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與納粹有關也無關.
骷髏在日耳曼民族傳說中就有忠誠、傳統、信念和勇於犧牲的含義,也是早期維京人(日耳曼民族的一支)的個人標識之一。近代的「骷髏部隊」最早可以追溯到1740年普魯士的腓特烈·威廉一世(Frederick William I)葬禮旗幟上的骷髏圖案,為了紀念這位先皇,在次年成立了皇家近衛隊——第一和第二近衛輕騎兵團(Leib-Haussaren Regiment),他們身著黑色制服並且在皮毛帽子上綉上骷髏標志,後來德意志皇室男性成員一般來說都必須加入骷髏近衛輕騎兵部隊,一戰的發動者威廉二世在即位前就是骷髏輕騎兵部隊的軍官。在一次大戰中骷髏圖案也成為德軍精銳部隊的標志,例如突擊部隊和裝甲部隊等等。在一戰結束後少數的自由軍團也把骷髏標志漆在鋼盔和車輛上,因為它也有著傳統主義、反自由主義和反共產主義的涵義。後來在30年代初被定為黨衛隊和其下屬骷髏部隊的標志,其意義黨衛隊高級指導處的真正創建者阿洛伊斯·羅森溫克曾說過:「我們在我們的黑色帽子上佩帶骷髏標志,藉以警告我們的敵人,並向我們的領袖表示,我們隨時准備用自己的生命去實現他的理想。」
Ⅱ 這個牌子是什麼,好像是納粹的標志一個骷髏頭戴一個頭盔。英文寫的是STREET YANKEE。
基本上可以確定不是德國歷史上官方有採用的標志。
下圖中可以看到較為清晰的此標志,可以發現骷髏上的頭盔兼具帽尖和護耳兩種特徵,這是非常奇怪的。
不難看出這兩個特徵是不會共存的。
除此之外,街道在德語中的寫法是straße,而不是英文的street. 再者,yankee是「美國佬」的意思。由此可見,該標志基本上不可能是德國的產物。
應該就是該品牌的手錶採用的標志之一而已。話雖如此,卻不能在此之上得出更准確的結論。非常抱歉。
Ⅲ 克里斯·凱爾帶的骷髏標志的帽子含義
這個是一個漫畫懲罰者(punisher) 中的標志,因為主角是個身經百戰,技術一流,替天行道,對敵人毫不留情的超級士兵,所以在美國士兵中人氣很高
Ⅳ 二戰德軍帽子問題
國防軍和武裝黨衛軍穿的都差不多,如果不能識別制服的版型,就看徽章
國防軍的鋼盔上,右邊是魏瑪三色旗,左邊是國防鷹
黨衛軍的鋼盔上,右邊是納粹黨旗,左邊是ss閃電,其他少數盔徽不做介紹
不戴鋼盔很正常,你這個問題不明確,即使是帽子有m35船帽,m38船帽,m40船帽,m36大檐帽,軟大檐帽,山地帽,貝雷帽,m43野戰帽等等
Ⅳ 美國標帶有骷髏頭標志的是什麼部隊
一般認為是美國海豹部隊。海豹六隊、海豹九隊就以海盜旗的骷髏與彎刀為部隊標志。
而美軍5.11特別行動部隊也會臨時組成海豹特別突擊隊代號為"海神"的特別行動組其標志也略像骷髏
再者就是美軍的游騎兵部隊,一般大家懂軍事的的人都知道游騎兵的標識是國民黨的黨徽和閃電,可是美軍在對外秘密作戰時,既要便於識別我方士兵,有要防止敵人抓捕我方士兵而給國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偶爾會帶著戴貝雷帽的骷髏頭為作戰標識。
1、美國海豹突擊隊(Navy Seals),全稱為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隸屬於美國海軍(U. S. NAVY),世界十大特種部隊之一。「海豹」(SEAL)是美軍三棲突擊隊的別名,SEAL取Sea(海)、Air(空)、Land(陸)之意。突擊隊正式成立於1962年,前身是美國海軍水下爆破隊,到1988年時已經擴大到兩個戰斗群,共有7個中隊,人數約1600人。海豹突擊隊現已成為美國實施低強度戰爭、應付突發事件的殺手。
2、美軍特種部隊2014年12月6日在葉門再次發起人質營救行動,以失敗告終,一名美國人質和一名南非人質死亡。美方堅稱人質遭綁匪殺害,原因是美軍暴露行蹤,突入關押人質的房屋前被發現。
3、美國海豹突擊隊(Navy Seals)有一副很出名的照片,就是一個美軍步兵頭戴了骷髏面罩,被媒體評議為「生死未撲的參戰士兵」。
Ⅵ 納粹德國黑色軍服,大蓋帽,大蓋帽中間是個骷髏頭。請問這是德軍什麼部隊
骷髏師(也稱死亡總隊,SS-Totenkopfverbände,其中的Totenkopf是骷髏的意思,而verbände是verband的復數,解釋為組織或協會),這是專門從事滅絕活動的組織。 事實上,骷髏師只是一個泛稱,是指二戰時期管理納粹集中營的黨衛隊,包括輔警、武裝SS、普通SS與專門的「特別隊員」。
在東線戰場上,無論是從41年的巴巴羅莎計劃再到台風計劃,從庫爾斯克會戰再到最後的哈爾科夫戰役,從柏林戰役在到春醒行動,武裝黨衛軍的表現無疑都是最出色的,在黨衛軍骷髏師所經歷的惡戰中,無疑最令該師官兵難忘的惡戰就是從1941年9月到1942年4月的德米揚斯克戰役,這場歷時將近半年的惡戰令骷髏師的減員數量為全師作戰人員數量的1/2,同時也是這次戰斗令骷髏師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榮譽,所有的骷髏師成員因為此次戰役的出色表現被授予「德米揚斯克戰役紀念臂章」並且榮獲「starkemote」的榮譽稱號,使骷髏師從此成為所有蘇軍最頭痛的幾只黨衛軍部隊之一。
