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班教案《誰的帽子》
活動目標:
1、願意模仿故事中的象聲詞,感受股市中預言的生動、形象。
2、學說角色之間的對話,並體會小動物對小朋友的親近幫助。
3、樂於並能夠表演、講述故事。
活動准備:
元元、帽子、小動物的貼絨教具,長有一顆大樹的背景圖。
故事可課件
大象、長頸鹿、猴子的頭飾若干。
錄好的律動、歌曲的曲子。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做《小動物叫》的律動,並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有幾個小動物想和你們做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呀?我們來聽聽故事《元元的帽子》就知道了。
2、引導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放課件。讓幼兒通過看動畫片了解故事內容。
3、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
故事的名字是什麼?
故事裡都有誰呀?
4、引導幼兒發現與感受故事裡的象聲詞,體會語言的生動形象。
元元的帽子是怎麼跑到大樹上的?(學說風的象聲詞)
故事中的大象、長頸鹿、猴子走路是什麼聲音?(學說象聲詞「蹬蹬蹬」「噠噠噠」「蹭蹭蹭」等)
5、請幼兒再聽故事,並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利用貼絨教具邊講故事邊提問,學習小動物與元元的對話。
6、引導幼兒分角色進行復述、表演。
給每個幼兒帶上小動物的頭飾,和老師一起邊復述故事邊表演。
7、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8、老師和幼兒一起表演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結束。
❷ 小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學唱歌曲,願意用動作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樣子,有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心理准備、知識經驗准備)
經驗准備:
知道這些小動物的基本外形特徵以及生活喜好。
物質准備:
1、自製四幢房子;2、小兔、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的胸飾;3、太陽圖片一幅;4、歌曲、課件。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說一說
(價值取向:情境導入,引發對於歌詞中各種動物的關注。)今天,小動物要跟我們玩游戲?看看誰來了?小兔(影子)小鴨子(腳印)小烏龜(局部)小貓(魚骨頭)引導幼兒跟小動物打招呼。
小結:小動物們從不同的地方走出來了,聽一聽他們是怎麼走路的。
二、唱一唱、跳一跳
(價值取向:學唱歌曲,願意模仿小動物動作。)
1、第一次欣賞歌曲
聽,他們來了!
2、分句范唱,可適當加表演
(1)提問:你聽到了什麼?他們是怎麼走路的?
(2)聽到什麼動物就唱范唱和示範動作。
3、第二次欣賞歌曲提問:誰先出來,接著是誰,最後是誰?
三、聽一聽、玩一玩
(價值取向:開展音樂游戲,進一步引發對於小動物的喜愛。)
游戲玩法:找小動物做朋友,聽音樂到不同的地方游戲,聽到信號趕緊回家。請小動物們去花園里玩;(雷聲)(小鳥叫聲)請小動物們去草地上玩;(下雨聲)(出示太陽圖片)請小動物們去小河邊玩。
活動准備:
1、PPT課件《老鼠阿姨的禮物》。
2、1個大禮物盒子;糖果若干。
3、16個小禮物盒子;橘子、小西紅柿、小汽車、布藝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感知4以內物品的數量和一一對應的關系
1、出示課件1(4個小動物急切奔跑)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請來了幾位小客人,看,他們來了,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快來數一數吧!(從左至右)一共有4隻小動物呢!他們都是誰呀?誰能用完整的話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他們是小豬、小青蛙、小兔子和小松鼠)咦,你們幾個動物們在干什麼呢?他們在高興地往前跑呢,有什麼高興的事讓他們往前跑呢?(幼兒生活經驗猜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出示課件(老鼠阿姨手捧禮物)師:他們往誰家跑啊?對,這是老鼠阿姨的家,快來看看老鼠阿姨給小動物們准備了什麼好東西?數一數有幾個小禮物盒?(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兒形成一一對應的概念。)師:剛才有幾只小動物往這兒跑呀?這說明每隻小動物都有幾個(1個)禮物!(出示課件3)
3、師:這個禮物盒子里有什麼好東西? (好奇猜想)快猜猜!你們好奇嗎?你們也很想知道吧!小動物也非常好奇,想趕快知道盒子里到底是什麼!(課件4)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引導幼兒用耳朵聽、鼻子聞、小手摸、嘴巴嘗、眼睛看的方法認知事物
1、師:可是老鼠阿姨最喜歡和小動物玩游戲了,她可不想讓小動物直接看見裡面的禮物,瞧,老鼠阿姨干什麼了?(課件5)蒙上眼睛看不見了,可怎麼知道是什麼禮物呀?快來和小動物們一起想想辦法吧
2、師:(課件6)長耳朵的小兔子會用什麼辦法?(課件7)小兔子的眼睛看不見,在用它的長耳朵聽一聽呢,聽到什麼聲音了?我們也來跟小兔子一起聽一聽吧(出示禮物盒,請小朋友用小耳朵聽一聽),什麼聲音?(嘩啦啦)是一個禮物還是很多個禮物呀?
小結:眼睛看不見,可以用耳朵聽一聽。
3、 (課件8)大鼻子的小豬會用什麼辦法去呢?(課件9)小豬的眼睛看不見,它用他的大鼻子聞一聞呢,聞到什麼,味道了?我們也跟小豬一起聞一聞吧,什麼味道?(香香的)
小結:眼睛看不見,可以耳朵聽一聽,還可以用鼻子聞一聞。
4、 (課件10)小松鼠會想到什麼不一樣的辦法呢? (課件11)小松鼠在用它的小手摸一摸,摸到什麼了?我們來摸一摸:眼睛看不見,可以用耳朵聽一聽,可以用鼻子聞一聞,還可以用小手摸一摸。
5、(課件12)小兔子聽了、小豬聞了、小松鼠摸了,小青蛙可以用什麼辦法呢?他在用它的大嘴巴嘗一嘗呢,什麼味道?甜甜的!(課件14)
小結:小兔子用耳朵聽是許多個禮物,小豬用鼻子聞善香香的禮物,小松鼠用小手摸是硬硬的禮物,小青蛙用大嘴巴嘗是甜甜的禮物。到底老鼠阿姨送禮物的是什麼(課件15)是糖果!看看送給張老師的禮物是什麼?(出示禮物盒子)
6、師:這些小動物可真聰明,眼睛看不見,他們想到了用耳朵聽,用小手摸、用嘴巴嘗,最後他們知道了禮物其實我們的小朋友也有這些本領,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手……,他們的本領都很大,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
三、提供小禮物盒子,能遷移自己的經驗,會正確使用不同的感覺器官感知物體
1、師:今天張老師也給小朋友們准備了禮物盒子,你們開心嗎?(教師逐一分禮物)
2、禮物盒子先不要著急打開,我們先搖一搖聽一聽什麼聲什麼禮物?數一數有幾個?用小手摸摸有什麼感覺?鼻子聞一聞有什麼味?
3、青蛙把老鼠阿姨送給它的糖果放到嘴巴里嘗一嘗了,小朋友們也來嘗一嘗吧,橘子、西紅柿可以嘗,小汽車?有些東西可以嘗,有些東西是不能嘗的,如果不幹凈的東西到了嘴巴里,非常不衛生,會生病晶。
四、活動結束,分享禮物盒裡的禮物
師:你們喜歡張老師送給你們的禮物嗎?有的禮物是可以吃的,有的禮物是可以玩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嗎?
活動反思:
《老鼠阿姨的禮物》這節活動是以繪本圖書作為載體,主要是讓幼兒通過觀察圖片、體驗操作,來感受自己的五種感覺器官(耳朵、鼻子、小手、嘴巴、眼睛)。教師通過親切的語言調動,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去猜想圖片內容,並結合實物「禮物盒子「讓幼兒充分體驗、操作、感知,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看看、猜猜、說說、試試等環節中自然而然地感知自己和小動物的五種感覺器官。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了解藍色與黃色在一起能變成綠色。
活動准備:
1、掛圖36號,小朋友用書,磁帶及錄音機。
2、藍色、黃色的顏色,水粉筆、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中的小藍和小黃的色塊。
1、你看到了什麼?那你能說出這兩種顏色的名稱嗎?
