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東北八大怪的八怪,狗皮帽子頭上戴
東北天冷必須帶皮帽子,好的有狐狸皮帽、貉子皮帽,這兩種太貴,老百姓買不起,通常都戴狗皮帽子。狗皮帽子的優點是幾乎家家養狗,貨源充足,主要是做帽子,最大的特點狗皮結實耐用,防潮性能極佳。
而現如今的東北與以前大相徑庭,但家家漬酸菜,粘豆包的習俗卻很大的保留了。
『貳』 狗皮帽子頭上戴散文
「我們黑龍江那噶的(地方),冬天嘎嘎的冷!」「怎麼嘎嘎的冷?」「我跟你說,冬天上『毛道子』(廁所)尿尿,得帶上一根小棍,邊尿邊扒拉,不然就凍住了」「啊!有這么冷?」「不是嚇唬你,這是真的!」這是我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所聽到的黑龍江人與南方人對話的一段笑話。不過,話雖然誇張些,但黑龍江的冬天哈氣成霜,滴水成冰,這是事實。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就是對數九隆冬入木三分的刻畫。這足以令南方人「談冷色變」。哈爾濱的冬天零下二十幾度是常態的事。在漠河北極村,就有零下五十多度的記錄。
在過去,黑龍江人抵禦嚴寒有自己的辦法——男人女人穿的都是「清一色」或黑布或藍布做的斜襟大棉襖和甩襠棉褲。為了防止寒風灌進衣服內,男人喜歡扎布腰帶,女人則裹腳脖。男人腳上穿的是牛皮、豬皮靰鞡和後來的棉膠鞋,女人腳上穿的則是自己做的千層底棉布鞋,有的還穿蒲草鞋,後來也穿上了棉膠鞋。男人頭上戴的是以狗皮帽子為主的皮毛帽子,女人頭上除了戴棉角巾、無沿棉帽外,也戴狗皮帽子等皮毛帽子。特別是女人一旦出遠門,沒有狗皮帽子也得借一個戴。哈哈,這不是演滑稽戲,是往昔黑龍江人過冬的正統裝束。
有人可能要問,黑龍江莽莽森林,蒼蒼草原,有很多野獸的皮毛可以做帽子,怎麼偏偏愛上了這狗皮帽子呢?!
的確,在黑龍江能做帽子的皮毛很多。比如,水獺皮、水貂皮等都是珍貴的皮毛。早年在東北,人們就把貂皮,連同人參、靰鞡草,被譽為「東北三寶」。貂皮,不僅價格昂貴,即使做成帽子,在鄉野遮風禦寒也不太適用,只能成為大城市裡有身份人頭上的飾物。狐狸皮、貉子皮也是稀罕物,做成帽子既輕便又暖和,只因價格不菲,一般人家也是戴不起的。在那個年代,誰要是戴一頂狐狸皮、貉子皮帽子令人羨慕不已。山兔取之容易,但皮薄且脆,不結實,毛不經磨。一個山兔皮帽子戴一冬後面挨近脖子的地方就磨光了毛。而狗皮帽子,與諸多其它皮毛帽子相比不僅便宜了許多,且毛厚絨長,舒服壓風,耐磨經使。於是,人們從使用的實踐中,便「權衡利弊」戴起了既經濟又實惠的狗皮帽子。從這一點看,大東北,特別是黑龍江人,戴狗皮帽子,是大眾化的選擇。
老式的狗皮帽子,是西瓜瓣式的帽盔、前帽臉、後帽圍、兩側帽耳,帽耳上方對耳朵處還有便於通氣的小帽耳。每到冬季,藍天、白雪、黑土的黑龍江,到處可見頭戴不同顏色狗皮帽子的人們,好像在為這冰雪冬韻的大美圖畫潑彩點綴一般,一展風姿。
