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比較信任韓國Blue dog童裝,它無論從質量還是設計元素都得豎大拇指,簡約版型狠適合孩子日常運動起來。
『貳』 運動品牌童裝有哪些
1、卡波樹Carpotree
卡波樹Carpotree童裝品牌以0—12歲兒童、少年為目標客戶,定位於國內城市追求高品質生活中高收入消費家庭,布料輔料以歐洲標准、結合國內兒童體型三維設計,卡波樹Carpotree崇尚「環保、時尚、安全」服飾新概念,引領童裝消費新生活。
2、CAMKIDS
CAMKIDS,是Camp Above Mountain的英文縮寫,意即山巔之上的營地,代表著一種不斷向上攀登的戶外精神,以及勇敢進取的品牌格言。CAMKIDS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一種健康、先進的生活方式。引導青少年輕松舒適的享受生活,貼近自然。
3、r100童裝
r100童裝源自德國的時尚運動設計並結合中國兒童的特點,展示少年兒童青春活力,緊跟國際運動休閑與環保時尚潮流,崇尚奧運精神,強調「激情點燃夢想」的運動理念。
4、安踏兒童
安踏兒童是安踏運動用品旗下的專屬KIDS運動品牌,覆蓋0至14歲兒童,產品涵蓋服裝、鞋品與配件,全面滿足小朋友日常上學、運動、出遊等各種場合的穿著需求。
5、361°童裝
361°童裝,成為361°上市後資本運營的第一個項目,通過品牌化、市場化運作戰略,361°童裝致力於成為中國第一兒童運動品牌。
『叄』 關於運動服裝品牌的介紹
1、耐克
80年代,耐克產品開始從田徑場和體育館進入尋常百姓家(特別是十幾歲的少年)。耐克公司必須在不失去正規體育傳統市場情況下,盡力擴大耐克廣告的吸引力,為此耐克必須像Levi's品牌(牛仔服的領導品牌 牛仔褲的發明者李維·施特勞斯建立)一樣,成為青年文化的組成部分和身份象徵。
耐克公司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作戰,它面臨的難題是在適應流行意識和宣傳體育成就上如何獲得平衡與一致,耐克公司開始重新思考其廣告策略了。
1986年的一則宣傳耐克充氣鞋墊的廣告是真正的突破,在廣告片中耐克公司採用一個嶄新的創意,不是採用一味宣傳產品技術性能和優勢的慣常手法,而是由代表和象徵嬉皮士的著名甲殼蟲樂隊演奏的著名歌曲《革命》,在反叛圖新的節奏中,一群穿戴耐克產品的美國人正如痴如醉地進行健身鍛煉。
這則廣告准確地迎合了剛剛出現的健身運動的變革之風和時代新潮,讓感覺耳目一新。耐克公司原先一直採用雜志作為主要廣告媒體,向競技選手們傳遞產品的信息,但自此以後,電視廣告成為耐克的主要「發言人」,這一舉措使得耐克廣告更能適應其產品市場的新發展。
耐克公司拓展市場的首要突破口是青少年市場,這一市場上的消費者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熱愛運動、崇敬英雄人物,追星意識強烈,希望受人重視,思維活躍,想像力豐富並充滿夢想。
針對青少年消費者的這一特徵,耐克相繼與一些大名鼎鼎、受人喜愛的體育明星簽約,如c羅、德羅巴、小羅、托雷斯、法布雷加斯、伊布、羅比尼奧、阿圭羅等。並拍攝了許多想像力十足的廣告,如2010年南非世界盃的宣傳片《踢出傳奇》就在5月22日歐冠決賽時首播。
2、安踏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港交所:2020),簡稱安踏體育、安踏,是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企業,主要從事設計、開發、製造和行銷安踏品牌的體育用品,包括運動鞋、服裝及配飾。
安踏:安踏是定位於大眾的專業體育用品品牌,專注於為最廣大的普通消費者提供最高性價比的專業體育用品。
2017年,安踏體育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成為國內運動品牌千億市值企業,在全球范圍內成為第三大運動品牌。
3、361°
