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帽子再舊也要戴在頭上,鞋子再新也只能穿在腳上"請問這句話什麼意思。謝謝
因為用途不同,所以你再舊的帽子也要戴頭上,要是帽子戴在腳上一,走在大街上,人家肯定哭笑不得。同性歸根,鞋子要是在頭上,人家也是一樣。
❷ 被風吹走的帽子原文
《被風偷走的帽子》
作者:劉川北
讓人犯愁的冬季一個不少准時准晌地來了。我家的灶屋,黑鍋底透著銹紅的冰渣,水缸裂了縫,結了冰,取水時需用鐵錘鑿開冰層。做熟飯,母親往灶灰里放一塊紅磚,過半個時辰,取出,讓我們摟著那塊磚頭取暖。這個笨辦法是母親的創新發明。可是,這仍然解決不了大問題。我們冷啊!像樹巔一片枯萎的黃葉瑟縮顫抖不已。我的手凍了,腳凍了,特別是耳朵,裂了口子,灼心般地疼。腳凍了,母親給我們的鞋子里墊上溫暖而舒適的乾草;手凍了,母親用拆解的舊衣服做護手的棉筒。耳朵怎麼辦呢?
母親下定了決心,一定要給我買上一頂棉帽。母親想要的是那種有耷耳、里子披絨的棉帽。那年冬天,母親就無數次說過:「要是有一頂棉帽就好了。」一頂棉帽對於一個窮人的家庭是奢侈的,母親沒有錢去買一頂棉帽。這事就擱著,一直到與冬天的再一次重逢。其實,那頂帽子並沒有因為隨後春天的來臨,把母親的願望打消掉,相反,卻像一粒生命力極為頑強的種子,經春歷夏,更加枝繁葉茂起來。
母親把攢下的零零毛毛和借來的布票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好,面帶笑容,吩咐我說:「走,去買帽子。」到供銷社有七八里地,母親不空著手,背上竹筐,經過野地時,順便拾些做飯的柴禾。我扯著母親的衣角,高興地隨在後面。
母親捧著棉帽走出來,瞅了瞅天邊的陰雲,愣了一下。她忽然覺察售貨員似乎算錯了賬目,少找了錢。母親迅速地把灰手帕蓋在裝滿竹筐的柴禾上,棉帽輕輕放上去。母親急轉身,奔進了供銷社。
母親再次出來時,棉帽不翼而飛。
帽子的丟失讓母親大為震驚,喘著粗氣大聲斥責,帽子呢?咱們的帽子呢?你把它藏哪兒了?我膽怯地說不出話來。我一直蜷縮在竹筐旁邊,我沒有感覺到帽子是怎樣長腿跑掉了,只知道一陣大風吹來,吹得臉麻麻的,我用衣襟護著自己的眼。
母親喊我:「你撒尿去了?」我搖搖頭。
「你一直在這?」我點點頭。
「有人來過?」我不點頭,也不搖頭。我實在是記不起來了,疑懼地看著母親扭曲變形的臉。
母親瘋了似的。
「誰拿了帽子……誰拿走我們的帽子……」
沒有人應答。母親見一個人問一個人,沒有人知道那頂帽子的去處。母親似乎覺察出什麼——那頂帽子再也不會回來,帽子被人偷了。既然被人偷了,誰還肯拿出來歸還它的主人呢?除非那人像母親一樣瘋了。
母親開始用最難聽的話發泄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都是投向空中的炸雷。整個世界都不存在了,只有母親一個人在掙扎,母親的臉像是藏了一隻受了驚嚇的小獸,不住地顫抖。母親的嗓子啞了,喊聲弱下去,剩下哭泣聲和寒風糾纏著,撕扯著。吹亂的頭發上沾滿了草屑,衣襟上的扣子掉了,花褲帶蛇一樣地垂下來。母親的那個樣子儼然是得理不要命的潑婦。母親是一個矮小瘦弱的女人,向來是溫順的,連說話都是慢聲細語、小聲小氣,母親異常的舉止讓我想到隱藏著的人性的另一面。後來,母親回憶起這件事,也總是說,怎麼會那個樣子?她不會輕易地提到這件事,母親是要忘記這件事。不輕易地提及這件事,並不能說明她已經把這件事遺忘。
圍攏的人多了。大家疑慮母親精神有毛病,有人建議掐人中,有人嚷著扇耳光,還有人提出送鎮衛生所。母親反抗著每一雙伸過來的手。
正在左右為難的時候,有人喊,那不是帽子嗎?
