沖開成為西苕溪幹流。從塘浦村東流至姚家橋附近,侵佔原大溪下遊河段,至洪渚渡,有許溪、遞溪合流之水從右岸匯入。至安城鎮西苕溪由山溪性河道變為平原河道,故道從左岸匯入,主流北流至小溪口經石路村,東流經胥倉橋、徐家雨言門、土斗水橋,至湖州市與東苕溪匯合。
幹流總長145千米,流域面積227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2.0立方米/秒,自然落差297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38萬千瓦,年徑流量22.6億立方米。為浙江省重要的北部通航河流。
東、西苕溪在湖州合流後,向北流15千米,歧分為數十條港婁,分別經由環城河、小梅港、新塘港、長兜港、大錢港、橫港諸道注入太湖。
苕溪上游流經浙西低山丘陵區,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洪水暴漲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特徵。天目山區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徑流豐富,苕溪年徑流量達39億立方米。下游進入杭嘉湖平原,水流平穩,河道曲折,支流發育,河段寬80—160米,水深約7—8米。昔日流域內水患災害頻繁,1949年以來,在東西苕溪上游營建大型水庫多座,1957—1960年,又先後完成東苕溪導游工程和東西苕溪分流入湖工程,基本上控制了水患,並兼有航運、灌溉之利。
苕溪的得名,是由於流域內沿河各地盛長蘆葦,進入秋天,蘆花飄散水上如飛雪,引人注目,當地居民稱蘆花為「苕」,故名苕溪。
湖州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全年平均溫度為16℃,年平均降雨量在 12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時間長,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湖州旅遊四季皆宜,但以春暖花開或秋風送爽之時為佳。
湖州自然資源豐富,全市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7.18億立方米,可供發展淡水漁業的水面2.2萬公頃。礦藏已發現47種,經初勘的23種,以非金屬礦藏為主,主要有建築石、石灰岩、膨潤土、硅灰石、方解石、螢石、石英砂岩、煤、石煤、黃砂等。木本植物主要有竹、松、杉、茶、桑、果樹等,安吉縣居全國十大「毛竹之鄉」之首。陸生脊椎動物約300種,珍稀動物有揚子鱷、金錢豹、梅花鹿,畜禽飼養品種有50餘種。淡水魚是境內動物資源的重點,有102種。
湖州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楚春申君黃歇築下菰城至今已有近2300年歷史,下菰城牆至今保存完好,為國內罕見的古城遺址。千金鎮塔地遺址是一個良渚文化、馬僑文化和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及更晚的周代印紋陶文化的文化堆積深厚的古代大型聚落遺址。湖州是世界絲綢文化發祥地之一,市郊錢山漾遺址出土的蠶絲織物有4700多年的歷史,人傑地靈的湖州歷代人才輩出,吳昌碩、俞平伯,孟郊、趟孟頫、陸羽等在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這些連同綢文化、筆文化、茶文化、飲食文化等共同構成了湖州獨具魅力的人文資源。
湖州西倚天目山脈、北瀕太湖,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除豐富的人文古跡,自然景觀尤以「山水清遠」著稱,風光獨特,景色秀美,山、水、湖、泉、洞五類俱全,既有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又有蒼山、竹海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既有小橋流水的吳越風情,又有高山大川、森林竹誨和浩渺煙波的太湖風光,景色如畫。
「太湖、名山、竹鄉、古鎮」是湖州四大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旅遊品牌。
商貿業繁榮興旺,市場發達,初步形成了消費晶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相互配套的大流通格局。商品交易市場穩步發展,全市擁有商品交易市場191個,市場成交額40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水平交易市場31個。其中綜合性特大型專業批發市場有全國最大的膠合板以及包括傢具、五金,建陶、燈具和地板等所有裝飾裝潢材料的南潯建材市場和和全國最大的童裝批發市場織裏童裝市場。
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湖州地屬吳國。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越滅吳,地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楚滅越,地屬楚圍。湖州又一名稱菰城,就源自建於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下菰城,乃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黃歇所建,這是湖州年紀最大的古城,其遺址今天仍保存在湖州市郊雲巢鄉窯頭村的稻田、毛竹和桑樹之中。 公元前206年,項羽在吳中(今湖州)起兵,自立西楚霸王,在湖城中心建「項王城」,其南城牆原址在今天的福來福大酒店,解放前還留有兩個石獅子,後移到人民公園里去了,「項王城」也終於淹沒在鬧市之中;另有「項王井」,原址在今天的浙北大酒店北面100米處。項羽起兵前後的許多活動都是在湖州進行的,《史記》記載,項羽與叔叔項梁「避仇於吳中」,唐顏真卿在《項王廟碑陰述》中說得很清楚:「吳中,蓋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間,恰逢秦始皇東巡經過湖州,項羽就是在湖州城邊東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輿並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9月,項羽便就地起兵反秦。所舉之兵都是他在烏程的賓客及弟子和附近各縣收得的,即所謂八千「江東子弟」。部隊號「烏程兵」,烏程就是湖州。起兵後在下菰城北建城,這就是項王城,兵屯於今湖州弁山。方誌記載,湖州出西北之門又叫霸王門,弁山則有項王走馬埒、飲馬池、系馬木、磨劍石等古跡。過去,在湖州城內和弁山等處都有項王廟,後被毀。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項羽被江東父老封為弁山之神。
■特色湖州
湖州是全國著名的蠶鄉,也是世界絲綢文明的發祥地之一。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錢山漾出土了一批絲線、絲帶和沒有碳化的絹片。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測定,確定絹的年代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並已確定的最早的絲綢織物成品。它的發現使湖州絲綢的歷史往前推至4700年,成為世界絲綢最老的壽星。它的發現同時也推翻了黃帝元妃嫘祖(約公元前2550年)發明養蠶的神話傳說。現在,這些絹片已成為浙江絲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湖州是湖筆的產地。 中國歷史上就有「湖穎之技甲天」的說法,所謂「穎」指的是筆頭尖端一段齊而透明的鋒穎,業內人稱之為「黑子」。秦朝名將蒙恬來到湖州善璉後,對毛筆做了重大的改革,「納穎於管」,既把筆毛納進竹管內,以披柱法改進毛筆。因為這個傳說,蒙恬被尊為中國制筆業的始祖。
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茶聖陸羽在湖州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據考證,三國時期,東吳已成為當時茶業傳播的主要地區,但消費還局限於上層社會,唐朝時茶葉的產銷中心轉移到浙江和江蘇,湖州茶業開始特供朝廷,名揚天下,成為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我國古代貢茶分兩種形式:一種是由地方官員選送,稱為土貢;另一種是由朝廷指定生產,稱貢焙。湖州,就是唐朝廷設立的歷史上第一個專門採制宮廷用茶的貢焙院所在地,可見當時湖州茶葉的品質和名氣。唐張文規曾作《湖州貢焙新茶》詩雲:「鳳輦尋春半醉歸,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湖州紫筍來。」詩中的「湖州紫筍」指的就是湖州長興顧渚山的紫筍貢茶。飲茶之風一起,文人墨客便將茶淋人詩詞,「茶道」一詞也出現了,它最早發現於唐代著名詩僧、茶僧皎然的茶詩《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這比日本使用茶道一詞早了八百多年。皎然俗姓謝,名晝,湖州人,是南朝謝靈運的第十世孫。其實,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最早把中國天台山茶籽帶到日本、播種在京都比睿山麓的是日本的最澄和尚,時間是公元805年。次年,日本空海和尚又從中國帶回茶籽,獻給嵯峨天皇。在天皇倡導下,中國唐代的餅茶煮飲法在日本弘仁年間得到發揚光大,形成「弘仁茶風」。到了南宋,日本榮西和尚帶回南宋的制茶法和飲茶法,使南宋的蒸清散茶在日本普及開來,被推崇為日本茶祖。到了清朝,福建的煎茶法傳到日本,同時傳去的還有中國紫砂茶具,到18、19世紀,日本的茶道即煎茶道才逐漸形成。
湖州是中國綠茶的重要產區,茶葉品種很多,但最著名的除了紫筍茶,還數獨產於安吉的白茶。白茶歸類為綠茶,顏色其實也為略透明的淡綠色,因芽葉上有一層細細的白絨毛而得名。其珍奇之處在於,在數百年裡,白茶都處於野生狀態,而且寥若晨星。現在的安吉白茶的母本系孤茶一株,長在海拔800米的大溪山深山嶴中,已歷盡150年風霜,被稱為「白茶王」,是古今中外茶中極品,被譽為「中華一絕」。早在宋代宋徽的《大觀茶論》中就有評價:「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御賜白茶遂為第一」。據中國農業部專家檢測,白茶的氨基酸含量特別高,達10.6%,比普通綠茶高出一到兩倍,茶多酚含量相對偏低,是綠茶一絕,被市場極為推崇,曾先後在第二屆、第三屆國際名茶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湖州美食很多。這里有諸老大的粽子,被譽為「粽子狀元」,有丁蓮芳的千張包子,有周生記餛飩,有震遠同「茶食三珍」,有泗安酥糖,有雙林姑嫂餅,南潯定勝糕,有讓世人驚詫的「百魚宴」,有佳餚爛糊鱔絲、太湖熗白蝦,練市醬羊肉、雙林板羊肉,花鰱頭滾豆腐、雨後地滑苔(菌),有田螺嵌肉,有芽麥塌餅、綉花錦菜,有清汁筍、蒓菜,有名酒箬下春和烏程酒等
■旅遊湖州
湖州風光獨特,東部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情,西部中國竹鄉林海飛瀑高山草甸的風韻,孕育了「太湖、竹鄉、名山、濕地、大宅門、古生態」六大旅遊品牌。中心城市的飛英塔,以塔中有塔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鐵佛寺中的鐵觀音,以東方維納斯的美譽而名播海外;中國竹鄉安吉,黃浦江源頭的龍王山,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全國面積最大、竹種齊全的中國竹子博覽園,彷佛是長江三角洲的一條綠色長廊,伴著竹樂清純的旋律,向遊客展示著「綠色生態」的旅遊定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清涼世界德清莫干山,與廬山、北戴河、雞公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德清的下渚湖是江南最大的濕地風景區,這是新開發的一個自然生態景區;江南大宅門南潯,以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內涵,與德清的千年古鎮新市一起成為水鄉古鎮的標志;位於江浙皖三省交界處的長興,以十里古銀杏長廊、「活化石」揚子鱷、第二冰川期遺址金釘子和唐代貢茶紫筍茶而成為古生態的見證。
湖州主要旅遊景點:大漢七十二峰 ·藏龍百瀑 ·南潯 ·莫干山 ·中南百草園·安吉竹博園 ·安吉 ·中國大竹海 ·湖州太湖 ·顧渚山茶園 ·天荒坪電站 ·下渚湖濕地·天下銀坑 ·嘉業堂藏書樓 ·鐵佛寺·龍王山 ·百間樓 ·張石銘舊居 ·飛英塔 ·天賦湖 ·芙蓉谷 ·白茶谷九龍峽·含山旅遊區 ·華廳
吳均(469—520),南北朝梁代文學家、史學家。字叔庠,吳興故鄣(今安吉縣)人。他出生貧寒,好學,有俊才,通史學。梁初,柳惲任吳興太守時,召為主簿,常與賦詩,後為建安王記室,又遷國侍郎,入為奉朝請。他為人耿直,寫《齊春秋》時,不顧梁武帝蕭衍的忌諱,如實地記錄了齊、梁間的歷史,梁武帝惡其實錄,免其職,焚其稿,而遭迫害。後又奉詔撰寫《通史》,皇自三始,迄於齊代,未成而卒。曾注范曄《後漢書》,著《廟記》、《十二州記》、《錢塘先賢傳》等百餘卷,都散佚。散文以寫景見長,文體清拔,時人或仿效之,稱為「吳均體」。如《與朱元思書》、《與施從事書》、《與顧章書》等,皆工於寫景,清新秀逸,藝術成就較高,為六朝駢文之名作。詩亦剛健清新,富有感情,明人輯有《吳朝請集》。他還寫有志怪小說《續齊諧記》等。
吳昌碩先生(1844—1927年),名俊卿,字昌碩,號缶廬、苦鐵、大聾,安吉縣鄣吳村人。他是我國近代具有高深造詣的全能藝術大師,對當代藝壇影響很大,在國外也享有極高的評價。
吳昌碩先生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金石書畫詩文,無所不精。他的詩作,清新淳樸,曠逸縱橫;他的書法,筆力遒勁,氣勢磅礴;他的篆刻,古樸蒼勁;他的繪畫,創造性地繼承了祖國藝術的優良傳統,用詩書篆刻的意趣和技法溶鑄到畫里,凝成一種獨特的風格。吳老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是他謙虛好學、刻苦鑽研的結果。他從小就愛讀書、寫字和刻印。因鄣吳村是個山村,遠離縣城,交通閉塞。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手不釋書,堅持學習,無論寒暑,從不間斷。成人後,為了長進,離開家鄉,先後到杭州、蘇州和上海等地尋師訪友。他專心藝事,幾十年如一日,直到逝世前三日的晚上,還作了一幀墨蘭。
為了研究和學習吳昌碩的創作方法和作品,促進文化藝術交流,在安吉成立了吳昌碩紀念館。館內陳列吳昌碩的石膏像和巨幅照片,陳列吳昌碩的部分親筆畫、書法、篆刻和茶壺等實物,同時還展出沈尹默、沙孟海等全國各地書畫家為《吳昌碩紀念館》作的書畫。
沈約(441—513),南北朝時梁代著名文學家、詩律學家。字休文,吳興武康(今德清縣)人,歷仕宋、齊、梁三代,後助梁武帝登位,為尚書僕射,封建昌縣侯,後至尚書令,卒謚隱。他也是齊、 梁文壇的領袖,學問淵博,精通音律,與周禺等創四聲八病之說,要求以平、上、去、入四聲相互調節的方法應用於詩文,避免八病,這為當時韻文的創作開辟了新境界。其詩與王融諸人的詩皆注重聲律、對仗,時號「永明體」,是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這些詩詞藻綺麗,偏於雕飾,對當時的文風很有影響,但內容狹隘平庸,走入了形式主義的歧途。著作有《宋書》、《沈隱侯集》輯本二卷。又曾著《四聲譜》、《齊紀》等,已佚。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吳興人。著名書法家、詩人。早年留學日本,解放前曾任北京大學文學系教授、北平大學校長。解放後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五四運動時,從事新文化運動,為《新青年》編輯之一,發表過一些白話詩。舊體詩詞功力亦深。工正行草書,尤以行書著名。初學褚遂良,後遍習晉唐諸名家,晚年融會蘇(軾)、米(芾)。精於用筆,清圓秀潤中有勁健遒逸之姿。倡導以腕行筆,不主張模擬結構,於筆法、筆勢多所闡發。著有《歷代名家書法經驗談輯要釋義》、《二王書法管窺》等。
沈譜琴,名毓麟,吳興竹墩人。家資雄厚,在吳興城內擁有不少房地產,熱心辦教育。
光緒三十一年(1905)冬,沈譜琴由日本留學回國不久,湖州府中、小學堂因前監督、堂長不諳新教育原理,學級不分,辦法欠善,學生銳減至三十餘人,年糜經費萬余銀元。於是,旅滬、旅杭兩同鄉會聯合公舉沈譜琴和潘芸生(名澄鑒,湖州人,留學日本,曾任上海南洋公學、務本女塾教員)兩人回里負責中、小學堂的改革。是年冬,經公開招生,投考者竟有千餘人(均是男生),遂按程度和年齡分為四類:國文程度稍優、年齡較大的入湖州師范傳習所(後稱師范學堂);學科程度平常、年齡稍次的入府中學堂;十二歲以上、文字略通的入程安高等小學堂;七歲以上十一歲以下的就近入城東南西北四所由蒙學堂改辦的初等小學堂。師范傳學所和程安高等小學設在愛山書院舊址,府中學堂遷移三賢祠。沈譜琴擔任師范學堂、府中學堂監督和程安高等小學堂堂長。與此同時,沈譜琴為提倡女學,在東街兩處私宅籌設一所吳興女學堂,招收女學生百餘人,分設師范科、手工科和小學部;請潘芸生任女學堂監督,聘湯國黎、村越信子(日本人,工藝美術教員)等人執教。女學堂開辦經費和常年經費均由沈譜琴獨立承擔。
光緒三十四年(1908),沈譜琴因忙於師范學堂、 府中學堂及吳興女學堂校務,遂將程安高等小學堂的校務委託曹礪金接辦。同年,將府中學堂遷回愛山書院舊址,程安高等小學堂遷回三賢祠舊址。是年,沈譜琴已為吳興女學堂捐資銀洋一萬二千七百餘元。清廷定例,捐資千兩以上准予建坊。宣統元年(1909),浙江巡撫上奏朝廷,為熱心捐資辦學的沈譜琴請將建坊旌表。吳興女學堂辦學七年內,沈譜琴共捐款四五萬銀元,連同她對其它學堂的捐資,至民國初期,累計捐款達十餘萬銀元。
沈括(1030—1094),字存中,武康人。宋朝人,曾任昭文館編校、翰林學士、提舉司天監等職。熙寧八年出使於遼,元豐三年知延州。此後脫離仕途。元 元年在今江蘇鎮江修建夢溪園。《夢溪筆談》等著作寫成於此時。
