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童裝抽檢這么多不合格

童裝抽檢這么多不合格

發布時間:2022-06-21 00:27:12

『壹』 童裝的AQL抽檢標准+顯示+2.5對人體有害嗎

摘要 AQL :是英文average quality level 的縮寫,即平均質量水平,它是檢驗的一個參數,不是標准。驗貨的時候根據:批量范圍、檢查水平、 AQL 值決定抽樣的數量和合格與不合格產品的數量。服裝質量檢查採用一次抽樣方案,服裝批量的合格質量水平 (AQL) 為 2.5 ,檢查水平為一般檢查水平,檢查的嚴格度為正常檢查。其抽樣方案見表 :

『貳』 HM因童裝不符標准被罰13萬,你覺得這個懲罰力度怎麼

根據天眼查中顯示,2021年5月26日H&M關聯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新增一項行政處罰,處罰內容是生產的童裝不符合國家標准,罰款13.425元,沒收違法所得超過3萬元。那麼你認為這個懲罰力度怎麼樣呢?懲罰由相應的監管部門實施,而懲罰的力度也有一定的國家標准,所以懲罰力度應該是恰當的。接下來我們一起往下分析。

三、H&M的反思之路

從3月份到現在人們談論H&M抵制的事已經減少,但並不太表人們已經忘記了H&M既想要中國的顧客,又抵制新疆棉花及服裝廠的事。而且物互聯網都是由記憶的,在犯錯之後,就應該“夾起尾巴做人”。不管是哪個品牌,產品質量合格才是人們最關注的東西,而且兒童的貼身衣物都做不到符合標准,那麼兒童的健康應該由誰來守護?

你覺得對於H&M關聯公司的懲罰力度怎麼樣?歡迎在下方留言!

『叄』 店鋪童裝質檢不過關罰款多少童裝店的童裝檢測不合格罰款應該是多少

根據《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工商部門會沒收該不合格批次的童裝,沒收銷售該不合格批次的童裝的銷售收入,並根據該不合格批次童裝的貨值進行處罰。《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肆』 質監局對全市兒童服裝產品進行質量抽檢在抽檢48個合格是多少

合格率是:(48-2)÷48×100%
=46÷48×100%
≈96%
勿噴!😄

『伍』 耐克等品牌童裝被海關總署點名,它們都違反了哪些法規

他們的兒童服裝耐濕摩擦色牢度不合格,可能就會有兒童用嘴去咬衣服。可就會導致染料或有害物質或通過皮膚、口腔等被人體吸收,這樣還是非常危害健康的。也是對小孩子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好多人都說覺得這些外國品牌質量特別有保障。才會選擇他們的。

所以肯定要嚴查他們的質量。都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還是他們這些品牌自身有問題。所以才能怕查出來。而且還是在嬰幼兒用品這么寶貴的事情上面。都能做到不合格。真的是非常大跌眼鏡。國內的嬰幼兒品牌都是非常負責任的。用的原材料都是最好的。基本上也沒有一些染色過多的衣服。我覺得小孩子可以多嘗試一下這個國產品牌的東西和衣服。像是安踏李寧,質量真的是沒有話說。所以我們應該給國產品牌一個機會。

『陸』 巴布豆童裝

90年代中後期,我國嬰幼兒用品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平均每年遞增17%以上,遠遠高於同期社會商品零售的增幅。目前我國嬰幼兒用品市場已形成高達1000億元的規模。隨著產品深度的逐步開發,這個市場的規模將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以前養小孩大都是『放養』,而現在養一個孩子真是太精細、太不容易了。」我們常常能聽到周圍有不少人這么感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日益提高,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觀念都在發生著改變。其中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人們越來越關注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問題,在育兒觀念等方面也正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

老一輩的人常常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了,而在當今這個年代,養孩子可不是件這么簡單的事。做爸爸媽媽的不僅要用科學的方法關照好寶寶的衣食住行,還得根據寶寶各個時期的生理成長特點來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以更好地開發他們的智力,讓他們從小就有健康的體魄,形成良好的習慣,成為智商、情商都較高的人。

有人說,這是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使然。然而記者卻認為,除了這個政策性因素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或許可以追溯到國外先進育兒理念的引進給當代平均教育水平得到提高的父母們形成的「洗腦」作用。當然,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我國育兒要求和質量同時得到提高的大背景。

