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魔術帽怎樣製作
l.用硬板紙做一個無頂的紙帽。
2.截取20×20×8(mm)的小木塊4塊以及20×80×8的木條1根,其中兩塊用白膠分別粘貼在長方形小木塊下方的兩側;另外兩塊分別緊貼上方兩側,用一段14號粗鐵絲做
l.用硬板紙做一個無頂的紙帽。
2.截取20×20×8(mm)的小木塊4塊以及20×80×8的木條1根,其中兩塊用白膠分別粘貼在長方形小木塊下方的兩側;另外兩塊分別緊貼上方兩側,用一段14號粗鐵絲做軸穿進,做成一個活動木架。
3.從另一張硬板紙上剪下兩個圓(直徑都略小於紙帽的直徑),其中一個作頂板,另一個作底板。接著,用白膠把頂板粘貼在活動木架的上端,把底版粘貼在木架的下端。
4.把一根較長的竹簽粘貼在頂板的上面,兩頭穿進紙帽的兩側,使頂板、活動木架和底板都移入紙帽內。這樣,魔術紙帽做成功了。
5.把魔術紙帽戴在頭上,表演時,把紙帽一脫,它的底板立即垂下,帶動頂板拉起來。如果事先在底板作一些裝飾,表演效果可好啦!
2. 元宵晚會劉謙螺絲帽自己轉魔術揭密
螺絲旋轉魔術
劉謙用的是一套高科技專業道具叫「念動力螺絲」,原理是微型遙控電動機+特製金屬螺絲螺母。
介紹:念動力螺絲是經典的意念魔術道具,表演前後完全隨意檢查所有東西,任何人都可以拿到道具立刻表演。
1、表演時可以任意拿酒瓶、玻璃杯等透明容器表演,螺絲可隨表演者意願,自由轉入螺母或者轉出螺母。
2、可以將玻璃瓶放在任何觀眾手上進行表演。
3、表演的任何時候,螺絲、螺母都可以隨時交給觀眾檢查。
淘寶上有「念動力螺絲」賣。
戒指魔術
現場,劉謙找三位觀眾要了三枚戒指,最後一位觀眾是著名導演陳維亞,劉謙當眾把三個戒指變成「連環套」,隨後又逐個解套,連一旁的陳維亞都看得有些吃驚,但有網友指除了陳維亞,前面那兩位觀眾應該是托兒。有網友發帖:「戒指魔術,我就不一一說的,老外幾年前就不玩這個了,我有好幾套道具,大家可以看看完全教學。大家自己看吧,要文字介紹清楚真要打不少字,有什麼問題可以一一回答」,並附上了教學視頻,引來瘋狂點擊。有網友分析:「除了大鬍子(陳維亞)的戒指如假包換,是真正的戒指。看看大鬍子的表情就知道是真的,但另外兩個就是絕對的道具。」
戒指上面有個小孔,SHOW的時候先把小孔蓋住,套的時候松開自然趁你不注意就進去啦。然後一用力,就會脫落。
3. 街頭上的騙子那個螺絲帽自動轉動是什麼原理的
螺桿裡面有電動機轉動裝置。(這種轉動原理我們用傳統的電子知識是解不了的)用拿著螺桿的那支手按動開關來控制。
4. 魔術帽怎麼變出東西
魔術:請不要公開揭秘魔術的秘密——
現在,好搜問答上有一大堆提問要魔術解析、揭秘、教程,也會有一大堆人去公開揭秘魔術秘密。大家一搜就會看見,那以後變給誰看呢?
如果是觀眾,也不要做這種公開揭秘魔術秘密,或在網上提問而沒加「私聊」這個詞。魔術是帶給大家開心的。又不是案件,需要找出真相。這樣做是對魔術師的不尊重。
實在想知道魔術的秘密,私聊、買書也是不錯的選擇。公開揭秘魔術的人,是會遭到很多人唾棄的。想學的最好找老師去學,推薦藍翔技校!【開個小玩笑】如果找不到老師,請參考上面的方法。
薩斯頓三原則:
1.魔術表演之前絕對不透露接下來的表演內容。
2.不在同一時間、地點對相同的觀眾變同樣的魔術2次。
3.魔術表演過後,絕不向觀眾透露魔術的秘密。
解釋:每一個職業都有它的行規,如果不好好遵守的話,不但會使自己的工作上遭遇困難,也會受到同行的"唾棄"。當然,在魔術的世界裡也有所謂的"行規"是無論業余或是職業的魔術師,都必須遵守的。全部只有三項,不多也不復雜,就是全世界魔術師所公認的"薩斯頓三原則」。
----------------------------------------------------------------------------------
點開這個網頁,你就已經發4了,以後看到有人提問魔術的解析、揭秘等問題,請回答一些:「請不要公開揭秘魔術,大家都知道了,那變給誰看呢?」「請尊重魔術師」......這些話。【註:我不是因為懶才叫你們幫忙的!不是!!】若不遵守,半夜我會來找你的哦!
