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童裝大全 > 哥巴帽子

哥巴帽子

發布時間:2022-09-14 15:00:01

Ⅰ 以色列旅遊怎麼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以色列旅遊的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以色列最佳出遊季節

以色列屬於夏季乾熱的地中海型氣候,氣候區域性明顯,狀況各不相同。海岸平原夏季濕熱,冬季略冷有雨,在山丘區域偶有 小雪 。在約旦山谷區域夏季乾燥炎熱,南方區域則屬半乾燥型氣候,白天暖熱,夜晚涼爽,每年從4月至10月氣候乾燥炙熱,高溫達攝氏32度至37度,陽光充足,以晴天為主,此時也是去以色列旅遊的最佳時間。從11月至次年的3月則為冬季,雖氣溫較低但仍然溫暖,以晴天居多,偶爾才下雨,唯加利利海及耶路撒冷周圍天氣較乾燥清涼,紅海和死海附近冬季比夏季適合旅行。

二、以色列旅遊注意事項

1. 酒店房間內一般設有收費電視、電話、有償飲料及小食品等,請詢問清楚費用後使用,以免結賬時發生誤會。

2. 以色列酒店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但鑒於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建議飲用礦泉水。

3. 用電、用水注意安全、節約,吸煙注意安全,如有設施損壞,需要個人賠償。

4. 離開酒店時請仔細檢查個人物品,不要遺漏。

5. 沐浴前請鋪好防滑墊,穿浴室用的防滑拖鞋入內,不要穿著一次性的拖鞋,以免摔倒。

6. 染發的朋友,請頭發吹乾後再就寢,以免污染枕套

7. 景點和公眾場合請勿吸煙、吐痰、大聲喧嘩,排隊時不可插隊擁擠,勿隨手扔垃圾、吐口香糖

8. 猶太教聖地、教堂、高級娛樂場所為公認的正式場合,進入時,衣著須端莊整潔,不可袒胸露背、穿拖鞋、短褲、迷你裙、無袖上衣或其他不適宜的衣服。

9. 不要未經允許給陌生人拍照,景點若規定不可拍照攝像,請予以遵守。

10. 參觀猶太教聖地和教堂時以色列民族大多不拘泥禮節,可是如果參拜聖地,禮節就不能不守,而且嚴格得很。要進入猶太教的聖地或教堂,男性必須頂著一種叫做「哥巴」的帽子。進入__教堂時,必須脫下帽子。

11. 在旅行過程中要尊重當地人們的宗教信仰,也不要高談闊論一些有關政治的話題。

12. 以色列天氣比較炎熱,水資源也比較匱乏,不要浪費當地的水資源。

13. 部分景點紫外線比較強,請攜帶一些防曬霜等防曬用品。

14. 常用葯品請帶好,如果有特殊葯品,請攜帶三甲醫院的診斷證明以及附帶英文的葯品 說明書 。

三、以色列風俗禁忌

1. 安息日:猶太教的安息日是從星期五太陽入海開始到星期六的傍晚時分止,大多數餐廳和電影院等場所在這段時間內都不營業,公共交通也停頓。在安息日,耶路撒冷市內的一切機關,全都停止工作,飯店也悉數關門。這一天,請勿前往正統猶太教徒的居住區。否則,那些猶太教徒會怒不可遏地向車上的人投擲石頭。另外,安息日當天是不允許烹飪的,只能把事先准備好的食物用小火慢燉,通常食品是頭天做好的。

2. 莫誇獎阿拉伯:以色列和阿拉伯諸國之間的糾紛層出不窮。宗教上的原因,是造成這種糾紛根源。伊斯蘭教徒認為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這個問題糾纏至今難以解決。所以,到了以色列或阿拉伯諸國,應該避免誇獎對方任何一國,否則,勢必引起麻煩。

3. 飲食禁忌:猶太教的飲食禁忌很多。不食用動物的血、豬肉、沒有魚鱗的魚類等,奶製品餐具必須和肉製品餐具分開使用,魚類、蛋、水果、蔬菜可以同肉類或奶製品同時食用。用於奶製品和肉類的餐具應當分開使用、清洗和存放。以色列人一般早餐比較豐盛,以午餐為主餐,晚餐只吃清淡食物。以色列人比較喜歡喝啤酒、果汁和可口可樂等飲料。以色列自產紅葡萄酒也較受歡迎。但以色列人不常飲白酒。

4. 犯錯誤光說一句抱歉不能了事:在以色列如果犯了錯誤,光說一句抱歉,不能就此了事。一旦犯了錯,就必須思路清晰地說出犯錯原因,然後跟對方討論、溝通。如果省掉這一點,只想用一句對不起來打發過去,你會招來對方的輕視。為了一件事,你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來,除非對方徹底了解,否則寸步不讓—— 這也可以說是彼此尊重。

5. 參觀聖地教堂須嚴肅:以色列民族大多不拘泥禮節,但在參觀聖地時應當遵守當地習俗。在教堂、猶太廟或清真寺不應穿短褲和無袖上裝,應避免這些地方舉行宗教活動時前去參觀。在某些猶太人宗教聖地參觀時,應像猶太人一樣頂著一種叫做「哥巴」的帽子。進入回教教堂時,必須脫鞋,赤足進入__堂時,須脫下帽子。這些地方,不能遊山玩水的態度,氣氛應當嚴肅,絕不可以一路嘻嘻哈哈。

6. 不要談及集中營:以色列不少猶太人及親屬在二戰中被關進集中營受盡苦難。那些慘痛的記憶和未消的恨意在他們心中永難抹除。提到集中營的事會碰觸了他們的舊傷,當然不受歡迎。

Ⅱ 以色列旅遊注意事項

以色列氣候

以色列不同區域氣候差異明顯,海岸平原地區夏季濕熱,冬季略冷有雨;山丘區域偶有小雪;約旦山谷區夏季乾燥炎熱;南方區域則白天暖熱,夜晚涼爽。

時差

以色列比北京晚6個小時,如北京時間正午12點,則以色列時間為當天早上6點。

出入境

在以色列入境之後,再想要進入阿拉伯諸國(包括敘利亞、約旦、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將會遭到拒絕。旅客如果不願意留下曾在以色列入境的記錄,可以在入境的時候要求辦事員不要在護照上蓋章,而在出入境卡上蓋章即可。但是護照上若有入境阿拉伯諸國的記錄,入境以色列將不受限制。

海關

可以攜帶入境的免稅物品有:香煙250根、葡萄酒2公升、酒類1公升、特產品價格在125美元以內。攜出物品無限制。此外,遊客用以色列幣兌換外幣時,僅可兌換價值在3000美元以內的外幣。

以色列以色列最佳旅遊時間 以色列屬於夏季乾熱的地中海型氣候,從海拔2810米的黑門山,一直到降至水平線以下392米的地球最低處──死海,氣候區域性明顯,狀況各不相同。海岸平原夏季濕熱,冬季略冷有雨,在山丘區域偶有小雪。在約旦山谷區域夏季乾燥炎熱,南方區域則屬半乾燥型氣候,白天暖熱,夜晚涼爽。

每年從4月至10月氣候乾燥炙熱,高溫達攝氏32度至37度,陽光充足,以晴天為主,此時也是去以色列旅遊的最佳時間。從11月至次年的3月則為冬季,雖氣溫較低但仍然溫暖,以晴天居多,偶爾才下雨,唯加利利海及耶路撒冷周圍天氣較乾燥清涼,紅海和死海附近冬季比夏季適合旅行。

