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師讀《放下是一種幸福》有感
懂得何時該放棄,何事該放棄,何地該放棄,何人該放棄,乃是人生的第一大智慧。不爭,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卷首語
《把帽子扔過柵欄》這篇文章看似與書名和卷首語毫不相干,我是這樣理解的,把帽子扔過柵欄,是放下懦弱、逃避,選擇嘗試,逼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曾經也是一個選擇懦弱不敢嘗試的人。我曾說,一個老師如果不嘗試當班主任就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老師,就無法了解學生,和學生進行更好的互動,無法使自己在教師這個行業獲得成功。話雖如此,我走上當班主任這條路也是一再退縮不敢嘗試,不敢主動提出來,生怕自己做不好遭人恥笑。最後退無可退,逼上樑山,其中經歷的挫折不在少數,動搖過,想過放棄堅持,想過退卻。記得在初一下學期帶領學生進行值周勞動,學生人數少,我沒有經驗,指揮不當,高強度的工作量讓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放棄,並把這種想法向一位長者提出來,當時只是發泄一下而已,沒想到她卻放在了心裡,並向有關領導提了出來。在得知領導考慮讓別人來接替我的班主任工作時,本該高興的我猶豫了。我真的就這樣終結我做一個優秀教師的夢想嗎?我要用這樣的方式來宣布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嗎?我真的要從此活在自卑的陰影里嗎?
如果不放下輕松的生活,就只能選擇平庸,如果不放下逃避,就只能選擇失敗和不甘。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生活由自己選擇。我不要失敗,我拒絕平庸;我不要惆悵,我選擇奮斗。從那次起,哪怕工作中遇到再大的`壓力,我也不說放棄。困難,克服一個少一個,經驗,積累一個多一個。雖然我至今仍不是一個成功的班主任,仍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但是,對目前的工作,我多了一份從容和自信。
「父親笑了起來:『當你面對一排難於翻越的柵欄時,先把你的帽子扔過去,然後你就不得不想出到達柵欄那邊去的辦法來。』」
我是一個做事喜歡拖沓的人,總喜歡給自己找借口。有時候,想到一個管理班級的好點子,可一到了真正實施的時候,卻又拖拖沓沓難以實施,以致時過境遷,這些點子也被自己遺忘,變成空想了。去年6月,想要進行投稿,准備利用暑假的時間寫一篇像樣的文章,可是,一直拖到快放寒假,才把這件事情做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投入才能成功,當你做出某種果斷的舉動後,就已經把自己置身於一種成敗未卜的境地,這使你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翻越柵欄」。
自從想到利用假期做好學案,裝訂成冊,以更方便學生使用以來,我們備課組已經堅持了一段時間。暑假,我們在不確定另一位搭檔是誰時,沒有推諉、等靠,而是決然行動,第一時間完成學案,在第一次上課時就把學案發到了學生手上。目前,我們又在加緊制定新的學案,那種被催促的感覺不會再重演了。主動及時地完成任務的那種輕松感也不是用語言所能言表的。
放下懦弱、放下逃避,及時行動,堅持行動,讓我活得充實,心情愉快,心態平和。
B. 把帽子丟過柵欄
有時候,我們都需要一些破釜沉舟的勇氣。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把帽子丟過柵欄去》,一位父親對猶猶豫豫的小孩說:把你的帽子扔到柵欄那邊去。小孩說:父親,我不明白你的意思。父親說:當你面對一排難以翻越的柵欄時,先把你的帽子扔過去,然後你就不得不想出到達柵欄那邊的方法。
當然,並非所有事情不經大腦考慮就隨便把帽子丟過柵欄,電影《2012》里曾經有過這個橋段,老爸把女兒的帽子丟進黃石公園限制遊人進入區柵欄里,然後問孩子們該怎麼辦?那當然是翻過去啦,危險在可控范圍內。假設柵欄外面是懸崖,你非要丟過帽子再翻越,那叫找死。
比如前段時間王建林先生說了「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這句話,成為眾多網民調侃的目標。但如果你把采訪視頻完整看過一遍,你會發現,人家確實有了賺錢的計劃,然後奔著這個目標去的,並非心血來潮空喊一聲,然後什麼准備也沒有就孤注一擲,那叫愚蠢,不叫准備。
項羽破釜沉舟,是因為已經有了可以與秦軍一戰的軍隊,反正遲早都要交鋒,不如讓自己的軍隊拋棄所有顧慮,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果只有項羽孤身一人,玩破釜沉舟的把戲,那就真是腦袋秀逗無可救葯了。
我有一位朋友,在地州某個縣城的鄉鎮小學當校長。他有一次上來昆明的時候,和我聊起說想把校長的工作辭了,到更大的地方去發展。要知道,他已經是快40歲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小學校長可是個鐵飯碗,多少人到了這個年齡還有拼搏的勇氣,還有追求夢想的心?但他並非說著玩,一直在報名感興趣的課程,為了自己的夢想在補充自己的技能。當有一天,他需要真正做抉擇的時候,缺的或許就只是先把帽子丟過柵欄的動作,因為他其實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只是需要在已知的體制安穩收入和未知的廣闊天地之間做出選擇。