361°集團是一家集品牌、研發、設計、生產、經銷為一體的綜合性體育用品公司,其產品包括運動鞋、服及相關配件、童裝、時尚休閑等多品類構成,集團成立於2003年,在致力於成為全球令人尊敬的品牌典範精神引領下,已經成為中國領先的運動品牌企業之一。
2009年6月30日,361°於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份代碼為01361·HK。同時,361°堅持集團化多品牌路線,2011年,361°品牌誕生。一直以來,361°人懷揣著對運動、對企業、對社會「多一度熱愛」的品牌信念。
在核心理念指引下,為推動中國體育事業發展而不懈努力,並致力於成為全球令人尊敬的體育用品品牌。
4、特步
特步 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大型運動時尚體育用品企業。特步採用差異化營銷戰略,首創偶像藝人代言體育用品並取得了空前成功。他是時尚的運動前衛、時尚、個性、自由。特步獨創了一套適合自身品牌的特色文化。
時尚、前衛、自由與叛逆詮釋了「特步」品牌文化,高品位、高追求和強大的創新能力及生命力賦予「特步」品牌核心價值,2011年贊助西甲比利亞雷亞爾隊,成為中國第一個贊助西甲的品牌。
在「體育+」戰略指導下,特步希望以跑者為核心,洞察、引導和滿足不同階段跑者的需求,建設特步跑步生態圈,打造讓跑者『一步踏入,步步離不開』的跑者服務平台。
5、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體育用品品牌。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品牌企業,福建省百強企業和福建省納稅三十強企業。
喬丹運動服裝是喬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設計研發、生產與經營的運動類服飾喬丹運動服裝之一。
除了需要滿足專業運動人士的需要,同時也為了幫助廣大的體育愛好者能更好地體驗到運動的快樂,喬丹體育從運動中汲取靈感,衍生到運動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場景,設計製造出一系列運動服裝,滿足消費者的運動休閑需求。
『肆』 361°童裝的品牌
2009年6月30日,361°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募集資金超過20億港幣,361°正式進入資本運營階段,制定並推行多品牌戰略經營的重大戰略。面對國內巨大的童裝市場機會,361°將上市募集資金的9%用於童裝品牌的研發及拓展,也標志著361°正式邁出了多品牌戰略經營的第一步。
361°童裝,成為361°上市後資本運營的第一個項目,通過品牌化、市場化運作戰略,361°童裝致力於成為中國第一兒童運動品牌。361°童裝在發展過程中,大力實施品牌運作戰略,致力於構建兒童服飾文化,注重產品品位的提升和品牌整體形象的提高,傳遞未來、朝氣、希望、燦爛的品牌特質。
361°童裝全國整合TVC、平面、網路、戶外、終端等多方優勢資源,構建線上、線下立體交叉式傳播平台。其中,361°童裝率行業之先,力邀國際頂尖導演團隊,打造運動童裝行業首支品牌廣告片,旨在倡導廣大父母與長輩共同呵護兒童內心對運動的熱愛,並不斷支持、激勵他們,力助他們實現心中那份對未來的期冀與夢想。 根據國內童裝消費習慣和目標消費群得時機需求,361°童裝產品運動中兼備休閑生活元素。2011春夏產品,服裝推出5大系列,鞋部分推出4大系列,更有各類精美實用的配件,全力滿足少兒好動的生活形態,為天真、童趣的童年生活增添色彩。
2011春夏服裝介紹:
361°童裝全力整合產品研發優勢資源,組建國內頂尖設計團隊,並憑著借對潮流趨勢和當季流行色彩的透析,於2011年春夏季特別推出以倡導綠色健康著裝理念為主題的繽紛假日和陽光海岸兩大系列服飾;以運動熱愛為主題的網球節拍和足球先鋒兩大系列服飾;以歡快、甜美、無限幻想、純真童趣為主題的海底遨遊小童系列服飾,充分滿足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張揚運動兩種狀態下的著裝要求。
2011春夏鞋品介紹:
361°童裝鞋品系列,以鮮艷、跳躍的色彩應用,酷炫前衛鞋型設計為主張,以輕質、透氣、舒適等優質材料的選用強調舒適穿著的基調,於2011春夏特別推出跑步、戶外、滑板、生活4大系列,充分滿足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張揚運動兩種狀態下的穿著需求。
『伍』 童裝的副產品線有哪些
動漫童裝、童裝周邊。
當它的同名童裝品牌出現,熱愛這類動畫片的孩子就是童裝的最大潛在客戶。
產品線是指一群相關的產品,這類產品可能功能相似,銷售給同一顧客群,經過相同的銷售途徑,或者在同一價格範圍內。如果能夠確定產品線的最佳長度,就能為企業帶來最大的利潤。產品線,是指同類產品的系列。一條產品線就是一個產品類別,是由使用功能相同、能滿足同類需求而規格、型號、花色等不同的若干個產品項目組成的。一個產品項目,則是指企業產品目錄上開列的每一個產品。
『陸』 著名的國際童鞋童裝品牌有哪些
韓國的TOMKID、義大利的NATURINO、法國的Jacadi 、香港的Fables F-AZ、法國的ELLE。
一、TOMKID
著名法國時裝品牌ELLE,20世紀80年代初,也就是法國著名ELLE時尚雜志誕生40多年後,以ELLE命名的服飾品牌隨即誕生了,以紅、白、藍為主色調,面料多以棉為主。
『柒』 開童裝店市場前景可觀嗎
《中國童裝市場2009-2012年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中國將進入第四次生育高峰期,到2010年新生兒出生數將進入高峰期。「嬰兒潮」帶來的就是「嬰童經濟」的全面爆發。有關資料顯示,自2000年之後,中國嬰童產業增長率高達30%,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嬰童產品消費大國,到2010年將有望邁入「萬億俱樂部」。而在這個嬰童產業中,童裝將占據重要份額。
今年5月,在北京市商業信息中心統計的女裝、男襯衫、男西服、童裝、皮衣和女鞋的數據中,女裝、童裝、男襯衫和女鞋在本月的日均零售呈現整體上升的趨勢,其中童裝的日均增幅達到35.28%,在六類服飾中最高。
一、後來者爭相掘金童裝市場
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風暴是許多產業發生變局的動因。原本已是白熱化競爭的中國服裝業,也在加速求變的步伐。
近幾年,在國內服裝市場,男裝、女裝、休閑裝、運動裝等「戰場」到處彌漫著競爭的硝煙味,而伴隨著這場金融風暴的深入,無論是本土品牌還是國際品牌,表現在各種營銷渠道的淘汰率都比過去任何時候更慘烈。但在童裝市場,雖然也存在競爭,但相對顯得「這邊風景獨好」。現實的情況是,迄今為止國內童裝市場還沒有形成如男裝、女裝、休閑裝、運動裝那樣的全國性品牌或領袖品牌,品牌集中度尚不高。正是如此,越來越多後來者都看到了機會,尤其是那些本就與鞋服與時尚相關聯的產業。
今年6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國內運動品牌361°融資約18.1億港元,其中一部分資金用於明年啟動童裝業務。事實上,七匹狼、康奈、安踏等眾多本土知名成人鞋服品牌在這次「童裝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電子商務的逐步成熟,也使一度靠成人男女裝取勝的B2C公司也將觸角延伸至童裝領域。目前最火爆的兩大服裝B2C公司凡客誠品和麥考林均做起了童裝生意,價格與時尚依然是他們攻城略地的法寶。
此外,遍覽中國童裝熱淘金眾生相,也閃現著國際品牌的身影,如Baby Dior、D G baby、ARMANI Junior等。最火爆的還屬阿迪達斯和耐克兩大世界運動品牌,憑借著巨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出色的市場營銷策略,後者啟動僅兩三年的童裝童鞋項目已迅速占據了市場制高點。
作為童裝熱的衍生品,各種專業孕嬰童展會也成為淘金軍團的一員。在2008年的「第八屆上海兒童、嬰兒、孕婦產品博覽會」上,有65個童裝品牌及53個玩具品牌參展。今年7月29~31日舉行的第九屆CBME上海兒童、嬰兒、孕婦產品博覽會,也特別為國內外童裝企業推出「第一屆上海CBME兒童服裝及配飾博覽會」。