語言

希伯萊語和阿拉伯語是以色列的官方語言,英語在以色列通用。

貨幣兌換

所有外幣均可在機場、銀行、郵局、大多數酒店或大城市指定外匯兌換機構進行兌換。建議遊客准備少量美元現鈔,某些老城中的旅遊景點只接受美元現鈔。

電壓

以色列使用220/240伏電壓,和英國一致,但和美國及歐洲不同。若電壓不同,清不要使用您自己的電器設備。

商店時間大部分商店均每天營業,時間為星期日至星期四,上午9:00至下午7:00。不過一些在中午1:00到4:00休息。至於星期五及主要猶太假期前夕,上午照常營業,下午則會較早關門。大部分商店星期六休息。

通訊

以色列的公用電話很少,而且必須使用名叫「阿西蒙」的專用硬幣,因此使用不太方便,可在酒店或郵局裡撥打長途及國際電話。

以色列撥國內座機:0086+區號(不要區號前的0)+電話號碼,如撥打北京座機00861012345678。

以色列撥國內手機:0086+手機號碼。

國內撥以色列號碼:00927+電話號碼。

以色列上網不是很方便,酒店裡一般提供無線上網,但收費較貴。

酒店

酒店房間內一般設有收費電視、電話、有償飲料及小食品等,請詢問清楚費用後使用,以免結賬時發生誤會。

以色列酒店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但鑒於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建議飲用礦泉水。

用電、用水注意安全、節約,吸煙注意安全,如有設施損壞,需要個人賠償。

離開酒店時請仔細檢查個人物品,不要遺漏。

購物

很多和宗教以及猶太民族特色相關的工藝品如金銀製品、皮革製品、橄欖樹的木工藝品、各種猶太教的燭台、寶石等都值得購買。

在耶路撒冷舊市街的阿拉伯區里商店林立,這里是遊客購買旅遊紀念品的首選之地。

購物退稅:遊客在有「VAT」標志的商店消費滿100美元可獲17%的退稅,由服務員向您提供相應的發票,遊客在離境時可以憑退稅發票辦理退稅手續。

飲食

以色列是世界上最愛吃沙拉的民族,在當地可品味到各式沙拉。

受猶太教教規影響,在以色列豬肉和其他某些肉類、貝類、無鱗魚和任何種類的食腐動物的肉都是不可食用的,在做飯及就餐時不會將肉製品和奶製品放在一起食用。

受當地習俗以及宗教信仰的影響,以色列人都不飲酒。

小費/服務費

以色列的飯店和餐廳帳單上已附加了15%的服務費,所以不必再付小費。

酒店的行李員或打掃房間者,依照慣例需給0.25至0.5美元左右的小費。

計程車司機不用付小費。

景點及其他公共場所

公眾場合請勿吸煙、吐痰、大聲喧嘩,排隊時不可插隊擁擠,勿隨手扔垃圾、吐口香糖

猶太教聖地、教堂、高級娛樂場所為公認的正式場合,進入時,衣著須端莊整潔,不可袒胸露背、穿拖鞋、短褲、迷你裙、無袖上衣或其他不適宜的衣服。

不要未經允許給陌生人拍照,景點若規定不可拍照攝像,請予以遵守。

參觀猶太教聖地和教堂時以色列民族大多不拘泥禮節,可是如果參拜聖地,禮節就不能不守,而且嚴格得很。要進入猶太教的聖地或教堂,男性必須頂著一種叫做「哥巴」的帽子。進入回教教堂的時候,必須脫鞋,赤足而入進入基督教教堂時,必須脫下帽子。

特別注意事項

以色列境內有三種宗教信仰,因此慶典節日各有不同。比如回教星期五休息,基督教星期日休息,猶太教的安息日是從星期五的日落至星期六的日落為止。在這些休假日,公共交通除了阿拉伯系的拿撒勒以及海法、加利利地方的一部分路線之外,其他地區的.交通工具都停駛。

以色列交通航空

航空是以色列與外部世界進行聯系的重要交通手段,以色列國家航空公司通航四大洲,並定期有班機通往紐約和歐洲。

以色列同中國建交後,旅遊業務得以開發,目前以色列航空公司開始從特拉維夫至北京直接通航。特拉維夫直達北京航線不僅為以色列和歐洲遊客前往中國提供了方便,而且為東南亞遊客訪問地中海東岸國家開辟了最佳航線。

鐵路 目前以色列全國的國營鐵路已經將耶路撒冷、特拉維夫、海法和貝爾謝巴聯接起來,但是除了特拉維夫至海法之間一線以外,其他地方的鐵路使用率還相當低。

在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之間,每天有一班火車來往,沿線特別經過一些風光明媚的地方,乘客可以預先訂座位,所有火車上均設有餐車。需要注意的是火車服務在安息日和其他主要假期都會暫停。

公路

以色列公路網密布全國各地,巴士服務良好,其中以特拉維夫至耶路撒冷、特拉維夫至海法之間的長距離巴士班次最為頻繁,但是星期六干線道路的巴士停駛。

在以色列旅遊,如果遊客想去距離遙遠的地方,與其搭計程車,倒不如坐Sherut。Sherut是指使用七人座的巴士載客,外觀與計程車相同,由於是合乘的,因此費用便宜。因為星期六也可使用Sherut為交通工具,所以頗受歡迎。

主要的路線為:本-古里安國際機場—耶路撒冷、特拉維夫—耶路撒冷,班次都十分頻繁。特拉維夫與耶路撒冷之間有部分路線是預約制的,但是大多數的路線只要坐滿7人,隨時可以開車。

水運

雅法、凱撒城和阿卡等一些古老的港口,已被海法、和阿什杜德三大可泊國際貨輪的現代化深水港所替代。今日的海法港是地中海最大集裝箱港口之一,也是旅客往來的終點站。現在由歐洲到海法港有多條航線定期航行,而許多地中海遊船亦將以色列列入旅程之中。

