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東非旅遊(肯亞,坦尚尼亞)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市區:結伴而行,晚上不要走出酒店范圍,市區內游覽時,最好在晚上10點之前返回酒店
景區:景區游獵聽從司導的安排,不可隨意下車或任性而為;景區酒店住宿不要走出酒店范圍
總之,在肯亞、坦尚尼亞游獵時,一定要聽從司機的安排。
B. 去坦尚尼亞旅遊需要帶些什麼
獻上史上最全,坦尚尼亞行李清單~
文件類
護照、機票行程單列印件(進入機場和換登機牌前都需要檢查行程單的列印件,甚至會在列印件上敲章)
Visa Master卡
基礎類
輕便、牢固、有鎖的旅行箱
資金類
美元現金:坦尚尼亞只接受2006年及以後發行的美元
信用卡:大部分地方拉卡都會收取手續費
美元現金參考:1500-3000美元足矣
出入我國邊境時攜帶外幣,物品應注意的事項。 國家規定出境個人限額為美金5000元,人民幣6000元,若超出限額應注意分散保存。攝像機,長鏡頭相機出關時應向海關申報,入境時原物帶回,若在國外購買大件電器商品,入境時海關會依法收稅。
服裝類(僅建議)
短袖/長袖T恤衫若干件
薄長袖外套:主要功能是遮陽
薄羽絨服:Ngorongoro山頂的酒店早晚溫差大,乘熱氣球的一早也較冷
睡衣:長袖長褲為佳,以防被蚊子叮咬
免洗內衣褲:外出旅行總是不想洗衣服
襪子:坦國天氣較乾燥,晾一晚就能幹了
薄9分牛仔褲:或同類透氣的夏季長褲
圍脖:防風沙、防曬(牛仔的帥一些)
墨鏡:中午太陽很刺眼
運動鞋
拖鞋:酒店房間內大多都不提供一次性拖鞋
個護類
牙膏牙刷:同樣,酒店房間內也多不提供牙膏牙刷
防曬霜:紫外線非常強烈,不塗會曬傷哦
補水面膜:曬後修復
日霜、晚霜、護手霜:天乾物燥,這次忘帶護手霜,手可難過了
潤唇膏
洗面奶:酒店雖有洗發水、護發素、沐浴露,但是洗面奶都是沒有滴
梳子:牙膏牙刷都沒有的地方,一次性梳子肯定也沒有啦
電子類
拖線板:非常有用,不管住酒店還是帳篷,電源插座都不多,有的地方甚至不能24小時供電
吹風機:大部分酒店還是提供了吹風機的,但有一家帳篷的洗浴室供電時間有限,所以也在外面的房間用到了自己的吹風機
轉換插頭:坦尚尼亞是英標,所以需要轉換插頭
ps:淘寶可買個萬能插,以後還可以用。
筆記本:除了娛樂功能外,這次CF卡沒帶夠,照片拍多了可以把卡里的照片先導入到電腦中。相機有wifi,手機有雲盤的,或相機app雲端,可以不必。
耳機
相機
各類充電器和電池
移動電源
電蚊香
醫葯類
頭孢:抗生素
克感敏:感冒發燒
黃連素:針對水土不服,上吐下瀉,吃了此葯第二天就好了,不然在長途中可不好辦
創可貼、碘酒﹑
防蟲驅蚊葯:就帶了打疫苗時一起配的驅蚊葯,效果還不錯
免洗洗手液:野外洗手不便
瘧疾用葯類青蒿素等其他個人常用葯
雜項類
U型枕:飛機上的睡覺利器,還能作長焦拍攝的豆袋用
筆:填寫入境單、出境單
望遠鏡:非常有用,一定要租/買!向導總能發現我們凡人肉眼不能及的地方的動物,沒有望遠鏡根本就看不見吖!
