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雞冠帽的簡介
撒梅人是彝族的一分支,分布於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阿拉彝族自治鄉(已經撤鄉改街道辦)。「雞冠帽」是撒梅人服飾最具特色的地方。「雞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雞冠形狀,在表面上綉上各種花卉,戴在頭上像一隻「喔喔」啼鳴的雄雞。雞冠帽是撒梅族姑娘吉祥、幸福的象徵。撒梅族姑娘要擁有至少一頂雞冠帽。雞冠帽戴在頭上,表示雄雞永遠伴著姑娘,永遠光明和幸福。
雞冠帽在雲南這邊的彝族女性當中都有佩戴的習俗,例如名片裡面的那個就是楚雄地區彝族女性佩戴的雞冠帽,撒梅人的雞冠帽主要是用黑色絨布做成,上面有綉花。
2. 彝族公雞帽怎麼戴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8
彝族帶帽子的象徵:
彝族所處地域幅員遼闊,支系眾多,因此,其穿戴因地而異,不同支系的服飾及手工藝也各具特色、異彩紛呈。川滇大小涼山的彝族,四周山川環抱,峽谷深邃,巨流滔滔,由此早已形成彝族古樸、獨特的服飾風格。
彝族男子穿大襟右衽、窄袖上衣,下著長褲。褲腳有大、中、小三種。女子上著大襟右衽衣,下著百褶裙。
彝族雞冠帽是女裝不可缺少的配套服飾,因其形似雞冠而得名。這種帽的製作方法:第一步是把幾張布疊起來,縫緊;第二步是根據帽圈的大小,按公雞冠的形象,把布剪裁成相同的兩片;第三步把這兩片布的兩端及上部縫好即成;第四步進行裝飾。
裝飾最為繁復,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鑲銀珠的雞冠帽,以直徑約為5至6毫米的銀珠串起來,從帽的外沿起,由外及里,一層緊挨一層地把銀珠串鋪在布片上釘緊。鑲好銀珠,整個帽面都是銀珠,而且很有秩序。
這種華美的銀珠雞冠帽戴在頭上,銀光閃閃,極其引人注目。二是綉花雞冠帽,在布面上綉上自己喜歡的各種紋飾。三是綉花加銀飾雞冠帽,在綉花雞冠帽的空餘地方再鑲上銀花、銀鏈。這種雞冠帽既有綉花又有銀飾,另外一番風韻。但森林中的魔王對姑娘不懷好意,總想霸佔她。
在一個明月皎潔的夜裡,小夥子和姑娘在森林中約會,魔王突然降臨殺害了小夥子,把姑娘強行帶走。然而聰明的姑娘趁其不備,逃了出來。魔王發現後,緊追不舍。
當她跑到一個村寨邊時,公雞就「喔喔」地啼叫了起來。魔王聽到雞叫聲,知道前面有人家,不敢再追趕姑娘。姑娘終於逃出了魔掌。
姑娘帶著公雞來到心愛的小夥子被害的地方。當公雞「喔喔」鳴叫起來後,奇跡出現了,小夥子復活了,姑娘高興地攙扶著小夥子回到村子裡。後來他們結為夫妻,過著幸福美滿得生活。
彝族人民不僅把戴雞冠帽作為吉祥的象徵,而且將它作為一種審美的標准。同時也是婦女們聰明才智的結晶。哪位姑娘的雞冠帽做得漂亮,她就會贏得人們的贊揚。因此,雞冠帽在彝族婦女中廣泛流行,製作技藝不斷提高。
相傳在很久以前,在紅河地區的一個山寨里,兩個男女青年在勞動和生活中,相識相愛。姑娘心靈手巧,貌若山花,小夥子勤勞勇敢,人們都稱贊他們是天生的一對。
4. 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怎麼理解
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是一句歇後語,取冠的諧音官,冠上加冠也就是官上加官。
雖然冠上加冠本身就有以下釋義:比喻不恰當的多餘的行動。但在這句歇後語中通常不用這個解釋,而只用官上加官的意思,是祝人陞官,步步高升的用語。
5. 彝族姑娘戴的雞冠帽有一個什麼傳說
彝族服飾因支系不同而千差萬別,各具特色。雞冠帽是彝族姑娘服飾當中非常獨特的一種帽飾。形制獨特,製作精美的雞冠帽是彝族撒梅人生活習俗、歷史文化作用於服飾上的典型體現。
彝族是我國西南人口較多且分布較廣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區。彝族所處地域幅員遼闊,支系眾多,其穿戴也是因地而異,因支系不同而異彩紛呈。雞冠帽是彝族撒梅人特有的帽飾,因其獨特的形制,美麗的外觀以及動人的傳說使之成為當地彝族服飾文化中一顆璀璨的繁星。
一.關於雞冠帽
雞冠帽是尼濮(撒梅人,彝族支系之一)未婚女子的帽飾,彝族稱之:「撒尼莫吐」(撒尼帽子),因帽形似雞冠,故稱「雞冠帽」,又稱「公雞帽」。