Ⅲ 近代以色列歷史

以色列歷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猶太人遠祖是古代閃族的支脈希伯萊人。公元前13世紀末開始從埃及遷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後建立希伯萊王國及以色列王國。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個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公元前1211年。在過去三千年的歷史中,猶太人視以色列地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聖地」或「應許之地」。以色列在猶太教中具有特別的含義,包括聖殿遺跡和相關的宗教禮儀,都是現代猶太教傳統的重要基礎。從公元前1200年開始,一系列的猶太人王朝在這一地區存在了超過一千餘年。
經歷過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庭等古國的統治,猶太人在這一地區逐漸衰落並遭驅逐。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一次大規模起義遭到鎮壓後,羅馬帝國將猶太人驅逐出這一地區,將地名改為「敘利亞-巴勒斯坦」,企圖抹滅猶太人千年來與這片土地相連的痕跡。雖然如此,仍有小部分猶太人一直留在巴勒斯坦,但主要的猶太人口從以色列南部移至了北部。猶太教最重要的兩本經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經也是在這段時期寫成。公元638年,穆斯林從拜占庭帝國奪取了該地區的控制權,之後數個穆斯林國家統治過這個地區;包括了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間由馬木魯克統治,接著在1517年成為奧斯曼帝國一個省份。
錫安主義和猶太人回歸
數個世紀以來,許許多多流亡海外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回以色列。18世紀便有數波小型的回歸潮,從數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現了第一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殖民區。第一次大規模的回歸浪潮則始於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區的猶太人為了逃避迫害,開始迴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猶太國之地。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隨著猶太居民的增多,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系也日趨緊張。
1896年,維也納記者和劇作家西奧多·赫茨爾發起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號召全世界猶太人回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他召集了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大會決議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相應機構成立,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錫安主義運動的發展推動了第二次回歸浪潮(1904-1914年),約有四萬名猶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國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1920年,國際聯盟委託英國管轄巴勒斯坦。1922年英國將託管地劃分為兩部分:東部(現約旦)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為猶太居民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猶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歸浪潮。在1929年爆發的一場巴勒斯坦暴動中,阿拉伯人殺死了133名猶太人。接著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數場暴動發生。對此英國在1939年頒布了一份白皮書,限制猶太人的移民數量至75,000人,並且限制猶太人購買土地。這份白皮書被許多猶太人和錫安主義者視為是對猶太人的背叛,並且認為那違背了貝爾福宣言。阿拉伯人也並沒有就此平息,他們希望完全停止猶太人的移民。
1933年,納粹在德國執政,掀起第五次猶太人回歸浪潮。1940年,猶太人已佔當地居民總數的30%。後來在歐洲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進一步推動了猶太人回歸。1944至1948年之間,愈20萬猶太人通過各種途徑輾轉來到巴勒斯坦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經有60萬猶太居民。
復國
1947年,鑒於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暴力沖突不斷升級,和平努力受到挫敗,英國政府決定從巴勒斯坦託管地脫身。猶太人的移民數量自從19世紀末以來一直穩定增長,受到二戰中的猶太人大屠殺影響,猶太人復國的理念也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支持。聯合國成立了「巴勒斯坦專門委員會」,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包括美國和蘇聯),13國反對,10國棄權,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沖突。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分治方案的當日,大衛·本-古理安接受了該方案,但被阿拉伯國家聯盟斷然拒絕。阿盟委員會高層下令對以色列的猶太平民展開為期三天的暴力襲擊,攻擊建築、商店、以及住宅區,緊接著猶太人組織的地下民兵部隊展開還擊,這些戰斗很快便蔓延為大規模的沖突,繼而引發了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託管期結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國正式宣布成立。在1949年1月25日全國選舉中,有85%的合格選民參加了投票,接著有120個議席的第一屆議會開會。兩位曾領導以色列建成國家的人成為該國的領袖,猶太人代辦處領導人大衛·本-古里安當選首任總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領導人哈伊姆·魏茲曼由議會選為首任總統。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聯合國的席位,成為第59個會員國。
1948年獨立戰爭
在以色列建國之後,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戰,開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北邊的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軍隊都在接近邊界的地方被阻擋下來,來自東方的約旦軍隊則攻下耶路撒冷的東部,並且對城市的西部展開攻擊。不過,猶太人的民兵部隊成功的阻擋了約旦軍隊,而地下的國民軍組織部隊(Irgun)也阻止了來自南方的埃及軍隊。從6月開始,聯合國宣布了一個月的停火令,在這段期間里以色列國防軍正式成立。在數個月的戰斗後,雙方在1949年達成一則停火協議並劃清暫時的邊界,這條邊界線被稱為「綠線」(Green Line)。以色列在約旦河的西方獲得了額外的23.5%的管轄領域,約旦則佔有以色列南部一塊山地區域和撒馬里亞,後來那裡被稱為西岸地區。埃及在沿海地區佔有一小塊的土地,後來被稱為加沙地帶。
大量的阿拉伯人口逃離了新成立的猶太人國家,巴勒斯坦人將此次流亡稱為「大災難」(النكبة),預計有400,000至900,000名巴勒斯坦難民流亡,聯合國估計有711,000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未解決的沖突、以及巴勒斯坦難民的問題一直持續至今。隨著1948年的戰爭,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的猶太人口開始撤回以色列,大量來自阿拉伯國家的猶太人難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了兩倍。在接下來幾年裡將近850,000名瑟法底猶太人從阿拉伯國家逃離或遭驅逐,其中約有600,000人遷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則移民至歐洲和美國。
50年代和60年代
在1954年至1955年間,擔任以色列總理的摩西·夏里特(Moshe Sharett)試圖轟炸埃及未遂而爆發丑聞,造成以色列在政治上蒙羞。埃及在1956年國有化了蘇伊士運河,英國和法國對此相當不滿。以色列在遭到一連串阿拉伯地下民兵部隊的襲擊後,秘密的與英法兩國結盟,並且對埃及宣戰。在蘇伊士運河危機後,三個國家遭到聯合國的譴責,以色列被迫從西奈半島撤軍。
在1955年,大衛·本-古理安再次成為以色列總理,並且一直任職到1963年才辭職。在古理安辭職後,列維·艾希科爾(Levi Eshkol)繼任了總理。
在1961年,納粹的戰爭犯、也是歐洲猶太人大屠殺主謀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遭到以色列的摩薩德(Mossad)情報局干員逮捕,並且被送回以色列接受審判。艾希曼成為以色列歷史上唯一一個遭到法庭判決死刑的罪犯。
在政治舞台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在1967年5月再次緊綳。敘利亞、約旦、和埃及透露了開戰的意圖,埃及並且驅逐了在加沙地帶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埃及違反了之前立定的條約、並且封鎖了以色列戰略要地的堤藍海峽,接著又在以色列邊界部署大量的戰車和戰機,以色列於是以埃及挑釁為由在6月5日對埃及展開先發制人的攻勢。在這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擊敗了所有阿拉伯鄰國的軍隊,並且在空軍戰場上獲得完全的勝利。以色列一口氣奪下了整個西岸地區、加沙地帶、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1949年劃定的綠線則變成以色列管轄國內領土和佔領區域的行政分界線。後來在簽訂一則和平協議後,以色列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
