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原版復制的書畫作品算真跡嗎
肯定不算丫,,德風堂老師覺得,。。。
1.書畫真跡鑒定有哪些標准?
何謂書畫真跡之標准,一是風格,二是用筆,風格稱之為特徵,用筆稱之為特點。特徵和特點組成一個書畫真跡標准,特徵為表,特點為內在。特徵來自結構,特點則來自作者之心神,缺一而不可。脫離了這個標准,就沒有真跡之說。鑒定真假以事實為准,人們總是再講真跡形神兼備,有形而無神為假,而無神無形更不能為真。一個書畫家用一生的經歷創造出自己的面目,是溶智慧,思想,學識,魄力和刻苦鑽研形成的結晶,包含著作者的本性,從而形成了大家承認的風格標准。風格標準是由作者的思想指揮,在正常情況下即使有變化也是漸進形的,前有逐步而後有延續。造假的手段多種多樣,許多的手段真可謂前所未聞,不要低估造假者的能力,有的不比作者的水平差,他們研究對象的風格,研究對象的手段,研究對象的思想,但是他們研究的再透畢竟不能百分之百代替對象,畢竟會漏出馬腳。
2.收藏書畫都有哪些禁忌啊?
收藏書畫有五忌,一是忌污染,如油漬、汗漬、茶漬和灰塵等,灰塵常吸附酸性物質、黴菌孢子,使紙張酸化、生霉。二是忌生霉,特別是黑、黃、紅、紫等各種產生顏色的黴菌,產生的霉斑極難清除。三是忌蟲蛀,蠹魚、煙草甲等害蟲,往往能把書畫蛀蝕得千瘡百孔,慘不忍睹。四是忌光照,一般光源都含有紫外線,紫外線使紙張發黃、發脆。五是忌潮濕,紙張易吸濕,吸水後紙易生霉長蟲、腐爛。除易因蟲蛀腐爛而損壞之外,人為損壞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火災、戰爭等的破壞,使許多珍貴的古籍、古字畫、古文獻佚失。
一般來說紙質文物的保護難度很大,收藏不當,會損壞藏品的品相。古人收藏書籍要用函套,字畫用精製的畫匣。製作畫匣的材料要精選,防止木材中的油性物污染紙張,古代的木畫匣不但選材講究(常用樟木),而且是多層材料復合,外層是樟木,中間為楠木,最里層用上等絲綢,畫還要用布套包裹。
手再干凈也含有油脂、汗漬、灰塵和黴菌等污染物,因此拿取書畫要帶手套,觀賞時人與書畫保持1.5米左右的距離,以免講話時唾液飛濺到書畫上。秋高氣爽的季節;可以將收藏的書畫取出撣塵、晾放,讓吸收的水分揮發。現代傢具材料中含有大量甲醛氣體,甲醛不但對人體有毒,而且還會損害書畫,因此現代櫥櫃不適宜存放珍貴紙質文物。南方梅雨季節空氣中濕度大,氣溫高,是蟲霉高發時節,此時要使用專用乾燥劑和防蟲防霉劑,防潮及抑制蟲霉的生長。
我國傳統的造紙方法,是一種手工技術,主要工藝過程為:植物原料粉碎、漚制、蒸發、制漿、造紙、乾燥,傳統造紙法不須用化學助劑,而現代造紙是大規模的機器生產,生產出的紙張都經過數種乃至數十種造紙化學助劑的處理,紙上殘留的化學助劑,帶來許多副作用,使紙張耐老化性很差,較難長久保存。
3.怎樣才能搞好書畫鑒定?從事這項工作需具備哪些知識? 一、書畫家的字型大小、籍貫和生卒時間
古人的名號,往往很多。最簡單的是一名一字,如孔丘字仲尼。王羲之字逸少等。不簡單的除名字外,有號,有別號。尚有乳名、小名、譜名。名又往往有別名;字,也往往有別字。號與別號多的書畫家,往往一人有幾十個。如明代山西書畫家博山就有青竹、九峰等四十多個別號。清初的朱若極,薙發為僧後更名元濟,又名超濟,又作道濟,字石濤,號苦瓜阿長,別號清湘老人、清湘陳人、清湘遺人、苦瓜和尚、石道人、瞎尊者、濟山僧、枝下人、小乘客、鈍根老人、零丁老人等等,不勝詳舉。雖然每一個名字,都與每一個人思想根源結合在一起,某一名號,都是以表示一部分思想,但是名號太多,每每使看畫的人記不清楚,真是一個麻煩的事情。故名號以少為宜。然畫家的名號,又不宜太少。什麼原因呢?一則因中國繪畫到了近代,由於題款美的高度發展,一幅畫中,往往要有十處款或三處款的必要。如石濤所作的花卉十二通景屏,幅面系六尺紙對開二條幅合成。畫面上就題有五六處款之多。題一處款均須要題一作者姓名及鈐蓋作者印章以為結束。倘使四、五處款,均寫一個同樣的名號,及蓋同一名的圖章,就覺得有雷同呆板的毛病,非常難看。又中國繪畫通行冊頁,、一部冊頁,多至十六頁、二十四頁不等。每頁均需題款,每款的末尾,均需有名號印章以為結束。中間有少數同名同章,是所不免的。雖然印的大小方圓,字的刻法,可盡量使其變化。但整個冊頁中,如說每頁所題的名號,所鈐蓋的印章,都是一樣的,自然有雷同呆板之嫌。又每處收梢題名時,因配著未行地位的長短關系,字數往往有多有少。字數少,則題以簡單的名號。字數更多者,則題以重疊不同的名號,或加以作畫地點等等,來拖長字數,以適合末行長短的地位。現舉例如下。
《大滌子題畫詩跋》卷三《雙鉤桃花》:
大雪飛揚,驚喜欲狂。一般忍性,顛倒用章,此老年太過不及也,濟,又。
這就是石濤在《雙鉤桃花》上所題的第二處款。這第二處款是因圖章蓋倒了,故加以蓋圖章倒的說明,以表示鄭重,然因地位不多,末尾只題寫一「濟」字,一「又」字,以表明濟又題的意義。這幅桃花的第一處題款,因地位有空,先題首七絕,並附有跋語,收梢空處多,故題有重疊不同的名號,並記有作畫的地點。茲錄如下:
度索山光醉月華,碧空無際染朝霞;
東風得意乘消息,變作夭桃世上花。
如此說桃花,覺得似有還無。人間不語,何泥作繁華觀也。清湘、大滌子、鈍根、濟,並識於廣陵之青蓮閣。
石濤詩文書畫,無不擅長,且造詣至深。在書法方面,小楷行書表書,無不精工,放所繪畫的題識,或窮款;或短歌,或長款,或多處款,均極盡變化,恰到好處,可稱古代題款聖手。石濤的題款所以能恰到好處,當然與他詩文書法的造詣有關,但與他長短的名號,也有相當關系。因此,要弄明一人,就需要查核書畫家的字、號、別名、本名和齋室名。
這類常用的工具書有中華書局1957年出版,陳乃乾編的《室名別號索引》。本書所收人物,從先秦至清末,計室名、別名一萬七千多條。由於此書所收別名只限三字以上的,因此必須補查嶺南大學圖書館1937年刊行,陳德嘗著的《古今人物別名索引》。本書收錄古今人物四萬余個,截於1936年為止,收錄別名七萬余條,凡屬字、號、溢號、齋舍自署、爵里稱謂以及帝王廟號、書畫家題識、文學家筆名等均——載入。相同的別名——加以區別。書後附《補遺》與《續補遺》,補收了明清,特別是清末民初的人名。還可補查人民美術出版社196O年出版,商承祚、黃華合編的《中國歷代書畫篆刻家字型大小索引》。本書收秦漢至民國的書畫家篆刻家約一萬六千人,分上下兩卷。上卷從字型大小查本名、籍貫、生卒年、技藝擅長、師友淵源或曾任官職,所有古地名均註明現行省、縣名。下卷,從姓名查字型大小,下註上卷頁碼。本書未收錄室名,從室名查姓名,則要藉助於前述兩部索引。
除此之外,還可查《中國畫家大字典》、《歷代畫史匯傳》、《畫徴錄》、《國朝畫識》、《墨香居畫識》、《桐蔭論畫》、《寒松閣談藝錄》、《中國美術史圖錄叢書》中的《中國民間年畫史圖錄》、《中國書法史圖錄》、《中國版畫史圖錄》、《中國繪畫史圖錄》等書。《中國繪畫史圖錄》分上下兩冊,選收了戰國至清代歷代畫家的代表作品六百零八幅。圖錄以時代、作者為序編排,不僅影印作者的代表作品,而且簡介每一作者的生平事跡,說明每幅作品的形制、內容、特點。如對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及作品《女史箴圖》便有如下說明:
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市)人。義熙(4O5~418年)初官散騎常侍,卒年六十二歲。愷之博學有才氣,善畫,師衛協。人稱「虎頭三絕」——才絕、畫絕、痴絕。此圖絹本,縱二五厘米,橫三四九厘米。
設色畫:西晉張華所作《女史箴》中的故事,句意,大都敘說關於女子的封建道德,節操問題,每段書有「箴」文,末款「顧愷之畫」四字。畫用游絲描,人物形象生動,山、樹和人的比例則大小不稱。看出了早期繪畫的古拙狀態。
全書圖文結合,全面系統地反映了中國古代的繪畫成就。
同姓名是常見的現象。要准確地查出一個人的姓名,就要善於辨別書畫家的同姓名。如果不加辨別,必然發生差錯。遇到同姓名而產生疑問時,即使學識淵博的學者,也要翻閱有關工具書,這樣才不至把同姓名的人誤認為一人。關於同姓名問題,早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遠在南北朝時,南朝梁元帝蕭繹就編有《古今同姓名錄》一卷,此後幾朝,或為之作續補,或新編同姓名錄。目前查考歷代同姓名較為合用的是《古今同姓名大辭典》。彭作楨先生吸收前人所編同姓名錄的成果,參考經史百家、清代傳記及22省通志、測資料,作了增補修訂。書中收錄上古至1936年同名同姓者總計五萬六千七百人,其中姓四百零三個、同姓名一千六百個。在姓名下分別註明同姓名者的各自簡況,有時還註明資料來源。
掌握書畫家的字型大小、籍貫和生卒時間,對於書畫的鑒定工作很有幫助。這些問題往往被某些作偽者忽略,假如我們比較熟悉的話,就能夠比較容易地看出問題。例如:明代沈度《梅花百詠》冊,《石渠寶笈》卷三之十六著錄,款雲:「成化十四年秋七月望後一日沈度書於春草堂。」考沈度元代至正十七年丁酉生,明代宣德九年甲寅卒,七十八歲。成化十四年沈度已死去四十五年了,所以這件字冊不用看實物也能肯定它是偽品。又如明代姚綬《三清圖》軸,清代方睿頤《夢園書畫錄》卷八之十五著錄,款雲:「三清圖,永樂五年歲在丁亥秋日寫,雲東逸史公綬。」考姚綬尚未出生,所以可以肯定這件東西也是偽品。正因為書畫家的生卒時間對書畫的鑒定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就必須盡可能多知道一些為好。
但是有些書畫家的生卒時間等問題,在過去的文獻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記載不夠正確,這樣,作品本身就變成了第一手材料,它能補充文獻的不足或糾正文獻的錯誤。
如宋代趙孟堅(子固)的生卒時間,許多文獻記載為生於南宋慶元五年己未(1199年),卒於元代貞元己未(1295年),九十七歲。有人對此有懷疑,但一直未能解決。1962年《文物》第12期,刊載了蔣天格先生對這個問題的考證文章,推算出大約卒於景定五年至咸淳三年以前,依然還沒有作出肯定的結論。有人根據趙孟堅的朋友顧光題趙氏《水仙》卷詩,中有「甲子須臾事,蓬萊尺五天」二句,清楚地說出趙孟堅死在甲子年,即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時年六十五歲。這樣就解決了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問題。擅長畫梅的楊無咎,他的生年在文獻中尚未找到明確的記載,但在他的《四梅花圖》卷題記中看到有「丁醜人』三字,解決了他的生年問題(紹聖四年,1097年)。