撒梅人是彝族的一個分支,主要分布於雲南昆明、紅河州、楚雄州。雞冠帽是撒梅人服飾最具特色的地方。撒梅人喜鑲很多的「銀泡」,雞冠帽也不例外。其形狀是將硬布剪成雞冠形,在表面上除了鑲綉大小銀泡外還綉上各種花卉圖案。雞冠帽一說凡女孩年滿三歲以後都要戴此帽,直至出嫁為止。而在昆明西山區撒梅族姑娘在訂婚以前,所戴「雞冠帽」雞頭向後,表示未婚,訂婚「吃大酒」儀式上,就要將「雞頭」從頭後轉向頭前。
如今,各民族的習俗都在變化,但每逢節慶日,撒梅族姑娘們仍喜於穿著自己艷麗多姿的民族服裝,戴上心愛的雞冠帽參加各種喜慶活動。
二.撒梅人為何戴雞冠帽
關於雞冠帽的由來有幾種說法,撒梅人的雞冠帽深為彝族姑娘喜愛有它特有的原因,不僅源於彝族人的生活習俗,還因為它有著美麗的傳說。
1. 與久遠的生活習俗相關
我國飼養家禽的歷史由來已久,而雞作為家禽被飼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過去,鍾表還沒有普及的時候,人們的生活起居以及勞作等沒有具體的時間觀念,都依靠雄雞來報曉,雞叫三遍的時候人們紛紛起床開始一天的勞作。特別在農忙怕時候,雄雞報曉喚起熟睡的人們,以免耽誤農時。
2. 雞冠帽的傳說
關於雞冠帽的來歷,更多的是與傳說有關。主要有公雞幫助撒梅人御敵傳說、雄雞降妖驅魔傳說以及雄雞治蜈蚣的傳說等。如今,比較耳熟能詳的是雄雞降妖驅魔傳說。這里主要講述雄雞降妖驅魔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對彝家戀人,姑娘長得漂亮如花,小夥子十分英俊。一天夜晚,他們在林中相會,被森林裡的妖魔發現了,妖魔殘暴的把小夥子給殘害了,並企圖強佔美麗的姑娘。這位彝族姑娘悲憤萬分,她奮力的逃跑……快跑到山寨的時候,眼看就要被妖魔抓住,恰好傳來了公雞的啼鳴聲,愚蠢的妖魔以為天要亮了,嚇得掉頭逃跑了,美麗的姑娘得救了。後來小夥子也醒了過來,他們幸福地結為了夫妻。
為了表達他們對公雞的感激之情和希望能永遠得到雄雞的護佑,姑娘模仿雞冠做了雞冠帽戴在頭上。
三.雞冠帽象徵的意義
同白族姑娘的帽飾有著特別的象徵意義——「風花雪月」一樣,彝族雞冠帽子上也有特別的所指:帽子上的大小銀泡表示星星和月亮,喻示光明將永遠伴隨她們。據說,雞冠帽戴在頭上,表示雄雞永遠陪伴姑娘,可以驅邪避害,逢凶化吉。彝族雞冠帽同漢族地區的公雞能避邪以及寓意吉祥如意(取「雞」的諧音「吉」的意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四.雞冠帽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彝族雞冠帽是彝族民俗文化的產物之一,它不僅代表了彝族撒梅人的民族標志,審美情趣,還有著深藏背後的文化內涵。
1.它是彝族人民勤勞的象徵
戴雞冠帽的彝族撒梅人主要分布在雲南昆明官渡、紅河元陽、金平、楚雄等地。村寨選址多在地勢險要的高山坡地帶或河谷地帶的向陽山歧。大多依山傍水,高山地帶,少有平坦的地勢,這給大面積種植農作物帶來了局限。彝族撒梅人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下不畏艱苦,用自己的雙手自己自足,創造了自己的幸福。上文已提到過去當地彝族居民需公雞報曉早起耕種,莫誤農時。充分顯示了彝族人民的勤勞。筆者有幸在紅河元陽彝族山寨生活過一段時間,真實地感受了當地彝族居民的勤勞,彝族居民的生活也日益提高。盡管現今有了鍾表報時,但雞冠帽這種獨特的帽飾卻被勤勞智慧的撒梅人一代代傳承了下來,成為撒梅人勤苦勞作的有力見證。
2.它表達了彝族人民對完美愛情、幸福生活的嚮往
彝族人不乏歌頌堅貞愛情的史詩、傳說。如《阿詩瑪》。或許雄雞降妖驅魔的傳說不及《阿詩瑪》轟轟烈烈和廣為外族人知曉,但它同樣表達了彝族姑娘對完美愛情、幸福生活的嚮往。雄雞降妖驅魔的傳說中的美好結局恰恰是彝族民間追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觀和幸福觀的集中體現。
3. 它體現了彝族精湛的手工藝,具較高的觀賞價值、珍藏價值
彝族雞冠帽形制酷似雞冠,惟妙惟肖。種類又分鑲有銀珠的銀珠帽、綉花雞冠帽和綉花加銀飾三種。華貴美觀,異彩紛呈。它充分展現了彝族姑娘精湛的手工技藝,也是彝族婦女們聰明才智的結晶。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珍藏價值。
