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宋代官帽的設計意圖,真是為了防止臣子交頭接耳嗎
宋代官帽設計意圖,目的並不是專門為了防止官員們在朝堂上「交頭接耳」而製作的。
在宋朝,大臣上朝戴的官帽後面有一根長長的耳朵,很奇特。傳說,這種形式的官帽是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親自設計的,還說這種帶翅膀的帽子,就是為了讓上朝的官員們相互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他們互相交頭接耳,串通一氣。
這種官帽,由於兩端的長長翅膀,使官員不能很隨意扭頭與他人交談,這會碰他人的頭或臉,很不方便。這也讓官員們不能離得太近,不能隨便地亂扭頭與他人私下裡談話。
❷ 軍訓服帽子大小對照表
軍訓服帽子大小5、6、7、8號分別對應是XS,S,M,L。
帽子的尺碼標準是根據頭圍來的,測量頭圍大小可以用皮尺圍量頭部(過前額和頭後部最突出部位)一周,皮尺稍能轉動,此時的頭部周長為頭圍尺寸,從而判斷適合的帽子的尺碼標准。
1、怎麼測量頭圍如下圖:
(2)大不過三尺的帽子擴展閱讀
選擇帽子尺碼小知識:
1、一般戴棒球帽的比較多,而且棒球帽多是可調節的,所以除非是頭太大或者太小需要考慮棒球帽的尺碼,只要是可調節一般都可以戴。平頂帽多數也是可調節的。一般調節范圍是56-60cm。
2、帽子的尺碼就是帽子內側汗帶處一周的內徑。
3、一般亞洲人的頭圍,偏瘦的56-57cm,中等尺碼58cm,大頭圍59cm,特大頭圍60cm,再大的話就要定製了。所以可以考量一下是屬於中等尺碼的還是偏瘦的或者偏大頭圍的來選擇尺碼。
4、帽子是不是就要一定選擇和頭圍大小一樣的尺碼呢,其實還要根據個人的佩戴習慣,有的人喜歡緊點有的人喜歡松點,頭發長短也會有點影響。
❸ 你好 你回答的關於帽子的起源 是在哪裡找的資料 能告訴我文章的地址嗎
帽子的起源與發展
一.帽子的起源:
帽子是由巾演變而來的,據南朝梁陳之間的顧野王所撰《玉篇》載:「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在古代,巾是用來裹頭的,女性用的稱之為「巾幗」,男性用的稱為「帕頭」,到了後周時期,出現了一種男女均可用的「襆頭」,原來是人們在勞動時圍在頸部用於擦汗的布,相當於現在的毛巾,人類在田地里勞作,由於大自然的風、沙、日光對人類的襲擊,於是人們便將巾從頸部向上發展而裹到頭上,用來防風沙、避嚴寒、免日曬,由此漸漸演變成各種帽子。
總體來看帽子的起源與發展都是基於人類認識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氣候、環境,宗教信仰、風土人情等自然、社會條件的影響,都在客觀上推動了帽子發展的過程。
二.帽子的發展:
●舊石器時代 「衣毛而冒(帽)皮」
中國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帽飾樣式,常散見於一些陶器繪畫遺存中。《後漢書·輿服志》有雲:「上古衣毛而冒(帽)皮」,即用皮縫合制帽於頭上以避沙暴和風雪。在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出土的人面紋彩陶盆上的圖案●夏、商、周 「惡衣服而致美冕」
