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族民俗風格服裝
民族民俗風格服裝
民族民俗風格服裝,在時代的潮流中,獨樹一幟的民族風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很多民族風的元素也是時尚的代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也是很常見的,以下民族民俗風格服裝。
提起民族風的穿搭元素,你想起的是土樓里的布衣裝扮,還是異域風情的印花勾勒?很少會有人把民族風和高級感掛鉤吧,其實利用好一些設計的精華所在,換一種設計的呈現方式,服裝就能變得很高級,教你用現代的方式回歸民俗風情。
楊冪的服引發時尚熱潮,出席活動的禮服裝扮,也都讓人眼前一亮。這兩套長裙禮服,都選擇了民族風的刺綉印花元素,高定禮服用上傳統的工藝,是不是非常的特別。不過從設計上來說,我還是更喜歡右邊這套,魚尾長裙勾勒出身材,大冪冪太美了!
神仙姐姐劉亦菲,平常不營業一出現就能引起討論,這套有點類似於青花瓷配色的禮服,娜扎在之前也曾經穿過。兩個不同風格的女明星,駕馭起同一套服裝,顏值全部在線,但是劉亦菲的發型搭配更加合適,蓬鬆的長卷發,她真的是公主吧!
景甜也會顏值超能打的一個,大氣的五官超級上鏡,這條民族風的高定禮服,還加入了流蘇邊的設計,白皙的肌膚顯得更為迷人。王子文也穿過一條類似的禮服,但是用長袖打底衫作為搭配,看著就非常沉重,她還是更加適合古靈精怪的打扮。
女明星禮服中所運用到的民族風元素,實際上都是在普通禮服的基礎上,加入了民族風的紋路印花,造型風格就能變得很有韻味。日常穿搭中其實也可以學習這樣的方式,來點小小的點綴,輕松改變服裝的風格。
通過這些方式可以體現民族風
1、印花圖騰
民族風的元素中,圖騰是非常基礎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同的地域會有不同風情的圖騰印花。電視劇中的龍鳳圖騰、祥雲圖騰,如今已經不存在什麼穿著限制,日常的服裝中也可以加入這些元素,這也是被運用較多的一種設計方式。
2、立體刺綉
刺綉是一種非常傳統的手工藝,蜀綉、湘綉、蘇綉等都非常有名,現在的服裝中很多也會通過工業加入刺綉元素,更加的方便。包括明星的禮服中,也經常加入立體感的刺綉,栩栩如生的印花圖案,輕松體現出造型的層次感,服裝更有民俗風情。
3、飄逸流蘇
飄逸的流蘇設計,是一種比較立體的民族風元素,小到作為飾品的穗子,大到長裙晚禮服,都可以用流蘇進行設計。流蘇元素如今早就被廣泛運用,真正想要穿出民族風情,可能還是需要一些刺綉圖騰,或者其他的小設計作為輔助,單一的流蘇可能還是不夠看的。
民族風和現代服飾的結合
1、大色塊拼接的方式進行設計
現代的服裝中,經常會出現面料混搭的時尚,利用這種方式融入民族風的圖騰,造型自然不會覺得怪異。圖騰的設計通常會比較有藝術感,不像格紋一樣可以無縫銜接,還是需要一個幾何形狀作為邊框,融入服裝中才不會顯得凌亂。
2、整套搭配全選用民族風圖騰
整套搭配全都選擇民族風的圖騰,秀場中會比較常見這樣的設計方式,選擇風格搭調的絲綢元素,從面料的光澤質感,到服裝的印花樣式,都充滿了高級感。如果想要作為日常穿搭,只能在極簡風的服裝基礎上進行操作。
3、腰封等小細節點綴替代
以上兩種都是搶眼大面積的結合設計,我再推薦一種接受能力比較高的小配飾,女生經常會用到的腰封。寬大的腰帶點綴上民族風的圖案,腰封的寬度讓圖騰能夠得到一定體現,但是在整體造型上又不會占據很大的比例。
注意這些技巧服裝會更加高級
1、利用色彩沖撞提高民族風情
不管是圖騰還是刺綉,民族風的配色方式,和純色的極簡風算是兩個極端,繁雜的色彩才是基礎操作,所以如果真的想要穿出民俗風情,一定的色彩沖撞非常有必要。
2、巧用皮質面料提高現代感
皮質面料是現代感服飾的一種呈現方式,如果能把圖騰元素,巧妙的描繪在皮質面料上,保證了高度的現代感的同時,又別具一種風情。
3、深色系更加有民俗風情
古樸的民族風元素,雖然喜歡色彩沖撞,但是很少會運用到糖果色或者彩色,深紅、深綠、土黃色等等,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顏色上千萬不要用錯了。
樸素的民族風元素,其實也可以用高級感的方式,呈現在現代的服裝元素中,只是需要換一種設計方式,就能體現出民俗風情,你get到了嗎?
民族風也可以穿出時髦感
1、民族風披肩+白色連衣裙
紅色印花圖案的披肩,上面滿滿的民族風元素散發著神秘的氣息,發搭配白色連衣裙,更加凸現披肩的艷麗色彩,走在人群中非常吸睛。
2、民族風刺綉風衣+牛仔褲
漢服的翻領加上領口的盤扣設計,增加了風衣的少數民族風韻。肩上的緞面刺綉讓整件風衣更加出彩。搭配牛仔褲穿,艷麗而時髦。
3、刺綉牛仔風衣+刺綉連衣裙
廓形的牛仔風衣給人粗獷不羈的感覺,肩上的中國風刺綉給風衣平添些許復古風韻。裡面搭配同樣緞面刺綉的連衣裙,鮮明的中國風色彩。
4、刺綉牛仔哈倫褲+民族風上衣
褲腿上的清代刺綉是亮點,讓牛仔褲色彩上更加靚麗,棉線刺綉怕你褲子更顯品質。上身搭配同樣民族風的上衣,風格統一。
5、碎花棉麻上衣+棉麻褲
民族風的碎花圖案,棉麻質地更顯衣服的獨特質感。下身搭配同樣棉麻質地的長褲,米白色給人復古的沉澱感,很有民族色彩。
6、民俗風長衛衣+網紗裙
誇張的花朵圖案給人鮮明的民族色彩,釘珠的設計又讓整件衣服更加光彩閃耀,搭配網紗裙一起,面料的混搭更有視覺沖擊力。
7、民族風刺綉長裙
V型領口的`民族風刺綉讓紅色連衣裙多了一些清新脫俗的味道,裙擺的開叉設計又增添了一絲女人味,整條裙子性感中帶點民族風情。
8、民族風毛呢大衣
灰色的毛呢大衣上,立體提花的工藝增加了衣服的質感,下擺的手繪梅花圖案讓衣服多了一絲亮色,盡顯民族風韻。
9、民族風棒球帽
棒球帽上的民族風刺綉,讓整個帽子更加靈動美,民族風的艷麗色彩也讓簡單的棒球帽更加吸睛,戴上可以襯出皮膚的好氣色。
10、壓花手拿包
手拿包上面的手繪壓花栩栩如生,讓包包更顯質感,在黑色的皮質下更加富有色彩,拿在手上吸睛十足,艷麗花朵突顯女人味
解析民族
01、 蠟染技術是民間傳統印染技術之一,是西南部少數民族在僅有簡單工具的條件下對美的不懈追求從而創造出的神奇工藝。它先用融化的蜂蠟或白蠟在布料上繪制或鏤刻出喜歡的圖案,經靛藍染色後加熱洗去蠟質,便留下了白色的漂亮圖案。蠟染服裝不但十分環保,而且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佳品。
——牡丹刺綉磨砂羊皮粗高跟靴
02 、牡丹花因為飽滿艷麗的花型而在傳統審美中代表著富貴美滿,因而多採用華麗的多色紗線精工刺綉成色彩鮮艷、造型鮮活的模樣。應用在高品質的反絨羊皮上,更突顯了高貴端莊的氣質。
——民族風圖案小翻領連衣裙
03、 景泰藍此名,是因「銅胎掐絲琺琅」技術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而得。工匠們用巧手將柔軟的銅絲在瓷胎上做出各式花樣繁多的圖樣,再綴以華麗多變的色彩,廣受國內外王公貴族的喜愛。它的難度不只在於花樣的翻新創造,更在於人工做出的精細對稱,難怪時至今日,依舊如此令人著迷。
——桔梗花刺綉高筒拼色雪地靴
04 、宗教信仰也同樣對中國傳統紋樣起著影響,在元、明、清時期,佛教的「八吉祥」和道教的「道八寶」都是非常時興的紋樣。桔梗花不僅擁有盛開時飽滿秀麗的花型,更因含苞待放時形象極似僧帽而得到「僧冠帽」的別名,被譽為「花中處士、不慕繁華」。
——民族風撞色純棉四件套
05 、同房花燭可算人生的一大喜事,在這極為重要的一天,家裡的老人們總要准備好花生、桂圓等物品撒在喜床上討個吉利。五顏六色熱鬧非凡的民族風圖案的床品極具復古氣息,一定能為你的家庭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撞色雲紋魚嘴鏤空坡跟靴
06 、雲紋大概是大家「最熟悉的陌生紋」了,(只要不在帝都)每天早上出門抬頭可以見到它,回到家打開電視看古裝劇,也可以在王公大臣的服裝上見到它。抽象化的雲紋有著獨特的韻律,猶如水波般一層層漫開,正是模擬了雲朵柔軟飄逸的特性。
——民族風印花套頭針織衫
07、 無論廟堂還是殿宇,為了表現建築的富麗堂皇,都會進行盡極繁華的雕梁畫棟。那些在檐邊屋角隨處可見的精細花紋,正是能工巧匠們一筆一劃創造出的民族財富。方方正正的框型民族圖案,正是在向他們致敬。
——幾何民族風帆布多用包
08、 年輕化的民族風格設計將以往一針一線刺綉出的圖案簡化成為幾何形狀的色塊,沿用了少數民族的傳統配色,使得包包看起來既時尚又復古,是雜糅著民族風的潮感十足。
——青花瓷千足銀手鐲
09 、青花瓷雖然只有藍白二色,卻因圖式紋樣多變而衍生出許多精緻曼妙的清麗樣式。細節圖中的芙蓉紋是青花瓷常用的紋樣之一,是芙蓉花的藝術化形象,象徵著美好的愛情綻放的模樣。
『貳』 各種顏色的學士服代表什麼含義
文(含文學、法學、哲學、教育學):粉色,理(含經濟學、管理學、理學):灰色,工學:黃色,農學:綠色,醫學:白色,軍事學:紅色,共六大類,採用不同的六種飾邊顏色區分。每套學士服由學士帽、流蘇、學士袍、垂布四部分組成。
學士服是學士學位獲得者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穿戴的表示學位的正式禮服,是其獲得學位的、有形的、可見的標志之一,由學位服國標版發展而來。
不同的學位流蘇也有不同的顏色:
在學位級別的劃分上,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學士流蘇為黑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這種色彩的界定,與學位袍是交相呼應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學士帽是不分學位的:
學士帽為方型黑色,帽子正中綴有黑色流蘇。學位帽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型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在顏色上,不分學位級別和校長、導師,一律使用黑色,顯得莊重、沉穩。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學士服
『叄』 牡丹花禮服歷史哪個年代最盛行
牡丹花禮服歷史哪個年代最盛行
中國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原始社會、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到近現代,都以鮮明特色為世界所矚目。
(公元前21世紀之前) 關於衣服的發明,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
中國服飾史
秦漢
(公元前221~公元220) 秦統一中國後,進行了許多重大的改革。漢代政權鞏固,經濟發展,中國封建社會達到成熟期。出土文物反映,這一時期的衣料又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著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
中國服飾史
錦綉衣料 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綉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復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登高明望四海」、「延年益壽」等通幅花紋。此外,繪花和印花織物、硃砂著色織物、超級細薄織物,在河北滿城漢墓、長沙馬王堆漢墓、廣州南越王墓等處都有實物出土,不僅種類多、式樣齊,紡織技術也達到很高水平。漢代法律規定,農民只許穿本色麻布衣,西漢後期允許服用青、綠色。但由於商業發展,許多禁令早為商人打破,帝王穿用的精美錦綉,商人卻用來被飾牆壁。《漢書》提到,被買賣的奴婢也穿鑲花邊的絲履,滿頭金珠花釵,這與椎髻、穿短衣褲的農民,形成鮮明對照。
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
(581~907) 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
絲綢工藝 隋唐社會中上層和殷實之家做衣服多用絲綢,並經多種工藝處理。①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最常見的是成都小團窠錦,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②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有彩綾,或本色花或兩色花,用於官服,有鸞銜長綬、雁銜威儀、俊鶻銜花等名目;此外還有孔雀羅、樗蒲綾、鏡花綾和織造精美的遼綾等。③刺綉,有五色彩綉和金銀線綉。另外還有堆綾、貼絹法,溫庭筠詞「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即指此法。④泥金銀繪畫,即用金粉、銀粉畫在衣裙材料上。舞女衣裙用綉畫加工較多。⑤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簡單花紋有「魚子纈」,只作方框形小點子,或作梅花、柿蒂、方勝、網格花紋,多屬撮暈絞纈(扎染)類,相當費工。大花五彩多層蠟染、板印,色彩絢麗爛漫,亦稱夾纈或撮暈錦,多對薄質紗羅加工,爭奇斗勝,使衣著、披帛式樣不斷翻新。相對貧困的平民百姓雖然也可以用普通的素色絲綢,但麻布類織物仍然是他們主要的衣服材料。
男子冠服 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
隨著國家的統一,隋唐朝廷都曾參照前朝舊制,改革輿服制度,規定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代朝服尚赤,戎服尚黃,常服雜色。唐代以柘黃色為最高貴,紅紫、藍綠、黑褐等而下之,白色則沒有地位。男子官服,一般是頭戴烏紗襆頭;身穿圓領窄袖袍衫,衣長在膝下踝上,齊膝處設一道界線,稱為橫襕,略存深衣舊跡;腰系紅鞓帶,足登烏皮六合靴。從皇帝到官吏,樣式幾乎相同,差別只在於材料、顏色和皮帶頭的裝飾。無官的地主階級隱士、野老,則喜穿高領寬緣的直裰,表示承襲儒者寬袍大袖的深衣古制。普通百姓只能穿開衩到腰際的齊膝短衫和褲,不許用鮮明色彩。差役僕夫多帶尖錐帽,穿麻練鞋,做事行路還須把衣角撩起扎在腰間。腳上只限穿編結的線鞋或草鞋。
襆頭之制出於北齊,隋唐之初逐步定型。這是一種用黑色紗羅做的軟胎帽(一度用木胎),裹在發髻的後部,稍稍突起並微微前傾;帽帶兩條系於帽頂前部,兩條垂於頸後,或長或短,式樣有三五種,初尚平頭小樣,而後漸高。唐開元年間玄宗賜臣下「內樣巾長腳羅襆頭」,可知長腳式先出宮中,後垂的兩條帶子或下垂或上舉,或斜聳一旁或交叉在後,帶形初如梭子,繼為腰圓式,中施絲弦為骨。到五代時這兩條帶子平直分向兩邊,「軟腳」變成了「硬翅」,終於形成宋代的展翅漆紗襆頭,俗稱烏紗帽。
女裝 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效尤,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這種始於漢代的套裝,在魏晉時期裙腰日高,上衣日短,衣袖日窄;後來又走向另一極端,衣袖加闊到二三尺。隋統一後,上襦又時興小袖,影響所及,貴族婦女內穿大袖衣,外面再披一件小袖衣,名披襖子。講究的用金縷蹙綉,聽任小袖下垂以為美,竟成一時風尚。唐代長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長裙,但盛唐以後,貴族婦女衣著又轉向闊大拖沓,衣袖竟大過4尺,長裙拖地4~5寸,不得不用法令加以限制。一般婦女穿青碧纈(印花或染花織物),著平頭小花草履。
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
唐代婦女的發飾多種多樣,各有專名。早期高聳輕俊,後期流行用假發做義髻,便顯得蓬鬆。女鞋一般是花鞋,有平頭、高頭之分,多用錦綉織物、彩帛、皮革做成。線鞋則用綵線或麻線編結而成。鞋的名目有彩帛縵成履、吳越高頭草履、重台履、金薄重台履,官服中則有高牆履等。
唐人善於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這在婦女服裝上有明顯的反映。唐貞觀至開元年間(627~741)十分流行胡服新裝,戴金錦渾脫帽,著翻領小袖齊膝長襖或男式圓領衫子,穿條紋間道錦小口褲,腰系金花裝飾的鈿縷帶,足登軟底透空緊靿靴;部分發髻上聳如俊鶻展翅,臉上無例外地用黃色星點點額,頰邊畫二月牙,或在嘴角酒窩間加兩小點胭脂。待到元和年間(806~820),更發展到蠻鬟椎髻,烏膏注唇,赭黃塗臉,眉作細細八字低顰。五代後期還講究濃眉上翹的倒暈蛾翅眉,頭上滿插用金、銀、玉、象牙或玳瑁製成的小梳。
唐初,婦女沿襲北齊、隋代舊習,騎馬出行必用一種大紗帽隱蔽全身,叫作冪?,後來發展成帷帽,帽形如斗笠,周圍垂網簾至頸,或空出前部,靚妝露面(圖9)。至今中國南方農村婦女仍有類似的遮陽帽。盛唐以後,帷帽廢除,但都市婦女還有將部分紗羅貼在前額作為裝飾的,名為透額羅。
宋遼夏金元
(960~1368)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由於長期爭戰,客觀上促進了各民族服飾的再度交流與融合。
宋代服飾 宋代政權建立後,博士聶崇義於建隆二年(961)上《三禮圖》(圖10 ),奏請重新制訂了服制。此後100多年間,又幾度加以完善,且對民間多有禁例,「衣服遞有等級,不敢略相陵躐」。然而由於宋代政治、經濟等因素影響,「衣服之章,上下混淆」,南宋時已不可遏制。社會上層衣服算是符合常規的,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
宋初統一南方過程中,從長江流域的後蜀、南唐、吳越得到錦綉彩帛達幾百萬匹。為示威天下,趙匡胤把2萬多人的儀仗隊用織綉印染的各種絲綢裝扮起來,名作「綉衣鹵簿」,還繪有圖卷,保留下許多宋代官服制度的重要資料。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江浙地區每年上貢花、素羅即達數十萬匹;高級絲織物還有緊絲、透背、隔織、綾、錦、綺、縠、纈、絹等。政府又因五代舊制,每年照例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差吏男僕則按規定戴兩翅向後上方彎曲的曲翅襆頭。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方心曲領」也是朝服的特徵,即朝服項間套上圓下方的飾物。