沈括是我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博學多能,於天文、方誌、律歷、音樂、醫葯、卜算,無所不通。他曾出使契丹國,將足歷山川道路,用木材製成立體模型,稱《使契丹圖鈔》。為皇帝所贊賞,即命邊疆各州仿效。這立體地圖,是我國歷史上的首創,比西歐早六百多年。他對指南針也有研究,磁偏角存在的發現,為世界上最早的紀錄。「石油」這一名稱,始於《夢溪筆談》,一直沿用至今。他的寫作態度極為嚴謹,著書甚多。除《夢溪筆談》文集、《長興集》殘本十九卷和部分醫方書外,均已失傳。《夢溪筆談》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部綜合性的隨筆雜記,迄今在國內外仍保持很高的評價。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敦 ,別號寄簃 ,浙江歸安(今湖州)人。歷任刑部侍郎、大理寺正卿、法部侍郎等職。光緒二十八年四月,沈家本受命修律後,即著手遴選熟諳中西律例的司員充任纂輯,三十年(1904)延聘歸國留學生擔任翻譯。修訂法律館正式開館後,著手進行《大清現行刑律》的刪天除工作,三十一年(1905)三月二十日,他向清廷上了著名的《刪除律例內重法折》。
在這個奏件中,沈家本明確指出,法律應隨世運為轉移,不可膠柱而鼓瑟,「刑法之當改重為輕,固今日仁政之要務,而即修訂之宗旨也。」他充分發揮自己熟諳中西古今法律的特長,甄采中外,酌古御今,嚴厲抨擊封建刑法中最野蠻、最落後的凌遲、梟首、戮屍、緣坐、刺字諸刑既不仁道,也難收懲凶戒眾的功效,認為對這些前人議其殘苛、各國廢棄不用的「不仁」、「不德」、的酷刑應立予變通,「擬請將凌遲、梟首、戮屍三項一概刪除,死罪至斬決而止」。
這個建議得到光緒帝的贊同。當時清廷正在搞預備立憲,為與國際法規接軌,也為緩和國內矛盾,肯定了沈家本的奏議,並且正式下諭宣布:「嗣後凡死罪至斬決而止,凌遲及梟首、戮屍三項,著即永遠刪除。所有現行律例內凌遲、斬梟各項,俱改為斬決。」 至此,慘酷至極、駭人聽聞的凌遲刑終於被遂出清律條文,而沈家本這位浙江先賢在晚清引進西法、推進中國法律近代化的「法學泰斗」的歷史功績則永載史冊。
4. 湖州是什麼
雷到了
湖州市地處浙江省北部,東鄰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瀕太湖,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2008年末戶籍人口258.50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08萬,面積58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到55.1%,中心城市建成區68平方公里(2008年),南潯13.5平方公里。
湖州有較好的區位條件。距杭州75公里、上海130公里、南京220公里。南北走向的104國道、杭寧高速公路、宣杭鐵路和東西走向的318國道、被譽為「東方小萊茵河」的長湖申航道、申蘇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已經開工建設的寧杭客運專線和即將開工的滬蘇湖城際鐵路貫穿湖州全境。新長鐵路和即將修建的湖乍鐵路使湖州分別與隴海、滬杭兩大鐵路干線連通。湖州還擁有全國一流的內河鐵路、公路、水運中轉港。
湖州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的歷史人文景觀。市內的唐代飛英塔、千年古剎鐵佛寺、江南水鄉古鎮南潯、德清莫干山、安吉境內世界上種類最多的竹種園和世界級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南太湖旅遊休閑和水上娛樂勝地,都風景宜人,各具特色。湖州還是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浙江省文明城市。已成功舉辦四屆全國極限運動大賽和三屆湖筆文化節,被譽為「中國極限運動之都」和「中國毛筆之都」。
湖州是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先行規劃、先行發展」的14個重點城市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市國有、城鄉集體企業改制任務已基本完成。產業結構從原來的傳統絲綢、建材業為主,形成了以新型紡織、新型建材、醫葯化工、特色機電四大特色優勢產業為支柱、電子信息和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格局,先進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0%。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區號:0572
汽號:浙E
郵編:313000
區劃:轄吳興和南潯2個建制區和德清、長興、安吉3個縣。
行政區劃一覽 面積、人口根據《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湖州市 面積5794平方千米,人口257萬人。轄2個市轄區、3個縣,7個街道、48個鎮、19個鄉。
◆吳興區 面積 872平方千米,人口57萬人。郵編313000。區人民政府駐湖東路。
◆南潯區 面積 716平方千米,人口51萬人。郵編313009。區人民政府駐南潯鎮人瑞路。
◆長興縣 面積1388平方千米,人口62萬人。郵編313100。縣人民政府駐雉城鎮龍山大道行政中心。
◆德清縣 面積 936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郵編313200。縣人民政府駐武康鎮永安街158號。
◆安吉縣 面積1882平方千米,人口45萬人。郵編313300。縣人民政府駐遞鋪鎮靈芝西路1號。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湖州市位於東經119度14分––120度29分、北緯30度22分––31度11分之間,東西長度126公里,南北寬度90公里,處於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緊鄰江蘇、安徽兩省。 現轄德清、長興、安吉三縣和南潯、吳興兩區,總面積5817平方公里,人口257.21萬,東部為水鄉平原,西部以山地、丘陵為主,俗稱「五山一水四分田」。
湖州秦代稱烏程,後因地濱太湖而得今名,行政區劃屢經沿革,今為浙江省轄市。全市地勢大致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多山,最高峰龍王山海拔1587米。東部為平原水網區,平均海拔僅3米左右。有東苕溪、西苕溪等眾多河流。本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2—16.1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約1300毫米;無霜期224~240天。有煤、鐵、石灰石等礦藏,與安徽省交界處的長廣煤礦是省內最大的原煤基地。
湖州的地形,西倚勢若奔馬的天目山脈,境內重崗復嶺,群山逶迤,異峰突起,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其中龍王山高1587米,比在臨安境內的天目山主峰還高出80米,山勢磅礴,奇峰異石與懸崖陡壁相間,有仙人橋、龍門瀑布、龍門坎等自然景觀。周圍雲霧變幻,溪谷深切,水流湍急,疊瀑壯觀,覆蓋著生態完好的原始森林。在700米以上森林呈現出黃紅相間的暖溫帶夏綠林景觀,森林面積達2063平方公里,素有「極目千里秀,林木十里深」之稱,此乃上海黃浦江之源頭。
天目山向湖州東北延伸,與杭州為鄰,有座秀麗挺拔的山峰,與廬山、北戴河、雞石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的莫干山,周圍4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20.2米,山以竹海流泉、煙嵐雲霧為勝,形成獨特的「清涼世界」。陳毅元帥曾高歌一首《莫干好》,詞曰「夾道萬桿成綠海,百尋澗底望高樓。」「飛瀑劍池滌俗慮,塔山遠景足高歌。」
天目山余脈一直延伸到湖州城西郊、太湖南岸。北宋元豐二年曾任湖州太守的著名詞人蘇軾有詩曰:「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雲峰下幽谷。」「具區吞滅三州界,浩浩盪盪納千派。」
最高峰龍王山海拔1587米。
龍王山
龍王山位於安吉縣南端,西天目山北側,浙皖兩省,安吉、臨安、寧縣三縣的交界處,主峰海拔為1587.4米,屬天目山脈的主要山峰之一比西天目山主峰遍8米,整個保護區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龍王山地勢險峻,多懸崖峭壁、山澗瀑流、河谷幽深,但整個保護區生態良好,物種豐富,氣候適度,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為90%以上,是浙北地區保護較好的植被基因之一,有「綠色寶庫」、「浙北綠色珍珠」等美稱。
龍王山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植物138科、406屬、668種,其中:蕨類植物有19科、28屬、39種;裸子植物有6科、13屬、16種;雙子葉植物有101科、315屬、542種;單子植物有12科、50屬、71種。龍王山還擁有多種稀有珍貴樹種,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銀縷梅;屬國家二、三級保護的銀杏、金錢松、鵝掌揪、杜仲、天目蘭花、銀鵲樹等十三種。動物在至今發現200多種,兩面三刀棲類、爬行類、蛙類等種類均有出沒,有東方蠑螈,還有龍王山特有的「安吉小鯢」(俗稱小蛙蛙魚)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雲豹、金錢豹、黑蝶、立灰蝶等,現已採集的蝶類標本近千號,共116種。
龍王山年平均溫度為19.9度,平均濕度為78。84%。因此,是得天獨厚的清涼世界,避暑勝地。
京杭大運河和源於天目山麓的東、西苕溪縱穿橫貫湖州全境。苕溪東經由頁塘(申湖航道,稱「中國萊茵河」),流於黃浦江,北經56條溇港注入煙波浩渺的太湖。境內水系密如蛛網,交織一起,形成江南水鄉。
苕溪又名雨言溪,在浙江省北部,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東、西二苕溪組成,因兩條溪大小想仿,又稱姐妹溪。
東苕溪,又名龍溪、仇溪、余不溪,上源由南、中、北三個支流組成,在浙江省東北部,而以南苕溪為正源。源出東天目山北部平頂山南麓,山峰海拔1166.8米,南流折東流,與中、北苕溪會合後,流至瓶窖稱東苕溪。瓶窖以下至全村,左有安溪匯入,至德清縣城,左有湘溪、余英溪匯入。德清至湖州左有埭溪匯入。解放後建東苕溪導流工程,自虎墩山沿導流經橫山、鮑山,至湖州市西的杭長橋與西苕溪匯合。
東苕溪杭長橋以上有流域面積2267平方千米,幹流長165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7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5.4億立方米,自然落差524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54億立方米,可能開發裝機容量0.35萬千瓦。已建成水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0.27萬千瓦。
西苕溪,又名龍溪港,因在湖州城區以西,故名。上游有南溪、西溪兩源,西溪為正源,源於浙江安吉和安徽寧國兩縣交界的天目山北側南北龍山之間的天錦堂,山峰海拔1415米,東北流至安吉縣塘浦鄉會合南溪後始稱西苕溪。
兩源合流後,水分兩支,其中北支系西苕溪故道,清同治年間原為西苕溪幹流,後遇大水,幹流改道,逐漸淤小。1954年在南支塘浦村上游建烏象壩,故道成為該壩的灌溉總渠,沿故道已有黃金壩等8條引水灌溉堰壩。故道東北流至安城,復與南支匯合。
南支原系一小溝,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遇大水被沖開成為西苕溪幹流。從塘浦村東流至姚家橋附近,侵佔原大溪下遊河段,至洪渚渡,有許溪、遞溪合流之水從右岸匯入。至安城鎮西苕溪由山溪性河道變為平原河道,故道從左岸匯入,主流北流至小溪口經石路村,東流經胥倉橋、徐家雨言門、土斗水橋,至湖州市與東苕溪匯合。
幹流總長145千米,流域面積227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2.0立方米/秒,自然落差297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38萬千瓦,年徑流量22.6億立方米。為浙江省重要的北部通航河流。
東、西苕溪在湖州合流後,向北流15千米,歧分為數十條港婁,分別經由環城河、小梅港、新塘港、長兜港、大錢港、橫港諸道注入太湖。
苕溪上游流經浙西低山丘陵區,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洪水暴漲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特徵。天目山區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徑流豐富,苕溪年徑流量達39億立方米。下游進入杭嘉湖平原,水流平穩,河道曲折,支流發育,河段寬80—160米,水深約7—8米。昔日流域內水患災害頻繁,1949年以來,在東西苕溪上游營建大型水庫多座,1957—1960年,又先後完成東苕溪導游工程和東西苕溪分流入湖工程,基本上控制了水患,並兼有航運、灌溉之利。
苕溪的得名,是由於流域內沿河各地盛長蘆葦,進入秋天,蘆花飄散水上如飛雪,引人注目,當地居民稱蘆花為「苕」,故名苕溪。
湖州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全年平均溫度為16℃,年平均降雨量在 12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時間長,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湖州旅遊四季皆宜,但以春暖花開或秋風送爽之時為佳。
湖州自然資源豐富,全市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7.18億立方米,可供發展淡水漁業的水面2.2萬公頃。礦藏已發現47種,經初勘的23種,以非金屬礦藏為主,主要有建築石、石灰岩、膨潤土、硅灰石、方解石、螢石、石英砂岩、煤、石煤、黃砂等。木本植物主要有竹、松、杉、茶、桑、果樹等,安吉縣居全國十大「毛竹之鄉」之首。陸生脊椎動物約300種,珍稀動物有揚子鱷、金錢豹、梅花鹿,畜禽飼養品種有50餘種。淡水魚是境內動物資源的重點,有102種。
湖州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楚春申君黃歇築下菰城至今已有近2300年歷史,下菰城牆至今保存完好,為國內罕見的古城遺址。千金鎮塔地遺址是一個良渚文化、馬僑文化和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及更晚的周代印紋陶文化的文化堆積深厚的古代大型聚落遺址。湖州是世界絲綢文化發祥地之一,市郊錢山漾遺址出土的蠶絲織物有4700多年的歷史,人傑地靈的湖州歷代人才輩出,吳昌碩、俞平伯,孟郊、趙孟頫、陸羽等在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這些連同綢文化、筆文化、茶文化、飲食文化等共同構成了湖州獨具魅力的人文資源。
湖州西倚天目山脈、北瀕太湖,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除豐富的人文古跡,自然景觀尤以「山水清遠」著稱,風光獨特,景色秀美,山、水、湖、泉、洞五類俱全,既有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又有蒼山、竹海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既有小橋流水的吳越風情,又有高山大川、森林竹誨和浩渺煙波的太湖風光,景色如畫。
「太湖、名山、竹鄉、古鎮」是湖州四大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旅遊品牌。
商貿業繁榮興旺,市場發達,初步形成了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相互配套的大流通格局。商品交易市場穩步發展,全市擁有商品交易市場191個,市場成交額40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水平交易市場31個。其中綜合性特大型專業批發市場有全國最大的膠合板以及包括傢具、五金,建陶、燈具和地板等所有裝飾裝潢材料的南潯建材市場和和全國最大的童裝批發市場織裏童裝市場。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湖州建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江南古城。 春秋為吳越地。
公元前334年,楚滅越,湖州屬楚。
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春申君黃歇徙封於此,在此築城,名「菰城」(以澤多菰草而名)。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改「菰城」為「烏程」,以烏巾、程林兩氏善釀得名。置烏程縣,屬會稽郡。
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原會稽郡的浙江(錢塘江)以西部分設吳郡,烏程屬吳郡。
公元266年(三國東吳孫皓寶鼎元年),置吳興郡,烏程屬吳興郡。
公元602年(隋仁壽二年),置州治,名湖州,因地濱太湖而名,湖州之名從此而始。
明、清時,設府治,一直沿稱「湖州府」。
1912年(民國元年)廢湖州府,把烏程、歸安二縣合為吳興縣。
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分設湖州市和吳興縣,至1983年曾幾度分合;湖州又是解放後浙江省第一專區、嘉興專區和嘉興地區行政中心所在地。
1983年7月,撤地建市,撤銷嘉興地區,分設湖州、嘉興兩市,實行市管縣體制。湖州作為地級省轄市,下轄城、郊兩區和德清、長興、安吉三縣。1988年撤銷城、郊兩區建制,1993年又設城區、南潯、菱湖三區。
2003年1月,撤銷城區、南潯、菱湖三區,新設立吳興區、南潯區兩個行政區。現湖州市行政區域轄2區3縣。
[編輯本段]■人口民族