元代柯九思的生年,過去有的書籍上的記載是錯誤的,如郭味渠《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記載為生於元皇慶元年壬子(1312年)天歷二年己巳(1329年)被拜為「奎章閣鑒書博士」,也就是說,柯九思虛年十八歲的時候就擔任了這個職務。這樣,問題就來了,人雖有天份,但哪有十八歲就任「奎章閣鑒書博士』的呢?顯然,這一記載是錯誤的。那麼柯九思的生年應是哪一年呢?故宮博物院藏元代虞集《誅蚊賦》卷,後尾紙上有柯九思的題跋,柯氏名款下鈐蓋了幾方印,其中一方印文為「唯庚寅吾以降」,這方印章為他的生年提供了確鑿的證據。考元代有兩個唐寅年,其一是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再一為至正十年(1350年),柯九思的生年毫無疑問是前一個庚寅年,即1290年。天歷二年已巳時任「奎章閣鑒書博士」已經虛齡四十了。
南京博物館有一件顏岳的畫,據記載他是明代人,但從實物上看卻是清人風格。後來在河南又看到一件他的畫,題作於康熙再壬寅,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於是確定了他的時代。石濤的生卒時間,過去一直有不同的說法,傅抱石《石濤上人年譜》和郭味渠《宋元明清書畫家生卒年表》均記載為:生於明代崇禎三年庚午,清代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七十八歲尚在。廣東省博物館藏的石濤《山水》冊上石濤自題七絕雲:「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無趨小乘,五十孤行成獨往,一身禪病冷如冰。庚午長安寫此。」上海博物館藏的石濤《六十自壽詩》雲:「庚辰除夜抱痾,觸之忽慟慟,非一日語可盡生平之感者,父母今生此軀,今周花甲……」後接七言詩,其中有「……白頭懵懵話難前,花甲之年謝上天……」。根據這兩件作品可以推出石濤生於明代崇禎十四年辛巴(1641年)。另有石濤《花卉》冊十開一本,其中畫蘭花的一開自題詩雲:「十四寫蘭五十六,至今與爾爭魚目,始信名高筆末高,悔不從前多食肉。」又畫芍葯的一頁末識雲:「丁秋十月拈格齋句作畫」。王以坤先生在《書畫鑒定簡述》中說:「『丁秋』即『丁丑』,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上推五十六年則為明崇禎十五年王午(1642年),這才是石濤的確實可靠的出生時間。」
書畫真跡中蘊藏著大量的資料,特別是畫家的生年、籍貫、行履和擅長的藝術種類,隨處都可訂補文獻闕誤的例子甚多,以上幾例只不過說明這樣的一問題:實物和文獻,其間也有辯證的關系。文獻能提供在實物中見不到和尚未見到的材料,幫助我們鑒定,反過來實物也可以補充或糾正文獻的疏漏或錯誤。但是當二者發生矛盾時,什麼情況下應相信實物,什麼情況下應相信文獻,還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
二、文史常識
鑒定者除了要看作品的藝術價值處,也要看到它的歷史價值。如宋朝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稿》,書法並不佳,但從歷史文物的角度來看,卻十分珍貴。明人手札,存世件數以萬計,它們除了可供研究當時的書法藝術外,還不知蘊藏著多少歷史材料。若缺乏歷史知識,既無法對這些東西作出恰當的估價,也不可能根據歷史材料來判斷它的真偽。
對於藝術家職業生活的了解,也是一種歷史知識。明代有些畫上空著上款的位置,這是等著有買主來買畫時再補寫,畫賣不掉,上款便始終空著。有些作品因畫在前,賣在後,下款和上款分兩次寫成,所以墨色不一樣。上述的現象可能會引起懷疑,可以理解,但並不一定就是偽跡。
在書畫鑒定中,常常用避諱來斷代。如故宮博物院藏宋代黃庭堅《千字文》卷,字體完全是黃的筆法,有個別字寫得水平較差,因為該卷文內寫明了是試雞毫筆,這一點往往被鑒定者忽略過去,且該卷本幅確為宋紙,並有梁清標收藏印多方,所以很多專家都認為是黃庭堅的真跡。後來才有人發現該《千字文》「紈扇圓潔」的「紈」字被改寫為「團」字,應是避宋欽宗趙桓的諱(因「紈」「桓」讀音相近)。考黃庭堅熙寧四年(1105年)卒,距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還有二十一年,決不可能有未卜先知預先避諱的道理。因此肯定了《千字文》是南宋人摹仿造假的偽品。又如:約五十年前,北京琉璃廠有一幅落款為董其昌的繪畫作品,畫得很好,落款字數不多,作品本幅十分整潔,所以有許多人要買。後來有個人看出了這件作品的毛病,落款「玄宰」的「玄」字缺寫最後一筆,是避清代康熙皇帝玄燁的諱。董其昌死於明崇禎九年,沒有活到清代,因此就肯定了這件作品是清代人偽造的。以上兩例一方面說明我們看書畫時,必須筆筆注意,字字注意,處處注意,千萬不可大概一看後,馬上就輕率地作出是其畫或假畫的結論來。這樣既易受騙,也不易學好鑒別。另一方面如果沒有歷史知識,不知歷史上有避諱現象,不了解避諱的時代特點,書畫的鑒定工作也是做不好的。
書畫家在題款時,除了題寫年份以後,對於季節、月份、日子也常要繼續題寫的。如有正書局出版的《中國名畫集》第二十三集石濤題款雲:
丁卯立秋前一日,於天延閣中作此,紀一日清課耳。清湘、石濤、濟山僧。又《大滌子題畫詩跋》卷一《黃山形勝》款雲:
丙寅浴佛日,試墨小華之妙處,亦一日之清課也。清湘、石濤、濟山僧。日本橋本關雪所藏石濤《梅花圖》捲款雲:
清湘老人、大滌子十五夜對花寫此。
然在繪畫上題記年、月、日期,除有紀念性的畫件以外,終究不能與文件契約情況相比,必須有明確的日期記載不可。故常有略去日期而僅記載年月的。如程霖生《石濤題畫錄?枯墨褐色山水精品》款說:
己未夏五月,避暑,畫於懷謝。湘源、石濤、濟道人。《石濤題畫錄?枯墨赭色山水精品》款雲:
己未夏日,過永壽方丈為語山法兄大和尚正,弟元濟、石濤。又《大滌子題畫詩跋》款雲:丙寅深秋,宿天龍古院,快然作此。
亦有略去日月季節,僅題年份的,如《大滌子題畫詩跋?長安雪霽》款雲:
長安雪霽,呈人翁先生大維摩正。時庚午,清湘、無濟、石濤。
我國寫年月的辦法,在皇帝專制時代,多用皇帝的年號紀年,如元和某年、赤烏某年、光緒某某年等。書畫家用天乾地支紀年的更為普遍,也很古。如《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殷墟所發掘的卜文,如「丁丑卜」,「辛酉卜」尤不勝枚舉。惟紀年則別立歲陽歲陰請名,如甲為瘀逢,子為困敦,甲子年則為閩逢困敦之年,乙為旃蒙,丑為赤奮若,乙五則為旃蒙赤奮若等等,一般舊文人稱它為大甲子。用甲子紀年月日的這種辦法,到現在還在實行、應用,成為習慣。在封建皇帝時代,正式的紀年非用皇帝的年號不可。皇帝換了,或皇帝年號換了,紀年的數目,仍舊從新的年號紀起。如光緒三十二年、宣統元年之例。干支是用天干十字,地支十二字配合而成。從甲子到癸亥,輪回一周有六十年。再從甲子起到癸亥為止,又六十年,永久這樣輪流下去。
以上舉例說明,關於干支、年號方面的歷史知識對鑒定書畫來說更為具體。如元皇慶雖只二年,由於改元,用到三年,明萬曆共四十八年,八月以後才是泰昌元年,在書畫的落款上,如果看到寫為萬曆四十八年庚申春日或夏日,是符合事實的,如果寫為萬曆四十八年臘月,則不符合邏輯,是有問題的。如果落泰昌年號的款,寫成泰昌元年庚申春日或夏日,也可以肯定是偽作。崇禎年號的書畫款,如果寫為崇禎十七年春月也是無可懷疑的。有些人如果不了解這種歷史過程,以為崇禎只有十六年,就可能將這件作品否定了,又如弘歷自嘉慶元年起作了四年的太上皇才死,所以當時宮廷中的文件上的年號,一直沿用到「乾隆六十四年」,設若有一張畫落款為乾隆六十一、二、三、四年,也有符合事實的,不能視為偽品。同時年號還有重襲。如果我們對這類問題不了解或知其一、不知其二,鑒定時也會發生差錯。
鑒定書畫要有文學知識。因為中國傳統書畫的作者,大都是有相當深邃的文學造詣,有不少書畫家,就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大文學家,他們所寫所繪,往往與文學有相當的關聯。有些書家喜歡寫自己的文章或詩詞,而另外的一些書家就喜歡寫古人或別人的詩詞文章;有些畫家喜歡臨摹古畫,或是畫古人詩意,並在其上題寫古人的詩句,而另外一些畫家則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上題寫自己所作的詩。如果我們讀過他們的集子,熟悉他以及他同時代人的詩文,對他們的思想、感情、畫的風格就能有更全面的認識。這對鑒定也是有幫助的。
還有,只能是後代人寫出前代的詩詞文章,前代人是決不可能寫出後代人的詩詞文章來的。明人寫唐詩、宋詞固然常見,如果宋人、元人寫了明人的詩便露了馬腳。作偽者有時將詩文的作者弄錯,張冠李戴。高江村舊藏後入清內府的所謂刁光胤《寫生花卉冊》,每幅都有南宋趙眘(孝宗)的題詩,書於乾道元年(1165年)。第六幅《蜂蝶戲貓圖》竟用了劉克庄《詰貓詩》:「飯有溪魚限有毯,忍教鼠嚙案頭書!」劉克庄1187年才出生,趙何能預用此典?題詩自然是後人假造。又如晉代顧俏之《洛神賦圖》卷尾紙上虞集的題詩也是後人偽造的,抄的是倪瓚明代洪武元年戊申題衛九鼎《洛神賦圖》卷上的詩。倪詩原文為「凌波微步襪生塵,誰見當時窈窕身,能賦已輸曹子建,善圖唯數衛山人。」因為顧愷之是今天的無錫市人,所以作偽者將詩中「衛山人」的「衛」字改成錫山的「錫」了。考虞集來威淳八年壬申生,元至正八年戊子死,他如何能寫出倪瓚在洪武元年戊申的題詩呢?如果我們對古詩文不熟悉的話,像這樣的問題是看不出來的,這也可算是憑借文學知識來判斷作偽的二個例子。
還有官制、歷史地理、文體對鑒別書畫也有幫助,文史知識的基礎雄厚一些,鑒別書畫就會順當一些。文史知識不多的人,鑒別起來會困難一些。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這方面的修養。
三、古建築、衣冠服飾、生活器具等方面的常識
古建築、衣服、帽子、生活器具等方面的有關知識,對鑒定書畫來說,具有相當大的作用,因為每個時代在建築、衣冠服飾、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點。關於這方面的實物證據,有墓室壁畫、石窟壁畫、廟宇壁畫和出土的俑、房屋模型及遺留下來的古建築物等等,另外我們還可以查找文獻資料予以相互印證。唐代的建築、衣冠服飾、生活器具與宋代不同,明代和清代就更不同。如宋代的官服帽子就不是這個樣子,宋人《迎鑾圖》卷和宋人《望賢迎駕圖》軸中人物所戴的帽子就是實例。元代主要統治者是蒙古族,他們的衣服帽子與宋代也不同,元人《元後妃太子像》冊為我們提供了例證。明代的衣冠服飾又有變化,人都是留發滿頭,衣服也沒有領子,這從明人《宣德行樂圖》卷上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也可以從明定陵出土文物中得到印證。清代的衣冠服飾為長袍短褂馬蹄袖,技等級分成幾眼花翎和紅纓帽,清人《康熙皇帝南巡圖》卷和《乾隆皇帝南巡圖》卷中刻劃得比較詳細。如果作品中人物著長袍短褂馬蹄袖,戴著紅纓帽和花翎,那末不論這件作品如何黑舊。署的是哪個時代哪個名家的款,我們都可以肯定它是清人的作品。