宋代官員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圓領衫和帽帶下垂的軟翅襆頭,依然唐式,腳下卻改著更便於平時起居的便鞋。
宋代遺老的代表性服飾為合領(交領)大袖的寬身袍衫、東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緣邊,以存古風。東坡巾為方筒狀高巾子,相傳為大文學家蘇東坡創制,實為古代幅巾的復興;明代的老年士紳還常戴用。
勞動人民的衣著變得更短,原因是生產雖有發展,生活卻益加貧困。農民和漁夫因而開始被稱作"短衣漢子"。
宋代服制的興廢,多與時裝的流行有關。從《清明上河圖》看,上層人物多穿齊整的袍衫,長可掩足;平民大眾則捋袖敞襟、系帶裹腿,以便活動。許多服飾在款式,色彩及圖案上反映著宋人的崇尚。女裝不同於唐風而講究瘦長,以顯苗條;新式的旋襖、胡服等,新穎、大方、素雅。除官員的公服以外,民間一般服裝更多地使用復雜而調和的色彩。一般貴族和官僚婦女,衣著雖不及唐時華麗,卻配色大膽,已打破唐代以青、碧、紅、藍為主色的習慣;由於清明掃墓必穿白色衣裙,又流行「孝裝」,以一身縞素為美。當時衣帽材料始用纈帛(印花絲綢)、銷金(加入金線編織的絲織品),花紋突破了唐代對稱圖案,生色折枝花尤為時尚。這些服飾新風格,常常一面被百官服、命婦服引用,又一面對庶人服、商賈服禁用。南宋末年,表明社會進步的時裝被稱為「奇巾異服」,卻又不斷斗美誇麗。
宋時裝大體有兩類:①傳統服裝的繼承和發展。以旋襖最有代表性,流行也最廣泛。其款式與唐代齊膝短大衣式的胡服新裝相近。其特色:一是直領,鑲一道花邊叫「領抹」,多用捻金線彩綉四季翻新花樣,謂之「一年景」,綉作者皆出諸寺師姑之手,且設有專市佔定東京大相國寺兩廊交易;二是對襟,無紐常敞(故又稱不對襟),任其露出腰腹圍(尚鵝黃色,稱腰上黃);三是小袖,袖口及腕縮緊,不同於背子(背心)或半臂(半袖)。②周鄰少數民族服飾的吸收。以釣墩最有代表性。它是女子的襪褲,沒有褲腰,兩腿分離,與氈笠、彎頭雙色鞋及服裝間色,都屬當時契丹、女真風俗,士庶仿效,無法禁絕。朱熹曾為之感慨:「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可見流行之廣而盛。
宋代民間首服也有種種流行。男子流行襆頭、幅巾,女子則流行花冠和蓋頭。婦女發式和花冠,是當時對美追求的重點,最能表現宋代裝束的變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趨危巧,宋代花冠再加發展變化,通常以花鳥狀簪釵梳篦插於發髻之上,無奇不有。簡單的,頭發做成玉蘭花苞式;復雜的,有飛鬟危巧的尖新式、如鳥張翼式,甚至重疊堆砌如一花塔。後一種大概是仿照當時特種牡丹花「重樓子」,用羅帛製作加於高髻之上,後來竟高過3尺,所用角梳也大過1尺2寸。高髻險裝風氣日盛,不得不用法律限制尺寸,但上行下效,禁令也無濟於事,必待新花樣出現成風,才能轉移先前的愛好。至於後妃公主的鳳冠,講究用金翠珠玉作種種花樣,有的用掐絲法表現一大群仙女隨西王母赴蟠桃宴故事,名「王母隊」,等於把一台樂舞模型安放在頭頂,後面還附有兩個翹膀,下垂肩際,這種帽子叫等肩冠。還有蓋頭,是士大夫女眷出門必帶之物,以巾蒙首,稱冪首巾,南宋尤盛,因朱熹提倡,後人稱「文公兜」;婚禮用銷金蓋頭。
遼、西夏、金服飾 遼、西夏、金分別為中國古代契丹、黨項、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權,其服飾反映了在與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
黨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領間刺綉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圓領齊膝外衣,足下著長統靴,宜於馬上作戰射獵;婦女穿窄袖交領袍衫,長齊足背,都是左衽,正與漢人相反,所習慣穿用的釣墩傳到內地曾廣為流行。此外,黑龍江阿城金代貴族墓出土的男女服裝中,還有一種前面連腰、後面敞開的分襠褲,褲口還附有可套於腳心的環帶(制式恰如現今的健美褲),前腰高及胸部、上有肩帶,後附背帶3對,可以結束在胸前,形制與江陵馬山戰國楚墓出土的綿袴非常相似,也許還與《漢書》提到的多帶「窮袴」有關聯。
當時北方民族男子發式一般髡發,即剃去頂發,余發散披或結辮下垂耳旁。有身份或交納大量駝馬財物的,才許可攏發裹巾,巾式類似唐代襆頭。
遼金政權考慮到與漢族雜處共存的現實,都曾經設「南官」制度,以漢族治境內漢人,對漢族官員採用唐宋官服舊制。遼代以絲綢官服上山水鳥獸刺綉紋樣區分官品,影響到明清官服的等級標識。金代則以官服上花朵紋樣大小定尊卑,品級最低的用無紋或小菱紋的芝麻羅,「芝麻官」俗語即由此而來。契丹、女真男服因便於行動,也為漢人採用。如《中興四將圖》畫像中抗金名將岳飛、韓世忠身邊家將的便服,已與金人男服無大區別。
元代服飾 元代於延祐元年(1314)參酌古今蒙漢服制,對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統一規定。漢官服式仍多為唐式圓領衣和襆頭。蒙古族官員則穿合領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層為便於馬上馳騁,最時興腰間多褶的辮線襖子(圓領緊袖袍,寬下擺、折褶、有辮線圍腰)、戴笠子帽。
元代長衣通名為袍,其式樣在北方男女區別並不大,但材料精粗貴賤,卻差別懸殊。高級大官服多採用鮮明紅彩織金錦,且沿襲金制從花朵大小定品級高低,下級辦事人只許用檀褐色羅絹。平民一般禁止用龍鳳紋樣和金、彩,只許用暗色紵絲。至元二十二年還令「凡樂人、娼妓、賣酒的、當差的,不許穿好顏色衣」。由於禁令限制,反而促使勞動人民因地取材創造了種種不同的褐色,多達四五十種名目,後來還影響到帝王衣著破例採用褐色。
發式,漢族男性變化不多,北方的漢族女性較前簡化。蒙古族男性則把頂發從額前垂下一小綹或留作桃形,余發編成大環或麻花狀,垂在耳邊,帝王也不例外;女性多挽發髻,貴族加戴姑姑冠(罟罟冠),高到二三尺(圖11)。帝王尤喜愛各式帽,俱用精美珍貴材料做成,綴珠玉以示尊貴。
元代紡織物有納石矢金錦、渾金搭子、金段子、兜羅錦、三棱羅、大綾、小綾、南絹、北絹、木錦布、番錦布……種種名目。元代每年舉行10餘次大朝會,屆時萬千官員穿同一顏色、式樣並加飾納石矢金錦珠寶的高級禮服,稱作質孫服,糜費為歷朝少有。這種服式到明代卻被用作差役服裝。前一代的華服變成後一代的賤服,歷史上並不罕見,是改朝換代影響服飾變化的一種必然現象。元代的服裝制度與遼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統治,所以元代的服飾也比較特別。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發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其他的就編成兩條辮子,再繞成兩個大環垂在耳朵後面,頭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明清
(1368~1911) 明清兩代的服飾面貌有較大差異。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
明代服飾 明代政權建立後,曾力圖消除元代蒙古族服制對漢族的影響,「悉命復衣冠如唐制」,但當務之急是安定社會、發展生產,未能真正貫徹。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才確定了許多主要服飾。由於明代政府非常重視農業,推廣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著也得到了改善。
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樣式近似唐代圓領服而尺寸寬大,盤領右衽,兩側各多出一塊,稱「襬」(擺);衣料多用紵絲或紗、羅、絹,但顏色、花紋有別。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cm見方的綢料,織綉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圖12)。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
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襲宋元襆頭而稍有不同。皇帝戴烏紗折上巾,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官員朝服戴展翅漆紗襆頭,帽翅長達1尺2寸;常服戴烏紗帽。入冬以後,皇帝還賜給百官毛皮暖耳,很象後世的耳套,平民不準使用;同時有披肩、圍脖等禦寒用品。受到誥封的官員妻、母,也有以紋、飾區別等級的紅色大袖禮服和各式霞帔。此外,上層婦女中已著用高跟鞋,並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當時出現一種長身背心,狀似士兵的罩甲,故名馬甲,在青年婦女中尤為流行(圖13)。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不得用大紅、鴉青、黃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來舊樣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親自製訂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一種是方桶狀黑漆紗帽,稱四方平定巾;一種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稱六合一統帽,取意四海昇平、天下歸一。後者留傳下來,俗稱瓜皮帽,系用黑色絨、緞等製成。