當消費者群體的觀念發生改變時,必然就會反映為市場上產生新的需求。當年我國並不存在嬰幼兒用品這個細分市場。除了玩具以外,買小孩用的東西基本都必須在成人的商品中去選擇。例如,買小孩的衣服得上商場的服裝專櫃去買,買奶瓶得上賣日用品的專櫃去找。之後才漸漸地發展為在商場里開設嬰幼兒用品專櫃。到90年代初至中期,商場的經營模式發生了改變。隨著日用品和家電產品先後從商場劃分出來,分別獨立成為超市和家電專賣店,嬰幼兒用品這塊業務也被商場逐漸壓縮。

「我在燕莎商城有專櫃,最初設在二樓,但後來已被排擠到五樓了。」 北京三苑惠力商貿有限公司蔡婷總經理回憶道。

「在遭到商場的壓縮後,我們便主動從商場里撤出,開始以專賣店的形式來銷售嬰幼兒用品。」 北京永貞利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劉晨總經理說。他們公司目前在北京經營著7家七色光嬰幼兒用品專賣店。

專賣店的出現無疑極大地推動著我國嬰幼兒用品市場向前邁了一大步。它不僅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為廠商開發、銷售新產品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有業內人士稱,90年代中後期,我國嬰幼兒用品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平均每年遞增17%以上,遠遠高於同期社會商品零售的增幅。目前我國嬰幼兒用品市場已形成高達1000億元的規模。隨著產品深度的逐步開發,這個市場的規模將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據稱,嬰幼兒用品市場是目前乃至以後發展潛力最大、收益豐厚的一個產業,也是拉動各國GDP增長的動力源泉。

產品細化 全方位呵護寶寶

據葆嬰公司的市場調研資料顯示,如果將中國的城市按發達程度、消費水平由高到低劃分出 A、B、C三類城市的話,C類城市每個家庭每個月用來購買孩子的食品、保健品、智力開發及玩具等的費用平均為420元,B類城市為590元,A類城市則高達740元。

如果您對嬰幼兒用品行業不是很了解,可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嬰幼兒用的東西不外乎奶粉奶瓶、玩具紙尿褲什麼的,怎麼一個寶寶的月消費就需要這么高?但是,如果您親自上某家嬰幼兒用品專賣店去看一看,或許就能明白了。

進入嬰幼兒用品店,您會發現這里的商品種類繁多,很多商品甚至根本叫不出名稱,更弄不明白它是用來做什麼的。可是在聽過店員的講解後,您肯定會感慨,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因為屬於他們的產品可謂應有盡有,廠家對他們的關懷也可謂無微不至。

就拿我們最常見的奶瓶來說,撇開材質、容量等不談,單從功能上來說,就大致有標准奶瓶、防滑型角度奶瓶、感溫奶瓶、寬口感溫奶瓶、餵食奶瓶、易握奶瓶、隨意吸奶瓶、吸管奶瓶、雙層保溫奶瓶、果汁奶瓶等多種品種。奶瓶的造型也是根據寶寶各個階段的生理需求,開發出圓形、O型、帶柄型、動物造型等多種形狀的奶瓶產品。此外,與奶瓶相關聯的產品還有奶瓶奶嘴刷、奶瓶夾、奶瓶測溫計、奶瓶鏈、奶瓶保溫袋等。

而我們想像中非常簡單的一個奶嘴,在這兒也被細分成多種產品,其設計和功能不能不讓您嘆為觀止。奶嘴主要分為奶嘴和安撫奶嘴兩個系列。

單說在奶嘴系列中,根據嬰兒的年齡,就分別有十字型、S型、M型、L型、Y型等規格的奶嘴。據了解,十字型的奶嘴適合於2-3個月能良好吸食果汁等富含纖維素流質的嬰兒。S型適合於2-3個月以內、無法很好控制奶流速的嬰兒。M型適合於2-3個月以上、能良好控制奶的流速並能邊玩邊吸奶的嬰兒。如果嬰兒用小號奶嘴孔吸奶時間比預期最佳時間長,或者使用Y型奶嘴在嘴中受壓縮而致使嬰兒吮吸不方便時,就可以使用L型奶嘴。而當嬰兒吸食能力增強,中號奶嘴已不夠其使用時,可以使用Y型奶嘴。此外,還有模擬通氣型奶嘴、可變流量通氣型奶嘴、寬口通氣型奶嘴等品種。