根據國務院的決定,我國於2005年11月1日進行了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這次調查以全國為總體,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次總體,採取分層、多階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樣方法。最終樣本單位為調查小區。湖州市這次調查的常住人口為2.45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0.9%。
一、全市常住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時,湖州市的常住人口為271.68萬人,與2000年11月1日零時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262.58萬人相比,增加了9.11萬人,增長3.47%;年平均增加1.82萬人,年平均增長0.68%。200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為271.80萬人。
二、城鄉構成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64.36萬人,占總人口的60.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107.32萬人,占總人口的39.5%。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77個百分點。
三、性別構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為136.30萬人,占總人口的50.17%;女性為135.38萬人,占總人口的49.83%。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0.68。
四、年齡構成
全市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41.57萬人,占總人口的15.3%;15-64歲的人口為201.51萬人,占總人口的74.17%;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8.61萬人,占總人口的10.53%。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21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65個百分點。
五、民族構成
全市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68.96萬人,占總人口的99%;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72萬人,占總人口的1%。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7.57萬人,增長了2.9%;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53萬人,增長了129.35%。
六、受教育程度
全市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程度的人口為7.86萬人,高中程度的人口為27.03萬人,初中程度的人口為95.99萬人,小學程度的人口為99.29萬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大學程度的人口增加2.44萬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65萬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9.71萬人,小學程度的人口減少7.92萬人。
七、家庭戶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戶87.72萬戶,家庭戶人口為267.51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05人,集體戶人口為4.17萬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減少了0.3人。城鎮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02人,農村為3.09人。
200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58.50萬人,其中男性129.67萬人,女性128.83萬人;非農人口80.75萬人,比上年增加1.1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91萬人,出生率為7.4%。;死亡人口1.86萬人,死亡率為7.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計劃生育率為98.2%。全年新增城鎮就業5.73萬人,幫扶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16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43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3%。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全市經濟總量突破「千億元」大關。經初步核算,2008年我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34.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82.63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593.56億元,增長10.7%,其中工業增加值534.98億元,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358.70億元,增長11.8%。三次產業比例為8.0:57.3:34.7。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40089元,增長10.5%,摺合5772美元;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36764元,增長9.4%,摺合5294美元。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33.7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1.6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3%和16.1%。財政總收入佔GDP的比重為12.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兩千億元」大關,達到2138.50億元,比上年增長22.1%。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5.24億元,比上年增長14.6%。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2.11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其中批發零售業332.95億元,增長19.4%;住宿餐飲業43.76億元,增長23.8%。
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數1972.8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9%,其中國內旅遊人數1948.43萬人次,增長16.9%,入境旅遊人數24.37萬人次,增長25.0%;實現旅遊總收入131.72億元,增長29.1%,其中國內旅遊收入125.69億元,增長28.4%,旅遊外匯收入8688萬美元,增長27.9%。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55.8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1%,其中出口49.01億美元、進口6.87億美元,分別增長33.4%、16.6%。
全年新批准及增減資利用外資項目421個,其中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73家,批准增資項目164個。合同外資18.0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9.2%。實到外資8.02億美元,下降4.9%。
全市年末戶籍人口258.50萬人,其中男性129.67萬人,女性128.83萬人;非農人口80.75萬人,比上年增加1.1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91萬人,出生率為7.4%。;死亡人口1.86萬人,死亡率為7.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計劃生育率為98.2%。全年新增城鎮就業5.73萬人,幫扶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16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43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3%。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兩萬元」,達到21604元,比上年增長9.9%。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751元,增長12.7%。
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68平方公里,比上年擴大4.4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歷史湖州
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湖州地屬吳國。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越滅吳,地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楚滅越,地屬楚圍。湖州又一名稱菰城,就源自建於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下菰城,乃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黃歇所建,這是湖州年紀最大的古城,其遺址今天仍保存在湖州市郊雲巢鄉窯頭村的稻田、毛竹和桑樹之中。 公元前206年,項羽在吳中(今湖州)起兵,自立西楚霸王,在湖城中心建「項王城」,其南城牆原址在今天的福來福大酒店,解放前還留有兩個石獅子,後移到人民公園里去了,「項王城」也終於淹沒在鬧市之中;另有「項王井」,原址在今天的浙北大酒店北面100米處。項羽起兵前後的許多活動都是在湖州進行的,《史記》記載,項羽與叔叔項梁「避仇於吳中」,唐顏真卿在《項王廟碑陰述》中說得很清楚:「吳中,蓋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間,恰逢秦始皇東巡經過湖州,項羽就是在湖州城邊東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輿並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9月,項羽便就地起兵反秦。所舉之兵都是他在烏程的賓客及弟子和附近各縣收得的,即所謂八千「江東子弟」。部隊號「烏程兵」,烏程就是湖州。起兵後在下菰城北建城,這就是項王城,兵屯於今湖州弁山。方誌記載,湖州出西北之門又叫霸王門,弁山則有項王走馬埒、飲馬池、系馬木、磨劍石等古跡。過去,在湖州城內和弁山等處都有項王廟,後被毀。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項羽被江東父老封為弁山之神。
作為一個湖州人,我!~~~跟你講講
5. 快樂的五一作文(200)小學生一年級好詞好句好段
快樂五一作文500字 15篇
第1篇:我的的快樂五一節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每個人的臉上似乎都帶著點點笑意。
因為爸爸去香港還沒有回來,而媽媽又沒空出去,所以我只好眼睜睜看著別人一個個出去旅遊了,哎!早上真不愉快呀!
中午,剛吃過午飯我看見媽媽正閑著,就嬌聲嬌氣地對媽媽說:「你帶我去超市嘛!再說今天是五一。」在我的再三請求下,只好答應帶我去超市買東西。車上雖然很悶熱,但我心裡卻非常涼爽,完全沒有早上的不愉快了。
我們很快就來到了,剛跨進大門,我就一溜煙地跑到了零食區,零食可多了:有香腸、有薯片、還有牛肉乾。我看得口水都流下來了,一想到自己馬上就要得到這些零食了,我恨不得撲上去把他們一掃而空!我們選好了一樓的東西後來到了二樓。二樓大部分是賣生活用品和文具的,我微笑著走到了文具區,文具真是應有盡有,因為我的鋼筆壞了,所以我選了一支自己十分滿意的紫色鋼筆,正要買,一看價格,也不貴,只有十幾塊錢!高興地我放心地買了這只鋼筆,正好我家裡的象棋丟了幾個棋子,馬上跑到了棋類區,把自己喜歡的一副象棋買了下來``````
晚上,我們又到一家多美麗餐廳吃了起來。「哇!真好吃呀」!我不禁叫道,味道鮮美的漢堡,可口的薯條,再加上一樣清爽的橙汁,真是回味無窮呀!我最後大搖大擺地回到了家裡。
今年的五一真快樂呀!
--500字
第2篇:快樂的「五一」
「五一」節,我們過的很快樂。
那一天,媽媽帶著我一起去「歡樂谷』玩。因為是五一,來這玩的小朋友可多了!
「歡樂谷」好玩的地方很多。有,滑行飛龍、海盜船,鬼屋……
我們先去「鬼屋」。「鬼屋」裡面很黑,走著走著,時不時就會有很恐怖的鬼叫聲。還有一些樣子很可怕的「鬼」伸著長長的紅舌頭嚇唬你。我們一起玩過,所以進去了之後,我們不害怕,很快樂。覺得鬼一點都不恐怖。
我們又去玩坐「過山車」,先去買冰激凌,坐在「過山車」一邊吃冰激凌,很刺激,很好玩。」後來,我讓媽媽在下面等我。自己去玩海盜船,剛坐上去;海盜船就開動了。開始起飛了,我感覺船在一點一點的升級,速度逐漸加快,升到最後高的時候很開心。可以看到遠處的風景。可是一搖一盪的時候,就很可怕,頭暈眼花的。很驚險!
玩累了,我們去吃燒烤,很好吃。接著一起去山上玩,
在山上,我們打開墊子,躺在那裡吹吹清爽的風,我站起來大聲說:「我們最棒,旁邊的山把我說的話反彈回來,大家都笑了,笑聲也回來了。就好像許多人在笑。
( 萬景文學 www.wan-jing.com )
「五一」真快樂。
廣東深圳福田區二年級:周福香
--500字
第3篇:快樂的「五一」勞動節
「五一」到了,我們全家去森林公園遊玩。
來到了森林公園,哇!這里的景色可真美呀!天空中的白雲瞬息萬變,一會兒變成一隻只可愛的小白兔,一會兒變成一匹匹雄壯的白馬,一會兒變成一條條活潑的小魚。一陣微風吹過,樹木「沙沙」的低語,像是大樹媽媽給小鳥唱得搖籃曲。路邊的小花躲在葉子中間,像位害羞的小姑娘。小草大方地跳著搖擺舞,有趣極了!花叢中,一群蝴蝶在翩翩起舞,它們有的在傳播花粉,有的在花叢中嬉戲,還有的在花朵上休息呢!遠處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也正是如此優美……,爸爸提議說:「我們上山去看瀑布吧!」「好啊!」我和媽媽異口同聲地說。
我高興地跑在最前面,嘴裡唱著歌,一蹦一跳地穿行在彎彎曲曲的山路間。手裡摘滿了路邊的野花,時不時地回頭催促爸爸、媽媽快點。不一會兒,我們就爬上了山頂,爸爸、媽媽累得坐在觀瀑亭休息。看見了美麗的瀑布,我一點也不覺累,這使我想起李白寫的詩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台,
疑是銀河落九天。
傍晚,我和爸爸、媽媽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森林公園。這次的遊玩使我終身難忘。
曹溪石粉小學六年級(2)班 陳黎靜
--500字
第4篇:快樂的五一勞動節
今天是勞動節,爸爸帶我們去牌坊廣場玩耍。
牌坊廣場的人非常多,有小孩,有成年人,還有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和老奶奶。突然,我聽到天上有聲音,我抬頭一看,原來是有一個人坐在動力傘上,動力傘在天空飛來飛去,像一隻自由的小鳥,站在地上的我非常羨慕那個人。
在舞台上,有一些藝術團在表演粵劇,在舞台下看的人多數是老人,因為老人喜歡聽粵劇和看粵劇。
往前走,我們就會看到一些軍用的大炮和坦克。最吸引我的是「水陸兩棲坦克」看到這幾個字,我感到很奇怪,坦克怎麼會在水面上走呢?我看了下面的文字和圖片,才知道這台坦克是高科技,可以在水上行走。站在一旁的爸爸說:「解放軍如果不是用這些大炮和坦克打贏敵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到家裡,我覺得這個五一節過得很快樂,而且還學到一些知識。
--300字
第5篇:快樂的五一勞動節
五一節還沒到的時候,媽媽就計劃好了要組隊到神龍谷風景區遊玩。我很興奮,因為我是這次旅遊的導游小姐,我將帶領大家去神龍谷旅行。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你們本次旅遊的導游小姐華紫薇,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前往神龍谷一游。神龍谷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幽長的峽谷里瀑布飛濺,溪水潺潺,茂密的森林中奇峰林立,是我們度假的理想去處……」早上八點,我們坐著車子出發了,本來是要發生「集體暈車」的現象,但在我的一路解說下,大家歡歌笑語,非常「安全」地到了目的地——神龍谷風景區。
來到峽谷里,大人們移動著輕輕的步伐,聽著鳥語,聞著花香,看著飛瀉直下的瀑布,陶醉在這人間仙境之中。我們這群孩子們看著清清的溪水,聽著潺潺的流水聲,迫不及待地脫掉鞋襪,到小溪里去抓魚、打水仗。過了幾分鍾之後,個個小傢伙都變成了一隻只可愛的「落湯雞」了,真是有趣!