在戰爭中以色列空軍誤炸了一艘美軍的情報船自由號(USS Liberty),造成34名美軍死亡。美國和以色列的調查總結認為這場意外是因為自由號的辨識困難而造成的誤擊事件。
在1969年,以色列的第一名女性總理梅爾夫人當選。
70年代
1968年至1972年這段期間被稱為消耗戰爭(War of Attrition),以色列和敘利亞、埃及間的邊界頻繁爆發許多小規模的沖突。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裝部隊對以色列和各國的猶太人展開了規模空前的恐怖攻擊,在197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爆發了慕尼黑慘案,巴勒斯坦的武裝民兵挾持以色列的代表團成員作為人質,最後所有人質皆遭殺害。以色列對此展開了報復性的「上帝之怒行動」(Operation Wrath of God),由一群以色列摩薩德情報局的干員在世界各地行刺那些籌劃慕尼黑慘案的幕後兇手。
最後,在1973年10月6日,正值猶太人傳統的贖罪日那天,埃及和敘利亞對以色列發起了突襲攻勢。盡管阿拉伯國家在戰爭初期成功打擊了准備不足的以色列軍隊,埃及和敘利亞最終仍被以色列擊退。戰後的幾年局勢變的較為平靜,以色列和埃及終於得以達成和平協議。
在1974年,伊扎克·拉賓繼承梅爾夫人成為第五任總理。1977年的國會選舉成為以色列政治歷史上的主要轉折點,從1948年來一直支配以色列政壇的工黨聯盟(המערך)遭到梅納赫姆·貝京領導的聯合黨擊敗,這次選舉在以色列還被稱為是一場「革命」。
接著,在當年的11月,埃及的總統薩達特史無前例的拜訪了以色列,在以色列國會進行演講,這是以色列建國以來第一次獲得阿拉國國家的承認。以色列軍隊的後備軍官也組成和平運動以支持這次談和。在薩達特拜訪之後,兩國間進行的和平談判最後簽下了大衛營和約。在1979年3月,貝京和沙達特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達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條約。隨著條約的簽訂,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軍,並且撤離了自從1970年代開始在那裡建立的移民區。以色列也同意依據1949年劃定的綠線讓巴勒斯坦獲得自治權。
80年代
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軍轟炸了伊拉克在奧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應爐,阻止了伊拉克製造核武器的企圖,這次任務又被稱為巴比倫行動。
在1982年,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了一場攻勢,捲入自從1975年以來一直進行的黎巴嫩內戰。以色列的開戰理由為保護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區,當時殖民區經常受到來自黎巴嫩的恐怖攻擊。在建立了四十公里的障礙區後,以色列國防軍繼續前進,甚至攻下了首都貝魯特。以色列軍隊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轉移基地至突尼西亞。由於無法承擔戰爭帶來的壓力,總理貝京在1983年辭職,由伊扎克·沙米爾(Yitzhak Shamir)繼任。以色列最後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軍隊,邊界的緩沖地帶則一直被維持,直到2000年以色列進行單方面的撤軍。
在1980年代裡,原本由伊扎克·沙米爾領導的右派政府被左派的西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從1984年開始擔任總哩,但在1986年又被沙米爾取代,沙米爾達成了一個政黨聯盟的協議。在1987年爆發的巴勒斯坦大起義引燃了佔領區域的一連串暴動,在暴動後沙米爾再次於1988年的選舉中連任總理職位。
90年代
在波斯灣戰爭中,雖然以色列不是反伊拉克的聯盟國之一、也沒有實際參與伊拉克戰事,以色列仍遭到39枚飛毛腿導彈擊中。導彈並沒有直接殺害任何以色列的公民,倒是有一些人因為不正確使用預備的防毒面具而死亡,除此之外一名以色列人遭到愛國者導彈碎片擊中而喪命。在戰事中,以色列也向在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防毒面具,以免他們遭伊拉克的生化武器攻擊。盡管如此,巴解仍然表示支持薩達姆政權,一些巴勒斯坦居民甚至還站在屋頂上替來襲的飛毛腿導彈歡呼,雖然最後他們仍使用了以色列人提供的防毒面具。
在1990年代早期,蘇聯的大量猶太人開始移民至以色列,依據以色列的回歸法,這些人在抵達以色列時便能取得以色列公民權。大約有380,000人在1990-1991年抵達以色列。雖然以色列大眾最初相當支持回歸法,新移民造成的許多問題被工黨作為選戰中的把柄,批評執政的聯合黨沒有解決他們的工作和住房問題。結果在1992年的選舉中,新移民們大量投票給工黨,使得左派再次抬頭。
在選舉之後,伊扎克·拉賓成為了總理。在選舉中工黨曾經承諾將會大為改善以色列的國內治安和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拋棄了1991年的馬德里協議框架,改與巴解簽訂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在1994年,約旦成為繼埃及之後第二個承諾與以色列和平共處的阿拉伯國家。
最初以色列大眾廣泛支持奧斯陸協議,然而在協議簽訂之後以色列仍然持續遭到哈馬斯武裝團體的頻繁攻擊,協議受到的支持也開始大量減少。在1995年11月4日,拉賓遭到一名極端的以色列民族主義者刺殺。
由於拉賓的遇刺,大眾對於奧斯陸協議的觀感也稍有好轉,大為提升了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贏得了1996年的大選。不過,新的一波自殺炸彈攻勢加上阿拉法特贊美炸彈客的聲明,使得公眾輿論再次扭轉,並且在1996年5月輸給了聯合黨的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雖然內塔尼亞胡被視為是奧斯陸協議的堅定反對者,他仍然決定從希伯倫(Hebron)撤軍,並且簽下了懷伊備忘錄(Wye River Memoranm),給予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更大的自治權力。在內塔尼亞胡任內巴勒斯坦團體對以色列平民的襲擊活動大為減少,然而他的聯合政府仍然在1999年垮台。在1999年選舉中工黨的埃胡德·巴拉克以大幅票數差距擊敗內塔尼亞胡而繼任總理。
2000年後
以拉克在2000年決定單邊的從黎巴嫩撤軍,這次撤軍也是為了阻撓真主黨對以色列的攻擊,迫使他們不得不跨越以色列邊界才能發動攻擊。巴拉克和亞西爾·阿拉法特曾在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斡旋下於2000年在戴維營進行協商,然而協商最後失敗了,巴拉克提出的條件是一個由73%西岸地區和100%加沙地帶組成的巴勒斯坦國家,並且在10至25年時間內將西岸地區的巴勒斯坦領域擴展至90%(排除耶路撒冷郊區則是94%),但阿拉法特拒絕這個提議。
2003年6月4日,在喬治·沃克·布希主持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馬赫姆得·阿巴斯和以色列前總理沙龍於約旦相會。在談判破裂後,巴勒斯坦開始了第二次的暴動,被稱為阿克薩群眾起義,暴動開始的時間就發生在以色列反對派領袖艾里爾·沙龍訪問耶路撒冷聖殿山(Temple Mount)之後不久。協商的失敗以及新戰爭的爆發使得許多以色列人對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並且也使和平協議的支持度大減。
在一場總理的特別選舉後,艾里爾·沙龍在2001年3月成為了新的總理,稍後又在2003年的選舉中當選了連任。沙龍開始從加沙地帶進行單邊的撤軍,這次撤軍在2005年8月至9月間實行完成。
以色列也在西岸地區建立了圍牆,目的是為了保護以色列免遭武裝巴勒斯坦團體的攻擊。為了建立長達681公里的圍牆,接近圍牆的緩沖地區也連帶的減少了9.5%的西岸地區面積,使得巴勒斯坦居民的經濟狀況遭遇困難。圍牆的建立遭致了國際間的許多批評,也遭到一些以色列極左派的批評,不過,圍牆的確有效的減少了對以色列平民的恐怖攻擊事件。
在艾里爾·沙龍嚴重中風之後,總理權力轉移給了艾胡德·奧爾默特。在2006年4月14日,在前進黨贏得了大選後,奧爾默特當選為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的前進黨也在2006年的2006年的選舉中贏得了多數派席位。
在2006年6月28日,哈瑪斯的民兵部隊從加沙地帶挖地道潛入以色列境內攻擊以色列國防軍的據點,俘虜了一名以色列士兵必且殺害了其他兩名。以色列對此展開了夏雨行動,大量轟炸哈瑪斯目標以及其他橋梁、道路、以及發電站。以色列也派軍佔領此地區。
2006年6月13日爆發的以黎沖突發生在以色列北部和黎巴嫩地區,主要是介於真主黨和以色列之間的沖突。沖突始於真主黨之前在一次跨越邊界的恐怖襲擊行動中殺害了八名以色列士兵並且俘虜其他兩名,以色列認為黎巴嫩政府必須對這次攻擊負起責任,因此從海上和空中對黎巴嫩展開轟炸,並且進軍黎巴嫩南部。真主黨繼續使用火箭攻擊以色列北部,並且以游擊隊的打帶跑戰術襲擊以色列軍隊。最後以色列在2006年8月14日達成一則停火令。這場沖突殺害了一千名黎巴嫩平民、440名真主黨民兵、以及119名以色列士兵,也對黎巴嫩城市的基礎建設造成了龐大損害。
2008年9月18日凌晨,外交部長利夫尼在以色列執政黨前進黨17日黨主席初選中以微弱優勢獲勝,將接替奧爾默特成為前進黨成立3年來的第三任黨主席和第一位女性黨主席。 據報道,最終統計結果顯示,利夫尼獲得43.1%的選票,領先其最大競爭對手、交通部長莫法茲1.1個百分點。,因此利夫尼最終勝出,成為以色列歷史上第二位女性總理。
2008年12月28日 以色列戰機和武裝直升機27日對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發動了大規模空襲,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發言人巴爾胡姆27日要求其下屬武裝派別對以色列發射遠程火箭彈,以報復以軍空襲加沙。
這次空襲是自1967年中東戰爭以來,以軍襲擊所造成的巴勒斯坦人單日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加沙地區應急機構負責人29日表示,以色列對哈馬斯發動的空襲已造成310人死亡,另有1400餘人受傷。巴勒斯坦27日宣布未來三天為哀悼日。
以色列外長利夫尼表示,選在這個時候痛擊哈馬斯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哈馬斯違反半年前的停火協議,幾乎每天以火箭、迫擊炮攻擊以色列平民。最近更變本加厲,上周曾有一天發射80枚火箭的紀錄。因此以色列無法再忍受。
[編輯本段]六、司法

