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聽到過最厲害的擺地攤口號(順口溜)是什麼
我聽過的最厲害的順口溜是當時我下地鐵的時候,看到的一個人在賣黃瓜撓的。他說走一走看一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南來的北往的,去過美國的,去過香港的,走過南的闖過北的,游過山的玩過山的,留過學的訪過美的,大街上面親過嘴的。本產品剛出來,上過中央電視台,上過電視上過報,全國人民都知道。如果你說你沒看到,證明你電視沒信號。
當時好多大媽圍著那個人,大家都看他說的好玩,好多人都買了那個黃光撓。當時那個黃光撓賣五塊錢一個,我看那東西也就值幾毛錢,一會他就賣了五十多個了。我覺得他這個生意不錯,後來我也上網進了點頭上長草的東西,可惜成本太高,大概是五毛錢一個,然後我就上公園里,也喊,南來的北往的,去過美國的,去過香港的,走過南的,闖過北的,大家看看這個中國心帶著多好看啊。
不一會還真有人過來,我發現剛開始連拿出來東西都不好意思,但是拿出來,喊出來人也就不覺得尷尬了。我也賣五塊錢一個,開始有個小女孩買了一個,後來有一個男生一下子買了八個,說他們回去照相。大概兩個小時吧,我賣了180多塊錢,去掉成本掙了八十多,感覺這個順口溜真是不錯,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不過感覺也挺傻的,好多人光看著樂,也不買,後來我就沒再擺過。
B. 賣衣服搞笑順口溜
1、我說好不算好,大家眼光是領導,咱說妙不算妙,大家一看就知曉。
2、你去超市商店買個衣服他不給你折不給你驗,我們這里質量好不好,可以當場給你試,質量好不好你當場看得見。
3、產品經過檢驗合格才出廠,對得起人民,也對得起黨。
4、合格的產品才出廠,對得起人民,也對得起黨。
5、山外青山樓外樓,衣服來我這不用愁,折不斷,擰不斷,你有什麼好愁的呢?
6、山外青山樓外樓,衣服質量就是一流;衣服質量就是頂呱呱,你要是懂貨就把它帶回家,回到家,你老婆一定把你誇,說你買了這么多次衣服,就這一回買的最好。
7、不是賣假煙賣假酒假飲料,拿人民的生命來開玩笑,不是買蘿卜和青菜,個個市場都有得賣。
8、買貨靠的是眼力,打麻將靠的是手氣;火車靠的是拉力;賣衣服靠的是信譽,你用好了,才會買下回。
9、三八元,有錢沒錢都進來,品牌店裡買一件,這里四季換著穿,衣服買了好多套,男友看了也喜歡。
這個在地攤賣童鞋,你不需要吆喝的,因為你把童鞋擺上他們就能看見的。如果吆喝的太厲害,反而讓別人討厭的。
D. 賣童裝順口溜,15元一件,25元2件,怎麼吆喝
E. 高分急求一地攤童裝大清倉甩賣廣告詞,順口溜最好!
工廠直銷童裝超低價處理,件件精美,件件不貴,一件不留,搶完為止!零售30元50元的,現在只要10元15元,一件不留,搶完為止!
F. 超市叫賣的順口溜有哪些
1、走一走轉一轉,不買可以看一看。看一看走一走,不買可以瞅一瞅。
2、
這邊走,這邊看,這邊產品真劃算,想買東西的往前站,買了東西的顧客要回家給我做廣告。
3、有些同志沒看到,我再給你做個小廣告。我給大家當場做試驗,你看這個產品質量好不好,你的眼睛是領導。妙不妙你一看就知道。
4、綠茶紅茶烏龍茶,你想要啥都有啥。啤酒飲料礦泉水,瓜子麵包火腿腸。
何謂「順口溜」,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指「民間流行的一種口頭韻文,句子長短不齊,純用口語,念起來很順口。」我們以為把當代流行的這種語言現象稱作「民謠」可能更為貼切一些。所謂「民謠」,即「民間歌謠,多與時事政治有關」。
如此稱說,以為有如下理由:一是它來自民間,又在民間廣為流傳,實乃「民」之家族成員;二是現今的這些「順口溜」主要是反映諷刺社會的諸多不良現象,多與時事有關,在褒貶意義上有鮮明的傾向性,與「民謠」定義相吻合。所不同之處突出在一「新」字上。
由於這類民謠主要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出現的現象,是伴著中國改革開放而興起,是新時期的「語言產物」,且方式上有其獨特性——人們只是口頭說講,而不以音樂的形式唱誦——因此,我們冠以一「新」字,謂之「新民謠」,以示區別傳統民謠。
G. 怎麼叫賣才叫好順口溜
1.生活用品這邊瞧,牙膏牙刷樣樣好,洗衣粉和洗衣液,衣服洗的白又白, 洗發水含中西制,廁紙更是好上好,光聽不買快走開,有意者請快快來。
2.瞧一瞧看一看,停一停站一站。百貨用品這邊看,牙膏牙刷洗發水,手紙卷紙面巾紙,洗衣液,洗衣粉,潔面護膚讓您青春燦爛。
3.看到的是機會,買到的是優惠,機會不是天天有,該出手時就出手。
H. 童裝喊麥引流台詞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童裝大減價,滿50減30,滿100減60.進店送好禮,買就送,各種商品均清倉處理。
I. 童裝叫賣順口溜
童裝語言廣告
J. 回收舊衣服順口溜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