在回來的路上,我這個導游還組織了一個有獎智力競賽。一陣激烈地搶答之後,是王騫贏了,她獲得了最多的獎品:五塊泡泡糖、兩塊橡皮。
好一個稱職的導游,好一個快樂的「五一」!
--450字
第6篇:快樂的「五一」
「五一」節到了,這個節日我過得很快樂。
上午,天氣晴朗,爸爸媽媽帶我去小梅沙玩。那裡的海很遼闊。空氣很清新。很多人在游泳。我看見他們像魚兒一樣游得很快。玩水玩得很開心。我想,游泳看起來不難呀。我很想學會游泳,就撲向水裡去,可是,一下子就喝了一大口水,我有點害怕。可是,看著那麼多的人,在水中多麼的自在。我就覺得,游泳一定要學會,跟大家一起,在水中打水仗,多好玩!爸爸教我,學著青蛙的姿勢游,一下又一下,終於有點會了,真好玩!
晚上,媽媽帶我去看魔術表演。魔術師表演了許多有趣的魔術。後面的魔術最精彩。魔術師叫坐在前台的我上台去,我站在台中間,他把我的眼睛蒙上,又把一張黑色的很大的布披在我身上,接著一變把我變到了別的地方,卻把另一個人的人變到了我剛才站的地方,大家拚命鼓掌。這一天,我真是快樂啊,
下午,我們坐在一條小船上,漁夫劃著船,我們在船上很開心,一邊看著海上波浪,一邊吹著海風,漁夫還教我們釣魚,釣到一條大魚。媽媽煮了魚湯,我們在船上吃海鮮大餐。真好玩!
五一節的這一天,我們真快樂!
廣東深圳福田區福南小學三年級:楊森
--450字
第7篇:快樂的五一勞動節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學校為了響應上級的號召,特地放了一天假,讓我們幫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快起來啦,小宜,今天是五一勞動節,你休想在老媽我的面前偷懶!」一大清早,我就被老媽的「河東獅吼功」嚇得「屁滾尿流」。我不得不與心愛的被子說聲「拜拜」,開始了一天的勞動。
吃完了飯,本來想偷偷地溜出去玩,可卻逃不過老媽的「火眼金睛」和「五指山」。我狼狽地被老媽揪著耳朵,「你這小姑娘,整天只想著玩呀玩呀,什麼時候知道做正經事啊?快給我洗完去!」「遵命,老媽大人!」最終,我屈服在了老媽的「淫威」之下。
這碗可真難洗,渾身滑滑的,差一點就摔碎了。咦,老媽洗碗時不是用的熱水和洗潔精嗎?原來是這兩樣東西沒用啊,怪不得洗了半天都沒洗好。我小心翼翼地端來了一盆熱水,滴了一滴洗潔精。咦,這碗怎麼變得這么聽話?任我控制。不一會兒,所有的碗都洗好了。
「小宜懂事啦,會幫媽媽幹活了。」老媽溫柔地對我說。突然我看見媽媽的兩鬢多了一些白發。這已經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年輕的媽媽了。媽媽為了我的成長付出了心血,從不圖回報,而我卻······
這個勞動節讓我覺得自己懂事了許多,我要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個勞動節,讓我很快樂!
廣東汕頭潮陽區塘圍小學五年級:馬佳宜
--600字
第8篇:快樂的五一勞動節
一年一度的五一勞動節又來臨了,我和爸爸去九城宮玩。
那天人不多,一進去我感到冷冷清清的,走呀走呀,我們來到了垂釣園故名思意,這里就是釣魚的地方嘛,那天天氣不太好,所以釣魚的人很少,釣到魚的人就更別說了,因為這個原因,我和爸爸看了一會就走了。
我們又來到了游樂區,這里的器械可真多,什麼鞦韆啦、蹺蹺板啦、太空行走器啦……五花八門的,我先玩了一會兒蹺蹺板,又玩了一會兒太空行走器,覺得有些無聊,就應該去找小動物玩一玩了,一到動物園,聒噪的聲音立刻在我的耳邊圍繞,在這混亂的聲音中我聽出了有公雞的啼叫,鴨子的大喊,還有狗的狂吠。這些響聲讓我震耳欲聾,我不得不捂住耳朵,但我看到的往往比聽到的更美,我看到了孔雀那絢麗多彩的尾屏,我看到了火雞那獨特的造形,我看到了梅花鹿那美麗的外表,我看到了小狗趴在地下休息的樣子……但就是有一塊牌子,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寫著「此犬兇猛,請在1米外觀看」我站在遠處靜靜地觀看著這只兇猛的狗的一舉一動。
和小動物親熱了一番後,天已經暗下來了。我和爸爸戀戀不舍的回到了家。
--450字
第9篇:快樂的五一
五一五一勞動光榮。
早晨,我們開動了。我負責掃地,我爸爸負責拖地,我媽媽負責擦窗戶,我妹妹負責擦洗桌椅,我們很快開始了,我在掃地時我爸爸已經在打水了,我掃完地爸爸協調有序的開始拖地了,我們就像說好了一樣,爸爸在拖地時,我幫媽媽打水擦窗戶,媽媽擦完一邊我就拿報紙擦媽媽擦完的那一邊媽媽就去擦另一邊等媽媽快擦完的時候我就去幫妹妹,我拿一塊抹布,妹妹拿一塊抹布,我們齊心協力地擦起來,我擦到一塊黑黑的地方使勁擦也擦不掉,我突然想起舅舅擦地板時用的臭臭的像酒精的一瓶東西,我連忙去找舅舅,舅舅拿給我後我連忙去擦,嘿好臭,不過沒辦法,我倒一點在桌子上然後一下子就擦掉了,真是不可思議。我們很快就弄好了,臉上的的汗水就像月季花上的露珠。
隨然很累不過看著自己辛辛苦苦把家裡打掃著么干凈真是很開心,忘記了疲倦。
廣東廣州白雲區黃邊小學四年級:陳瑩瑩
--350字
第10篇:快樂的五一長假
終於迎來了五一短假,我非常高興,因為可以睡懶覺、暴食暴飲、購物……這好處可多著呢!
星期五晚上,學完興趣班回到家已經快九點了,但我深知還有重大任務——做作業,一想到這個我的心立馬就碎了,為了慰勞一下自己風一會兒做作業,一會兒抬起頭看看電視,可爽了,就這樣,一直到十一點,媽媽催著我睡覺,我不甘心,——便坐在床上做作業,終天做完了《總復習》,我安心地睡覺了。
到了星期六晚上,我與好朋友楊冰菡、爸爸、媽媽去了紹興剛剛開業的城東世貿廣場,這商場除了要買的東西應有盡有外,還有吃的,玩的。我們吃了東西,玩了個痛快……後來又想起還要買「陽光天使」的服裝,我們從這童裝店找到青春少女櫃,把要買的學生裝、運動裝一一買好,時候已經不早了。爸爸提議,今天晚餐我們只吃了點小點心,肚子餓了,帶我們去紹興一家盱眙龍蝦店吃小龍蝦。那小龍蝦的滋味真是好極了,現在想起來還直流口水。
最愉快的日子應該是星期天,我與朋友、弟弟……一群人回老家,本來就想去采採茶,到後來,我們一夥人倒是在搞破壞——咱們把路邊的花草采來,放在一起,用石頭搗得很糊,製成一碗碗「菜」,有些植物上的汁水很豐富,我們就把它擠出來,製成一杯杯「飲料」,「湯」,製作完成,我又扮成店老闆,把它們賣了,換成錢……
玩了一整天,筋疲力盡,但很快樂。真想每天都可以這樣無憂無慮……
這個五一真快樂,我喜歡這樣的生活。
四年級:陳波瑛
--650字
第11篇:快樂的五一節
今天是五一節,我們全家都去了人民公園,在那裡我們看到了許多動物,我來給你介紹一下吧!
首先,一進動物園就看到了威風凜凜的老虎,不知為什麼,他總是在他的「地盤」上走來走去,好像尋找著什麼東西似的。老虎的種類有好幾種,我看到的有美洲虎。黑虎。東北虎,這幾種。咦!真奇怪,上幾次來的時候,還看見白虎呢,怎麼這次沒看見呢!
緊跟這老虎旁邊的籠子里的動物就是一頭雄獅,聽!它還吼一聲,好像在顯示著自己的威風!
然後,我們又看見了許多動物。鸚鵡。錦雞。鴕鳥,對了還有那毛茸茸又笨拙的狗熊和身披銀毛的狼。動物最多的就是那孔雀和猴子了!孔雀有藍孔雀。綠孔雀和白孔雀。藍孔雀那五彩繽紛的羽毛和她頭頂上的小藍帽真是搭配!而那頭戴白王冠的白孔雀,更是顯得高潔。優雅,真像是一位公主!
到了猴山,一個個小猴活蹦亂跳的真有趣!看,一個小朋友的水瓶,一不小心掉到了猴山,有一隻小猴看見了,好奇的盯著水瓶,它有警惕的拿著水瓶,一會兒,水瓶竟然被他擰開了,可水卻灑了一身,人們都被這只小猴的滑稽樣給都笑了!
今天五一節真快樂!
山東泰安泰山區迎生小學三年級:147651775
--450字
第12篇:充實又快樂的五一
今年的「五一」雖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我過得既充實又快樂。這個假期我們全家回到了我的家鄉--北京,快有一年沒有回去的我,今兒一回去都有些陌生了,而且我還發現了許多新地方,有些地方還改了名兒,例如香山植物園改成了北京植物園。
五月一日下午,我們三口和二姑一家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北京植物園。位於香山腳下的它一進門兒一排排粉紅色的桃樹就緊緊地抓住了我們的眼球:一骨朵兒一骨朵兒的桃花都綻蕾吐艷,花團錦簇。紅的、白的、粉的,叫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我們繼續往前走,我看到了一大堆兒讓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兒、樹兒,多虧有旁邊的「花草樹木大網路」幫忙,否則真會給人留下遺憾。剛轉過一個小彎兒,我就被眼前花的海洋震撼了,這是什麼花呢?原來是我最愛的鬱金香。公園里上萬株的鬱金香全都綻放了,朱紅色的艷麗動人;金黃色的阿娜多姿;紫藍色的雍容華貴;而我最喜歡的是橙色卻是淡雅清新,又是那麼花色迷人。我們向前又走了八百米左右,又一股香氣襲人,彷彿是香飄萬里,我們立即沉醉在那香氣之中了。眼前出現的那一簇簇丁香花,淡紫色的顯得那麼的華貴;白色的是那麼的潔白無暇,它們相互簇擁著,在微風的吹動下多像一個花的搖籃啊!我們不知不覺地走進了牡丹園,那一株株牡丹風姿綽約,亭亭玉立,以其濃艷的姿容技壓群芳,從而吸引了一群群采蜜的小蜜蜂,實在不枉「國色天香」之稱。這個植物園實在是相當的大,園中還有許多花和樹,有月季、玫瑰、楊樹、柳樹、側柏、銀杏、水杉品種齊全,舉不勝舉。
北京植物園不僅綠化了城市,陶冶了人們的情操,還吸引了千上萬慕名而來的遊客,為北京創造了一大筆財富。真是個寶地啊,我愛你,北京植物園!
--650字
第13篇:五一節日快樂!
五一見聞怎麼寫啊!學生實在想不出了.請老師給個範文供我參考參考好嗎?請老師一定要幫忙啊!300字就行。
[思路分析]五一節日快樂!
[解題過程]「五一」見聞
五月一日是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爭取自由的紀念日,是對我們學生來說,是盼望已久的節日,同時也是我們在寒假過後又一次長假,有這么長的假期,我又可以敞開心懷,快快樂樂地、高高興興地,自由的打發和支配屬於自己的時間空間了。
在「五一」放假之前,我就與爸爸媽媽商量,「五一」放長假,由爸爸開車,去上海、蘇州、杭州一帶逛逛,去上海浦東的楊浦、東浦大橋、東方明珠、「APPEC」會址等地方看一看,領略一下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新變化;去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等地方參觀參觀,接受一下現代革命史的教育;去蘇州的虎丘、西湖等風景區逛一逛,飽覽一下祖國江南一帶的自然秀美風光;去寒山寺、蘇州園林走一走,感受一下「夜半鍾聲到客船」的美好意境······這樣,一方面可以放鬆心情,解除疲勞,另一方面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可是,不巧得很,爸爸「五一」期間因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外出,無奈,原先的計劃「被徹底地打破了」。家裡只剩下我和媽媽母女相互做伴了。我因為「心煩」,七點多鍾,已是太陽高照,光芒四射,我才懶懶地穿好了衣服,吃好飯,在媽媽的反復「鼓動」下,和媽媽一起來到了煙台山。
人人都說,大海的胸襟是寬廣的,胸懷是坦盪的,人如果當「心煩,有了不順心的事」就到海邊去走一走、看一看,大海可以包容一切,這話真是一點也不假。我們到了海邊,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頓時覺得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心曠神怡,先前的煩惱頃刻之間被沖刷地一干二凈。
海邊的環海路好像一條蜿蜒起伏的長龍纏繞著整個海岸線,環海路雖然較以前擴寬了許多,但依然是擠滿了熙熙攘攘、三五成群、成雙成對的人群,路邊樹木吐綠,花草爭榮,讓人賞心悅目,好一派節日的歡慶景象。
天是藍的,海也是藍的,海鷗飛舞、帆舟穿梭、碧波盪漾的改制的海邊真是美極了!
