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七夕節有什麼活動
今日人間七月七,天上牛郎會織女。
今天是農歷的七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七夕節正式到來。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七夕節是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所以現在又將七月七日稱作中國版的情人節。當然在民間還有七巧日、乞巧節和女兒節等叫法,是傳統的民間節日。
七夕節是怎麼來的?
大多數人都聽說過牛郎織女的故事,認為七夕節是從牛郎織女7月7日鵲橋相會的神話故事中衍生出來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在古時候,七夕節是從自然天象崇拜過程中衍生出來的,在傳統意義上叫做七姐誕。在7月7日這天晚上舉行祭拜七姐的活動,所以被稱作七夕。因為在古人的星宿崇拜文化中,天上的星星與地理區域相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在天文上叫分星,在地理上叫分野。
在《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粵(越)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也就是說,牛郎織女星座在地理上對應的分野之地位於粵(越)地。而在《詩經·大東》記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說明當時已經有關於在七月七日祭祀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傳統了,但此時還沒有引申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橋段。
到了西漢時期,七夕節開始普及,到了宋朝達到頂峰。古代七夕節是女孩的專屬節日,所以又叫做女兒節。至於現代人將其當做中國版的情人節,完全是最近十幾年的事。因為在我國傳統節日中,本身並沒有情人節的概念,它是西方舶來品。
但是洋節兇猛,連帶著中國版「洋節」也趕上了一波熱潮。現在,大部分人已經將七夕節當做情人節再過,過節的人群也趨向於年輕化。傳統的七月七節日文化,已經無人問津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作為一個中國人,止茶君認為,洋節雖好,但我國傳統節日同樣不能遺忘。對於哪些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習俗,更不能忘記。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作為我國第一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幾千年的淵源流傳,使其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眾多的傳統習俗,包括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喜蛛應巧和乞求姻緣等十數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接下來,止茶君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其中主要的幾個習俗。
1.穿針乞巧
所謂穿針乞巧,是七夕節最古老的一種民俗娛樂活動,帶有一定比賽意味。女孩子通過比賽穿針,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的又快又好,那她乞到的巧就最多,就算贏了。輸了的人要准備禮物送給贏的人(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出自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
這種民俗活動在漢朝時已經非常盛行,達到了「人具習之」的地步。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宗謀的《荊楚歲時記》中,有關於七夕穿針乞巧的詳細記載:「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
而在南北朝末期顧野王所編的《輿地誌》中,齊武帝甚至專門蓋了一棟樓,給宮里的女人登樓穿針,謂之曰「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
2.喜蛛應巧
