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漁夫帽大火,很多年輕人都選擇戴漁夫帽,甚至一些中年人也選擇戴漁夫帽,隨著消費需求的增加商品供應也不斷增長,不論是鄉下的集市、城裡的地攤,還是大城市的商業街,都少不了漁夫帽的身影,那麼如何用布藝來做漁夫帽呢?
做帽子要將自己的定位找准,到底是做給什麼人的帽子,誰戴這樣的帽子找清楚,找準定位,就不會差太多。
2. 手絹如何做成帽子
製作步驟如下:
1、材料:手帕一條、針織工具、寬型斜條
如圖所示,把手帕的一側向外側折疊5 厘米,在折邊的兩側留下四厘米的便捷,然後縫縮縫針,抽褶勒緊打結。
3. 手工作品折紙聖誕老人的帽子怎麼做
方法/步驟
取一塊紅色絨布根據頭的大小剪出下面的扇型圖案。
將扇型兩邊繞中點縫合,在下面邊緣加一圈白色的長毛絨布
剪下一塊圓形的白色長毛絨布。
將其邊緣用線粗縫一遍,抽緊,做成一個絨球
將絨球縫在做好的帽尖上,一個聖誕帽就做好了。
4. 絲綢有哪些種類
1、雙縐:就用平紋組織,經無捻,緯採用二左二右強捻絲,綢面呈均勻縐效應的織品。
2、喬其:應用平紋組織,經緯採用二左二右強捻絲,質地衡疏輕薄,綢面有紗眼和縐效應的織品。
3、碧縐,經無捻,緯採用碧縐線(20/22Dx3加S捻1600T/m,再並20/22D1根,加Z捻1600T/m),是細密皺紋的織品。
4、順紆:經無捻,緯用單向強捻絲,綢面呈直向皺紋的織品。
5、塔夫:應用平紋組織,經緯先練染,質地細密挺括的熟織品。
6、電力紡:桑蠶絲(柞於蠶絲)生織平紋織品。
7、薄紡:應用桑蠶絲生織,平方米綢重在6m/m及以下的平紋織品。
8、絹紡:經緯均採用絹絲的平紋織品。
9、綿綢:經緯均採用抽絲的平紋織品。
價值意義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絲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徵之一,與中國的禮儀制度、文化藝術、風土民俗、科學技術等有極多的聯系。帝王用絲綢彰顯其權威,百官用絲綢標識其等級;文人寫下詠嘆絲綢的詩詞,畫家在絲綢製成的絹帛上潑墨揮灑;老百姓向各路蠶神祭祀,祈求蠶絲豐產,而朝廷則下達課勸蠶桑的政令,並以此來評價地方官的政績。
四大發明中有兩項與絲綢有著直接的關系。「紙」的最初含義就是制絲綿過程中的茸絲的積淀物。印刷術的發明直接與絲綢上的凸版印花術有關,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印花絲織品已是大面積的多彩套印,比正式出現的唐代雕版印刷品要早近千年。
5. 怎樣用手絹做帽子
先選一條好看的手絹,最好是小花型。 2,將手絹正面對正面對折後沿一邊縫起,縫到還有四公分時分開縫。 3,翻過來在兩個尖尖里裝入棉花球,做成兩個小球,縫好固定。 4,沿著縱向縫花邊,縫幾針拉線使之起皺,倒一針再重復。 5,最後將另一邊也縫成如此的花邊,長度要和臉符合。 6,縱向全部縫好後再剪一條橡皮筋,長度約為20厘米。 7,將橡皮筋兩頭分別固定。 8,窩邊將皮筋縫在裡面。成功!
6. 落落帶的這種帽子帶紗的叫什麼
帷帽
帷帽,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蘺,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7. 古代官紳的帽子是怎樣做的
摘要 親,您好古代官紳的帽子多是用布,綢緞做的,至於定型就可以用竹子等來做的.
8. 怎麼用圍巾折成帽子
需要材料:舊圍巾一條,同色毛線一根,剪刀,針,線,量尺。
圍巾做帽子的具體步驟:
1、先量出自己頭圍的大小,然剪下相應長度的圍巾。
圍巾做毛巾即完成。步驟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