2、引出故事,小黃、小藍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邊看掛圖邊聽故事。
二、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邊看掛圖邊欣賞。
1、小藍和小黃見面了之後做了什麼,它們變成了什麼顏色的了?
2、「綠」回家時,藍媽媽說了什麼?
3、「綠」回家時,黃爸爸說了什麼?
4、藍媽媽和黃爸爸為什麼不認識自己的孩子了?
三、欣賞錄音講述故事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你覺得故事有趣嗎?
四、藍色、黃色變變變
1、出示顏料: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小藍和小黃。看,顏料里有小藍和小黃,你知道哪個是小藍和小黃嗎?現在我們來變個魔術,將小藍和小黃抱在一起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變了?是不是變成了綠色。
2、教師演示顏色的變化。
3、請個別幼兒參與塗色、對折接壓,觀察顏色的變化。
課後反思:
小班幼兒對於常見的顏色名稱已有一定的認識也能說出它們的名稱,而且也喜歡各種漂亮的顏色。而在這節語言活動課中,通過小黃和小藍的故事讓幼兒學會理解故事內容,並讓幼兒了解藍色與黃色在一起能變成綠色的道理。在理解故事中幼兒對於我所提問的問題都 能用故事中的語句來回答,學習慾望比較強,積極性高。由前面環節的鋪墊下,幼兒在最後的環節中都能親自嘗試,而且參與塗色,對折接壓,觀察顏色的變化,幼兒的實驗結果讓他們開心極了,覺得真有意思,原來藍色和黃色合在一起會變成綠色,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好奇心強是他們的天性,而從中所變現出來的也是她們最純真的笑容。
因此,幼兒對於這節語言活動有帶點科學探索性的課,幼兒掌握性比較好,她們在玩中學,玩中樂當中也學到了相應的知識。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在小藍小黃變魔術的時候,加了太多的水,顏色變的很淡,但是到最後孩子們還是很積極的開心地將其實驗完成,在活動中老師始終起到了引導、支持、合作的作用,讓幼兒從中獲得了知識,掌握技巧。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豐富詞彙:鼻子、脖子、伸、爬、長長的。
2、懂得同伴間要互相幫助。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謝謝小猴子》
2、大象、長頸鹿、猴子頭飾各一個;帽子一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帽子,引出故事。
二、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裡有誰?
三、教師出示教學掛圖,第二次講述故事,並提問。。
1、元元的帽子飛到樹頂上,大象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大象拿到帽子了嗎?
2、長頸鹿看到元元在哭?長頸鹿是怎麼說的?它是怎樣幫元元拿帽子的?長頸鹿拿到帽子了嗎?
3、猴子看到元元在哭?它是怎麼說的?、怎樣做的?元元拿到帽子心情怎樣?元元對猴子說了什麼?
四、故事表演,引導幼兒學說角色間的對話。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兩個圓連接的方法畫小雞。
2、嘗試用短線添畫小雞的嘴巴、爪子。
3、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添畫小花小草等背景。
重點:學習兩個圓的鏈接方法畫小雞。
難點:能按要求嘗試花兩個圓鏈接在一起,並用短線添畫小花小草。
活動准備:
1、小雞圖片
2、范畫、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教師出示小雞圖片學小雞「嘰嘰」地叫,小朋友聽聽是誰來了?、你們見過小雞嗎?小雞是什麼樣子的呢?
二、講解示範
1、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嘰嘰嘰嘰,可愛的小雞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雞是什麼樣子。幼兒回答,教師進行總結。
2、小雞真可愛,看看老師是怎麼畫的。
教師:老師邊講解邊示範小雞的繪畫方法:用黑色或橘黃色的蠟筆畫
一個圓,再畫一個大一點的圓,兩個圓連接起來,再用橘黃色的蠟筆畫短段的線做小雞的嘴巴和爪子。
3、請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師一起來畫小雞,帶幼兒進行書空練習。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分發幼兒繪畫材料,幼兒作畫,並啟發他們創造性地畫出小雞的動態。
3、老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將小雞畫大一些,注意保持小雞身體的干凈,鼓勵先畫好小雞的幼兒在天空中添畫太陽,在小雞腳下和旁邊添畫小草和五顏六色的小花和蟲子等。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學習畫小雞。
四、評價幼兒作品
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
活動目標:
1、了解秋天落葉的常識,感知樹葉的不同。
2、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落葉若干 音樂磁帶《小樹葉》
活動過程:
一、認識樹葉
1.展示自己拾到的落葉,相互交流拾落葉的感受。
2.介紹常見的落葉的名稱。
二、比較分類
1.請幼兒從不同的角度來比較、區別不同的落葉。
2.按顏色將落葉分類。
3.尋找多種方式,將落葉分類。
三、聯想
樹葉真有趣,它們像什麼?
四、欣賞製作
活動延伸:
將收集的不同顏色、大小、形狀的樹葉和幼兒的樹葉作品布置好,供幼兒感知、比較和欣賞。指導幼兒將不同
形狀的葉子和它們的剪影進行配對。
小班活動: 我會自己穿鞋啦
活動目標:
1、能分清鞋的左右,學會自己穿鞋,提高觀察辨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體驗自己做事的成就感。
活動准備:
布娃娃一個,每人一雙拖鞋、《大鞋小鞋》的音樂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布娃娃做客師:小朋友,今天布娃娃來我們班做客了,你們歡迎嗎?引導幼兒從上往下觀察,發現布娃娃的鞋子穿反了。(請一位小朋友來幫助布娃娃糾正)
二、幼兒討論: 怎樣分清鞋子的正反師:誰來教教布娃娃,怎麼樣才能把鞋穿對了。(請幼兒討論,說出穿鞋的方法)小結:兩只鞋子碰碰頭,搭扣都朝外面笑,左右兩邊各一隻,鞋寶寶穿好了。
三、幼兒操作,嘗試辨別鞋子的正反
1、請小朋友每人從籃子里找出一雙鞋,幫它們配對。
2、大家一起來檢查,看看自己的鞋子是不是放對了。
3、邊念兒歌邊示範如何將兩只鞋放正。(兒歌:兩個好朋友,頭兒碰著頭,中間有個小嘴巴,對我笑哈哈!)
四、游戲: 碰一碰師:你們想和笑哈哈的鞋寶寶做游戲嗎?請幼兒一起穿上大鞋來玩個游戲吧。
五、送鞋寶寶回家
1、我們的鞋寶寶累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
2、請幼兒脫下自己的鞋,玩「碰一碰」的游戲。
3、游戲結束時要求幼兒迅速穿好鞋子,教師注意檢查幼兒是否分清鞋子的左右。
六、拓展: 鼓勵幼兒盡量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1、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自己正確穿鞋,其實我們還會做很多很多的事呢。小朋友,你都會做些什麼事呢?