5. 黑色的帽子里變出一隻活蹦亂跳的兔子魔術是怎麼變的
兔子戲法(手法類) 效果:魔術師拿出一個黑色的帽子,先對觀眾檢查帽子內部,證明什麼也沒有,然後將帽子蓋在他面前的桌上,等再次翻轉過來的時候,帽子里多了一隻活蹦亂跳的兔子。 原理:瞬間藏匿。 這個魔術原理也很簡單。第一次給觀眾看的帽子,確實裡面是空的,等魔術師把帽子扣在桌上到再次翻開之前,他必須迅速將早已准備好的、包在黑布里的兔子隨手放在帽子里,由於布也是黑色的,且手法很快,因此觀眾很難察覺。類似這樣的魔術也有很多,比如憑空變走手裡的絲巾,那是絲巾和衣服有一個隱形皮筋相連,觀眾看到的絲巾瞬間消失,只不過是絲巾瞬間被皮筋帶入袖子里。如今兔子戲法由於變得頻繁基本退出了魔術舞台,絲巾消失等類似魔術也都成為魔術師的墊場表演,展示技藝而已。
記得採納啊
6. 魔術中可以從一個帽子裡面不斷抖出花是怎麼回事
折疊花
7. 魔術帽子製作方法
l.用硬板紙做一個無頂的紙帽。
2.截取20×20×8(mm)的小木塊4塊以及20×80×8的木條1根,其中兩塊用白膠分別粘貼在長方形小木塊下方的兩側;另外兩塊分別緊貼上方兩側,用一段14號粗鐵絲做
l.用硬板紙做一個無頂的紙帽。
2.截取20×20×8(mm)的小木塊4塊以及20×80×8的木條1根,其中兩塊用白膠分別粘貼在長方形小木塊下方的兩側;另外兩塊分別緊貼上方兩側,用一段14號粗鐵絲做軸穿進,做成一個活動木架。
3.從另一張硬板紙上剪下兩個圓(直徑都略小於紙帽的直徑),其中一個作頂板,另一個作底板。接著,用白膠把頂板粘貼在活動木架的上端,把底版粘貼在木架的下端。
4.把一根較長的竹簽粘貼在頂板的上面,兩頭穿進紙帽的兩側,使頂板、活動木架和底板都移入紙帽內。這樣,魔術紙帽做成功了。
5.把魔術紙帽戴在頭上,表演時,把紙帽一脫,它的底板立即垂下,帶動頂板拉起來。如果事先在底板作一些裝飾,表演效果可好啦!
8. 什麼叫帽子戲法
我記得以前看世界盃的時候解說員說:帽子戲法是用來形容球員的能力就象魔術師的帽子一樣什麼都可以變出來。意思就是說球員可以象變著戲法一樣進球...
但是網路的解析是——————定義:在現代足球中,一個球員在一場比賽中獨中三元被稱作「帽子戲法」,英文為「Hat-trick」。
「帽子戲法」的來歷
這個說法源於19世紀70年代在英國廣為流行的板球比賽。板球和美國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擲的速度越快越好,對方擊球越遠越好。自有板球以來,凡進板球場觀賽的球迷都嚴格遵守著一條規矩:一邁進球場大門便須脫帽,這意味著對球場上所有球員、裁判和觀眾的尊重。因此,帽子就代表了尊重。一般說來,如果一名投球手連續投出3個好球而將對方3名球員淘汰出局,是件相當神奇的事。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裁判便授予那個投手一頂帽子,作為一種至上的榮譽象徵。簡言之,「帽子戲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連續用3個球得分而獲得一頂帽子鼓勵,這個詞19世紀70年代才出現在印刷品中的。
後來,「帽子戲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賽中,其具體含意就是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以上個球。在1958年世界盃巴西對法國的半決賽中,貝利一人連入三球,淘汰了法國隊,《貝利自傳》將此次輝煌辟為一章節,題目就叫「帽子戲法」。