二、「童裝熱」看上去很美
今年六一前夕,各地工商局紛紛發布童裝質量監測報告,例如廣東省工商局發現童裝合格率只有34.1%,除去標簽不合格的童裝外,內在質量合格的僅為五成,其中不少知名品牌均榜上有名。這個觸目驚心的結果正是中國童裝業現狀的真實反映。
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童裝市場50%的份額被國際品牌占據,國內70%的童裝企業處於無品牌狀態,同時因為缺乏明確定位,大部分企業很快陷入低水平、同質化和價格戰的競爭泥淖之中。「童裝熱」看上去很美,但現實的殘酷性使每個不同路徑的進入者的未來不得不正視市場的檢驗。傳統的本土鞋服企業將品牌和產品線延伸到童裝童鞋領域,這會是他們得心應手的世界嗎?市場自然會用時間來檢驗這些問題。
三、1000萬本錢打出億元戰果的生意經
「一切請拭目以待。中國市場太大,也許各種檔次的企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我們中國童裝品牌要學會成為時尚和品位主導者,而不是跟風模仿,陷入同質化競爭怪圈。」。
總部位於廣州的T100親子童裝堪稱中國童裝的「大黑馬」,去年至今連續被《北大商業評論》、《21世紀商業評論》、《創業家》等國內商業案例專業期刊分別作重點報道。創業初始投資資金僅為1000萬元的T100於2003年「非典」期間殺入童裝市場,僅用了4年時間,銷售額就突破億元大關,從而成為高端童裝細分市場銷售迅速超過億元的「大黑馬」。T100曾對顧客購買行為跟蹤分析,其VIP客戶保持了80%以上的回頭率,連續5年增長率都在50%以上。去年受金融危機和地震的影響,銷售額增長略有放緩,但仍然超過30%。
『捌』 童鞋行業如何再升級
從08到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市場經濟疲軟,國內整個消費品市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特別是體育用品行業,到了09年,無論是終端銷售,還是庫存壓力,都出現了不良的狀況。而對於童鞋行業來說,雖然整體消費力正在下降,但是銷售上升勁頭依舊,不同品牌之間無非就是上升多少的差別。童鞋行業彷彿在一夜之間由一根雞肋變成了市場上競相追逐的熱點,且不論原有的童鞋品牌正輪番上陣,那些一二線的成人體育用品知名品牌也紛紛上馬童裝童鞋項目,期望在兒童用品市場分得一杯羹。一時間,童鞋市場炙手可熱,童鞋行業風起雲涌,好一派繁榮氣象。
作為一個剛踏入童鞋行業還不到兩年的營銷人士,筆者親歷了整個童鞋行業從邊緣化產品到行業群體性打造品牌階段。特別是近兩年來,泉州的兒童運動鞋企業紛紛聘請形象代言人,投播電視廣告,斥巨資在市場上進行渠道建設,開設專賣店。筆者認為,童鞋市場已經慢慢成熟,這是機遇也是挑戰,需步步為營,若稍有不慎,就可能一著錯滿盤皆輸。因此,童鞋企業要運作品牌、推廣專賣,首要解決幾大核心問題,做足准備。
思想轉變是最根本
童鞋企業打造品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企業主的經營理念問題。有句話說,要想改變世界,先要改變自己。童鞋企業尤其是企業老闆,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轉變觀念、解放思想。選擇做生產商還是品牌商,這是個問題。有商標和好產品也不足以稱得上是品牌,因為生產商品牌不等於消費品牌,品牌經營最強調的就是向消費者傳達某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消費者是活生生的人,是感情動物,有感性思維,面對冰冷的商品,尋找的是品牌傳遞出來的感覺。所以他們往往更關注產品以外其他的一切,比如說終端形象、品牌文化、服務體驗等等。還有很多企業主認為做品牌,花錢打廣告、請形象代言人、評「中國馳名商標」之類的行業榮譽即可,高估了廣告的作用,對於品牌建設的軟體投入和投入的長期性,認識還遠遠不夠。
商品即是品牌廣告