2、小結:你們真棒!我們要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能乾的好孩子!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對吃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尤其是餅干。平時幼兒吃的餅干幾乎是一樣的形狀。在今天的教學中我特意為孩子准備了不同形狀的餅干,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因此,我選擇了這個課題,讓孩子在吃吃玩玩中學習認識餅乾的形狀,並進一步了解這些形狀的基本特徵,培養他們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創新的慾望。
【活動目標】
1、掌握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引導幼兒區分三種圖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意識。
3、通過創設愉悅的游戲情境,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基本特徵。
難點:讓每個幼兒都能了解、掌握它們的特徵,幼兒能伴隨音樂用自己的肢體構造圖形。
【活動准備】
圖形卡片若干、圖形餅干若干、插接棒、大型積木、廢舊地墊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起動機:
師:播放生日歌後提問:剛才你們聽到了什麼歌曲,今天是誰過生日?老師扮演鴨大嬸:今天是我鴨大嬸過生日,我准備了許多好吃的餅干送給你們。
二、初步認識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幾種圖形。
1、老師發餅干後提問:看看你們手裡的餅干是什麼形狀的?(引導幼兒觀察並作答: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2、按圖形找座位:幼兒根據自己的餅干形狀找到相應圖形標記的座位坐好。老師小結:(手拿大圖形寶寶)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圓形沒有角,可以任意滾動。並請幼兒說一說還見過什麼東西是這些形狀的。
3、請幼兒品嘗餅干,進一步認識他們的特徵。
4、顏色游戲:根據大圖形寶寶的顏色找自己身上相同的顏色。
三、音樂游戲:
1、放音樂祝賀鴨大嬸的生日。
2、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肢體展現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3、引導幼兒與小夥伴合作用肢體展現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四、體育游戲:
1、給幼兒發圖形標記(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鴨大嬸」感謝大家幫自己慶祝生日,所以發給大家禮物——圖形寶寶。
2、鑽山洞:幼兒根據自己的圖形形狀到相應的山洞前排隊,音樂響起,幼兒開始鑽山洞(鑽圈)、過隧道(滾筒),到達終點後選擇自己喜歡的操作材料游戲。(操作材料包括:各種形狀的大型積木、中間鑲嵌各種圖形的地墊等)
五、結束活動:幼兒在自由操作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選材貼近幼兒生活,通過幼兒喜歡吃的餅干引入活動,以孩子喜歡的動物形象「鴨大嬸」貫穿活動始終,整合了語言、數學、邏輯、音樂、健康等幾大領域的知識內容。過程合理、緊湊,層次清晰,各環節過渡自然,教學效果較好。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教學語言應更加精煉;提問後應讓孩子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具的准備應跟配班老師交代清楚,避免不統一。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手在身體上爬上爬下的樂趣。
2、能隨音樂旋律的上行與下行。合拍的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動作。
3、加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現力。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游戲前學會歌曲每人一個小手寶寶歌曲磁帶鋼琴錄音機。
活動重點:
體驗小手在身體上爬上爬下的樂趣。
活動難點:
合拍地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動作。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2、談話引題(出示小手寶寶)
「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小手寶寶,我的本領可大了,你們知道我都有什麼本領嗎?"(我會彈琴,會跳舞,會畫畫)
小朋友們喜歡小手寶寶嗎?(幼兒回答喜歡)我們一起做一個手指謠歡迎小手寶寶的到來吧!
我的小手拍拍,拍拍拍拍拍拍
我的小手彈彈,彈彈彈彈彈彈
我的小手搖搖,搖搖搖搖搖搖
我的小手轉轉,轉轉轉轉轉轉
我的小手放膝蓋,放膝蓋!
(評析:小手寶寶到幼兒園來做客,以小手寶寶為小朋友做自我介紹。調動起幼兒的好奇心,以提問的形式,讓幼兒了解小手都會做什麼,做一個手指謠,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穩定幼兒的情緒)
3、師隨音樂表演,請幼兒感知上行與下行。
師:「小朋友表現的都非常棒,小手寶寶也很喜歡你們的表演,它今天也給咱們准備了一個小節目,你們聽!」
4、幼兒初步體驗做動作。
師:「小手寶寶的表演結束了。你們注意聽了嗎?剛才那首歌我們也學過,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做什麼動作?」
(評析:引導幼兒感覺感知,能說出小手在身體上爬、捏的感覺)
5、體驗小手爬上爬下的樂趣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小手在身體爬的感吧!」(邊唱邊表演)
(評析:幼兒對已有感覺的經驗,隨音樂再次體驗做動作,從中初步體驗到小手爬的樂趣)
6、合拍的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動作
師:「小朋友都感覺到了小手在身上爬的感覺,那老師有一個問題問小朋友。我們的小手先從我們的腳背上爬到了哪裡?又爬到了哪裡?然後爬到了哪裡?最後爬到了頭頂上,從下面爬到了上面,然後又從頭頂一步一步地爬了下來。從上面爬到了下面!」
(評析:以提問回答的方式,引導幼兒感知從下到上,從上到下)
7、再一次隨音樂嘗試小手爬上爬下的樂趣。
8、師:「小手寶寶看到我們這里那麼的熱鬧,它也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們把小手寶寶請出來一起做游戲吧!」
9、師:「小朋友。你們和小手寶寶玩的開心嗎?那你們想想咱們的小手寶寶還可以爬到哪裡?」
(小手寶寶還可以爬到臉上,耳朵上。)
(評析:幼兒想像力豐富,在這里,我讓幼兒自由發揮想像。隨音樂創編歌詞,並走上前來表演。)
10、隨音樂用小手寶寶找好朋友,再次感受小手爬帶來的樂趣。
師:「小手寶寶的本領可真大呀!它還可以幫我們找好朋友。那我們和小手寶寶一起找好朋友做游戲好嗎?讓我們的小手寶寶爬到我們好朋友的身上吧!」
(評析:在互動中,幼兒體驗到小手爬的樂趣,深化主題,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游戲中,把活動推向了**)
11、結束語: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到外面,讓我們的小手寶寶和我們一起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玩吧!」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玩吧!」
活動評析:
活動開始,以談話的形式出示小手寶寶,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啟發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小手的本領,運用手指謠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活動過程中,幼兒都處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教師的教態自然,語言親切,富有親和力。教師通過隨音樂律動表演引導幼兒感覺、感知小手在身體上捏、爬的感覺。並體驗小手在身體上爬上爬下的樂趣,音樂從低到高,小手從下往上爬,進一步加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現力。「我們的小手還會爬到哪裡呢?」一句提問又引起幼兒的遐想無限。通過幼兒創編歌詞,在發展語言的同時,拓展可幼兒的思維。在師幼互動中,幼兒自由輕松,始終是活動的主人,教師能以好朋友的角度參與游戲,使幼兒感到親切自然、其樂融融,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課後反思:
我根據音樂的特色及歌詞內容,結合幼兒的年齡及對事物的好奇心設計了這節課。制定了兩條活動目標:第一條是感受小手在身體上爬上爬下的樂趣,第二條是能隨音樂旋律的上行與下行。合拍的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動作。我把我活動的第一個目標做為了我活動的重點,第二個目標就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的活動准備是幼兒每人一個小手寶寶,課前學會小手爬這首歌。我的活動設計是始終以小手寶寶為客人的方式貫穿其中,以小手寶寶要表演節目為鋪墊,引發起幼兒的表演慾望,從而體驗到小手爬的樂趣,來完成我活動的第一條目標。通過提問及文字描述,感知上行與下行,來完成我活動的第二條目標。互動部分來完成了我活動的重點。最後的互動環節,由於我的引導不到位,個別幼兒沒有體驗到相互爬的樂趣,這是我在今後的學習中需要加強和努力的。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使用剪刀,提高手指的靈活性。
2、通過實踐掌握蘋果的剪法,並會熟練運用對稱方法剪對稱蘋果。
3、培養幼兒對剪紙藝術的喜愛之情。
活動過程:
1、趣味導入,觀察特徵。
欣賞兒歌《水果歌》
小朋友們在歌中聽到了什麼?
各種水果(蘋果、橘子、西瓜…)
水果既好吃又有營養,小朋友一定有自己最喜愛的,誰能向大家介紹下它的外形特徵?