曾經我也搖擺,每晚都寫一篇文章會不會很難做到?但我知道自己有寫作的能力,欠缺的只是恆心,我擔心自己會有靈感枯竭的一天,我擔心自己會有畏懼困難從而不再更新的一天。
但是,我認為既然這種事情已經有很多人做到過,我也能夠做到,為此我把目標拆解成清晰的一個個步驟,先把這件事公布在朋友圈裡,把帽子扔過了柵欄,不給自己打臉的機會,如今已經大半年過去,除了個別幾天確實無法更新之外,那些當初預計的困難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以完成。
今晚為啥再次寫到這個話題,是因為我覺得,時不時的還是需要再給自己加點壓力,當看到前面是可以翻越的柵欄時,何妨先把帽子丟過去,方法總比困難多。
C. 把帽子扔過 牆啥意思啊
從前有個孩子想爬一堵牆,可怎麼爬也爬不上去,折騰了幾次之後就打算放棄了。這時過來一個老者,二話不說就把那個孩子的帽子摘了下來,扔到了牆的那邊。孩子急了,要跟老者吵架,眼看一場戰爭在所難免。老者呢,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只是一個勁的笑。孩子一看這種情況,急也不是,不急也不是,當務之急還是把帽子找回來要緊。可即使最近的地方也得有好幾百米,如果繞過去也許帽子就被人撿走了,沒辦法,孩子倒退幾步,幾個箭步,又一躍,蹭蹭蹭幾下就爬上了牆頭。剛才還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現在竟然成功了,他感覺太不可思議了。這時老者說話了:「孩子,剛才你爬不上去是因為你沒有動力,你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所以上去與上不去對你來說都有可能,但最終你沒能上去。當我把你的帽子扔過牆去以後,為了把帽子找回來,你肯定會全力以赴了,你的潛能當然也就發揮出來了,爬上牆當然就理所當然了。」孩子聽了,若有所思「
D. 和「面對一座高牆,卻沒有勇氣翻越時,不妨先把自己的帽子扔過去」這句西班牙諺語意思相仿的成語是什麼
先把帽子扔過牆,就意味著一定要翻過高牆才能夠把帽子取回來;先把帽
子扔過牆,就幫助自己下定了決心。
那就是 "破釜沉舟"了
釋義
釜:鍋。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孫子兵法·九地》:「焚舟破釜,若驅群羊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已殺卿子冠軍(楚軍統帥宋義),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春、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漳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孫子兵法》所說的「焚舟破釜」雖然也表示誓死決戰的意義,但尚未形成後世常談的典故故事。至《史記》所載「項羽破釜沉舟」事,才具備了典型性:項羽前鋒軍救巨鹿,初戰少利,項羽便率大軍渡過漳河,破釜沉舟以激厲士氣。終於殺蘇角,虜王離,大敗秦軍於巨鹿之野。
後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決心,義無返顧。
明史可法《請出師討賊疏》:「我即卑宮菲食,嘗膽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無救於事。」(見《史忠正公集》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公元前209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後,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兩支軍隊逐漸壯大起來。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區)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由巨鹿東北流向東南的一條河)。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
近義詞
義無反顧、背水一戰、決一死戰
反義詞
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舉棋不定
歇後語
項羽砸鍋
用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做事的決心很大。
示例
1.只要我們有~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2.戰士們毫不畏懼,懷著破釜沉舟的決心,英勇地沖向敵人.
3.部隊迅速接受的外線作戰的方針,決心以破釜沉舟的精神,多打勝仗,搞好群眾工作,開創新的根據地.
找到辛苦啊 該選我吧。。
E. 想越過高牆,你就先得把帽子扔過去 什麼意思
我的理解是,想要實現目標,就先要有實現目標的勇氣。有時候做不到,不是因為缺乏能力,而是因為缺乏嘗試的勇氣。在實踐之前永遠不要認輸,要有決心,有勇氣去邁出第一步,也許事情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好吧,這是我們上學期期末考閱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