雞冠帽憑著其獨特造型和優美外觀以及豐厚的文化內涵,不僅成為博物館的收藏對象,還走進了普通人的視線,甚至成為旅遊商品。它作為一種媒介物散播著彝族撒梅人特有的民俗民風。
雞冠帽這一具有獨特地域的帽飾,它是彝族服飾文化的有機部分,構成了彝族撒梅人獨特的民族文化現象。形制特別、製作精美、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的雞冠帽是彝族服飾文化中一朵瑰麗的奇葩!
6. 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是什麼屬相,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怎麼理解
提起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是什麼屬相,大家都知道,有人問公雞戴帽子,另外,還有人想問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怎麼時有所聞,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怎生透亮,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怎麼理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是一句歇後語,取冠的諧音官,冠上加冠也就是官上加官。
雖然冠上加冠本身就有以下釋義:比喻不恰當的多餘的行動。但在這句歇後語中通常不用這個解釋,而只用官上加官的意思,是祝人陞官,步步高升的用語。
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官)。猜一生肖?
雞戴帽子——冠上加冠
公雞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打一個動物
公雞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打一個動物——答案:猴子。
沐猴而冠
mùhóuérguàn
[解釋]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竊據權位的人。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結構]主謂式。
[用法]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冠;不能讀作「ɡuān」。
[辨形]沐;不能寫作「體」。
[近義詞]衣冠
[辨析]~與「衣冠」有別:~可形容壞人;也可形容好人;「衣冠」只能形容壞人。
[例句]那些肥頭胖腦的紳士;大肚皮的豪商;~的穿著西洋禮服;其實都是資本家的走狗。
冠上加冠(官)
歇後語 公雞戴帽子 的答案是什麼?
公雞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猜一生肖
我個人覺得是:
龍:力量,熱心,成功,膽量,健康,多情,僵直,迷惑,不信任,自誇,不滿多言。
屬相是龍的人一般專心致志,果斷肯干。
孝順,慷慨,善於理財。
滿意請採納,謝謝!
公雞戴帽子的下一句
公雞戴帽子官上加官
或加官進爵
雞冠上戴帽子一官上加官打一生肖?
兔,「兔」字的上部形如雞冠,在「兔」的上面戴上帽子,變成「冕」字,意為「加冕」,即官上又加官了。
要說是生肖是大公雞,要說是歇後語是官上加官
以上就是與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怎麼理解相關內容,是關於公雞戴帽子的分享。看完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是什麼屬相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7. 黃聖依穿彝族傳統服飾美翻天,雞冠帽與唇色配成套,精緻到骨子裡
近日,《希望的田野》曝光一組黃聖依彝族民族風大片,成功化身彝族本土美女的她人驚艷眾人。這身造型把她特有的古典美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時間不知道是該羨慕她的顏值還是她的氣質,女人味太足了!