又如明人仿作的《清明上河圖》卷,現在流傳有很多本,多半屬於仇英一派的畫風,是「蘇州片」作的假。曾見明人記載,當時每卷售價為紋銀一兩。在這些偽本《清明上河圖》中,建築物和衣冠服飾等,均是明代的格式,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城牆全都是磚砌的。而這種磚砌的城牆原本是明代初年才出現的,西安城的古城牆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可是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原本,無論城郭、市肆、橋梁、舟車等等,大都合乎宋代的形制,除了城牆門洞是磚砌的以外,其它多半是土築的。這幅畫中的其它許多物像無一不和南宋初年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所講的汴京風物,諸如「迎門歡樓」、「太平車子」等——吻合。
關於古建築、衣冠服飾、生活器具等方面的知識,除了看考古資料,查閱文獻外,還可以向文管會、考古所搞古建築的專家,研究古器物的專家和戲劇服裝工廠作古典戲曲服裝的專家請教。
四、藝術欣賞和對操作方法的了解
書畫鑒定不等於對某一些畫家和他的作品作全面的藝術評價,但也絕不等於說書畫鑒定者不需要具備藝術欣賞能力。前代書畫流傳,世代受人珍重愛護,原因雖不止一端,但作品的藝術價值是首先被人考慮到的。一般地說來,歷史的評價,總是公允的。如果一個鑒定工作者,毫無藝術欣賞能力,那麼他對作品真偽的判斷也不能算是全面了。歷來對於書畫真假與好壞的關系有這樣兩句話:「真的不一定好,假的不定壞。」事實上前人的作品畢竟是真而好的多,假而好的少。我們不能否認有不少真偽的判斷地考慮了書畫的藝術價值才作出決定的。何況要是鑒定者的欣賞水平低下,又怎能在遇到例外的時候,分辨出其為真而壞,假而好呢?因此經常注意個人的藝術修養,提高欣賞水平,是一個鑒定工作者應當不斷努力以求的。至於書畫的創作、刻印、制色、制紙、織絹等知識,如果能了解一分,即有一分的用處,為了便於深入理解,藝術形式中的筆法特徵,鑒定工作者最好能夠下一番臨摹古書畫的功夫,臨一筆比看一筆要容易記得住,多臨則能更快地熟悉各種不同筆法的特徵,自然也就容易提高了。當然不是說必須書家才能鑒字,畫家才能鑒畫,但是作為基礎知識,了解操作情形,總是有益處的。
從事鑒別工作,必須具備鑒別時用的參考書,如《三希堂法貼帖》、《三希堂釋文》、《墨妙軒帖》、《重刻淳化閣帖》、《蘭亭八柱帖》和康熙年間的《懋勤殿法帖》,對鑒別字有幫助。尤其是後來收錄了自夏禹以來至明代米萬鍾、歷代帝王和名人法書142家,534帖,並有康熙「御書」、「御臨」、法帖64種,所刻唐代以前部分,除翻刻畢土安本《淳化閣帖》外,並增刻了不少晉唐楷帖和唐碑,幾乎歷代所有的名人墨跡、字體都收入了。這對我們掌握各個歷史時期書的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幫助甚大。
鑒別畫的書必須要有《石渠寶笈》《寶笈重編》、《寶笈三編》、《式古堂書畫匯考》、《畫禪室隨筆》、《江村消夏錄》、《平生壯觀》、《墨緣匯現》、《庚子銷夏記》、《清河書畫肪箚》、《辛丑銷夏記》、《大觀錄》、《石渠隨筆》、《西清劍記》、《佩文齋書畫譜》、《美術叢書》等。另有《詹東圖玄覽》一書,對評鑒和分析畫法最為詳密,閱讀後可增加識別能力。
除上述外,還須具備幾種工具書。查畫家姓名、籍貫和附有簡要評語的《畫史匯傳》、《畫史江傳補編》和《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以及《明清畫家印鑒》。此外,盡可能多買一些影印古畫冊,如《兩宋畫冊》、《故宮書畫集》、《唐五代末人名跡》、《中國古代繪畫選集》、《歷代人物畫選集》、《遼寧省博物館畫集》、《中國名畫集》、《中國美術史圖錄叢書》中的《中國繪畫史圖錄》、《中國書法史圖錄》、《中國印章史圖錄》、《中國版畫史圖錄》等。
❷ 貂蟬滿座,麈尾揮塵。
貂蟬,「貂蟬」是漢朝後宮之內女官的一種官名,管官員頭上的帽子。因帽子用貂尾做的而的名。狗尾續貂說的就是帽子問題。這里指官員。
麈尾,古人閑談時執以驅蟲、撣塵的一種工具。在細長的木條兩邊及上端插設獸毛,或直接讓獸毛垂露外面,類似馬尾松。因古代傳說麈遷徙時,以前麈之尾為方向標志,故稱。後古人清談時必執麈尾,相沿成習,為名流雅器,不談時,亦常執在手。像拂塵……太監手裡的那個……
兩句話應該連在一起解釋,官員們坐在一起討論的不是國家大事,卻只顧清談。
要和上下文結合在一起解釋。大意就是說官員們只顧空談,無所作為。
❸ 中國春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風俗一:掃塵
掃塵
掃塵顧名思義就是打掃塵土,過年前都要把家裡里里外外都要打掃一遍,這樣才能以最新的面貌迎接春節的到來,表達除舊迎新的寓意,掃塵這個習俗自臘月二十七日開始,也有些地方早早就開始除塵了。
風俗二:貼春聯
貼春聯
貼春聯一般是在除夕那天貼,春聯決不能夠等到過年的時候貼,不然沒任何寓意,也沒有達到喜慶的效果,春節貼春聯很是講究,春聯的順序,不同樣式的春聯等都要按著規則來,這樣才能家宅平安,來年闔家幸福、事事順心。
風俗三:放鞭炮
放鞭炮
放鞭炮是自古以來的習俗,一開始有個傳說是為了驅趕年獸,如今卻是增添吉利,讓鞭炮聲除舊迎新過新年。不過,現在大多數城市禁止居民隨意放鞭炮,所以人們想出了很多模擬鞭炮聲過年的方法,挺有一番意思。
風俗四:守歲
守歲
守歲其實說來也很有意義,就是一家人齊聚一塊一起從除夕跨越到春節,迎接春節的到來,為新的一年許下美好的祝願。
風俗五:拜年
拜年這個習俗小孩子可喜歡了。每到過年,他們就會穿上新衣裳,戴上新帽子,然後高高興興的去家人長輩面前說吉祥話,討要過年紅包,然後和朋友們一起去玩耍嬉鬧。風俗六:壓歲錢
壓歲錢想必大家都知道,過年添福添喜的一種方式,雖然現今社會變成紅包時代,但是古時候傳下來的「壓歲」和「壓祟」還是有的,壓歲錢給長輩是壓歲,希望老人長命百歲,歲歲平安;給孩子是壓祟,希望孩子無災無難,幸福安康。
❹ 中國古代對十二月份的稱謂
正月:柳月、銀柳插瓶頭,又稱柳月
二月:杏月、杏花鬧枝頭,又稱杏月
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稱桃月。
四月:槐月、槐花掛滿枝,又稱槐月。
五月:榴月、石榴紅似火,又稱榴月。
六月:荷月、荷花滿池放,又稱荷月。
七月:巧月、鳳仙節節開,又稱巧月。
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稱桂月。
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稱菊月。
十月:陽月、芙蓉顯小陽,又稱陽月。
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綠頭,又稱葭月。
臘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稱梅月。
(4)撣塵帽子擴展閱讀:
月是歷法中的一種時間單位,傳統上都是以月相變化的周期作為一個月的長度,一個月(太陰月)的長度大約是29.53日,即一輪「朔望月」。
在舊石器時代的早期,人類就已經會依據月相來計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許多歷法的基石。一年分為12個月;中國農歷一年也為12個月,農歷的閏年為13個月,多出的一個月稱為閏月。
月份來源的傳說來自於《山海經》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經》記載,帝俊有兩位妻子,羲和與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稱為月母。
❺ 慶祝春節方式
慶祝春節方式
掃塵
掃塵顧名思義就是打掃塵土,過年前都要把家裡里里外外都要打掃一遍,這樣才能以最新的面貌迎接春節的到來,表達除舊迎新的寓意,掃塵這個習俗自臘月二十七日開始,也有些地方早早就開始除塵了。
貼春聯
貼春聯一般是在除夕那天貼,春聯決不能夠等到過年的時候貼,不然沒任何寓意,也沒有達到喜慶的效果,春節貼春聯很是講究,春聯的順序,不同樣式的春聯等都要按著規則來,這樣才能家宅平安,來年闔家幸福、事事順心。
放鞭炮
放鞭炮是自古以來的習俗,一開始有個傳說是為了驅趕年獸,如今卻是增添吉利,讓鞭炮聲除舊迎新過新年。不過,現在大多數城市禁止居民隨意放鞭炮,所以人們想出了很多模擬鞭炮聲過年的方法,挺有一番意思。
守歲
守歲其實說來也很有意義,就是一家人齊聚一塊一起從除夕跨越到春節,迎接春節的到來,為新的一年許下美好的祝願。
拜年
拜年這個習俗小孩子可喜歡了。每到過年,他們就會穿上新衣裳,戴上新帽子,然後高高興興的去家人長輩面前說吉祥話,討要過年紅包,然後和朋友們一起去玩耍嬉鬧。風俗六:壓歲錢
壓歲錢想必大家都知道,過年添福添喜的一種方式,雖然現今社會變成紅包時代,但是古時候傳下來的「壓歲」和「壓祟」還是有的,壓歲錢給長輩是壓歲,希望老人長命百歲,歲歲平安;給孩子是壓祟,希望孩子無災無難,幸福安康。
❻ 請問農歷臘月二十四是什麼節日.
臘月二十四是掃塵日,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雖說「二十四,掃塵日」,實際上從祭灶前後到年終,均為掃塵時間。中國一些地方,每年從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這段時間都叫做「掃塵日」,也叫「迎春日」。
《呂氏春秋》中已有記載,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前掃塵的習俗。按照民間說法,「塵」與「陳」諧音,所以「掃塵」也叫「掃陳」。
年節掃塵有「除舊布新」的含義,掃塵蘊含了人們「推陳出新」、「辭舊迎新」、「破舊立新」的願望和期盼,其用意就是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去。這一風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愛清潔、講衛生的傳統,寄寓了人們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頑強的生命力。
❼ 各地的新年習俗及原因
東北
東北的春節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習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燭、廣陳供品,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辭歲。隨後,舉行家宴,長輩們坐了上首,晚輩們團團而坐,取「闔第團圓」之意。飯果必要豐富,讓人有充實感,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興旺。這頓飯是對年菜的首次品嘗,通常必有紅燒肉、燉羊肉、米粉肉、紅燜肘條、元寶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凍兒、豆兒醬、豆豉豆腐、芥末墩兒、辣芥菜、炒醬瓜兒等年禧套路菜。