其設計理念也顯得相當科學和先進。所有奶嘴產品都強調一個理念——與母親乳頭接近,給嬰兒以吮吸母乳時相同的感覺。在奶嘴流線的設計上,大多數產品都根據嬰兒口腔的特點,能起到強化、加寬嬰兒的下顎、牙床和舌肌肉的健康發育,促進這些部位肌肉觸覺的作用,並且有利於嬰兒乳牙的正常生長發育。有的產品甚至可以防止奶水外溢、防止寶寶吐奶或嗆奶。

在嬰幼兒日用品、洗護用品等方面也出現了許多有創意的細分產品,給予寶寶全方位的呵護。如:洗護用品中的護臀霜、按摩油、護膚油、滋潤防蟲霜、防曬霜等,日用品中的安撫奶嘴、牙膠、學飲杯、喂葯器、吸鼻器、拍背器、洗澡水溫計、嘴唇機能訓練器、牙床機能訓練器、魔術防漏杯、嬰兒坐便器等等。這些都是以前我們聞所未聞的產品。

此外,為了確保嬰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廠商還開發了很多安全系列產品。如,防止孩子的手指被夾傷的多用途安全扣、防止孩子被桌角磕傷的桌角保護套、保護孩子不被抽屜或門夾傷的門卡和抽屜絆、防止孩子直接碰觸電源插座而導致觸電的電源插座護蓋等等。

可以說,在這里,只有您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而事實上,該行業的新品仍在積極的開發當中,並被源源不斷地推向市場。

中高檔產品走俏 國外品牌占強勢

由於嬰幼兒非常嬌嫩,因此孩子的父母在購物時大都會把安全和質量放在第一位,很捨得為孩子花錢。這種消費心理可以說大城市與中小城市的差別並不明顯。在琳琅滿目的低中高檔嬰幼兒用品中,大多數家長們都會選擇買價格較貴但質量可靠的品牌產品。因此,接受記者采訪的零售商們普遍反映中高檔產品的銷量更好,佔了市場的主流。

而不幸的是,記者發現,在這些暢銷的中高檔產品中,國外品牌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例如奶粉,銷量比較好的基本都是100多元一桶的進口品牌配方奶粉,像美贊臣、惠氏、雅培、雀巢、多美滋等都是國外品牌。

「國產奶粉,像三元、伊利、完達山等在我們這兒根本就賣不動。」 北京麗家寶貝科貿有限公司蔣濤總經理告訴記者。

記得前兩年雅培奶粉和惠氏奶粉都曾因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在全球市場上大量回收某一批號的奶粉,一時間鬧得整個國內市場沸沸揚揚。然而即使如此,消費者並沒有由此轉向購買國產品牌的奶粉,而是將目光轉向美贊臣、美素等其他國外品牌奶粉。

「國外的廠商會因為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而主動回收整一批奶粉,國內廠商有誰會這樣做?」有媽媽這樣問。各網站的媽媽論壇中持這種觀點的人並不鮮見。可以說,這種觀點也折射出我國奶粉企業乃至其他企業透露出的誠信危機。

國內奶粉企業的奶源也許並不算差,但在生產設備、製作工藝、產品開發特別是管理水平和職業道德等方面,與國外企業相比仍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再加上整個市場的不成熟、國家監管的乏力以及法律制度方面的滯後,最終導致我國嬰幼兒奶粉的高端市場出現由國外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而剩餘的一小部分中低端市場份額被分散到全國目前大大小小的122家奶粉企業中。

這種現象並不僅限於奶粉產品,在我國引以為豪的玩具和服裝等領域,國產品牌的銷量也並不比國外品牌具有多少優勢。有資料顯示,在國內銷售的童裝品牌從企業規模、品牌價值和產品特性上來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位居金字塔頂端的依然是國外品牌,其次才是國內的知名品牌和一些地方性品牌。

像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品牌,如米奇妙、史奴比、巴布豆、小熊維尼等都是國外品牌,它們幾乎充斥了我國整個高端童裝市場。由於其產品設計具有國際化的優勢,形象設計也非常引人注目,且大多擁有具有知識產權的紋樣圖案,盡管售價不菲,仍深受不少消費者的喜愛。

據中華商業信息中心近幾年對我國大型商場童裝銷量的統計表明,2000、2001、2002和2003年國產品牌的總體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0.10%、20.90%、21.00%和21.01%。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國產品牌較國外品牌在市場份額上有逐漸擴大的趨勢,但國外品牌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且仍保持明顯的優勢。

而在日用品等其他方面,由於國產品牌數量少,整體而言國產品牌要顯得更為遜色。這不僅體現在銷量上,同時也體在現品牌打造、產品開發和設計等多方面都要遠遠落後於國外品牌。國產品牌只在保健品和圖書音像等這些領域佔有優勢。

售價昂貴 是否存在暴利?