傑米揚斯克突圍戰體現了骷髏師頑強的戰鬥力,事後希特勒特意命令參謀本部涉及「傑米揚斯克紀念臂章」每名骷髏師成員街獲得。參予行動的全部士兵也都獲得了該榮譽臂章。這一戰之後,骷髏師真正的打出了威風和名聲,成為了蘇軍最恐懼的幾只德軍部隊。
「骷髏」師的第一任指揮官西奧多·艾克(TheodorEicke,他曾兩度擔任該師的師長)在擔任了師長後表現得很能夠適應軍人的精神狀態。他這個早先的集中營看守人員彷彿變了樣,整天待在他的司令部里,剪取形勢圖的戰術標記,用這些標記在地上擺弄,模擬一個師如何行軍——他是偷偷地乾的,以免他的總參謀部里首席參謀部軍官對他突然愛上軍事有所覺察。當1942年2月8日蘇聯部隊在傑米揚斯克包圍了「骷髏」師和另外5個陸軍師時,蘇軍發現,在德國的師一級將領中,艾克是一個考慮周密而又十分頑強的對手。陸軍元帥布施曾這樣說過:特別要歸功於「副總指揮艾克的有力指揮」,使得在傑米揚斯克被包圍的部隊能堅持幾個月之久。隨後,其他黨衛軍部隊配合陸軍強行打開包圍圈,解救了蘇聯軍隊重圍的傑米揚斯克要塞防守部隊。德軍統帥部專門為這次戰役設計了「傑米揚斯克戰役紀念臂章」,「骷髏」師每名士兵都獲得了該紀念臂章。但是艾克在1943年2月26日的哈爾科夫戰役中陣亡,對該師的士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骷髏」師的末任師長、騎士十字勛章獲得者HellmuthBecker,1945年他被移交給蘇聯後被叛服勞役25年,當他在監獄里服刑時,有傳言說他准備了一枚手榴彈要炸開圍牆逃跑,因此1952年5月28日他被蘇聯人絞死。
Ⅶ 德國人二戰帽子上小骷髏標志是什麼
1740年腓特烈·威廉一世(Frederick William I)葬禮旗幟上的骷髏圖案,為了紀念這位先皇,在次年成立了皇家近衛隊——第一和第二近衛輕騎兵團(Leib-Haussaren Regiment),他們身著黑色制服並且在皮毛帽子上綉上骷髏標志。在一次大戰中骷髏圖案也成為德軍精銳部隊的標志,例如突擊部隊和裝甲部隊等等。在一戰結束後少數的自由軍團也把骷髏標志漆在鋼盔和車輛上,因為它也有著傳統主義、反自由主義和反共產主義的涵義。後來在30年代初被定為黨衛隊和其下屬骷髏部隊的標志,其意義黨衛隊高級指導處的真正創建者阿洛伊斯·羅森溫克曾說過:「我們在我們的黑色帽子上佩帶骷髏標志,藉以警告我們的敵人,並向我們的領袖表示,我們隨時准備用自己的生命去實現他的理想。
Ⅷ 海豹部隊為何帶骷髏面罩
SEALs是一支特殊作戰單位,所以在裝具方面可以根據隊員自己的需要列裝。在03美伊戰爭期間,有一副很出名的照片,就是一個美軍步兵頭戴了骷髏面罩,被媒體評議為「生死未撲的參戰士兵」。
然而SEALs佩戴這種個性的東西無非:
1:震懾敵人
2:提高自身士氣(寓意為「我們是死神的爪牙」)
3:顯示出美國(軍隊)的一種文化元素(就像電影《荒野大飆客》中一樣)
Ⅸ 黨衛軍的帽徽為什麼是骷髏代表什麼意思呢
我們在我們的黑色帽子上佩帶骷髏標志,藉以警告我們的敵人,並向我們的領袖表示,我們隨時准備用自己的生命去實現他的理想
黨衛軍第一裝甲師的名稱的正式翻譯應該是「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黨衛軍第一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衛隊」
1st SS Panzer Division
"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
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衛隊」裝甲師(LSSAH)是德國法西斯最臭名卓著的部隊之一,它是德國納粹的一支王牌中的王牌部隊,也是最早組建的武裝黨衛隊部隊之一,其前身是約瑟夫(塞普)迪特里希領導的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最初只是專門負責保護納粹黨魁阿道夫·希特勒的「御林軍」,參加閱兵場和充當保鏢。 二戰爆發後,除了其警衛部隊繼續負責守衛柏林和貝希特斯加登外,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親衛隊」裝甲師參加了從入侵波蘭開始德軍幾乎所有的重大軍事行動,一直馬不停蹄地轉戰於東西兩線,在戰場上,這支部隊作戰兇猛無畏,同時槍殺戰俘和濫殺無辜,手段極其殘忍血腥。