另外,「帽子戲法」的應用范圍也不限於體育領域,人們還用它來形容任何連續3次的成功。「帽子戲法」的說法,在中國流行較晚,大約始於中譯本《貝利自傳》的問世。例如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三度競選連獲成功,這史無前例的成就,美國《時代周刊》當時稱之為「瑪格麗特·撒切爾帽子戲法」。
[編輯本段]足球世界盃歷史上的「帽子戲法」
下面列舉出一些足球世界盃歷史上的帽子戲法:
1、巴西的貝利(1958年世界盃半決賽勝法國);
2、葡萄牙的尤西比奧1958年世界盃1/4決賽勝朝鮮4-3,打進4球);
3、英格蘭的傑夫·赫斯特(Geoff Hurst,1966年世界盃決賽勝德國);
4、德國的蓋德·穆勒(Gerd Muller,1970年世界盃5-2勝保加利亞,3-1勝秘魯,兩次);
5、義大利的保羅·羅西(Paolo Rossi,1982年世界盃小組賽勝巴西);
6、匈牙利的拉茲羅·基斯(Laszlo Kiss,1982年世界盃小組賽10-1勝薩爾瓦多);
7、阿根廷的加布里埃爾·奧馬爾·巴蒂斯圖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1994年世界盃4-0勝希臘,1998年世界盃5-0勝牙買加,兩次);
8、德國的米羅斯拉夫·克洛澤(Miroslav Klose,2002年世界盃小組賽8-0勝沙烏地阿拉伯)。
[編輯本段]足球歐洲杯歷史上的「帽子戲法」
歐洲杯自1960年舉辦以來,48年間共出現了8次帽子戲法。(到目前為止)
迪特爾-穆勒:第5屆歐洲杯半決賽 德國4-2南斯拉夫
迪特爾-穆勒是德國足球歷史上歐洲杯進球效率最高的球員,在第5屆南斯拉夫歐洲杯半決賽中,時年22歲的穆勒的他的國家隊處子秀中上演了歐洲杯歷史上第一個帽子戲法。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穆勒在下半場第80分鍾才替補登場。上場後1分鍾,穆勒就為德國隊將比分將比分扳為2-2平,隨後在加時賽的最後5分鍾內,穆勒又為德國隊連進兩球,德國隊最終4-2逆轉東道主南斯拉夫挺進歐洲杯決賽。
阿洛夫斯: 第6屆歐洲杯小組賽 德國3-2荷蘭
四年後的義大利歐洲杯小組賽中,另一位西德人在那不勒斯的聖保羅球場復制了迪特爾-穆勒的神奇。阿洛夫斯在德國同荷蘭的小組賽中上演帽子戲法。阿洛夫斯完成這些僅僅在比賽前66分鍾之內完成,他的三粒進球為德國隊取得了巨大的領先優勢,即便後來荷蘭隊連扳兩球,也無法避免失利的悲痛。
普拉蒂尼: 第7屆歐洲杯小組賽 法國5-0比利時
普拉蒂尼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歐洲杯歷史上兩度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這位法國傳奇球星完成兩座帽子戲法僅僅用了3天時間。在第7屆法國歐洲杯小組賽中,法國隊在比烏約雷球場迎戰比利時隊,普拉蒂尼在第4分鍾為法國隊打破場上僵局;第74分鍾,他用一粒點球將比分改寫為4-0;終場前,普拉蒂尼再用一粒進球成就了歐洲杯歷史上第三個帽子戲法。
普拉蒂尼:第7屆歐洲杯小組賽 法國3-2南斯拉夫
普拉蒂尼在完成自己歐洲杯上第一做帽子戲法之後第三天,他在聖埃蒂安的吉奧弗洛伊-古伊查德球場迎來了其第二座歐洲杯帽子戲法。法國隊在1球落後的情況下,由隊長普拉蒂尼分別在59、62、77分鍾三度建功,將比分改寫為3-1。雖然南斯拉夫在比賽第84分鍾,由斯托伊科維奇罰進一粒點球,也難免被逆轉的命運。
范巴斯滕:第8屆德國歐洲杯小組賽 荷蘭3-1英格蘭
第8屆歐洲杯冠軍是近些年「無冕之王」荷蘭在國際大賽中唯一斬獲的冠軍頭銜。當時由荷蘭三劍客領銜的荷蘭隊在小組賽中同英格蘭相遇,這是一場只有獲勝才能晉級的比賽。現任荷蘭國家隊主帥范巴斯滕在杜塞爾多夫的萊茵球場成為了橙衣軍團的英雄。中場休息前,范巴斯滕為荷蘭隊打破場上僵局;盡管英格蘭隊隨後將比分扳平,但是范巴斯滕在比賽第71、75分鍾的兩粒進球,讓英格蘭的努力付之東流。