3、欣賞范作,激發幼兒剪紙興趣。
欣賞教師范作,激發幼兒創作慾望。
4、教師演示。
教師總結並演示剪蘋果,從蘋果的剪裁上引出對稱剪法,加以強調。
5、幼兒動手實踐,分組比賽。
教師在黑板貼上4個水果籃,分小組比賽哪籃的蘋果又多又漂亮。
6、欣賞作品。
每組討論後派代表分析優劣,談談喜歡那個籃,為什麼。
7、結束
小朋友,你們看到這么多蘋果,心裡感覺怎麼樣?(高興)那我們一起跟著音樂體驗一下喜悅的心情吧!教師和幼兒隨著音樂快樂互動結束。
❸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中的觀察活動應注意哪些問題
小班幼兒創造力思維的培養-
小班幼兒創造力思維的培養---幼兒教育論文--天天嬰幼兒教育網 小班幼兒創造力思維的培養 現在的時代是高科技的時代,現在的社會瞬息萬變。時代的發展要求培養具有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孩子。小班幼兒是想像較為豐富的時期,他們的創造性無所不在。在教育生活中,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沒有限制的,關鍵在於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兒的創造力,如何正確地加以引導。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時刻注意培養幼兒的想像力,使他們思維活躍、想像豐富、富有創造力。作為教師的我一邊吸取營養,一邊進行探索實踐: 一,設計貼近幼兒生活的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創造。曾有人這樣比喻:孩子是腳,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是的,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腳的大小、形狀、腳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製造出合腳的鞋子。同樣,作為教師,只有在充分研究孩子,懂得孩子,了解孩子們需要什麼前提下,才能設計出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小班幼兒受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經驗較少,他們往往只對日常社會中經常接觸的、熟悉的和感興趣的物體有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在選擇關於設計關於三星堆的活動時,先將相關的多個活動進行歸類設計使它們成為一個主題,再從幼兒生活中熟悉的相關物體學起,層層深入,讓幼兒在比較清晰的主線下輕松地學習。如:我想以「大立人沒有穿鞋子,讓幼兒想自己送給大立人什麼鞋子」為發散點,於是設計了《各種各樣的鞋子》、《大鞋和小鞋》、《漂亮的拖鞋》、《大立人》、《送給大立人的鞋子》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先從生活中的實物鞋子進行觀察,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通過認識、體驗、感受、說、操作等多種形式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如:語言活動:《送給大立人的鞋子》。幼兒在觀察了大立人後,發現了大立人沒有穿鞋子,便紛紛表示要送鞋子給他穿。袁林汐說:我要送花布鞋給他(穿);張淙南說:我送奧特曼鞋子給他(穿);楊宸浩說:我給他送雙亮亮鞋;李琦佳說:我要送媽媽的高跟鞋給他;余培寧說:我給他送一雙會飛的鞋子,他就可以去打怪獸了;李龍宇說:我要送滑冰鞋給他,他穿上就去滑冰了……。這樣貼近 幼兒生活經驗的活動,他們非常喜歡,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在接下來的美術活動中,他們選擇不同款式的鞋樣,大膽創造,設計出了各種不同漂亮圖案。當他們把自己設計的鞋子「送」給大立人後,小手忍不住去摸摸自己送的「禮物」,不停地向朋友推薦:「這是我送的!」小臉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又如:以「三星堆陶器」為創造性思維的發散點時,我設計了活動《漂亮的陶器》、《設計餐具》、《認識陶三足炊器》等一系列活動。我引導幼兒從生活中自己帶的各種陶器開始認識,通過幼兒喜歡的泥工活動、繪畫活動發散幼兒的思維,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培養。在活動《漂亮的陶器》,我引導幼兒逐個觀察它們的外形,幼兒在老師的啟發下,說出了許多答案。如:幼兒看到酒杯說:像吃火鍋的(鍋)、像喝茶的(蓋碗茶)、像油燈(古時候照亮的燈)、裝酸菜的壇子等。看到陶器玩具時,幼兒說:像房子、像車子、像警車、像裝錢的(罐子)等。想像力非常豐富。在泥工活動《設計餐具》時,許多幼兒先用面團和果凍杯做出了碗 ,用面團和雪花片做出了盤子、勺子等。由於教師給幼兒的自由空間比較大,幼兒又相繼做出了許多和吃有關的東西,如:冰淇淋、面條、餅干、蛋糕、漢堡、雞蛋、湯圓等。左興亞還先做了酒杯,等酒杯彎下了腰 ,她說:那是賣雞蛋的安在車上的喇叭,然後做了一筐雞蛋 在那裡賣;李龍宇做出了一頂廚師帽;劉馨悅做了一個手鐲 戴在手上,邊說邊跳起舞來,非常有創意。幼兒在貼近生活的各種活動中,大膽進行創造,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與幼兒共同討論,給幼兒留下思考的空間。1.通過解難問題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在音樂創編活動:《在農場里》,幼兒在教師營造的愉快氛圍中,很快的編出了小鴨在農場呷呷……;小狗在農場汪汪……;小羊在農場咩咩……;小牛在農場哞哞……。這時,何德宇說:老虎在農場啊嗚;杜雪龍馬上反駁:老虎沒有在農場;余培寧馬上接著說:農場有老虎;三個小朋友大聲的爭論起來。我沒有斥責他們,而是笑著說:「你們一個一個地把自己的話講給小朋友聽好嗎?」等大家都安靜地聽他們把話說完後,我提出問題:「農場里會不會有老虎呢?」很多小朋友都說:「沒有。」張淙南說:「有。」小朋友馬上反駁說:「農場里沒有老虎,老虎在森林裡。」余培寧接著說:「老虎在吃小動物。」我故作驚訝:「哦,是嗎?」他很認真的點頭說:「是呀。」我接著提問:「老虎喜歡生活在哪裡呢?」大家都說:「森林裡。」楊宸浩說:「動物園有老虎!」大家馬上肯定了他的說法:「我在動物園看到了老虎。」於是,我們一起唱出了新歌詞:老虎在森林啊嗚……;;老虎在動物園啊嗚……。在我的啟發下,他們又編出了新的歌詞:獅子在森林啊啊……;大狼在洞里嗷嗷……等。幼兒在討論中很自然地找到了合適的答案,並引發幼兒繼續進行思考,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更寬廣、更靈活了。2. 教師運用啟發性提問在學習過程中設置疑問,鼓勵幼兒積極思考。現在的孩子對什麼都喜歡問個為什麼,不再喜歡當收音機了。於是,我在活動中盡量不先告訴幼兒的結果,而是設置疑問,調動起幼兒的好奇心,從而積極思考、大膽想像。如:在社會活動《元元的帽子》。我把故事講到「元元的帽子吹到樹上拿不到了」就不講了,吊吊幼兒的胃口。然後用求助的口吻說:「誰來幫他想個好辦法呀?」幼兒的積極性馬上被調動起來,他們為元元想了很多好辦法:請大象用鼻子把帽子卷下來、用樹桿打(敲)、坐飛機去拿、用刀把樹砍了就取到帽子了、請奧特曼來取帽子、爬梯子去取、請猴子爬樹把帽子取下來、請警察來取帽子、用金箍棒來取……。在幼兒想出了這么多辦法後,老師再接著講故事,讓幼兒在生動的故事情節中得到啟發。 幼兒在活動中懂得了友愛和幫助,同時,通過想辦法,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一定的發展。又如:在活動《最熱的東西》中,我先以輕松的聊天的口吻和幼兒一起討論:「什麼東西最熱?」幼兒反應熱烈,說出了許多他們認為最熱的東西:太陽、熱水、月亮、開水、天熱的時候花就很熱、洗澡的熱水、大火、燒烤爐、夏天的樓房、太陽照在滑梯上就很熱……。教師引導幼兒比較、感知、認識後,他們知道了太陽是最熱的東西。當教師拋出問題:「天熱的時候有什麼辦法使自己變涼快呢?」時,幼兒的思維也很敏捷,想出了多種辦法。如:吹風使自己變涼快、洗冷水澡、扇扇子、到雪地里去、把車窗打開、泡溫泉、吃冰淇淋……。