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方帽子禮儀
戴帽子一般要注意的禮儀是:
(一)帽子的戴法要合乎規范,該戴正的不要戴歪,該偏後的不要偏前,不要給人留下「衣冠不整」的印象。有人故意把帽子戴得七歪八斜,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個性,其實這是對個性的一種誤解。在有些影片中,電影導演為了揭示人物缺少教養,常常讓人物敞衣露懷,歪戴帽子,可見這已經成為一種粗俗的典型表現。
(二)男性在社交場合,可以用脫帽向對方表示尊敬。遇到熟悉的人,如果由於雙方間相隔較遠,不能握手致意時,可以輕輕脫一下帽子,向對方微微頷首。這也是一種常用的社交禮節。
(三)在莊重場合,如參加重要集會,奏國歌、升國旗時,除軍人行注目禮外,其他人應該脫帽。在悲傷場合,如參加追悼會、向死者遺體告別時,在場者也應該一律脫帽。
(四)在進入室內時,男子要脫下帽子;女子則可看情況,如果帽子是服飾整體的一部分,按照約定俗成的禮儀習慣,也可不脫。
(五)在觀看電影戲劇時,為了不遮住後排觀眾的視線,無論男女,都應自覺脫帽。
帽子穿著禮儀:
(1)應不應該戴帽子
制定禮儀法的老先生們認為,大城市中服裝整齊的婦女們出街時,通常必須戴帽子。其實什麼也不戴,光澤美麗的頭發,誰見了都會覺得有魅力。因此,戴不戴帽可以憑你自己的喜歡,而不必強求。
(2)什麼時候戴帽子好呢
有的場合不能戴帽子。例如,在所有的新教和天主教的教堂,婦人不能戴帽子(也不能在頭上被圍巾)。不過,男子則相反,大多數的猶太教堂和寺院要求男子戴帽。婦女一般在宗教儀式、結婚儀式或喪葬儀式上都戴帽。在餐館或劇場,婦人可以不必除帽(但帽子不能遮住別人視線)。此外,在其他的公共場所,也都可以不脫帽。雞尾酒派對或午餐時可以不脫帽。
(3)什麼時候不能戴帽
不能戴帽的一個場所,是自己的家。例如,在自己的家裡舉行正式的午餐,即使其他的女人戴著帽,自己也決不能戴帽。再有,穿晚禮服時當然不能戴帽。
(4)在鄉鎮
在鄉鎮之類小地方,帽子是不怎麼戴的。天冷時,有圍巾一直暖著頭部,夏天,沒有戴帽子的必要。想戴的話,簡單的圓形的氈帽(或者夏天時的草帽)對農村的服裝是最適合的。
㈡ 進博物館 為什麼不能戴帽子
給你一篇文章,你看看就知道了
參觀博物館不可戴帽子 廣州發禮儀手冊教人們生活小事
深圳消息 一耳勿戴多隻耳環、濕巾僅是用來擦手……這些看似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其實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和行為規范,但很多人對此卻不甚明了。
6日首發的廣州市《市民禮儀手冊》,讓許多人倍感新鮮:許多生活小事原來也講究規矩。一些外地人表示,其實這不僅適用於廣州市民,對其他城市的人也有參考價值。據了解,這本《市民禮儀手冊》涵蓋了衣、食、住、行、言、交、娛等七個方面的禮儀常識。手
冊首批發行量為10萬本,將免費派發到廣州市民手中。該手冊還將成為以後基層培訓的教材。
該手冊告訴人們許多生活中的行為規范。
如首飾要恰到好處,以少為佳;戒指一般戴在左手,而且最好僅戴一枚,最多戴兩枚;耳環講究成對使用,不宜在一隻耳朵上同時戴多隻耳環;手鐲可以只戴一隻,也可以同時戴兩只,但不宜在一隻手上戴多隻;胸針,適宜別在西裝左側領上;穿無領上衣時,宜別在左側胸前;同時佩戴多種首飾,總量上一般不超過三種等。
在廣州,可稱呼年輕女性或服務員為小姐,但在外省則要謹慎使用。對外國女性,統稱為「小姐」則很容易被接受。對德高望重的長輩,可以在其姓氏後面加「老」字或「公」字;在文藝界,常以「姓」+「老師」稱呼對方;對工、商、戲劇行業中傳授技藝的人,常稱之為「師傅」;在知識界,對有學問的女子,也可稱之為「先生」。學會說客套話,如「久仰」、「勞駕」之類等。此外,城市男女同行時,通常男士應該走在靠馬路的一側。上樓梯時,男士應走在女士後;下樓時則相反,男士應走在前,以防萬一女士跌倒後可以攙扶。