以色列的司法部門是由三層架構的法庭組成。在最低層次的是地方法院,分布於大多數的都市。第二層則是地區法院,同時負起上訴法院和地方法院的功能,分布於五座城市:耶路撒冷、特拉維夫、海法、貝爾謝巴、以及拿撒勒。
最上層的法院則是以色列最高法院,位於耶路撒冷,目前的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是Dorit Beinisch。最高法院是最高的上訴法院,也身兼高等法院(HCQJ)的功能,高等法院主要是負責解決個別公民對於法院提出的請願,對這些請願的回覆通常是由政府部門進行(包括以色列國防軍)。這樣的請願可能使得高等法院作出決定,指導政府部門改正行政的方式。
一般的法官是由國會組成的委員會、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以色列律師行會的會員聯合選出的。法律規定要求法官在70歲時退休。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由司法部長所批准,負責指派所有法庭的常務官員。
以色列並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因為擔心若加入成員將會導致以色列在有爭議的領地的殖民者會遭到起訴.
以色列並沒有一部明文寫成的憲法。因此以色列政府的運作都是依據以色列國會頒布的法規進行,包括了一系列的「以色列基本法」(Basic Laws),目前為止總計有14條基本法。這些基本法被計畫用作未來憲法頒布的基礎。在2003年中旬,國會的憲法、法律、和司法委員會開始起早一份正式的憲法[24],直到2007年初為止憲法的起草過程仍在進行[25]。
以色列的法律系統混合了英美普通法系、歐陸法系和猶太法典的影響,另外也受到以色列建國宣言的影響。
如同英美的法系,以色列的法律體制建立在先前判例的原則上。以色列的法庭採取抗辯制度,而不是審訊制度,當事人(原告和被告)必須自行將證據帶到法庭上,法庭並不會進行任何獨立的調查。
以色列最高法院的建築。如同歐陸法系,以色列並不採取陪審團制度。案件是由專業的法官進行判決。許多主要的以色列法規(例如契約法)也都受到歐陸法系的影響,是根基於民法的原則上。以色列的法規並不是由法典組成,而是由單獨的法規構成。不過,一套民法的法典在最近完成了,並且預估將會被正式採用。
宗教法庭(猶太教、伊斯蘭、和基督教)則在婚姻的離婚判決上擁有獨占的法律權利。
[編輯本段]七、禁忌
1�交通全告停止的安息日及贖罪日
猶太教的安息日是從星期五太陽入海開始到星期六的傍晚時分止;大多數餐廳和電影院等場所在這段時間內都不營業,公共交通也停頓。在安息日,耶路撒冷市內的一切交通機關,全都停止工作。這一天,觀光客最好勿搭車前往正統猶太教徒的居住區。否則,那些猶太教徒會怒不可遏地向車上的人投擲石頭。
在贖罪日(通常在公歷十月初或九月底)這一天,交通將絕對告停。除非救護車等必須行駛的車輛,其車窗前後必須有當日可以行車的標志,否則在這一天路人向車上扔石頭、西紅柿、雞蛋等是合法的。這一天猶太人會穿著白衣服在馬路中間散步,孩子們在街上騎自行車。這一天通常也是校友散步到學校附近見面的日子。
2�莫誇獎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和阿拉伯諸國之間的糾紛層出不窮。宗教上的原因,是造成這種糾紛的根源所在。伊斯蘭教徒認為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這個問題糾纏至今難以解決。所以,到了以色列或阿拉伯諸國,應該避免誇獎對方任何一國,否則,勢必引起麻煩。
3�飲食禁忌
源於聖經對飲食的規定,根據這些規定(kashrut),猶太人只能食用某些特定種類的肉類和魚類。而豬肉和兔肉,以及貝殼類是不行的。水裡無翅無鱗的,雀鳥之類,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蝗蟲,螞蚱,蟋蟀與其類,蚱蜢與其類,這些都不可以吃。另外,用於奶製品的餐具必須和用於肉製品的餐具分開使用。魚類、蛋、水果和蔬菜(Pareve食品)可以同肉類或者同奶製品同時食用。分別用於奶製品和肉類的餐具應當分開使用、清洗和存放。 安息日當天是不允許烹飪的,只能把事先准備好的食物用小火慢燉。通常這樣的食品是Cholent(頭天做好的菜)或Kugel(類似面條)。按猶太教義,猶太人不吃豬肉和海蟄,不能把肉和奶製品一起食用。人道的宰殺動物,並嚴禁吃血、吃豬肉、無鱗的魚類及其他被禁止的食物。以色列人不吃豬肉,牛肉可以吃,但必須有猶太教牧師在場之下宰殺出來的牛,且被宰殺的牛不能太痛苦的情況下才可以供人吃食。他們還有一些禁忌:牛肉和牛奶不可以同時烹任,也不可以兩者同食。沒有魚鱗的魚類,亦在禁吃之列。
猶太教的飲食禁忌很多。關於血,《舊約·利未記》中說,耶和華告誡以色列人,「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若吃甚麼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
4�光說一句「抱歉」並不能了事
在以色列如果犯了什麼錯誤,光說一句「抱歉」,往往不能就此了事。一犯了錯,你必須思路清晰地說出犯錯的原因,然後跟對方討論、溝通。如果省掉這一點,只想用一句「對不起」來打發過去,你會招來對方的輕視。為了一件事,你該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來,除非對方徹底了解,否則寸步不讓——這也可以說是彼此尊重。
5�參觀猶太教聖地和教堂時
以色列民族大多不拘泥禮節,可是如果參拜聖地,禮節就不能不守,而且嚴格得很。要進入猶太教的聖地或教堂,男性必須頂著一種叫做「哥巴」的帽子。進入回教教堂的時候,必須脫鞋,赤足而入進入基督教教堂時,必須脫下帽子。參觀這些地方,不能以遊山玩水的態度處之,氣氛應該是嚴肅的,絕不可以一路嘻嘻哈哈。