過去,在黑龍江生活的人們都喜歡養狗看家護院。誰家的母狗揣上崽子了,還沒等下崽,就有左鄰右舍的和親屬朋友們前來老早打招呼「他叔」、「她嬸子」的與狗主人稱呼著:「等你家母狗下崽了,可千萬給我留一個呀!」「好的!常過來看看,不然母狗下了崽,留也留不住,來晚了可讓別人抱跑了。」就這樣,不知母狗能下幾個崽,反正要狗崽的人都先「號上」了。母狗下崽的消息不脛而走,要狗崽的人們每天茶餘飯後都過來看一看,母狗很護崽子,一邊用自己的乳汁喂沒睜眼睛的崽子,一邊十分警惕地看著人們,有時還「汪!汪!」地叫幾聲,主人吆喝著母狗,大家仍是議論虎頭虎腦的小狗崽。當小狗崽睜開了眼睛,主人就趁母狗不注意,把狗崽遞給一旁要狗崽的人,用衣服一蒙把狗崽抱回了家,喂小米飯米湯一天天養大。母狗的擔心是無濟於事的,下了幾個崽,最後一個個被抱走。有時,主人留一個狗崽,那也是母狗的幸運,不然真是夠可憐的了。小狗崽逐漸長成了大狗,又要來小狗崽養起來。有的人家養兩三條狗。那時候,狗的主人常常根據狗的體態和毛色給狗起名字,什麼「大黑」、「大黃」的,什麼「花脖」、「四眼」的,十分形象化。
雖說「貓是『奸臣』,狗是『忠臣』」,狗與人類是好朋友,但老狗還是要勒死的。民間有「拉完磨殺驢」的說法,這可絕不是「看完院勒狗」啊!人們都習慣三伏天勒狗,烀了狗肉,熬狗肉湯,美食大補。將扒下的狗皮晾乾、用硝或礬土法鞣製,也叫「熟皮子」,把熟好的狗皮裁剪做成狗皮帽子,也有做狗皮褥子、狗皮襪子、狗皮手悶子、狗皮套袖、狗皮套褲的,等等。後來,鄉村有了供銷社、縣里有了土產商店和皮革廠,人們就把狗皮賣了,到商店買狗皮帽子戴。
我突然想起了那些關於狗的成語、片語來,諸如狼心狗肺、狗急跳牆、狗血噴頭、狗眼看人、狗仗人勢、雞鳴狗盜、狐朋狗友、雞腸狗肚、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狗頭軍師、狗頭鼠腦,等等。誠然,每一個成語和片語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都有它的典故和出處,約定俗成的東西。可以說,狗全身都是寶,卻背了諸多的貶義之詞,這似乎有些「不公平」。
說到「狗皮帽子頭上戴」,又勾起我難忘的往事。
我和二弟弟頭上戴的狗皮帽子有幾處早已磨光了毛,家從老屯搬進縣城後,父親每月幾十元錢的工資一家人的生活開銷也不寬裕,沒有閑錢給我們哥倆買新的狗皮帽子戴。後來,父親的好友,堪稱「鐵三角」之一的樹貴叔叔見狀在縣百貨商店給我和二弟弟各買一頂黃布面黃毛的狗皮帽子,樂得我們哥倆直竄高。寒假裡我們哥倆回老屯,同大表叔去西河套玩狗拉爬犁,和老舅去東山坡打爬犁,跟三姨夫馬爬犁從草甸子往回拉蒿桿,盡管曠野寒風刺骨,但心裡卻美滋滋的,因為頭上戴的是新狗皮帽子。