「原來參觀博物館時不可戴帽子。」陳老伯最喜歡看展覽,但直到今天看了手冊才知道還有這規矩: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不要戴著帽子,不要帶食品雜物,一邊參觀一邊吃零食是不禮貌的。 W晶報
㈢ 老人能帶帽進教會嗎
老人戴帽子進教會是可以的,因為年齡大了,頭不能受些冷空氣的可以帶的。
㈣ 為什麼進教堂不能帶帽子
在中國,自古進了房間就要摘掉帽子,這是最基本教養。何況是教堂。
㈤ 什麼是戴帽子的禮儀
戴帽子的禮儀現在也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了。
帽子的式樣要與衣著相協調。例如,法式女禮帽與西式長裙相配,會產生一種既浪漫又高雅莊重的風度;而若以法式女禮帽與中式旗袍相配,則會是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帽子款式的選擇要與人的臉型、體型相適應。長臉型不宜戴高帽子,而圓臉型戴頂端微凸的帽子就比較順眼;個矮戴稍凸的帽子會顯高,而小個子戴大帽子又會產生「小蘑菇」的滑稽感。
帽子的色彩要與膚色結合考慮。膚色白的人,選擇餘地大些;膚色較深的人,則不宜戴深色帽子;膚色發黃的人,最好是戴深紅色、咖啡色的帽子,這樣可襯托一些健康色,戴白、綠、淺藍的帽子會加重病態的感覺。
帽子戴法的變化,會產生不同的感覺。帽子戴得端端正正,臉部顯得豐滿,神態顯得莊重;帽子略微歪斜,產生的斜向線條會使人臉部略顯清瘦,但嫵媚活潑。
從禮儀的角度講,男子在室內場合不允許戴帽子,女子則可以把帽子及其他用品作為禮服的一部分在室內場合穿戴。英國查爾斯王子舉行結婚典禮時,在聖保羅大教堂內,成千的客人,男賓個個免冠,女客則無一不戴帽子。女子戴帽子不僅是禮節上的要求,也是身份上的象徵,而且這種帽子不像男帽一樣千篇一律,而是配合五光十色的衣服,變換著花樣。它們用毛皮、絨緞、皮革等製成,有的帽子上還飾有羽毛、花朵、珍珠等,爭奇斗艷。
女士戴帽子要比男士略微講究一些。參加宴會、游園和婚禮活動,戴一頂合適的帽子,可以幫助你增添迷人的風采。但這類活動中戴的帽子帽檐不能過寬,否則便會遮擋別人的視線。
地位較高的女士,可以選擇小呢帽、寬邊帽、中等寬邊的帽子,這種有邊沿的帽子會為女士增加風度和氣派。例如,英國女王在位的50年裡,女王每次公開露面都必佩戴帽子。每一件外衣都需要有一頂帽子相配,由此可見帽子的重要性。
身材嬌小的女性應選擇寬大邊檐帽,但帽檐不可超過肩寬。身材顯小的女性若要戴有檐帽,則要戴帽檐有一定角度的帽子。
女性佩戴帽子時,其他配件就必須減少,像是垂墜式的耳環、多連式的長項鏈等,都應避免,可以改配扣型耳環和單邊的短珠鏈。最簡單的可以在脖子上系一條短絲巾,以增加帥氣和飄逸之美。
在寒冷的冬天,戴一頂手織的絨線帽,既使他人感到溫暖,又讓自己顯得嫵媚,但是這種帽子是讓自己顯得俏皮可愛,卻不是讓自己顯得威嚴,所以只適合約會和聚會的場合。
戴帽子的方法也有講究。戴得端正,顯得正派;帽子稍前傾斜,顯得時髦;帽子稍歪斜點,帽檐向下壓,顯得很俊俏。把帽子拉得很低,顯得憂郁。帽子扣到後腦勺上則顯得呆頭呆腦了。戴帽子要顯得好看,還應該注意姿勢,如果駝著背,縮著脖子,再戴上一頂小帽檐式帽子,只有加倍令人覺得缺乏精神,而與戴帽子表現帥氣的意願就完全背道而馳啦!此外,帽子的顏色也應該盡量與服裝的顏色相一致,千萬不要穿了一身黑衣服後,再配一頂黃色的帽子,不妨配上白色、灰色或深褐色的帽子。
穿衣戴帽,對於男士來說帽子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適合自己的帽子能夠恰如其分地襯托出風度和修養,展示社會地位、經濟狀況。選擇帽子時首先考慮實用性,其次考慮裝飾性,不論是禮帽,還是棒球帽、旅遊帽,都要從自身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式樣、顏色。