喜蛛應巧相對於穿針乞巧,出現的時間要晚一些,根據現有歷史文獻記載,大致出自於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宗謀的《荊楚歲時記》中,有關於喜蛛應巧的記載:「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這里的喜子就是蜘蛛,過去蜘蛛的民間別稱就是喜蛛,叫做喜從天降。
在歷史上,歷朝歷代對於驗巧的方式方法並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在喜蛛應巧習俗剛出現的時候,大多是看有沒有蛛網。而到了隋唐時期,則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主要看蛛網的稀密程度,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
兩宋時期是我國傳統文化發展鼎盛階段,七夕節的傳統習俗也得到了極大發展。此時的喜蛛應巧習俗以看蛛網的圓正為准,根據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的記載,「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但是,南宋滅亡以後,中國傳統文化出現了很長時間的低谷和斷崖,到明清時代,喜蛛應巧習俗又重新恢復到唐朝時期的標准,以蛛網的稀密程度為准。
3.祭拜七姐
在福建閩南、浙江溫嶺、台灣和廣州等地區,有七月七拜七姐的傳統習俗。當然,各地的叫法略有差異,廣東叫做「拜七姐」,閩台地區和浙江溫嶺一帶叫「拜七娘媽」。古時候年輕女子在七月七這天,向「七姐」或「七娘媽」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
另外,在閩台地區,民間通過祭拜「七娘媽」來保佑孩子身體健康,茁壯成長。每到七月初七,人們三五成群到七娘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希望得到七娘媽的庇護。
在浙江溫嶺一帶,有為16歲以下兒童於七夕節之日向七娘媽祈福的傳統民間活動。至於為什麼會在浙江溫嶺出現與閩台相近的習俗,這是因為溫嶺石塘一帶居民,很多都是三百多年前從閩南遷徙而來的先民後代。所以,閩南七夕拜「七娘媽」的傳統習俗也一並傳播過來。
4.曬書曬衣
農歷七月七日,正值盛夏,天氣溫度高,雨水少,最適合將書籍衣物拿出來晾曬,可以避免蛀蟲和發霉。所以,在古代,七夕節還有曬衣曬書的傳統習俗。
相傳七月七日是龍王的「曬鱗日」,天門洞開,陽光強烈,民間沾龍王爺的光,將家中棉服衣物和藏書悉數拿出來暴曬。東漢崔實《四民月令》記載:「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說的就是七夕曬書曬衣的事情。
到了宋朝時期,文化昌盛,讀書人最喜歡曬書。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一記載:「秘書省歲曝書則有會,號曰曝書會,侍從皆集,以爵為位敘。」這說明,宋朝官方秘書省專門組織曝書會,時間一般定在七月初三、初五和初七三天。可以想見,當時的規模一定蔚為壯觀。
當然,除了上述傳統習俗以外,七夕節還有結扎巧姑、玩磨喝樂、姑娘洗發、結紅頭繩、凈水視影、聽悄悄話、七夕觀星、染指甲、拜床母、拜魁星、拜牛郎、迎仙拜神、七巧貢案、為牛慶生、儲七夕水、游七姐水、種生求子、乞求姻緣、蘭夜鬥巧、香橋會和接露水等十數種民俗活動。
所以說,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可不單單只有情人節這一個習俗,雖然很多傳統習俗已經慢慢退出歷史舞台,但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還是應該有所了解。畢竟,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您所在的地區有哪些過七夕節的傳統風俗習慣,歡迎在下面留言,分享給大家。最後,這篇文章定於2019年8月7日(農歷七月初七)早上7時7分發布,祝大家七夕節日快樂,有情人終成眷屬!
② 服裝店要搞個七夕情人節的特價活動,要怎麼寫呢
七夕,中國人的情人節,是中國傳統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推崇。相傳在每年的這一天夜晚人間的喜鵲就會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對於服裝店的老闆們來說,抓住這天做好活動對於這一整年來說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能很好的清理夏款的庫存也可以為推出的秋款新品做宣傳。
節日是促進消費的神奇力量,尤其是在七夕,不論是情侶、夫妻、家人甚至朋友,大家都在准備禮物和等待禮物的浪漫氛圍中,很容易被誘導促發消費的慾望。雖然七夕會如期而至,但是生意可不會自己找上門來,老闆們一定要精心的策劃,這樣才能牢牢地抓住女人們的口袋。