鏡頭中的黃聖依入鄉隨俗能力超乎常人,成功成為其中一員的她憑借著出色的容貌成為人群中的翹楚。身穿彝族服飾,頭戴彝族雞冠帽,手彈彝弦,唇紅齒白笑容美,長發飄飄似仙女的形象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穿越時空的感覺太讓人震驚了。
民族服裝最大的特點就是精緻,一針一線純手工縫制而成,別具一格製作手法和流水線作業製造出來的單品有本質上的區別,這一點從黃聖依的身上就能看的出來。除此做工之外,它的服裝都是以套裝形式出現,層次感有了,時髦感也有了,格調大氣但不會嘩眾取寵,純天然的民族特色美的移不開眼。
最常見的就是黃聖依身上這種上短下長和上緊下松相結合的單品搭配方式。修身衣身凹出完美身形,低調中展示女人味。外扎束腰讓最下端的衣擺呈現出裙撐的效果,為搭配拖地闊腿褲創造了條件,拼接版型設計與上衣隔空呼應,單品簡單但效果高級,讓黃聖依變成了妥妥的「大自然女神」。
看過黃聖依出演的電視劇《天仙配》的人都知道,自帶仙氣的她穿起民族風的單品一點不露怯。這次選擇了一款寶石藍刺綉旗袍裙,修身版型勾勒出凹凸有致的身形,生完兩個孩子後的身材依然曼妙如少女。因為有骨感纖細身形做支撐,內搭綠色針織毛衣也沒讓身材走形。不過這件旗袍裙非常挑剔身形膚色和氣質,穿衣沒自信地盡量選擇寬松版型的復古風服裝。
黑色套裝裙穿上身並沒有想像中的庸俗,大而立體的印花設計雖然不同於小碎花的精緻,但好歹有純黑色面料做打底,簡約干練又自帶特色。如果你的身材五五分或者身材比例劃分不明確的人,短款上衣搭配高腰褲裝的選款方式一定要借鑒一下,實用性超級棒。
作為真正意義上富家太太,黃聖依回歸正常穿衣風格的時候很美很颯,全身黑單品讓整體看上去干練立體又霸道強勢。黑色單品自帶塑形特效,可以橫向收縮豎向拉長,身材有點小缺陷的人都可以借鑒。如果感覺全身黑太沉悶,也可以搭配一件亮色調的透氣單品與之呼應,精美混搭。
黑色連衣裙配小西裝會讓整體變得更加美艷高級,既有連衣裙展示女人味又有小西裝壓制女人味,不同風格的單品相互碰撞,層次豐富,時髦洋氣。不喜歡簡約風穿搭的,可以用極具設計感的不對稱裙裝來代替,可以是面料拼接也可以是前短後長的剪裁設計。當然了,如果想要更加洋氣,選擇外搭飾品與之搭配也不是不可以。
而現身機場的黃聖依就像普通人一樣,不會選擇太過華麗浮誇的單品上身。短款立領小棉服,精緻又干練,可愛減齡的塗鴉愛心清爽透氣,與綠色針織毛衣搭配活力滿滿,如果不是因為外套厚實,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春天到了吶!冬天穿淺色單品,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顯胖,所以比較推薦身材好的女生借鑒。
粉色修身大衣並不是人人能駕馭的款,如果你沒有絕佳的氣質,恐怕想要變成粉嫩公主的願望會落空。膚色不出挑的人穿上會顯得格外俗氣,不管你是專櫃限量款還是高定版,穿上身都能秒變地攤貨。粉色單品並不是值得推薦的單品,想要達到減齡要求,其他色系也可以達到你的標准。
8. 彝族的帽子有什麼象徵
彝族帶帽子的象徵:
彝族所處地域幅員遼闊,支系眾多,因此,其穿戴因地而異,不同支系的服飾及手工藝也各具特色、異彩紛呈。川滇大小涼山的彝族,四周山川環抱,峽谷深邃,巨流滔滔,由此早已形成彝族古樸、獨特的服飾風格。
彝族男子穿大襟右衽、窄袖上衣,下著長褲。褲腳有大、中、小三種。女子上著大襟右衽衣,下著百褶裙。
彝族雞冠帽是女裝不可缺少的配套服飾,因其形似雞冠而得名。這種帽的製作方法:第一步是把幾張布疊起來,縫緊;第二步是根據帽圈的大小,按公雞冠的形象,把布剪裁成相同的兩片;第三步把這兩片布的兩端及上部縫好即成;第四步進行裝飾。