做任何營銷最終的本源都應該回歸到商品,營銷做得再高明,投入再大,執行力再強,最後消費者能夠最真實接觸到的,還是實實在在的產品,因此產品是品牌的根本。且國內整個童鞋市場還不是很成熟,消費者雖已經開始有了品牌意識,但從目前情況看,產品的款式、質量、舒適度等因素的好壞,都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更何況童鞋產品的使用者是兒童,他們處在成長發育期,身體抵抗力還比較脆弱,對產品各方面的要求都比成人的鞋服產品要高很多。因此,無論是渠道的認可度,還是消費者的認可,都需要有過硬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繼而方能從根本去談品牌提升。
而在產品層面,按照現階段的發展狀況,需要從以下幾點來解決問題:
企業對產品研發能力的投入,本是每個童鞋企業都要相當重視的。影響研發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企業的投入是其中之一,關鍵就看每個童鞋企業對於整個童鞋發展潮流趨勢的理解能力。由於國內對童鞋行業的形成認識,以及對童鞋產品系統性科學性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童鞋產品的款式開發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成人鞋的流行趨勢上,直接加入兒童元素和配色,就成了當季最新的童鞋產品。究竟要「童趣」到幾分,成人鞋的元素又要保留到幾分,完全取決於各個企業對市場的理解程度。
總代理訂貨模式的推廣。產品准備的好與不好,全憑全國這幾十個總代理客戶根據以往經驗判斷,其本質就是以往的分銷渠道能夠接受什麼樣的產品,客戶往往就去訂什麼產品。這樣的模式是最安全保險的,每個品牌在區域市場上的消化渠道不盡相同,這就造就了初期不同企業間產品的部分差異。由每個公司的總代理客戶引導公司的開發,使渠道和產品相匹配。
「商品即是品牌廣告」。若要打造品牌,就一定要有體現品牌特色的產品,這就是為何一盤專賣店的貨品要分為特色款、主推款、搭配款、團購款等。專賣店裡整體陳列的一盤貨品,那特色款就不一定是能賣的,但一定是要能夠表現品牌內涵的東西。無論遵循一個什麼原則,產品最終的研發思路一定是取決於我們的消費者,最深入最真實地體會消費者內心真正的需求。
產品生產環節,也是許多童鞋廠家一個坎,在這個環節可能目前還沒有得到大家的重視。很多廠家認為只要鞋子做出來,質量過得去就行了,其實遠沒有那麼簡單。每季產品投放市場的時間節奏的把握,大貨產品在技術轉移過程中對材質、造型、品位的調整,直到大貨出來投放市場後,這些因素也會直接影響到產品在市場上的口碑。
在產品的季節系列化平衡上,很多童鞋企業做得很不到位,表現為每一季的產品開發水平發揮不穩定,季節性產品系列化不平衡,可能一年四個季,就有一到兩個季的系列化並不完整。專賣店一旦開起來,一年四季都是需要貨品銷售的,若是中間產生斷層,貨品很少或者沒有貨品賣,店鋪則可能轉向其他產品維持生存或面臨倒閉危險。
再談童鞋行業的渠道
童鞋行業的渠道仍處於一種天然的依靠省級批發市場的輻射力來做銷售的階段,簡單地說就是以做生意的方式在做產品、做批發、做分銷,大部分的童鞋網點還是夫妻童鞋店、鞋業超市、二三線商場以及鞋服市場等,總體來說,目前童鞋的銷售渠道層次還比較低,現有的渠道水平遠遠不能滿足品牌發展的要求。那麼,童鞋品牌應該走什麼樣的渠道發展模式呢?最緊迫的是要對現有的渠道進行整合、調整、提升。而不是重新建立渠道,那樣代價會太大,企業目前的能力尚承受不了。
有人說,童鞋市場的經銷商網點差不多80%都是屬於公共資源,經銷商對品牌的忠誠度普遍都不高,這與以往的行業發展水平有關。但近年來,隨著童鞋企業綜合實力的慢慢增強,對品牌建設的日趨重視,針對渠道這一塊,都開始以發展專賣為契機,建立自己品牌專有的網路體系。
要改變目前的網路狀態,就應該把發展專賣店作為進行渠道升級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某鞋業總經理曾經說過一句話,「有了專賣店不一定有銷售,但沒有專賣店肯定沒有銷售;專賣店多,不一定銷量大;專賣店少,銷量肯定少。」在中國市場,最重要的往往就是人最原始的那股沖動和激情,若是等到萬事俱備,還照搬照抄理論上的系統思維,可能就會坐失良機。在商品供大於求的今天,唯一的稀缺資源只有一個,那就是商圈資源。零售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拿出劉翔的速度「跑馬圈地」。