購物抽獎活動:
首先推出的這款活動方案可以稱得上老掉牙的方式,但是想要做好還是有很多細節的地方需要打磨,畢竟現在顧客對於用戶體驗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聽到這個活動的名稱,大家就可以想像得出來整個活動的形式。節日抽獎活動是可以提高人們的熱情的,對於概率事件每個人都是好奇心寶寶。
對於這么一場活動並不需要華麗的開場,商家只需要在某寶上買一個簡單設計能夠突出七夕活動主題的易拉寶提前幾天放置在店鋪門口即可(易拉寶價格在30元左右),接下去要准備一些活動的獎品,可以設置成電飯煲、食用油、夏季飲品等日用品,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玫瑰花(建議設置成必中選項),在七夕當天的玫瑰花價格普遍偏高,老闆可以提前幾日買好,平均一朵玫瑰花6元左右。至於購買滿多少可以參與活動以及活動具體獎品和中獎概率的設置,還是需要老闆綜合考慮後決定,服子君只是給出參考。抽獎的方式可以採取輪盤或者抓鬮的方式,這樣整場活動下來花銷大概在500元左右,可是做得好的話,獲得的收益肯定是超出你的想像,你的能量超乎你想像。
情侶購買價格減半:
活動這幾天內,在你的門店打出「情侶購買價格減半」的口號,我相信對於半價的誘惑,不少人還是會心動的。當然老闆不是傻子,並可能將所有的商品半折,肯定是要趁著做活動將夏季積壓的庫存進行清理,對於顧客我們要說這些都是今年的夏季新品。
老闆們肯定是知道雖然說把衣服打半折了,那也是基於原價的基礎上,不賺也是不虧的,好的導購可以順帶向顧客推銷一些秋季新款,這樣綜合下來既做到了清理夏季庫存的目的也能很好的為店鋪新上的秋款做宣傳。這個活動方案並不像第一個介紹的活動需要准備很多的禮物,商家只要買一個易拉寶和一些玫瑰花來刺激活動宣傳即可。至於活動的效果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導購的能力是息息相關的。
買一送一,真情回饋:
買一送一,這種實實在在的優惠是最容易打動顧客的,和活動方案二的區別在於數量上取得了壓倒式的優勢,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其實這個活動和方案二的可以很好的進行結合,減半和贈送都能很容易到達刺激消費者購買的慾望。
這里申明一點,絕對不要做坑爹的商家,打著買一送一的旗號,人家買的是一件衣服,你卻送了一包餐巾紙,確實是買一送一了,你覺得這樣合適嗎?我們應該這么做,顧客買一件短袖,導購為顧客進行搭配一條合身的短褲;或者說顧客買一件秋款外套,送顧客一件舒適的內搭,這樣才合適嘛,具體的方式還需要老闆自己做決定,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店鋪的問題。
以上就是服子君為各位大佬精心准備的七夕節三大活動方案,可能並不適合所有服裝實體店,真正開展活動時可以相互進行結合,現在朋友圈那麼火,也要很好的利用好微信這個營銷工具,希望老闆們能在七夕節賺到昏過去,下期再見。
③ 七夕創意活動點子有哪些
七夕創意活動點子有:
1、愉快約會依依不捨分開的時候,讓她把手伸出來攤平,輕輕的托住她的手,在她手心上深深的一吻,然後合上她的手掌,並告訴她,我先把吻存在這里,只有特別想我的時候才可以用哦。
2、在冬天的某天,你先洗澡,在滿是水汽的鏡子上寫下「我愛你」,這樣輪到她洗澡時便能看見。這一辦法在冬日的汽車里也同樣適用。
3、在德克士看到的某對情侶,她叼起一條薯條,然後他含著薯條的另一邊,兩個一起吃,吃著吃著就嘴碰嘴了,那樣一定也非常浪漫。
4、去照大頭貼,分別照出三個口型,「我」「愛」「你」的照片,然後用漂亮信封裝好,裡面放一張紙條。寫上:你能看出我想對你說什麼嗎?
5、在家放著優美的薩克斯,朦朧的燈光下,她脫了鞋子,踩在他的腳上跳舞
6、躺在他的腿上看電視,撒嬌式的叫他給你拿吃的。
7、每次單獨出遊都帶給對方禮物,哪怕是一片樹葉、一塊石頭。
8、傍晚的時候,在湖裡盪著小舟,她偎依在他懷里說悄悄話。
④ 七夕節可以搞些什麼活動
昆都
求採納
⑤ 求七夕節活動方案!
1、把男女朋友過七夕時的浪漫情景拍下來 上傳 評比哪對是最浪漫和最有意義的
2、搞一個劇本接龍。自己確定一個與七夕有關的劇本名,寫一個可以讓人有很多想像發揮空間又很引人勝的開頭,然後讓論壇會員們在裡面接龍,一個人寫上一段話,最後完成一個劇
3、讓大家各抒己見.都說說自己以前是怎麼過情人節的.或者今年打算怎麼過.以後又准備怎麼過.嘿嘿!浪漫的事情大家都會喜歡的...
4、選擇你喜歡的歌曲或圖片,用自己的文字講述它們背後浪漫感人的愛情故事
5、董永心愛的「七妹」不小走失了,為此發動大家尋找「七妹」,大家將通過7個神秘線索,獲得最後的「通關秘訣」,幫助董勇找到心愛的「七妹」……
6、為心戀已久的人送上最真摯的祝福,祈求美好的願望,大膽的說出您心中的愛戀,也可以為您的親人,朋友,為您自己送上真誠友好的祝福!