清代服飾 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於袍的外褂,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後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清代官帽與前朝絕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圖14)。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
絲紡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形成了炫耀財勢的繁瑣裝飾重於藝術表現的特點。按規定,綾羅綢緞此時已不再是官僚富戶的專用品。
清代一般男子服飾有所謂京樣高領長衫,腰身、袖管窄小,外套短褂、坎肩(背心),頭戴瓜皮小帽,手持「京八寸」小煙管,腰帶上掛滿刺綉精美的荷包、扇袋、香囊等飾物,可算是時髦打扮,北京一帶尤盛。很多地主、商人就如此裝束。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1662~1735)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或達1尺多,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多至十幾道,有「七姐妹」、「十三太保」、「十八鑲緄」諸名,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圖15),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近現代
(1912年以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剪去辮子,改穿西裝。1912年,民國政府首先頒行《剪辮通令》,隨後參照西洋諸國服飾制度發布《服制條例》;20年代末,政府又頒《服制條例》,主要規定男女禮服和公務人員制服。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②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百廢待舉,人民致力國家建設,服飾崇向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肆』 清朝宮中女人頭上帶的帽子上的花有什麼用
頭花是簪發展而來的首飾。由花頭和針梃兩部分組成。由於滿族婦女發式是由軟翅頭發展到兩把頭,進而成為架子頭,最後產生大拉翅,頭上的發式也越來越寬大.於是一種覆蓋面較大的頭飾——頭花,便應運而生。頭花大多由珍珠、寶石為原料,因此,需要一個穩定的依託,即在簪的基礎上做了某些相應的改動。如在針梃的頂端焊一個十字形橫托,並於十字橫、豎交叉點做頭花的主體。起裝飾作用的花草枝葉、鳥獸蟲蝶、吉字祥符等環抱四周,簇擁著主體。這樣互相搭配既使構圖的主次關系明顯,又使以珍寶為原料的頭花本身合理的分擔了承受能力。滿族婦女在梳頭時,把大朵頭花戴在兩把頭正中,稱為頭正,也有選用兩朵相同顏色和造型的分插兩把頭的兩端,俗稱壓發花,又稱壓鬢花。
滿族婦女除了旗頭、簪子外,還普遍喜歡在發髻上插飾花朵,將碩大的花朵戴在頭上歷來是滿族的傳統風俗。撲趾源在《熱河日記》中記載了滿族婦女「野花滿鬢,老少無分」.「五旬以上」猶「滿髻插花,金釧寶趟」。「即便年近七旬,甚至「顛發盡禿,光赭如匏」仍「寸髻北指,猶滿插花朵」。在遼北地區,有些滿族婦女甚至在發髻上插一個內裝清水的小瓶,瓶內再插上數枝鮮花,生氣盎然,反映了她們對美的強烈追求。清前期,國家正值上升時期,人們的生活消費在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傳統模式上。滿族婦女為了滿足美的慾望,常將應時的鮮花戴在頭上還有一種「金銀花縷」。即用紙胎為表,有的似銅絲為質,裝成各種各樣的花朵,高不過二三寸,最大的也有將近一尺,並選用極精緻的珠翠做裝點。順治初年,滿族軍營中的隨軍家屬,常用這種金銀花飾飾於發髻之上。隨著清王朝政治的確立,國家政權日益鞏固,滿族婦女所插戴頭花也隨之擡高了身價。雖然鮮花遍地,但婦女們更喜歡珍寶質地的頭花。這些女性們頭上戴仡與其說是為了美飾,莫不如說是為了炫耀。
清晚期,國庫困窘,國力日衰,人們生活自然受到影響,為了撙節開支,頭花也由昔日的純金變成鍍金、包金,珠寶大花變成了絨花、絹花,甚至紙花、通草花,就連羽毛點翠的頭花,都用茜草染色代替了。羽毛點翠首飾在我國流傳久遠,其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發展到乾隆時代已達頂峰。它以色彩艷麗、富麗堂皇而著稱但製作起來非常繁雜。據了解,先用金、銀片按花形製成一個底托,再用金絲隨圖案花形的邊緣焊起…圈凸起的槽。在中間凹下去的部分塗上適量膠水待用,用小剪子剪下翠鳥的羽毛,輕輕地用鑷子把羽毛排列在塗了膠的底座上。翠鳥毛以翠藍色和雪青色為上品,然而翠鳥嬌小,羽毛柔細,制一朵頭花需要許多翠鳥。因翠鳥毛光澤好顏色鮮亮,再配上金光閃閃的凸邊,做成頭花後戴在頭上與其他首飾相比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
現在北京故宮內珍藏的金屬類首飾,以乾隆時期的居多。如紅寶石串米珠頭花、點翠嵌珍珠歲寒三友頭花,藍寶石蜻蜓頭花、紅珊瑚貓蝶頭花、金累絲雙友戲珠頭花、金嵌花嵌珍珠寶石頭花、點翠嵌寶石花果頭花、金嵌米珠喜在眼前頭花、點翠嵌珊瑚松石葫蘆頭花等等,都是以焊接底托工藝製成的。它即沿用歷史傳統技巧,又突出乾隆時期的特點,使蟲禽的眼睛、觸角、植物的須葉、枝權都用細細的銅絲燒成彈性很大的簧,輕輕一動,左右搖擺,形象活潑逼真,充滿動感。還有一種金屬焊接作底托與針梃,珠寶花用銅絲紮成一束的頭花,也以靈活多變受到後妃們喜愛。它是以不同粗細的銅絲做成花枝、葉枝,再將寶石做成的花瓣、葉片末端的小孔串成花朵、花蕊、花葉、枝權等不同的單枝,然後再按照圖形將各部位擺好,將單枝紮成一束,最後集中在一根較粗的銅絲上與針梃扎牢。這樣的頭花戴在頭上效果甚佳,為女性增加了楚楚動人的嬌態。此外,金屬鑲嵌頭花,金累絲頭花也都以形象逼真、做工精細而被前人喜愛,使後人贊嘆。
滿族婦女最偏愛的頭花當屬絨花,尤其是在女兒出嫁時,頭上必須戴紅色絨花,圖火紅吉利,據說漢語中的「絨花」,與滿語中的「榮華」近音,因此,便有戴絨花即為榮華富貴之意。在滿族婦女中,只要條件允許,不僅婚禮喜慶日時要戴絨花,而且一年四季都願意頭戴絨花,求諧音吉祥。尤其到應時節序戴應季絨花:立春日戴春幡,清明日戴柳枝,端陽日戴艾草,中秋日戴桂花,重陽日戴茱萸,立冬日戴葫蘆陽生……。清宮後妃們的頭花,還有大批的絨花、絹花、綾花流存於世,這些花色彩協調,暈色層次豐富,堪稱「亂真」之花。據說唐代楊貴妃鬢角有一顆黑痣,常將大朵鮮花戴在鬢邊用以掩飾。因鮮花容易枯萎,就令人研製鮮花顏色做絹花。此工藝不斷發展,越制越精。清代遺留下來的絨、絹、綾、綢等質地的頭花有白、粉、桃紅三暈色的牡丹花,淺黃、中黃、深黃三色的菊花,白、藕、雪青三色的月季花及粉、白相間的梅花等等,歷時百年不久,仍鮮艷悅人。
『伍』 水滸里的男人愛戴花,大老爺們這么做是有哪些原因
水滸里,人物出場時,作者常會花一番筆墨,描寫其穿著打扮。這樣寫,不但能讓讀者記住人物,更能從細節處表現這個人的社會地位,甚至是性格為人。比如林沖,前期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後來卻落草為寇,地位不同,穿著明顯不一樣。林沖與魯智深第一次見面時,是「青巾綠袍,手搖摺扇」,後者卻身穿直裰,掄著禪杖,兩人性格之不同,早已躍然於紙上。
如果稍微留心,讀者就會發現,水滸中的男人,喜歡在頭上插花。
小嘍羅頭巾邊亂插著野花。前面擺著四五對紅紗燈籠,照著馬上那個大王……鬢傍邊插一枝羅帛象生花,上穿一領圍虎體挽絨金綉綠。
小霸王周通的鬢邊插著「象生花」,小嘍啰頭上也插著野花。
從宋代的石刻、壁畫、繪畫中,更能反映當時簪花習俗。繪畫如蘇漢臣的《貨郎圖》、李唐的《春社醉歸圖》;石刻如北宋挾茵褥男侍石刻;壁畫如遼金時代的張匡正墓壁畫等,都能看到男子簪花。
如果赦免或處死犯人,獄卒也要簪花,這是為了向犯人宣示「天恩」「天意」。
總之,上至皇帝官員,下至百姓藝人,人人都可以戴花。水滸中,周通娶劉太公女兒時,鬢邊戴花,小嘍啰也頭插鮮花;楊雄和蔡慶作為劊子手,頭上戴花;燕青、阮小七等人愛在頭上戴花,這些都符合北宋的社會習俗,並非他們臭美,更不是作者胡編亂造。
簪花有哪些講究
既然男人愛在頭上戴花,是不是意味著,什麼花都可以戴,戴多少都可以?