三,與孩子打成一片,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也是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游戲中幼兒心情愉快,情緒高漲,精神飽滿,思維想像可以無拘無束地發揮,我們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鼓勵,以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如:在上活動《好玩的金杖》前,我先為每組幼兒准備了一根金杖,通過游戲神奇的口袋導入活動,調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後,再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金杖的外形,幼兒思維相當活躍,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我們教師都要自嘆不如。如:平看(金杖),他們說:像水管、像日光燈、像吸管、像劃船的漿、像金箍棒、像紅旗桿……;豎看(金杖):像拐杖、像竹竿、像樹干……; 斜看(金杖 ):像山坡、像樓梯、像工地上的鋼管……。活動過程中,我始終是他們中的一員,和他們一起觀察、找、玩金杖,讓幼兒樂意去學,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發展了幼兒的創造力。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創新的世紀,需要大量創新型的人才,需要我們教師創新的教。巴特爾說過:「現實中,一點創造力都沒有的兒童是根本不存在的。」那麼,讓我們設身處地地去真心地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去分享孩子的發現,讓他們的腦子里充滿問號,從而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創造,在一頁又一頁的人生畫卷中畫上一個又一個圓滿的句號。
❹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中的觀察活動應注意哪些問題
時代的發展要求培養具有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孩子。小班幼兒是想像較為豐富的時期,他們的創造性無所不在。在教育生活中,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沒有限制的,關鍵在於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兒的創造力,如何正確地加以引導。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時刻注意培養幼兒的想像力,使他們思維活躍、想像豐富、富有創造力。作為教師的我一邊吸取營養,一邊進行探索實踐: 一,設計貼近幼兒生活的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創造。 曾有人這樣比喻:孩子是腳,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是的,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腳的大小、形狀、腳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製造出合腳的鞋子。同樣,作為教師,只有在充分研究孩子,懂得孩子,了解孩子們需要什麼前提下,才能設計出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小班幼兒受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經驗較少,他們往往只對日常社會中經常接觸的、熟悉的和感興趣的物體有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在選擇關於設計關於三星堆的活動時,先將相關的多個活動進行歸類設計使它們成為一個主題,再從幼兒生活中熟悉的相關物體學起,層層深入,讓幼兒在比較清晰的主線下輕松地學習。如:我想以「大立人沒有穿鞋子,讓幼兒想自己送給大立人什麼鞋子」為發散點,於是設計了《各種各樣的鞋子》、《大鞋和小鞋》、《漂亮的拖鞋》、《大立人》、《送給大立人的鞋子》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先從生活中的實物鞋子進行觀察,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通過認識、體驗、感受、說、操作等多種形式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如:語言活動:《送給大立人的鞋子》。幼兒在觀察了大立人後,發現了大立人沒有穿鞋子,便紛紛表示要送鞋子給他穿。袁林汐說:我要送花布鞋給他(穿);張淙南說:我送奧特曼鞋子給他(穿);楊宸浩說:我給他送雙亮亮鞋;李琦佳說:我要送媽媽的高跟鞋給他;余培寧說:我給他送一雙會飛的鞋子,他就可以去打怪獸了;李龍宇說:我要送滑冰鞋給他,他穿上就去滑冰了……。這樣貼近 幼兒生活經驗的活動,他們非常喜歡,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在接下來的美術活動中,他們選擇不同款式的鞋樣,大膽創造,設計出了各種不同漂亮圖案。當他們把自己設計的鞋子「送」給大立人後,小手忍不住去摸摸自己送的「禮物」,不停地向朋友推薦:「這是我送的!」小臉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又如:以「三星堆陶器」為創造性思維的發散點時,我設計了活動《漂亮的陶器》、《設計餐具》、《認識陶三足炊器》等一系列活動。我引導幼兒從生活中自己帶的各種陶器開始認識,通過幼兒喜歡的泥工活動、繪畫活動發散幼兒的思維,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培養。在活動《漂亮的陶器》,我引導幼兒逐個觀察它們的外形,幼兒在老師的啟發下,說出了許多答案。如:幼兒看到酒杯 說:像吃火鍋的(鍋)、像喝茶的(蓋碗茶)、像油燈(古時候照亮的燈)、裝酸菜的壇子等。看到陶器玩具 時,幼兒說:像房子、像車子、像警車、像裝錢的(罐子)等。想像力非常豐富。在泥工活動《設計餐具》時,許多幼兒先用面團和果凍杯做出了碗 ,用面團和雪花片做出了盤子、勺子等。由於教師給幼兒的自由空間比較大,幼兒又相繼做出了許多和吃有關的東西,如:冰淇淋、面條、餅干、蛋糕、漢堡、雞蛋、湯圓等。左興亞還先做了酒杯,等酒杯彎下了腰 ,她說:那是賣雞蛋的安在車上的喇叭,然後做了一筐雞蛋 在那裡賣;李龍宇做出了一頂廚師帽 ;劉馨悅做了一個手鐲 戴在手上,邊說邊跳起舞來,非常有創意。幼兒在貼近生活的各種活動中,大膽進行創造,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與幼兒共同討論,給幼兒留下思考的空間。 1.通過解難問題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在音樂創編活動:《在農場里》,幼兒在教師營造的愉快氛圍中,很快的編出了小鴨在農場呷呷……;小狗在農場汪汪……;小羊在農場咩咩……;小牛在農場哞哞……。這時,何德宇說:老虎在農場啊嗚;杜雪龍馬上反駁:老虎沒有在農場;余培寧馬上接著說:農場有老虎;三個小朋友大聲的爭論起來。我沒有斥責他們,而是笑著說:「你們一個一個地把自己的話講給小朋友聽好嗎?」等大家都安靜地聽他們把話說完後,我提出問題:「農場里會不會有老虎呢?」很多小朋友都說:「沒有。」張淙南說:「有。」小朋友馬上反駁說:「農場里沒有老虎,老虎在森林裡。」余培寧接著說:「老虎在吃小動物。」我故作驚訝:「哦,是嗎?」他很認真的點頭說:「是呀。」我接著提問:「老虎喜歡生活在哪裡呢?」大家都說:「森林裡。」楊宸浩說:「動物園有老虎!」大家馬上肯定了他的說法:「我在動物園看到了老虎。」於是,我們一起唱出了新歌詞:老虎在森林啊嗚……;;老虎在動物園啊嗚……。在我的啟發下,他們又編出了新的歌詞:獅子在森林啊啊……;大狼在洞里嗷嗷……等。幼兒在討論中很自然地找到了合適的答案,並引發幼兒繼續進行思考,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更寬廣、更靈活了。 2. 教師運用啟發性提問在學習過程中設置疑問,鼓勵幼兒積極思考。 現在的孩子對什麼都喜歡問個為什麼,不再喜歡當收音機了。於是,我在活動中盡量不先告訴幼兒的結果,而是設置疑問,調動起幼兒的好奇心,從而積極思考、大膽想像。如:在社會活動《元元的帽子》。我把故事講到「元元的帽子吹到樹上拿不到了」就不講了,吊吊幼兒的胃口。然後用求助的口吻說:「誰來幫他想個好辦法呀?」幼兒的積極性馬上被調動起來,他們為元元想了很多好辦法:請大象用鼻子把帽子卷下來、用樹桿打(敲)、坐飛機去拿、用刀把樹砍了就取到帽子了、請奧特曼來取帽子、爬梯子去取、請猴子爬樹把帽子取下來、請警察來取帽子、用金箍棒來取……。在幼兒想出了這么多辦法後,老師再接著講故事,讓幼兒在生動的故事情節中得到啟發。 