干/濕紙巾:濕紙巾很有用哦,還能綁在圍脖里阻擋風沙
食品袋/垃圾袋:每天一個放在車上,下車後丟到酒店垃圾桶,保持車內整潔
雨傘(旱季必要性不強,女士隨備防)
酌情處理:濕巾﹑紙巾﹑小刀﹑塑料袋﹑皮筋﹑救生口哨﹑雨傘﹑便箋﹑筆、火柴。
相機
相機:佳能 1DX
鏡頭:佳能 35mm f/1.4L II、佳能 70-200mm f/2.8L II、佳能 16-35mm f/2.8L III
增倍鏡:佳能EF 2.0X III 增倍鏡
重點是一定要帶長焦!超長焦!70-200mm完全不夠,加了2倍的增倍鏡之後到400mm也只能算勉強夠格。
網路
雖然草原上的信號不好,但是大部分的酒店裡都有提供免費WIFI的。至少公共區域信號都棒棒噠,有的房間里信號會差點甚至沒有。
為了在路上也能刷朋友圈,可以找向導代買了一張 Airtel 的SIM卡:6G上網流量,35美元。(並不是很好用。)
一人插卡,三人連熱點。
在塞倫蓋蒂和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有部分區域沒有信號(這也很正常),但其實忙著找動物都來不及。所以基本滿足了70%的用網需求。
小食品
可以自己帶點小零食,保質期時間長的小麵包﹑牛肉乾﹑榨菜﹑辣醬﹑巧克力﹑餅干﹑魚罐頭﹑糖果等﹑看個人喜好
C. 今年4月要去非洲坦尚尼亞出差一年,請問有哪些注意事項和需要攜帶的必備品
非洲坦尚尼亞出差注意事項和必備物品
1、一定要在國內打預防黃熱病和瘧疾的預防針並帶上已打針的證明「黃皮書」,以及有關防治葯品。
2、維生素片/鈣片:推薦,善存片之類的復合維生素。例如在奈及利亞蔬菜比牛肉還貴,而且還不好買,品種也沒有國內多。所以應該盡量避免因維生素缺乏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適時補充維生素和鈣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3、一定要帶上1-2隻溫度計,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迪拜買,在非洲買,每隻大概在50元人民幣。
4、安全套:備用,在非洲很多地方,你都能看到宣傳愛滋病和安全套的廣告,AIDS is real,use condom. 常年在外,關鍵時刻還是要注意保護自己。
5、了解中暑的急救常識。在非洲太陽紫外線很強,室外環境比較炎熱,不論是旅遊還是工作要注意防暑
8、如果生病了,最好不要到當地人開的醫院去看病,尤其是打針輸液很容易感染艾滋病毒,有條件的話最好到中國醫院、法國醫院、英國醫院之類的外國醫院里治療,盡管費用貴許多,但很安全。在國內就知道流行這么一句話,中國人什麼地方都敢去,但就是最怕去醫院,在國外一點也不例外喲!
D. 即將去非洲做工程 求非洲各個國家的介紹習俗 禁忌 飲食習慣 特殊習慣 風景
希望能幫上你忙,我打字打的好辛苦。。。
首先,安哥拉在西非,坦尚尼亞跟它緯度差不多,但在非洲東海岸,肯亞比較靠北了,卡達、葉門這不都到中東去了。。。
中東的國家比較熱,肯亞比較窮,安哥拉的天氣應該好一些。
其實,非洲跟中東的很多習俗之類的還是差很多的。
1.天氣。先說去非洲要准備的。如果是工程的話,估計要待一陣兒,所以東西一定盡量帶全,帶齊。你說的帽子之類的當然應該有,像防曬霜之類的,因為趕上夏天,可能你出去半天就曬傷了。但是,如果你一去就半年,防曬霜也幫不了你了。。。很多時候穿長袖比穿短袖好,把自己罩住,不容易被曬傷。
2.疾病。說點兒具體的,去非洲很嚴重的就是各種流行病,你去之前要去打針,打疫苗,黃熱病,流腦是比較基礎的,不同國家還有不同要求
出去了要做好自身的防護。亂七八糟的地方還是別去為好~
非洲有很多蚊子之類的小蟲,看似沒什麼大不了,但他們很容易攜帶特別多病毒,造成感染,所以自己一定要小心。出去前一定要帶常用葯,比如治痢疾的,腸胃炎的,頭疼,感冒,發熱的。很多高級賓館里的水都能直接喝,但外出千萬別隨便喝水,細菌很多。。。
3.飲食。非洲的這幾個國家還好,不太是穆斯林,所以吃上可能還好。條件好一些的地方,可能也是當地的飯和西餐相結合的,慢慢適應就能吃的慣了。出去可以多帶點榨菜,那兒沒有;鑒於你待的時間比較長,就不建議你帶方便麵了,除非你的包還有地方。
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飯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飯。吃飯時,大家圍坐一圈,一個飯盒和一個菜盒放在中間。每個人用左手按住飯盒或菜盒的邊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飯和菜,送入口中。此時,你會無所適從,甚至抓得滿手沾飯,而非洲人自己抓飯、吃飯時個個動作干凈利落。