該師的前身是希特勒的保鏢部隊,開始希特勒組織一些絕對忠誠的納粹分子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稱為「戰旗護衛隊(Stabswache)」,但它其實還是處於沖鋒隊的節制之下。從形成的一天起,只忠誠於希特勒的「護衛隊」就註定會與沖鋒隊分開。為了區別沖鋒隊員使用的褐色軍服,護衛隊使用特別的黑色制服,帽徽上還綉著骷髏頭圖案。不久之後,「護衛隊」改名「阿道夫·希特勒護衛隊(SAH,Stosstrupp Adolf Hitler)」。
在1923年11月9日,「SAH」隨同沖鋒隊和其它納粹武裝黨徒在慕尼黑參加了企圖顛覆魏瑪共和國的啤酒館暴動。失敗後希特勒以及一批黨徒被捕入獄,但出人意料的是沖鋒隊卻未受波及,在羅姆的領導下,沖鋒隊由11月暴動前的2千人發展到3萬人。1924年12月,希特勒獲釋後發現越來越強大的沖鋒隊開始成為自己的頭號潛在敵人。在希特勒被釋放後第二年,從原來「SAH」的基礎發展而來、不受沖鋒隊領導、重被稱作「戰旗護衛隊(Stabswache)」的組織成立了。新組織由激進、忠誠的納粹分子組成,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效忠於希特勒和納粹黨。很短一段時間後,它被改稱「防衛梯隊(Schutzstaffel) 」。「防衛梯隊」的成立標志著黨衛隊和沖鋒隊的競爭真正開始,同時「親衛隊」的歷史也拉開了序幕。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自1925年11月9日,希特勒在「啤酒館事件」周年之際又成立了自己的貼身衛隊——黨衛隊,簡稱SS。1929年1月6日,希姆萊接管黨衛隊,當時該隊只有280人。人數雖少,但個個都是久經考驗的精兵。一年之後,希姆萊就把黨衛隊人數發展到了3000人,1931年增加到10000人。而「防衛梯隊」已經是黨衛隊中最精銳的組織之一了。它的成員只接受希特勒和黨衛隊領袖的命令,按他們的意願行事。它被改名為「柏林黨衛隊戰旗護衛隊(SS-Stabswache)」,3月17日,專職保護希特勒的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正式成立,「塞普」迪特里希從黨衛軍各組織中精心挑選了120人,全都是黨衛隊理想的模範:25歲,身高1.8米,無犯罪記錄。普魯士州警察組織負責為柏林總部衛隊提供後勤方面的支持。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在Freisenstrasse的奧古斯塔·維多利亞兵營舉行首次校閱。 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遷往柏林的Lichterfelde 兵營,名稱也改為柏林黨衛隊特遣隊。首批12名成員在威廉·蒙克的帶領下到達柏林,開始負責守衛帝國總理府。4月8日在柏林體育館沖鋒隊舉行的一次集會上,柏林黨衛隊特遣隊作為希特勒的護衛隊首次公開亮相。 在1933年晚期,它又被改稱「柏林黨衛隊特派司令部(SS-Sonderkommando)」。
在1933年夏天,又有兩個其它的「黨衛隊特派司令部」組織成立,分別稱為「SS-Sonderkommando Zossen」和「SS-Sonderkommando Jüterbog」。這兩個組織任務是為黨衛隊訓練骨幹。不久之後,這兩個組織也被並入「柏林黨衛隊特派司令部」,統稱為「阿道夫·希特勒旗隊(Adolf Hitler-Standart)」。
黨衛軍一級上將約瑟夫·迪特里希
在1933年11月8/9日,「啤酒館暴動」10周年紀念時,整個「阿道夫·希特勒旗隊」參加了紀念1923年遇難者的宣誓集會。集會地點設在基督禮堂廣場(Feldherrnhalle),那是在暴動中黨徒殞命的地方。在啤酒館政變10年紀念日,措森和於特博格黨衛隊特遣隊更名為「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不久後又在部隊名稱中嵌入了黨衛隊稱號),並第一次配發了領章。同日,835名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的新成員在慕尼黑弗爾德赫哈勒牆(Feldherrnhalle前宣誓效忠,每一個成員都宣誓將生命貢獻給希特勒。此後,「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全權負責守衛帝國總理府、柏林的3個機場、各政府部門(包括黨衛隊總部)和希姆萊的私人住所。 也在這次集會上,「旗隊」正式改名為「阿道夫·希特勒衛隊(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簡稱「L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