幼兒在活動中懂得了友愛和幫助,同時,通過想辦法,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一定的發展。又如:在活動《最熱的東西》中,我先以輕松的聊天的口吻和幼兒一起討論:「什麼東西最熱?」幼兒反應熱烈,說出了許多他們認為最熱的東西:太陽、熱水、月亮、開水、天熱的時候花就很熱、洗澡的熱水、大火、燒烤爐、夏天的樓房、太陽照在滑梯上就很熱……。教師引導幼兒比較、感知、認識後,他們知道了太陽是最熱的東西。當教師拋出問題:「天熱的時候有什麼辦法使自己變涼快呢?」時,幼兒的思維也很敏捷,想出了多種辦法。如:吹風使自己變涼快、洗冷水澡、扇扇子、到雪地里去、把車窗打開、泡溫泉、吃冰淇淋……。 三,與孩子打成一片,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也是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游戲中幼兒心情愉快,情緒高漲,精神飽滿,思維想像可以無拘無束地發揮,我們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鼓勵,以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如:在上活動《好玩的金杖》前,我先為每組幼兒准備了一根金杖,通過游戲神奇的口袋導入活動,調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後,再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金杖的外形,幼兒思維相當活躍,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我們教師都要自嘆不如。如:平看(金杖),他們說:像水管、像日光燈、像吸管、像劃船的漿、像金箍棒、像紅旗桿……;豎看(金杖):像拐杖、像竹竿、像樹干……; 斜看(金杖 ):像山坡、像樓梯、像工地上的鋼管……。活動過程中,我始終是他們中的一員,和他們一起觀察、找、玩金杖,讓幼兒樂意去學,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發展了幼兒的創造力。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創新的世紀,需要大量創新型的人才,需要我們教師創新的教。巴特爾說過:「現實中,一點創造力都沒有的兒童是根本不存在的。」那麼,讓我們設身處地地去真心地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去分享孩子的發現,讓他們的腦子里充滿問號,從而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創造,在一頁又一頁的人生畫卷中畫上一個又一個圓滿的句號。 補充: 關於幼兒園培養幼兒創造力的不利因素及對策的研究- 關於幼兒園培養幼兒創造力的不利因素及對策的研究---幼兒教育論文--天天嬰幼兒教育網 關於幼兒園培養幼兒創造力的不利因素及對策的研究 一、 問題的提出:|21世紀需要高智力,高創造力和高情感的人才。心理學研究成果說明,如果錯過了創造力的開發關鍵期,人的創造力的開發將成為空談。因此,創造力的開發要從兒童抓起,幼兒時期,有意識對兒童進行思維訓練,可以為孩子以後的智力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尤其是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不僅對幼兒當前的認知和發展有很大作用,也可以為將來的創造性活動奠定基礎。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創造力訓練活動涉及各個教育領域。實踐過程中也發現了幼兒園教育體制中存在著制約幼兒創造力培養的不利因素:(一)教師的創造意識不強。(二)教育內容不利於促進幼兒發展。(三)幼兒缺少動手機會。其表現如下:(一)教師的創造意識不強幼兒創造力思維的培養,需要成人的啟發引導。而一些教師只在需要的時候,才想到讓幼兒運用創造性思維方式。在平時,對於幼兒的創造思維表現置之不理。(二)教育內容不利於促進幼兒發展也有些教師對創造性思維活動認識比較片面,為了培養創造思維而設計活動,不去考慮此活動是否適合本班 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教育內容對本班幼兒來言,不是過高,就是過低。(三)幼兒缺少動手機會幼兒的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有的教師只是一味地讓幼兒去憑空想像,利用表象去回憶、想像,限制了幼兒思維。二、 對幼兒創造力的發展不利影響1、限制幼兒的創造力的發展教師的創造意識直接影響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沒有創造性的教師,培養不出具有創造思維的孩子;具有創造意識的教師,會把培養幼兒創造思維滲透在一日生活之中,有很強的隨機性、觀察能力,使幼兒養成愛觀察、愛發現、愛思考的好品質。2、影響兒童的思維習慣的培養教育內容是否促進幼兒發展是培養幼兒創造思維的關鍵。如果內容選得超過本班幼兒發展水平,幼兒思維達不到思路狹窄,幼兒不感興趣慢慢就不去思維了。如果內容選得過低,幼兒不用思考便能達到,對幼兒毫無發展之說。所以,教師的選材是非常重要的。3、影響幼兒主動參與水平幼兒缺少動手機會,沒有親身體驗,就不能很好去思維,更談不上創造。 幼兒的思維是通過各種感官(聽、看、做、說、嗅等)來刺激大腦進行的。所以幼兒在折一折、搭一搭、擺一擺、拼一拼活動中去探索、發現、創造。三、 我們的對策及做法(一)提高教師自身的創造意識 要培養富有創造力的兒童,必須有創造性的教師,美國學者史密斯認為:「所謂創造性教師,就是那些善於吸收最新教育科學成果,將其積極運用於教學中,並且有獨創見解,能夠發現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學方法的教師。1、加強學習理論知識,運用於實際工作中。教師創造力的高低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所以教師要加強學習有關理論知識,平時在教研活動中,學習幼兒創造思維培養理論,對創思培養的方法、途徑、內容有所了解,互相討論,與自己實際工作結合,找出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2、 創造教育活動富於幼兒一日活動之中。教師具有創造力,直接影響幼兒創造力的發展。教師與幼兒朝夕相處,孩子們對周圍的環境充滿了好奇心,愛問為什麼。比如:幼兒看到彩虹,他已不再滿足成人告訴他「這是彩虹」,而是進一步問:「彩虹是怎樣形成的?」。表明幼兒已經有了探究活動的思維。教師要保護幼兒積極探求知 識的願望,支持他們因好奇而提出的問題。教師不可因孩子的想法荒唐怪異,不著邊際,不去理會,甚至批評諷刺,應盡量提供方便使其求知慾得到滿足,所以老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洞察力。及時觀察到幼兒所感興趣的事物、現象;老師也要具有隨機性,抓住教育機會給予肯定、引導。如:有一次,在戶外活動後,我與小朋友坐在牆邊石階上休息。我一揚手忽然發現地上有影子,開始擺出不同的手勢,請孩子們看像什麼、那像什麼。孩子們興致很高,自己也擺弄著小手,這像小鳥、孔雀、飛機、手機等。(二) 教育內容要促進幼兒發展 對幼兒進行創造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實施幼兒得到各方面的發展。尤其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力。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而教師在其中起重要的作用。教育內容的選材、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的運用、如何因材施教,都是教師實施創造性教育所必備的教育技能。首先,教師要熟悉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在此基礎上制定教育目標。如:在學期初我們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初測。在此基礎上實施創造性教育,使教師工作起來有目的性、計劃性。其次,要選擇合適發展幼兒能力的教材。應把創造思維滲透進去,而不是一味為了培養創造思維而去選擇教材內容。其實幼兒園的五大領域中的一些活動的目標就是訓練創造思維的。如:大班的語言領域《自編而歌》,先讓幼兒去觀察某一物體的主要特徵,然後創造性地編出兒歌;中班的健康領域《報紙游戲》,通過幼兒感知報紙的特性創造出多種玩法;小班的自然領域中《認識圓形》在認識圓形特徵後,啟發幼兒想一想,圓形像什麼?什麼東西是圓形的?啟發幼兒去想像、思考。