裝飾最為繁復,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鑲銀珠的雞冠帽,以直徑約為5至6毫米的銀珠串起來,從帽的外沿起,由外及里,一層緊挨一層地把銀珠串鋪在布片上釘緊。鑲好銀珠,整個帽面都是銀珠,而且很有秩序。
這種華美的銀珠雞冠帽戴在頭上,銀光閃閃,極其引人注目。二是綉花雞冠帽,在布面上綉上自己喜歡的各種紋飾。三是綉花加銀飾雞冠帽,在綉花雞冠帽的空餘地方再鑲上銀花、銀鏈。這種雞冠帽既有綉花又有銀飾,另外一番風韻。但森林中的魔王對姑娘不懷好意,總想霸佔她。
在一個明月皎潔的夜裡,小夥子和姑娘在森林中約會,魔王突然降臨殺害了小夥子,把姑娘強行帶走。然而聰明的姑娘趁其不備,逃了出來。魔王發現後,緊追不舍。
當她跑到一個村寨邊時,公雞就「喔喔」地啼叫了起來。魔王聽到雞叫聲,知道前面有人家,不敢再追趕姑娘。姑娘終於逃出了魔掌。
姑娘帶著公雞來到心愛的小夥子被害的地方。當公雞「喔喔」鳴叫起來後,奇跡出現了,小夥子復活了,姑娘高興地攙扶著小夥子回到村子裡。後來他們結為夫妻,過著幸福美滿得生活。
彝族人民不僅把戴雞冠帽作為吉祥的象徵,而且將它作為一種審美的標准。同時也是婦女們聰明才智的結晶。哪位姑娘的雞冠帽做得漂亮,她就會贏得人們的贊揚。因此,雞冠帽在彝族婦女中廣泛流行,製作技藝不斷提高。
相傳在很久以前,在紅河地區的一個山寨里,兩個男女青年在勞動和生活中,相識相愛。姑娘心靈手巧,貌若山花,小夥子勤勞勇敢,人們都稱贊他們是天生的一對。
9. 彝族帽子怎麼戴
不同地方的彝族頭巾樣式和佩戴方法不太相同。
大小涼山的彝族婦女,喜戴一種類似瓦蓋的長方形綉花包頭,包頭前端遮住額頭,好似帽檐。未婚成年少女梳一條發辮,將發辮盤於「瓦蓋」之上。成年婦女則梳兩條發辮,在腦後交叉向前盤於頭頂,是結婚的標志,也有的地方用黑布做成梯形帽包頭。生過孩子後就戴「羅高帽」。
滇中、滇南一帶的彝族少女,喜戴一種色澤鮮艷的「雞冠帽」。「雞冠帽」所用銀泡多達千餘顆。雄雞是這一帶彝族人崇拜的神物,銀泡則代表星星、月亮,象徵著光明和幸福。
彝族是我國56個少數民族中一個人數比較多、比較古老的民族。彝族所處地域幅員遼闊,支系眾多,因此,其穿戴因地而異,不同支系的服飾及手工藝也各具特色、異彩紛呈。川滇大小涼山的彝族,四周山川環抱,峽谷深邃,巨流滔滔,由此早已形成彝族古樸、獨特的服飾風格。
彝族男子穿大襟右衽、窄袖上衣,下著長褲。褲腳有大、中、小三種。女子上著大襟右衽衣,下著百褶裙。
彝族雞冠帽是女裝不可缺少的配套服飾,因其形似雞冠而得名。這種帽的製作方法:第一步是把幾張布疊起來,縫緊;第二步是根據帽圈的大小,按公雞冠的形象,把布剪裁成相同的兩片;第三步把這兩片布的兩端及上部縫好即成;第四步進行裝飾。
裝飾最為繁復,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鑲銀珠的雞冠帽,以直徑約為5至6毫米的銀珠串起來,從帽的外沿起,由外及里,一層緊挨一層地把銀珠串鋪在布片上釘緊。鑲好銀珠,整個帽面都是銀珠,而且很有秩序,這種華美的銀珠雞冠帽戴在頭上,銀光閃閃,極其引人注目。
二是綉花雞冠帽,在布面上綉上自己喜歡的各種紋飾。
三是綉花加銀飾雞冠帽,在綉花雞冠帽的空餘地方再鑲上銀花、銀鏈。這種雞冠帽既有綉花又有銀飾,另外一番風韻。
彝族人民不僅把戴雞冠帽作為吉祥的象徵,而且將它作為一種審美的標准。同時也是婦女們聰明才智的結晶。哪位姑娘的雞冠帽做得漂亮,她就會贏得人們的贊揚。因此,雞冠帽在彝族婦女中廣泛流行,製作技藝也在不斷提高。