海邊金黃色的沙灘,遠遠望去彷彿鋪了一地閃閃發光的金子,走在上面松軟軟的,非常舒服。我和媽媽拉著手唱著小曲悠閑地走在海邊軟棉棉的沙灘上,聞著海邊那誘人的輕輕的海腥味和那清鮮的空氣,心裡感覺開闊敞亮了許多。
放眼遙望大海,一望無際,彷彿水天相連。在上面時常會飛舞著一些雪白色的、淺灰色的海鷗,還漂浮著像海鷗一樣顏色的雲朵。濕潤的涼風在海面輕輕地吹過,海面上掀起一個個上下翻滾的大大小小的浪頭,層層疊疊,遠遠望去就像一行行正在展翅飛翔的白鷺;又如千萬匹脫繩狂奔的烈馬;似無數條正在怒吼狂叫的張牙舞爪的蛟龍「嘩嘩嘩」地撲向岸來,撞擊在岩石上,濺起一層疊過一層的浪頭,遠遠望去,就像綻開千萬朵潔白晶瑩的白花。
海面上有幾艘快艇,閃電般的在海面上往返地穿梭著,船的身上被劃出的浪花飛濺四射,看上去好驚險、好刺激。聽媽媽講,他們是到崆峒島觀光的。崆峒島離煙台山只有幾海里,崆峒島內樹木枝繁葉茂、花草爭榮、鳥語花香,可以說是一個自然的「島嶼公園」;漁民淳樸善良、粗獷奔放、熱情好客,在島內豎桿垂釣,吊上來的魚蝦,就地下鍋,原汁原味、新鮮可口,朋友相聚,別有一番風趣。特別是崆峒島的附近還有數個無人居住的小島,有些島遠遠看去,有的像海龜、有的島像天鵝、有的像卧佛、有的像······這些小島至今在民間還流傳著許多動人美麗的傳說呢!
已在不自覺中流出了激動和感動的淚花。吃完飯,我和媽媽就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想這件事。
下午,我又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塔山游樂城,我們爬山欣賞了風景、坐了模型飛機、盪了鞦韆、看了雜技表演、逛了動物園、乘了滑道、壓了蹺蹺板等又玩了很多有趣的項目。
「五一」這天我過得非常充實,過得充滿樂趣;過得開開心心;過得快快樂樂;它讓我懂得了許多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和道理;讓我受益匪淺、感慨良深!
--2000字
第14篇:快樂五一
終於盼來了期待已久的五月,同時,也迎來了今年的「五一」長假,大家都顯得十分興奮,都想趁五一長假好好玩玩。正巧今年的「五一」趕上了動漫節和休博會,大家心裡好不快活,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語言說就是「快樂得冒泡了」!
可是現在正在「減負」,「減負」這詞聽起來挺誘人的,可「減負」不就是「加正」么,大家心裡都明白,學校里的負擔是少了,可是哪個家長心裡不急?這邊學校的負擔少了,那邊就在給學生找家教、課外輔導班「充電」了。這下可好,好好一個長假,就這么給「毀」在家教手裡了。通常,長假里有課的同學,只能乖乖的呆在家或是輔導班裡,默默的祈禱,盼望著奇跡的出現了。很不巧,我就是長假需要上課的同學之一。無奈,長假中的幾天,都只有騎著我的「小鐵驢」來來回回。
眼看我眼饞已久的動漫節就要結束了,我整天悶悶不樂的。爸爸好象瞧出了什麼,於是向我提出帶我去樓下空地打羽毛球,我的精神剎時就好了很多,雖然不能去動漫節,但打打羽毛球也不錯,已經好久沒和爸爸打過羽毛球了。我像個娃娃似的,蹦蹦跳跳的就下了樓。因為在學校上體育課時,和同學玩過幾次,所以我打羽毛球的水平總的來說,有了很大的提高。說起來慚愧,在這之前我連發球都還不會發呢!爸爸因為好久都沒有打羽毛球了,一開始竟破天荒的讓我贏了十幾個球。後來爸爸漸漸進入了狀態,一會兒就「打了翻身仗」。開始我因為前頭的勝利沖昏了頭,變得飄飄然了,但一看爸爸連續贏了許多球,頭腦自然清醒了很多。終於和爸爸打成了平手,我發球時變得格外謹慎,照例把球發到很遠,但不同的是,發球過程中,一直用眼估量著,使球不至於飛到界限之外,很可惜爸爸一下就接住了球,球遠遠的向我飛來,我接著讓球飛的很近,可爸爸竟然早有準備,又一次接住了球,這下可好,接下來幾球都是我被我爸「牽著鼻子走」,球向我這邊飛來時,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把我累的氣喘吁吁的。突然,爸爸猛的一揮球拍,羽毛球以閃電般的速度向我飛來,我連眼都沒來得及眨一下,球就落地了,哎,又是我輸了。我一下子明白了,打球也是要講策略的,像爸爸那樣使用「調虎離山」很顯然,他一會兒就佔了上風。於是我也開動了一番腦筋,哈哈,新的一場戰爭又開始了……沒過多久,我們倆就已經滿頭大汗了,可誰都不認輸,仍舊奮力的揮舞著球拍。周圍的人也許是被我們所感染了,幾個小孩竟停下手中的游戲,興致勃勃的開始看我們打球了。就是周圍的路人,也不再一副旁若無人的表情,默然走過,他們的笑容和我們一樣燦爛。
看來,去不去看動漫節這並不是最要緊的,重要的是我們對待事物的心態,若是我們全身心投入,並從中體驗到了快樂,即使再小的事,都能讓我們開心一整天。我希望我以後都能向
6. 關於浙江湖州資料
湖州市地處浙江省北部,東鄰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瀕太湖,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解放後,先後設浙江第一專區、嘉興專區和嘉興地區,1983年撤嘉興地區,建湖州、嘉興兩個省轄市。湖州市現轄德清、長興、安吉三縣和吳興、南潯二區。總人口257萬,其中市區人口108萬;總面積58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到44.1%,中心城市建成區52.9平方公里。
湖州有較好的區位條件。距杭州75公里、上海160公里、南京220公里。南北走向的104國道、杭寧高速公路、宣杭鐵路和東西走向的318國道、被譽為「東方小萊茵河」的長湖申航道、已開工建設的申蘇浙皖高速公路貫穿湖州全境。新長鐵路和即將修建的湖乍鐵路使湖州分別與隴海、滬杭兩大鐵路干線連通。湖州還擁有全國一流的內河鐵路、公路、水運中轉港。
湖州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之稱。宋代就有「蘇湖熟,天下足」之說。被列為「文房四寶」之首的湖筆,就產於湖州。湖州歷史上人才輩出,人文薈萃,既哺育了唐代詩人孟郊、元代書畫家趙孟兆頁、明代小說家凌氵蒙初、近現代書畫大師吳昌碩、新文化運動猛將沈尹默等一批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顏真卿、陸羽、蘇軾、胡瑗等不少名流。世界上第一部《茶經》就是陸羽在湖州寫成的。辛亥革命時期的陳英士、被周恩來總理譽為「龍潭三傑」之一的革命烈士錢壯飛,都是湖州人。建國以來,湖州籍的「兩院」院士(學部委員)共有18名。「兩彈一星」的23位功臣中,錢三強、趙九章、屠守鍔就是湖州人。「新時期鐵人」王啟民、「海空衛士」王偉、公安部一級英模沈克誠更是當代湖州人的驕傲。
湖州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的歷史人文景觀。市內的唐代飛英塔、千年古剎鐵佛寺、江南水鄉古鎮南潯、德清莫干山、安吉境內世界上種類最多的竹種園和世界級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南太湖旅遊休閑和水上娛樂勝地,都風景宜人,各具特色。湖州還是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浙江省文明城市。已成功舉辦四屆全國極限運動大賽和兩屆湖筆文化節,被譽為「中國極限運動之都」和「中國毛筆之都」。
湖州是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先行規劃、先行發展」的14個重點城市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市國有、城鄉集體企業改制任務已基本完成。產業結構從原來的傳統絲綢、建材業為主,形成了以新型紡織、新型建材、醫葯化工、特色機電四大特色優勢產業為支柱、電子信息和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格局,先進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0%。
湖州市域總面積5817平方公里,地貌結構為「五山一水四分田」。
湖州的地形,西倚勢若奔馬的天目山脈,境內重崗復嶺,群山逶迤,異峰突起,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其中龍王山高1587米,比在臨安境內的天目山主峰還高出80米,山勢磅礴,奇峰異石與懸崖陡壁相間,有仙人橋、龍門瀑布、龍門坎等自然景觀。周圍雲霧變幻,溪谷深切,水流湍急,疊瀑壯觀,覆蓋著生態完好的原始森林。在700米以上森林呈現出黃紅相間的暖溫帶夏綠林景觀,森林面積達2063平方公里,素有「極目千里秀,林木十里深」之稱,此乃上海黃浦江之源頭。
天目山向湖州東北延伸,與杭州為鄰,有座秀麗挺拔的山峰,與廬山、北戴河、雞石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的莫干山,周圍4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20.2米,山以竹海流泉、煙嵐雲霧為勝,形成獨特的「清涼世界」。陳毅元帥曾高歌一首《莫干好》,詞曰「夾道萬桿成綠海,百尋澗底望高樓。」「飛瀑劍池滌俗慮,塔山遠景足高歌。」
天目山余脈一直延伸到湖州城西郊、太湖南岸。北宋元豐二年曾任湖州太守的著名詞人蘇軾有詩曰:「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雲峰下幽谷。」「具區吞滅三州界,浩浩盪盪納千派。」
最高峰龍王山海拔1587米。
龍王山
龍王山位於安吉縣南端,西天目山北側,浙皖兩省,安吉、臨安、寧縣三縣的交界處,主峰海拔為1587.4米,屬天目山脈的主要山峰之一比西天目山主峰遍8米,整個保護區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龍王山地勢險峻,多懸崖峭壁、山澗瀑流、河谷幽深,但整個保護區生態良好,物種豐富,氣候適度,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為90%以上,是浙北地區保護較好的植被基因之一,有「綠色寶庫」、「浙北綠色珍珠」等美稱。
龍王山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植物138科、406屬、668種,其中:蕨類植物有19科、28屬、39種;裸子植物有6科、13屬、16種;雙子葉植物有101科、315屬、542種;單子植物有12科、50屬、71種。龍王山還擁有多種稀有珍貴樹種,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銀縷梅;屬國家二、三級保護的銀杏、金錢松、鵝掌揪、杜件、天目蘭花、銀鵲樹等十三種。動物在至今發現200多種,兩面三刀棲類、爬行類、蛙類等種類均有出沒,有東方蠑螈,還有龍王山特有的「安吉小鯢」(俗稱小蛙蛙魚)有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雲豹、金錢豹、黑蝶、立灰蝶等,現已採集的蝶類標本近千號,共116種。
龍王山年平均溫度為19.9度,平均濕度為78。84%。因此,是得天獨厚的清涼世界,避暑勝地。
京杭大運河和源於天目山麓的東、西苕溪縱穿橫貫湖州全境。苕溪東經由頁塘(申湖航道,稱「中國萊茵河」),流於黃浦江,北經56條溇港注入煙波浩渺的太湖。境內水系密如蛛網,交織一起,形成江南水鄉。
苕溪又名雨言溪,在浙江省北部,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東、西二苕溪組成,因兩條溪大小想仿,又稱姐妹溪。
東苕溪,又名龍溪、仇溪、余不溪,上源由南、中、北三個支流組成,在浙江省東北部,而以南苕溪為正源。源出東天目山北部平頂山南麓,山峰海拔1166.8米,南流折東流,與中、北苕溪會合後,流至瓶窖稱東苕溪。瓶窖以下至全村,左有安溪匯入,至德清縣城,左有湘溪、余英溪匯入。德清至湖州左有埭溪匯入。解放後建東苕溪導流工程,自虎墩山沿導流經橫山、鮑山,至湖州市西的杭長橋與西苕溪匯合。
東苕溪杭長橋以上有流域面積2267平方千米,幹流長165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7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5.4億立方米,自然落差524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54億立方米,可能開發裝機容量0.35萬千瓦。已建成水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0.27萬千瓦。
西苕溪,又名龍溪港,因在湖州城區以西,故名。上游有南溪、西溪兩源,西溪為正源,源於浙江安吉和安徽寧國兩縣交界的天目山北側南北龍山之間的天錦堂,山峰海拔1415米,東北流至安吉縣塘浦鄉會合南溪後始稱西苕溪。
兩源合流後,水分兩支,其中北支系西苕溪故道,清同治年間原為西苕溪幹流,後遇大水,幹流改道,逐漸淤小。1954年在南支塘浦村上游建烏象壩,故道成為該壩的灌溉總渠,沿故道已有黃金壩等8條引水灌溉堰壩。故道東北流至安城,復與南支匯合。
南支原系一小溝,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遇大水被沖開成為西苕溪幹流。從塘浦村東流至姚家橋附近,侵佔原大溪下遊河段,至洪渚渡,有許溪、遞溪合流之水從右岸匯入。至安城鎮西苕溪由山溪性河道變為平原河道,故道從左岸匯入,主流北流至小溪口經石路村,東流經胥倉橋、徐家雨言門、土斗水橋,至湖州市與東苕溪匯合。
幹流總長145千米,流域面積227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2.0立方米/秒,自然落差297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38萬千瓦,年徑流量22.6億立方米。為浙江省重要的北部通航河流。
東、西苕溪在湖州合流後,向北流15千米,歧分為數十條港婁,分別經由環城河、小梅港、新塘港、長兜港、大錢港、橫港諸道注入太湖。
苕溪上游流經浙西低山丘陵區,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洪水暴漲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特徵。天目山區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徑流豐富,苕溪年徑流量達39億立方米。下游進入杭嘉湖平原,水流平穩,河道曲折,支流發育,河段寬80—160米,水深約7—8米。昔日流域內水患災害頻繁,1949年以來,在東西苕溪上游營建大型水庫多座,1957—1960年,又先後完成東苕溪導游工程和東西苕溪分流入湖工程,基本上控制了水患,並兼有航運、灌溉之利。
苕溪的得名,是由於流域內沿河各地盛長蘆葦,進入秋天,蘆花飄散水上如飛雪,引人注目,當地居民稱蘆花為「苕」,故名苕溪。
湖州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全年平均溫度為16℃,年平均降雨量在 12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時間長,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湖州旅遊四季皆宜,但以春暖花開或秋風送爽之時為佳。
湖州自然資源豐富,全市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7.18億立方米,可供發展淡水漁業的水面2.2萬公頃。礦藏已發現47種,經初勘的23種,以非金屬礦藏為主,主要有建築石、石灰岩、膨潤土、硅灰石、方解石、螢石、石英砂岩、煤、石煤、黃砂等。木本植物主要有竹、松、杉、茶、桑、果樹等,安吉縣居全國十大「毛竹之鄉」之首。陸生脊椎動物約300種,珍稀動物有揚子鱷、金錢豹、梅花鹿,畜禽飼養品種有50餘種。淡水魚是境內動物資源的重點,有102種。
湖州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楚春申君黃歇築下菰城至今已有近2300年歷史,下菰城牆至今保存完好,為國內罕見的古城遺址。千金鎮塔地遺址是一個良渚文化、馬僑文化和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及更晚的周代印紋陶文化的文化堆積深厚的古代大型聚落遺址。湖州是世界絲綢文化發祥地之一,市郊錢山漾遺址出土的蠶絲織物有4700多年的歷史,人傑地靈的湖州歷代人才輩出,吳昌碩、俞平伯,孟郊、趟孟頫、陸羽等在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這些連同綢文化、筆文化、茶文化、飲食文化等共同構成了湖州獨具魅力的人文資源。
湖州西倚天目山脈、北瀕太湖,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除豐富的人文古跡,自然景觀尤以「山水清遠」著稱,風光獨特,景色秀美,山、水、湖、泉、洞五類俱全,既有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又有蒼山、竹海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既有小橋流水的吳越風情,又有高山大川、森林竹誨和浩渺煙波的太湖風光,景色如畫。
「太湖、名山、竹鄉、古鎮」是湖州四大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旅遊品牌。
商貿業繁榮興旺,市場發達,初步形成了消費晶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相互配套的大流通格局。商品交易市場穩步發展,全市擁有商品交易市場191個,市場成交額40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水平交易市場31個。其中綜合性特大型專業批發市場有全國最大的膠合板以及包括傢具、五金,建陶、燈具和地板等所有裝飾裝潢材料的南潯建材市場和和全國最大的童裝批發市場織裏童裝市場。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黃歇徙封於此,在此築城,始置菰城縣,以澤多菰草故名。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濱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從此始。