如何與以色列人打交道

以色列概況

國 名:以色列國(THE STATE OF ISRAEL)。

面積:現在實際控制面積約為2.5萬平方公里。

人口:736萬,其中猶太人佔80%。

語言和宗教: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均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居民中大部分信奉猶太教,其餘信奉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

“以色利人非常敬重中國人,我們兩個民族有不少共同相似的地方,兩國都有悠久的歷史,悠久的文化,而且對家庭非常重視的;和中國人一樣,以色利人非常重視朋友間的友誼。二戰期間,猶太人受到迫害時,只有上海給猶太人提供了避難所場,這段歷史我們一直牢記在心裡,患難之間見真情啊。”總領事艾雅克認真地說,“你們有什麼問題想了解,我盡可能地回答……”

以色列人的特點

●民族特性

第一,以色利民族的特性就是,不輕言放棄,認定目標不斷努力,最終達到目的。

第二,頑強的生存能力。古往今來經受了許多磨難,但是以色利人用堅強的意志生存下來,不被他人所摧毀。

第三,以色利人非常重視教育,家裡再窮,就是沒有飯吃還是堅決不放棄教育。

第四,以色列自然資源匱乏,以色利人必須在某個領域很強才能生存,他們在科研教育等方面投入巨大的物力和人力,終於能夠生存並發展起來。

●見面禮儀

以色列人初次見面,一般是握手,交換名片;第二、三次熟悉了對方就是握握手,或者擁抱一下,問些健康情況,生活情況這樣的問題。

和以色列交往是比較簡單的,一般可以從他們的肢體語言中看出來喜怒哀樂,假如高興的話,什麼事情都沒問題的;假如你看到他們好象挺焦慮或不自在的,說明有什麼地方要注意了,或者他們對談話結果不太滿意。總體來說,以色利人比較爽快,比較直截了當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說話不會繞彎彎。這也許是個缺點,有時候會得得罪人的,比如吃飯時以色列人感到菜不好,就會直接說出來。

以色利人著裝和西方人差不多,深色的服裝,淺式的中裝,領帶色彩花巧一點沒問題的。女性喜歡比較彩色鮮艷的服裝服飾,以色利也是時尚的設計者。

以色列人喜歡跟人辯論,喜歡有挑戰性的.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已的觀念,二個以色利人在一起會有三種觀點。

一般以色利人很關心新聞,都喜歡談一些體育、政治、美食,文化、藝術等內容的話題,他們還會談些家庭、孩子和生活等多元化的話題。對以色利人來說,沒什麼禁忌的話題。因為以色利人受教育比較高的,在文化知識結構方面比較豐富。

以色利人在顏色方面,數字方面沒有任何禁忌。

●餐飲要求

以色利人大多數都是移民,他們的餐飲文化多元化,也願意接受新的不同的事物。有一些嚴格信教的人,他們的食物取勝嚴格按照教法規定,這種嚴格信教的人,肉類和奶製品是不能放在一起吃的,肉類的屠宰和烹飪的方法都必須按照猶太教義行事。

跟猶太人交往,餐飲的時候先問一下,是不是有食物方面的禁忌,知道有禁忌的話,點菜的時候要蔬菜、水果、土豆和米飯就可以了;有的猶太人是吃魚但是要吃帶鱗的魚,海鮮貝殼一類是不吃的。不信教的人沒有什麼禁忌的,對新的東西都願意嘗試。很多猶太人很喜歡中國菜。

以色利人不習慣抽煙。他們認為抽煙是對身體有害的,餐飲方面,以色利人一般是用刀叉的,中國是用筷子的,很多以色利人他們在吃中餐時願意用筷子,總領事打比方說,他有時出去參加商務會議,主人為他備了刀叉,其實對他來說,他更加願意用筷子;還有,就是乾杯的習慣不一樣,以色利人酒也喝一點但喝得不多,他們不想喝醉。

以色利人常飲的飲料是礦泉水,咖啡也喝得很多,也喝中國茶,“我們主辦的官方活動會按照一些猶太人規定提供一些食品,對禁忌的食品官方是不提供的。”總領事艾雅克笑道,“假如中方請我吃飯我是沒有什麼禁忌的,我很喜歡中國菜。”

以色列人經商特點

●四大特點

以色利商人經商有四大特點。

一是很守時;二是注重服飾得體;三是見面以前會做充分准備工作;四是非常注重人際關系,信守合同。

一般做生意開始時他們都會准備書面合同,這對他們很重要。他們比較小心翼翼,有點害羞的樣子,做事情一步步比較謹慎,在商務交往中信任感建立起來,建立了友誼,也許書面合同等對他們來說就不是很重要了,甚至不需要了。

“對以色利人來說,成為好朋友後大家就是家裡人的關系。”總領事艾雅克說。

●生意技巧

以色利人經商智慧舉世聞名,猶太人曾經幾千年沒有自己的國家,他們分散在世界各地,所能做的工作就是經商,其它是不允許做的,這樣時間長了自然做生意就精明起來。

以色利商人在某個具體生意中是如何表現的?

總領事艾雅克舉例說明,以色利人要銷售一個產品,他先會和你介紹產品背景情況,企業背景情況,說明他們是如何進行產品開發的,投入了多少精力財力,會強調這產品有很好的市場前景等,然後才具體地介紹某產品,強調質量是很好的,是經久耐用的,最後給你報出產品的價格,即使價格高也是物有所值。

以色列商人也會花一些時間搞一些公關方面活動,比如請吃飯,請看戲等。如果成為長期合作夥伴,他們會記住你的生日,還會要求你帶著家人一起出去遊玩。

●要善於捕捉商機

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館95%工作是促進以色利和中國的經貿文化合作。

上海有一個以色利商會,他們定期舉辦活動,這其中就有一些以中合作的機會;以色列經常有代表團來華訪問考察,中國代表團也去以色利參觀考察,這些互訪活動都蘊藏著大量商機;還有展會,比如說,每年3月,以色列人會組團來中國參加半導體展覽會,每年5月中國商人赴以色利參加農業展覽會,通過雙邊交流,雙方企業都獲得了不少商機。

商務習俗

中國公司與以色列公司做生意時,須注意以下一些事項:

A.與以色列公司通信(傳真或信函)請使用英語。

B.以色列公司希望外國合作夥伴迅速答復信函。如果認為一星期以後才能答復以色列公司,請先用傳真通知他們。

C.在向以色列公司作自我介紹時,請集中介紹主要業務。如果業務跨越許多互不相關的部門,會給人留下不鄭重的印象。在介紹情況時最好附上產品目錄(英語目錄)。

D.以色列公司視商務合同為合作的基礎。合同一經雙方同意並簽署之後,任何一方不得隨意違反或更改。

還應了解其他有關信息:

A.運輸方面:以色列ZIM 船運公司開辟了中國和以色列的航班。以色列EL AL航空公司在北京和特拉維夫之間有直達定期航班。

B.關稅規定:以色列和中國於1992年簽署了貿易協定,使兩國間的貿易關系得以正常化。

◆中國向以色列出口商品享有最惠國關稅待遇。中國出口以色列的多數產品無需以色列的進口許可證。有些產品如紡織品需要進口許可證,許可證由以色列工業和貿易部自動授予,不過,有幾種產品如瓷器、電池、玩具等在進入以色列之前須得到以色列標准協會的批准和證明。

進口的一切手續和所需的進口許可證通常由以色列的進口商負責辦理。

◆以色列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享有中國向友好國家進口產品徵收的最低關稅待遇。

C.以色列的工作日為星期日到星期五,然而很多公司和政府部門星期五不工作。上班時間從上午8點/9點到下午4點/5點。

主要禁忌

每逢星期六,是猶太教的"安息日",以色列的某些大廈的電梯事先都安排自動按鈕,無需按扭,每隔一層樓自動停一次。在猶太人居住區禁止拍照,特別是外來人員不可犯忌。在公共場所不許吸煙。

1、交通全告停止的安息日

猶太教的安息日是從星期五太陽入海開始到星期六的傍晚時分止;大多數餐廳和電影院等場所在這段時間內都不營業,公共交通也停頓。在安息日,耶路撒冷市內的一切交通機關,全都停止工作。這一天,觀光客最好勿搭車前往正統猶太教徒的居住區。否則,那些猶太教徒會怒不可遏地向車上的人投擲石頭。