康西卡奧:第11屆荷蘭比利時歐洲杯小組賽 葡萄牙3-0德國
這屆葡萄牙國家隊由「黃金一代」坐鎮,來自拉齊奧的康西卡奧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葡萄牙隊在小組賽的前兩場比賽中的勝利,給了康西卡奧登場機會。在鹿特丹的德-庫伊普球場,已經確定出線的葡萄牙隊遣上了大批替補球員,康西卡奧就是其中的一位。結果誰也未能想到,頂替菲戈出場的康西卡奧在比賽第35、54和71分鍾,為葡萄牙隊三度建功。上屆衛冕冠軍德國隊小組賽後僅積1分無奈回家。
克魯伊維特:第11屆荷蘭比利時歐洲杯1/4決賽 荷蘭6-1南斯拉夫
前巴薩落寞射手克魯伊維特將他的進攻天賦在這場比賽中發揮的淋漓盡致。在鹿特丹的德-庫伊普球場,克魯伊維特在比賽前54分鍾,僅僅用了30分鍾就完成了帽子戲法。他分別在比賽第24、38和第54分鍾各進一球,隨後南斯拉夫球員的烏龍球,以及隊友的梅開二度,讓這場比賽徹底的變成了一場血腥的屠殺。他是歐洲杯足球歷史上第二位在決賽階段上演帽子戲法的球星。
比利亞: 第13屆瑞士-奧地利歐洲杯小組賽 西班牙4-1俄羅斯
來自瓦倫西亞的比利亞有幸在昨晚的因斯布魯克的新蒂沃利球場上演了歐洲杯歷史上第8座帽子戲法。這位賽前在最佳射手賠率中名列第4次的前鋒用一頂帽子戲法宣布自己才是本屆歐洲杯射手王的最大熱門。比利亞分別在第20、44、75分鍾,三度射穿由俄羅斯妖人門將阿金費耶夫把守的大門。
[編輯本段]世界足壇千奇百怪之帽子戲法
1.點球帽子戲法
2004年6月3日,06世界盃預選賽南美賽區巴西對阿根延,羅納爾多三次突入禁區造成對方球員犯規,並三次親自將自己製造的點球罰入,以一已之力擊敗老對手。點球帽子,殊為罕見。
2.點球不進帽子戲法
1999年7月4日,在美洲杯上對陣哥倫比亞,阿根廷以0比3敗北,是役阿根延三獲點球,前鋒帕勒莫三次主罰,均沒能罰進。屢失屢罰,瘋子的外號真是名不虛傳。連帕勒莫自己都說:如果那三個點球全部罰進的話,我也就沒有現在這么出名了.可見,點球不進帽子戲法是多麼深入人心.
3.撲點球帽子戲法
上一周剛剛結束的慈善盾杯中,范德薩撲出切爾西三個點球,為曼聯戰勝切爾西立下汗馬功勞。老范寶刀不老,依舊牛氣哄哄。
4.任意球帽子戲法
1998年12月13日,時任拉齊奧後衛的米哈伊洛維奇在一場意甲比賽拉齊奧5:2桑普多利亞中三次任意球破門,從此奠定一代任意球大師地位。此後很難有人能做到老米做過的事。小貝不能,卡洛斯也不能。小羅不能,儒尼奧爾也不能。
5.黃牌帽子戲法
06年世界盃,克羅埃西亞和澳大利亞的比賽,主裁判波爾在開賽第62分鍾、第90分鍾分別給了克羅埃西亞球員西米奇一張黃牌,但是居然忘記將他罰下場。第94分鍾西穆尼奇又犯規,波爾又出示一張黃牌時才想起來將他罰下場。球員在一場比賽中得了三張黃牌才被罰下場。這一場景恐怕會成為絕無僅有的一幕。
6.先生帽子戲法
近的不用說,有羅納爾多和齊達內的FIFA先生帽子戲法,遠的也有克魯伊夫、普拉蒂尼、巴斯騰的金球獎帽子戲法。一般的球員畢其一生也無法獲得一個先生獎項,而這幾位,只能說,他們太牛了。
7.超級帽子
球場上上演帽子戲法固然不易,若要在一場比賽中進三個以上的球更是難上加難。若在相當有影響力的比賽中上演大帽子更是難於上青天。在英超,索爾斯克亞曾經兩次獨中四元,超級替補人如其名;在歐冠中,普爾紹,小因扎吉和范尼曾經先後獨中四元;00年歐洲杯,克魯伊維特對陣南斯拉夫時也曾獨中四元,更有牛者,俄羅斯人薩連科在94年世界盃上,一場比賽打入五球!!!可惜自從那一仗後,此君就似乎消失了。
8.頭槌帽子戲法