夏、商、周史稱「三代」,是奴隸制社會從興起、發展並走向鼎盛的相對完整階段。夏、商用冠、冕來表現禮儀之制,到周朝日趨詳盡完善。
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中心地域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論語》中「子曰:禹吾無間矣,惡衣服而致美冕。」冕是古代的一種禮儀首服,這句話的意思是夏禹時不重視平日的衣著,而對祭祀天地、祖先和關於社稷大事的服裝卻設計華美而考究。
商朝是奴隸制社會鞏固和發展的階段。社會生產力和文化有了極大的發展。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一批雕刻玉石人像可以看到三四種不同的帽飾樣式:
周朝是奴隸社會在各方面走向鼎盛的時期,服裝紡織都有較大發展。人們在生活的探索中取得較多的經驗,麻布上已經出現塗漆的痕跡。塗薄漆,可製成防水避雨的漆布,可製作帽、鞋、蓬蓋或隔潮坐墊等用途。
華夏人十分注重冠的標識作用,許多正式服裝都是以所戴的冠名來做服裝的名稱,並世代延續著這種理念性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戴什麼款式的帽子穿什麼款式的服裝,且有冠與衣有同色的習尚。現代詞彙中的冠軍、領袖,都是古代服裝款式的主題中心和重點的裝飾部位。
弁服是僅次於冕服的常用禮服。天子、諸侯十二而冠,普通人滿二十加冠稱弁。
弁有爵弁、皮弁和冠弁之分。文官戴冠弁,一種黑紅相配的帽飾,武官戴皮弁。弁帽為奶白色翻毛麂皮製。晉制改成黑衣素裳,隋唐有烏色皮弁,後改烏紗,一直沿用至明代。
冠弁,一些學者認為很可能是一種帽箍形式,待有戰事時上加皮冠。據載,戴此帽者,上身緇黑色布衣,下則積襇素裳。古有不見皮冠不應招之說,解放前仍稱警衛為馬弁,可見除爵弁外,弁冠大多為兵將武官所戴。
春秋戰國「孚甲自御」
戰國時期的中國,隨著周朝歷代天子們威信的下降,為早日強盛的諸侯
相繼「變法」,除「獎勵耕織,發展桑麻」,還大力發展尖甲利兵以維護政權。為更有效地抵禦敵方武器的殺傷,人類首先學會的是「孚甲自御」,從而形成了早期葛藤編製成的背心式甲胄及藤帽。
由於戰爭的需要,各國紛紛改革變法。趙武靈王(前325年~前299年)於公元前307年為順應戰事,實行了一次著名的軍制改革:拋棄戰車,率先建立騎兵軍團。騎兵所向披靡,不僅使胡人忘而生畏,而且成為與秦爭霸的有力對手。這一改革被後人稱之為「胡服騎射」。在帽子形制上的具體要求如下:冠,採用北方貂皮冠,也可能在原有的皮弁基礎上加以貂皮暖額作為裝飾。此大冠到漢代稱之為武弁大冠。據載,其形制的沿革最初是在弁形上加以箕式形制的,後又加暖額,只是春秋之際已無實物可考。而後漢將貂尾插在冠上作冠飾,再加金附蟬,稱之為貂禪冠。
秦、漢時期從巾帕到帽冠
秦兵馬俑不僅以整齊軍甲為世人感嘆,其繁多的結巾發式也令今天的盤發
專家所望塵莫及。
因多年的戰亂與秦的暴斂,漢初的社會經濟幾乎全面崩潰。後經「文景之治」,至武帝時,一個全方位強大的漢帝國才開始崛起在神州。現遺存的大量畫像石、磚及彩色壁畫上,單騎、儀仗車馬隊伍大量出現。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
