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京劇帽子後

京劇帽子後

發布時間:2022-08-16 15:53:41

① 戲曲中的奸臣帶什麼帽子例如曹操

戲曲中人物的穿戴要和其身份相吻合,不能因為是奸臣,就要違背規律穿戴其他的衣帽。
在戲曲中,曹操所帶的帽子稱為「相紗」,是權利很大的官員所戴的。其他奸臣比如嚴嵩等也是這樣。

② 京劇中頭盔稱為什麼

京劇頭盔,是指京劇演員表演時頭上所戴的冠帽,行話叫「盔頭」。按所扮演人物的身份、地位等不同而戴不同的冠帽。大體分六個類型:1、盔,是武將在戰爭時用來防護頭部的帽子,如帥盔、夫子盔、霸王盔等。2、冠,是比較鄭重的禮帽。如皇帝戴的平天冠、九龍冠。年輕的皇子、太子戴的紫金冠,還有皇後戴的鳳冠等都是。3、巾,是家常隨便戴的一種便帽,種類比較多。4、
羅帽,分軟硬兩種,多用於有功夫在身的江湖人物和隨從。5、紗帽。6.、駙馬套,舞台上的駙馬戴的帽子,專用名詞叫駙馬套。

③ 京劇盔頭上為何插翎子

京劇舞台上,有些角色的盔頭(劇中人物所戴各種冠帽的總稱)上插著兩根長長的羽毛,那就是「翎子」。為何要插「翎子」,據說這是戰國中後期趙武靈王的發明。 有一種鳥,古人叫做「鶡」,現在叫做「褐馬雞」,好鬥且不畏死。趙武靈王取此特點,讓武士們在頭冠上插戴鶡羽,以示驍勇。 京劇便沿襲了這一做法。可是鶡鳥的尾羽不長,在舞台上並不好看,所以就用與鶡形似的雉(野雞)的尾羽代替,用於加強表演的舞蹈性,表達劇中人物的感情,並增加裝飾的美觀。使用翎子的舞蹈身段稱「翎子功」或「耍翎子」。佩戴翎子的一般都是雄健英武、扮相英俊、氣勢很盛的青年角色,而莊重沉穩的將帥、文職官員以及被認為是屬於正統王朝的人物,基本上都不插戴翎子。 (摘自《文史博覽》2012年第9期)

④ 京劇演員帽子上長長的兩根鞭狀、似羽毛的東西,行話叫什麼(似乎只有武將使用)

雉雞翎

⑤ 京劇的盔頭分為哪幾種

京劇的盔頭,分為盔、帽、巾、冠四類,根據人物的身份、年齡、職位等特點,在式樣、色彩、紋飾上進行區分。男角色除頭盔外,還有水發、發髻、蓬頭、孩兒發等。女角色的發式有大頭、旗頭、古裝頭,三種皆貼片子,無年代地域之區分,梳大頭只以所戴之點翠、水鑽、銀泡首飾(頭面)的不同,區別人物的身份年齡。

⑥ 京劇演員們帶的「帽子」是有什麼材料做的

主要是盔、帽、冠、巾四種。如帥盔、霸王盔、夫子盔、蝴蝶盔,紗帽、氈帽、羅帽、風帽,鳳冠、如意冠、九龍冠,扎巾、軟夫子巾、文生巾、高方巾、員外巾。此外還有演員頭上所戴的網子、水紗、雉尾翎、狐尾、甩發、髻發、耳毛、發髻和各式各色的髯口,如黑、黲、白、紅、紫色的滿、三綹、扎、八字髯、一字髯等。
冠,為帝王所戴的平天冠,九龍冠,後妃所戴的鳳冠,皇子或少年中顯赫人物所戴的紫金冠;帽,有軟硬之分,也有貧賤之別。有帝王所戴的皇帽,也有窮苦人所戴的氈帽。有官僚所戴的紗帽(亦有忠紗、奸紗、圓紗、相紗之分),也有韃帽、侯帽、僧帽、皂隸帽、羅帽。羅帽為家院(傭人)和武戲中的武士所戴,又有軟羅帽和帶絨球的硬羅帽之分,太監所戴的稱太監帽,李逵和武丑中朱光祖等所戴的稱蛐蛐帽。

盔,有元帥所戴的帥盔,及趙雲所戴的夫子盔,馬超所戴的倒纓盔,項羽所戴的霸王盔,高寵所戴的扎巾盔,典韋所戴的虎頭盔,孫悟空所戴的鑽天盔,扈三娘所戴的蝴蝶盔,中軍專用的中軍盔,山大王所戴的草王盔等。

巾,多為便帽,如陳伯愚所戴的員外巾,趙高所戴的相巾,梁山伯和祝英台所戴的文生巾,諸葛亮所戴的道巾和陳宮所戴的高方巾,以及許仙專用的許仙巾,林沖所戴的將巾,唯有關羽所戴的夫子巾,黃忠、竇爾敦、史文恭所打的扎巾可在官場中使用。