北方
天津
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蒜」。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的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的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宮頭一個目標就是風葫蘆,成年男人到這里,忘不了買燈籠,女人們來這里多是「洗娃娃」的。從娘娘宮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這是節前婦女必須做完的事情。
天津還有春節貼吊錢兒的習俗,吊錢兒是用彩紙剪刻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棱上,作為春節喜慶氣氛的點綴。貼上的吊錢兒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損壞,否則就意味著一年不吉利。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
山東
山東的很多地方除夕夜午夜過後所有的人起來拜天地神。農村還要放鞭炮、在上房院子擺一張桌子,桌子上放上貢品,燒香燒紙,人們稱之為「發紙」。當然還有其他的如用席子搭起「天地樓」,祭拜各方天神。在山東農村很多地方保留了在大年初一磕頭拜年的習俗,一大早天還未亮,家族中所有男子都要給族中年老的長輩磕頭拜年,小孩拜年還要給「壓歲錢」。在吃過早飯之後,家族中所有女子給族中長輩磕頭拜年。大年初二,有些地方有全族男子到祖墳上祭祖的習俗,祭祖要帶上豐盛的貢品、紙錢、香鉑,並且還要帶上很多鞭炮,以告慰祖先神靈。初三初四則是走親戚的日子。
山西
山西拜天祭祖的規矩不多見了,但年三十兒的晚飯上不能說話的規矩被保留了下來。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意在有餘頭。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兩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
過後,就忙著准備過年了,氣氛一日濃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為大掃除之日,俗稱「胡打掃日」。山西人在臘八節從這天以後,年事准備工作達到高潮。過去太原有一段民謠:「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稱「鏖歲」。雞鳴之時,開始焚香、燃燈、擺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後合家互相拜年。兒童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則賜以壓歲錢,以取吉利。商戶人家在過年期間對財神的祭祀最為虔誠。
大同地區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它與當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發生各種聯系。每逢春節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裡面放柴,上面寫個大紅字條「旺氣沖天」。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點燃後,火苗從無數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既禦寒,又壯觀。大人孩子們圍起一圈,有的做游戲,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以圖「旺氣沖天」。
陝西
陝西人一進臘月,就忙和起來了:推上碾子壓糕面,趕上毛驢磨豆腐,蒸黃饃饃,做黃酒,擀雜面,炸油糕,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備好。
在這里還有這樣一種習俗,過年都要給孩子做個「棗牌牌」。「棗牌牌」就是用紅線穿上紅棗、穀草秸秸,上面掛個銅錢,下面墜個鞭炮,掛在孩子的背後,這是一種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這里,我還看到有的人家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頂針」,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歲頂針」。每年增加一個,一直到十二歲為止。
除夕到了,萬事俱備,貼對聯,打醋炭,掛紅燈,凈院落。打醋炭,是一種獨特的習俗,就是在鐵勺上放一塊燒紅的煤炭,再澆上醋。「打醋炭」要在家裡的每個角落進行,意為驅邪,實際上這是一種科學的殺菌消毒的辦法。夜幕降臨,老年人總是虔誠地敬神點香燒紙,領著好奇的孫子們叩頭。大孩子忙著放炮、點火塔塔。細心的婆姨在門邊放上炭塊和冰塊,在門後立個擀杖和刀斧,據說,這是鎮邪的,在這里叫「守歲」。除夕之夜人們總是睡得很晚。一般家裡都徹夜不熄燈,預示四季平安,長命百歲。鍋里放些吃食,這叫「照鍋」,意思是一年不缺吃。
秧歌拜年是陝北年俗中獨特的風情。春節期間,村村都組織秧歌隊,挨門逐戶拜年,在這里俗稱「沿門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謁廟、敬神,祈禱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到各家各戶拜年。秧歌隊每到一戶,傘頭觸景生情,即興創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如「進了大門抬頭看,六孔石窯齊展展,五穀豐登人興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河南
河南人把除夕慣稱大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都要在二十八貼春聯。民間最重要的活動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正月初一,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遺像。接著,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全家人吃過年餃子,隨後開始到親友家拜年。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後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等賀年客人,家裡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正月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正月初三為祭墳、祭宗祖的日期,因舊皇歷中說這一天「諸事不宜」,初三開封忌走親戚。初五為破五節,民間認為初五是年後第一個不吉日,親友之間亦忌相互串訪。除此兩日之外,節日期間,開封民間走親串友,幾無閑日。
河北
在古時,趙國京都邯鄲在除夕歡慶活動中,流傳著一種奇異的風俗「扔愁帽」。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靜之時進行。各家各戶的大人、孩子,臨睡前,都把頭上戴過的舊帽子或舊頭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掃街道時,再把它們清掃到牆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靈火」時燒掉。老人說,這樣做,可以扔掉一年的舊愁,迎來一年的新喜。
甘肅
在甘肅,新年舞社火是甘肅各地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同時也是一種載歌載舞、體裁多樣、種類繁多的綜合表演藝術,多在農歷正月進行表演。民間社火表演中,以歷史上的豪傑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間傳說中的各種人物為角色。為了塑造人物形象,藝人在化妝時,從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出發,以豐富的想像,運用各種色彩,彩繪出各種臉譜,逐漸形成別具一格的臉譜藝術。社火臉譜忠實表達了人民群眾對真善美的審美心理和對歷史人物的好惡褒貶,他們通過社火臉譜,誇張、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在社火表演中獨具特色的有蘭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攻鼓舞,張掖的頂碗舞、隴東的秧歌和天水的扇鼓、臘花等。正月打鞦韆,進入農歷正月,臨夏山村的大樹間,一架架鞦韆架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打鞦韆游戲。打鞦韆,有兩種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橫板上,由別人在後面送,悠悠晃晃,飛得不太高,這種姿式適合於年幼兒童;二是站立在橫板上,自己用力,使鞦韆快速飛升,這種姿式最受大人青睞。就這樣,歡樂的人們飛在鞦韆上,天天飛、夜夜飛,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南方
福建
福建閩南農村的過年習俗有著自己的特色。在農村,農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的意思。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扎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凈凈、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淡化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26]
江蘇
江蘇各地過年習俗都有一些獨特之處。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也隨之逝去。
浙江