2、莫誇獎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和阿拉伯諸國之間的糾紛層出不窮。宗教上的原因,是造成這種糾紛的根源所在。伊斯蘭教徒認為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這個問題糾纏至今難以解決。所以,到了以色列或阿拉伯諸國,應該避免誇獎對方任何一國,否則,勢必引起麻煩。

3、飲食禁忌

源於聖經對飲食的規定,根據這些規定(kashrut),猶太人只能食用某些特定種類的肉類和魚類。而豬肉和兔肉,以及貝殼類是不行的。水裡無翅無鱗的,雀鳥之類,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蝗蟲,螞蚱,蟋蟀與其類,蚱蜢與其類,這些都可以吃。另外,用於奶製品的餐具必須和用於肉製品的餐具分開使用。魚類、蛋、水果和蔬菜(Pareve食品)可以同肉類或者同奶製品同時食用。分別用於奶製品和肉類的餐具應當分開使用、清洗和存放。安息日當天是不允許烹飪的,只能把事先准備好的食物用小火慢燉。通常這樣的食品是Cholent(頭天做好的菜)或Kugel(類似面條)。按猶太教義,猶太人不吃豬肉和海蟄,不能把肉和奶製品一起食用。人道的宰殺動物,並嚴禁吃血、吃豬肉、無鱗的魚類及其他被禁止的食物。以色列人不吃豬肉,牛肉可以吃,但必須有猶太教牧師在場之下宰殺出來的牛,且被宰殺的牛不能太痛苦的情況下才可以供人吃食。他們還有一些禁忌:牛肉和牛奶不可以同時烹任,也不可以兩者同食。沒有魚鱗的魚類,亦在禁吃之列。

猶太教的飲食禁忌很多。關於血,《舊約·利未記》中說,耶和華告誡以色列人,“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若吃甚麼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

4、光說一句“抱歉”並不能了事

在以色列如果犯了什麼錯誤,光說一句“抱歉”,往往不能就此了事。一犯了錯,你必須思路清晰地說出犯錯的原因,然後跟對方討論、溝通。如果省掉這一點,只想用一句“對不起”來打發過去,你會招來對方的輕視。為了一件事,你該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來,除非對方徹底了解,否則寸步不讓——這也可以說是彼此尊重。

5、參觀猶太教聖地和教堂時

以色列民族大多不拘泥禮節,可是如果參拜聖地,禮節就不能不守,而且嚴格得很。要進入猶太教的聖地或教堂,男性必須頂著一種叫做“哥巴”的帽子。進入回教教堂的時候,必須脫鞋,赤足而入進入基督教教堂時,必須脫下帽子。參觀這些地方,不能以遊山玩水的態度處之,氣氛應該是嚴肅的,絕不可以一路嘻嘻哈哈。

Ⅳ 如何與以色列人打交道

如何與以色列人打交道

引導語:以色列疆域雖小,但經濟發達而繁榮。以色列資源貧乏,主要的資源是人,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和科研,並以此作為國策。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如何與以色列人打交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色列概況

國 名:以色列國(THE STATE OF ISRAEL)。

面積:現在實際控制面積約為2.5萬平方公里。

人口:736萬,其中猶太人佔80%。

語言和宗教: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均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居民中大部分信奉猶太教,其餘信奉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

“以色利人非常敬重中國人,我們兩個民族有不少共同相似的地方,兩國都有悠久的歷史,悠久的文化,而且對家庭非常重視的;和中國人一樣,以色利人非常重視朋友間的友誼。二戰期間,猶太人受到迫害時,只有上海給猶太人提供了避難所場,這段歷史我們一直牢記在心裡,患難之間見真情啊。”總領事艾雅克認真地說,“你們有什麼問題想了解,我盡可能地回答……”

以色列人的特點

●民族特性

第一,以色利民族的特性就是,不輕言放棄,認定目標不斷努力,最終達到目的。

第二,頑強的生存能力。古往今來經受了許多磨難,但是以色利人用堅強的意志生存下來,不被他人所摧毀。

第三,以色利人非常重視教育,家裡再窮,就是沒有飯吃還是堅決不放棄教育。

第四,以色列自然資源匱乏,以色利人必須在某個領域很強才能生存,他們在科研教育等方面投入巨大的物力和人力,終於能夠生存並發展起來。

●見面禮儀

以色列人初次見面,一般是握手,交換名片;第二、三次熟悉了對方就是握握手,或者擁抱一下,問些健康情況,生活情況這樣的問題。

和以色列交往是比較簡單的,一般可以從他們的肢體語言中看出來喜怒哀樂,假如高興的話,什麼事情都沒問題的;假如你看到他們好象挺焦慮或不自在的,說明有什麼地方要注意了,或者他們對談話結果不太滿意。總體來說,以色利人比較爽快,比較直截了當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說話不會繞彎彎。這也許是個缺點,有時候會得得罪人的,比如吃飯時以色列人感到菜不好,就會直接說出來。

以色利人著裝和西方人差不多,深色的服裝,淺式的中裝,領帶色彩花巧一點沒問題的。女性喜歡比較彩色鮮艷的服裝服飾,以色利也是時尚的設計者。

以色列人喜歡跟人辯論,喜歡有挑戰性的'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已的觀念,二個以色利人在一起會有三種觀點。

一般以色利人很關心新聞,都喜歡談一些體育、政治、美食,文化、藝術等內容的話題,他們還會談些家庭、孩子和生活等多元化的話題。對以色利人來說,沒什麼禁忌的話題。因為以色利人受教育比較高的,在文化知識結構方面比較豐富。

以色利人在顏色方面,數字方面沒有任何禁忌。

●餐飲要求

以色利人大多數都是移民,他們的餐飲文化多元化,也願意接受新的不同的事物。有一些嚴格信教的人,他們的食物取勝嚴格按照教法規定,這種嚴格信教的人,肉類和奶製品是不能放在一起吃的,肉類的屠宰和烹飪的方法都必須按照猶太教義行事。

跟猶太人交往,餐飲的時候先問一下,是不是有食物方面的禁忌,知道有禁忌的話,點菜的時候要蔬菜、水果、土豆和米飯就可以了;有的猶太人是吃魚但是要吃帶鱗的魚,海鮮貝殼一類是不吃的。不信教的人沒有什麼禁忌的,對新的東西都願意嘗試。很多猶太人很喜歡中國菜。

以色利人不習慣抽煙。他們認為抽煙是對身體有害的,餐飲方面,以色利人一般是用刀叉的,中國是用筷子的,很多以色利人他們在吃中餐時願意用筷子,總領事打比方說,他有時出去參加商務會議,主人為他備了刀叉,其實對他來說,他更加願意用筷子;還有,就是乾杯的習慣不一樣,以色利人酒也喝一點但喝得不多,他們不想喝醉。

以色利人常飲的飲料是礦泉水,咖啡也喝得很多,也喝中國茶,“我們主辦的官方活動會按照一些猶太人規定提供一些食品,對禁忌的食品官方是不提供的。”總領事艾雅克笑道,“假如中方請我吃飯我是沒有什麼禁忌的,我很喜歡中國菜。”

以色列人經商特點

●四大特點

以色利商人經商有四大特點。

一是很守時;二是注重服飾得體;三是見面以前會做充分准備工作;四是非常注重人際關系,信守合同。

一般做生意開始時他們都會准備書面合同,這對他們很重要。他們比較小心翼翼,有點害羞的樣子,做事情一步步比較謹慎,在商務交往中信任感建立起來,建立了友誼,也許書面合同等對他們來說就不是很重要了,甚至不需要了。

“對以色利人來說,成為好朋友後大家就是家裡人的關系。”總領事艾雅克說。

●生意技巧

以色利人經商智慧舉世聞名,猶太人曾經幾千年沒有自己的國家,他們分散在世界各地,所能做的工作就是經商,其它是不允許做的,這樣時間長了自然做生意就精明起來。

以色利商人在某個具體生意中是如何表現的?