帽子要與自己的裝束、年齡、工作等相協調,並要根據自己的臉型選擇。臉圓的人適合戴寬邊較高的帽子,臉窄的人適合戴窄邊的帽子。一般的場合,男士戴的帽子要顏色稍深一些、暗一些,有利於男士展示剛毅,干練的作風,但是質地和色彩要選擇較為柔和的,這樣不會給人太過強硬的感覺。穿禮服時,必須用黑色的禮帽與其相襯,在工作場合里盡量不要戴帽子,如果要戴,帽子的帽頂不能太高,帽檐也要選擇窄一些的。要根據衣著和場合選擇帽子。白色的西裝配白色的禮帽;在運動的時候,也可以戴白色的棒球帽等,具體的情況可以具體分析。
㈥ 戴帽子有什麼禮節
⑴在通常情況下,進入教堂、劇院等公共場合時都應該注意戴帽子的禮儀,如果需要脫掉帽子,該場所應該有存放帽子的地方,取帽子的時候,不要忘記向管理員說聲「謝謝」或給些小費,感謝他們的工作。
⑵在公共場所,如火車站、飛機場、銀行、郵局等,或在百貨公司,或商店內、電梯內,或在辦公大廈門口或入口處,或在街道上行走時,戴頂帽子都不算失禮。
⑶禮帽也是女士服飾搭配之主要配件,所以在下列情形,男士就需脫帽致意,但女士可不脫帽。如進入教堂、劇院、宴會場所、住宅室內、電影院內、唱國歌、升降旗、葬儀行列等,男士都需脫帽,代表致敬意。
⑷被介紹給他人或與人道別時,與朋友打招呼時,與女士、長輩、上級談話時,男士也要脫帽。
⑸對陌生女士致歉、陌生女士對你道謝、陌生人對與你同行的女士致歉時,與朋友同行而遇到他所認識的女士時,向他人問路或請教時,可以舉帽或輕拍帽子示禮。
⑹對女士來說,穿晚禮服時是不戴帽子的,連新娘也不例外。因為,最能配合晚禮服的,應該是在燈光下閃亮的頭飾,而不是帽子。
㈦ 為什麼戴帽子是對老師的不尊敬
在室內脫帽子是一種社交禮儀,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這是來源於冷兵器時代的脫帽禮,當時,作戰都要戴頭盔,頭盔多用鐵制,十分笨重。
戰士到了安全地帶,首先是把頭盔摘下,以減輕沉重的負擔。這樣脫帽就意味著沒有敵意,如到友人家,為表示友好,也以脫盔示意。這種習慣流傳下來,就是今天的脫帽禮。
注意事項:
(1)在社交場合,男士可以用脫帽向對方表示尊敬。如果彼此之間的距離較遠,則不必脫帽,只要輕輕提一下帽子,向對方微微頷首就可以了。
女士則沒有這樣的要求,不論年齡大小,是否戴帽,只需點頭致意或微笑致意。只有在遇到上級、長輩或特別欽佩的人時,女士才需率先致意。
(2)在一些莊重、嚴肅的場合,如參加重要集會,奏國歌或升國旗時,人們都應脫帽行注目禮。在悲傷場合,如參加追悼會、向死者遺體告別時,在場者也應該一律脫帽。
(3)在進入室內時,男士理應脫下帽子。女子則可看情況,如果帽子是服飾整體的一部分,也可不脫。
(4)在劇院的時候,作為觀眾,不論男女都應自覺地脫帽,以免擋住遮住後排觀眾的視線。
㈧ 去中國的教堂衣著有何要求嗎
衣著盡量以潔凈樸素為主
女士們在聖事中,如彌撒,如婚禮,不能穿著無袖上衣
進教堂帽子摘下```這是對天主的尊重也是對人的尊重...
㈨ 教堂入堂須知
教堂入堂須知:
進入教堂前應注意衣著要整潔,不能穿露肩、露背、露胸的小背心、吊帶裝,也不可以穿超短裙、短褲等;不可以穿拖鞋進入教堂。戴帽子的人士,進教堂前應脫帽。如果著裝不莊重,您可能會被拒絕進入教堂。
飲酒後請勿進入教堂內,堂內禁止吸煙。進入教堂時應服從工作人員的指引。
在教堂內或教堂周圍區域,應避免做出干擾他人的一切行為,如大聲接打電話、大呼小叫、追打說笑等。進入教堂前應關閉手機,不可在堂內接打電話或忙於發簡訊。
攝影、攝像之前,應先經過教堂的許可。
帶小孩的信徒,應看好孩子不要亂跑、打鬧等。
在教堂里應坐姿端正,不可在椅子上躺卧、脫鞋或把腳放在椅子上。
要保持教堂衛生,不可隨地吐痰、亂扔雜物。
進教堂要端莊文雅,遵守教堂的一切規矩。
基督教基督教常識
㈩ 去教堂參加集會可以戴帽子嗎
天主教還是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