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蒙古族的紋樣特點,含義是什麼
蒙古族的紋樣特點即多為民族圖騰,含義與這些民族圖騰的內涵有關。
1、自然紋樣
其中花草紋有梅花、杏花、牡丹、海棠、芍葯等,動物紋有蝴蝶、蝙蝠、鹿、馬、羊、牛、駱駝、獅子、老虎、大象等,另外還有山、水、火、雲之類的圖案。
2、吉祥紋樣
如福、祿、壽、喜、盤長、八結、龍、鳳、法螺、佛手、寶蓮等。圖案內容豐富、色彩艷麗、對比強烈。蒙古族圖案與紋樣同其他民族的紋樣關系密切,但在運用紋樣時卻顯示出蒙古族特色。
蒙古族喜歡組合運用圖案紋樣,如將盤長紋延伸再加入卷草的雲頭紋,纏繞不斷,變化豐富多彩。技法多以幾何形卷草紋為主,利用曲直線的變化,表現不同的感情,將直曲線條的不同形式相結合,達到和諧統一的畫面布局。
常用紋樣
1、民族圖騰
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有狼、鹿、熊、氂牛、鷹、天鵝、樹木等等。《蒙古秘史》開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馬蘭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狼和鹿。
2、狼圖騰
蒙古民族的狼圖騰最早只是古代乞顏部落孛兒只斤氏的圖騰,這在《蒙古秘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記載。經過數百年的演繹,狼圖騰被人們當成了整個蒙古民族的圖騰。
3、鹿圖騰
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魔鎮邪。內蒙古巴爾虎、察哈爾、科爾沁等地區薩滿巫師所戴的帽子都用鐵皮製成鹿角加以裝飾,所用的青銅鏡和法鼓也都刻畫著鹿的形象,說明蒙古先民、特別是森林狩獵民曾以鹿為圖騰神靈。
4、鷹圖騰
蒙古薩滿傳統認為,海東青是天的神鳥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間和部落頭領成婚,生下一個美麗的女孩,把她培養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女巫師)。而布里亞特的薩滿神話傳說中,男薩滿的最早化身也與鷹有血緣關系。
5、熊圖騰
布里亞特和達爾哈特人常稱熊為祖先、神聖的,稱呼熊「斡拖葛」,意思是長者、老人。
捕捉熊以後,分吃熊頭肉,似是古代原始人「圖騰聖餐」習俗的遺留。在原始人看來,用圖騰的血和肉作為聖餐,更能鞏固他們與圖騰的親密關系,重新獲得圖騰的靈威。
6、此外,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蒙古民族也崇拜龍,還有的部族有樹木圖騰崇拜、氂牛圖騰崇拜等等。各種圖騰神話反映了蒙古民族特點及與北方各民族、特別是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神話的許多共通之處,體現出他們之間相互交融的密切聯系。
B. 少數民族代表頭戴「小鹿頭」,這帽子有什麼來頭
人們在看新聞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庄嚴的會議場合,居然有代表頭上戴了一定“小鹿”帽子。因為看上去非常可愛,所以霎時間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很多人都想要代表頭上戴的同款帽子。
其實這種帽子,名字叫做“狍頭皮帽”,是部分少數民族專有的帽子。這種帽子很早之前就存在,它的作用主要有三個,一是用來取暖,二是用來狩獵,三是用來當裝飾品。而狍頭皮帽出現在會議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13年的會議上,蒙古代表就頭戴狍頭皮帽,和如今一樣引起了網友關注。
狍頭皮帽是鄂倫春族的傳統服飾,無論是老人、成年人或者兒童,全都會戴著狍頭皮帽。一是用來取暖,二是用來狩獵。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狍頭皮帽的數量正在減少,只有部分人還會戴著它。
以前可能是生活必需品,現在更多是用來當裝飾品。經過加工後,狍頭皮會變成藝術品,這也象徵著鄂倫春族的審美情趣。
另外可能會有人提到保護野生動物,需要注意的是,狍子利潤非常高,在養殖技術過關、有相關許可的情況下,是允許家養的。代表頭上戴的帽子,並不涉及到“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C. 少數民族代表頭戴「小鹿頭」,可可愛愛萌翻網友!這帽子什麼來頭
在3月5日下午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中,一位少數民族代表的“小鹿頭”引起了網友的注意。 據悉,這位代表是鄂倫春族,其頭戴的“小鹿頭”其實是狍頭皮帽。
D. 鹿頭帽子是哪個民族
鄂倫春族。其實不是鹿頭帽,那個是狍子頭帽,現在鄂倫春族有養殖的鹿跟狍子,是鄂倫春族的傳統習俗,鄂倫春族在重大會議跟重大節日的時候都是要穿民族服裝。
鄂倫春族是中國東北部地區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是狩獵民族,因此他們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顯示了狩獵民族特點 。
鄂倫春族主要居住在大興安嶺山林地帶,使用鄂倫春語,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沒有文字。在長期的狩獵生產和社會實踐中,鄂倫春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頭創作、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等。
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黑龍江省北部的呼瑪、遜克、愛輝、嘉蔭等縣。
在長期的狩獵生產和社會實踐中,鄂倫春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頭創作、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等。
E. 少數民族代表頭戴「小鹿頭」引發熱議,網友對此有何評價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中,一位少數民族的代表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這是怎麼回事呢?