在浙江永嘉楠溪江中下游一帶,在剛結婚的第一個春節,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要做米餅,俗叫「送上門餅」。用白米磨粉炊熟,放在石臼里搗膩,揉成米塊,然後放在木雕成的模具內,印成一個個圓而扁的米餅,正面有圖案,如雙仙和合、劉海獻錢、狀元象等人物。數量要做一擔,約50雙到100雙。除此以外,還要有豬肉、松糕、長壽面(索麵)等。在文成,拜年叫「貌年」。
在紹興,送灶神之後,除夕之前,每戶人家總要選擇一個祝福的吉日,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的大祭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聖宗」四字,紹興人叫祝福菩薩、大菩薩,據說是宋代的皇帝。南宋滅亡後,遺臣們懾於元朝統治者的淫威,不敢公開設祭大宋君王,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靜時悄悄地進行。這種帶有民族意識的祭記,後來不僅廣為流傳,而且增添了答謝神明保佑和祈求來年幸福的意義。照老年人的說法,天上的菩薩,不進不潔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須把廳堂、祭桌、祭器等憚掃、洗刷得乾乾凈凈。「五牲福禮」煮好後,盛放在木製的朱漆大盤里。祭典若在深夜舉行,氣氛更為庄嚴肅穆。男丁按輩份行三跪九叩大禮,婦女和個別忌生肖的男丁都要迴避。別說百身莫陵的寡婦祥林嫂,就是魯府的太太、小姐們也是被剝奪祝福資格的。舊時,浙江東陽一帶,進入歲末臘月,民間有一種「抲年鬼」的風俗。「抲年鬼」從臘月初一開始,到十五結束。因為,這時候舊歲將要辭去,新年就要到來,為了千家萬戶,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過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間之鬼抲除干凈,以免禍患滋生。
廣東
在廣東潮汕地區,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戶戶製作各式粿品,以備過年之用。除夕會逛花市,行花街,百合、橘樹、菊花、桃花等都必不可少,因為花是最有好運的行花街,可以交好運,新年吉祥。農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在粵西北的西江肇慶段「小三峽」水面上,至今還生活著一些以船為家的「水上人家」。這些漁民有些是世世代代在船上生活,他們大多在船上做飯,大多依然燒木柴。漁民們還喜歡在江岸邊空地上種上番薯、油菜、蔥、蒜苗等,補貼生活。過年時,漁民們喜歡在船頭貼上「一帆風順」,在船艙上貼「萬事順意」和「老少平安」,還有獨特的金錢剪紙圖案的「紅錢」,此外還要在船頭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海南
在海南人看來,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願望,人為地做出來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為前面均加上一個「做」字,如做清明、做親家(即結婚),而北方人「過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說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舊年」即過春節。而北方所說的過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過在海南鄉下,「新年」是不當年來「做」的。海南俗話「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過中秋,鄉下就籌備著「做年」。除夕晚上,室室點燈,家室有燈,夜以繼日,一連數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罷;俗稱「發燈」,取「添丁發財」之意。初一凌晨,無論老少都得起床吃「齋飯」(即為清凈潔白以懷念祖先)。「齋飯」不但類似於伊斯蘭教的清真食品,而且正如北方人過年必吃魚(年年有餘)一樣,吃的東西還須有吉祥寓意,其中必有清炒茄子(茄子,海南話寓意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菜(「芹」與「勤」諧音,祈望全家在新的一年勤勤勞勞)、長粉絲(寓意過日子細水長流)、黃黃的像金元寶狀的豆腐乾(寓意招財進寶)……
四川
少數民族四川:「羌年節」羌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之一。現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壩州境內的茂縣、汶川、理縣以及松潘部分地區。羌年節於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慶典,一般為3-5天,有的村寨要過到十月初十。按民間習俗,過羌年時還願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盤業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咂灑、跳莎朗,直到盡歡而散。整個活動儀式由「許」主持,咂酒則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開壇。節日期間親朋好友可互道祝賀,相互迎請。四川客家春節習俗客家人的不斷遷徙,使他們對故土更為留戀。對家鄉山水、習俗的懷念使他們緊緊地團結起來,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艱難困苦,傳統習俗成為聯系客家人的堅強紐帶。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來仍保持了客家的傳統風俗習慣。客家人對農歷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其中,尤以上川龍最有特色。上川龍是清初江西劉氏移民帶到川西的,由劉氏族人年年扎龍,年年舞龍,用於拜年沖喜,祈求風調雨順。上川龍巨大雄偉,由三五十人操作舞動,龍頭重達三五十斤,耍龍技巧性強、路數多。成都人元旦不吃飯,因為「飯」與「犯」,同音,為了避諱,則吃湯圓或掛面以祈求合家團圓,福壽綿長。劉閣等地於正月初七「人日」還要「過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團年飯。成都人則於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長壽縣元旦於門外燃九支臘燭,稱為「九品燭」,以敬天地。四川人過年愛觀「燈」 蜀中大地一片燈火盛景這邊廂,以「異國風情」為主題的自貢燈會才發散出陣陣「洋味」;那邊廂,傳統的成都燈會第三十五次變幻著迷人的流光。而在川中的簡陽、川北的江油、川南的宜賓等地,三台風格迥異的新春燈會也次第亮燈。羊年新春的蜀中大地,一片燈火盛景。燈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每逢過年過節時很多地方都有掛燈籠、辦燈會的傳統。而對愛熱鬧、尚祥和的四川人來說,過年不可無「燈」,燈會成了川人過年不可少的「年貨」。因此之故,四川燈會歷史悠久,水平高,被譽為「天下第一燈」、「中國燈會之首」。尤其是成都燈會和自貢燈會,氣勢之磅礴、構思之奇巧、工藝之精湛、地方風情之濃郁,成了中國地方燈會之翹楚。
❽ 現在幾月就是幾月,中國古代對十二月份的稱謂與現在有哪些不同
農歷十二月為「臘月」,古時候也稱「蠟月」。這種稱謂與自然季候並沒太多的關系,而主要是以歲時之祭祀有關。所謂「臘」,本為歲終的祭名。漢應劭《風俗通義》謂「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蠟,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這里所說的,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動,所以說臘月是個「祭祀之月」。
臘月是一年之歲尾,正值寒冬。民諺雲:「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正是言之其冷。這時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閑」之說。農事上是「閑」了,但人們生活的節律並未因此而放慢,人們懷著愉悅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節邁進的步伐。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的三大節中最為隆重的一節。而臘月,正是迎接春節的前奏曲,在這個前奏曲里有著豐富的內容。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封印、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廣義地說過年,應該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甚至可以說從喝臘八粥就開始了,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而過去一些官宦人家,甚至還有拖至二月二「龍抬頭」那天過年才算結束,從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就可看到。
過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極富有魅力的。為了過好年,中國人要拿出近一個月的時間做諸多准備。人們要忙著對保佑、賜福於他們的神祗、祖先有個交待;要對一年來的往來賬目有個結算;要對親戚、鄰友、同僚給以節日的慰問,以使今後能更好地相處。對一年來的家庭事、個人事都要加以總結,以使在新的一年裡,個人能更有進步,家業更加興旺。
臘月里的習俗
臘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燉燉肉);
二十七,宰公雞(殺灶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臘月初八
紀念釋迦牟尼