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漢代長冠,
秦統一各國後,對各國的冠飾也有了統一的安排。如秦滅楚後,以其君之冠賜御史服之。秦把趙國君冠(趙惠文冠)賜近臣,漢沿用與武官戴之,稱武弁大冠。再如通天冠(鐵梁,外裱細絹),帝王戴時,常以12梁為標識,臣屬則以321…..等為順序。
古代男子在18~20歲時加冠或巾幘,曾有冠巾束發而不裹頭的記載。如商代玉人和秦俑的發式,至西漢才發展成帽箍式的幘,平頂的巾幘稱「平幘巾」;上有人字形隆起的,因形似尖角屋頂,稱「介幘」。官員燕居及因身份低微而不能戴冠的平民執事皆用巾幘。身份顯貴的官宦也是先戴巾幘,然後才加冠飾,並有「文者長耳,武者短耳」的說法,漢朝巾幘運用十分廣泛。冠下的巾幘,一般戴進賢冠的文官需襯介幘,戴大弁冠的武官只能用平上幘。
魏晉南北朝「厭弁冠冕以幅巾為雅」
魏晉時期的冠帽很有特色。漢代的巾幘依然流行,但與漢代略有不同的
是幘後加高,體積逐漸縮小至頂,時稱「平上幘」或叫「小冠」。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如在這種冠幘上加以籠巾,即成「籠冠」。籠冠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冠飾,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細紗製成,又稱「漆紗籠冠」。
在東漢末年,王公名仕「以幅巾為雅」,頗有一種厭棄冠冕公服的風氣。晉魏時幅巾束發盛行主要是由於它適於各層次人物,並簡便易行,易與衣裳配色,在追求高雅脫俗思想的時代,也有一種對禮教制度反叛的味道。由於當朝者的提倡,此時的幅巾樣式種類繁多,並加以種種不同的名目,如折角巾、綸角巾以及綸巾、葛巾等幾十種。
晉南北朝各代對於後妃命婦的帽飾記載,祥略不一。
隋唐五代主要的首服「襆頭」
襆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帛。早在東漢就已流行這種裝束,魏晉以後巾裹更
加普及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隋代襆頭較簡便,初唐襆頭巾子較低,頂部多呈平形,即為「平頭小樣」巾子。以後巾子漸漸增高,陸續出現「英王踣樣」巾子、「官樣」巾子、「開元內樣」巾子等。襆頭有軟腳襆頭和硬腳襆頭。除襆頭外,還有紗帽等。
襆頭,是唐宋漢族男子的主要首服。據載,北周武帝時,將漢魏時幅巾做了修改加工,使四角皆加帶。襆頭和幅巾的區別,這幾條帶子是重要因素,系戴時前兩條帶子系於腦後垂下,折帶令曲折附頂反系於腦後垂下,故稱「折上巾」。而腦後系垂的,便看似兩條飄帶,到中唐時,下垂兩帶逐漸縮短,出現了兩角向上,插如腦後結系之勢,到了晚唐已形成兩腳略呈圓形的硬翅
據載,隋代天子只用袞冕,隋文帝聽朝穿的是赭黃文綾袍,頭上戴烏紗帽,折上巾。圖(21)是唐代郞余令繪制的《古帝王圖》,隋煬帝楊堅與侍從們的服飾,同前朝之制基本相同,這是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皇帝冕服形制。
唐朝天子的冠飾除爵弁之外,還有通天冠和翼善冠;平民的冠飾則有武弁,皮弁;黑介幘、平巾幘和烏紗帽。
隋唐服飾是中國服飾歷史中最為燦爛的一頁。其婦女的發髻飾物與服裝的搭配之繁雜,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少見的。