事實上,因為宋代男人都愛簪花,所以從北宋開始,簪花就有了規定。所簪之花,無論是數量、顏色還是種類,都有講究。
大羅花以紅、黃、銀紅三色,欒枝以雜色羅,大絹花以紅、銀紅二色。羅花以賜百官,欒枝,卿監以上有之;絹花以賜將校以下。——《宋史》
顯然,羅花等級最高,欒枝花次之,而絹花等級最低。所謂絹花,其實就是絹制的花,屬於假花了。
在《夢梁錄》中,吳自牧對當時官員所簪之花的種類和數量,記載得更清楚。比如,最高級的宰臣樞密使,賜花大花十八朵、欒枝花十朵,再往下則分別是十四朵、八朵;十二朵、六朵……至於侍從,則只有兩朵花。再往下如訓武郎、教樂所伶工、諸司人員則是花冠了。
因為花有時令限制,加上戴花者多,所以宋代男人所簪之花分兩種,一種是生花,也就是鮮花;另一種是像(象)生花,也就是假花,用各色材料製成。
當時男人所簪之花,首選時令鮮花,比如菊花、牡丹、芍葯、薔薇、水仙、香蘭、梅花、紫薇花等,至少有三十餘種。除此之外,便是羅帛花、絹帛花甚至紙花等。
對了,當時婦女為了冬天也能頭插鮮花,還會在春天時,把酴醾(拼音:tú mí)放在書中,做成標本,到了冬天,再取出來插在頭上。這種花叫「花臘」,意思是寒冬臘月所簪之花。
關於簪花,央視水滸中,因為許多人物和情節,所以好漢們簪花表現很少。新水滸中則表現很多,像阮小七、西門慶、蔡慶等人都曾簪花,武大郎迎娶潘金蓮時也頭戴紅花。
『陸』 牡丹什麼品種有小帽子
牡丹鸚鵡里的紫羅蘭跟藍銀都是很值得說道說道的兩個基礎品種,不過因為價格比較低,喜歡小平頭小帽子的鳥友不太多,所有好多人get不到它們的美,其實面類裡面,綠金頂、藍銀、紫羅蘭、日本桃、澳桂、美桂都是非常可愛的✨
紫羅蘭和藍銀都是講究品相的品種,如圖所示,精品紫羅蘭🉑是曾經的小鸚選秀冠軍(就像歐血大頭虎皮),由於繁殖的人多起來,價格慢慢跌落,現在也越來越不純了
藍銀的版本我很久之前就想弄,不過不夠時間,也沒有很好的高清照片,有的話可以發我一下呀!^~^
『柒』 四方帽的含義
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
與此相應的飾邊顏色為粉、灰、黃、綠、白、紅六種顏色。
學位帽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型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在顏色上,不分學位級別和校長、導師,一律使用黑色,顯得莊重、沉穩。
詳情請參閱:
學士服、碩士服、博士服的區別&學位服的式樣和意義
學位服介紹
①:學位服分為:校長服、校長(導師)服、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五種;
②:每套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③: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④:流蘇分為:校長(導師)流蘇、博士流蘇、碩士流蘇、學士流蘇。
學位服著裝規范
學位服是學位的有形的、可見的標志之一。實行學位服,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學位制度,有利於全社會進一步尊重知識和人才,有利於激發攻讀學位者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加強學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和國際交流。
實行學位服,是一件嚴肅認真的工作。學位服只限於學位獲得者、攻讀學位者及學位授予單位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導師)在學位論文答辯會、學位授予儀式、名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畢業典禮及校(院、所)慶慶典等場合穿著使用,不得濫用。
學位服作為專用服裝。著裝應符合下列規范:
一、學位帽
學位帽為方型黑色。
戴學位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二、流蘇
博士學位流蘇為紅色,碩士學位流蘇為深藍色,校( 院、所)長帽流蘇為黃色。
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 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三、學位袍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 ,校長服為紅、黑兩色。
穿著學位袍,應自然合體。學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
四、垂布
垂布為套頭三角兜型,飾邊處按文、理、工、農、醫、 軍事六大類分別標為粉、灰、黃、綠、白、紅顏色。
垂布佩戴在學位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 扣絆扣在學位袍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 垂布按授予學位的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佩戴。
五、附屬著裝
內衣:應著白或淺色襯衫。男士系領帶,女士可扎領結。
褲子:男士著深色褲子,女士著深色褲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應著深色皮鞋。
現代意義的學位服在中國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但由於社會、政治等的因素,學位服在中國消失並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伴隨著新中國學位制的建立和中國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展,學位服開始在大學校園中出現,並逐漸成為一道亮麗的校園風景線。與此同時,有關學位服的研究工作也開始了。
自發不等於自覺。作為全國領導學位工作的最高機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密切注視著這方面的情況。199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就學位服有關問題盡快組織開展研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受命在全國展開了調研工作,並與北京服裝學院組成聯合課題組,開展了「建構中國現代學位服體系」的專題研究。
在深入研究和廣泛征詢意見的基礎上,199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定通過了新中國自己的學位服樣式,並作出決定:作為統一規范的學位服,向全國學位授予單位推薦使用,其他樣式的學位服一律廢止。
新中國有了自己的現代學位服。
這套統一規范的學位服,包括博士服、碩士服兩級學位服和校長服。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決定,學士服暫不納入這套學位服系列和暫不推薦使用。
這套學位服既考慮了體現中國特色,符合世界慣例,利於統一規范的原則,又兼顧到學位的分級、學科的劃分、學校的特點等認同、管理因素。
這套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構成。
學位帽:
學位帽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型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在顏色上,不分學位級別和校長、導師,一律使用黑色,顯得莊重、沉穩。
流蘇:
造型酷似中國的燈籠穗,懸掛於學位帽上。採用流蘇,既為世界各國學位服所常見,合乎世界慣例,又使得學位服在莊重大方的同時,透出活潑和飄逸之感,更與學位帽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避免學位帽的禿呆之嫌,而且又通過流蘇區分出學位的級別和標志出著裝者是已獲學位還是在校生。
在學位級別的劃分上,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這種色彩的界定,與學位袍是交相呼應的。
對著學位服者是否已獲得學位的判定,是通過流蘇懸掛於學位帽的何處位置。未獲得學位時,流蘇是垂掛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的帽檐右前側中部;獲得學位後,流蘇則垂於帽檐左前側的中部。流蘇位置的移動,是由校長(或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在學位授予儀式上,頒授學位之後移動。校長的流蘇,自然是垂於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因為他早已獲得過學位(或理論上應如此)。
學位袍:
是學位服的主體,既標識出學位的級別,又體現出本國和民族特點,同時還能傳達出不同學校的信息。
一般而言,國外對中國服裝的借鑒,主要表現在服裝面料的圖案、紐扣、小立領等方面。考慮到學位服的世界慣例和整體效果等因素,現行學位服沒有採用立領造型。面料的圖案如果採用中國特色和傳統的龍、鳳、牡丹花等圖案,勢必又會增加學位服的造價成本,加重學校或學位獲得者的負擔。因此,中國學位袍在本國和民族特色方面主要體現在紐扣和袖口圖案上。學位袍的前胸紐扣,採用了中國傳統服裝的「如意扣」,既有民族特點,又將實用功能和裝飾作用巧妙地結合起來。在學位袍的袖口處,環繞綉(或印)出長城的城牆線,表現中國特色的同時,又使寬大的袍袖富於變化感。