彝族它有著屬於自己民族的獨特文化,包括語言、文字以及風俗禁忌。風俗主要表現在日常生活和節日慶典兩個方面。
彝族的日常生活習俗,彝族有著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特點,所以各地的彝族住宅不很相同。但屋內大多設一個火塘,塘火終年不熄,除用於取暖、照明、燉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會客的中心。火塘的鍋庄石或三腳架,不能用腳去踩,嚴禁往火塘里吐唾沫。燒烤不潔之物,並禁忌在火塘邊裸露身體。
在長幼、男女、主客之間,彝族有嚴格的禮俗。途遇長輩,晚輩須待立一側,讓長者先行;長輩入室須讓其上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飯時,長輩坐上方(習稱「上席」),下輩依次坐兩旁和下方,並伺候長輩,為其添飯、夾菜、泡湯。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頭。
兄弟可與嫂嫂開玩笑,但兄長不能與弟媳開玩笑。客人入室讓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邊,小輩坐在客人對面。
禁穿草鞋上火炕床;上樓要脫掉鞋子;禁裸體、半裸體成年人入家門;不能用腳踩門檻,或坐在門檻上;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說粗話;婦女的衣褲不能晾曬在過路的地方和蜂窩旁邊;禁止面對著太陽大小便。
彝族的待客習俗,彝族素有「打羊」、「打牛」(殺羊殺牛)迎客的好客之風,客至,必須殺牲款待客人。殺牲之前,執活牲於客人面前讓其過目,俗稱「領牲」,以此表示對客人的誠意和敬意。宰殺後,自首至尾、四腿、肚雜一鍋煮之,煮熟後-一擺於客人面前,稱為「全席」。
待客肉食以膘肥、肉厚為體面,切成大坨,拌入佐料,俗稱「砣砣肉」。吃飯前,主人必先在火塘中燒羊肝、牛肝給客人吃,表示敬重。
雞頭送給最尊貴或最年長的人吃。席間,主婦時刻關注客人碗里的飯,未等客人碗中飯吃光,便添飯給客人。彝族認為,客人碗里的飯吃光後才給他添飯是不禮貌的。
在招待客人的時候,彝族也會遞茶。彝族人也會每人發給一個小沙罐、一個茶杯,互不佔用,意思是,飲別人飲過的茶不過癮,同時也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和誠意。
客人到家,必敬酒、傳煙、遞茶,這是雲南彝族的傳統習俗。若客人不會抽煙,或不能飲酒,不要拒絕主人的盛情,可收下而不抽不飲,以示對主人的尊重,感謝。
彝族的習俗內容豐富,涉及范圍很廣,大到節日,小到生活細節,彝族風俗是彝族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行為的規范,經過長久的發展,成為一種特色的彝族文化。
10. 彝族婦女戴雞冠帽,這是表達什麼意思
在昆明街頭,人們常被一群群頭戴「雞冠帽」,身穿花邊衣裳的少數民族姑娘所吸引。她們是撒梅人,為彝族的一支。在紅河西岸,楚雄彝族自治州,「雞冠帽」也很盛行。
從此,雄雞驅趕魔王的故事就在彝族人民中廣泛流傳,姑娘們也就把象徵吉祥和幸福的「雞冠帽」戴在頭上,表示雄雞永遠伴著自己,那無數的銀泡表示星星和月亮,永遠光明。「雞冠帽」一代傳一代,越做越精巧,越綉越漂亮,寄託著彝族姑娘對邪惡的憎恨和對幸福的嚮往,也把彝家姑娘裝扮得更加美麗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