我家在縣城老紙坊胡同「安營紮寨」後,養了一條白狗。說起這條白狗,還真有點故事。二弟弟非常喜歡狗,又不好意思向人家要狗崽。說來也巧,一天鄰居田胖弟告訴二弟弟說東路邊垃圾堆那有人扔了一個小狗崽。二弟弟一聽,連忙跑出胡同,在垃圾堆里抱起了那小狗崽。小狗崽是剛生下的,還沒睜眼睛。再一細看,渾身白毛、臉一半黑一半白,有些特別。二弟弟樂顛顛地把小狗抱回家中,給洗了澡,喂飯米湯加白糖,晚上也摟在被窩里,還讓小狗崽趴在自己胸脯上玩……小狗崽睜開了眼睛,家裡人發現兩隻眼睛一隻發藍一隻發紅,於是就給小狗崽起了個「陰陽眼」的名字。「陰陽眼」一天天長大了,那隻藍眼睛白天幾乎被白眼仁蓋上了,那隻紅眼睛晚上發的紅光更亮了。「陰陽眼」既通人氣又「管事」。二弟弟老遠打個口哨,它就立即從院子里跑過去身前身後的直撒歡。冬天裡,二弟弟用布條子做套包、兩根小木桿做轅子、尕鞭趕狗,教它拉爬犁。它拉爬犁很賣力氣,有時一筐煤塊,有時半面袋子糧食。母親在糧店煎餅廠上班時,每到下班前它就等在外面,母親下班往家走,它就連蹦帶跳的跟在身邊。後來,「陰陽眼」有些不守規矩了。別人它不咬,專咬每天來挑泔水的陳叔叔。陳叔叔一進院,它就撲上前咬住褲腿子不撒嘴。氣得陳叔叔把扁擔都打斷了,還碰到了電線。再後來,東院王嬸家的小雞崽每天少一兩只,開始以為被黃鼠狼吃了,結果有一天它被抓了個「現行」。父親擔心「陰陽眼」再惹禍,就叫二弟弟把它勒死了。二弟弟講,「陰陽眼」從小到大沒拴過,那天給它脖子上拴繩子,牽它就是不肯走,直往後掙,流了淚。「陰陽眼」在房西老柳樹上結束了狗命。家裡人念著它平時看家護院的功勞,不忍心扒狗皮、吃狗肉,挖了個深坑埋掉了。
關於狗的傳說比較多,但努爾哈赤被「狗救駕」、「鵲救駕」的傳說,在東北地區流傳廣泛。正因為此,也有滿族人不殺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的說法。但傳說歸傳說,說法歸說法。我看,狗的靈性和捕獲獵物的本事應該是滿族人愛狗的真正原因吧。
當我們來到張甲洲當年領導巴彥游擊隊打響共產黨抗日第一槍姜家窯舊址的時候,彷彿看到了頭戴狗皮帽子還我河山,威武不屈的誓師隊伍;當我們佇立在鏡泊湖東北抗日聯軍浮雕牆前的時候,有好像聽到了頭戴狗皮帽子的抗聯將士們在白山黑水間激戰日寇的槍聲;當我們來到海林威虎山景觀、楊子榮紀念館參觀的時候,戴狗皮帽子的剿匪英雄們馳聘在林海雪原的畫面想過電影似的又出現在眼前;當我們來到雙城解放戰爭四野前線指揮部舊址參觀的時候,透過那些老照片,再現了戴狗皮帽子的解放軍官兵爬冰卧雪、沖鋒陷陣、捨生忘死、英勇殺敵的戰斗場面和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勇往直前、浩浩盪盪的支前隊伍的鮮活畫面;當我們來到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參觀的時候,在飽經松嫩平原泥土浸透的實物陳列中,無聲地述說著戴狗皮帽子,身穿杠杠棉服的創業者們的豪邁氣概;當我們來到龍江第一村」——甘南興十四村參觀的時候,透過村史展覽,又沿著戴狗皮帽子闖關東墾荒者的足跡作了一次時空的穿越……
「狗皮帽子頭上戴」,一展風姿,不僅裝點了枯燥的北國隆冬,更給予冰天雪地里的人們戰勝大自然的勇氣和力量。如今,「狗皮帽子頭上戴」已載著榮光,離我們遠去,而留下來的一串串感人的故事,書寫的一篇篇精彩華章,將溫暖我的心房!