走進嬰幼兒用品專賣店,在為新奇時尚的產品感到眼花繚亂的同時,人們也往往會因為它們的昂貴而咋舌不已。

像這樣的產品可以信手拈來:一個普通的貝親牌塑料奶瓶需要34元,一個模擬通氣型奶嘴25元,一把訓練牙刷18元,一個小號有柄魔術杯56元,一套嬰兒連體衣145元,一套迪斯尼套裝130-150元,一輛好孩子三輪車200-300元,一張好孩子童床500-800元,乃至一個製作非常簡單的防蹬被夾也標價為93元……

對於嬰幼兒用品,人們普遍的感覺是太貴,於是很多消費者堅信這個行業一定存在暴利。然而記者在對幾家零售商采訪後發現,他們對此都異口同聲地予以了否認。

「這個行業沒有暴利。你看我們的辦公室就知道了。做這一行的沒有誰的辦公室會很豪華。像我們公司,去年的利潤率差不多能達到26-27%,而今年只有20%左右。」麗家寶貝的蔣濤總經理這樣告訴記者。

據北京紅孩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李陽總經理透露,在嬰幼兒用品行業中,利潤最高的是服裝、圖書音像以及保健品等產品。服裝的利潤率基本能達到40%,而圖書、保健品的利潤率因產品不同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大致為10-40%,奶粉、輔食、洗護用品和童車童床的利潤率最低,大致只有10%乃至5%左右。

那為什麼嬰幼兒用品會賣的這么貴呢?

蔣濤認為,這是因為嬰幼兒用品中品牌產品佔多數,這樣就容易給人造成整體價格偏貴的印象。「像成人的產品也一樣啊。品牌產品肯定賣的要比非品牌產品貴很多。這在成人服裝中表現的很明顯。同樣一件衣服,有品牌的可以賣到一、兩千,而非品牌的可能只賣幾十塊。」

七色光的劉晨總經理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品牌廠商無論從生產設備、質量控制還是從市場推廣、品牌打造、產品開發等方面來說,其投入的成本都要比非品牌廠商高很多。那麼供應商在定價時自然就會把這些成本計入。價格雖高,但消費者享受到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肯定與非品牌產品會有所不同。

「比如說童床。好孩子的床賣的比其他非品牌的要貴。這是因為他在產品設計、質量控制、廣告宣傳等方面投入的要多。在生產過程中增加一套檢測設備或者在產品上多增加一個螺絲釘,這都會給好孩子增加生產成本和人事成本。但這些消費者往往看不到或者會忽視。」劉晨這樣解釋道。

據劉晨稱,其實他賣好孩子並沒有非品牌的童床利潤高。同樣銷售一張床,好孩子售價800元,他只能從中獲利80元,而非品牌的可能售價只有500、600元,他卻能從中獲利200元左右。但即使如此,他仍寧願銷售好孩子的床。因為其銷量大,從總體獲利上來看,要高於非品牌童床。此外,好孩子的產品質量比較均一,退換率較低,售後服務也有保障。

「假設在100張好孩子童床中只有一張床被退換,而非品牌的退換率則有可能達到4、5張乃至更多。」劉晨這樣打了個比方。

除了品牌因素以外,嬰幼兒用品在用料、質量和製作工藝等方面的要求更嚴格,也是導致其售價較高的一個原因。

「小孩的衣服就那麼一點點布,卻賣這么貴。很多消費者往往會從布料的多少才看童裝的價格。但實際上童裝的布料比成人服裝的要求要高的多。」蔣濤說。據了解,童裝對環保性、甲醛含量以及諸如耐唾液色牢度等特殊性能都有要求,因此進行面輔料專門采購的成本也被提高。

此外,「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童裝在製作工藝和輔料的用料等方面不僅不比成人服裝要少,有時候製作起來反而會更復雜,比如貼花、上蕾絲等。在質量檢測方面也更嚴格。而這些都是成本。