客人吃飯時應注意的是,切勿將飯菜撒在地上,這是主人所忌諱的。飯畢,長者未離席時,晚輩要靜坐等候;子女離席時,須向父母行禮致謝;客人則應等主人吃完後一道離開。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飯時有著嚴格的禮儀,甚至連牛羊雞鴨的每個部位歸誰吃都有規定。如在馬里,雞大腿當年長的男人吃,雞胸脯肉歸年長婦女吃;當家的人吃雞脖、胃和肝;雞的頭、爪和翅膀由孩子們分食。
4.negro和black是禁句
美國黑人對Black一詞並沒有抗拒心理。可是,一聽到有人呼他Negro(黑人之意,尤其指原藉非洲,被販賣到美國做奴隸的黑人及其子孫),就勃然大怒。非洲人對Negro、Black二詞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認它的含意。強調膚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
5.拍攝。非洲人普遍認為相機對准某物,拍下鏡頭,某物的「精氣」就給吸收殆盡,此事自是非同小可。人、房屋、家畜一律不準拍攝。觀光客如想拍攝,之前最好向對方先打個招呼,獲得同意之後再行動,以免被投石、被吊或挨一頓揍。
任何國家都有骯臟透頂、窮人群集的地區,世界首富的美國,亦不例外。你若在那些臟亂地區興致淋漓的拍照,跟你同行的當地人就會提出抗議,甚至不肯當你的向導。
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最不喜歡自尊心受損,這是身為觀光客務必認清的事實。一見落後的景象就想拍照留念,這無異在找人家的渣兒,如此欠考慮的行為,還是不做為妙。
6.打招呼。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舉起右手、手掌向著對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並沒有握石頭。」顯然,它是在表明:「沒有武器」這個習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採用,只不過樣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說是友好的象徵。
跟當地人交談或碰面的時候,可不能目不轉睛地瞪看對方,這么做,對方一定大感不悅。
在非洲,握手時如果握得有氣無力,被稱為是「禮貌不周」。握手有氣無力,表示虛與委蛇,毫無誠心,他們會生氣的。尤其在阿爾及利亞,握手是愈用力愈受尊敬。他們認為,用力的程度跟對方好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最好握得他們手都感到麻木叫痛。
中東的條件可能會比非洲好一些,會顯得發達些,上述注意事項以外,還應該適當注意當地的風俗。
1.飲食禁忌
信奉伊斯蘭教,猶太教的人不吃豬肉,猶太教牛肉可以吃,但必須有猶太教牧師在場之下宰殺出來的牛,且被宰殺的牛不能太痛苦的情況下才可以供人吃食。他們還有一些禁忌:牛肉和牛奶不可以同時烹任,也不可以兩者同食。沒有魚鱗的魚類,亦在禁吃之列。
2.不能雙手交叉著說話
說話或跟對方面對面的時候,在中東、近東諸國有個習慣:不可以雙手交叉。在利比亞,你若搬出這一套,會被認為你在侮辱對方。其實,在任何國家,雙手交叉著說話,都被視為「態度傲慢」,或是「不禮貌」。在中東、近東地區只是把這看得比較尖銳,認為是一種「侮辱」,或是有意「挑戰」。
3.光說一句「抱歉」並不能了事
在中東,如果犯了什麼錯誤,光說一句「抱歉」,往往不能就此了事。一犯了錯,你必須思路清晰地說出犯錯的原因,然後跟對方討論、溝通。如果省掉這一點,只想用一句「對不起」來打發過去,你會招來對方的輕視。為了一件事,你該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來,除非對方徹底了解,否則寸步不讓——這也可以說是彼此尊重。
4.不要穿著太暴露和鮮艷,女士不要裸露太多皮膚。
還有好多諸如見面打招呼呀,給小費之類的細節問題;總之,就是要結合當地的風俗吧,很快能適應的。准備越充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