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紙樣原型
就是根據每個人的個體尺寸測量做出的基本無放量的紙樣!就是原型。
B. 服裝紙樣日本文化式原型提出原理,公式怎麼算來的,由原型推出的各種女裝男裝,原理是什麼
應該很少有書講原理的。
上圖是torso原型,這個原型和文化式原型差不多,只是比文化式原型長了一截。
文化式原型也稱扒皮原型,是像圖片中一樣直接在人體上得到的(搜集大量人體的數據得出來的平均值),而原型的公式是用得到的數據總結出來的規律,是固定值,所以要講什麼原理其實也沒辦法講。
我覺得文化式原型的公式類似於中國的比例法,舉一例:前領寬=B/24+3.4=6.9cm(原型法);前領寬=N/5-0.3=6.9cm(比例法)。他們的參照點不同,得出來的結果卻相近。所謂的公式並沒有什麼深奧的原理,只是為了方便製版,前人會總結出一些比較穩定的公式,這就是為什麼會有比例法,原型法,箱式原型,torso原型等等的這么多原型。
總結:那些公式只是經驗值,你記住一種原型的公式,還有千千萬萬種原型的公式,沒意義的事。由此可得:你可以直接記住原型(160/84)的結果,沒幾個數字,我和我的小夥伴都是這么記的。記住中碼是因為中碼用得比較多,其他碼數可以通過放碼得到。如果你想了解原理,先了解人體,服裝構成的依據不是某件衣服的數據和公式,而是人體。
C. 羽絨服帽子紙樣結構圖有誰知道
我知道但是怎麼跟你描述呢?還是自己找本書學習下吧。帽子很簡單
D. 宋朝大臣們上朝時戴的帽子很奇特,為何會這樣設計
盡管長翅帽在宋朝發展得非常成熟和完善,但是它並非誕生於宋朝。事實上,在唐朝末期的時候,長翅帽就已經出現,只是到了宋朝才得到了完善的發展。但無論發展成什麼樣子,它們都屬於漢服的一部分。漢服這個概念其實相當廣泛,因為在幾千年的歷史當中,漢族的服裝樣式是一直在不停地發生著變化的。比如說秦漢時期的服飾,和隋唐乃至之後的服飾就有著相當大的變化。其中對於男子來講,尤其是成年男子,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衣著變化就是加冠,加冠代表著男子已經成年。
像東漢時期,考慮到場合和禮儀問題,男子開始戴頭巾。而且由於身份和地位的不同,戴的頭巾樣式也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到了西晉之後,五胡亂華之後,北方游牧民族對漢族的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二者的文化進行交流與碰撞,漢服的樣式也因此受到了影響。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隋朝。
總而言之,無論戴的是什麼樣的帽子,我們都可以從它的樣式、材質等特徵來分析出哪個朝代的特徵。比如唐朝文化交融,經濟強盛,因此襆頭種類繁多,而且精美無比;宋朝崇尚程朱理學,因此以簡單樸素為主。而帽在我國的歷史當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最早在夏商周時期,"帽"就已經開始成為權利和地位的象徵,這個時期的"帽"是只有統治者才可以佩戴的,其餘的人根據不同的社會地位而佩戴不同的與"帽"具備同等作用的物品,例如"巾"。而到了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衣冠制度;等到漢武帝推翻秦朝,進一步統一中國,官帽體系也就此而形成。
由此可見,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自有記載以來,"帽"便已經作為權利和地位的象徵而出現;隨著皇權不斷地集中、加強、鞏固,"帽"也隨之不停地發生著變化,從樣式到材質等一點一點展現出封建帝制等級不斷地森嚴。除了權利階級以外,翅帽的不斷變化同時也反映出了文明的發達程度。隨著文明越來越發達,人們的審美水平會不斷提升,對於翅帽的款式要求也會越來越精緻。因此除了是階級的產物以外,更是文明的產物。"帽"是我國一種相當特殊的歷史文化,幾千年來,從未斷絕。
E. 帽子的原型圖誰有
我是專門給歐洲供帽子的,我們也是用46,48等等。但是我們說的不是號,而是厘米。根據我的理解,我們說的號也應該是厘米的意思。
具體量法:使用專門的量帽子的原型金屬尺子亮帽子的汗帶部分的內周長。
F. 什麼叫1:4或1:5紙樣原型
應該是4:1或5:1紙樣原型意思就是按照比例縮小做成的小紙樣原型,一般是用來做記錄用的。就是按照1:1的紙樣來縮小4倍或5倍的比例做記錄.