嬰幼兒用品價格昂貴,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不少具有專利權的產品和有創意的新品。產品有了自己的特色或科技含量,就自然使其與其他產品區別開來。而根據經濟學理論,產品之間存在差異就意味著不完全競爭。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上,供應商就會尋求獲得壟斷利潤,因此這類產品的售價自然就會高了。

有專業人士也認為,嬰幼兒用品行業並不存在壟斷行為,所以也就沒有暴利一說。因為企業定價完全屬於自身的行為。如果定價高了仍有人買,那就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真正存在暴利的可能只是少數偽造知名品牌或以劣充優的產品。

安全問題 亟待行業標准出台

在嬰幼兒用品中,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也一直是消費者極為關注的焦點。而實際上,今年初曝光的「阜陽劣質嬰兒奶粉」事件並非冰山一角。

在最近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一份抽查報告中顯示,嬰幼兒米粉由於部分小型企業對輔料的質量控制不嚴,車間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直接導致了6種產品衛生指標不合格,超標最多的大腸菌群達2400個/100g,酵母和黴菌達210cfu/g,分別是標准規定限值的60倍和4倍。

而各地玩具市場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少。在「六一」兒童節前夕,各地對市內經銷的玩具質量進行監督抽查,結果表明,兒童玩具質量安全不容樂觀。其中,沈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檢產品不合格率高達50%。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的抽查結果顯示,產品抽查合格率為65.7%,其中廣東企業生產的毛絨玩具合格率僅為12.5%。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抽樣合格率僅為33.9%。

各地童裝的合格率也不高。據近期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和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抽查發現,市場銷售的各類兒童服裝製品均有七成產品不合格。

……

這類負面報道數不勝數。

有專業人士稱,嬰幼兒奶粉廠全國有120多家,嬰兒營養品則高達1200多家;玩具廠商更多,有8000多家。這么多廠家,難免魚龍混雜,再加上國家有關政府部門對該行業的監管乏力,出現「阜陽劣質嬰兒奶粉」這樣的惡性事件在所難免。因此,不少業內人士紛紛呼籲政府部門應加強對該市場的監管力度,不要等出了事故才開始管理。

與此同時,相關的行業標准也亟待出台。

嬰幼兒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喜歡探索和嘗試,卻不知道什麼是危險。因此嬰幼兒用品的生產和設計都必須考慮到他們的這個特點。

「國家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出相應的行業標准。」 北京樂友達康科技有限公司胡超總裁對記者說,「例如童裝的扣子,必須在多大的拉力下才會脫落。這一類的細則國家都應該有具體的規定。」

『柒』 43批次網售休閑服裝抽檢不合格,涉及到了哪些品牌

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等34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其中43批次網售休閑服裝抽檢不合格,涉及多個網紅品牌。現將抽查情況通報如下:

簡狐旗艦店在天貓平台上銷售的標稱桐鄉市坤彩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簡狐時尚媽媽裝(貨號:V20AWY3138 )

羅曼阿瑪尼官方旗艦店在蘇寧易購平台上銷售的標稱深圳市韓碧姿品牌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T恤(貨號:SGMT011)

BANANA BABY(唯品會自營)在唯品會平台上銷售的標稱深圳市樂軒服裝有限公司生產的連衣裙(款號:D203LY797)

『捌』 HM因童裝不符標准被罰,HM方面有沒有什麼回應

2021年5月HM因為童裝不符合標准,被罰款了13萬元。HM回應貨號為231312的童褲及貨號為260975的女童連身裙這兩款產品的繩帶設計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准 GB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中規定的繩帶標准, 公司會積極配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要求進行整改。

小孩本來就不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如果在設計中,拉鏈和繩索這種小物件對小孩造成生命的威脅,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養育一個孩子多麼不容易,作為HM這種頂流品牌的企業,難道他們不清楚嗎?他們如此不負責任的生產出這種假冒偽劣產品,為了利潤最大化做傷天害理的事情,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這種企業就必須得到他應有的懲罰。


