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泰國歷任國王為什麼都有中文名泰國歷任國王為什麼都有中文名
1、泰國也是歷經多次改朝換代,並非每一代王朝的國王都有中文名字;
2、老實說,只有從1782年開始至今的卻克里王朝(又稱為「曼谷王朝」)才有漢姓;
3、卻克里王朝第一代國王拉瑪一世,原名:昭披耶卻克里,是當時泰國國王鄭信手下的將軍。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發動政變,殺死鄭信,自立為君。因為泰國(當時稱為「暹羅」)是清朝的屬國,拉瑪一世不敢告訴清廷他篡位的實情,因此他向清廷上表的文書中堅稱鄭信是病逝,他是鄭信的兒子鄭華。清廷信之,封其為暹羅國王。
此後拉瑪二世登基進貢稱「鄭佛」,三世王、四世王各自稱為「鄭福」、「鄭明」,皆以鄭姓。現任泰國國王拉瑪十世叫做瑪哈·哇集拉隆功,他的中文名字叫做鄭冕。
PS:鄭信是泰國著名君主,華裔,原籍中國廣東澄海縣華富村(今汕頭市澄海區上華鎮)。
⑵ 泰國軍隊的帽子有什麼說道嗎 真難看
「貝雷帽」是各國官兵作戰、訓練中通用的國際標准服飾之一。由於一些舉世聞名的特殊部隊長期佩戴固定顏色的貝雷帽,進而形成一種象徵。
它的名字音譯自英語Breat。貝雷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紀,當時法國西南部的牧羊人曾經喜歡戴一種用棕色羊毛紡織出的圓形無沿軟帽。這種帽子戴在頭上可以遮風擋雨,脫下來可以擦汗,放在地上當坐墊。後來,法國和西班牙交界處的巴斯克人也開始戴這種帽子,並被人們稱作「巴斯克貝雷帽」。
而歷史上最早佩戴貝雷帽的軍隊是英國軍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派往歐洲大陸的遠征軍,就有部分官兵佩戴貝雷帽。但貝雷帽真正大放異彩,卻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當時,為了向法西斯佔領的歐洲大陸進行軍事滲透與破壞,英國開始組建特種作戰部隊。1940年第一個傘兵部隊成立。1942年英國又組建了空降特勤隊及皇家海軍陸戰隊特種舟艇部隊等。他們的服裝都以貝雷帽為最醒著的標志,而貝雷帽顏色的不同又成為這些部隊的區分標志。
繼英國之後,1942年7月,美國組建了一支以綠色貝雷帽為標志服飾的特種部隊。此後,許多國家的不同特種部隊都採取佩戴不同顏色貝雷帽的方式來區分。貝雷帽為一種扁平無沿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假想敵部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志。貝雷帽具有方便折疊、不怕擠壓、容易攜帶、美觀...等優點,還可從外覆套鋼盔。著名的將領蒙哥馬利元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經常戴著貝雷帽,而且還與眾不同地戴著將軍和裝甲兵兩種帽徽。一些國家主要是在顏色上對不同的兵種予以區分。如美軍的假想敵部隊戴黑色貝雷帽,特種部隊戴綠色貝雷帽,空降部隊戴紅色貝雷帽。各兵種的貝雷帽除顏色不同外,款式都相同,均屬軍方制式統一品。