唐代的帷帽,新疆笠帽都是婦女出行時,為了遮蔽面容,不讓路人窺視而設計的帽子。這種帽子多用藤席或氈笠做成帽子骨架,糊裱繒帛,有的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後用皂紗全幅綴於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或全身。
帷帽的樣式在當時非常流行。它的作用,僅限於遮擋風塵,與原來用以「避人窺視」已完全不同。戴帷帽的風俗始於隋,婦女出門,必用紗罩頭及全身。由於淺露芳姿,初時曾受朝廷干預,被認為「過為輕率,深失禮容」。從圖(24)這個唐三彩或陶俑的形象上看,軟兜和硬笠帷帽的形制漸具時裝化。
宋、遼、金、元時期簡朴為美
宋代的官員以冠,平民以巾
宋朝的通天冠服,是天子的重要禮服,通天冠也叫卷雲冠,有二十四梁,
外用青色,裡面用朱紅色,冠前加金帛山及用金或玳瑁成蟬形為飾。戴此冠時穿織成雲龍紋的絳色紗袍。
百官穿朝服所戴的冠有三種:一是進賢冠,塗金銀花額,犀、玳瑁做的簪導橫貫於冠中,在冠上簪白筆。以冠上樑數區別等級,有五梁、四梁、三梁、二梁等;二是貂禪帽也叫籠巾,前有銀花,上綴以黃金附蟬,南宋後改為玳瑁附蟬,左右各有三小蟬,並在左旁插貂尾,王公、親王等戴用;三是改良的進賢冠。
襆頭是宋朝人廣泛應用的首服,此時已經發展成硬腳,並且有許多樣式,初朝兩腳平直的較短,中期以後的兩腳伸展加長,仆從、公差或身份低下的樂人,多用交腳或曲腳。宋代襆頭已完全脫離了巾帕的形式,純粹成了一種帽子。隋唐時代的襆頭都用黑色紗羅製成,而宋代卻不僅用鮮艷的色彩,還可以在襆頭上簪以金飾、羅絹之花。
宋朝婦女的頭飾有兩種,一種是頭上戴的冠子;一種是把發髻梳成不同的形式,然後插上各種金玉、珠翠的首飾。冠,有白角冠、珠冠、花冠、高冠、團冠等。
白角冠:大到三尺,有的達到肩,梳長一尺,後又規定冠廣不得過一尺,高不過四寸。在宋代貴族婦女中用珠冠較為流行,珠冠是用珍珠裝綴於冠上或者綴之於簪、釵、花鈿間。當時婦女還崇尚戴高冠和插戴花冠的習俗。花冠由羅絹或金玉玳瑁製成,可飾桃、杏、菊、梅等裝在冠上,也有將這些花朵合在一起,裝在一個冠上。不僅婦女喜歡戴,男子也有戴的。另外婦女在出門騎馬時多戴帷帽。是用紗全幅連綴於席帽而下垂,來遮掩面部。還有一種與帷帽作用相同的蓋頭,常以方幅五尺紫羅障蔽上半身,擋住風塵。蓋頭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婦女成婚之日以此蒙頭,舉行儀式後由男家派人揭開。
遼代冠巾的制度很嚴格
遼代冠巾的制度很嚴格,中小官員和平民百姓只能科頭露頂,即使在冬天
也這樣。男子發式多為髡發,一般是將頭頂部分的頭發剃光,只在兩鬢或前額部分留少量余發作為裝飾;有的在額前蓄留一排短發;有的在耳邊披散鬢發;也有將左右兩頭發修剪整理成各種形狀,然後下垂至肩。
金代通常戴小帽或頭裹皂羅巾
金代的服制是:一品著七梁冠加貂禪籠巾,二品七梁,三品六梁,四品五
梁,五品四梁,六、七品三梁。常服則通常戴小帽或頭裹皂羅巾。
元朝的帽飾混雜蒙漢文化
皇帝帽飾服分冬、夏兩種:冬戴暖帽,夏戴寶頂金鳳鈸笠;還有一種則是珠子卷雲冠。
儀衛、侍從、僕役們多戴襆頭,有鳳翅、交角、花角、控鶴等種類。還戴唐巾、學士帽、錦帽、平幘、抹額等。