蒙牛有句名言:「坐著沒有機會,走著有一個機會,跑著有兩個機會。」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佔領市場就像爭取陣地,爭分奪秒,寸土必爭。
有關童鞋專賣店的探索
要開童鞋專賣店,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能不能開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店開下去了能不能存活進而盈利。一個店要生存要盈利,它必須具備客流量(好的店鋪位置)、進店率(好的店鋪形象)、成交率(商品組合、導購水平)、平均客單價(商品組合、庫存管理)、回頭次數(服務)等要素。
現在的發展狀態雖然是要開店速度,不可能所有的開店要素一應俱全,但是我們依然對專賣店的建設要保持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把握好幾個關鍵的要素。
第一個關鍵點是開店的位置。很多情況是總代理和加盟商缺乏零售經驗,不懂零售的盈利模式,所以開專賣店總是先考慮風險,找便宜的、面積小的、租期短的店鋪,而實際情況是,童鞋行業的利潤率本來就很低,大家對童鞋專賣的盈利模式心裡都沒底,所以做起來畏首畏尾,最後沒有選擇好的店鋪位置,結果自然是可以預料的。
第二個關鍵點是商品組合問題,即現在童鞋行業品類延伸的一個大趨勢。僅僅只有運動鞋是支撐不了一個專賣店的發展,所以,目前很多童鞋廠家都在努力延伸產品,從童皮鞋到童裝,再到配件類的產品,最後可能還會到玩具、文具之類。但就現在的狀態看,童鞋行業做品類延伸還處於初級階段,都是抱著試驗的態度,准備不充分,全然不顧眼前市場的狀況,並沒有那麼多的專賣店去銷售這些延伸產品,沒有消化渠道,自然也就庫存了。
另外,延伸產品要怎麼組合,怎麼定位(風格、系列、價格等等),選擇什麼樣的外協單位,是採取「點菜」策略,東挑幾個款式,西抓幾個款式,湊成一盤大雜燴,或者是採取「游擊」戰術,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合作工廠不穩定,幾乎沒有固定的供應商夥伴。這些問題都是致命傷。當然,在初期,若渠道發展速度足夠快,是可以掩蓋這些不穩定點的,而一旦遇到瓶頸,就會出現大問題。
商品組合不穩定問題值得思考,但根據童鞋行業發展的特性,則可預見到,未來的童鞋終端一定會朝著兒童用品城的方向去發展,因為單一的產品已經支撐不了好位置、面積大的店面。
第三個關鍵點是總代理和專賣店的庫存管理,筆者認為這是品牌運營服務體系的雛形階段,是最為重要的。
目前的童鞋訂貨會大都缺乏數據支持,訂貨會成為「製造庫存」和「賭博」游戲場,公司投入大量精力用於研發成百上千的新產品,可客戶訂貨好比抓中葯,款式少,訂單少,訂貨不集中,絲毫不去考慮自己下面專賣店的存活問題,公司也無法向生產供應商爭取好的價格、好的合作條件和及時的交貨期。
下單、追加、備貨、互調等庫存管理的各個環節仍舊處於老闆「拍腦袋」決策狀態。什麼好賣,什麼不好賣;什麼該追加,什麼不該追加;追加多少,追減多少,全憑「感覺」和「印象」,沒有任何科學。這種情況就為難了那些已經開起專賣店的經銷商們,好賣的貨跟不上,好賣的顏色又斷了碼,不好賣的貨長期在貨架上動不了。童鞋經銷商的「不忠誠」,也就在所難免。
因此,要開設專賣店,一切的銷售工作就全部圍繞專賣店來進行,以專賣店盈利為目的,從訂貨、鋪貨、補貨到庫存處理,時間節奏、數量、盈利分析,都要面面具到。雖然還趕不上那些成熟的體育用品品牌,但先要有這個覺悟,並付出行動,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銷售服務運營體系,這絕對是必要的。
總之,童鞋行業開專賣店的趨勢是光明且是不可阻擋的,但是道路和細節需要每一個童鞋企業積極探索,相信不久,童鞋行業將迎來品牌林立、百花齊放的盛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