『玖』 童裝質量差會對兒童有什麼傷害

服裝不達標的危害
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使用甲醛超標的紡織品,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結膜炎、咽喉炎、哮喘、支氣管炎等,嚴重的可能誘發癌症,兒童喜歡咬嚼和吮吸紡織物,還可能會直接產生中毒反應。而且,這甲醛超標,衣服上不一定能聞到味道。
而長期穿著染色牢度差的服裝,遇到水、汗漬或唾液時,顏料容易脫落褪色,顏料中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屬離子可能會被皮膚吸收,在細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容易誘發皮膚疾病。如果穿的衣服的PH值與標准值不符的話,容易造成服裝的酸鹼不當,將導致皮膚表層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壞,人體本身中性偏酸性的皮膚受到刺激,產生灼傷感,滋生細菌,引起疾病。
最後,面料纖維含量不合格是指其面料的標識含量與實際檢驗結果不符,使產品本應具有的吸濕、透氣性能減弱了、舒適感變差了。由於小孩的皮膚嬌嫩,運動量又大,如果穿上這樣的服裝,也會間接的產生一些危害。兒童服裝抽檢多地出現不合格,不合格的項目更是危害兒童的身體健康,不由得不讓人注意,可是在記者具體的調查中,發現,任然有不少市民在選購童裝的時候,更多看重是外觀樣式,很少注意到服裝的安全問題。
我記得東門天虹哪裡的兒童服裝,好像是叫健嬰坊的,還不錯。你可以去哪裡買。

『拾』 服裝服飾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

服裝服飾不合格的原因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標、色牢度不合格、甲醛含量超標、纖維含量「名不副實」、充絨量缺斤少兩

1、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標

案例回放:春節過後,上海市質監局通報稱,該市生產和銷售的學生服中,22批次產品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歐霞時裝公司生產的「OUXIA」牌搖粒絨冬裝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由於面料在染整過程中使用了含有該致癌物質的染料,對人有可致癌性,屬嚴重質量問題。目前該廠已停工,並被立案查處。

專家起底: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含有偶氮基團,它在與人體的接觸過程中會被皮膚吸收,可能發生還原反應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並經過人體的活化作用改變DNA結構,引起人體病變或誘發癌症,潛伏期可長達20年。

太原市質檢所紡織室主任史革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它存在於染料中,消費者看不到,嗅不到,洗不掉,燙不掉,從紡織品外觀根本無法分辨。雖然我國現行的《國家紡織商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禁用此種染料,但由於其價格低廉、製造簡單、著色力強等原因,被很多中小紡織服裝生產企業應用於紡織品、服裝、皮革製品、家居布料之上。

據史革聯介紹,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服裝,因為其無色無味,如果不使用專業設備檢測,根本無法判斷。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服裝時,盡量去大商場或市場購買有品牌的服裝,千萬不要貪圖便宜去購買那些沒有品牌的地攤貨。必要時可以要求生產廠家提供檢測報告。

2、色牢度不合格

案例回放:2月6日,廣州市工商局發布消息稱,該局委託相關機構對廣州流通領域銷售的秋冬服裝進行了抽檢,其中NIKE的一款針織套頭衫被檢出耐光色牢度項目不合格,一款PLOVER(啄木鳥)休閑褲耐摩擦色牢度不合格。2月12日,從北京消協傳來消息,在被檢測的41個樣品服裝中有9個樣品色牢度指標不符合國標,不合格數占樣品總數的22%。

專家起底:色牢度主要是考核染料附著在纖維之上必須有一定的牢度,通俗地說,色牢度低的服裝容易掉色。「色牢度差的服裝,遇到水、汗漬或唾液時,顏料容易脫落褪色,顏料中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屬離子可能會被皮膚吸收,危害人體健康。」史革聯說,「特別是嬰幼兒服裝,因為孩子經常會將衣服等物咬在嘴裡,導致孩子將染色殘留物吸吮到嘴裡而受到傷害。」

夏日戶外光線強烈,還應注意選擇耐光、耐汗色牢度佳的產品,以免服裝吸汗後發生顏色變化,甚至產生衣服上不同色彩移染和串染現象。「通常情況下,淺色服裝色牢度優於深色服裝。」史革聯還介紹了一種簡單的鑒別方法: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一塊棉質白布包住食指,輕輕在色布上來回擦拭,摩擦10次左右,如果沒有染色,就說明脫色問題不嚴重。

3、甲醛含量超標

案例回放:在貴州省工商局日前公布的一次流通領域兒童服裝質量抽檢結果中,全部抽檢的34批次產品里,有5款牛仔褲甲醛超標。其中,由成都市球童壹號制衣廠生產的「球童1號」品牌一批次牛仔童褲、南京利豐英和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迪士尼」一批次童裝牛仔褲、香港童影社兒童服飾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童影社」牌的兩批次牛仔長褲均甲醛超標。