元代女子服飾以袍服為主,用料多以貂鼠皮為主,戴暖帽。一般身份較高的婦女,都戴固姑冠。普通婦女則戴皮帽。
明代力圖恢復漢族服飾文化
1.明代男子的冠巾帽飾
明朝從蒙古貴族手中奪取政權後,對整頓和恢復禮儀非常重視。廢棄了元
朝的服制,並根據漢族人的習俗,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
皇帝在祭祀天地、宗廟、登基、冊立、正旦、冬至等大的典禮活動中,通常穿袞冕服,戴冕冠;洪武元年規定穿通天冠服,戴通天冠;洪武二十六年規定皮弁服,戴皮弁帽(用烏紗蒙之,前後各十二縫);皇帝親征或遣將時穿武弁服,戴絳紗做的弁(上銳,十二縫用五彩玉裝飾);皇帝常服戴翼善冠。
皇帝燕居時穿用的是弁服,戴皮弁,也是用烏紗,分十二辮,各壓以金線,弁後有四山。
明代官史朝服與公服不分文武,戴的是貂禪籠巾與戴梁冠。朝服按品級戴冠,以冠上樑數辨別等級。其制有一品七梁冠,二品六梁冠,三品五梁冠,四品四梁冠,五品三梁冠,六七品二梁冠,八九品一梁冠。狀元戴二梁冠。公、侯、伯及駙馬梁冠,另加貂蟬籠巾,籠巾呈四方形,前後附金蟬或玳瑁蟬。公爵冠上還插有雉尾(野雞毛)。凡一品以下官員,朝服只戴梁冠,不用貂禪籠巾,在梁冠的頂部,一般還插有一支彎曲的竹木筆桿,上端聯有絲絨做成的筆毫,名為「立筆」,實際上是仿照漢朝的「簪筆」制度。
進士在謝恩日穿深藍羅袍,戴巾,形制如烏紗帽,展角,闊寸余,長五寸許,系以垂帶,皂紗為之。穿用常服時要配戴烏紗帽。
金冠,重
一斤六兩,冠後豎立兩翅,當時稱「山」
2.明代女子的頭飾與冠飾
明代皇後的鳳冠是一種以金屬絲網為胎,上綴點翠鳳凰,並掛有珠寶流蘇的禮冠。明代鳳冠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後妃所戴,冠上除綴有鳳凰外,還有龍等裝飾。另一種是普通命婦所戴的彩冠,上面不綴龍鳳,僅綴珠翟、花釵,但習慣上也稱為鳳冠。
圖(31)是定陵出土的嵌珠寶金龍翠鳳禮冠。龍用金絲堆累工藝焊接,呈鏤空狀,富有立體感;鳳用翠鳥毛粘帖,色彩經久艷麗。冠上還飾有數量不等的珍珠寶石。
洪武四年皇後常服定穿真紅大袖,織金龍鳳紋加綉衣,特髻六龍九鳳冠.圖(32)是明孝靖皇後所戴的。皇妃、嬪妃的禮服,穿青衣質翟衣,戴九翚四鳳冠,大小花插各九枝,兩博鬢,九鈿。
3.軍戎盔帽
盔是武將在戰爭時用來防護頭部的帽子。一般是硬胎,帽子上綴有絨球、珠子等裝飾物,帥盔上還有櫻子。盔的種類有:夫子盔,是一般大將戴的頭盔,還有霸王盔、帥盔等。
盔有三種樣式,一種是便帽式而下連長網的小盔;二是缽形,用棉織物護頸,盔體比較高但是沒有眉庇,並且在軸上插有羽翎;三是尖塔高缽式,無眉庇。盔分頭盔、鎖子護頸頭盔、抹金鳳翅盔、四或六瓣明鐵盔、八瓣黃銅明鐵盔等等,也都是根據盔的製作、形式、材料及色澤的不同而命名的。總之,明朝實戰用的盔甲齊全詳備而且比較精緻。
明末兵勇們用五色布扎巾,軍將士卒及祭社祭時執事人戴紅笠軍帽,並在紅笠上綴以靛染天鵝羽翎。尊貴者綴三翎,次者二翎。在朝賀時侍衛官都戴鳳翅盔、鎖子甲、錦衣衛將軍戴金盔甲,將軍戴紅盔穿青甲、戴金盔甲、紅皮盔甲及描銀甲。
清朝時期 「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關於滿清的服飾制度,清初曾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強制措施.