總領事艾雅克舉例說明,以色利人要銷售一個產品,他先會和你介紹產品背景情況,企業背景情況,說明他們是如何進行產品開發的,投入了多少精力財力,會強調這產品有很好的市場前景等,然後才具體地介紹某產品,強調質量是很好的,是經久耐用的,最後給你報出產品的價格,即使價格高也是物有所值。

以色列商人也會花一些時間搞一些公關方面活動,比如請吃飯,請看戲等。如果成為長期合作夥伴,他們會記住你的生日,還會要求你帶著家人一起出去遊玩。

●要善於捕捉商機

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館95%工作是促進以色利和中國的經貿文化合作。

上海有一個以色利商會,他們定期舉辦活動,這其中就有一些以中合作的機會;以色列經常有代表團來華訪問考察,中國代表團也去以色利參觀考察,這些互訪活動都蘊藏著大量商機;還有展會,比如說,每年3月,以色列人會組團來中國參加半導體展覽會,每年5月中國商人赴以色利參加農業展覽會,通過雙邊交流,雙方企業都獲得了不少商機。

商務習俗

中國公司與以色列公司做生意時,須注意以下一些事項:

A.與以色列公司通信(傳真或信函)請使用英語。

B.以色列公司希望外國合作夥伴迅速答復信函。如果認為一星期以後才能答復以色列公司,請先用傳真通知他們。

C.在向以色列公司作自我介紹時,請集中介紹主要業務。如果業務跨越許多互不相關的部門,會給人留下不鄭重的印象。在介紹情況時最好附上產品目錄(英語目錄)。

D.以色列公司視商務合同為合作的基礎。合同一經雙方同意並簽署之後,任何一方不得隨意違反或更改。

還應了解其他有關信息:

A.運輸方面:以色列ZIM 船運公司開辟了中國和以色列的航班。以色列EL AL航空公司在北京和特拉維夫之間有直達定期航班。

B.關稅規定:以色列和中國於1992年簽署了貿易協定,使兩國間的貿易關系得以正常化。

◆中國向以色列出口商品享有最惠國關稅待遇。中國出口以色列的多數產品無需以色列的進口許可證。有些產品如紡織品需要進口許可證,許可證由以色列工業和貿易部自動授予,不過,有幾種產品如瓷器、電池、玩具等在進入以色列之前須得到以色列標准協會的批准和證明。

進口的一切手續和所需的進口許可證通常由以色列的進口商負責辦理。

◆以色列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享有中國向友好國家進口產品徵收的最低關稅待遇。

C.以色列的工作日為星期日到星期五,然而很多公司和政府部門星期五不工作。上班時間從上午8點/9點到下午4點/5點。

主要禁忌

每逢星期六,是猶太教的"安息日",以色列的某些大廈的電梯事先都安排自動按鈕,無需按扭,每隔一層樓自動停一次。在猶太人居住區禁止拍照,特別是外來人員不可犯忌。在公共場所不許吸煙。

1、交通全告停止的安息日

猶太教的安息日是從星期五太陽入海開始到星期六的傍晚時分止;大多數餐廳和電影院等場所在這段時間內都不營業,公共交通也停頓。在安息日,耶路撒冷市內的一切交通機關,全都停止工作。這一天,觀光客最好勿搭車前往正統猶太教徒的居住區。否則,那些猶太教徒會怒不可遏地向車上的人投擲石頭。

2、莫誇獎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和阿拉伯諸國之間的糾紛層出不窮。宗教上的原因,是造成這種糾紛的根源所在。伊斯蘭教徒認為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這個問題糾纏至今難以解決。所以,到了以色列或阿拉伯諸國,應該避免誇獎對方任何一國,否則,勢必引起麻煩。

3、飲食禁忌

源於聖經對飲食的規定,根據這些規定(kashrut),猶太人只能食用某些特定種類的肉類和魚類。而豬肉和兔肉,以及貝殼類是不行的。水裡無翅無鱗的,雀鳥之類,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蝗蟲,螞蚱,蟋蟀與其類,蚱蜢與其類,這些都可以吃。另外,用於奶製品的餐具必須和用於肉製品的餐具分開使用。魚類、蛋、水果和蔬菜(Pareve食品)可以同肉類或者同奶製品同時食用。分別用於奶製品和肉類的餐具應當分開使用、清洗和存放。安息日當天是不允許烹飪的,只能把事先准備好的食物用小火慢燉。通常這樣的食品是Cholent(頭天做好的菜)或Kugel(類似面條)。按猶太教義,猶太人不吃豬肉和海蟄,不能把肉和奶製品一起食用。人道的宰殺動物,並嚴禁吃血、吃豬肉、無鱗的魚類及其他被禁止的食物。以色列人不吃豬肉,牛肉可以吃,但必須有猶太教牧師在場之下宰殺出來的牛,且被宰殺的牛不能太痛苦的情況下才可以供人吃食。他們還有一些禁忌:牛肉和牛奶不可以同時烹任,也不可以兩者同食。沒有魚鱗的魚類,亦在禁吃之列。

猶太教的飲食禁忌很多。關於血,《舊約·利未記》中說,耶和華告誡以色列人,“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若吃甚麼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

4、光說一句“抱歉”並不能了事

在以色列如果犯了什麼錯誤,光說一句“抱歉”,往往不能就此了事。一犯了錯,你必須思路清晰地說出犯錯的原因,然後跟對方討論、溝通。如果省掉這一點,只想用一句“對不起”來打發過去,你會招來對方的輕視。為了一件事,你該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來,除非對方徹底了解,否則寸步不讓——這也可以說是彼此尊重。

5、參觀猶太教聖地和教堂時

以色列民族大多不拘泥禮節,可是如果參拜聖地,禮節就不能不守,而且嚴格得很。要進入猶太教的聖地或教堂,男性必須頂著一種叫做“哥巴”的帽子。進入回教教堂的時候,必須脫鞋,赤足而入進入基督教教堂時,必須脫下帽子。參觀這些地方,不能以遊山玩水的態度處之,氣氛應該是嚴肅的,絕不可以一路嘻嘻哈哈。

;

與哥巴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裝摩托甩塊是什麼 瀏覽:366
旗袍要用什麼樣的吊牌 瀏覽:202
捋順裙子圖片 瀏覽:210
少數民族裙子ai圖片 瀏覽:596
進口品牌羊衫 瀏覽:307
紗裙子褶皺怎麼辦 瀏覽:653
被尿過的褲子怎麼洗 瀏覽:169
脫校服的女生視頻 瀏覽:582
怎樣搶到風衣 瀏覽:303
dg撲克牌裙子 瀏覽:94
牛仔褲搭配的皮帶好看圖片 瀏覽:755
裙子88a和74a 瀏覽:817
新褲子幼兒故事怎樣寫 瀏覽:75
韓系復古港風兩色格子襯衫 瀏覽:984
輪機長制服是什麼樣的樣式 瀏覽:495
淺藍色襯衫內搭什麼顏色好看 瀏覽:598
深圳校服女視頻迅雷下載 瀏覽:254
自己繼續開女裝店還是去上班 瀏覽:643
你買到艾格那白裙子了嗎 瀏覽:518
歐韓貨女裝批發貨源微信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