湖州遠在原始社會晚期的新石器時代(距今約5000—5500年),已有人類聚居。
湖州建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江南古城。
公元前334年,楚春申君黃歇徙封於此,在此築城,名「菰城」(以澤多菰草而名)。
公元前223年,秦改「菰城」為「烏程」,以烏巾、程林兩氏善釀得名。
公元266年(三國東吳孫皓寶鼎元年),始改「烏程」為吳興郡。
公元602年(隋仁壽二年),置州治,名湖州,因地濱太湖而名,湖州之名從此而始。
明、清時,設府治,一直沿稱「湖州府」。
1912年(民國元年)廢湖州府,把烏程、歸安二縣合為吳興縣。
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分設湖州市和吳興縣,至1983年曾幾度分合;湖州又是解放後浙江省第一專區、嘉興專區和嘉興地區行政中心所在地。
1983年7月,撤地建市,撤銷嘉興地區,分設湖州、嘉興兩市,實行市管縣體制。湖州作為地級省轄市,下轄城、郊兩區和德清、長興、安吉三縣。1988年撤銷城、郊兩區建制,1993年又設城區、南潯、菱湖三區。
2003年1月,撤銷城區、南潯、菱湖三區,新設立吳興區、南潯區兩個市轄區。現湖州市行政區域轄兩區三縣。
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湖州地屬吳國。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越滅吳,地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楚滅越,地屬楚圍。湖州又一名稱菰城,就源自建於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下菰城,乃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黃歇所建,這是湖州年紀最大的古城,其遺址今天仍保存在湖州市郊雲巢鄉窯頭村的稻田、毛竹和桑樹之中。 公元前206年,項羽在吳中(今湖州)起兵,自立西楚霸王,在湖城中心建「項王城」,其南城牆原址在今天的福來福大酒店,解放前還留有兩個石獅子,後移到人民公園里去了,「項王城」也終於淹沒在鬧市之中;另有「項王井」,原址在今天的浙北大酒店北面100米處。項羽起兵前後的許多活動都是在湖州進行的,《史記》記載,項羽與叔叔項梁「避仇於吳中」,唐顏真卿在《項王廟碑陰述》中說得很清楚:「吳中,蓋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間,恰逢秦始皇東巡經過湖州,項羽就是在湖州城邊東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輿並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9月,項羽便就地起兵反秦。所舉之兵都是他在烏程的賓客及弟子和附近各縣收得的,即所謂八千「江東子弟」。部隊號「烏程兵」,烏程就是湖州。起兵後在下菰城北建城,這就是項王城,兵屯於今湖州弁山。方誌記載,湖州出西北之門又叫霸王門,弁山則有項王走馬埒、飲馬池、系馬木、磨劍石等古跡。過去,在湖州城內和弁山等處都有項王廟,後被毀。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項羽被江東父老封為弁山之神。
湖州是全國著名的蠶鄉,也是世界絲綢文明的發祥地之一。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錢山漾出土了一批絲線、絲帶和沒有碳化的絹片。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測定,確定絹的年代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並已確定的最早的絲綢織物成品。它的發現使湖州絲綢的歷史往前推至4700年,成為世界絲綢最老的壽星。它的發現同時也推翻了黃帝元妃嫘祖(約公元前2550年)發明養蠶的神話傳說。現在,這些絹片已成為浙江絲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湖州是湖筆的產地。 中國歷史上就有「湖穎之技甲天」的說法,所謂「穎」指的是筆頭尖端一段齊而透明的鋒穎,業內人稱之為「黑子」。秦朝名將蒙恬來到湖州善璉後,對毛筆做了重大的改革,「納穎於管」,既把筆毛納進竹管內,以披柱法改進毛筆。因為這個傳說,蒙恬被尊為中國制筆業的始祖。
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茶聖陸羽在湖州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據考證,三國時期,東吳已成為當時茶業傳播的主要地區,但消費還局限於上層社會,唐朝時茶葉的產銷中心轉移到浙江和江蘇,湖州茶業開始特供朝廷,名揚天下,成為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我國古代貢茶分兩種形式:一種是由地方官員選送,稱為土貢;另一種是由朝廷指定生產,稱貢焙。湖州,就是唐朝廷設立的歷史上第一個專門採制宮廷用茶的貢焙院所在地,可見當時湖州茶葉的品質和名氣。唐張文規曾作《湖州貢焙新茶》詩雲:「鳳輦尋春半醉歸,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湖州紫筍來。」詩中的「湖州紫筍」指的就是湖州長興顧渚山的紫筍貢茶。飲茶之風一起,文人墨客便將茶淋人詩詞,「茶道」一詞也出現了,它最早發現於唐代著名詩僧、茶僧皎然的茶詩《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這比日本使用茶道一詞早了八百多年。皎然俗姓謝,名晝,湖州人,是南朝謝靈運的第十世孫。其實,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最早把中國天台山茶籽帶到日本、播種在京都比睿山麓的是日本的最澄和尚,時間是公元805年。次年,日本空海和尚又從中國帶回茶籽,獻給嵯峨天皇。在天皇倡導下,中國唐代的餅茶煮飲法在日本弘仁年間得到發揚光大,形成「弘仁茶風」。到了南宋,日本榮西和尚帶回南宋的制茶法和飲茶法,使南宋的蒸清散茶在日本普及開來,被推崇為日本茶祖。到了清朝,福建的煎茶法傳到日本,同時傳去的還有中國紫砂茶具,到18、19世紀,日本的茶道即煎茶道才逐漸形成。
湖州是中國綠茶的重要產區,茶葉品種很多,但最著名的除了紫筍茶,還數獨產於安吉的白茶。白茶歸類為綠茶,顏色其實也為略透明的淡綠色,因芽葉上有一層細細的白絨毛而得名。其珍奇之處在於,在數百年裡,白茶都處於野生狀態,而且寥若晨星。現在的安吉白茶的母本系孤茶一株,長在海拔800米的大溪山深山嶴中,已歷盡150年風霜,被稱為「白茶王」,是古今中外茶中極品,被譽為「中華一絕」。早在宋代宋徽的《大觀茶論》中就有評價:「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御賜白茶遂為第一」。據中國農業部專家檢測,白茶的氨基酸含量特別高,達10.6%,比普通綠茶高出一到兩倍,茶多酚含量相對偏低,是綠茶一絕,被市場極為推崇,曾先後在第二屆、第三屆國際名茶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湖州美食很多。這里有諸老大的粽子,被譽為「粽子狀元」,有丁蓮芳的千張包子,有周生記餛飩,有震遠同「茶食三珍」,有泗安酥糖,有雙林姑嫂餅,南潯定勝糕,有讓世人驚詫的「百魚宴」,有佳餚爛糊鱔絲、太湖熗白蝦,練市醬羊肉、雙林板羊肉,花鰱頭滾豆腐、雨後地滑苔(菌),有田螺嵌肉,有芽麥塌餅、綉花錦菜,有清汁筍、蒓菜,有名酒箬下春和烏程酒等
湖州風光獨特,東部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情,西部中國竹鄉林海飛瀑高山草甸的風韻,孕育了「太湖、竹鄉、名山、濕地、大宅門、古生態」六大旅遊品牌。中心城市的飛英塔,以塔中有塔而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鐵佛寺中的鐵觀音,以東方維納斯的美譽而名播海外;中國竹鄉安吉,黃浦江源頭的龍王山,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全國面積最大、竹種齊全的中國竹子博覽園,彷佛是長江三角洲的一條綠色長廊,伴著竹樂清純的旋律,向遊客展示著「綠色生態」的旅遊定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清涼世界德清莫干山,與廬山、北戴河、雞公山並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德清的下渚湖是江南最大的濕地風景區,這是新開發的一個自然生態景區;江南大宅門南潯,以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內涵,與德清的千年古鎮新市一起成為水鄉古鎮的標志;位於江浙皖三省交界處的長興,以十里古銀杏長廊、「活化石」揚子鱷、第二冰川期遺址金釘子和唐代貢茶紫筍茶而成為古生態的見證。
湖州主要旅遊景點:大漢七十二峰 ·藏龍百瀑 ·南潯 ·莫干山 ·中南百草園·安吉竹博園 ·安吉 ·中國大竹海 ·湖州太湖 ·顧渚山茶園 ·天荒坪電站 ·下渚湖濕地·天下銀坑 ·嘉業堂藏書樓 ·鐵佛寺·龍王山 ·百間樓 ·張石銘舊居 ·飛英塔 ·天賦湖 ·芙蓉谷 ·白茶谷九龍峽·含山旅遊區 ·華廳
2006年,湖州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湖州的古今英才輩出。許多都是開宗立派的一代宗師:曹不興,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立傳的畫家;如陸羽,盡管不是湖州人,但客居湖州30多年,在這里寫成了世界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被後人奉為「茶聖」,如趙孟頫,變革南宋院體格調,開創了中國士大夫文入畫派,世稱「趙體」;:如吳昌碩,是中國近代繪畫史的開創者,海上畫派的創始人;如沈家本,是中國近代法律體系的奠基人。在文史界,有著名唐詩《遊子吟》的作者孟郊,有客居湖州寫下「西塞山前白鷺飛」佳句的張志和,有《三言二拍》中《二拍》的作者凌濛初,有為《紅樓夢》作序的戚蓼生,有紅學家俞平伯,中國二十四史中,有三史,宋書、梁書、陳書)都是湖州德清姚察父子撰寫的;在政軍界,有五代時的。南唐後主」李煜,有南北朝時期的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有明朝開國元勛劉伯溫,有辛亥革命的功臣陳英士,被稱為「民國奇人」的張靜江,有1931年在上海挽救了黨中央、被周恩來稱為共產黨情報工作「前三傑」之一的錢壯飛,有被後人稱為「民族節氣的楷模」的外交官楊光注,有新中國第任林業韶長梁希;在教育科技界,有一千多年前影響「太學」的教育家胡瑗,有被譽為「千古治黃第一人」的水利專家潘季馴,有赫赫有名的錢三強,有「中國航天之父」屠守鍔,有氣象學家趙九章,有冰心、費孝通、雷潔瓊的老師、哲學家趙紫宸,有。國寶」級文物鑒定家徐森玉,有燕京大學校長陸志韋,在藝術界,有新中國雜技事業開拓者之一、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夏菊花;在實業界,有被稱為江南第一巨富的沈萬三。近年,又涌現出了中國古橋古船專家朱惠勇。
7.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花開花落,雲卷雲舒,這些大自然精靈在地球的舞台上盡情地演繹著自己的輝煌。請以「
有幸參加了一次網友自發組織的,以「走出健康,走出快樂」為主題的飽走活動。長這么大,可以說是第一次走了這么遠的路程。挑戰了自我,走出了健康,收獲著快樂。雖然腳掌,腳後跟磨出了好幾個水泡,以至於最後不得已脫掉了鞋子,赤腳上陣。但是想想紅軍的二萬五千公里的長征,我所走的這十八公里的路程就真的不算什麼了。雖然疼痛不斷,但是我依然咬牙堅持到了最後。(在這里佩服一下自己,給自己一個精神上的鼓勵)
但是令我最敬佩的還是我們全隊一名年齡最大的隊員,雖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的精神卻令我折服。六十九歲的年齡,頭發都已經灰白,但是卻擁有著一顆時刻年輕的心。當然,心態也是無可比擬的。步履輕盈,一直以輕松的步伐行進在隊伍的中列,我們都是空手輕裝,但是他還背著一個背包,雖然我不知道背包的重量,但是我能感覺到不是很輕。就是這樣,有時候,我還得要用小跑的速度來跟上他大步流星的腳步。(全景體育里有他的一張特寫照片)
(行進的過程我在這里就不寫了,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全景體育看照片,省略大約500字)那山,在我們的行進中,越來越近,三個小時的行進,雖然都很勞累,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放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我們的談笑風生中,也有如風馳電摯一般一眨眼就過去了。臨近中午,我們終於到達了長勝山的山腳下。仰頭望去,一片碧綠,經過一個漫長陰雨連天的雨季的刷洗,那山更顯得清新怡然。我突然想起了蘇軾的一首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是啊!第一次來到這座夢寐以求了很久的長勝山,我被這座山的奇峰異嶺所陶醉著。古人雲「奇峰出奇雲。 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 口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 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 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 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 投跡歸此地。」還沒有上山,我卻早已經沉醉這被群山峻嶺包圍的山腳下,不敢打擾了這座青山的素凈。
那樹,鬱郁蔥蔥,依山傍水,粗壯如純朴山中小伙,婀娜如少女嫵媚。穿過山間田埂,看那果實壓彎了樹枝。當我們競相彎腰越過那被果實壓彎的樹枝,我想起了一句詩詞「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山民的笑臉寫在眉宇之間,那是他們勤勞的結果,那是他們一年的幸福。田埂邊的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時不時的隨著清風送上一陣陣淡淡的清香。大自然的美總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行於狹隘但卻幽靜的田埂小路,或平坦,或崎嶇,或泥濘。越過那溝溝坎坎,那清澈見底的小溪,盡顯在眼前。潺潺的流水聲猶如一曲婉約動聽的音樂,敲擊的心靈,驅趕著疲憊,讓躁動的心得以清凈悠閑。捧一把撫於臉上,清涼,清爽,愜意的猶如六月的一支冰凍雪糕。
穿越依山而建的崎嶇山路,我們終於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靜卧在長勝山半山腰的小水庫。那水,怎麼能用一個「清」,一個「美」來形容。我感嘆他自然的鬼斧神工。清澈見底,猶如一面若大的鏡子,環山抱水,樹影倒映。微風輕啟,湖面碧波起漣漪,醉倒了我們一甘眾人。
陽光射在水面上,泛起了一層層疊巒起伏五光十色美麗畫卷。畫中,有山,有水,有人,有天空,有白雲。偶爾幾只蜻蜓點擊水面,又泛起點點波瀾,慢慢的擴大,漸漸的隱去,恢復了平靜。「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近江南草未凋。」赤足踏水而行,那股清涼透徹心扉,一掃一路的疲憊乏力。喝一口山泉,甘甜潤脾肺,純凈融自然。大呼過癮,一甘眾人喝了一個酣暢淋漓。
走進自然,走出健康,走出快樂,走出自信。我走我快樂。
有幸參加了一次網友自發組織的,以「走出健康,走出快樂」為主題的飽走活動。長這么大,可以說是第一次走了這么遠的路程。挑戰了自我,走出了健康,收獲著快樂。雖然腳掌,腳後跟磨出了好幾個水泡,以至於最後不得已脫掉了鞋子,赤腳上陣。但是想想紅軍的二萬五千公里的長征,我所走的這十八公里的路程就真的不算什麼了。雖然疼痛不斷,但是我依然咬牙堅持到了最後。(在這里佩服一下自己,給自己一個精神上的鼓勵)
但是令我最敬佩的還是我們全隊一名年齡最大的隊員,雖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的精神卻令我折服。六十九歲的年齡,頭發都已經灰白,但是卻擁有著一顆時刻年輕的心。當然,心態也是無可比擬的。步履輕盈,一直以輕松的步伐行進在隊伍的中列,我們都是空手輕裝,但是他還背著一個背包,雖然我不知道背包的重量,但是我能感覺到不是很輕。就是這樣,有時候,我還得要用小跑的速度來跟上他大步流星的腳步。(全景體育里有他的一張特寫照片)
(行進的過程我在這里就不寫了,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全景體育看照片,省略大約500字)那山,在我們的行進中,越來越近,三個小時的行進,雖然都很勞累,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放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我們的談笑風生中,也有如風馳電摯一般一眨眼就過去了。臨近中午,我們終於到達了長勝山的山腳下。仰頭望去,一片碧綠,經過一個漫長陰雨連天的雨季的刷洗,那山更顯得清新怡然。我突然想起了蘇軾的一首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是啊!第一次來到這座夢寐以求了很久的長勝山,我被這座山的奇峰異嶺所陶醉著。古人雲「奇峰出奇雲。 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 口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 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 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 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 投跡歸此地。」還沒有上山,我卻早已經沉醉這被群山峻嶺包圍的山腳下,不敢打擾了這座青山的素凈。