臘八粥的由來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雲:「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 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廣東地區已不多見。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臘月23
進行食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臘月24
掃房子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
「帚」字已見於甲骨文。陝西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上,就有「子持帚作灑掃形」的銘文。可見,人們在幾千年以前就用掃帚掃除了。《禮記》中,有「凡內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的記事。這說明,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穢、塵沫與傳播疾病有關。周書《秘奧造宅經》中就有「溝渠通浚,屋宇潔凈,無穢氣,不生瘟疫」的記載。
《呂覽法》稱:「歲除日,擊鼓驅癘疫鬼,謂之逐除,亦曰木難。」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了。到唐代,「掃年」之風盛行。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以祈新歲之安。」清*顧祿《清嘉錄.十二月.打埃塵》:「臘將殘,擇憲書(指歷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塵。」清*蔡雲詩《吳俞欠》詩曰:「茅舍春回事事歡,屋塵收拾號除殘。」《歲時瑣事》則說:「十二月二十四日掃舍宇,凡有所為,不擇憲書,多嫁娶,謂之亂絲日。」
古代把春節大掃除稱為「掃年」,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對於北方來說,嚴冬中的臘月掃房,只是撣掃而已,而在南方往往將桌椅板凳,甚至大架子床都抬到河邊、井邊去刷洗。掃房以後,全家就要開始籌辦年貨,請香蠟紙碼、供品,寫對聯、剪窗花、買掛錢、年畫、鞭炮……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又名「掃塵、打埃塵、除殘、除塵」。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有趣的是,古時有關掃塵的由來,卻有一個頗為詭異的故事。
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臟世界。一次。三屍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三屍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皂白,惡狠狠地在每戶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官來個斬盡殺絕。
正當三屍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灶王爺商量對策。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臘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凈凈,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凈,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倖免。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三屍神」,道教稱在人體內作祟的「神」。據《太上三屍中經》說:「上屍名彭倨,在人頭中;中屍名彭質,在人腹中;下屍名彭矯,在人足中。」又說每逢庚申那天,他們便上天去向天帝陳說人的罪惡;但只要人們在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掃塵對於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是大有益處的。據科學研究,在灰塵含量高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氣中含細菌竟達幾百萬個,在這種環境中,肺炎、咽炎、肺癌、肺氣腫、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發病率都較高。灰塵多能吸收和折射陽光中的紫外線,當每立方米空氣中含灰塵1毫克時,紫外線約減少2/3,長期在這種環境中生活,兒童患軟骨病機會會明顯增加。
此外,打掃衛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鏡。掃塵後及時更衣。祖國醫學認為,立春後氣候轉暖,萬物復甦,害蟲也開始孽生。所以,趕在春節前大掃除有助於預防傳染病、流行病。既有益身體健康,又增添了辭舊迎新的節慶氣氛。
臘月25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臘月二十三)後,天帝玉皇於臘月二十五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照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里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游藝活動。
臘月28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多數地方在這一天要趕制過年的麵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蒸饅頭」。(摘自禮俗流水賬)
老北京關於春節的一首童謠: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
臘月二十五,炸豆腐;
臘月二十六,煮白肉;
臘月二十七,殺公雞;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教孩子念的時候,我不禁心生疑惑,怎麼是從臘月二十三說到初一,而不是從初一說到十五呢?也許是對節日的期待比過節本身更加有趣吧?!過了初一,自由自在的節日是過一天少一天,而從臘月二十三到初一,過節的氣氛可是一天比一天熱烈。所以大年三十前的日子可不容忽視呀。
臘月29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臘月30,即是除夕
❾ 請問我們溫州泰順的庄氏的歷史是怎麼樣的
我們現在把新年的第一天稱為「元旦」。「元」字原是「第一」和「開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但在歷史上,元旦到底指哪一天,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規定。1911年,始將大年初一由元旦改稱為春節。雖統稱「春節」,但山城泰順的鄉民們仍習慣稱春節為「過年」。
元旦佳節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一個節日。各地百姓們歡度春節的同時,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年節風俗。它們有的已消失了,有的仍然存留,延續至今。泰順各地的年節風俗總的來說是大同小異。據調查掌握的資料來看,依筆者「井底蛙」之見,縣內年節風俗之所以有差異之處,是否主要是受始遷地、民族和生活習慣的影響而產生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年的經歷,但對於過年風俗有過調查和研究的,卻不會有太多。作為山城泰順大山之子,我們是否應當了解或者調查、研究與我們的生存家園血脈相、不可分割的鄉土文化。我私底下想,只要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去做一些調查,不用幾年,我們就可以收集到一大批寶貴的鄉土文化資料了。
筆者的這些調查文字實屬粗俗之作。俗話有「拋磚引玉」之說,那麼,恐怕我的這些文字連塊「磚」都稱不上的。不過,我卻又心存有「過分」之嫌的念頭,那就是希望能引動大家,一起來調查、研究我們的鄉土文化。
如果我的這份調查資料可以讓您耐心地讀完,在感謝之餘,我還有個希望得到您指教的願望!
壹 年前掃塵
「有錢沒錢,洗洗過年」。 無論貧窮富有,在年前,家家戶戶都要全家出動,將廚房、廳堂等處打掃得乾乾凈凈的,箱籠櫥櫃、牆角床底也要除去積年塵垢,這就叫做「掃塵」。掃塵時特別要將煙囪撣干凈,因為灶神在二十四日回歸天庭時,是化作一道青煙從煙囪走的,當然得將他的「行走」這路打掃干凈。
據載,掃塵這一春節習俗,在我國已有四千餘年歷史。到唐宋,年終掃塵已成為家家戶戶必做之事。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裁:臨安過春節,「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明代的《大戴禮》中,還把歲末防塵規定為一種禮節。舊時,再忙人家也要做清潔,將室戶垃圾一掃而光,寓掃除晦氣和霉運,迎接新年的好氣象。
據縣內一些地方的傳說,認為灶神走後,人間門戶的事情並非沒有天神掌管,玉帝又會派神下來代灶神打理幾天「政務」,而這位天神非常講究潔凈,如果怠慢了他,他也會像灶王一樣回去向玉帝打小報告,人們則要受到玉帝的處罰。所以在灶神上天,天神到來之前,一定要將門戶打掃干凈。
掃塵的日子視祭灶神的日期而定,如三魁、雅陽、龜湖、嶺北是在臘月二十九祭灶神的,一般在臘月二十四左右掃塵。下洪等地,在臘月二十四祭灶神,則從臘月十六開始就要進行掃塵。總的來說,必須要在灶神回天過年之前,進行一次掃塵。
掃塵這天,泰順有些地方還有一些關於除舊迎新的習俗。下洪貝谷在掃塵這天,如果是年家裡小孩不大平安,即俗語說的「不聽話」,就要在衣櫃中翻出一頂孩子戴過的帽子扔到山頭上去。洋溪、司前一帶則找一套孩子穿過的衣服扔到溪里隨流漂走。希望舊歲能帶走不吉利的事情,在新春來臨之際,讓好運降臨。
掃塵習俗,雖然很多內容都充斥著人們意願中對美好祈求,但也不乏現實意義,經過打掃,灰塵臟物四布的宅院頓時變得窗明幾凈、纖塵不染,顯得氣象一新,非常有利於人體健康。
貳 辦年貨·過年食俗