G. 服裝製版原型是怎麼分類的
根據原型的不同內涵,可以將原型分為以下幾類
1、按覆蓋部位的不同分類
一件立體購車呢個的服裝,需要通過不同的部位縫合而成,這些部位都對應有各自的紙樣。由此可以將原型分為上半身,下本身和上肢用原型,並根據不同的設計,在分類原型的基礎上繪制紙樣。上半身用的原型被稱為上半身原型或衣身原型。下半身用的原型則稱為裙原型或褲原型,目前以直筒褲紙樣作為褲原型的情況較多。此外,也有覆蓋整個軀乾的連身式原型。上肢用的原型被稱為袖原型。另外,還有針對領子制圖的立領原型。
2、按年齡和性別的不同分類
由於年齡、性別等影響因素,人體各部位的長度或形態會各不相同。學校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原型主要包括幼兒、少男、少女原型(兒童原型)、成人女子原型和成人男子原型,制圖過程中需要利用幾個相關的身體測量尺寸。對於企業來說,不同的品牌會根據銷售對象的中心尺寸形成平均身體比例的人台。因此,對於企業來說,需要解決的並非是原型如何制圖的問題,而是如何使原型的形態適合應多消費群的問題。
3、按服裝種類的不同分類
服裝教學環節中,通常會利用同一個原型,根據著裝狀態和面料厚度的不同,分別加入不同的松量來繪制外套、大衣和西裝等不同的服裝。而對於企業來說,除了上述方法外,更多的情況下是是先考慮到面料的額厚度等影響因素。形成外套用、西裝用和大衣用不同的分類原型。
4、按松量構成的不同分類
按松量構成的不同,原型分為緊身原型和松身原型。教學環節和成衣生產中使用的原型,從加入適當松量的半緊身原型到松身型,存在著多種松量構成形式。而udiyu單肩訂做的服裝來說,通常會首先之稱針對個人的緊身原型,然後依據不同的設計加入不同的松量。
除此之外,原型按制圖方法的不同也可以分為三類,胸度式作圖法,短寸式作圖法以及並用法。這三者中應用最廣泛的是胸度式作圖法,日本文化式原型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
H. 什麼叫1:4或1:5紙樣原型 有賣的嗎 他是什麼樣的
應該是4:1或5:1紙樣原型意思就是按照比例縮小做成的小紙樣原型,一般是用來做記錄用的。就是按照1:1的紙樣來縮小4倍或5倍的比例做記錄。沒有的賣的,你可以跟著書上的原型自己畫一個就行了。
I. 怎樣織連帽毛衣的帽子
所需材料:棒針、毛線。
1、首先,在領窩處挑起針,然後一直往上織。
織毛衣的織前須知:
1、事前准備 ,先決定編織用品用途及穿著對象。
2、選定紙樣或編織花樣(如元寶針、上下針、羅紋針或是一些花樣等。
3、購買適合的毛線 及編織針 - 紙樣上有列明所需的毛線數量及所需的編織針號,只要根據紙樣上的說明去購買。根據每個人編織的松緊程度不同,所需的毛線數量略有差異。
4、做一個編織松緊標准 ,根據毛線上標簽, 以所需的織針, 編出標准針數,用正面織低針,反面織高針,然後收針。如這一小方塊是10厘米乘10厘米,那就可以根據紙樣開始編織了。
如製成品大於10厘米乘10厘米即是較松;若小於於10厘米乘10厘米即是較緊。
J. 帽子怎麼做
准備材料:彩紙、膠水、剪刀、圓規
一、首先在彩紙上面用圓規畫一個半徑大約3厘米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