黑色貝雷帽美軍假想敵部隊頭戴黑色貝雷帽,並在貝雷帽上別著前蘇聯時期紅星及早期英國MK1戰軍的徽章、身著新式三色沙漠虎紋迷彩服、肩章上掛著紅星,這就是美國陸軍第117旅的官兵裝束。它是美軍也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假想敵部隊。這支特殊的「作戰」單位,擁有很強的作戰能力,能對前蘇聯軍隊的各種作戰行動最貼切神似的模仿,可以隨時准備作戰需要,扮演「敵軍」角色。
藍色貝雷帽聯合國維和部隊 1945年10月25日,聯合國誕生了一支世界性聯合部隊,因為這支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士兵作戰時都戴著藍色頭盔,平時戴藍色貝雷帽,所以人們又稱其為「藍盔部隊」。迄今為止,聯合國已先後向世界各個地區派出了近40支維和部隊和軍事觀察員維護世界、地區的和平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然而,以美國為首的世界霸權國家,經常打著聯合國的旗號,對弱小地區和民族進行武力「維和」,嚴重違背了「藍盔部隊」的宗旨,所以現在的維和部隊已變相成為美國的「駐外部隊」。
紅色貝雷帽英軍「紅魔鬼」部隊英軍皇家陸軍第五空中機動旅的官兵都戴著一頂紅色貝雷帽,所以人們稱其為「紅魔鬼」部隊。該部隊的主要任務為「迅速在海外執行各種應急作戰任務」。它的前鋒部隊是其傘兵團,該團是英國陸軍之最精銳部隊,也是世界上職業化素質較高的部隊之一。凡進入傘兵團的新兵,都要在 16周的基礎訓練中完成從氣球上跳傘。
綠色貝雷帽美國陸軍主力成員,帽上鑲嵌一枚箭與劍交叉的浮雕徽章,一頂綠色貝雷帽,這便是美國陸軍特種部隊隊員的象徵。「綠色貝雷帽」部隊是美國特種部隊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支。它是以綠色貝雷帽為別稱的美軍特種作戰部隊的主力成員,主要用來執行特種作戰或機動作戰任務。自1942年7月成立以來,在 50多年的時間里,美國的戰軍駛向哪裡,「綠色貝雷帽」便出現在哪裡。
貝雷帽的戴法有明確的要求。如美軍規定戴貝雷帽時,應使帽圈平正的位於前額上,且高於眉毛l英寸,帽頂向右耳方向傾側,並使硬襯正好位於左眼上方。貝雷帽只有在穿便服、工作服時才能戴。穿常服戴貝雷帽時,可以穿戰斗皮靴,並將褲腿束緊。
⑶ 在泰國旅遊,為何不要接泰國美女遞過來的草帽
現如今,旅遊已成為人們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休閑方式,人們出門旅遊不再是因為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多的是為了釋放自身的壓力和心情。在人們手頭逐漸富裕的情況下,只要一有空閑時間,國人就會選擇出門走走看看。近幾年,我國的旅遊業大有發展,尤其是在節假日,很多國人會選擇到熱門城市或者國家遊玩。
看完之後,大家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一起分享哦!
⑷ 泰國泰王有什麼權力
泰王擁有兩項實際的大權:
1、軍權。
普密蓬國王的首席顧問、退役將領廷素拉暖7月14日在泰國軍事學院演講時說,泰國武裝部隊只效忠國王。
2、立法權。
據泰國憲法,普密蓬國王是國家元首,有權批准立法,總理和議會則負責國家的行政事務。
但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無形的大權,就是:威望。
1946年6月,18歲的普密蓬登基繼位至今,差不多70年。