那樹,鬱郁蔥蔥,依山傍水,粗壯如純朴山中小伙,婀娜如少女嫵媚。穿過山間田埂,看那果實壓彎了樹枝。當我們競相彎腰越過那被果實壓彎的樹枝,我想起了一句詩詞「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山民的笑臉寫在眉宇之間,那是他們勤勞的結果,那是他們一年的幸福。田埂邊的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時不時的隨著清風送上一陣陣淡淡的清香。大自然的美總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行於狹隘但卻幽靜的田埂小路,或平坦,或崎嶇,或泥濘。越過那溝溝坎坎,那清澈見底的小溪,盡顯在眼前。潺潺的流水聲猶如一曲婉約動聽的音樂,敲擊的心靈,驅趕著疲憊,讓躁動的心得以清凈悠閑。捧一把撫於臉上,清涼,清爽,愜意的猶如六月的一支冰凍雪糕。
穿越依山而建的崎嶇山路,我們終於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靜卧在長勝山半山腰的小水庫。那水,怎麼能用一個「清」,一個「美」來形容。我感嘆他自然的鬼斧神工。清澈見底,猶如一面若大的鏡子,環山抱水,樹影倒映。微風輕啟,湖面碧波起漣漪,醉倒了我們一甘眾人。
陽光射在水面上,泛起了一層層疊巒起伏五光十色美麗畫卷。畫中,有山,有水,有人,有天空,有白雲。偶爾幾只蜻蜓點擊水面,又泛起點點波瀾,慢慢的擴大,漸漸的隱去,恢復了平靜。「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近江南草未凋。」赤足踏水而行,那股清涼透徹心扉,一掃一路的疲憊乏力。喝一口山泉,甘甜潤脾肺,純凈融自然。大呼過癮,一甘眾人喝了一個酣暢淋漓。
走進自然,走出健康,走出快樂,走出自信。我走我快樂。
8. 寧波的區位是什麼
寧波簡稱「甬」,位於我國海岸線中段,浙江寧紹平原東端,即東經120°55'至122°16',北緯28°51'至30°33'。東有舟山群島為天然屏障,北瀕杭州灣,西接紹興市的嵊縣、新昌、上虞,南臨三門灣,並與台州的三門、天台相連。全市總面積936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1033平方公里。
寧波境內主要山脈有四明山和天台山兩支。四明山又名句余山,是天台山脈的支脈,橫跨本市餘姚、鄞縣、奉化三縣(市),並與嵊縣、新昌、天台三縣連接。山巒起伏,蜿蜒連綿,危崖壁立,森林茂密。四明山,據志書載:「四明山周圍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頂五峰,狀如蓮花,疑近星斗,山頂極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這就是四明山名稱的來歷。天台山,主幹山脈在天台縣,寧波境內為其餘脈,有4大分支從寧海縣西北、西南入境,經象山港延至鎮海、鄞縣東部諸山。
寧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餘姚江、奉化江、甬江,餘姚江發源於上虞縣梁湖;奉化江發源於奉化市斑竹。餘姚江、奉化江在市區「三江口」匯合成甬江,流向東北經招寶山入海。整個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
全市共有大小島嶼531個,面積524.07平方公里。寧波境內有兩灣一港,即三門灣、杭州灣、象山港。這些灣港,因有錢塘江、甬江及眾多溪河注入,夾帶著大量泥沙和營養物質,為灘塗和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寧波有漫長的海岸線,港灣曲折,島嶼星羅棋布。全市海域總面積為9758平方公里,岸線總長為1562公里,其中大陸岸線為788公里,島嶼岸線為774公里,佔全省海岸線的三分之一。
寧波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夏季風交替明顯。
寧波的四季是冬夏長(各約4個月)、春秋短(各2個月左右)。若以候平均氣溫10~22℃為春、秋兩季,>22℃為夏季,<10℃為冬季這一標准劃分,一般是3月第六候人春,6月第一候進夏,9月第六候人秋,11月第六候人冬。但在西部山區冬季比平原要長1個月,而夏季則要短近之個月,春、秋季比平原略長1旬,是春來遲則秋去早。冬季,由於受蒙古高壓控制,在西伯利亞冷空氣的不斷補充南下,天氣乾燥寒冷。此時盛行偏北風。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東南風,多連續晴熱天氣,除局部雷陣雨外,還會受到台風或東風波等熱帶天氣系統影響出現大的降水過程。春季,是冬季風轉換為夏季風的過渡性季節,由於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游交匯頻繁,天氣變化無常,時冷時熱,陰雨常現,雷雨大風、沿海大風經常出現,秋季,是夏季風向冬季風轉換的過渡季節,氣候相對涼爽,但有時也會出現秋老虎,由於常有小股冷空氣南下,鋒面活動開始增多,常會出現陰雨天氣。由於寧波倚山靠海,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使各地氣候差異明顯、天氣復雜,但同時也形成了多樣的氣候類型。如各海島具有氣溫年較差小、冬暖夏涼的海洋性氣候特色、氣候濕潤、光照條件較好、風力資源豐富等,但易受台風影響;西部山區則立體氣候特徵明顯,光照、氣溫、降水隨高度變化顯著,水資源相對豐富,但也極易產生洪澇或乾旱;而廣大平原地區受季風影響明顯。寧波市如此豐富多樣的氣候資源,給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自然條件。寧波多年平均氣溫16.3℃,7月最熱,l月最冷,極端最高氣溫39.℃,高溫天氣是北部多南部少、內陸多沿海少;極端最低氣溫-11.1℃,低溫天數不多,穩定通過10℃的初日是3月底,終日為11月下旬未,持續天數約有237天,平均積溫5100℃左右。山區與平原相比積溫要少1000℃左右。
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山地丘陵一般要比平原多三成左右;主要雨季出現在3~6月(即春雨連梅雨,月雨日普遍超過半個月)和8~9月(即台風雨和秋雨,月雨日也近半月)。寧波市一般是6月中人梅,歷史最早在5月中旬後期,最遲到6月底;出梅大致在7月上旬未,最早6月中,最遲8月初。寧波屬濕潤、半濕潤區,即收支(降水與蒸發)基本平衡;在區域分布上北部比南部相對乾燥。
年平均日照1900多小時。由於地域跨度有近1.5個緯度,所以在區域分布上是北多南少;而西部山區由於雲霧較多,平均要比平原少一成十。
一年中,由於季風交替顯著,常有春、秋季的低溫陰雨;汛期的暴雨和洪澇;夏、秋季的乾旱、台風、冰雹、大風;冬季的霜凍、寒潮等災害性天氣出現,直接影響農業生產。
影響寧波的台風主要集中在7~9月(過程雨量>=50毫米或風速>=17米/秒),平均每年2.8個。可造成嚴重影響的台風過程雨量>=200毫米)差不多每幾年就有1個。1953年以來,在寧波市登陸的台風有共4個。台風帶來的風暴潮危害極大,如5612號強台風(又稱8月1日大台風)象山損失慘重;又如9711號台風全市損失45億余元。
暴雨(日雨量)50毫米)年均2~5大,主要出現在6~7月上旬的梅雨和8~9月的台風暴雨,以9月居多;地域分布上寧海最多?暴雨常引成洪澇,如1988年寧海的7月30日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就是一例。
乾旱多發生在出梅後的7~9月,以寧海、象山的丘陵山地和降水利用率不高的慈溪為多,一般2~3年發生一次,其他地區4~5年一次:但旱情有時一年四季均可出現,有些年份是夏旱連秋旱,有的年份則是秋旱連冬旱。
冰雹和龍卷風在寧波市出現的機率較低。冰雹一般出現在3~9月的春夏秋季,多數發生在中午至傍晚。寧波市冰雹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區的餘姚、慈溪、鄞縣、鎮海等地,其次是奉化;龍卷風主要出現在6~9月其中7月為多。寧波市多數發生在餘姚和慈溪。1983年9月16日下午3時42分發生在餘姚泗門、慈溪周巷一帶的龍卷風造成近2000問房屋倒塌,21人死亡。低溫陰雨一般指春季的倒春寒和春秋季的低溫。倒春寒是指清明(4月5日)後,出現日平均氣溫在<=11℃連續3天或以上大氣,寧波市一般2~3年出現一次,多數出現在4月的第二候和第三候;春季連續陰雨是指3月下旬至4月底連續4天或以上(降水>=0.0毫米,日照時數<2小時)陰雨過程。平均每年出現1.1次;秋季低溫是指9月中、下旬連續3天出現日平均氣溫<=20℃或22℃的過程,導致粳稻和雜交晚稻灌漿成熟過程延緩,使灌漿不飽滿,導致減產,平均是4年一遇,但分布不均,有時會連續出現,有時8~9年才遇一次。霜凍分早霜和晚霜。4月1日後日最低氣溫(4℃晚霜凍,3年一遇,寧波市出現初霜一般在11月中旬,終霜3月底4月初。雪一般出現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最多1~2月。平均降雪6~10天,平均積雪2~6天。雷暴一般出現在3~10月問,年平均30~47天,初雷一般在3月初,最早出現在2月下旬;終雷一般在10月中旬,最遲可出現在12月初。
餘姚市概況
餘姚市地處美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北瀕杭州灣,南屏四明山,西連杭州市,東接寧波港,全市共轄14 個鎮、1 個鄉、6 個街道,總面積1527 平方公里,人口82.59 萬。
餘姚屬浙東盆地山區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區,地勢南高北低,中間微陷。南部為四明山區,山巒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最高峰大長山青虎灣崗海拔979 米,中部為姚江沖積河谷平原,北部為錢塘江、杭州灣沖積平原,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稱。
餘姚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陽光充沛,雨量豐富,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日照2061小時,平均溫度16 度。
餘姚經濟發達,改革開放以來,餘姚一直躋身於全國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列。2005 年, 實現國內生產總值 292 億元 ,財政收入 40.37 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381 元。
慈溪市概況
慈溪位於東海之濱,東離寧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南翼環杭州灣地區上海、杭州、寧波三大都市經濟金三角的中心,區位和交通優勢十分明顯。特別是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給慈溪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2008年建成後,一座比舊金山金門跨海大橋長15倍的雙塔鋼筋混凝土斜拉橋將橫跨廣袤而洶涌的杭州灣海域,從此慈溪將一躍成為連接上海、寧波兩大都市的「黃金節點」,融入滬、杭、甬2小時交通圈,這將極大提升慈溪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戰略地位。全市行政區域面積1154平方公里, 年末耕地面積65.2萬畝 戶籍總人口101.03萬人,轄17個鎮、3個街道,共297個行政村、28個居委會、46個社區,市政府駐地滸山街道。
慈溪歷史悠久。春秋時屬越,秦代設縣,古稱「句章」,至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稱慈溪,縣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東漢董黯「母慈子孝」傳說而得名。1954年行政區域調整,現市境為原慈溪、餘姚、鎮海三縣的北部組成(俗稱「三北」),1988年10月撤縣設市。
慈溪自然條件優越,氣候常年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市境東南部為低山丘陵區,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為遼闊平原,土壤肥沃,特產豐富,盛產果蔬等農特產品;北部為杭州灣,擁有長達77公里的海岸線,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海塗資源,近期可圍墾開發的海塗近10餘萬畝,是全省土地後備資源最豐足的地區之一。
慈溪擁有三大傳統的區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圍墾文化、移民文化。在晉唐時期,慈溪上林湖青瓷遠銷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慈溪又有「唐塗宋地」之稱,悠久的海塗圍墾歷史,塑造了慈溪人開拓進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源遠流長。慈溪更有對外交流合作的傳統,早在秦代,名士徐福在慈溪達蓬山啟航,東渡日本,拉開了對外交流的序幕。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三大文化已交織融匯在一起,善於兼容並蓄,注重務實開拓,崇尚合作共贏,講求開放、誠信,不排他、重吸收,海納百川的人文精神,已成為慈溪新時期無可比擬的人文競爭力。
2005年,市政府針對宏觀環境新變化,牢牢把握發展模式轉型這條主線,加大對增長方式轉變、統籌協調發展和政府管理服務改善的推進力度,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75.2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7047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0%和1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61.33億元,增長16.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0億元,其中地方級收入23.56億元,分別增長23.4%和2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445元,分別增長13.5%和15.2%,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下降到35.7%和39.4%;全市綜合實力和基本競爭力在全國百強縣(市)中分別排名第17位和第7位。
全市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20.84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9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3%和5.1%。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啟動建設綠色農產品加工基地和東部農業科技園區,穩步實施「西菜東擴」戰略,大力培育新型農業市場主體,不斷完善為農服務新機制。東部地區已累計建成綠色產業基地4.5萬畝,其中2005年新增200畝以上綠色產業基地42個,新發展家庭農場、聯戶小型農場和規模型特色農庄超過100家。加快綠色農產品認證,36個基地通過寧波無公害產地認證,面積近3萬畝,新增國家綠色食品7隻。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網路,大力實施種子種苗工程,積極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繼續實施萬名農民培訓工程。
出台先進特色製造業發展綱要和產業導向目錄,完善「六個扶」為重點的工業扶持政策。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230.06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14.80億元,增長24.9%。深入開展「經濟規范在慈溪」活動,在知識產權保護、產品質量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了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全市已擁有中國名牌產品2隻、中國馳名商標2隻,浙江省著名商標30隻、浙江省名牌產品32隻,寧波市知名商標50隻、寧波市名牌產品73隻。
全市實現自營出口總額31.4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8%;實現自營進口總額6.51億元,增長28.9%;實際利用外資3.01億美元,增長7.3%;加工貿易進出口額12.3億美元,增長61.9%,加工貿易比例達到34.5%;加大選商引資力度,引進千萬美元以上投資項目達到24個。