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非春節莫屬,飲食也最為豐盛。山城鄉民在小年過後,著手置辦年貨。泰順各地趕集的日子不一,有的地方是逢三趕集,有的地方則每七天趕一次集。但是在臘月二十八日這天是專門為大家置辦年貨而設立的趕集日。山外的南北貨、山裡的土特產等等,可謂是堆積如山,人流如潮湧,過年的氣氛隨著置辦年貨的熱鬧場面已越來越濃。
商家店鋪一般在臘月二十九下午就早早地關門打佯,回家過年了,一直到正月初六、七才恢復經營,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在年前准備好過年用的必須物品,如魚肉果蔬、煙酒糖茶、香紙蠟燭。小孩們也要拉著大人的衣角,跟他們到集市上纏著要買自己喜歡的糖果,然後抱回一大袋,足夠解饞一段時間了。對於小孩來說,他們之所以喜歡過年,或許除了在正月里可以不受大人的打罵外,最高興的就是有自己喜歡的「過年貨」可吃了。
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們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節飲食更是形成了豐富的飲食民俗。我國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米糧是人們的主食。泰順鄉民更是在「米」上大做文章,創造了具有地方風味的食品。如羅陽的婆餅,泗溪、三魁一帶用免子熏制的臘肉,龜湖一帶用豬肉熏制的臘肉,仕陽、雅陽等地麥芽糖,等等。
大凡到過山城並上過山城飯店酒樓的人,無不盛贊山城那獨具風味的亦飯亦菜的「婆餅」。據說,製作婆餅很費功夫,須先將上等大米浸透,磨成濃淡適度的米漿,攤在燒熱的平底鍋上煎成一張厚薄均勻的完整餅皮,然後取出一張餅皮攤平,披上一層由碎精肉、香菇、木耳、蝦仁、干貝、花生、芝麻、蛋絲、蔥白等做成的餡心;再重上一層餅皮,又放上一層餡心;再重上一層餅皮,又放上一層餡心,如此反復數遍,然後捲成長條,壓扁,置於平底鍋上文火煎烤,於是就有一種悅耳的「」吱吱響聲發出,令人食慾大增。等烤到通體金黃,噴香酥脆時,便可取出切段,擺放在淺口大盤中,端到席上,才是一道香氣四溢、叫人垂涎且名播遐邇的婆餅。
食用婆餅也有講究。夾取須用羹匙兜舀,用淺盆或薄碟子承接,小心別讓它散開。否則,餡心就會從餅皮中脫出,皮餡分家,失去婆餅特有的風味。這樣,就會如同打擊樂中鑼鼓鐃缽分開打,不成調調。用時更忌性急,須縮唇嘴牙,小心啃下一小塊細嚼慢咽。否則,就會燙嘴傷喉,憋出眼淚,使你當眾狼狽尷尬,也有傷風雅。
婆餅又叫薄餅、包餅、烙餅。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山區一些單門獨戶的人家,白天男人們下地耕作,青年婦女也去幫忙,只留下老嫗看家。她們閑得無聊,就想弄點東西打牙祭。而在那時候,窮人家掏不出銀兩買副食的,況且在那邊遠山區,即使有錢也沒地方買。老婆婆們「饞中生智」,就地取材:把家裡僅有的一點兒米量出一升半升來磨成漿,於是米漿餅里裹菜餚便成了婆餅的雛形。再後來,又經人們的不斷改進、完善和提高。因為這道菜的「發明專利」是屬於老婆婆們的,因而便稱之為「婆餅」。(田心《「婆餅」考》)
泗溪、三魁、龜湖、新山一帶的臘肉,在做法上大同小異,只是原料不同而已。原料如果是免子,則要取去肥腸和內臟,整隻熏制。豬肉作原料的,則取其精瘦部分。用豬肉作原料的臘肉製作方法是,先在灶鍋中鍋放入大米一斤(按熏制十斤豬肉算),然後在大米之上縱橫架設木枝,上放豬肉。灶里燒起柴火後,大米焦而生煙,起到熏制豬肉的作用。十幾分鍾的時間即可熏制完成,然後涼在通風處,一兩天即可食用。
仕陽、雅陽等地的麥芽糖也是當地鄉民們過年的必須品。製作方法如下:先將蒸熟的糯米飯稍涼,溫度降到20度左右,再拌入浸過溫水的大麥芽,過一夜後,大麥芽中的酵母已將糯米飯中的澱粉轉化為糖,呈粥狀。第二天一早,將它放入糖栳(大草包)中,用絞架絞出糖水,分離出糖渣。再將糖水放鍋中加熱,經過水分的不斷蒸發,糖水漸漸粘稠,等到有絲狀糖油時,即取出拔拉就成軟糖。若煎的時間再長些,糖油就更濃,可拔拉成酥糖。除此之外,還可用糖稀拌上炒米花、花生米、芝麻,製成又香又甜又脆的「炒米糖」、「油炸果」、麻花(繞藤糖)等。
縣內各地農家過年食品雖略有差異,但年糕和湯圓卻是鄉民都要在年前製作準備好的食品,成為山城鄉民過年最主要的地方食品。製作年糕先取大米入飲甑蒸熟, 然後倒入石臼里,用石碓捶打。 粉團需不斷地翻動、灑水,以免粘在石臼、石碓上。將米粉團打透後,就把它放到門板上,切取搓成條狀,一般為自家食用。或用木製印花板印成塊狀,印花板雕有花鳥等,年糕上也就印有這些吉祥圖案了。此種印花糕貼上紅箋後,作為正月拜年用。還有一種冥齋尖,呈「金」字狀,作為祭祀用。
湯圓,是用糯米粉製作的食品,縣內又有「丸子」「團子」等名稱。因「湯圓」與「團圓」諧音,春節吃湯圓又有「家人相聚,團團圓圓」之意。這是諧音衍化來的寓意,關於吃湯圓為祈願團圓之意,還有個傳說。相傳嫦娥奔月後,後羿由於日夜思念而成疾卧床不起,正月十四日夜,有一童子求見,對羿說:「我是夫人(嫦娥)派來的,夫人知道你日夜思念她。明日是十五月圓之夜,夫人讓你用米粉作丸子,團團如月,然後將丸子放在室之西北角,夫人便可降臨。」百姓人家為了祈求家人順利安康,年年團圓,便也在春節食丸子。製作湯圓,首先將糯米用水浸泡後磨成漿,盛在布袋裡壓在石磨下將水濾下,然後將粉塊搓捍成湯圓。三魁一帶不作餡,俗稱「丸子」;羅陽一般要在湯圓里放油麻、糖等餡料,稱「湯圓」。吃起來,有一股清香味,粘而不稠,甜而不膩。
叄 小年祭灶神
泰順有句俗語:「先生不吃冬至丸,長年不吃廿四飯」。說的是在 古時,教書先生在冬至前就要散館回家,而幫人家做長工的「長年」也要在小年——臘月二十四之前回家開始准備過年。小年,又叫「小歲」、「小年夜」,是相對除夕而言的。小年的日期,南北略有差異,一般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兩天。有些地方則更早,有「過了臘八便是年」的說法,也就是過了臘月初八的「臘八節」,人們就開始准備過年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雲:「臘月日更新,謂之小歲,進酒尊長,修賀君師。」這表明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人們過小年尊師敬長的風俗已經形成。
小年最主要的是祭灶神。灶神,亦稱灶君,唐以後又稱灶王。它是中國民間受到普遍信仰尊崇的神靈,上至天子下達庶民,家家戶戶都有供奉。漢代以前的人,有把灶神作為火神的觀點,因為灶的功能主要是用火燒熟食物。而把炎帝、祝融看成火神和灶神,則是後來的說法,因為這兩個神話人物乃是戰國以後才被確立的人化神。把灶神作為火神,其信仰都是從灶的自然屬性及它對人們生活的實際作用而產生的。在當時,人們認為灶神是受到敬仰的炎帝、黃帝,是火神祝融變來的,於是把灶神當作掌管飲食的神。
灶神成為「一家之主」始於漢以後,由掌飲食,進而掌握人們的壽天禍福。人們祭灶,一方面是想通過這一祭祀活動得到幸福,另一方面也是怕灶神給他們帶來災難。《敬灶全書·真君勸善文》曰: 「灶君乃東廚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終月則算,功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災殃。」這樣,灶王成為玉帝派到各家的督使,專門監視各家各戶的言行、大小過錯,一旦發現令它不滿的行為,就暗地裡記一筆帳。待到臘月二十三,它回到天上向玉帝作一次總匯報。
泰順關於灶神的傳說不太多,流傳較廣的一種是說有一個叫二丁的窮人以乞討維生,後來家境漸好,娶了妻子。但他的妻子雖然賢惠,可是長得很醜。時日一長,二丁就嫌棄她了。家裡漸富後,二丁就將妻子休掉了,迎娶了村內一個曾與他勾搭成奸的女人。此事被玉皇知道後,放了一把火燒了二丁的所有家產,他的後妻也在火災中喪生。二丁從此又過上了討飯的生活。一日討到一戶人家,二丁餓得走不動了,敲了一聲房門後,終於由於飢餓過度,暈了過去。湊巧的是,他的前妻就是改嫁到這戶人家的。二丁醒後見到自己的前妻,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她,便縱火死了。天上玉皇知道後,覺得二丁有羞愧之心,尚未泯滅人性,便封他為灶神,掌管凡間的香火事務。
泰順民間祭祀灶神的日子大多在臘月二十四日,如下洪、筱村等地。也有的地方在臘月二十九(大年則三十,下同),如三魁、雅陽、龜湖、嶺北等地。祭灶神一般在白天舉行,龜湖有些地方則在年夜飯後祭灶神。灶神的神龕安在廚房牆壁上,一般在民居主體建造完工壘灶後安灶神位,儀式要請尪師主持。尪師要向灶神匯報戶主家人的情況,請他保佑平安。灶神龕外的牆上用紅紙書寫「灶君上天奏好事,香煙落地地生財」,也有寫「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神龕內左右兩邊書「擔柴童子,挑水童郎」。當中寫「奏善堂」三字。
龜湖有些地方祭灶神還有不許女人參加的習俗,這可能跟一個傳說有關。據說,灶神是玉皇大帝的第三個兒子,由於太貪戀女色,被玉皇貶到凡間當灶神。所以,女子們都不祭祀灶神。泰順民間祭灶神,普遍是用三牲福禮(雞蛋、豬肉、魚)和茶、酒、年糕等。祭祀時,主人一邊添酒,一邊還要祈求灶神歸天庭後要多說好話,不能將家裡的醜事匯報於玉帝。為了能讓灶神說好話,有的人家還用糖祭祀,意謂吃了甜,嘴巴甜,說的當然是動聽的話了。也有的說,用糖祭灶神目的是為了粘住他的嘴巴,不讓他亂說話。據說,用年糕祭灶也有「糊口」之意。這一切都是源於灶神是「一家之主」,人們之所以要祭祀他,當然有懼怕他的意 思。
相傳本有皇帝命的羅隱當年也是被灶神奏上天庭才變成「金口乞丐身」的。民間故事是這樣講的:羅隱本有帝王命,未登上寶座前,母子二人以乞討為生。羅隱的母親脾氣非常暴燥,有一次為羅隱去村裡借物品而村人不借而大發雷霆,惡語謾罵說,如果羅隱日後能成大事,鄰里的雞犬都得見血。此話被灶神聽到了,在年底回天庭時便向玉皇大帝告發。玉皇大怒,當即下令廢除羅隱的帝王命。天兵天將立於雲端要收回羅隱的帝王命,而此時羅隱並不知道自己有帝王命,他見天上雷雨交加,趕緊躲到了床底下,慌亂之中被尿壺堵了嘴,才留下「金口」。
在下洪一帶還流傳著另外一個故事,說梁山一百單八將本是具有帝王命的羅隱的部下,由於羅隱未當成皇帝,一百單八將最後也落個不好的下場。
灶神回天庭向玉帝匯報凡間事務後,便要回到凡間打理「政務」。在泰順,迎接灶神回凡間的日子並不一致。有些地方是在臘月二十四送灶神回天,然後在臘月二十九迎接灶神回凡間。但絕大多數地方都是在正月初四這天迎接灶神。迎灶神的日子雖然有異,但迎灶神的場所卻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宅子的二樓神龕中擺上三牲等物重新祭祀灶神,期望他在新的一年裡能保佑家人平安。
肆 春聯·門神·倒福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是指周代始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