『叄』 狗皮帽子真的是狗皮做的嗎
狗皮帽子真的是狗皮做的。
所謂狗皮帽子其實就是狗皮做的。過去的老北方人們不但戴狗皮帽子,也戴羊皮帽子、兔皮帽子、貓皮帽子,富貴人家也有戴狐皮、貂皮和貉皮帽子的。
家犬。
家犬通常指犬俗稱狗一種常見的犬科哺乳動物是灰狼的亞種,狗是一種不晚於14000年前甚至可能在15000年前就已經被人類馴化的家畜。
家犬的種類已達數百種身高從只有十幾厘米的吉娃娃到近一米高的愛爾蘭獵狼犬,顏色也從白色到黑灰或棕都有,家犬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集體獵食動物。
家犬比起人類對肉食更加有忍耐力它們不會因為大量食用肉類而罹患諸如動脈阻塞之類的新陳代謝疾病,另外科學家發現對諸如在像在阿拉斯加愛迪塔羅德(Iditarod)進行的狗拉雪橇比賽以及其他類似經受極端壓力的情況,高蛋白食物大量食用肉類可以幫助它們防止肌肉組織受到損傷。
除了貓以外的大多數肉食目的動物一樣犬科動物的食譜中除了肉以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素食家犬可以依靠諸如蔬菜和穀物這類食物健康的活下去它們的食譜是很均衡的,它們可以食素特別是這些食物與雞蛋或牛奶搭配時更是如此不是嚴格素食主義雖然這是可行的。
『肆』 我國東北的去傳統民俗中的「六怪」是指什麼
關於東北傳統民俗中的奇怪現象,有六大怪、八大怪等不同的說法,但都是對東北人民生活中氣候、民俗、飲食等方面的形象總結。
一怪,窗戶紙糊在外:
冬季北方人禦寒的一項措施,若糊在內容易被窗框所存雨水浸破。糊的方法是將兩張窗戶紙中間夾上網狀麻蠅,糊在一起,然後再糊到窗欞上,再在窗紙上均勻地塗上豆油,紙干後,挺闊結實,既不怕雨淋,又不怕風吹,經久耐用。
二怪,姑娘叼著大煙袋:
農村生活單調,大姑娘也爭相抽旱煙解悶。大姑娘坐在炕上,嘴中叼著一個大煙袋,悠閑地抽了起來。其實並不是姑娘都要吸煙,東北的冬天長都在家裡貓冬,女孩要給老人裝煙袋,點煙後要吸上幾口,確信煙著了在遞給老人,一來二去自己就有了煙癮,一代一代的傳承了大姑娘叼煙袋。
三怪,大缸小缸漬酸菜:
冬天白菜不易儲存,在冬長夏短生產力低下的東北,大路菜很難保鮮,東北人就發明了白菜的腌漬法。把白菜洗凈,晾曬幾天,放在大缸里,撒上大鹽,涼水要漫過白菜,用大塊石頭壓住,缸口用黃泥封住,40天就可食用。
四怪,養活孩子吊起來:
東北搖籃與南方的「悠車」相似,只不過東北的搖籃吊在房樑上。這是北方游牧民族傳承下來的,主要是預防兒童被動物咬傷,同時婦女可以解放雙手做家務活.
五怪,吉祥喜慶粘豆包:
臘月里家家戶戶包粘豆包,用大黃米做面,把紅小豆蒸熟壓成豆泥,有的裡面放些白糖,有的蒸熟後可蘸白糖吃,耐嚼抗餓。從臘月開包豆包,放在大缸里凍上,一直吃到正月,這已經成為東北的過年的習俗。
六怪,翻穿皮襖毛朝外:
東北的冬天一般都在零下30度左右,風大雪大,風雪交加,常常颳起睜不開眼的大煙泡,因此特別是出遠門的如車老闆、上山打獵都把皮襖反穿,雪落在毛上自然滑落,不然皮襖就會被雪打濕。
七怪,草皮房子籬笆寨:
在東北的農村,70年代磚瓦結構的鳳毛麟角,以前的房子大都如此。北方生長著一種叫羊草的植物,一米多高,桿徑如南方毛竹,是空心的,蓋房子時用鍘刀切齊根部,一層層拍打在房蓋上,當地叫繕(shan)房子,草很光滑因此防雨防雪。不做院牆,就地取材,用樹木從中間一劈兩半,做柵欄。
八怪,狗皮帽子頭上戴
東北天冷必須帶皮帽子,好的有狐狸皮帽、貉子皮帽,這兩種太貴,老百姓買不起,通常都戴狗皮帽子。狗皮帽子的優點是幾乎家家養狗,貨源充足,主要是做帽子,最大的特點狗皮結實耐用,防潮性能極佳。