專家起底:生產服裝面料時,為了達到防皺、防縮、阻燃等作用,或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就需在助劑中添加甲醛。「雖然甲醛有替代品,但因成本高,未被廣泛應用。」據史革聯介紹,含有甲醛的紡織品,在人們穿著和使用過程中,會逐漸釋出遊離甲醛,通過人體呼吸道及皮膚接觸引發呼吸道炎症和皮膚炎症,還會對眼睛產生刺激。

甲醛極易溶於水,消費者買回新衣服後,最好經過浸泡洗滌後再穿用,特別是貼身衣物,最好是買淺色無印花的。如果不宜漂洗的衣物,也應進行充分晾曬,比如一些免熨襯衫,應打開包裝晾一兩天再穿。

4、纖維含量「名不副實」

案例回放:近日,上海市質監局對上海市生產和銷售的西服、大衣產品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經檢驗,115批次產品中27批次不合格,開開、利郎、CalvinKlein、SELECTED等知名品牌上了質監黑榜。據了解,在不合格的27批次產品中,纖維含量不合格(21批次)居多,該項目不合格表現為實測結果與標注的不相符。

專家起底:纖維含量是表明產品性能好壞、穿著舒適程度的一項指標。纖維成分含量是服裝產品的主要品質指標,產品原料成分的優劣,是決定產品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面里料成分含量偏差超出標准規定、面里料成分含量標注與實測不符以及面里料成分標注纖維含量與實測不符等三個方面。

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企業未把好原料進廠和出廠檢驗關,沒有建立原料驗貨制度,未對原料檢測含量以控制質量,出廠時則不經檢測隨意標注;另一方面是由於企業過分追求利潤,采購低廉面料以降低成本。

纖維含量主要是指用價值較低的纖維冒充價值較高的纖維,影響了產品的服用性能,對消費者構成了欺詐。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無法現場辨別,只能通過商品標注查看纖維成分含量。

5、充絨量缺斤少兩

案例回放:日前,在浙江省消保委發布的羽絨服裝比較試驗結果中,14個批次羽絨服產品有6件未達標,不合格率近43%,其中包括GAP、歌莉婭、傑茜萊、e-land等知名品牌的羽絨服裝,主要問題是充絨量缺斤短兩。其中GAP羽絨服標注充絨量260克,實測190克,偏差-26.9%;歌莉婭羽絨服標注充絨量為130克,實測111克,偏差-14.6%;傑茜萊羽絨服標注115克,實測104克,偏差-9.6%。

專家起底:充絨量是羽絨服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充絨量多少直接影響羽絨服的保暖度。羽絨服的充絨量越大,保暖性就越好,消費者應根據自己的穿著需求來確定,我國現行的國家標准規定,充絨量不少於標注值5%。

消費者在購買羽絨服裝時除了看商標、產地、針腳等外觀外,還要用手摸、捏羽絨服,如果手感柔軟但有短小粗硬的羽軸,則為粉碎片,這種服裝的保暖效果不佳。還要用手按壓看回彈情況,優質羽絨服應快速回彈,如果回彈很慢或無回彈,說明質量欠佳,很可能是雞毛、鴨毛或是粉碎毛填充。還要拍打看是否有粉塵溢出,揉捏看是否鑽毛。

與童裝抽檢這么多不合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生么女生裙子地下秘密 瀏覽:421
羽絨服手洗如何清洗 瀏覽:768
荷葉袖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34
舒適又好看的打底褲搭配 瀏覽:892
如何強行制服 瀏覽:398
男主女裝女僕 瀏覽:561
怪物獵人世界睡眠是校服 瀏覽:720
羽絨服內襯鑽如何處理 瀏覽:554
穿校服戴紅領巾參加 瀏覽:802
白色校服上面的油漬怎麼好洗 瀏覽:351
中山八童裝過年幾號放假 瀏覽:534
去女裝貨源去哪個網站 瀏覽:734
羊大衣怎麼搭褲子 瀏覽:33
英國校服哪裡買 瀏覽:660
gxg皮帶男多少錢 瀏覽:288
潮牌牛仔褲叫什麼 瀏覽:174
動圖女裝大佬是怎麼上廁所的 瀏覽:214
當旗袍遇上瑜伽茶藝 瀏覽:805
舞蹈妹旗袍裝 瀏覽:420
平湖哪裡能買到媽媽穿的旗袍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