在色彩的規定方面,博士袍選用了黑、紅兩色,黑色是主色調,飾邊為紅色;碩士袍由藍、深藍兩色構成,在藍色為主色調的同時,飾邊為深藍色。這與中國統一實行的紅色博士學位證書、藍色碩士學位證書也是相一致的。校長袍則由紅、黑兩種色調構成。不同的色彩,又區分出不同的學位級別或著裝人的身份。
學位服是統一規范的,但又要傳達出不同學校的信息。這種信息的傳達,是通過允許學校在學位袍的左前胸處綉(印或佩帶)上學校的徽記來表達。
在造型上,博士袍由於肩部的造型,使其整體上呈黃金比率的「國」字型 ,莊重,大方。寬闊的袖身使著裝的博士雍容而氣派。後片過肩處和袖山頭的規律褶襇,不僅給博士服增添了立體感,同時又富於裝飾效果,並隨著穿著者的移動而變化;碩士服在整體造型上則呈「目」字型,飄逸,灑脫。後片過肩處和袖山頭為自由的褶襇,從而使其在局部造型上與博士服明顯地區分開來。此外,袖口的上斜顯 露出穿著者的上衣,既活撥又大方,表現出穿著者的風度和與眾不同。
垂布:
垂布,又稱披肩,是由連頸帽演化而來。一方面使學位服整體上富於變化,起到特有的裝飾作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過垂布標識出所獲學位的不同學科歸屬和授予學位的學校。
垂布造型為三角兜式,面料圖案採用中國傳統的牡丹花,富貴,吉祥。
垂布的襯里用色,可由學校自主選用本單位的慣用色。不然,則使用統一的灰色。
在學科專業的劃分上,通過不同的垂布飾邊顏色來區分。中國目前是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等十二個門類授予學位。在不同門類的歸屬下,又劃分出數百種學科專業。如按學科專業標識,數量龐大,區分復雜,且學科專業的設置又是動態發展的。如按授予學位的門類標識,雖然較易區別,但門類也存在調整化的問題。因此,在門類的基礎上,又進行了適當歸並,確定為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與此相應的飾邊顏色為粉、灰、黃、綠、白、紅六種顏色。
『捌』 贊美洛陽的作文
今天上午,爸爸和媽媽們帶我和好朋友一起去洛陽看牡丹。
來到洛陽國際牡丹園,這里的牡丹好看極了。有粉紅的,淡黃的,還有雪白雪白的,淡綠淡綠的。它們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好像在說:"歡迎你們的到來。"
來到牡丹園的亭子里,阿姨給我們女孩買了一頂帶牡丹花邊的帽子。我們邊看邊走,邊走邊看。叔叔在一旁不停給我們照像。
我們正准備離去時,阿姨忽然想起買帽子時走的匆忙,忘記找錢了。我們一起來到亭子里。售貨員叔叔笑著說:"你們終於來了,我一直再找你們。"說著,就把多餘的錢遞給了阿姨。
走再回去的路上,阿姨笑著對我們說:"洛陽的牡丹美,人更美。"
聽了阿姨的話,我覺得洛陽的人真的很美。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這次我就來到了洛陽。
在洛陽看到最多次的就是養子溝了,養子溝非常長,水也非常清,水上還漂浮著一塊兒又一塊兒的水藻,還有一些水藻長在石頭上,像給石頭穿上綠色的大衣,水裡面還有一些水蜘蛛和小魚在歡快的游動,有一些當地的小孩下到水裡捉小魚,有的用自己的手捉小魚有的卻拿捉蝴蝶的網兜撈魚,那些小魚身體是淡綠色,眼睛是全黑的,游泳的速度非常快。當然養子溝也少不了瀑布,養子溝的瀑布非常的壯觀,水嘩啦啦的流,打在石頭上的聲音清晰可辨。
養子溝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但是世界上的綠色一片又一片的減少,所以我們要保護森林,保護大自然。
我和媽媽、弟弟一行去了洛陽的博物館,這里真大啊。
博物館分一層和二層,一層是器具物品,二層是書畫和佛寺類的。在一層,從古代到現代、不同時間、不同朝代、不同地方的東西都有,我印象最深的是九層妖塔一樣的塔,這個塔很精美,裡面雕刻有數不清的佛像小人,看起來長的都不一樣,整個塔是木的,顏色是暗黃色的,媽媽說這個塔是明貴的要材雕刻的,這樣的塔很高有三、四米吧,而且有好幾座,真的很漂亮,。
在博物館里還有很多沒有見過的東西,其中最多的是陶罐,我給媽媽說,要我我家裡也有一件就好了,真的沒想到我們的文化這么發達,古代的人也很聰明啊。
姐姐看了她喜歡的書畫,在很多作品前看半天,我也喜歡畫上的牡丹,和真的差不多。在博物館我覺得收獲很多,我也要好好學習,做出更好的東西。
4月5日早上6:00,媽媽將我叫醒。我很興奮,因為媽媽要帶我去洛陽看牡丹,還可以去海底世界游覽呢!
起床後,才知道已經下雨了。我和姐姐、媽媽打著傘,在中行門口等旅遊大巴。
上車之後,隔著窗玻璃望著近處的綠樹,心情特別舒服。
到了王城公園,來看牡丹的人還真是不少。盡管有一些牡丹還沒有完全綻放,但是已經吸引了許多的遊客在盛開的牡丹前照相。各色的牡丹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爭奇斗艷,十分美麗。邊走邊看,我還看到了各色的鸚鵡、白虎、黑熊、斑馬、梅花鹿、駱駝等等動物。
在海底世界,我看見了許多的魚兒,有鉛筆魚、食人鱷、大烏龜等,還有好些我已經記不住名字了。最後,我們還看了美人魚表演。
我在草坪上追趕小鳥時,不小心將鞋陷進了泥里,弄的滿腳都是泥。不過很開心!
回來的時候,我一點也不覺得累,我很喜歡旅遊。
大年初三一大早,爸爸喊我起床,我睡的正香賴著不想起,爸爸就說要帶我去洛陽玩,我一聽立馬來了精神,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出發准備。我們從鄭州火車站乘坐高鐵前往洛陽,我還是第一次坐高鐵,上車找到自己的座位就興奮地坐了上去,摸摸這看看那。
到洛陽後,打車去了賓館,放下行李後我和爸爸就去了龍門石窟。到了龍門石窟,天氣雖然有點冷,但是人卻不少。爸爸說龍門石窟到現在已經一千多年了,這個時間對我來說也沒什麼概念,就是覺得很壯觀,爬上爬下忙著照相合影,特別是最大的盧舍那佛像,好多人都圍著參觀合影。
參觀了龍門石窟,爸爸又帶我來到王城公園看花燈。我們到的時候天都黑了,各種各樣的花燈栩栩如生,讓人目不暇接,還有洛陽特色小吃,爸爸說我們就像火車一樣,一路"逛吃、逛吃",真是一對大小吃貨啊。
暑假到了,媽媽們帶我們去洛陽遊玩。一路上,我們開開心心、有說有笑的。
到了洛陽,一下車我們就直奔中外聞名的神州牡丹園。我們首先來到專門展示牡丹畫的畫院。只見高高的四面牆上掛滿了畫,畫上一朵朵牡丹活靈活現,好像真的一樣。我最喜歡「豆綠」了,它的花心好像綠色的豆子,大概這就是它名字的由來吧。聽導游說,這種綠色的牡丹是最珍貴的品種,天下第一呢!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畫得再好看也沒有真牡丹美麗!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種植牡丹的花圃觀賞這花中之王。當我第一眼看見活生生的牡丹時,我彷彿來到了仙境。每一個花圃都不大不小,卻種植了許多株半人高的牡丹花,花枝瘦瘦的、乾枯的樣子好像被火燒過似的,但看起來很有力,托起了碧綠的大葉子和碩大的花朵。花瓣重重疊疊的,真是數不勝數啊!牡丹花開得那麼大,開得那麼氣派,透出一種富貴之氣,顯得典雅、華貴,讓我想起洛陽牡丹的傳說。牡丹花敢於和皇帝武則天對抗,被流放到洛陽。但仍然遵守了自然規律,在春天開放,真有骨氣。
牡丹花的品種實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們看到了紅色的「洛陽紅」,像荷花一樣的「魯荷紅」,潔白的「玉版白」,還有很多黃色的牡丹花。在這當中,最顯眼的就是牡丹花的「花中之王」「姚黃」了。她非常鮮艷,擁有一身黃衣服,好像穿著龍袍的女王。她的花好像皇冠,有著一種威嚴。
那麼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態。有的低著頭,好像一個害羞的姑娘;有的整個身子全低了下去,好像睡著了似的;有的彎著腰,照著「鏡子」,好像在精心打扮自己;還有的挺直身子,展開了漂亮的裙子,像在說:「瞧,我多美呀!」……
牡丹的顏色五彩斑斕。白的像雪,紅的像火,粉的像霞,黃的像金,綠的像被清水洗過的寶石……不禁讓我想起了劉禹錫的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欣賞著這國色天香的牡丹,我無法用詞語來形容她。神州牡丹園真令我流連忘返。
放暑假後,我與奶奶來到嚮往已久的九朝古都、天下牡丹勝地――洛陽旅遊。
作為一個河南人,應該知道洛陽的美麗景色絕不亞於省會鄭州的美景。特別是洛陽的牡丹花,古人有詩雲「洛陽牡丹甲天下」,這又更增加了洛陽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之處。我和奶奶隨著旅遊團剛來到牡丹園門口,就被牡丹那獨特的花香給陶醉的心曠神怡。我們一個一個獃獃地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只顧自己獨自感受百花之王――牡丹給人帶來的特殊的韻味和意趣。直到別人連續地叫我們好幾聲,我們才緩過神來,戀戀不舍的離開了自己深深喜愛的牡丹,轉而向其它的名勝走去。洛陽的歷史古跡和文化古跡更是數不可數。古老的護城河與現代化的大理石橋和諧地互相映襯著,更在這個動人的城市上平添了許多嫵媚。遠處,洛河水正在湍急地流淌著,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感。請大家試想一下,當一個人置身於浩大的江水之中時,此人與大自然相比起來是多麼的渺小啊!對於大自然的偉大,他又怎能不感到震撼呢?