名目繁多的禮冠
朝冠
冬天的暖帽用薰貂、黑狐製作。暖帽為圓形,帽頂穹起,帽檐反折向上,
帽上綴紅色帽緯,頂有三層,用四條金龍相承,飾有東珠、珍珠等。夏天的涼帽為玉草或藤竹絲編制而成,外裹黃色或白色綾羅,形如斗笠,帽前綴金佛,帽後綴舍林,也綴有紅色帽緯,飾有東珠,帽頂與暖帽相同。朝冠頂子共有三層,上為尖頂寶石,中為球形寶珠,下為金屬底座。如
吉服冠
吉服冠頂子比較簡單,只有球形寶珠及金屬底座兩部分,底座用金的,
也有用銅的,上面鏤刻花紋。頂子是區別清朝官員級別的重要標志。頂珠的顏色及材料有多種,反映不同官員的品級,按照清朝禮儀,朝官頂子分為三層:上為尖形寶石,中為球形寶珠,下為金屬底座。文職一品頂用紅寶石,二品頂用珊瑚,三品頂用藍寶石,四品頂用青金石,五品頂用水晶,六品頂用硨磲殼,七品頂用素金,八品頂用陰文鏤花金頂,九品頂用陽文鏤花金頂,頂無珠者,即無品級。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員冠頂制度,以顏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寶石。至乾隆以後,這些冠頂的頂珠,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稱為亮頂、涅頂的來代替了。如,稱一品為亮紅頂,二品為涅紅頂,三品為亮藍頂,四品為涅藍頂,五品為亮白頂,六品為涅白頂。至於七品的素金頂,也被黃銅所代替。武職與文職頂子相同。吉服冠頂較簡單,只有球形寶珠及金屬底座兩個部分。如果清朝官員犯法,在革去官職的同時,必須將帽上的頂珠取下,表示已不帶官職。
常服冠
用紅絨結於圓頂,俗稱算盤結。冬用獸皮翻檐,兩邊垂帶,夏天是尖頂的
敞檐,行冠
夏天用織玉草或藤竹絲做材料,紅紗里緣,上綴朱氂。帽頂及梁都是黃色
,前面綴有一顆珍珠。冬天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絨等為材料,樣式像常服冠。
清代的暖、涼官帽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禮帽、便帽之別。禮帽俗稱「大帽子」,其制有二式:
一為冬天所戴,名為暖帽;一為夏天所戴,名為涼帽。
暖帽為冬季戴用,其款式為圓形,周圍有一道檐邊。材料多為皮製,也有
用呢制、緞制及布制的,視天氣變化而定。顏色以黑色為多。皮毛之類也有分別。最初以貂鼠為貴,其次為海獺,再次為狐,其下則無皮不用。由於海獺價格昂貴,後用黃狼皮染黑代替,名為騷鼠,時人爭相效仿。康熙年間,一些地方出現一種剪絨暖帽,色黑質細,宛如騷鼠。由於價格低廉,一般學士都樂於戴用。暖帽中間還裝有紅色帽緯,帽子的最高處裝有頂珠,材質多以紅、藍、白、金等色寶石。
涼帽的形制無檐,形如圓錐,狀如斗笠,俗稱喇叭式。材料多為藤竹、篾席或麥秸製作而成。外裹綾羅,顏色多用白色、湖色、黃色等。上綴紅纓頂珠。頂珠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志,頂子級別如同暖帽。
花翎
即是孔雀翎。在禮帽頂珠的下面,有一根兩寸長短,用玉或琺琅或料器做
翎管,花翎就是插在這翎管內,並在冠後垂拖著,其尾端有像眼睛似的極為燦爛鮮明的圈飾,稱做眼,有單眼、雙眼、三眼花翎之別,沒有眼的叫藍翎。清代根據眼的多少來區別官的等級,以三眼為最貴。
翎有藍翎、花翎之別。藍翎是鶡羽製成,藍色,羽長而無眼,較花翎等級為低。花翎是帶有「目暈」的孔雀翎。「日暈」俗稱為「眼」,在翎的尾端,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為貴。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曾對花翎作出規定,即親王、郡王、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許戴花翎,貝子以下可以戴。以後規定:貝子戴三眼花翎;國公戴雙眼花翎;內大臣、一、二、三、四等侍衛、前鋒、護軍各統領等均戴一眼花翎。