除以上四種外,還有觀音菩薩所戴的觀音兜,諸葛亮(借風)所戴的九龍箍,魯智深所戴的月牙箍,岳雲所戴的叫垛子頭,喬玄所戴的相貂,楊繼業所戴的金大蹬,銚期所戴的金貂,楊洪所戴的沙鍋淺,丑婆所戴的彩旦箍,虞姬所戴的漁婆罩等,也屬冠帽盔巾四類,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此外,在冠帽盔巾之中還可以隨人物和劇情的需要加配一些配件,如異族人可加雉翎狐尾,有的可加飄帶,綢條,面牌,茨菰葉,鏟頭等。
早年間,多為各戲班自製,所用這些盔頭都是設計製作者和演員為突出人物及表演而進行的創作,多以硬紙板為胎,外罩漆,再以掐絲、點翠等技法裝飾。
說到盔頭的製作,不得不提一下張連城老先生。
張連城(1919--1989)北京南苑人,他十四歲進北京「錦華號」盔頭鋪,跟隨和蓬春(1875--1956)老先生做學徒。和老先生去世後,張連城先後去沈陽、天津、上海等地學習盔頭製作技藝。他的作品融南北為一體,集諸家之大成,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北京盔頭製作業的領軍人物。他不僅為當時的名角製作一些常用的盔頭,還為梅蘭芳、金少山、馬連良、譚富英、李少春等名角創編的新戲角色做過新型盔頭。

張月蘭,1943年生於北京。她高中畢業後到「北京盔頭戲具生產合作社」工作,在其父張連城指導下學藝,後調到技術科室任技術員,除研製新型盔頭外,還參與百種盔頭效果圖繪制工作,為戲曲盔頭製作留下珍貴的資料。後來,她研製京劇臉譜的小盔頭,其中有:大額子、夫子盔、王帽、賊盔、倒纓盔,文陽、大羅帽、扎巾等,她把盔頭做成半立體式,使此項技術更貼近人們日常生活,成為便於攜帶的旅遊品,把盔頭製作技藝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北京戲曲盔頭製作借鑒吸收了我國傳統繪畫、雕塑、書法、刺綉等藝術,使作品色彩艷麗、鮮明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隨著戲曲的緩慢發展,盔頭道具的需求量也隨之減少,由於它的做工復雜,生產周期長,製作成本較高,常常入不敷出。因此,保護這項面臨瀕危狀態的技藝,迫在眉睫。

⑦ 京劇中的一種帽子,後面有兩根鞭子,這個叫什麼名字

此為翎子, 戲曲中演員盔帽上的兩根五六尺長的雉雞尾制飾物。插翎子多為英武、勇猛、強悍或暴戾人物。目的在於加強表演的舞蹈性,表現人物感情。使用翎子的舞蹈稱為「翎子功」。

⑧ 為什麼京劇帽子上都有狐狸尾巴

在服飾上與中原區別,所以掛了狐尾。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等,中國國粹之一,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1]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在文學、表演、音樂、舞台美術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套規范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京劇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以二簧、西皮為主要聲腔。京劇伴奏分文場和武場兩大類,文場以胡琴為主奏樂器,武場以鼓板為主。

京劇的角色分為生、旦、凈、丑、雜、武、流等行當,後三行已不再立專行。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藝各具特色。京劇以歷史故事為主要演出內容,傳統劇目約有一千三百多個,常演的在三四百個以上。

⑨ 唱京劇的演員 頭上戴的是什麼

京劇演員頭上戴的是盔頭(帽子),由於製作質料的不同,戴帽子人的身分、地位、行當、年齡不一樣,所以帽子的樣式與名稱也就不一樣了。

帽子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烏紗幅,簡稱為紗帽。紗帽是古代官員戴的一種帽子。這種紗帽的正式名稱叫襆頭(音伏頭),俗稱為紗帽。紗帽的帽身背後下端,左右對稱平插一對帽翅,像左右平伸的兩支腳,叫紗帽翅。紗帽翅的正式名稱叫作「展」,俗稱帽翅。

紗帽翅有好幾種,一種叫相紗。最典型的是包公(包拯)戴的帽子,一般是宰相戴的帽子,所以叫相紗。兩旁的翅子有一尺多長,一寸來寬,翅的尾巴略為向上翅起,實際就是兩根黑漆的平板。

(9)京劇帽子後擴展閱讀

京劇是國粹之一,其服飾也帶有強烈的中國特色。在眾多中華戲劇表演藝術中,京劇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也是在對外戲劇交流與介紹工作中最能表現中華傳統藝術精華的戲劇品種。京劇服飾分為大衣、二衣、三衣和雲肩四大類。

大衣是京劇服裝內部分工的行當之一,它的存在是為演員創造角色服務。從技術職能來 講是管、拌、扎、勒,所謂的服裝的管理保養,在演出中負責演員的服侍的裝扮、特殊人物的扎勒,大衣在管理上有很強技能操作以及服飾的名稱識別和塑造不同人物著裝類型。

與京劇帽子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士長袍睡衣下身搭配 瀏覽:727
什麼褲子涼快顯瘦 瀏覽:780
百褶百搭短裙子 瀏覽:16
or男裝品質店怎麼樣 瀏覽:531
余文樂的褲子是在哪裡買的 瀏覽:1000
套頭中長款長袖襯衫 瀏覽:775
快時尚品牌logo 瀏覽:509
女裝網織里童裝批發 瀏覽:465
藍色米色搭配什麼圍巾好看圖片 瀏覽:956
新褲子山東 瀏覽:144
杭州牛仔褲批發市場哪裡最好 瀏覽:5
童裝天貓店交多少保證金 瀏覽:7
武漢品牌大樓童裝品牌 瀏覽:345
造一頂帽子的英文 瀏覽:237
抽繩衣裡面怎麼穿 瀏覽:404
纖黛爾文胸是幾線品牌 瀏覽:73
紅短皮靴搭什麼顏色的褲子好看 瀏覽:173
5套日常jk制服分享 瀏覽:409
伯爵褲子搭配什麼 瀏覽:463
校服的英文視頻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