帽子靜悄悄地躲在道坡子下面的灌木棵子旁邊,無動於衷地仰著臉瞅著這一群人,也安然地瞅著母親。母親瘸著腿走出人群,下了道坡,拾起那頂帽子。母親把帽子戴到我的頭上,壓了壓帽頂,又正了正帽沿。背起竹筐,把我抱起來,誰也不理會,踏著人們的目光,漸漸走遠。一路上,母親摟著我,很緊很緊,彷彿我就是那頂容易被風偷走的帽子……
母親沒有陪伴我走完少年的時光,就急匆匆地一個人踏上了那條不歸的旅程。有時候,我總是默默地想,如果母親在,家會是別一番景象。但,那是怎樣的景象,我又想像不出來。即使想了很多,即使夢了很多,都是徒勞,只是增加一份無奈的牽念。關於母親的往事很多,獨拿出這一件來,表達我對母親的思念。清明節,在母親墳旁,遍插柳枝,為母親的墳培上新土,我還不會忘記折一頂紙帽,放在祭品邊側。我知道,母親會在天堂惦念著兒女,她看到帽子,就收到了兒女們的來信,她就會放下懸著的一顆心,默默為兒女祈禱……
簡介:
劉川北,出生於1973年11月,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文字見於《中華散文》《散文百家》《歲月》《讀者》(原創版)《文學與人生》《華夏散文》等報刊。曾獲河北散文名作獎,紫香槐散文大賽多個獎項,入選多個散文選本。
❸ 一雙鞋在地上帽子在天上打一成語瘋狂
天冠地屨 比喻雙方相差極大。
❹ 上面有個皇帝的帽子下面有雙鞋是什麼成語
天冠地履
很高興為你解答本題,沒問題的話,請及時點擊右上角的採納滿意哈~
❺ 自己的帽子掉在馬路上,讓車子壓過的能不能撿回家能不能繼續帶
帽子也是被風吹到地上然後正好紅綠燈口然後被拐彎的汽車壓扁了
❻ 瘋狂猜成語太師府19題 上面像是皇帝帶的帽子,下面地上一雙鞋
天冠地屨
tiān guān dì jù
【解釋】比喻雙方相差極大。
【出處】《史記·日者列傳》:「夫卜而有不審,不見奪糈;為人主計而不審,身無所處。此相去遠矣,猶天冠地屨也。」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雙方相差極大
【近義詞】天壤之別、天差地別
【例句】宋·洪邁《容齋五筆·忠義出天資》:「人之賢不肖,相去何止~乎!」
❼ 電視劇濟公上唱的一首歌,什麼鞋兒破帽兒破的,有誰知道完整的歌詞么
電視連續劇《濟公》主題曲
鞋兒破 帽兒破
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 他笑我
一把扇兒破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無煩無惱無憂愁
世態炎涼全看破
走哇走 樂呀樂
哪裡有不平哪有我
鞋兒破 帽兒破
身上的袈裟破
笑我瘋 笑我顛
酒肉穿腸過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天南地北到處游
佛祖在我心頭坐
走哇走 樂呀樂
哪裡有不平哪有我
❽ 有一句古文,具體的話忘了。翻譯是:在樹下不要整理帽子,在瓜地里不要整理鞋。意思是說:人要避嫌
釋義
經過瓜田,不彎下身來提鞋,免得人家懷疑摘瓜;走過李樹下面,不舉起手來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懷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較容易引起嫌疑,讓人誤會,而又有理難辯的場合。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古人強調正人君子要顧及言談舉止,風度禮儀,除此之外,還要主動避嫌,遠離一些有爭議的人和事。
出處
《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❾ 為什麼破血狂攻在帽子上或者在鞋子上比較值錢
因為一般破血這個技能很適用,從級到155都可以用,但是如果這個技能在衣服上就不好了,比如在一個很低級地衣服上,如果你要一直用這個技能,但是在這個衣服上那你就得放棄穿高防的衣服;
腰帶往往是加血或怒氣,一樣低等級腰帶血少;
即使你120地衣服有這個技能那也只能適合120以上地人用,
因此如果破血在帽子或鞋子上適用性就大,還有就是貌似衣服掉持久比帽子和靴子快
❿ 帽子掉在地上了,帽口朝下,扣在地上了,是不是有種說法是這帽子一定不能戴了
是的,帽子立住的可能性極小,聽說這樣會帶來厄運,也就是點背,就像如果看到麻雀走路,而不是蹦蹦跳跳,也就說明你快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