再次,老師的問題也很重要。大家都知道,老師要提具有啟發性的問題。然而提出的問題 的難度要針對本班幼兒發展水平,使幼兒要想一想,動動腦筋能回答問題。過難過易對幼兒都不利。如:一節語言教學《小紅傘.》活動,我們可以在中、大班進行此活動。在大班我們可以問:「這是什麼時候?」,因為幼兒對時間的認識提高了。在問:「小兔子出門干什麼去?」。幼兒展開思考去想像。「小兔子拿雨傘干什麼?」讓幼兒去發散、想像後來發生什麼事情。這個問題對幼兒很有挑戰性。因為後來發生的什麼事情是圖上沒有的,是圖以外的內容,需要幼兒充分發揮想像去思考的。而把此內容給中班進行,這種問題就過難了。因為他們受已有知識經驗所限制,所以形式上提問要簡單一些,形象一些。給的圖上要有輔助想像的內容,像大樹、像蘑菇地等等。可以這樣提問:「小兔可以用傘干什麼?」。讓幼兒先觀察圖上的輔助畫面想像。看見大樹,可以用傘把兒勾樹枝上摘果子;看見蘑菇地可以用傘當籃子裝蘑菇等等。在老師給的潛在提示下,發展幼兒思維說出圖片以外的內容,很適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三)多給幼兒動手提供機會活動是推動幼兒創造力的有效途徑。因為智力離不開思維,思維離不開動作,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形象性的特點。活動恰恰是一種直觀的動作思維,適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同時活動本身使幼兒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活動中也接受了許多新的信息,幼兒接受教育活動有許多種。如:游戲、製作、音樂、美術、講故事等。但在這些 活動中,教師要給幼兒准備豐富的、能幫助幼兒動手操作進行思考想像的材料。 如:在數學活動「分類」中,給幼兒提供圖片每人一套,其圖片內容是汽車、火車、小推車、汽船、木船、飛機讓幼兒分類。孩子們一邊擺卡片一邊想,大部分幼兒按天上、地上、水中交通工具或按顏色分 。也出現了不同於別人的分法:一個小朋友按是馬達還是人力為動力來分的。可見,材料的投放是必不可少的。在美工區中,我們也投放了許多材料。有一天,杜文楚在用泥捏豬八戒,在捏釘耙時,發現用泥捏釘耙總愛掉。他想了想,看見旁邊放著牙簽,他靈機一動,把牙簽折成所需的長度,插在釘耙上。臉上露出勝利的微笑。所以,教師投放大量材料,是幼兒動起來的基礎。通過試驗,我班幼兒在各方面均有很大提高。他們的思維活躍,想像力豐富,愛問「為什麼」。同時,觀察事物比較細致,善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班中有幾名膽小、不愛說話的幼兒也變得自信起來。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加強。表現在請求老師幫忙和告狀現象減少了。以上是我對幼兒園傳統教育不利因素對發展幼兒創造力的一些對策研究。需要得到重視,培養幼兒創造力是一個長期探索的課題。
❺ 《謝謝小猴子》:讓我們使用各自的長處互相幫助
性格決定命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如果具有能發現孩子優點的眼睛,善於激勵孩子的語言,孩子在日常成長中,就會慢慢形成自己的性格、技能和素質優勢。
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採取「刀子嘴,豆腐心策略」,孩子本來有出眾的能力,卻總是得不到父母的認可,變得不自信,時間久了就會變得平庸。
還有一些孩子,在大家平時都關注的事情上不夠擅長,還不斷聽到 「你有缺點」、「你有問題」的批評,在自已不擅長的事情上放棄了挑戰,對本來擅長的東西,也逐漸失去了信心。
《謝謝小猴子》讓我們學會充分了解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根據自己的優點,有選擇地對不同事物進行嘗試和挑戰,獲得成就感。
一、元元的帽子飛了
元元到樹林里玩,「呼呼呼」一陣風吹來,把元元的帽子給吹跑了,帽子飛啊飛啊,飛到了樹頂上。
「我的帽子!我的帽子!「元元大哭起來。
二、大象來幫忙
「咦,誰在哭呀?」大象聽見了,「噔噔噔」地走過來:「小弟弟,你為什麼哭呀?」
「我的帽子飛了,飛到了樹頂上。」
大象連忙說:「不要哭,不要哭,我有長長的鼻子,我幫你拿帽子。」大象伸著長鼻子,可是夠不著帽子,:「小弟弟,對不起,我拿不到帽子。」
三、長頸鹿來幫忙
元元又哭了:「帽子,帽子,我的帽子!」
「咦,誰在哭呀?」長頸鹿聽見了,「噠噠噠」地走了過來:「小弟弟,你為什麼哭呀?」
「我的帽子飛了,飛到了樹頂上。」
長頸鹿連忙說:「不要哭,不要哭,我有長長的脖子,我幫你拿帽子。」長頸鹿伸著長脖子,也夠不著帽子:「小弟弟,對不起,我也拿不到帽子。」
四、小猴子來幫忙
元元又哭了:「帽子,帽子,我的帽子!」 「咦,誰在哭呀?」小猴子蹦蹦跳跳地走了過來:「小弟弟,你為什麼哭呀?」 元元說:「我的帽子飛了,飛到了樹頂上。」
小猴子連忙說:「不要哭,不要哭,我幫你拿帽子。」元元說:「你沒有長長的鼻子,也沒有長長的脖子,怎麼能拿到帽子呢?」猴子笑著說:「可我會爬樹呀!」猴子「噌噌噌」地爬上大樹,拿到了帽子,小猴子把帽子戴在了頭上,又「骨碌碌」地爬下樹,再把帽子戴在元元頭上。
元元多高興啊!連忙說:「謝謝你,小猴子!」
我們如何培養發現孩子優點,用語言激勵孩子,具體可以這樣做:
1、讓孩子每天睡覺前總結一件自己做的好事
每天睡覺前,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本子上寫下一件,自己認為做得最好的事情。到月末的時候一起總結,讓孩子在本子上寫出對自己擅長做和做得好的事情的評價。家長每天也可以在本子上,寫下一件對孩子今天表現最滿意的事情,月末時把兩個內容一起分析,每個越的優點和慢一點總結出來。長期下來,孩子們對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有了清晰的認識,更能往長處努力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嘗試對孩子的不足之處進行記錄和交流,但是建議採取消滅短處的方式來改進,支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優化缺點,帶來改進的成就感。
2、讓 「缺點」在適合的地方放光發亮
優點和缺點是相對的, 「因材施教」在這個時候尤為重要,正確地認識孩子們優缺點的正反面,才能有效引導孩子成長。譬如你的孩子生性活潑好動坐不住,一看書就走神,那另一面他的運動細胞應該會很發達,應該帶他多鍛煉身體。
又譬如,對自己孩子喜歡頂嘴感覺很苦惱,但是這種孩子通常具有辯論能力,讓他自己組織材料,和孩子們展開一場精彩的辯論賽,這個時候,思維敏捷就成了他們的優點;再譬如於愛管閑事的孩子,一定很適合小志願者的工作。根據孩子的特點耐心引導,給孩子的「缺點」找到適合發揮的空間,才能在成長的細節中,發現發掘孩子的長處,讓長處插上成長的翅膀。
❻ 謝謝你,小猴子
元元在樹林里玩。「呼呼呼」吹來一陣風,哎呀!把元元的帽子給吹跑了,帽子飛啊飛啊,飛到了樹頂上。
❼ 如何充分挖掘幼兒文學作品的美育資源
一、問題的提出
文學作品的教育功能,或認為導思、染情、添趣;或認為認識生活、教育思想、開發智力、訓練語言。無論哪一種說法,都說明文學作品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而就文學作品的審美特質來說,其他教育功能的實現,必須建立在文學審美活動的基礎上。幼兒文學作品具有一般文學作品的特點,但它更是以具體的形象、藝術語言的感性形態存在於時空之中,以能激發人們的感情、情緒為最大特點,與學前兒童的認識心理和情緒特徵相吻合,它不僅能夠陶冶幼兒的性格,提高審美趣味,催發想像力,發展感受力,給幼兒以美的感受,同時,又能開闊幼兒的視野,增長知識,讓幼兒了解和感受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幫助幼兒增強識別真假、善惡、美醜的能力,凈化心靈,完善氣質,給幼兒以思想道德的啟迪和教育。
《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它為我們指明培養人才的規格,也具體說明幼兒園美育的目標,幼兒文學作品就其特點及教育功能,對於我們落實《規程》精神,為幼兒的幼小銜接以及終生發展奠定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這種能夠溝通其他領域,送給孩子歡樂,又指向未來發展的文學作品卻被我們當作一種品德教育和認識事物的工具,浪費了教育資源,失去了教育效果。為了充分發揮文學作品的教育功能,我們就如何挖掘和利用文學作品的美育資源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進行探討。為避免空、泛,難以說明問題,我們選擇與幼兒精神世界挈合的童話故事作為我們主要的研究內容。
二、研究過程
(一)了解偏差原因
