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國設計軍用制服時,發現該飄帶不僅能固定帽子,而且能快速識別風向,使用該設計。當海軍在海上開始執行自己的任務時,飄帶漂浮在風中飄著,從遠處看起來就像兩根辮子,這就是飄帶帽的作用。
2. 羽絨服帽子後面的帶子怎麼用
那是服裝配飾,它是除主體時裝(上衣,褲子,裙子,鞋)外,為烘托出更好的表現效果而增加的配飾,其材質多樣,種類繁雜。服裝配飾逐漸地演變成為服裝表現形式的一種延伸,已成為美的體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帽子後面的兩根帶子擴展閱讀:
服裝配飾的特點:
在現代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著裝准則依賴與當今的環境、文化、審美和潮流,人們對著裝的要求體現在美觀、舒適、衛生、時尚、個性和整體協調方面,以服裝為主體,鞋帽、首飾等服裝配件都要圍繞服裝的特點來搭配,從款式、色調、裝飾上形成一個完整的服飾系列,與著裝者形成完美的統一。
服裝配飾與服裝相比,處於次要的、從屬的地位,但同時又具有時代的鮮明性和引導時尚的前瞻性。由於環境、時代、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人們對服飾的裝扮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服裝與飾物之間的隸屬關系也各有不同,要根據具體的因素來考慮。
服裝配飾的審美性往與象徵性密切聯系的。自從社會開始形成階級分化,等級制度逐步形成後。等級差別也是必然要反映到服裝配飾上的。如帝王冠冕堂皇,官職高低以冠梁的多少,色彩、飾物的不同來區分。平民百姓只能戴角巾等,人們從服裝穿著中能清楚其身份地位。
3. 中國海軍的帽子上為什麼會有兩根飄帶呢
不管是通過軍事紀錄片,還是各種軍事題材的影視劇,我們發現,中國海軍軍裝,尤其是帽子和空軍、陸軍都不太一樣。除了沒有太大的帽檐之外,在帽子後面還有兩根飄帶。那麼,為什麼海軍軍帽會有飄帶呢?
後來這也是被軍裝設計師獲得了靈感,從而改良了海軍帽子的設計,就成了如今有兩根飄帶的帽子!直至如今,很多國家都是沿用了這種設計,除了有紀念意義,更好的是這種帽子的實用性也是很強!非常適合海軍這一兵種!因為海上作業本身就是風雲萬變,這兩根帶子同時也是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而且遇到了一些突發情況,還可以用飄帶來測試風向風速以及船的航向,這也是一些對於海上作業人員來說,需要學習的專業技能!
4. 唐朝男人帽子後為什麼有2根帶子有什麼用途
那兩條叫"帽翅",應該只有官員才有,這種帽子由"璞頭"演變來,帽後的兩條是由"璞頭"的細繩演變來的。
5. 帽子後面這兩條帶子怎麼寄阿,急,圖一是原本的樣子
這兩塊大,你就打一個蝴蝶結就行了。蝴蝶結打好了,特別漂亮,尤其是美女。長發再飄飄的。簡直就是無與倫比了。
6. 為什麼水兵的帽子後面有兩條帶子
關於水兵帽飄帶的來歷,在早期雖然主要是為了測試風向而設計的,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1805年,法國拿破崙軍隊入侵英國,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率領艦隊與法國艦隊激戰,打敗了拿破崙艦隊。戰中,納爾遜將軍重傷身亡。英國皇家海軍為他發喪時,全體水兵都在帽後綴上兩條黑紗,表示悼念和敬重。自此以後,英國海軍士兵帽就正式綴上了兩條黑色飄帶。由於飄帶所具有的測風和裝飾作用,逐漸為各國海軍所仿效。
7. 為啥宋朝文官帽子後面有一根細細長長的,像翅膀的東西
其實這根東西名叫襆頭,宋朝時期為了防止百官上朝時湊在一起交頭接耳而演變成又直又長的樣子。襆頭的出現要追溯至漢朝時期,不過那個時候它尚且被稱為幅巾。幅巾其實就是方巾,素來有蓄發習慣的古人為了防止勞作時頭發散落而妨礙勞動,故而習慣於拿方巾將頭發給包裹起來。在用方巾將頭發包裹起來之後不免要在腦後打個結加以固定,打結之後便會出現兩根帶子。這便就是襆頭的起源。
在該制度的影響下,宋朝的經濟以及儒家文化都得到了非常快的發展。而儒家文化的發展則進一步影響到宋朝古人的審美,宋朝人也因此變得更加講究對稱美,該時期襆頭的外形演變便是其中代表之一。不過也有人說宋朝襆頭之所以又長又直,其實是為了防止文官交頭接耳。
8. 草帽上有兩根小的帶子派什麼用處
草帽上的兩個小的帶子,是固定用的,把帽子戴上後,把帶子在下巴處打結固定。
9. 海軍帽子後面的帶子是什麼意思
用來測風向的。
與現代的戰艦不同,早期的各國戰艦比較原始,沒有什麼高科技儀器,自然也沒有用來測風向風速的儀器。
然而在海上航行作戰風向風速的掌握又是最重要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船上的人們就想到了在士兵帽的後面綴兩條帶子,因其作用這兩個帶子被稱為風向帶。
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很實用。雖然現代科技發達,但是這種軍帽設計還是被保存下來了。
歷史
最早大約在1770年,英國有些船員開始戴一種帽檐上翻得像棒球帽式的帽子,那就是水兵帽的雛形。那時候只是在帽子的正面綴訂船員個人或家族的徽章。
1800年,帽子改為黑色高筒有檐禮帽的形狀,有些人還在帽牆縫上印有艦船名的布條。此後不久,即1805年英、法艦隊在特拉法爾加角進行海戰,英國艦隊打敗了法、西聯合艦隊,英海軍統帥納爾遜在戰斗中重傷身亡,其遺體被運回英國安葬。
從1810年至1820年間,高筒禮帽的外形改為低筒禮帽的形狀,帽檐上綴訂的布條上開始印有鐵錨、王冠或玫瑰花等圖案,以及艦船的名稱。
直至1864年,英國水兵帽改為水兵帽的形狀,並在帽子左側加綴了到肩部的兩條黑色飄帶作為裝飾。
在1868年,英國海軍部宣布,為統一英國水兵著裝,水兵帽上的帶子一律改為黑色,上面用金線綉制或用黃色印製水兵所在艦船名稱,並均需加綴HMS三個英文字母。帶子在帽子左側打結,打結後餘下的長度不得超過2英寸(5.08厘米)。這個規定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