⑥ 推薦幾個好的童裝加盟或者代理店
搜索:七彩寶貝童裝批發網
你可以去看看
都是模特實物拍攝哦
⑦ 七夕節的活動有哪些
七夕節的線下活動,少不了以戀愛之名借勢營銷, 購物商場肯定不會錯過這個佳節。從網上整理了一些去年各大購物商場的七夕活動主題,相信2020年的七夕這些商場線下活動依舊如火如荼。
七夕活動期間,線下活動大都以表白為活動主題,商品打折促銷等活動形式。通過紀念節日的方式,賦予「浪漫經濟」營銷IP。更多七夕線下活動資訊,可通過「活動行平台」查看,活動行聚集了3000萬+的城市精英,50多種活動類型,包含創業、互聯網、科技、投融資路演、行業峰會、設計、分享會、沙龍、親子、戶外、TEDx、公益、音樂演出、時尚、公開課等,是城市人提升職場技能、開拓視野、拓展人脈、聚會交友及豐富業餘生活的首選平台。詳情戳:網頁鏈接
⑧ 百貨商場關於七夕的活動策劃案,跪求大神指點迷津!
相親活動啊,或者情侶用品展之類
⑨ 七夕節的民俗活動
七夕節的民俗活動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曬書、曬衣、賀牛生日、吃巧果等等。
七夕節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據傳說,西王母把牛郎織女用天河隔開的時候,牛郎無法度過天河見到織女,這時候,老牛就讓牛郎把它自己的皮剝下來,乘著牛皮渡河見織女。所以人們會在七夕的時候給老牛過生日,以此紀念它勇於犧牲奉獻的精神。
七夕拜織女,一般都是女性參加,幾個人約好時間,一起舉辦,大多都是在夜晚,月光的照射下,桌子上擺上祭品。女性一起聚會,說些家常,在聚會快結束的時候,遙望織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以此希望心想事成。而大多願望就是找到好的夫家,或者是希望婚後的生活幸福美滿。
此外,在七月初七這一天,每個家庭的婦女都會打一盆水放到陽光下暴曬,當水被曬熱的時候,再用稻草燒一堆灰,最後家裡的婦女會用過濾後灰水洗頭,傳聞用這水洗頭,不但頭發干凈柔順,而且頭腦也會變得更加聰明。
還有就是相傳織女除了管理婦女紡織外,還掌管瓜果的生長,所以在七月初七這天晚上,家家戶戶會把瓜子花生擺放在院里祭祀牛郎織女。
除了用瓜子花生祭祀牛郎織女的習俗外,相傳在七月初七晚上,家裡的婦女還會一邊看著織女星的同時一邊在做織麻、搓線、做針線活、扎布鞋底等手工,她們相信只有這樣做手工活,十個手指頭才會變得更加靈巧。
最後,在七月初七這天,村裡那些威望高、手藝好的婦女最受歡迎,也是最忙的人,因為農村的小女孩一般都會選擇在這一天穿耳朵好方便以後戴耳環呢。據說這天穿耳朵不會疼痛,小女孩也會變得能幹一些。
⑩ 七夕可以搞什麼活動
1.穿針乞巧
所謂穿針乞巧,是七夕節最古老的一種民俗娛樂活動,帶有一定比賽意味。女孩子通過比賽穿針,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的又快又好,那她乞到的巧就最多,就算贏了。輸了的人要准備禮物送給贏的人(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出自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
2.喜蛛應巧
喜蛛應巧相對於穿針乞巧,出現的時間要晚一些,根據現有歷史文獻記載,大致出自於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宗謀的《荊楚歲時記》中,有關於喜蛛應巧的記載:「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這里的喜子就是蜘蛛,過去蜘蛛的民間別稱就是喜蛛,叫做喜從天降。
3.祭拜七姐
在福建閩南、浙江溫嶺、台灣和廣州等地區,有七月七拜七姐的傳統習俗。當然,各地的叫法略有差異,廣東叫做「拜七姐」,閩台地區和浙江溫嶺一帶叫「拜七娘媽」。古時候年輕女子在七月七這天,向「七姐」或「七娘媽」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