清代風帽
也叫做「風兜」,後來又稱「觀音兜」,大概與觀音大士所戴的相似而名之。
材料有夾布、皮等,多為年老者蔽風寒所用。以紫、深藍色、深青色為多,紅色是高官所用。
便帽
也稱「小帽子」,以六瓣合縫,俗稱瓜皮帽。創自明太祖洪武年間,取其六
合一統之意。這種小帽形式很多,有平頂、尖頂、硬胎、軟胎之別。平頂大多為硬胎,內襯棉花;尖頂大多為軟胎,取其便利。
小帽
即便帽。它是沿襲明代的六合一統帽,俗稱「西瓜皮帽」。軟胎小帽多為尖
頂,即可以疊放在衣袋中,稱為「軍機六折」。清末時帽頂結子用藍色,變得像黃豆那麼大小。小帽常為士大夫燕居時所戴。
氈帽
樣式比較多,有大半圓形、半圓形,四角有檐,可以反折向上或向下式,
後檐向上反折而前檐作遮陽式和頂作錐狀等。清朝氈帽為農民及市販勞動者所戴。由於北方寒冷,內蒙等地有的在氈帽裡面加有皮毛。
女子的冠帽
皇後朝冠
冬用熏貂,夏用青絨,上綴有紅色帽緯。頂部分三層,疊三層金鳳,金鳳
之間各貫東珠一隻。帽緯上有金鳳和寶珠,冠後飾金翟一隻,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顆,每行另飾青金石、東珠等寶石,末端還綴有珊瑚。
吉服冠
以薰貂為之,上綴朱緯,頂用東珠。貴婦們的冠和皇後大體相似,只是質
地、顏色、圖案與之不同。冠上的珠寶如東珠、珍珠、貓眼石、珊瑚等有多少分別,都是按照品級大小佩帶或穿著的。
在《舊京瑣記》中記載:「旗人女裝,梳發為平髻曰一字頭,又曰兩把頭,大妝則珠翠為飾,名曰鈿子。」當時旗人婦女多梳這種「一字頭」,也叫「兩把頭」、「把兒頭」。
太平天國「紗帽雉翎一概不用」
1851年,中國歷史上爆發了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即太平天國運動。太平
天國鄙視清朝衣冠,剪去辮子,留滿額發。他們對服裝的選擇非常慎重,並嚴明紀律,如紗帽雉翎一概不用。太平天國將領的冠帽有角帽、風帽、涼帽及帽額等制。
中華民國 「文明從頭開始」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愧為一次偉大的革命,它不僅結束了清王朝的統治,
而且也使中國人從頭到腳面目全新。1912年民國政府規定的新禮服標準是:男子大禮服為西服,有晝夜之分,戴高而平頂的有檐帽子。常禮服可以著西服,戴較低有檐的圓頂帽,冬天用黑色毛呢,夏天用白色絲葛。
此一時期在我國城鎮流行的帽飾有:紅纓帽、軟緞圓形棗頂硬身禮帽,軟緞尖形棗頂軟身禮帽、布造孩童的獅頭帽。此外還有氈帽、絨或布鴨舌帽,水松木通帽、草帽、遮太陽白紗涼帽、竹帽等。清末的農民戴氈帽、皮棉帽、尖草帽。商儒戴瓜皮帽、涼帽。士紳多戴黑緞瓜皮小帽,俗稱「帽塔」,平民戴紗織或布制圓頂小帽。婦女裹頭巾,俗稱「青帕」。小孩戴綉花「頭箍」或獅頭帽(有的地方戴虎頭帽)。民國時期,禮帽在士紳和知識分子中流行,俗稱「高帽」夏季富有者戴椰子形呂宋帽。學生則戴有檐學生帽、童子軍帽。 http://..com/question/284928638.html
❹ 頭戴三尺帽子報賬是什麼意思
「頭戴三尺帽,攔腰砍一刀」,是業內對我國政府預算編制規則的形象描述。意思是說,部門往上報預算,不能實打實地去報,必須比實際高出一些,這叫「頭戴三尺帽」;而「攔腰砍一刀」,就是在預算審批過程中,財政部或其它審批部門要在中間砍掉一部分,比如,提出18萬預算只能批復10萬。