而現如今的東北與以前大相徑庭,但家家漬酸菜,粘豆包的習俗卻很大的保留了。
『伍』 狗皮帽子沒反正
瘋狗咬月亮—— 狂妄;不知天高地厚
叭拉狗掀門簾—— 全仗一張嘴
娃兒斗狗—— 回頭一口
堂屋裡掛狗皮—— 那是什麼話
看衣裳行事—— 狗眼看人
狐狸和狗拜把子—— 狐群狗黨
拉直狗腿—— 辦不到;沒法辦
狗逮老鼠貓看家—— 反常
直巷趕狗—— 回頭一口
瘋狗的脾氣—— 見人就咬;亂咬人
狗爬到豬槽里—— 吃混食
瘋狗吃太陽—— 不曉得天高地厚
貓舔狗鼻子—— 自討沒趣;自找沒趣
臭狗捨不得臭屎坑—— 本性難移
倆狗打架—— 你咬我,我咬你;以牙還牙
牆上掛狗皮—— 不像話;不成話
美玉埋在狗屎堆里—— 可惜;真可惜
黑狗偷油打白狗—— 錯了;搞錯了
吃狗肉喝白酒—— 里外發燒
一桶開水燙在狗身上—— 遍體鱗傷
狗叼來的肉貓吃了—— 坐享其成
濟公吃狗肉—— 不管清規戒律
狗皮帽子—— 沒反正
叫花子吃狗肉—— 塊塊好
挨了棒的狗—— 垂頭喪氣;氣急敗壞
狗熊耍把戲—— 裝人樣
茅草稈打狗—— 軟弱無力
賊被狗咬—— 干吃啞巴虧;難出口;不好聲張
哈巴狗坐轎—— 抬舉畜牲;不識抬舉
剝皮的狗頭—— 太露骨
饞狗等骨頭—— 急不可待
瞎了眼的癩皮狗—— 碰著啥咬啥
看家狗專咬叫花子—— 窮人好欺負
石板上斬狗腸—— 一刀兩斷
哈巴狗掀門簾—— 突出一張嘴
。。。很多
『陸』 東北舊時的人們在冬天穿皮襖時,為什麼要反著穿
舊時東北人們之所以會反著穿皮襖,是因為這樣穿,雨雪天氣時不會把皮襖弄濕,這也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累積。
吉祥喜慶粘豆包東北的粘豆包,是用曬乾的黃豆磨成粉製作而成的,在舊時也是為了儲存食物,目的是方便冬季食用。
反穿皮襖毛在外東北地區的冬季是非常寒冷的,所以,皮襖東北人過冬不可缺少的衣服,但是,在冬季的時候,東北的百姓通常會把皮襖反穿,讓皮在裡面毛在外面,因為皮襖的毛是不沾雨雪的,這樣的穿法,也是人們生活經驗的不斷積累。
狗皮帽子頭上戴東北天氣寒冷,狗皮帽子既保暖又便宜,所以在普通百姓中非常流行,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保護動物的意識也比較強,所以現在很少有人再戴狗皮帽子了。
草皮房子籬笆寨在東北地區,房子大多數是用磚頭和著水泥蓋成,但是,東北地區天氣寒冷異常,所以,他們就用當地一種很長的草包裹在房子外面,看起來就像一個稻草房子一樣,這樣,保暖效果也會提高很多,而且,很多人家還會用木棍做成籬笆圍起自家的院子。
冬天的窗紙糊在外面為了抵禦風寒,東北地區家家戶戶都會糊窗紙,但是,東北人常常會把窗紙糊在外面,目的是雨雪天氣的時候積水不會把窗紙損壞。
養活孩子吊起來舊時的東北,家家戶戶都會在樑上安上一個吊籃,這樣可以把孩子放在裡面,當做哄睡的搖籃,照顧起來方便也非常方便。
東北姑娘抽煙桿東北人有事沒事兒的時候都喜歡抽幾口旱煙袋,就連東北的姑娘也是如此,我們都知道東北人個性爽朗,所以,舊時女子抽旱煙袋在東北也很平常,但是,現在抽煙桿這種情況已經很少了。
『柒』 為什麼東北軍都是帶狗皮帽子
東北軍帶狗皮帽子主要用於頭部保暖。
東北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還經常刮西北風,風刮到臉上就如同刀子割一般的痛,所以頭部保暖是重要的事,而頭部保暖最好的東西就是狗皮帽子。