他重視農業,經常視察農村,走訪偏僻鄉村,問寒問暖。在此之前,沒有一位國王曾經這么做。他發起替代作物工程,減少鴉片毒害,改善正規和非正規教育、為孤兒提供獎學金,根除小兒麻痹症,抗擊缺碘症和麻風病,並給予與緬甸和柬埔寨交界的「金三角地區」的山民公民身份。他還潛心研究水利,擁有數項專利。
他精通7種外語,並在文學和藝術上有很高的修養。他曾獲得奧地利音樂學院音樂博士學位,對音樂造詣頗深,作有《雨絲》等多首著名樂曲,並出版過樂曲專輯。
接下來的三個事例,可以看出泰王仍然擁有不可打破的威望與權力:
1973年,泰國曼谷大學爆發騷亂,普密蓬國王要求當時的泰國總理及其官員離開泰國,以免國家陷入社會動盪的危機。結果泰國總理服從了國王的要求。
1992年4月,素金達將軍在選舉落敗之後強行自封總理,5月間曼谷爆發大規模反政府遊行,軍人政府強行鎮壓,釀成多起血案。5月20日,普密蓬國王傳召素金達和反對派領導人占隆·西里芒進宮,兩人都得老老實實跪在普密蓬面前,聽他訓話。最終素金達不得不辭職。
「沒有人能夠讓我下台。但只要國王說一句話,我將立即辭職。」——他信。
⑸ 泰國宮廷里的官位與爵位有哪些
泰國宮廷里的官位與爵位分男女兩種:
一、男性爵位
1、昭披耶,昭披耶是公爵,是當時最高的官職爵位。
2、披耶(候爵)
3、披/帕(伯爵)。伯爵在當時的泰國等級也較高。
4、鑾(子爵)
5、坤(男爵)。男爵五爵之中最低的,地位僅高於平民。
二、女性爵位
1、探普穎。昭披耶之妻的封號為探普穎,(又叫公爵夫人)
2、坤穎。披耶之妻(即候爵夫人)為坤穎,女蒙拉查翁(即郡主)也稱坤穎。
泰國王族的爵位分為兩種,一種是王族成員一出生既具有的爵位,一種是國王封賜的爵位。
王族出生後的爵位是根據本人同國王的血統關系的親疏而定。
凡出生於王室者,不論是王子、王女或王孫,均稱為昭(即親王)。昭又依次分為昭法、帕翁昭
、蒙昭三個等級。每個等級又份為數等,簡介如下:
1、昭法,是高等王室成員出生後的爵位,分為兩等:第一等是王後或者東宮娘娘所生的子女。第二等是西宮娘娘所生的子女。
2、帕翁昭,是次於昭法的王室出生後的爵位,分為三等: 第一等是王妃所生的兒女。
第二等父親是昭法母親是昭的王孫。第三等父親是第一等的昭法,母親不是昭的王孫。
3.
蒙昭,次於帕翁昭的王室爵位,帕翁昭的子女稱蒙昭。
以上三種爵位是用來稱呼國王第一、二、三代後裔的,他們都是昭,既是親王。拉瑪四世王時,稱蒙昭的後裔蒙叻差旺。蒙叻差的後裔為蒙鑾。這兩種爵位限於國王的第四、五代後裔,他們雖然是親王,但距國王已遠,所以別人同他們談話時,可以不用王族語言而用世俗語言。第五代以後的子孫,便不再享用王室的爵位了。
⑹ 泰國帶的那種兩邊捲起的帽子叫什麼
叫牛仔帽,估計是從中國過去的,一頂10塊
⑺ 去泰國旅遊應該帶哪種帽子合適沙灘帽還是鴨舌帽求旅遊達人幫忙解答,謝謝!
泰國的話 就是海邊 度假 戴沙灘帽吧 不過可以兩個都帶的 想行動方便點就鴨舌帽
⑻ 泰國國王夫婦被拍,珠寶成亮點,我國也有哪些毫不遜色的"國寶級"珠寶
泰國王室珠寶不但多,造型也很豐富多彩。泰國的王石珠寶一直都有老太後做主,雖然說她沒有借過王冠給兒媳婦素提達,但是為何表示婆婆的善意,她也借過幾付耳環給索提達。
碧差拉公主和詩麗吉王太後,戴過同一頂王冠,國王訪問歐洲以後,冦冕類頭飾才在泰國宮廷里流行起來,原來他們更多的是用來當項鏈使用。這種充滿泰式傳統風格的王冠,麥穗堅定和花紋是由黃鑽和純鑽組成,圓形冠冕耗在頭發上,流光溢彩,閃耀無比,也是詩麗級,王太後年輕時的愛物。王冠就是,皇帝或者國王戴著帽子,中國這頂王冠,金光奪目,上面刻著九條龍,栩栩如生,霸氣十足,秒殺世界其他四大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