代表頭上的“小鹿頭”。原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中,一位少數民族的代表戴了一頂“小鹿頭”的帽子,這瞬間就吸引到了網友們的目光。
而鄂倫春人的狍頭皮帽,從歷史上考察,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保暖功能;二是偽裝功能;三是裝飾功能。
這種帽子,看來雖然是利用狍頭皮加工製作的,但作工精細,是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一種工藝美術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其實這不是狍頭皮帽第一次“現身”兩會了。在2013年的時候,來自內蒙古的全國人大代表何勝寶也曾頭戴狍頭皮帽趕赴會場。
不得不說,我國的少數民族的服裝和配飾都讓人覺得十分奇特啊。畢竟我國除了漢族,還有55個少數民族呢,比如我們熟知的彝族、苗族、維吾爾族、回族、壯族等。
而基本上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服飾和文化,這還讓許多漢語同胞都覺得羨慕不已呢,因為這些傳統服飾大都顏色艷麗,十分好看。
F. 貴州人帽子上兩個角是什麼民族
摘要 兩邊有角就是彝族(頭巾前面帶英雄結)
G. 帽子上帶鹿角的是什麼民族
帽子上帶鹿角是鄂倫春人的頭飾。鄂倫春人是以狩獵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民族,因而他們以戴鹿角為美。鹿善於奔跑,體態雄健,公鹿頭上的角分出多岔,十分雄壯美觀。
當鄂倫春人推舉出能幹、公正、勇敢、有豐富狩獵經驗的人作為「莫昆達」(族長)後,莫昆達就把鹿角戴在頭上,顯示鹿角這種頭飾與狩獵勞動和勇敢、力量的密切關系,同時也象徵自己的權威。
H. 頭上鹿角是什麼民族
頭上鹿角的民族是:鄂倫春族。
在鄂倫春族古代狩獵文化時代里,鹿及鹿科野生動物與先民具有原始特徵的狩獵生產生活形成了密切的聯系,是他們衣食住行的主要資源之一。
鹿角被認為是薩滿庇護神的儲藏所,在北方民族的薩滿裝束中,是最為突出的標志。一叉叉向上伸展的鹿角被看作通天的象徵,是薩滿靈魂上行的憑借物。
因此,鄂倫春族頭戴鹿角。
I. 少數民族代表戴「小鹿頭」,「小鹿頭」背後有什麼故事
在2021年第十三屆全國人大4次會議上,在內蒙古代表審議團中,其中一位少數民族代表頭頂小鹿頭,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注意。據相關媒體報道,這位代表是鄂倫春族人,其頭上戴的小鹿頭並不是真的小鹿,而是袍子。這個帽子被稱為狍頭皮毛。該代表表示狍頭皮毛是鄂倫春族的民族特色,只有出席重大節日活動才會佩戴。
3、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我們要尊重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和光榮義務,自覺履行這一義務,我們就要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有網友認為代表佩戴小鹿頭與當下保護野生動物不相符。但是我要說的是,該代表已經明確表示鄂倫春族人已經不再捕獵狍子。截至2021年鄂倫春族已經不足1萬人口。我們各民族應加強互助互愛。給這個可愛的代表點贊。
J. 人大代表頭帶「小鹿帽」走紅,這是在體現地區特色嗎
人大代表戴著小鹿的帽子參加會議,這也是一種宣傳文化的方式,因為戴著帽子的人穿著其實就是鄂倫春族的民族服飾。
因為狍子已經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面對這樣瀕危的動物,我們更多的是要保護他們。也有網友質疑人大代表怎麼可以戴著動物的帽子進入到會議當中,但是我覺得更多的是體現民族特徵,以及民族現在已經在保護這些動物,並且現在鄂倫春族已經不再捕獵狍子,這也說明了民族和時代都在進步,大家越來越重視野生動物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