狗皮的毛暖和,結實耐用,防潮性能極佳。狗皮帽子戴在頭上厚重、舒服,壓風。同時狗皮經濟便宜,幾乎家家養狗,狗皮主要是用於做帽子,節約成本,貨源充足。
(7)狗皮帽子怎麼戴擴展閱讀:
因為地域的不同,東北軍冬裝的軍帽與其他解放軍部隊冬裝的帽子不同,是狗皮帽子。因此,狗皮帽子成為東北軍的一大明顯特徵。
在東北,冬天天冷,一般都用動物的皮毛做成的帽子來保暖,好的有狐狸皮帽、貉子皮帽,但價格高昂,老百姓負擔不起。
戰斗特殊時期,經濟條件不穩定,負擔不起士兵昂貴的帽子,狗皮價格低廉同時資源充足,為節約成本和保護士兵,故通常都是戴狗皮帽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北八大怪(狗皮帽子)
『捌』 東北八大怪是什麼東西,冬天皮襖為什麼要反穿
“東北八大怪”不是說東北的八個怪物,指的是東北特殊的氣候和人文環境造成的特殊習俗,冬天皮襖反著穿則屬於東北八大怪的第六怪。
一怪,窗戶紙糊在外。東北天氣寒冷,冬天有雪,如果糊在窗戶內,很容易被積水弄壞,所以糊在外面,用油刷一遍,幹了之後的窗戶紙就會結實還防水。
七怪,草皮房子籬笆寨。早年,東北的建築材料不發達,缺少磚瓦,便用一種叫“羊草”的光滑植物覆蓋在房頂上,可以防止雨水和大雪。將樹木劈成兩段,圍起來作為圍牆。
八怪,狗皮帽子頭上戴。在東北的冬天,天氣十分冰冷,如果不戴帽子耳朵可能會凍傷。狗皮帽子最為經濟實用,普通老百姓也用得起。
『玖』 狗皮帽子指的哪個民族
據說滿族人不僅不戴狗皮帽子,而且嚴禁殺狗、吃狗肉以及使用各種狗皮製品。相傳明將李成梁放火燒殺努爾哈赤的時候,一條狗救了努爾哈赤的命。為了報答狗的恩德,努爾哈赤制定了許多與狗有關的禁忌令。滿族人不僅自己遵守,而且也忌諱來訪的客人戴狗皮帽子和狗皮套袖。赫哲族人也不許戴狗皮帽子,他們也有一個義犬救命的傳說。因此,赫哲族人把狗看成是與自己同等的一種生命。鄂溫克族人也不戴狗皮帽子。西清在《黑龍江外記》中對鄂溫克族人的服飾做過這樣的描述:「以狍頭為帽,雙耳挺然,如人生角。」鄂倫春族人只戴狍頭帽子,因為它既能保暖,又有偽裝的作用。由此似乎可以得出結論,後來流行東北各地的狗皮帽子很可能是闖關東的山東人或者河北人發明的。我在一家博物館里看過一張拍攝於清末民初的照片,四個衣衫襤褸的漢族人牽著狗走在闖關東的路上,牽狗上路可能只是為了防身,當嚴冬降臨的時候,有的狗死了,天氣又那麼冷,漢族人因為不擅打獵不能獲取其他動物的皮毛,所以將狗皮做成狗皮帽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拾』 東北八大怪是什麼東西,冬天皮襖為什麼要反穿
東北八大怪,腌菜,皮草反著穿,窗花貼外面,羊草房上蓋,狗皮頭上帶,搖籃掛房頂,特色粘豆包,女人女人吸煙袋。這就是東北的八大怪,不過現在女人吸煙袋應該是很少見了。東北人覺得皮襖反著穿才能夠抵禦寒冷,因為那些動物都是這樣的,皮毛在外面。
還有就是他們有一種特色食物就是粘豆包,這個食物是東北特有的,這個食物口感黏黏糯糯的,非常好吃。味道還特別甜,所以小孩子是非常喜歡這個的。再說最後女人吸煙袋,因為當時中國人是不抽旱煙的,大多數抽的都是煙絲和水煙,所以帶著煙袋就很常見了。至於皮襖反著穿這個事,他們是有自己的理解的。東北的天氣經常是大雪紛飛,如果皮毛在裡面,那麼雪落在身上就不會及時的抖開,那麼就會很冷。如果皮毛在外面,那麼整體都是一個向下的維度,很容易的雪花就抖落下去了。而且東北有三寶,這其中一個就是貂,說的就是反穿的皮襖,皮襖反著穿跟下雪這個場景也是很搭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