洛陽,一個古老的城市與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多麼微妙地結合在一起的產物。在萬千城市中,這個動人的城市是那麼的自然與和諧,又是那麼的平凡,但又是那樣的不凡。來到龍門石窟和白馬寺的裡面,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從洛陽的一磚一瓦中可以看出,洛陽這座現代化的大城市是充分地把過去的古樸、典雅與莊重和現代化的繁榮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
洛陽這座城市是頑強的,洛陽的人民也是十分頑強的。這從洛陽的景物中就可以看得出來。那長在石牆邊的小草是那樣的頑強不屈,像是在與大自然進行殊死搏鬥。心靈手巧的園藝師將洛陽市內的花花草草、各種樹木、鵝卵石鋪成的小徑巧妙地搭配在了一起,構成種種動物的圖象。河邊濃綠的樹木婀娜多姿的隨風擺動著,那種美景給人的感覺不僅是大自然的味道,還給人一種「天人合一」的自然感覺
偶爾看到一個現代建的古代風格的建築物,引發了心中的無限遐想,更在心裡贊嘆洛陽人的睿智。不一會兒,跟隨旅遊團來到了一個花園。平坦的小徑旁邊,紅、白色的花交相輝映。在一個茂密的叢林下,有一個小湖。湖裡長滿了荷花、蘆葦,偶爾還能看見一隻野鴨子從湖裡伸出頭來,左瞅瞅,右望望,機警地望望四周,然後又下去進行它的逮捕行動了。在湖邊的淺水區內,有幾個五、六歲的孩童在大人們的監護下,捕魚戲水,好一派迷人的景象,真令人贊嘆!
啊!美麗的洛陽啊!我永遠愛您!
假期到了,太陽公公也露出久違的笑臉。我們全家興高采烈地踏上開往洛陽的火車,開始了我們期待已久的洛陽之旅。
一下火車,就直奔我們此行的'第一站——佛教聖地白馬寺。據說這是漢明帝為了紀念白馬馱經而修建的廟宇,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了。以前,我都是從書中和網上了解白馬寺的輝煌歷史,今天從裊裊的青煙和不絕的香客中,親身感受到了白馬寺的香火鼎盛,的確是名不虛傳!
從白馬寺出來往南走,經過半小時的車程就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這里真是佛像的世界,大大小小的佛龕數不勝數。最小的只有拇指蓋那麼大,而最大的盧舍那大佛有十七米那麼高,光耳朵就要一米九長,只有抬起頭,你才能看到大佛的全貌。我想這么雄偉壯觀的大佛,恐怕只有龍門石窟才有吧。陽光照耀在大佛上,大佛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她微笑著,像是在歡迎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牡丹是洛陽市的市花,洛陽也被稱為牡丹之都,而現在正是牡丹盛開的季節,洛陽各個公園都在舉辦牡丹盛會。吃過了洛陽最著名的水席,我們便來到了洛陽最大的綜合公園——王城公園,看牡丹花展。一走進牡丹園區,一大片牡丹花進入我的眼簾,我立刻被這五顏六色的牡丹吸引住了,白的似雪,綠的似玉,紅的似火,黃的似金,更神奇的是還有紅白相間的雙色花。一陣微風吹來,牡丹花翩翩起舞,好像睡美人從甜蜜的夢鄉中醒來般朦朧。看著看著,我彷彿也被這牡丹仙子所迷住了,也變成了一朵牡丹花,和她們一起快樂地舞蹈,一起唱歌,一起游戲。過了許久,媽媽來問我的感想,我才從憧憬中醒來。我對媽媽說:「這牡丹花真的如書中所贊的那樣,是國色天香,那沁人心脾的芳香,那雍容華貴的姿態,真不愧『百花之王』的稱號!」
欣賞完美麗的牡丹花,我們便依依不捨地踏上了回家的列車,我在心裡默默地說:「牡丹再見,洛陽再見!」
我的家鄉洛陽,它是洛河以北的一座古城。雖然五、六年沒有回去了,但是家鄉那綠色的田野,那鋪滿鮮花的山坡,兒時在姥姥家的生活……至今仍留在我的記憶中。
姥姥家村子的北面是連綿不斷的邙山,村南面就是洛河。我小時候去河灘上玩,聽慣了那嘩嘩的流水聲……
春季,陽光燦爛。不管是田野里,還是山坡上,都呈現出一片綠色。有時會看見幾個六、七歲的孩子在山坡上放羊。他們嬉戲著,不時發出一陣陣笑聲,是那麼天真活潑。就在這時節,中外馳名的牡丹花開了。「牡丹公園」可熱鬧了,那滿園的牡丹,一叢叢,一簇簇,富麗堂皇,真不愧是花中之王。它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
夏季,家鄉的田野則是一片金黃。六月初,農忙開始了,農民伯伯忙著搶收麥子。孩子們拿著布做的太陽帽,到山坡上撲蝴蝶,捉蚱蜢。女孩子們的裙子被風吹起來,遠遠望去就象美麗的彩蝶。
秋季,天格外高,格外藍,清新的空氣,讓人感到舒服。這時,最引人注目的是果園。樹頭掛滿了累累的碩果,讓人一看就喜歡。要是到了趕會的日子,擔子里的葡萄,貨架子上的大棗……可熱鬧了。說起棗,村子裡每家都種,有的種酸棗,有的種大棗。姥姥家門前那棵大棗樹又粗又高,在村子裡的棗樹中算年紀最大的了,每年都結很多大棗。現在我還忘不了那蜜一般甜的味道。
冬季,鵝毛般的雪片從空中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不一會兒,地上、房上、樹上都蓋了一層厚厚的雪,世界猶如銀裝素裹。一到春節,家家都做年糕。這年糕是面做的。先用面捏成龍作花邊。年糕蒸出來,真象一件精美的工藝品。過春節,孩子們都穿上新衣服,胸前戴個「長命鎖」,夜裡打著大花燈籠,來到街上盡情地玩呀!笑呀!家鄉的四季可愛,家鄉的人更值得尊敬。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改變著家鄉的面貌,為祖國默默無聞地做著貢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憨厚、朴實、性格開朗,和家鄉的人講話,不會感到拘謹。每次炊煙裊裊的時候,男女農民收工回到家裡。吃晚飯時,多數男農民端著碗蹲在家門口吃飯,一邊吃,一邊互相打招呼、說笑話,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我的家鄉洛陽,位於中原腹地,地處黃河中下游南岸,北靠邙山,南臨伊闕,伊河、洛河、瀍河、澗河蜿蜒流貫其中,這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洛陽歷史悠久,許多文人墨客都曾在這里留下千古絕唱,三國時期曹植的《洛神賦》,唐代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宋代歐陽修的「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還有司馬光的「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洛陽的名勝古跡眾多,白馬寺、龍門石窟、關林廟……被譽為「天下第一」的比比皆是,而洛陽的八景「馬寺鍾聲」「天津曉月」「金谷春晴」等又為這里的風物勝跡,留下很多風雅遺事、美麗傳說。
「洛陽牡丹甲天下。」每到四月,牡丹競相開放,一朵朵雍容華貴,國色天香。洛陽特色產品牡丹酥、牡丹茶、牡丹畫、牡丹瓷,也成為洛陽文化的一部分。
洛陽的公園遍布各處。王城公園、西苑公園都很美,最大的開放式公園——洛浦公園則貫穿城市東西。春季的洛浦公園萬物復甦,生機勃勃,鳥語花香;夏季的洛浦公園清涼宜人,荷塘中蛙聲一片;秋季的洛浦公園金菊怒放,紅葉似火;冬季的洛浦公園,在雪中賞梅,別有雅緻。
夜晚的洛陽更美。金碧輝煌的天堂、明堂,絢麗多姿的音樂噴泉,熱鬧繁華的百貨大樓、王府井百貨,處處體現著城市的現代化氣息。與這些相比,麗景門就與眾不同了,古香古色的建築,一色的青石板路。傍晚時分,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街上車水馬龍,叫賣聲不絕於耳,讓人有種夢回古代的感覺。
洛陽,一個集人文與歷史於一體的千年帝都,我熱愛我的家鄉!