全市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24.33億元,比上年增長16.5%,佔GDP的比重為3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43億元,增長13.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之內;加快以五磊山風景區、達蓬山風景區和楊梅觀光園為主體的南山旅遊帶景區建設,積極推進以籌劃大橋見證游和杭州灣濱海濕地游為抓手的北部旅遊休閑區開發,全市接待各類旅遊者175.64萬人次,旅遊及相關收入達12.05億元,增長15.4%。
奉化市概況
奉化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的東海之濱,是寧波市副中心城市,全國甲類開放區。全市陸地面積125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96平方公里,人口47.94萬,轄6個鎮、5個街道。
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首次突破百億元,達到111.0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3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1%和17.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92億元,增長14.5%,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5.98億元,增長35.7%;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225元,分別增長11.0%和7.6%。首次進入全國「雙百強」縣(市)行列,位居「經濟百強縣」第91位,「綜合百強縣」排名比上年躍升21位,列第62位。
奉化山川秀美,人文薈萃,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溪口雪竇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早在漢代就有「海上蓬萊」之譽,擁有「浙東第一瀑布」千丈岩飛瀑和各種奇峰幽谷、山嵐水色,更有被譽為「天下禪宗十剎」之一的雪竇古剎和蔣氏故居等一系列人文景觀。「全球生態500佳」滕頭村是一個集生態環境、效益農業、教育實踐、農村示範於一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江南田園美景,令國內外遊客流連忘返。市內星級賓館和高檔娛樂、休閑場所等旅遊配套設施齊全,2004年全市共接待中外遊客390萬人次以上,旅遊門票收入6464萬元,旅遊經濟綜合收入12.5億元。
奉化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一。市內自然條件優越,地方特產眾多,經濟作物品種豐富,形成了水蜜桃、竹筍、芋艿頭、花卉苗木、草莓、海水養殖六大主導農產品,「瓊漿玉露」水蜜桃、「羅漢聖果」芋艿頭等享譽中外。1996年以來,奉化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中國水蜜桃之鄉」、「中國芋艿頭之鄉」、「中國草莓之鄉」、「中國青梅之鄉」和「中國花木之鄉」,是浙江省重要的海水產品養殖基地。奉化工業經濟發達,形成了以電子、服裝、機械、食品、生物化工等5大產業為支柱的地方工業體系。奉化是 「紅幫」裁縫的故鄉,服裝工藝精美,擁有「羅蒙」、「愛伊美」等著名企業和服裝品牌,享有「中國服裝之鄉」美譽。以振興民族信息產業為己任的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手機重點生產企業之一,年產「波導」手機1000萬台以上,2004年居品牌手機國內銷量首位。
奉化交通便捷,環境優越,是全國最佳投資區域之一。市區距寧波市區28公里,離寧波櫟社國際機場15公里,距國際深水良港北侖港45公里。沿海大通道同三高速公路、即將建成的甬金高速公路和規劃建設的甬台溫鐵路橫貫境內,五條高等級公路建設全面實施。奉化是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浙江省環境保護優秀城市。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經濟軟環境建設,成立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外商投資服務中心,對所有投資項目實行「一口子」受理、「一條龍」服務,為外商生活提供「一卡通」服務。省級經濟開發區內首創「無費區」、「無費企業」制度,實行土地出讓最高限價。奉化市連續3年被台灣電機電子同業公會等機構評為大陸最佳投資區,優越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客商來奉投資創業。
今天,勤勞智慧的奉化人民,正滿懷信心、昂首闊步為建設現代化生態城市而努力奮斗。
寧海縣概況
寧海,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浙江省東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門灣之間,天台山、四明山山脈交匯之處,計劃單列市寧波市屬縣。全縣下轄17個鎮鄉,人口58.3萬,總面積1931平方公里,海岸線176公里,灘塗2.6萬公頃,山林12萬公頃,耕地3.5萬公頃。
寧海具有悠悠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開篇地。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勞作,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建寧海縣,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境內山川秀麗,氣候溫和,旅遊資源豐富。縣北南溪溫泉藏於深山奇幽之處,是全國三大著名溫泉之一;雁蒼山,氣勢雄偉,為寧波市新十景之一;縣南蓮頭山冷泉,能療關節炎等症,自清於今,民間作「仙水」治病,久盛不衰。寧海人傑地靈,名士輩出。古代有藐視滅十族之災的方孝孺、率眾起義的農民領袖王錫桐;現代有「左聯」五烈士之一柔石、國畫大師潘天壽、著名畫家應野平,等等。
改革開放以來,寧海縣國民經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走在了全省前列。農業資源豐富,山有竹木茶桑果之盛,海有魚蝦蟹貝藻之豐,譽稱浙東魚米之鄉;全縣海洋水產養殖面積達21.8萬畝,為浙江省海水養殖面積第一大縣;「望海茶」、「望府銀毫」茶葉為全國優質名茶,對蝦、泥螺、蟶子等水產品聞名海內外。
工業經濟是全縣國民經濟的主體,以紡織服裝、機械電子、食品飲料、橡膠製品、金屬製品等行業為支柱的工業格局初步形成。寧海經濟開發區是省級經濟開發區和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寧海華聯紡織有限公司經濟效益在全省同行中名列前茅,寧波一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產銷量最大的童裝企業,寧海文具行業佔全國市場份額的70%以上;西林牌手動液壓搬壓車、大梁山牌啤酒、愛妻牌壓力鍋等大批名牌產品在國內外市場有較高的聲譽。
寧海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通訊發達。同三線高速公路和規劃中的沿海鐵路縱貫縣境,34省道甬臨線是一級公路,和盛寧線、象西線組成陸路交通主骨架,縣城距寧波機揚64公里,離北侖港80公里。5000噸級強蛟碼頭投入使用,北通寧波、上海、大連,南達溫州、廈門、香港,水陸客貨周轉能力大大提高。程式控制電話容量達到10.9萬門,行動電話、無線電話、傳呼均與全國聯網。電力充足,水資源豐富,勞動力素質高,服務優良。開放的寧海正按照寧波市副中心城市規劃的要求,大踏步向一個現代化中等城市邁進。
目前,全縣上下共同致力於「重科教、強工貿、興山海、治水患、美環境」,一心一意抓經濟,努力把寧海建設成一個經濟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社會文明安定、環境優美整潔、人民生活水平全面達到小康的生態型經濟強縣。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寧海,暢開大門歡迎您。
象山市概況
象山縣位於浙江省中部沿海,居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三面環海,兩港相擁。總面積65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7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335平方公里。由象山半島東部和599個島礁組成,海岸線長800公里,約佔全省海岸線長的八分之一。象山是綠色半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6-17℃,森林覆蓋率58%,空氣質量常年保持優級,人居環境良好,素有「海山仙子國、東方不老島」之美譽。
象山歷史悠久。據塔山史前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於此生息繁衍。春秋時,象山為越國鄞地。漢為鄞縣、回浦(後改章安)兩縣地。唐初分屬寧海及鄮縣。唐神龍二年(706),象山立縣,治彭姥村,因村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縣以山名,屬台州,廣德二年(764),改隸明州(明代改稱寧波)。民國元年,南田立縣,治樊嶴,同年4月,劃象山東溪嶺以南地入南田縣,遂遷治石浦。翌年取消劃並,南田還治樊嶴。1940年,撤南田縣,另置三門縣,南田為其轄地。
1949年7月8日,象山解放。10月成立縣人民政府,屬寧波專區,1952年,南田從三門劃歸象山。1954年4月,象山改隸舟山專區。1958年10月,寧海縣並入象山,隸台州專區。1961年10月,復置寧海縣,象山還治原境,回屬寧波專區(後稱地區)。1983年,寧波地、市合並,象山為寧波市屬縣。
解放初設4區、2鎮、18鄉,至1985年,全縣轄5區5鎮32鄉。1992年5月,撤區擴鎮並鄉,全縣轄13鎮6鄉。2001年,在全省率先設立街道,現有10鎮5鄉3街道,總人口53.32萬,城市化水平44%。
近年來,象山人民大力弘揚和實踐「海納百川、勇立潮頭」的象山精神,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已連續四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行列,2004年列65位.先後榮獲全國雙擁模範縣、中國針織名城、建築之鄉、象山海洋旅遊、象山海鮮等已成為象山精美名片。擁有2家上市企業。2005年,全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7億元,財政收入1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0元,農漁民人均純收入6900元。
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針織服裝、汽車零部件、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食品加工、裝備製造及關鍵機械基礎件等五大特色主導產業為主體的工業經濟格局。被中國針織協會授牌為「中國針織名城」。現有各類工業企業500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519家。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54億元,完成外貿自營出口6.5億美元。華翔、天安、巨鷹、申菱4家企業進入寧波工業企業納稅50強。以船舶製造、能源為重點的臨港工業初具規模,投資超百億元的240萬千瓦大唐烏沙山電廠一期完工並網發電。
建築經濟實力雄厚。擁有資質企業38家,其中特級資質企業1家,一級資質企業7家,建築從業人員13.5萬餘人。象山建築在滬、杭、甬等地久聞盛名,先後創國家「魯班獎」11項,上海市「白玉蘭獎」和省級以上優質工程獎270餘項。2005年,全縣建築施工產值255億元,列全省第四位。實現對外承包和勞務營業額2億美元,居全省第一。
海洋經濟特色明顯。以現代漁業及水產品加工業,濱海旅遊業和海鮮餐飲業,臨港工業和海洋運輸業為主的海洋產業初具規模,優勢日益凸顯。漁業生產能力居全國前列,擁有250馬力以上鋼制漁輪1380餘艘,2005年,水產品總量達到55.5萬噸,漁業產值35億元。中國水產城水產品交易量達到26萬噸。擁有水產加工企業254家,年加工總量29.7萬噸。濱海旅遊業蓬勃興起,全縣初步形成"「一帶、三區」的大旅遊發展格局,成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濱海旅遊度假勝地,是浙江省海洋旅遊業四大板塊之一,也是華東地區發展海洋旅遊業的最佳地區之一。松蘭山休閑度假區還被評為浙江省十佳度假勝地和上海市民最喜愛的十佳浙江景區之一。2005年,接待旅遊人數達200萬人次,旅遊經濟綜合收入10億元。連續舉辦了八屆的中國開漁節,已經成為寧波市三大節慶和全國百大節慶之一。海鮮餐飲業持續紅火,象山在外大型餐飲業達到百餘家。2005年,縣內餐飲營業額達9億元。海洋運輸業發展快速,總運力達到33.9噸,貨物運輸量達1240噸。
特色農業迅速發展。柑櫃、楊梅、出口蔬菜、特種畜禽和大黃魚、梭子蟹、紫菜等產業,初步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7大「龍型經濟」。全縣共有國家、省、市級綠色認證農產品和農產品基地16個,名牌產品79個。有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2家。200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51.9億元,居全省第二位。
全國生態縣建設步伐加快。已簡稱4個縣級自然保護區、韭山列島為省級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全縣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100%。85%以上達到國家一級標准,森林覆蓋率為57.5%。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社會保障制度日益完善,現代化師范村創建蓬勃興起。城市化步伐加快,交通道路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市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十一五」時期,象山加快發展正面臨極為難得的戰略機遇,象山港大橋及接線工程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准建設,寧波市決定全面推進象山港區域保護和利用。由「大橋效應」催生的大橋經濟、港口經濟、海洋經濟和旅遊經濟,將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象山特色產業、山海資源、體制機制、生態環境四大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發揮,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將步入快車道;象山基礎設施薄弱、地理位置偏僻的狀況將得到全面改觀,城鄉一體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為此,縣委、縣政府提出要按照「立足科學發展,推進海陸一體,構建和諧象山,實現全面小康」的總體要求,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橋海興縣、旅遊富民、和諧惠民四大戰略,著力打造現代濱海新城、濱海產業新區、濱海休閑中心和海洋文化大縣,到2010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250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5%左右,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形成現代化生態型濱海旅遊城市的發展框架。
鄞州區概況
鄞( Yín)州區位於浙江省東部,是寧波市的一個區,疆域在東徑121°08′-121°54′,北緯29°37′-29°57′之間。西北與西部與餘姚接壤,南部緊鄰奉化,東南臨象山港與象山隔水相望。東西向最大長度74公里,南北最大寬度32.3公里,版圖輪廓呈蝴蝶狀。區界周長269公里,其中有海岸線25.66公里。全區總面積1380.5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327.04平方公里,象山港水域面積53.5平方公里)。
全區現有20個鎮、鄉、3個街道、3個工業區,74.27萬人口。自2002年4月19日改名為寧波市鄞州區。 鄞州區人民政府現設在寧波市鄞州新城區惠風東路568號。
海曙區概況
海曙區地處寧波市中心,東臨奉化江,北瀕餘姚江,西南與鄞縣接壤。全區面積 28.7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29.3 萬,轄 8 個街道辦事處。海曙區系中共寧波市委、寧波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還有好多實在是貼不下了,你可以去以下網站上看看,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