2002年2月12日,皇家馬德里7:0拉斯帕爾馬斯的比賽中,皇家馬德里前鋒莫倫特斯一人獨中五員,其中有四個進球是頭槌。由於只要在一場比賽中進三個球就算作帽子戲法,而莫倫特斯在這場比賽中的頭槌達到並超過三個,因此他上演了頭槌帽子戲法。
幾個月後的2002年世界盃,德國隊的前鋒克洛澤復制了莫倫特斯的頭槌帽子戲法。在小組賽德國8:0沙烏地阿拉伯的比賽中,克洛澤攻入三球,並且三個球都是頭槌。
現在,在體育競賽場合,如果有獨中三元的表現,就叫做「帽子戲法」。 帽子戲法,足球用語。專指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球。帽子戲法源於劉易斯.卡洛爾的童話《愛麗斯漫遊奇境記》。書中說到一位制帽匠能夠出神入化地用帽子變戲法。後來,英國板球協會借用其意,給連續三次擊中門柱或橫木、使對方3人出局的每個投手獎帽子一頂,以顯示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這便是板球的「帽子戲法」。後來,「帽子戲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賽中,其具體含意就是「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球」。
9. 帽子戲法
2010:阿根廷的伊瓜因
2002:保萊塔(葡萄牙v波蘭);克洛斯(德國v沙烏地阿拉伯)
1998:巴蒂斯圖塔(阿根廷v牙買加)
1994:薩林科(俄羅斯v喀麥隆);巴蒂斯圖塔(阿根廷v希臘)
1990:斯庫赫拉維(捷克斯洛伐克v哥斯大黎加);米歇爾(西班牙v韓國)
1986:布特拉格諾(西班牙v丹麥);貝拉諾夫(前蘇聯v比利時);埃爾克耶克-阿爾森(丹麥v烏拉圭);萊因克爾(英格蘭v波蘭)
1982:羅西(義大利v巴西);魯梅尼格(西德v智利);拉扎洛-奇斯(匈牙利v薩爾瓦多);博涅克(波蘭v比利時)
1978:倫森布林克(荷蘭v伊朗);庫比拉斯(秘魯v伊朗)
1974:薩馬奇(波蘭v海地);巴耶維奇(前南斯拉夫v扎伊爾)
1970:穆勒(西德v保加利亞,西德v秘魯)
1966:赫斯特(英格蘭v西德);尤西比奧(葡萄牙v朝鮮)
1962:阿爾伯特(匈牙利v保加利亞)
1958:貝利(巴西v法國);方丹(法國v巴拉圭,法國v西德)
1954:柯奇士(匈牙利v韓國,匈牙利v西德);博格斯(烏拉圭v蘇格蘭);薩爾根-伯罕(土耳其v韓國);塞普-霍基(瑞士v奧地利);埃里克-普羅貝斯特(奧地利v捷克斯洛伐克);瓦格納(奧地利v瑞士);馬科斯-莫洛克(西德v土耳其)
1950:阿德米爾(巴西v瑞典);奧斯卡-米格維茲(烏拉圭v玻利維亞)
1938:維利莫夫斯基(波蘭v巴西);岑格勒(匈牙利v瑞典);特雷-科勒爾(瑞典v古巴);韋特斯特羅姆(瑞典v古巴);萊昂尼達斯(巴西v波蘭)
1934:安哥洛-斯基亞維奧(義大利v美國);埃德蒙德-科農(德國v比利時)
1930:佩德羅-塞亞(烏拉圭v前南斯拉夫);圭勒莫-斯塔比萊(阿根廷v墨西哥)
巴蒂克洛澤穆勒巴蒂斯圖塔克洛澤每屆世界盃都有.樓上那位朋友差不多了.李爽
1938:維利莫夫斯基(波蘭v巴西);岑格勒(匈牙利v瑞典);特雷-科勒爾(瑞典v古巴);韋特斯特羅姆(瑞典v古巴);萊昂尼達斯(巴西v波蘭)
1934:安哥洛-斯基亞維奧(義大利v美國);埃德蒙德-科農(德國v比利時)
1930:佩德羅-塞亞(烏拉圭v前南斯拉夫);圭勒莫-斯塔比萊(阿根廷v墨西哥)只看過韓日世界盃上德國隊對陣沙特,德國小組賽第貳場就由克羅澤上演帽子戲法了。那是當屆世界盃上的第貳個帽子戲法。好像此中還是兩個頭槌進的。那時候克羅澤應該還在凱澤斯勞滕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