『玖』 牡丹為什麼代表富貴
牡丹應為花瓣多,而且是鮮艷多彩,古代宮女的衣服或者帽子上面佩右牡丹花,而平民卻很少。
宮廷裡面的人都很富有,所以慢慢就形成了牡丹代表富貴的習慣。
而且牡丹是我國的國花。
『拾』 像口技這樣的民間藝術有哪些
皮影戲
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發祥於中國陝西,成熟於唐宋時代的秦晉豫,極盛於清代的河北。顧名思義,皮影是採用皮革為材料製成的,出於堅固性和透明性的考慮,又以牛皮和驢皮為佳。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的透明顏料。正是由於這些特殊的材質,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後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顯得瑰麗而晶瑩剔透,具有獨特的美感。沿襲傳統戲曲的習慣,皮影人物被劃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個類別,更加特別的是,每個人物都由頭、上身、下身、兩腿、兩上臂、兩下臂和兩手十一件連綴組成,表演者通過控制人物脖領前的一根主桿和在兩手端處的兩根耍桿來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藝術手段,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導作用。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由此可見,皮影藝術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糖人
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麥芽糖做成的各種造型,有人物、動物、花草等。據說宋代即有糖人,多是平面造型,如同今天的糖畫,時稱戲劇糖果,後來也被稱作稠糖葫蘆、吹糖麻婆子、打鞦韆稠飴、糖宜娘、糖官人、糖寶塔、糖龜兒等。
糖人製作是一種民間手工藝,手藝人多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制而成,本色為棕黃色,也有的因加入顏料或色素而呈紅色或綠色。使用時火候的控制是關鍵,過熱則太稀易變形,偏冷又會太硬無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簡單,多為勺形和鏟形。
糖人不易保存,過去甜品短缺時,在把玩過後會吃掉糖人。如今出於衛生考慮,人們購買糖人更多地出於觀賞目的而非食用,任其久置變黑變質。
過去的藝人多打著銅鑼沿街叫賣,有的還帶著一個畫著花鳥獸蟲的圓盤,交過錢後可以轉動盤上指針,指在哪兒就做什麼,以此來吸引孩子。過去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時候是兒童很喜愛的玩物。在80年代初,幾分錢或幾個牙膏皮就可換一個糖人。如今兒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單純哄孩子的東西了,已經被作為一項民間藝術受到重視。現在沿街製做糖人的藝人少了,在北京年節的廟會上還可見到,糖人價格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
子弟書
子弟書又名清音子弟書、子弟段兒、弦子書,是一種流傳於京津和東北地區滿族人口中的曲藝形式。子弟書多由一人表演用三弦伴奏,只唱不說,音調和緩、低沉、肅穆。子弟書產生於清乾隆年間,清光緒年間逐漸衰落,在民國年間唱腔失傳,至今僅僅有五百餘篇唱本存世。子弟書對中國北方曲藝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單弦、京韻大鼓、東北二人轉等曲種都深受子弟書的影響,這些曲種的一些經典唱段甚至是直接移植自子弟書唱本。
京東大鼓
京東大鼓20世紀30年代初期形成於天津。 它是劉文斌等藝人在以寶坻區縣方音演唱平谷調的基礎上,吸收河北民歌《妓女告狀》及落腔調的旋律而形成的。它曾名樂亭大鼓。
京東大鼓的演唱形式與鐵片大鼓、單琴大鼓基本相同。過去,在撂地說書階段,曾有一種自彈自唱的演唱形式,演員坐抱三弦,邊彈邊唱,其右腳踩一鼓楗擊鼓(以矮鼓架支撐,置於地上),左腿上綁一「節子板」(五塊板兒),以司節奏。頗能招攬觀眾。
京東大鼓唱詞的基本格式為七字句(二、二、三),但句首常加三字頭,句中也常嵌字、詞及短語,句尾常加「哪」、「啊」等虛字。其短篇唱段多由八落或十落組成,一般為數十句唱詞。
京東大鼓形成初期,主要在小型曲藝演出場所演唱,曲目以大書為主。20世紀30年代初,劉文斌在天津商業電台播演《劉公案》,極受廣大群眾歡迎。京東大鼓的影響也因之日趨擴大,逐漸傳播到北京、唐山等地。
建國前,在諸多京東大鼓藝人中,劉文斌的風格最突出,影響最大。他除演唱大書外,還移植了《武家坡》、《拆西廂》、《昭君出塞》、《王二姐思夫》、《諸葛亮押寶》等短篇唱段。通過演唱短段,對京東大鼓的板式和唱腔做了進一步加工。他的演唱通俗幽默,平易無華,吐字清楚,明白如話,頗為一般市民觀眾、特別是家庭婦女所喜愛。但當時仍使用「大鼓」、「雜曲」、「樂亭調」、「樂亭大鼓」等名稱,直到1935年正式定名為「京東大鼓」。不過,由於他的行腔板眼均不甚考究;所唱鼓詞,文字也較粗糙,20世紀40年代末期,該曲種已日趨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市業余演員董湘昆繼承了劉文賦的演唱藝術,並在劉文賦唱腔特色的基礎上,將寶坻區方音改用京音,進一步加工、規范唱腔,不斷創作出適應時代的新曲目,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在董湘昆等人的不懈努力下,60年代至70年代,京東大鼓音樂出現了高峰期,其曲種的影響也遍全國各地。
京東大鼓長篇書目有《劉公案》、《施公案》、《興唐傳》、《小八義》、《綠牡丹》等。短篇曲目有《王二姐思夫》、《隋煬帝下揚州》、《諸葛亮押寶》、《楊八姐游春》、《拆西廂》、《諸葛亮招親》、《昭君出塞》、《藍橋會》、《韓湘子上壽》、 《雙鎖山》、 《玉堂春》、 《朱買臣休妻》、《羅成算卦》、《丁香割肉》、《白猿偷桃》等。
快板
"快板"這一名稱出現較晚,早年叫做"數來寶",也叫"順口溜"、"流口轍"、"練子嘴",是從宋代貧民演唱的"蓮花落"演變發展成的。與"蓮花落"一樣,起初是乞丐沿街乞討時演唱的。作為乞討時的演唱活動,歷史相當久遠;作為藝術表演形式,就比較晚。如前所說,舊時的藝人總想找個歷史名人,奉為開山鼻祖,以便增光添彩,"數來寶"的藝人當然不例外。於是在歷史上的乞丐群中找到明太祖朱元璋,奉為祖師爺。雲遊客《江湖叢談》說:
過去藝人們沿街賣藝時,經常見景生情,口頭即興編詞。他們看見什麼就說什麼,擅長隨編隨唱,宣傳自己的見解,抒發感情。從編、演,到傳唱,比什麼形式都迅速。例如清末數來寶藝人曹德奎編的一段唱詞(當時用牛骨擊打節拍): 骨頭一打響連聲, 不表別的表前清。 專制時代人民苦, 人都餓成骷髏骨。 自從光緒庚子年, 北京鬧了義和團。 四外刀兵人慌亂, 城裡處處冒黑煙。 眼瞧大清被推倒, 老百姓個小都說好。它生動地反映了人民的心聲。 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軍隊中進一步發揮了數來寶的戰斗作用。戰土們編演大量快板作品,鼓舞士氣。人稱"快板大王"的畢革飛同志贊譽快板說: 歌唱英雄唱勝利, 批評具體又實際。 拿它娛樂都歡喜, 指導工作有意義。 快板的演出形式主要有一個人演唱和兩個人對口演唱兩種。對口還保留了"數來寶"的原名,也有稱"對口快板"的。在工廠、部隊里也曾出現過三、四個人演唱的"群口快板"和十幾個人表演的"快板群"。有些地區還發展成用當地方言演唱的快板,如天津快板、陝西快板等,都很好地發揮了教育,娛樂作用。快板有"數來寶"、快板書、小快板、天津快板等多種形式。"數來寶"是兩個人表演的;快板書是一個人表演的;小快板除了作返場小段以外,主要是群眾文藝活動的一種形式;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演唱的。
快板藝術靈活多樣,豐富多彩。從表現形式看,有一個人說的快板書,兩個人說的"數來寶"和三個人以上的"快板群"(也叫做"群口快板")
還有京劇,相聲,三弦。單弦,京韻大鼓,京東快書,琵吧,快板,揚琴,二胡,民族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