山城泰順,春聯的內容非常豐富,可貼的地方也很多,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斗方等。在很多地方還流行貼「花字」春聯,所謂「花字」就是依據動、植物形體來書寫。「花字」春聯不僅字名內 容有喜慶內涵,而字之形體亦有吉祥的象徵。
春節期間,還有貼門神的習俗。有的是貼門神畫,簡單些的則將門神的名字寫在紅紙上。山城門神信仰一般為神荼與郁壘,或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神茶、郁壘是傳說中能捉鬼的神靈。東漢應劭的《風俗通》 中引《黃帝書》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郁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 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到了唐代,又開始奉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為門神。這當中有個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心情不好,常常聽到卧房外面拖磚擲瓦,鬼魅呼叫。鬧得三十六宮、七十二院夜夜不安,他很害怕,把這事告訴了群臣。秦叔寶出班奏道:「臣生平殺敵如切瓜,收屍像聚螞蟻,還怕鬼魅嗎?願和尉遲敬德全副武裝立宮門外把守。」李世民同意,當夜果然無事。為了免除他們兩人每天守夜不睡覺的辛勞,於是畫兩人全身像,手持玉斧,腰系鞭、鏈、弓、箭,威風凜凜,一如平時,貼在各層左右門上,邪祟從此絕跡了。後代沿襲這個辦法,把二人畫像也當了門神。
春節貼「福」字的習俗在山城泰順較為普遍。「福」字一般寫在紅紙上倒著貼,取「福倒(到)了」之吉祥寓意。「福神」也是廣受民間鄉民崇拜的神靈。洋溪、洲嶺等地有個傳說,一個善良人連走霉運,便在臘月寒冬時一連好幾天在樹根底下祭祀福神,到了二十九晚,在回家的路上,他撿到了一罐銀子。村裡有個惡霸,施計騙走了善良人的銀子後,也跑去祭福神,由於懶惰不想走路,便讓人抬著轎子,自己則趴在轎中,伸出頭來沿路尋覓銀子,結果被路上的一塊石頭碰死了。第二天,那位善良人路經此地,沒料到福神又將此塊石頭化成銀子贈給了他。可謂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了。
伍 祭百神·頭輪香
我們把十二月稱為「臘月」,是有其來源的。商朝時,曾把過年稱為「祀」,即指在過年時要祭祀祖先和自然諸神,祭祀活動又稱為「臘」和「蠟」。到了周朝,則把「臘」和「蠟」分開來了,「臘」指祭祖先,「蠟」則專指祭祀山川百神。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才把祭祀祖先和眾神統稱為「臘」。古人認為「萬物有靈」,自然界的各路神靈各司其職。如此這般,不好好祭祀他們,必將影響到自己的生存勞作。所以,日常生活中,哪方面不順了,備上供品祭祀一番,希望得到保佑,祭祀的日期並沒有專指哪一天。不過,在臘月的二十九左右,家家戶戶必備牲禮對村內所有神靈進行祭祀。在受祭拜的神靈中,有具有一定聲名廣受各地鄉民信仰崇拜的,也有的只是流行於地方之間的小神。
在泰順,鄉民們對有宮廟的神靈要用供品祭禮,沒有神位的如門神、天地神等,則插幾柱香代替。對於有宮廟或有宅戶中有神龕的神靈,一般是在臘月二十九上午祭祀,如三魁要祭祀五顯大帝、楊府星君,泗溪等地要祭陳十四娘娘,羅陽要祭千斤岩(靈石),筱村等地要祭忠訓王,等等。祭祀祖先的供品要在鍋中燒熟,而祭百神則可以用未下鍋的祭品,其中緣由,流行於下洪等地的說法是,神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把生的食物化熟了再吃,而陰界祖宗則沒有這種「法力」,自然要燒熟了再吃。
白天的祭神活動,各地是紛繁不一,各路神靈也是行色匆匆,忙於赴宴而弄得不可開交。可是到了二十九日晚,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人們紛紛把祭祀對象轉向了路頭神。關於路頭神的來歷,也是說法不一,有的認為路頭神是財神,而財神又分五路,掌管各種財務,所以民間都在二十九日夜裡,到叉路口去祭財神,以祈財源茂盛、財運亨通。祭祀時,要在叉口處沿著每條路插「香」,將香火延伸到幾十米外。而下洪一帶的鄉民則認為路頭神指「相公爺」,是個乞丐頭,手下有三十六徒弟,七十二徒孫,還有「街頭牽猴先師」「街尾拉狗先師」「鎖喉將軍」之稱。既是乞丐神,所以在祭祀時最利碰到乞丐,往往傾其所有祭品給乞丐,有的人還在身上准備紅包相贈。
祭路頭神,又最忌被路人撞見,才有在半夜祭祀的習慣。如果趕夜人遠遠看見有人在祭路頭神,懂得其中的規矩的,就盡量少發出聲音,就算跟祭祀人是親友的,碰面時也是視如陌路人,各管各的。
除了在二十九日祭神靈以外,人們心裡想,在當天祭祀的人這么多,神靈未必能記住我而授予福祉,便有了正月初一燒「頭輪香」的習俗,認為能燒上第一柱香的,求福必多。燒「頭輪香」的人惟恐遲於別人,往往在半夜就動身趕路。老者囿於腳力不支,無法山中寺院、「仙翁洞」去求神拜佛的,就到村裡小宮小廟中燒「頭輪香」。小宮廟中燒「頭輪香」的人會少些,趕到大寺院中的燒香的則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往往是「途為之塞」,人多得「幾無立身之地」,再加上香煙彌漫,嗆得人直流眼淚。每一處宮廟,「頭輪香」只有一柱,亦可謂是「僧多粥少」了,但燒「頭輪香」卻是人們對神佛虔誠的寫照。
陸 除夕祭祖
除夕祭祖,這是流行於中國廣大地區的年節風俗。人們認為,祖先的神靈會保護子孫,使之興旺發達。另一方面亦來自傳統倫理觀念和道德觀念中的「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思想。古人的祖先崇拜主要表現在建廟立祠上,老百姓家中亦設有先祖神龕。每逢除夕,都要把二樓神龕中祖先神位前的香爐請到廳堂中,在八仙桌上擺起羹飯祭祀,以示孝敬和懷念。
除夕祭祖一般在下午舉行。下洪等地的說法是下午屬陰,而祖宗也是陰界的人,理所當然要在下午祭祖,如果在屬陽的早上祭祖,祖宗是吃不了羹飯的。而交洋的曾氏卻沿襲祖居地泉州的風俗,要在除夕上午祭祖,緣由是曾氏的先祖卒於早上。
祭祀前,同房派的人家各備一份羹飯擺在八仙桌上,一般有三牲福禮(豬肉、魚、雞蛋)、米飯、年糕、茶、酒等。祭祀食物也有講究,龜湖的王氏不許用豇豆祭祖;下洪的徐氏禁忌用田螺祭祖,如果犯忌,後輩生孩子相貌將極其醜陋,目大如螺。在禁忌方面,下洪徐氏還有祭祖時不許小孩哭鬧的講究,這當中有個傳說。相傳在某年的除夕午後,徐氏的一個先祖便到陽間來赴宴了,可這家的男人在外還沒趕回來過年,婦人正在廚房准備羹飯,小孩無人照顧而哭鬧不停。這位祖宗便哄勸起小孩來。待擺上羹飯開始祭祀後,婦人又忙其他事情去了。這位先祖只好一邊哄孩子,一邊就餐。一柱香時間過去了,這位徐氏先祖此時還沒吃飽哩。無奈羹飯已撤下,只好餓著肚子回去了。幾天後,他托夢給陽間後人,交待以後祭祖千萬別讓孩子再哭鬧了。
祭品的擺法,各地稍有差異。下洪貝谷要在八仙桌北邊擺一隻裝滿米的大碗,碗內置油盞,米中插香,大碗旁放兩大碗茶。洋溪富家洋的庄氏族人,則在樓廳祭祖,祭祖有不擺筷子的習俗,因其祖上遷自平陽,據說此俗傳自平陽。雅陽塔頭底的季氏族人在祭祖時還要請出祖宗畫像,掛在太師壁上,為莊重的祭祀活動添加了一份肅穆的氣氛。
在點燃香燭後,要在酒杯上加上酒,然後每隔幾分鍾再加一次酒。一般要加三遍酒。有些地方也有加五遍酒的,認為「詩有八句成章,酒有五巡之禮。」
在龜湖鄭家莊和仕陽溪東,除夕祭祖則合族到祠堂舉行。這種浩大的祭祖場面,更能體現不忘祖宗功德、緬壞先輩的心意。到宗祠祭祖,大家都要衣冠整潔,舉止得宜,以示對祖宗的尊重。
柒 年夜飯·消夜·燒年豬·守歲
除夕敬天地祖先之後,各家要擺「分歲酒」,又稱為「年夜飯」。無論離家多遠,都要想方設法趕回家鄉和親人吃上這餐「團圓飯」。在龜湖、洋溪等地,如果家中有親人沒能趕回家吃年夜飯的,家人依舊要給他留一個位置,擺上碗筷,意謂團圓。
山鄉的年夜飯一般是祭祀過祖先的供品經加熱後食用,如果是沒有經過加熱的供品,是不能食用的,否則視為不吉利。就餐時,有些地方還要請長輩先動筷,然後,晚輩後才可以食用。年夜飯還要諸多規矩,如食具禁忌掉在地上;要多講吉利語,不能說晦氣話等。年夜飯的飯菜不能一掃而光,全部吃完,必須得留一些到正月初二食用(正月初一吃素菜)。有些大戶人家對年夜飯的菜餚還有許多講究,如要有年糕(年年高)、菜頭(好彩頭)、魚或者芋(年年有餘)、湯圓(團圓),等等。
年夜飯過後,大概在十一、二點左右,還有一餐「消夜」。食物遠沒有年夜飯豐盛,但依然受到鄉民們的重視,成為一個重要的春節習俗。「消夜」往往與「燒年豬」聯系在一起,一邊在火坑裡「燒年豬」,一邊燒「消夜」用的食物。關於「燒年豬」縣內有多種說法。
除夕晚上,合家團聚吃年夜飯,民間在除夕晚上守歲時在灶前火坑(火塘)生炭火埋焚柴頭,稱做「燒年豬」。傳說元朝時,老百姓痛恨統治者,以木頭刻成地方官模樣,埋於炭火中焚燒,咀咒統治者,從此流傳「燒年豬」的風俗。其實,燒「年豬」的是為了埋火種,因為春節家家早起點燈焚香迎財神,怕找不到火種不吉利;而且火也是興旺的象徵,除夕守歲,屋子裡點上燈,灶間火燒得旺,暖氣溶溶,喻家庭興旺發達。(周孺子《泰順傳統節日習俗》)
流行於下洪一帶的故事是這樣講的,不知在什麼朝代,朝延派下許多監工頭,專門監督百姓的勞作。這些監工頭非常惡毒。於是在八月十五日這天,大家通過送中秋餅(在餅中藏紙條)約定時間在臘月殺掉監工頭。雖然殺掉了監工頭,但對他們的的仇恨依然未解,於是人們又在除夕這天,取來樹腦代替監工頭的腦袋,壓在火堆中燒到一定程度後,用灰土覆蓋,一直燒到正月初一,表示對惡勢力的不滿和抗爭。
洋溪一帶關於「燒年豬」的故事是這樣流傳的,在古代,朝延曾派下許多王爺,每人分管九傢伙食。一個王爺都有一把菜刀,百姓如果要生火做飯,都要向王爺請求借用菜刀。對於王爺的霸道,百姓們深惡痛絕,於是通過中秋餅傳信,約定在臘月某天殺死王爺。
仕陽也有「燒年豬」的習俗,但卻是鄉民為了祈求神靈保佑來年家裡養豬能長膘而產生的習俗。與其他地方的傳說顯然迥異不同。
「消夜」又與守歲聯系在一起。人們在食用「消夜」食物的同時,就開始了「守歲」,往往是通宵達旦,徹夜不眠。守歲有兩種含義:在年長的人來是「辭舊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在年輕人來說,有為父母延壽的意思,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據另一種說法,守歲又叫「守天門」:「很古很古的時候,老天爺看到百姓十分貧苦,便在除夕夜歲交子時的那一剎那間,也就是新年舊歲相交的那一剎那間,打開天門,把天庫里的金銀財寶撒向人間。百姓必須在這一剎那間拾取,得失只在眨眼之間。早了沒有,遲了這些金銀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