行動要科學,理論要先行。要充分利用文學作品的美育資源對幼兒進行教育,首先必須了解文學作品的特點極其教育功能,了解幼兒文學作品的特點(童話故事的特點),了解幼兒的審美特點及現有水平。為此,我們學習了有關文學教育和審美教育的理論,了解到文學作品是作者按照美的規律和審美理想,通過藝術語言塑造形象、描繪意境、表達情感來反映現實、反映社會的,它蘊含著豐富的美育資源,它最主要的作用是用美來感染人、愉悅人、影響人的精神世界。童話故事一樣是用美麗動人的語言,以擬人、誇張的手法,以象徵和隱喻的方式塑造真善美、假丑惡的形象,闡述人類生存永恆的主題,具有豐富的意義和情感色彩,合規律合目的地暗含了兒童與生俱來的集體無意識。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幼兒有區別於成人的精神世界,他們需要童話,就如前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沒有童話,沒有活躍的想像,孩子就無法生存,沒有童話,周圍世界對於他們幾會變成雖然美的但卻是畫在畫布的畫,童話卻能賦予這幅畫以生命。」他們雖然不能象成人那樣理性地分析作品的內容美和形式美,達到意識層面的高級審美,但他們通過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情感會感受到作品中美的語言、美的形象,能透過作品感受到世界的千姿百態和豐富多彩,會嘗試運用作品中美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認識。
為了解我們文學教育活動情況,我們讓大一班34名幼兒講述《河馬的故事》,幼兒講述時,只有5個感受力較強的孩子表現出一些表情、動作,而其他的幼兒都是背誦式的,雖也完整,但沒有動作,沒有表情,沒有原本屬於他們的那種對童話的興趣。我們知道,復述是建立在感受體驗基礎上藝術形象再創造的活動,是欣賞過程在人腦中產生作品意象的表達或表現,講述的結果,說明孩子對作品的藝術形象感受之膚淺。我們又讓孩子遷移故事中描述河馬特徵的語言描述常見的小動物,孩子只會講出認識到的特徵,用詞羞澀,更沒有故事中的情感性和想像性。
我們讓教師分析教材,了解教師對教育資源的掌握情況,教師分析出來的是一般顯而易見的形象(主題)、句式和新詞,基本不涉及情感線索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教育資源,更沒有涉及文學作品本身的表現形式。
通過理論透視我們的實踐,我們了解到文學教育活動偏差的原因:一是我們忽視了美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作用以及對美育認識的偏差(忽視感受、發現,重在創造、表現),因此,在教育目標的制定上極少考慮審美,尤其是情感美;二是對文學作品的教育資源和審美特質認識不足,不懂得文學作品是品德教育認識活動的有效工具,而且作品本身是很好的學習對象(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造成文學活動不是以情感人,而是說教灌輸,使孩子失去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三是對孩子認識不足,不了解孩子具有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不了解獨特的審美方式,造成整個文學活動是在教師的分析講述中進行,沒有孩子自由想像的空間,更沒有引導孩子遷移文學經驗去感受、發現周圍生活環境中的美。
(二)挖掘美育資源
作品是教育目標的載體,又是活動的依據。教師對作品的情感結構及其變化的脈絡理解越深刻,就越能理智地為幼兒營造欣賞作品的情感氛圍,能找出作品表現情感的表情動作或事件,在組織活動時就會自覺地加以突出。為此,我們讓教師分析教材時要注意美育資源的挖掘,並把挖掘出來的資源作為制定目標的主要依據。通過多次的分析研究、查閱資料、請教專業教師,我們明確美育資源從以下幾方面考慮:第一是內容,這種內容一般就是具體的形象和鮮明的主題,有時還有隱含的象徵意義;第二是情感,它不僅包括作品的情感體現和人物的情感變化,也包括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情體驗;第三是形式,它包括語詞、結構,語詞是形成形象的原料,結構則是包括語法、修辭句章的結構形態。確定了美育資源的基本內容,挖掘出來的資源就豐富多了。如:《野貓的城市》,在內容美上,有神氣十足但又是被嘲笑的野貓和暗含疑惑的動物們鮮明對比的形象,有小朋友(投射於野貓)認識事物不全面而導致笑話的象徵意義;在情感美上,整篇作品體現幽默、滑稽、有趣,愉悅性強,角色情感線索則有野貓的得意以及小動物們不適的感覺;形式美上,有擬人、誇張、對比、比喻的修辭手法,有有趣情節的安排(野貓3次誇張的比喻性講述)和開頭與結尾的前後呼應,有動作性很強的描述形象的語詞、句式等等。因此,在目標的制定上就有「感受故事的幽默風趣,體驗文學作品帶來的愉悅感」、「體驗作品角色的心理感受,理解故事內容」和「理解角色的心理變化,初步感受作品中蘊含的嘲諷的意義」,這比起「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我們的居住的城市」的目標內涵要豐富得多,而且更適合幼兒學文學的特點,更能體現文學的審美特質。
(三)落實美育資源
每一篇文學作品,都有豐富的美育資源,在我們反復多次的文學美育活動中,我們看到這些資源的獲得,有的可以通過教師講述或藉助教玩具就可以直接感知,有的需要教師以幼兒理解的方式向幼兒分析介紹,有的目前幼兒還不能理解,但可以有機滲透於某個環節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產生影響,但無論是那種方法方式,都應該注意幼兒的審美特點,遵循審美原則,以情染人,才能有效地落實美育資源。
1.注意趣味性,促使幼兒獲得審美愉悅
幼兒天真活潑,他們追求的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愉快、歡樂(這是健康人格的基礎,我們提倡的培養目標),他們不但把趣味看成是自己追求的目標,而且還處處用趣味的眼光審視周圍的一切。而文學作品要發揮育人效果,必須通過娛樂才能真正實現。幼兒審美特點和文學審美特質的契合,要求我們在文學審美活動中要注意活動的趣味性。於是我們創設游戲場景,讓幼兒以角色身份進入游戲場景,感受作品中角色的活動空間,體驗或遷移角色的經歷、行為、情感,幼兒身臨其境,特別興趣。如《謝謝小猴子》,我們創設一個有大樹和草地的場景,讓小朋友扮演各種小動物,在「呼呼呼」的風聲中走進場景,聽到元元的哭聲,知道元元的帽子被風吹到樹上,老師就問元元帽子丟了,怎麼辦呢?讓小動物(小朋友)想辦法幫元元取帽子,這時候,小朋友們伸手、踮腳、跳躍、伸脖子或互相挽扶墊高,想盡各種取帽子的辦法,但皆因樹太高而沒能取到帽子,當小朋友無計可施時,小猴子出現了,它爬上樹取下帽子交給元元,元元高興地說聲謝謝,小朋友歡聲鼓掌,感情非常投入。小朋友們就是在這種游戲場景中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到幫助人的快樂,獲得對小動物特徵的認識,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受到助人為樂的教育。
趣味性還體現在教師要引導孩子發現作品中有趣的語言、情節和形象,以激發他們積極的情感體驗。如《野貓的城市》,有趣的內容很多,就拿「目瞪口呆」這個詞語來說,詞語找出後,我們就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來理解,孩子們有的會睜大眼睛、張大嘴巴直直地站在那裡,有的會「啊」地一聲跌坐在椅子上,有的臉上則露出不理解的表情等等,興趣很濃,不僅理解了詞語,也理解了詞語塑造的形象,更是發揮了想像,獲得很大的審美愉悅。
2.注意直觀性,調動幼兒的審美想像
直觀性是審美的一個突出特點,也是美育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任何耳提面命、抽象說教,都不能達到以美育人的效果。而幼兒文學作品具體可感的形象,需要通過幼兒的想像才能表現出來。因此,文學審美教育中就要注意直觀性,要想方設法把他們的想像調動起來,以便達到情感的共鳴。於是我們在講述時,①注意生動有趣,讓幼兒通過教師的語言、表情、動作想像和再造作品的形象;②注意抓典型細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栩栩如生的感覺;③還注意抓關鍵詞,使文學作品描述的畫面活起來。如《雪孩子》,我們問:「故事中有哪些詞句是贊美雪孩子的?」或「哪些地方表現雪孩子勇敢的呢?」孩子們會找出「一邊……一邊……」、「沖進」、「冒著」、「變成一朵白雲,一朵美麗的白雲」等詞句或事件,我們就把這些詞句或事件通過動作、語言進行比較並講深講透,一幅雪孩子勇敢救小兔和人們贊美雪孩子的畫面就生動地展示在幼兒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